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高中美術說課稿

高中美術說課稿

時間:2024-07-15 14:04:1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高中美術說課稿大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美術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美術說課稿大全[15篇]

高中美術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專家.輔導老師.同行們,大家好!下面是我的一節(jié)說課稿,請大家給與指導.謝謝!

  課題是《古典藝術的發(fā)源地-古希臘美術》(選自高中美術鑒賞中的外國美術鑒賞第二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材:

  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和搖籃,沒有希臘,無法想像歐洲文明會是什么樣子,今日西方世界無處不遺存著希臘文明的傳統(tǒng)。古希臘雕塑是西方藝術的直接源頭、西方藝術的黃金時代,在整個西方美術傳統(tǒng)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本課時又是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美術史中的價值很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概述古希臘的雕塑及建筑。

 。2)總結古希臘雕塑和建筑發(fā)達的原因。

  2、能力目標:

  能獨立運用美術語言來評價和欣賞雕塑作品。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以及勇于探索藝術美的精神。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希臘雕刻發(fā)達的原因以及其藝術特征。人物雕刻寫實與理想化的結合,追求和諧的理想美,以人體為美的審美風尚。

  難點:學生對古希臘的社會風尚和審美取向了解較少,需要通過歷史背景的介紹,幫助他們理解。

  四、教學方法:

  在老師引導下,以特殊“運動會”的形式展開,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去實施教學程序,而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因此本節(jié)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比賽中保持高度的探究欲、嘗試欲,并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對藝術美的欣賞欲望。

  五、高考鏈接:

  《擲鐵餅者》,米。ü畔ED)

  注:《擲鐵餅者》曾經高考中出現(xiàn),要求答出作者、國家,并用簡筆的形式畫出擲鐵餅者的人物形象。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創(chuàng)設

  通過視頻一(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片斷)和視頻二(劉翔110米欄奪冠)引出課題。利用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片段中有大量古希臘雕塑和神話的介紹,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喚起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通過視

  頻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很快進入比賽狀態(tài),為下面教學程序的實施作鋪墊。

  2、預習交流

  本課時以特殊運動會的形式開展教學,要求a、b兩組學生參預的比賽項目有“擲鐵餅者”、“維納斯”、“拉奧孔”、“雅典衛(wèi)城”和“鞏固練習”四個部分。老師向學生介紹比賽內容、規(guī)則等。

  3、分組合作:

  將全班學生分成a、b兩組,小組內討論、代表發(fā)言、相互評論、總結等方式探究如何欣賞古希臘的雕塑和建筑藝術。

  4、重、難點突破:

  兩組分別討論完成“維納斯”和“拉奧孔”、“雅典衛(wèi)城”三個比賽項目以后,各選一代表談自己的感受,在老師的引導與參與下總結出希臘神話是雕塑藝術的土壤。

  欣賞《維納斯》,了解她的藝術美,特別是殘缺美的含義。 通過表演擲鐵餅、畫簡筆畫和欣賞《擲鐵餅者》,總結出古希臘人

  崇尚運動以及追求和諧與理想美的統(tǒng)一。

  老師適當?shù)倪M行古希臘人社會風尚和社會制度的介紹,小組成員合作總結出雕刻發(fā)達的原因、藝術特征,以及人像雕刻的寫實與理想化的結合,追求和諧的理想美,以人體為美的審美風尚。

  5、通過達標測評加深印象:

  (1)古希臘人認為,(人體)是最美的,無論人像還是神像往往以(裸體)的形式來表現(xiàn),加上古希臘人崇尚的以(和諧)為美的美學觀念,使古希臘人像雕刻都具有(完美)的形體,(沉著高貴)的氣質,(崇高與優(yōu)美)的風格。

  (2)古希臘美術的成就突出體現(xiàn)在哪兩個方面?為什么?

 。3)拼圖比賽

  6、教學新目標的形成:

  古典藝術的另一發(fā)源地在哪兒?

  將學生帶入下節(jié)課內容的思考。

  7、作業(yè)布置:

  思考與探究題:

  聯(lián)系古希臘的地理位置、歷史環(huán)境和社會制度進一步探究古希臘人像雕塑發(fā)達的原因。

  七、板書設計:

  古典藝術的發(fā)源地-古希臘美術;雕塑《擲鐵餅者》、《維納斯》、《拉奧孔》、建筑:《雅典衛(wèi)城》、》《帕特農神廟》。

  八、教學感悟與反思

  1、分組探究利于發(fā)揮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

  2、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參與意識。

  3、學生搶答、總結有利于加深對雕塑作品印象

高中美術說課稿2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1課《培養(yǎng)審美的眼睛》。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 教材分析

 。ㄒ唬┙虒W目標

  本課作為高中整個美術鑒賞教學的開篇,對后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征,以及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鑒賞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審美的眼睛”。

  (二)重點:培養(yǎng)學生送審美的眼睛,讓學生掌握美術鑒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鑒賞對于個人未來人生發(fā)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ㄈ╇y點:如何結合實例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鑒賞的概念和美術鑒賞一般過程或方法。

  (四)內容結構:本課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學習美術鑒賞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說明什么是美術鑒賞,第三部分為美術作品的分門別類,第四部分是美術鑒賞的意義。

  二、教法:

  本課涉及的新知識主要以基本概念為主,所以我采用了講授法、對于相關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學法:

  記錄、觀察、理解、記憶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之后,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我們面對數(shù)量眾多,風格各異的美術作品時,如何來辨別作品的好壞,如何認識和理解藝術家的表現(xiàn)方法,作品的意義,對作品的價值的判斷以及會從內心產生喜歡或厭惡等的情緒反應。所有這些疑問的產生,都涉及到了美術的鑒賞問題。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張萱的《搗練圖》米勒的《拾穗》達利的《內戰(zhàn)的預感》康定斯基的《即興之31》

  提出問題:a、你喜歡哪幅或者哪幾幅作品,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厭惡或不解的作品嗎?為什么?c你能說說其中有關作品的表現(xiàn)有哪些獨到之處嗎?

  學生活動:帶著問題觀察展示的作品,踴躍的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大家對美術作品的這些疑問或者觀點,都涉及到了美術鑒賞的問題。 那么什么是美術鑒賞,美術作品是怎樣分類的以及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是什么?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2、什么是美術鑒賞?

  基本內容:先從對天安門廣場的感受和對天安門的審美認知中,說明鑒賞并不神秘,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后從具體的美術作品入手,以張萱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者》,來介紹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闡明什么是美術鑒賞及其對象、過程、目的和本質特征等。

  通過對徐悲鴻的《奔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及吳冠中的'《根扎南國》三幅國畫的欣賞以及對各自相關知識的查證,得出他們的內涵是不同的。所以美術鑒賞是被動接受與主動參與的綜合的審美活動。

  美術作品的直觀和相關知識是美術鑒賞的基礎,這就要求鑒賞者必須首先具備美術的基本知識,識別美術的基本類型和一般表現(xiàn)方法,然后才能進行實質的鑒賞活動。

  那么美術作品有哪些類型呢?這就涉及到了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問題。

  教師活動:

 。1)、分別展示天安門的圖片、張萱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者》,徐悲鴻的《奔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及吳冠中的《根扎南國》

  (2)、提出問題:

  a、看到天安門我們聯(lián)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歷史的、情感的)

  b、《搗練圖》和《拾穗者》兩幅作品有什么區(qū)別?(提示:畫種、服裝、國家、貧富、)

  c、《奔馬》《太白行吟圖》《根扎南國》都是中國畫嗎?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總結有關理論和觀點。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探究問題,回答提問。

 。ㄔO計理由:

  1、在欣賞圖片中,逐步訓練學生區(qū)分不同美術形式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勤勞善良的美好情感)

  3、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總體而言,美術作品都被歸為空間藝術的范疇,在這下面,美術根據(jù)其藝術門類劃分為:繪畫、雕塑、建筑、設計、書法、攝影。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題材和內容等分別作更細致的劃分。依照美術作品在形式語言上的不同特征劃分出了以寫實性客觀再現(xiàn)為主的“具象藝術”,以寫意性主觀表現(xiàn)為主的“意象藝術”和以藝術語言的本體性表現(xiàn)為主的“抽象藝術”。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題材和內容等分別作更細致的劃分。

  依照美術作品在形式語言上的不同特征劃分出了以寫實性客觀再現(xiàn)為主的“具象藝術”,以寫意性主觀表現(xiàn)為主的“意象藝術”和以藝術語言的本體性表現(xiàn)為主的“抽象藝術”。

  教師活動:

  (1)根據(jù)以上分類,分別展示課本相關圖片,提出問題:A、各個圖片分別代表哪種藝術門類?(老師給予引導。)

  B、你還發(fā)現(xiàn)你生活中還有那些美術作品,它們屬于以上那種藝術門類?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勤于思考、勇于回答問題。

  4、美術鑒賞的意義

  以上我們學習了美術鑒賞的概念和美術作品的分類,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美術鑒賞呢?主要是美術作為上層建筑,是社會存在的產物,具有三個方面的社會功能,即:

  認識功能:

  通過美術作品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會制度的人們的生活、歷史、風俗、行為、器物、觀念等、甚至認識既可以通過由美術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也可以通過美術作品的形式本身來實現(xiàn)

  教育功能:

  美術作品的題材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和主題對觀眾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與影響,以培養(yǎng)人們在對待自然、社會、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斷上的積極的觀念與熱情,具體而言就是熱愛祖國、熱愛生命、銳意進取。

  審美功能:

  培養(yǎng)人們對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別力、敏感力和感受力

  教師活動:

 。1)展示庫爾貝的《篩谷的婦女》馬蒂斯的《舞蹈》

  (2)、教師安排學生閱讀課文,總結以上的三個概念

 。3)提問說明以上三個概念的主要內容

  學生活動:帶著問題思考并回答問題

  總結:人的審美能力是與其知識和道德相聯(lián)系的直覺能力,只有經過不斷的訓練,人的審美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才能達到像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說的那樣,在世界上“詩意的棲居”

  5、總結回顧: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美術美術鑒賞的概念、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以及美術鑒賞的意義等,使我們從宏觀上認識了美術以及美術鑒賞的基本知識,為我們今后進一步學習相關的知識打下了基礎。

  6、板書設計:

   一、什么是美術鑒賞 ?

  就是運用我們的視覺感知、視覺經驗和相關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歸類、分析、判斷、體驗、聯(lián)想和評價,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它是一個綜合的審美活動。

  二、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繪畫、雕塑、建筑、設計、書法、攝影

  三、美術鑒賞的意義?

  認識功能:通過美術作品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會制度的人們的生活、歷史、風俗、行為、器物、觀念等、甚至認識既可以通過由美術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也可以通過美術作品的形式本身來實現(xiàn)

高中美術說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來應聘高中美術老師的xx號考生,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各異的風土人情—中國民間美術》。(轉身板書寫課題)。下面我先說第一部分:說教材。

  一、說教材

  我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這三個方面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各異的風土人情—中國民間美術》是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第十一課。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與創(chuàng)造的珍貴財富,蘊含了中華民族最深層的文化內涵。本課教材從民間美術植根于人民生活、民間美術的獨特藝術語言、民間美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等角度幫助學生認識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引發(fā)學生思考民間美術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保護與應用。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對民間美術有進一步的認識,增添了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根據(jù)對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分析,結合本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學習,了解風箏的起源和發(fā)展,結合生活經驗,掌握民間美術的種類,感受民間美術的藝術語言以及民間美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通過圖片觀察、結合實際生活經驗欣賞討論常見的民間美術種類,嘗試探討民間美術內在的藝術語言。在藝術欣賞中,增強學生對民間美術作品的感知聯(lián)想能力和分析評述能力。

  3.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體會人民群眾在美術作品中表達的美好愿景,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美在民間永不朽”的道理,樹立保護民間美術的意識。

  依據(jù)以上對于教材內容與作用的分析以及對于教材目標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民間美術的發(fā)展、種類以及內在的藝術語言。難點是了解民間美術對人民群眾生活的意義,思考民間美術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保護與應用。

  二、說學情

  在備課時不僅要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更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情況,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

  由于義務教育學段的學習,高中生在美術學習上較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對于美術專業(yè)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他們的思維較為成熟,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認知。但由于處于升學階段的壓力,他們對于美術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會相對較差,這會導致學生對賞析內容不能正確地了解。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從生活經歷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回顧已知的方式,學生探索新知,并通過趣味游戲“開火車”的方式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選擇好的教學方法能使美術教學事半功倍。因此,本課我將采用以引導啟發(fā)法為主,情境法、觀察法、競賽法、討論法、提問法、講授法等為輔的教學方法。引導啟發(fā)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觀察法是美術教學常用的方法,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可以總結出不同的特點,印象也較為深刻。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聽課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地與教師互動交流,充分地發(fā)揮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我將引導他們通過自身的體驗與合作交流的過程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主動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從導入、新授、練習、展評、小結和拓展等幾個環(huán)節(jié)說我的教學過程。我設計的教學程序如下:

  (一)導入新課

  每節(jié)新授課的導入猶如一場精彩的演出。上課初始,教師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每一個節(jié)日都有獨特的習俗,如春節(jié)要貼春聯(lián)、端午節(jié)吃粽子、中秋節(jié)賞月等。教師提出問題:你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什么?有什么習俗讓你記憶深刻?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切入傳統(tǒng)習俗中的美術表現(xiàn),順勢導入課題《各異的風土人情—中國民間美術》。

  這樣的談話導入方式能夠將課堂和生活結合在一起,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切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在新授環(huán)節(jié)我將課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認識風箏、總結種類和賞析特點。

  首先,以春節(jié)周末活動為背景,引出適合戶外的運動——風箏,并通過提問:大家知道風箏的起源和發(fā)展過程嗎?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講解風箏的起源與發(fā)展的過程,向學生介紹四大風箏產地以及北京、南通、天津和濰坊的代表風箏樣式,從風箏的常見圖案中初步感知民間美術中蘊含的吉祥寓意,同時引入民間美術的課題。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的同時順利引入下一個教學目標:總結民間美術的種類。

  提問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民間美術形式都有什么?配合圖片展示,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驗,回答出不同的民間美術種類。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將民間美術通過目的和用途的不同進行分類,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學生回答總結出民間美術的種類后,借助問題:每一種民間美術的代表形式都有什么?幫助學生再次厘清民間美術的種類,同時拓展一些民間美術種類的知識,如四大名繡、蠟染、扎染、中國結等。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種類明確之后,教師通過總結,引導學生明確民間美術的獨特魅力。

  最后,借助多媒體展示剪紙和皮影作品,請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民間美術有什么特點?通過師生互動,學生可以總結出圖案中諧音包含的吉祥寓意,從色彩的'角度觀察得出民間美術色彩對比比較強烈。最后,總結出民間美術的寓意性和象征性。在此過程中也會加入剪紙種類的拓展。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將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置“開火車”的游戲,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不同的民間美術的圖片,請學生說出它的不同寓意。通過此游戲,學生進一步掌握民間美術的寓意性。

  開火車的游戲不僅加強了學生的知識印象,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平緩升學帶來的學習壓力。

  (三)評述交流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組織班級開展“民俗宣傳會”,每一位同學準備一個喜歡的民間美術進行介紹。介紹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文字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生分享結束后,教師請幾位同學進行點評,說一說自己印象深刻的民間美術有哪些?學生點評的過程中也可以補充不同民間美術的代表,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性和鼓勵性的評價,肯定全班同學的學習精神,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魅力的感悟。

  (四)小結作業(yè)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提問的方式,回顧這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在總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情感的升華,向學生簡述民間美術在傳承過程中面臨的挑戰(zhàn),鼓勵同學勇敢擔負起傳承民間美術的重任。課下請學生收集喜歡的民間美術作品,下次上課進行分享。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記憶。條理清晰,良好的觀感也能夠給人美的感受,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因此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高中美術說課稿4

  1、教學基本思路

  A、從具體的美術作品入手,借助課本上文字的提示,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畫面的含義,然后舉一反三,用類似的思路來理解其他作品,最后進行總結提煉。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把直觀感受和思考、聯(lián)想結合起來,能較為完整和充分地理解美術作品。通過相關的活動項目來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B、教學材料分析:教材所提供的圖片可以大致分為三組:圖1~圖4是中國畫,并且有題詩和畫面的內容相印證。王冕題《墨梅圖》的詩是“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徐渭題《墨葡萄圖》的詩是“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表検ブ儭洞髽滹L號圖》的題詩是“風號大樹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隨時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只要領會了詩的內容,畫中形象的含義不難理解。

  鄭思肖是宋元交接時期的人物,號“所南”,是懷戀南宋王朝的意思。他的“標準品牌”是“無根蘭”,也就是說畫的蘭花沒有根和泥土,別人問:根和泥土到哪里去了?他回答說,被番人(指蒙元統(tǒng)治者)擄去了!所以他畫的蘭花,除了表示一種高潔的品格之外,還有強烈的象征意義。項圣謨的《大樹風號圖》作于清順治二年(1645),明朝剛剛滅亡,作為“遺民”的項圣謨在畫面上表達的是一種凄涼無奈的情緒。

  第二組作品,包括兩幅中國畫和兩幅油畫,側重于畫面形象自身給人的心理感受。八大山人《安晚帖》上的題詩比較晦澀,但這條孤獨的、翻著“白眼”的魚本身就足以體現(xiàn)一種強烈的憤世嫉俗的情緒。畫中的詩是:“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淵注處,料得晚霞多!钡涑觥妒勒f新語言語》:謝中郎(謝萬,東晉謝安的弟弟)經曲阿后湖,問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敝x曰:“故當淵注渟著,納而不流(指水只流進來,不流出去)。”傳說因為秦始皇認為曲阿湖有王氣,就鑿動了湖的入水口,破壞其王氣,因此名為“曲阿”。聯(lián)系畫面來看,似乎是表達一潭“死水”中的魚的感受。任仁發(fā)的《二馬圖》后面有作者的跋語,直接點出了形象的象征含義:“世之士大夫,廉濫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國,不失其為廉;茍肥一己而瘠萬民,豈不貽淤濫之恥歟?”

  關于凡高的《藝術家的臥室》,教材中已有說明,成對的椅子和枕頭暗示他對高更的盼望。創(chuàng)作該作品的這段時期凡高住在法國南部一個叫阿爾的`地方,幾乎不和外人來往,而高更是他最親密的朋友。此外,凡高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透視畫法來描繪這間臥室,而是采用了平面化的手法,使人感到緊張和焦慮。格斯頓原來是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陣營中的一員,后來才畫具象繪畫的。他畫的日常物品有一種神圣的意味。從畫面上稚拙的表現(xiàn)手法上也可以看出一種頑強孤僻的個性。兩件油畫作品表現(xiàn)的都是藝術家的身邊之物,也是他們非常熟悉、抱有深厚感情的東西。他們細心地描繪這些物體,是要表現(xiàn)自己特殊的心情。這一點跟前面幾幅畫是一樣的。

  第三組作品,是美術家創(chuàng)造出一些具有明顯特色的形象,以期獲得影響和共鳴的例子。他們都具有風格簡潔明快的特點。相對來說,這些作品的主題要直接和明顯些,沒有多少拐彎抹角的成分。和前面的作品相比,這組作品的特點是

  一、畫面上的形象不太依靠傳統(tǒng)的程式或習慣性的符號(第一組作品所涉及的梅、蘭、竹、菊“四君子”,其含義是相對固定的),而是美術家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

  二、它們不是單純抒發(fā)美術家的個人情感,而是要產生社會效果,打動別人。胡一川和李樺的作品都產生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畫面的訴求目的很明確。《怒吼吧,中國》用一個被捆住的農民來象征整個受壓迫、受凌辱的中國人民。

  2、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美術家表達深層自我的不同方式,掌握視覺藝術作品中象征和隱喻手法的使用,通過查找資料或借助聯(lián)想來熟悉一些基本的視覺表現(xiàn)慣例,學會解讀美術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3、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如何理解視覺中的隱喻手法以及作品內容與美術個人思想感情的關系。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jù)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在學習中掌握視覺藝術作品中象征和隱喻手法的使用,了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xiàn)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yǎng)。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驗,發(fā)展美術鑒賞能力。養(yǎng)成深入觀察和思考的良好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理論依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及有機整合

  a、教材中的部分圖像是有題畫詩來補充說明畫面含義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詩歌來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內容和藝術家的思想情感。

  b、在課前,請同學們從網上或者畫冊中查閱一些關于名畫,然后到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社會意識以及生活經驗的局限,可能對本課的主題理解的不夠深入,所以在教學中手段要盡量多樣化,在課前,讓學生去查找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或者故事拿到課堂上與同學分享。

  2、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指導:學會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個性、信仰及見解。

  3、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分析作品和查資料,董得用一些作品產生的背景與作品形式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從而讓學生理解本課教學的主要思路。在欣賞過作品程中,使學生對一些重要的作品有一種更深的體會。

  三、說教學方法

  主要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思考能力。教師把需要講解的內容適當安排在討論過程中。

  四、說教具與學具

  教具:借助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資料進行教學。

  學具:作業(yè)紙、筆。

  五、說教學程序

  借助圖像和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誘發(fā)探究。

  a、導入

  提問1:誰知道中國傳統(tǒng)繪畫題材中的“四君子”?為什么稱它們?yōu)椤熬印保?/p>

  竹虛心、勁節(jié)(比喻“氣節(jié)”)。

  菊傲霜。

  梅傲雪(可以引用毛澤東的詩句“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蘭高潔(比喻人品“清高”)。

  提問2:“四君子”題材除了在繪畫中較多運用,在其他美術門類中有運用嗎?如果有的話,它們是否也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情感意義呢?

  除了繪畫作品之外,“四君子”題材也是家具等物品的裝飾母題。

  可見它們都是有象征含義的。

  b、講授

  1.觀賞圖片:《墨梅圖》。

  梅花,因其盛開于早春和冰肌玉骨的傲霜特性,象征著古代文人所尊崇的高蹈遠引、孤芳自賞的性格,故而歷來是文學家所喜愛的創(chuàng)作題材,也是花卉畫家所鐘愛的表現(xiàn)對象。從這幅畫上看,王冕的梅花繼承揚無咎一路,用筆精練,墨色清淡。其勾花點蕊,極為自然,似于有意無意之中。

 、盘釂枺好坊ㄊ鞘裁搭伾?為什么作者要畫成“墨梅”?

  畫面上除了梅花之外,還有許多文字,這些文字能否提供些信息?

  出示王冕的題畫詩。

  (解釋:水墨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形式,王冕是借用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但在這里又賦予了新的含義:“不要人夸好顏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

  可見此圖具有人格象征的含義。

  ⑵提問: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畫?王冕這樣稱贊梅花具有什么樣的特殊含義?

 。ńY合王冕的背景材料說明他與元朝統(tǒng)治者的不合作。)

  2.圖片欣賞:《墨蘭圖》。

  畫蘭用筆簡逸,數(shù)筆蘭葉夾雙蕾,筆力勁挺硬朗,氣格高潔清俊。其書畫用筆頗具隸書內斂含蓄的筆韻。左下方鈐一白文印,有“求則不得,不求或與,老眼空闊,清風今古”數(shù)語,頗見其士大夫的自傲態(tài)度。另有“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xiāng)。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題詩,極其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對元統(tǒng)治者的憎恨之情。

  提問:圖中的蘭花有什么特殊之處?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義?

  由于“土為蕃人奪”,他畫的蘭花常露根不見土,這種愛國情懷為他的畫作增添了不少光彩。

  3.圖片欣賞:《墨葡萄圖》、《大樹風號圖》、《安晚帖》。

  提問:聯(lián)系圖中的題畫詩來說明:它們各自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4.小結:每幅畫都表達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從教材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借用傳統(tǒng)的視覺圖式不會束縛美術家的自我,相反,幾乎沒有人能夠自己發(fā)明一套完全獨創(chuàng)的視覺符號。例如,“四君子”題材在中國是一種通用的圖式,但實際上每個美術家畫出來的具體形態(tài)都不一樣,所賦予這些題材的情感內涵和主題思想也不一樣。

  c、分組討論

  1.分組觀察、討論《藝術家的臥室》、《畫家的桌子》。

  2.提問:它們分別描繪了什么場景?畫中的物品跟畫家是什么關系?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教師進行適當?shù)闹v解。)

  d、集體討論:《剪花娘子》、《到前線去》、《怒吼吧,中國》

  對比分析:

  1.它們和前面的作品有什么樣的區(qū)別?

  2.作者們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這種主題是通過什么樣的形式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必要的背景材料說出對作品的理解。)

  4.總結:美術作品都表現(xiàn)了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自我”),但是有的隱晦,有的直接;有的通過畫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創(chuàng)造的形象,有的借用傳統(tǒng)的圖式,有的則需要通過語言(詩歌、題跋)來暗示。尤其是兩幅油畫作品,因為西方并沒有中國畫那種詩、書、畫、印結合的傳統(tǒng),語言暗示的因素要小得多,更多的是靠畫面本身來說明問題和表現(xiàn)情感。

高中美術說課稿5

  一、課題:《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與瓷器》

  二、教學分析

  學生分析:陶器和瓷器在學生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關于陶器和瓷器的性質及其原材料、工具,工藝技法等方面的特點便于理解,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有利條件;但學生對古代的陶器和瓷器是陌生的,因此,教師需要針對這一情況廣泛地搜集相關材料,幫助他們加強認識與理解。

  教材分析:本課內容量大,知識的專業(yè)性強。要在短短的一節(jié)課里帶領學生了解我國古代陶器與瓷器的藝術成就很困難。教師要抓住不同時期的重點作品展開教學,注重向學生滲透鑒賞的點,使學生學會方法,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分析其他相關作品。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了解中國原始社會陶器的產生、藝術成就及中國古代瓷器的藝術成就。

  2.技能目標:學會從造型與裝飾結合的方面欣賞工藝美術作品。

  3.情感目標:感受我國陶瓷藝術的燦爛輝煌及其對人類的偉大的貢獻。

  四、教學重點:

  古代陶器藝術特點及其與當時生活的聯(lián)系;瓷器的幾個重要的種類及其藝術特色。

  五、教學難點:

  陶瓷雖是學生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用品,但古代陶瓷對于學生來講,又是陌生的,本課的教學直觀性較差。

  六、教學設計思路:

  從生活當中我們對陶與瓷的感受入手,導入本課。按照陶器與瓷器產生的先后順序分別介紹我國古代陶器與瓷器。全課把握住陶與瓷的區(qū)別,用對比的方法和展示相關視覺材料的方法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進而達到教學目標。

  七、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仔細搜集相關材料,有視覺圖片,有視頻資料,又有現(xiàn)代陶瓷的實物教具,從各個角度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

  八、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ǘ⿲胄抡n:

  教師出示生活中陶器、瓷器各一件

  這兩件作品給你帶來哪些不同感受?

  那么陶和瓷有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有什么共同點呢?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與瓷器》

 。ㄈ┲v授新課:

  1.關于陶器:

  a.產生

  b.材料

  c.燒制溫度

  d.特質

  e.古代陶器的藝術成就

  重點了解馬家窯--半山--馬廠文化的彩陶藝術。(借助圖片了解彩陶的圖案,分析它們的藝術特色以及與當時生產、生活的聯(lián)系)

  從造型、裝飾結合的方面重點了解《舞蹈紋彩陶盆》等作品。

  白陶和黑陶的介紹。

  2.關于瓷器:

  a.產生

  b.材料

  c.燒制溫度

  d.特質

  e.瓷器相關知識的介紹:

  借助現(xiàn)代瓷器的教學實物,了解其品類及不同特點,增強感性認識。

  f.古代瓷器的藝術成就

  重點了解宋代瓷器的名窯、景德鎮(zhèn)瓷器等。(關看視頻:現(xiàn)代人模擬的官窯和景德鎮(zhèn)民窯,以了解我國瓷器藝術輝煌燦爛面貌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官、哥、鈞、汝、定窯的地理位置,藝術成就;元代青花瓷的了解。

  從造型、裝飾結合的方面,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貫耳瓷瓶》、《玫瑰紫海棠式花盆》、《青花海水龍紋瓷扁瓶》。

 。ㄋ模┱n堂總結:

  陶瓷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造,是對人類的偉大貢獻。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優(yōu)秀作品浩如煙海。希望今天的課能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激起大家了解陶瓷藝術、走進陶瓷藝術的興趣與愿望!

  (五)課后作業(yè)與拓展:

  選擇一些瓷片或陶片,觀察其胎、釉的差異;從觸摸中體會兩者的質感,從瓷器與陶器叩擊的聲音中比較兩者的不同。

  宋元以來有哪些重要的瓷窯,其產品各有什么特色?

高中美術說課稿6

  一、說教材

  下面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jié)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術鑒賞)的第九課。在新課標的學習內容中,屬于五大學習系列中的美術鑒賞模塊,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的種類和藝術風格,即通過欣賞、解釋、評價等方法,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逐步提高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識,增強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崇拜,提高審美情趣。

  二、說學情

  接下來是第二部分——學情分析。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鑒賞能力,有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和歷史知識的積累。欣賞是欣賞者對作品內涵意義及其價值的認識,欣賞需要一定的知識和修養(yǎng),高中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但卻力不從心。因此,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和鍛煉。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明確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的表現(xiàn)形式、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習俗的民間美術作品欣賞,形成對中國民間美術作品的初步欣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了解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形式,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從而了解家鄉(xiāng)本土的美術,進而熱愛鄉(xiāng)土美術,并逐步提高傳承鄉(xiāng)土美術的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特點以及民間美術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難點:了解中國民間美術中最有代表性的藝術樣式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

  五、說教學方法

  新的美術課程提出要特別關注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各自個性天賦的視覺思維方式,這就決定著學生要具有豐富而自由的創(chuàng)造力。

  因此,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直觀演示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欣賞法、聯(lián)想法等。

  六、說教學準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搜索相關材料、預習了解本課知識點、多媒體課件、有民間美術特征的實物等。

  學具準備:民間美術相關資料收集、剪刀、彩紙等。

  七、說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設置情境,音樂導入

  采用音樂的導入方式,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為此,我將播放民俗音樂《喜洋洋》,并且提出問題:過年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中國傳統(tǒng)春節(jié)有哪些民俗活動(東北、西北、南方)?(小組討論回答)引導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從而自然的引出今天的課題:《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

  環(huán)節(jié)二:欣賞圖片,講授新知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我設置了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來引導學生進行新課的學習。我會出示圖片《對猴團花》《大阿!泛汀锻脿敗纺嗨埽儐枺耗男┳髌肥敲耖g美術?如何來界定民間美術?說出理由。針對這節(jié)課的重點,我將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尋找答案,目的`是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大膽發(fā)言,使本節(jié)課的重點得到解決,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拓展延伸,情感表達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并結合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展示作品提出問題:目前,很多民間藝術由于民俗活動的消退而逐漸消失,有人認為傳統(tǒng)的民間美術已經逐漸脫離了我們現(xiàn)代生活的需要,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是否有必要保留民間藝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會巡視檢查討論的結果,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體驗民間美術的樂趣。

  小組討論并選代表發(fā)言,由教師總結民間藝術與現(xiàn)代設計的應用,如服裝紋樣、家居等方面相關知識。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動手實踐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提問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加以回顧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學生可以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tǒng)的認識。

  最后,為了使學生能有更高層次的提高,我會給學生留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yè):

  1、學生回憶民間美術的定義、種類、特點及其寓意等知識。

  2、布置課外作業(yè):實踐——剪窗花。

高中美術說課稿7

  我是來自xx學院藝術學院的學生xx,四年大學生涯使我積累了充分的文化知識,社會實踐能力有了提高,也讓我在心理上有了質的飛躍。在校期間,我曾在美術輔導班擔任輔導老師,積累了一些美術知識和教學經驗。

  我說課的內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美術教材第一單元的第三個課題《標志設計賞析》,我主要從教學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標志設計賞析》是現(xiàn)代商業(yè)美術課中的重要內容,是高中美術欣賞課中知識性與應用性相結合、提高審美能力與掌握基本技能相結合的典型課題。其中既有對國內外優(yōu)秀標志設計作品的欣賞,又有對標志作品的設計思維和方法的剖析。

  1、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為了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確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為:知識目標:了解標志的分類和功能以及設計的創(chuàng)作特點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2、教學重點和難點因為標志的強烈實用性,確定本課的重點是標志的應用分類、形象分類和構成手段分類。它對學生初步觀察分析標志有重要意義,由于學生繪畫水平不同和觀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難點定為創(chuàng)意設計。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全體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教學方法

  依據(jù)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取“啟發(fā)──引導法”,以實例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fā)、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運用投影、掛圖現(xiàn)場演示,優(yōu)化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并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多法并用,既培養(yǎng)了他們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引導學生采用觀察、實踐、討論、歸納的方法學習,用多媒體和圖片展示巧妙的導出本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討論法和小組合作法,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解決學生的個別差異,要求全組同學共同討論。

  四、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

  上課以后,我先向學生出示印有各種標識的產品和印刷品,引起學生興趣,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觀點去分析、歸類,并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我再具體分析一種標志,得出標志的概念:象征性的表達事物特性和類別的一種設計形式。從而引出新課《標志設計賞析》。

  2.講授新課

  結合課本上圖例講授標志分類,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標志分類。

  集團標識:最早的標志,如原始部落的圖騰,現(xiàn)在多是各種組織、機構的徽志;商標:經過登記注冊的商品標記。

  節(jié)慶徽志:個別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和大型文體活動均設置專用徽志,有以宣傳號召人們積極參加。

  識別符號:在公共場所、道路交通中用以代替文字的簡潔形象,約定俗成為民眾公認的標識。

  3.小結

  舉例介紹幾個有標志性的標志,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自己設計標志。

  4.總結全課

  總結課堂所學的內容,并對學生作業(yè)做簡單評述。

  5、板書設計

  板書內容我會做得直觀、簡明,讓學生可以一下子就可以了解到這節(jié)課的內容。

  八、結束語

  各位老師們,本節(jié)課我根據(jù)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高中美術說課稿8

  一、說教材

  熟知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xiàn)高效和和諧課堂的需要。為此,我對教材做了詳細的解讀。本次說課的內容《天工開物——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選自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第8課,屬于“美術鑒賞”模塊。本課的主要內容是欣賞具有中國特色的織物、陶瓷、玉石、漆木等作品,能夠從造型、材質、技藝等方面鑒賞工藝美術作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會鑒賞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方法,也能夠體會其背后蘊藏的藝術價值,從而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珍愛我國傳統(tǒng)工藝,為堅定文化自信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學情

  作為老師,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學生,才能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更要備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更加渴望了解本質性的、藝術內涵方面的知識。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會以活動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從工藝美術的材料、技術、工藝等不同的方面認識到美術作品的價值所在。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行動指南,對于課程具有導向作用。因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種類,熟知其在功能與美觀、材料與技術方面的重要體現(xiàn),掌握傳統(tǒng)工藝美術作品的鑒賞方法。

  過程與方法:觀察工藝美術作品,了解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種類和作用,欣賞《長信宮燈》《白玉雕桐陰侍女》等作品,掌握工藝美術作品從造型、裝飾、材料和技術等方面的特點,并能夠從以上角度進行工藝美術品鑒賞。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重視工藝美術的價值,發(fā)揚精工細作的工匠精神,樹立保護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我的教學目標,為了使課程有的放矢,我設置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種類及鑒賞角度。

  難點:體會傳統(tǒng)工藝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

  五、說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以及教學內容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并使之相互作用,從而優(yōu)化教學。因此,我將采用多媒體展示法、對比鑒賞法、小組探究法來提高課堂效率。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我將準備精美課件、紀錄片片段等素材輔助教學。

  七、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著重分享一下精心設計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說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活動一:趣味情境導入

  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边@就要求教師應采用恰當?shù)膶敕绞,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此,我將以“我唱你猜”的活動,清唱《青花瓷》片段,引導學生思考:青花瓷作為中國傳統(tǒng)工藝中的一種,為何獨具魅力?我們該如何鑒賞中國傳統(tǒng)的工藝美術呢?以此揭示課題《天工開物——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

  活動二:作品內容識讀

  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種類,我將利用多媒體展示《汝窯青瓷碗》《玉琮》《蟠虺紋銅尊盤》等作品圖片,請學生總結歸類。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工藝作品。學生在課堂學習和回憶生活、分享經驗的過程中,既拉近了當下與傳統(tǒng)之間的關系,又有助于產生探究工藝美術的興趣。

  活動三:形式語言審美

  當學生對傳統(tǒng)工藝美術產生探究興趣,我會展示西漢的《長信宮燈》,引導學生欣賞并結合教材資料,思考問題:該作品屬于什么時期?有什么功能?造型有什么獨到之處?通過自主欣賞及閱讀材料不難總結出:長信宮燈以青銅為材質,通體鎏金,在造型上采用了跪姿宮女執(zhí)燈姿態(tài),造型結構設計合理,姿態(tài)優(yōu)美,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工藝美術兼顧功能和審美兩方面的要求。

  我將趁熱打鐵,繼續(xù)出示清代和田玉作品《桐蔭仕女圖玉雕》及細節(jié)圖,提出問題:玉器的色澤和質地怎樣?結合作品的造型分析,雕刻者是如何將色澤和造型巧妙結合的?我之所以這么設計是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其自主分析出材料作為工藝作品的原料,難免有瑕疵,但是獨具匠心的藝術家能因材施藝,以精湛的工藝使作品更加具有美感。

  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中國傳統(tǒng)工藝技術的演變和發(fā)展歷程,加強對工藝美術的審美認識,我會在課程中播放《歷史的腳步——傳統(tǒng)工藝之旅》視頻片段,幫助學生體會不管是材料的運用還是技法的使用,都是在制作工藝美術品時需要考慮的要素?偨Y出材料與技術的協(xié)調也是我們欣賞工藝美術品時可著眼的角度。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不斷問答能夠使知識環(huán)環(huán)相扣更便于學生理解,通過多媒體的使用,給了學生更直觀的視覺體驗,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四:社會文化理解

  感知中國傳統(tǒng)工藝集美觀、技高、藝精于一身,了解欣賞角度并不是本課最終的學習目的!耙怀恢谱,一代一風流”,工藝美術作為思想文化的載體,風格因時而異,體會其背后所蘊含的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華文化才是本節(jié)課的內在要求。因此,我會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結合不同時期的傳統(tǒng)工藝作品,展開討論:歷史與文化對工藝品產生了哪些影響?從而感受每件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所賦予它們的獨一無二的氣質。

  活動五:方法歸納運用

  美術鑒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能夠用恰當?shù)拿佬g語言對作品進行解讀、評價與交流,發(fā)展自身的美術鑒賞力。為此我將出示明代家具《紫檀南官帽椅》,創(chuàng)設“傳統(tǒng)工藝講解大賽”的活動,引導學生從造型、材質、工藝等角度來談談對于作品的理解,以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加深審美體驗。

  活動六:小結升華作業(yè)

  課堂臨近尾聲時,我會請學生先總結鑒賞傳統(tǒng)工藝作品的角度,并引申情感體驗。如今,現(xiàn)代工業(yè)對世界各地的傳統(tǒng)工藝造成了巨大沖擊。生活中的許多手工藝品都被批量生產的工業(yè)產品所取代,一些技藝瀕臨失傳,另一些則發(fā)展為純粹的觀賞品,供旅游紀念、觀賞之用。為此我們更應該重視工藝美術的價值,發(fā)揚精工細作的工匠精神。

  作業(yè)的安排可以潛移默化的使課堂延伸至課后,以達到“春風化雨”的目的。因此,我會請學生課后去博物館觀看別具特色的工藝美術作品,寫一份觀后感,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八、說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xiàn)課程內容,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了,重難點突出。

高中美術說課稿9

  一、說教材

  《托物寄情》選自湖南美術出版社美術教材選修模塊《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三課,屬于高中美術鑒賞模塊,主要內容是涉及美術與自我的關系,即藝術家個人經歷造成的內心世界是如何在其美術作品中體現(xiàn)的。主要包括“言”志與“抒”情,通過對傳統(tǒng)繪畫作品的賞析,理解中國畫托物寄情的特點,通過本課的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說學情

  高中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見解獨到,同時觀察能力與感知能力增強,在美術學習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質性的、美術理論方面的知識。對于中國畫托物寄情也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并不全面。所以在教學中我要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和新課標的理念,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熟知中國畫托物寄情的特點并且能夠理解作品中所傳達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描述、分析、評價等,認識美術作品與生活以及藝術家之間的關系,從而理解托物寄情,提高審美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好習慣并且增強熱愛生活的意識,感悟美術作品所滲透的情感,從而陶冶情操,提高美術素養(yǎng)。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美術學科的特點和本課的現(xiàn)有知識,我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重點:美術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藝術家的個人情感。

  難點:美術作品中滲透出的藝術家個人情感的審美價值。

  五、說教法、學法

  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所以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與學法:教法為情境法、展示法、實踐練習指導法,而學法則用自主探究法、比較分析法。

  六、說教學準備

  采用PPT課件輔助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大部分學生學習以感性認識為主,而感性認識事物的特點是生動性、直觀性和具體性,根據(jù)學生的這種規(guī)律,為了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本節(jié)的教學我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指導思想,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發(fā)展的綜合素質,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

  精心設計好導入,無疑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勝,使學生興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動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我將引導學生朗誦描寫植物的詩詞,進而總結出古人運用繪畫的方式傳情達意,揭示課題《托物寄情》。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進入本課的學習。

  環(huán)節(jié)二:描述分析

  接下來我會直接提出問題:誰知道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四君子”?為什么稱它們?yōu)椤熬印?學生結合已有的認知水平能夠快速的.回答出四君子,即梅、蘭、竹、菊,并且講解每一種植物都有一定的氣節(jié)的呈現(xiàn),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表現(xiàn)題材。

  《課程標準》中強調美術課程需要凸顯視覺性。所以,我將展示《墨梅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問題:作品給你什么感覺?表現(xiàn)了畫家什么情感?學生回答后,我會予以肯定并總結出作品傳達了畫家孤芳自賞的性格。緊接著我會展示《墨梅圖》上的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并再次引導學生思考畫家傳達的情感,從而師生共同總結出畫家還傳達了對異族統(tǒng)治的不滿。在此時結合作品的筆墨特點我會拋出問題:畫家為什么要畫成“墨梅”?請學生交流探討進而引導學生認識水墨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形式,王冕是借用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但在這里又賦予了新的含義:“不要人夸好顏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

  托物寄情并不僅限于具有固定情感象征意義的植物,還有畫家筆下特定的情感,為此我將展示徐渭《墨葡萄圖》提出問題:結合題款思考徐渭傳達了什么情感?怎么傳達的?在學生回答后我會講解徐渭的生平經歷并總結出徐渭透過作品,表現(xiàn)了徐渭狂放灑脫、憤世嫉俗的性格,表現(xiàn)了一個落魄悵然的文人形象。

  此環(huán)節(jié)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變靜為動,融聲、形、色為一體,學生能夠更容易的掌握美術作品的特點和藝術規(guī)律,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識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總結解釋

  通過作品的賞析,學生已經熟知了托物寄情在植物上的表現(xiàn),進而我會引導學生總結出中國傳統(tǒng)繪畫通過對植物的人格化,寄托自己的精神情感,表達更深層次的自我。

  這樣總結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重點知識的理解,為后面的課堂活動做鋪墊工作。

  環(huán)節(jié)四:欣賞評價

  最后,我設置了“欣賞評價”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運用,理解本課的精髓,說出自己的收獲。故此我將展示《墨蘭圖》《墨竹圖》《菊花小鳥》等作品,并且設置小組討論:作品傳達了畫家怎樣的情感?師生總結,共同感受。

  通過對多個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對各種藝術風格,世界多元化藝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而激活學生思維,拓展視野。

  環(huán)節(jié)五:小結作業(yè)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回顧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中國畫托物寄情的表現(xiàn)特點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

  為了加深學生對于托物寄情的認識,我布置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yè):思考四君子在其他的美術門類中的運用。

  這一環(huán)節(jié)從學生的角度檢驗本堂課的教學設置和教學效果,真正踐行“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時刻以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反饋為標準來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探究更貼合學生學段的教學方法。

  八、說板書設計

  為了充分體現(xiàn)課程內容,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了,重難點突出:

高中美術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基礎和依托,正確理解教材有助于課程的順利展開,因此我會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本課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高中美術鑒賞模塊第14課。本節(jié)課共劃分2課時,此次說課為第1課時,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了解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門類,掌握鑒賞兼容并蓄的中國現(xiàn)代繪畫的欣賞角度和方法。學習本課有助于學生提高對中國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鑒賞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增強對于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興趣,提升美術素養(yǎng)。

  二、說學情

  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見解獨到,能夠全面深入的了解事物的細節(jié),并能用較準確的語言來表達,但是并非發(fā)展的盡善盡美。因此,本課在教學設計上會更多的采用教師引導,鼓勵學生合理運用不同的美術鑒賞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美術作品。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中國現(xiàn)代美術分類并且了解其藝術特色,并能對其進行欣賞評述。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合作探究、資料搜集等方法,能夠掌握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欣賞方法,提高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獨特魅力,增強對于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興趣,提升美術素養(yǎng)。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美術學科的特點和本課的現(xiàn)有知識,我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重點:認識中國現(xiàn)代美術分類并且了解其藝術特色。

  難點:通過對兼容并蓄的中國繪畫藝術的鑒賞,感受藝術背后的時代特征和歷史意義。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將采用講授法、資料搜集法、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從而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來輔助完成本課教學。

  七、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就是教學過程,也是我本次說課的核心內容。我將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論述。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

  我會播放紀錄片《五四運動》片段視頻,結合課前搜集的相關史實資料,并詢問學生:五四運動的出現(xiàn)對中國有什么影響?學生總結回答:五四運動過后的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當面發(fā)了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繼續(xù)追問學生,這一時期的社會變革和發(fā)展特點對中國的美術界又產生了什么樣的作用?順勢導入新課《中國現(xiàn)代美術》。

  通過這樣的導入形式,學生可以學會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有關信息,認識美術活動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以及與自然、社會的聯(lián)系;發(fā)展想象力,促進思維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從而增強對美術鑒賞的求知欲,以便于營造好的課堂氛圍。

  環(huán)節(jié)二:描述分析

  我將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彥涵的《當敵人搜山的時候》、李鐵夫的《畫家馮鋼百》、曾成鋼的《鑒湖三杰》等多幅中國現(xiàn)代美術作品。在學生仔細觀看和欣賞之后,詢問學生這些作品中都有哪些形式?并引導同學們對藝術作品進行分類。學生通過觀察不難總結出:有中國畫、油畫、版畫、淺浮雕等形式;可分為繪畫和雕塑兩大類。

  為了學生能夠掌握傳統(tǒng)型中國畫和融合型中國畫的藝術特點,我將請學生欣賞《蛙聲十里出山泉》和徐悲鴻的《群馬圖》,分析畫面當中的內容及其藝術特色分別是什么?學生以美術小組進行討論并引導學生從構圖、筆墨、線條及造型等方面思考。師生共同總結:《蛙聲十里出山泉》體現(xiàn)了畫家對農村生活的熟悉和繼承中國自古強調表達詩意的繪畫傳統(tǒng)。《群馬圖》則融入西畫法的表現(xiàn),加強了馬的體積感,傳達出作者的強烈情感,給人以耳目一新、令人振奮的感覺。

  通過圖片直觀的展示方式,由淺入深的提問,引導學生一步步的了解中國現(xiàn)代繪畫的分類,傳統(tǒng)型國畫和融合性國畫的形式以及藝術特色,為學生構建宏觀的知識框架,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可以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環(huán)節(jié)三:總結解釋

  根據(jù)上述作品,我會請學生同桌兩人為一小組,以手中搜集到的資料為基礎交流討論:傳統(tǒng)型中國畫和融合型中國畫分別有什么特點?你認為這種融合有意義嗎?師生共同總結:傳統(tǒng)型中國畫是在努力繼承中國畫藝術傳統(tǒng)的同時,力求在題材內容、藝術風格、筆墨技巧等方面有所發(fā)展的地道的中國畫。而融合型中國畫是指融合中西繪畫之長的中國畫;中國畫能集西方繪畫之長,將光影、虛實、體積等運用其中,豐富了中國畫的技法和表現(xiàn)空間,并且能融入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精神,有利于實現(xiàn)中國藝術的復興,以貢獻與世界,因此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通過這樣的安排,學生可以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觀察,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欣賞評述能力。

  環(huán)節(jié)四:欣賞評價

  我會出示董希文的《開國大典》與古元的《一灣解凍的湖水》兩幅作品,并講述與之相關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美術小組內進行思考與討論:20世紀的中國美術在其他繪畫形式中是如何體現(xiàn)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的?學生回答:《開國大典》表現(xiàn)的.是新中國成立重大的歷史事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氣魄;《一灣解凍的湖水》運用爐火純青的水印木刻技術為我們展現(xiàn)了生活的真實和濃郁的詩意,在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的基礎上,版畫藝術更加的技藝求精,顯示了中國現(xiàn)代版畫的成就和獨特的水印木刻的藝術魅力。

  我會趁熱打鐵,繼續(xù)追問:20世紀的中國繪畫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產生了新品種、新樣式。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師生共同總結:體現(xiàn)出了兼容并蓄的藝術特點。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學生可以結合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欣賞和觀察中對比分析和總結,這樣自主學習和交流討論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習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從而感受美術作品的意義。

  環(huán)節(jié)五:小結作業(yè)

  課堂結束之時,我將以師生問答的形式,回顧本課所學習知識并進行情感升華,引導學生逐漸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tài)度。本著開放性的原則,鼓勵學生課下利用多媒體等資源,搜集其他藝術門類的相關資料,預習下節(jié)課所學內容。

  課堂結束時的問答能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思考,逐漸認識到運用時代背景、民族風格等方法和角度去欣賞中國現(xiàn)代美術作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延伸性的作業(yè)更是為下一節(jié)課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真正將知識學活,并能活用。

  八、說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xiàn)課程內容,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了,重難點突出。

高中美術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基本思路

  a、本課的教學主要是圍繞民間美術這一主題而展開的,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從了解民間美術與普通人的生活之間的重要關系以及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入手,讓學生認識到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作品,這些作品的審美價值與其他美術作品相比毫不遜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民間美術的一些常見形式、表現(xiàn)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B、教學材料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2.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

  3.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4.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xiàn)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民間美術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區(qū),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它是一種自發(fā)性的美術形式,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積累中,為了滿足自己的審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而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美術門類。

  本課主要圍繞中國的民間美術這一主題來展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從而能夠自覺地保護這一傳統(tǒng)。教材通過大量的圖片和一些深入淺出的論述,向我們分析了民間美術的內涵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首先指出,民間美術扎根于人們的具體生活,甚至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與人們對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密切相關。在這方面,教材就民間美術的種類以及與生活的關系列舉了若干圖片,目的是讓學生對此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材進一步指出民間美術的價值:

 、偎茄芯棵袼椎闹匾緩;

  ②它體現(xiàn)著勞動人民質樸、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有著專業(yè)美術不可替代的價值;

 、鬯绊懼藗兊纳,為人們帶來一些風格獨特的生活用品。

  ④它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⑤它是藝術家們重要的靈感源泉之一。

  接著,教材又進一步深入分析了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以及它們的內涵,列舉并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實例。

  2、教學目標

  理解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了解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認識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了解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xiàn)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jù)

  a .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b.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xiàn)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jù)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在學習中了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xiàn)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yǎng)。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驗,發(fā)展美術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5、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及有機整合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可以找一些錄像資料來給學生觀看,尤其是關于本地民俗的資料片;蛘哒乙恍┙滩闹兴信e的一些中國現(xiàn)代導演拍攝的'電影中涉及到民俗與民間藝術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民間藝術所具有的巨大價值。讓他們在體驗中意識到民間美術的重要價值。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美術的重要門類,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認識并且注意保護優(yōu)秀的民間美術作品和形式。

  可以建議學生分小組來完成,去圖書館查詢本地區(qū)的資料或者詢問一些長輩。如果條件允許,在本地區(qū)又有很有特色的民間美術形式被保留下來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集體活動的形式來進行現(xiàn)場調查與體驗。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運用自己制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居室,然后與同學們交流裝飾居室時的構思與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學生對本地民間藝術耳聞目染較了解。但對其它民族民間藝術了解甚少。

  2、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指導:,學生可以運用自己制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居室,然后與同學們交流裝飾居室時的構思與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3、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了解民間美術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促使他們了解多種美術形式。引導學生制作一些簡單的作品,提高他們的興趣。讓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民間美術的一些常見形式、表現(xiàn)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教學方法的選擇及依據(jù):主要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思考能力。

  理論依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資料進行教學。

  四、教學程序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誘發(fā)探究

高中美術說課稿12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美術鑒賞第16課《美在民間永不朽一一中國民間美術》。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多媒體教學過程演示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內容、地位、作用

  本課的教學內容分四大問題層層遞進。通過介紹最有代表性的藝術樣式,了解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欣賞課文圖板中優(yōu)秀的民間美術作品,來理解民間美術的特征。本課知識容量大,因此我根據(jù)教材把握住它的基本精神,以便更有效的傳授各知識點。理解相關概念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個方面要放到課文的整體精神和結構中去才能有利于課堂的深入。并借助于本課或相關美術作品進行教學,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更形象的認識,而不致陷入概念之中。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講述、演示和欣賞使學生明確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

  2、了解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形式、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

  3、使學生明確民間美術的重大意義,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中最有代表性的藝術樣式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理解民間美術的特征。

  四、教學難點:是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間美術?”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間美術的特征?”這兩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其中還有一些專業(yè)名詞。

  教學方法:

  依據(jù)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狀況,我主要采取“激發(fā)啟發(fā)—引導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具和實物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fā)、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運用視頻、圖片欣賞,實物觀察和觸摸,激發(fā)學生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并提問學生,組織討論,這樣多法并用,即培養(yǎng)了他們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采用觀賞、觀察,實踐,討論歸納的方法學習。用多媒體展示相關視頻,并巧妙導出本科課題。要有新意,有氣勢,有激情,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心志,。再給學生提出要求引導學生觀欣賞藝術作品并自主探究、親手創(chuàng)作,了解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形式、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討論明確民間美術的重大意義,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教學內容:

  一、導入探究課題(時間:5分鐘)

 。ㄒ唬┙處焺(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探究課題

  播放視頻《俏夕陽》。20xx年春節(jié)晚會,以唐山皮影藝術為題材的舞蹈《俏夕陽》深受觀眾的喜愛,以皮影舞蹈的形式烘托出春節(jié)歡快喜慶愉悅的氛圍。

  皮影是融音樂、舞蹈、美術、戲劇等民間文藝于一體的藝術形式,廣泛流傳于民間,皮影又是民間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之根。共同走進中國民間美術。

 。ǘ⿲W生領會新課意圖,愉快接受課題

  1、感受音畫氣息由此產生共鳴,并激發(fā)學習興趣。

  2、交流本課探究的意圖、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時間:16分鐘)

  (一)根據(jù)圖片和舉例讓學生分析民間美術的范疇,民間美術的界定,民間美術的多種形式。

 。ǘ┚兔耖g美術的三種最具代表的藝術樣式作深入探究:

  剪紙:學生討論回答是否見過剪紙作品,反映的是什么內容。教師作詳細講解:剪紙可以用來表達喜慶與祝福,剪紙還是最普遍最單純的民間美術,剪紙還是各種民間美術的基礎。欣賞黑板上張貼的剪紙作品,可見剪紙藝術的要求很嚴格。另外,剪紙不僅可以用剪刀,還可以用刀刻?偨Y剪紙的三種形式。再來看一幅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一《五福捧壽》。剪紙中有一類是做刺繡的底樣,北京地區(qū)俗稱花樣子,使用刀具在紙上刻成,內容有花烏蟲魚各種題材,巧手繪制在枕頭、鞋頭、肚兜等物品上。學生欣賞實物展示,總結剪紙的種類:分為窗花、刺繡花樣、頂棚花、門箋、禮品花等。

  刺紛:中國有四大名繡,分別是:蘇繡、粵繡、蜀紛、湘繡。刺繡的`應用范圍很廣,我們來看能用在什么地方?學生思考回答:可用于服裝、鞋帽、枕頭、帳簾、錢包、香包等。接下來屏幕上展示的是苗族婦女的刺繡作品。藝術大師劉海粱對苗族刺繡給與很高的評價:“縷云裁月,苗女巧奪天工,蘇繡、湘繡比之,難以免俗。”教師說明:少數(shù)民族中蘊藏的民間美術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它是中國民間美術中最重要的部分,應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間美術也是多樣的,要學會尊重少數(shù)民族文化,學習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遺產,不斷豐富民間美術的寶庫。

  欣賞“五毒的小布鞋”,提問:民俗中是如何體現(xiàn)民間美術的?民間美術總拿民俗做文章,他們之間究竟有什么樣的關系呢?學生思考并回答:民間美術和民俗活動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是伴隨民俗活動而發(fā)展的。民間美術的題材與語言多有民俗依據(jù),它必須符合民俗觀念、民俗傳說和民俗活動的要求;民間文化也離不開民間美術,許多民俗活動都是通過民間美術增加了色彩和情趣;民間美術既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載體,更是民族精神的視覺象征。

  年畫:提問為什么春節(jié)時家家戶戶都要貼年畫?學生思考回答:為了滿足納福迎祥、萬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年畫種類繁多,題材內容異常豐富,當然如今已不常見了,但在我國部分農村依然保持貼年畫的風俗。教師闡述:中國不僅有四大名繡,還有三大年畫產地分別是:天津楊柳青、江蘇桃花塢、山東濰坊楊家埠。欣賞不同類型的年畫作品,感受中國民間美術的親切和生活的美好。

  三、創(chuàng)設互動探究平臺(時間:16分鐘)

  (一)欣賞中國民間的剪紙、刺繡、年畫、泥塑、玩具等美術作品,讓學生思考探究中國民間美術多種類別之間的共性,并回答:就作品的內容和采用的美術形象而言,民間美術有寓意和象征的特點,在造型上,特別概括和質樸、大方;在色彩上,較多采用大紅、黃、綠、藍等較鮮艷的顏色,對比明顯,鮮亮而富有喜慶氣氛。

 。ǘ┬蕾p民間美術作品并讓學生給這些作品起名字,教師給與評價

  四、歸納總結:系統(tǒng)知識,德育滲透。(時間:3分鐘)

  教師闡述:從這堂課中我們了解了民間美術的種類及藝術特征,以及怎樣欣賞民間美術作品。有一句話這樣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币粋民族沒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是非?杀,希望同學們從自身做起,共同關注生活,關注民間美術,讓民族文化傳承下來。

  教學的主要功能是教會學生學習,本課通過教師啟發(fā)、引導、點撥,調控探究方向,及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在寬松的教學情景中開展了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盡最大學力能夠到達的區(qū)域內學習。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是知識的升華,升華的途徑是應用與整合。通過應用使知識與方法得到整合,讓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知識,立足實際,活學活用,回歸生活,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獲。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內在的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高中美術說課稿1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是大連市第四十四中學的美術教師殷振宇,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繪畫藝術》。

  一、教材分析

  《認識繪畫藝術》這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年級美術選修教材《繪畫》當中的第一課。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它是知識傳授與欣賞融為一體的綜合課,教學內容是按繪畫發(fā)展的特征、種類和作品的構成因素來編排的,對一些典型作品進行了詳細分析。在本書中起到綱領性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為了明確本課的思路,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繪畫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繪畫的種類。

  2、了解繪畫作品的內容構成因素和形式構成因素及其所表達的深層意蘊。

  3、對繪畫的內涵和外延形成比較全面的初步認識

  (2)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對繪畫的藝術感知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對繪畫的審美辨別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這節(jié)課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動手能力。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我確定出: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主要在于使學生初步明確繪畫是塑造平面視覺藝術形象的一切畫種和品類及其所有樣式與風格的總稱這樣一個全面的概念,以避免以前的種種片面認識。

  教學難點:要使學生能夠基本分清繪畫作品的內容因素和各種形式因素以及作品所蘊涵和表達的意蘊,以加深對繪畫內涵的認識

  三、學習者的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高二年級的學生,這些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審美辨別能力,部分同學對繪畫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初步的認識。學生們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思維比較活躍,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強,對這門課比較感興趣。

  四、說教法

  1、啟發(fā)式教學

  這篇文章內容較難理解,我準備從學生身邊最熟悉的繪畫作品入手,讓學生對此課內容感興趣。再通過講解與比較大概了解繪畫藝術的特征、種類及構成因素,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2、多媒體教學法

  這一課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和文字,讓學生直觀和形象生

  動地了解有繪畫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3、問答式教學法

  提出有關問題,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回答問題。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更佳效果。

  五、說學法

  主要采用個人學習與小組協(xié)作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這節(jié)課的教法和學法是如何統(tǒng)一的呢?主要是通過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來實現(xiàn)的。

  六、說過程

  1、導入

  首先,我向學生展示幾幅較為熟悉的名畫,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說出作品的名稱、作者及畫種。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回憶。這樣的引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濃厚的學習動機,促進了師生的互動,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2、新授內容

  這一部分我主要采用討論、探究與小組協(xié)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達到師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通過導入課題,以講授的方式,向學生講解什么是繪畫,然后指出,須從兩方面認識繪畫藝術:特征、種類及作品的構成因素

 。1)繪畫的特征、種類

  向學生展示我事先收集好的繪畫作品,然后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找出圖片的共性、類別,然后教師加以補充和概括。

  知識匯總:

  這部分我采用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輔助補充,使學生在知識上互相補充完善的同時,也保證了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極大地調動了課堂的學習氣氛,優(yōu)化了課堂的教學。

 。2)作品的構成因素

  這一部分作為難點不容易理解,我是這樣設想的:讓學生事先準備好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限任何題材和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然后請同學回答自己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考慮到哪些因素,教師作適當引導,從而找出繪畫作品的構成因素:題材主題、物質媒介、藝術語言、藝術形象、形式結構、審美文化意蘊。

  知識匯總;

  我采用讓學生親自實踐的學習方式來完成這部分的學習。讓學生親身體驗,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并易于理解和掌握,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使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

  3、知識小結、學會應用

  為考察學生的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們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形勢和內容的分析,同時說出你最難理解的一幅作品,試著說出原因。簡單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容,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得到升華,特別

  是一些難于理解地方繪畫作品的形式結構構成因素、藝術語言因素等作重點強調,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引導學生:

  ⑴勇于不斷的嘗試、摸索

 、茖W會與他人進行溝通、協(xié)作

 、鞘挛锒加邢嗤,要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七、自我評價

  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個人學習與小組協(xié)作的學習方式,利用啟發(fā)、探究合作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融洽、和諧的氛圍中掌握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高中美術說課稿14

  我今天的說課的題目是《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我主要從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過程設計,五說板書設計來加以闡述。

  一、說教材

  《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是湘版高中美術新課程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六課。本課通過賞析一些美術作品使學生學會解讀現(xiàn)代主義美術作品,準確把握現(xiàn)代主義美術的特征以及與現(xiàn)代社會的關系。

  我根據(jù)教材內容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對中國藝術的發(fā)展產生的影響;

  2、了解中國美術在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所經歷的主要過程;

  3、了解中國藝術家突破傳統(tǒng)、追求創(chuàng)新的主要思路與觀念。

  在學習了新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在現(xiàn)代社會文化背景下的中國藝術是如何突破傳統(tǒng),走向創(chuàng)新的。

  本課的難點是:美術"現(xiàn)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二、說教法

   我根據(j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倡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的思想,在教學中,我將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法:

  故事激趣法:在開始采用講故事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啟發(fā)談話法:整個課堂運用談話法,在與平等對話過程中,力圖抓住關鍵,培養(yǎng)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創(chuàng)設情境法:用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 提問教學法:采用分層次,分目標地選擇學生來回答問題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鼓勵所有同學積極參與。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幫助學生形成獨立觀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的宗旨,我將采取以下幾種學法進行學習:

  (1)觀察體驗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引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活躍思維,引導學生在觀察作品時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膽的猜測,避免用一些所謂藝術史上的定論來否定學生的觀點,讓學生做適當?shù)恼撟C,通過比較的方法辨析不同類別的美術作品。

  (2)合作學習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交流彼此的經驗,形成互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大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復習并導入課題

  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歐洲3個美術流派,并由安格爾的作品《浴女》引出且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劉海粟使用人體模特寫生的事件,在新文化運動中提出進行美術革命的的要求,進而導出課題《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

  第二環(huán)節(jié):新授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分為五步驟:

  步驟一:

  通過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人民大會堂中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以啟發(fā)談話法與學生交流作品所具有的強烈的民族風格和時代感,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由此得出現(xiàn)代中國山水畫既保留了傳統(tǒng)山水的一些創(chuàng)作技巧,又進行了合理的突破,更多地從作品與環(huán)境的整體關系去權衡,具有更宏觀的現(xiàn)代意識。

  步驟二:

  講述日寇侵華時中國人民悲慘的生活,并伴隨著音樂展示愛國畫家蔣兆和的《流民圖》將學生帶到當時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境中,使其對人民流離失所的生活產生一定的體驗。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進行,讓學生討論《流民圖》與文人畫中的人物畫有何不同。教師擔任協(xié)助、引導的角色,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比較式鑒賞,提高美術素養(yǎng),得出現(xiàn)代中國人物畫將傳統(tǒng)中國畫的材料和技法與西方繪畫的造型方法相結合,將以前文人畫不加以表現(xiàn)的真實社會生活納入到繪畫中,既保留了民族的藝術形式,又吸引了西方的表現(xiàn)方法,走的是一條中西合璧的道路。

  步驟三:

  在這一步驟主要講解藝術家們將由國外引進的素描和油畫吸收,并將之本土化,用來表現(xiàn)中國的主題。具體以作品《田橫五百士》、《血衣》、《父親》為例賞析,通過講述田橫五百士的故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了解作品所體現(xiàn)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講述我國的土地革命,以提問教學法加深對《血衣》理解,以觀察體驗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父親》的印象。

  步驟四:

  通過幻燈片展示多幅傳統(tǒng)年畫與現(xiàn)代年畫,比較之間的不同,以提問教學法和觀察體驗法進行師生交流,得出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之后,一些新的事物納入了年畫的表現(xiàn)范圍,表現(xiàn)內容也不再是門神福祿壽,更多的洋溢著生活氣息,藝術形式上也有所創(chuàng)新。

  步驟五:

  與學生交談他們喜愛的漫畫作品,集中學生注意力,導出漫畫作品《三毛流浪記》和《西游漫記》,由學生發(fā)揮想象,講述作品中描繪的小故事,鍛煉其表達能力,總結作品產生的社會影響和作用。

  第三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

  新課程理念非常注重學生自己學習評價,因此采用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和知識,使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的優(yōu)差點。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的板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直接展出,并采用了文字與圖片相配合的方式,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加強了學生對作品的記憶。

  本次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老師進行指導,謝謝!

高中美術說課稿15

  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一年級美術鑒賞中的《中國古代雕塑欣賞》。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多媒體教學過程演示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地位、作用

  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且知識內容對學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課卻是知識傳授與欣賞融為一體的綜合課,教學內容是按雕塑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來編排的,對影響較大的典型作品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主要是對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作較為系統(tǒng)的介紹。使學生在對雕塑時代背景的了解下,重點突出雕塑藝術的知識。本課將以雕塑圖片/錄相和學生的分析回答為主線,教書的引導講解為輔,使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了解到雕塑的發(fā)展及其獨特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美術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本著是提高學生藝術感知能力和審美辨別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路,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在歷史發(fā)展的各個階段的.重要成就和藝術特點,從而豐富學生的雕塑藝術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國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發(fā)展的歷程

  3.中國古代雕塑是個藝術寶庫及其背景,是各個朝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產物,在歷史上曾經被帝國主義瘋狂侵略,產生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懂得珍惜祖國文化遺產。

  三.教學方法

  1.任務型教學法

  這篇文章內容較難理解,我設計了一些有關雕塑生動的故事讓學生對此課內容感興趣。再通過講解與比較大概了解各時期雕塑,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2.多媒體教學法

  這一課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影片相關圖片和錄相,讓學生直觀和形象生動地了解有關雕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3. 問答式教學法

  提出有關問題,然后通過觀看圖片回答問題。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目的的去觀看,效果更佳。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2、要點:①知道中國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現(xiàn)形式。

  ②了解中國古代雕塑發(fā)展歷程。

  ③對其代表作品欣賞,了解其藝術特點。

  3、教學重難點:古代雕塑呈現(xiàn)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賞。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導入:提問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雕塑?

  它們是什么樣的?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它們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頭、金屬、泥土、木頭等。

  雕塑和繪畫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雕塑是有實在體積的形象,我們用手就可以摸得著。

 。ㄖ苯尤腩})平時所說的“雕塑”,指的是什么?

  1、涵義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在實在的三維空間內占據(jù)一定的空間位置塑造可視的靜態(tài)藝術形象的一個藝術門類。作為雕塑作品而言,三維空間的體積是其藝術語言最根本的東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進、凸現(xiàn)、間隔、斷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盡管雕塑也可以實現(xiàn)由三維到二維空間的轉換,但是立體空間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種類

  下面兩件雕塑作品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從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圓雕、浮雕

 。ㄟ@里將浮雕和圓雕以概念結合實例的形式讓學生理解)

  3、想一想:

  怎樣欣賞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通過感受、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進一步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藝術特點。

 。ㄐ蜗竺、材質美、藝術性)

  師言:了解了雕塑的表現(xiàn)形式,那讓我們看看中國古代雕塑。

 、沤處煱鍟焊判g

  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

 、凭W絡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探究

  教學活動(一)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產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會里,帝王、貴族為了鞏固他們的統(tǒng)治地位,炫耀其顯赫聲勢,而盛行厚葬。在他們的陵墓區(qū)里,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特征,成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最重要的部分。

  欣賞:中國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賞任務: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師提出問題:

  ①說 一說:

  霍去病墓石雕的藝術特點

 、趯W生討論,回顧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作回答。

  形體單純、古樸,構思獨特,氣魄雄偉,力量沉厚。作者通過巖石

  的自然形態(tài),產生聯(lián)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鑿一錘,極富藝術創(chuàng)造力。

  教學活動(二)中國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產生的原因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段長期分裂割據(jù)的時期,人民生活極端困苦,自然地會向往有一個能解放他們的救星出現(xiàn)統(tǒng)治者也需要一種法寶來證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當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這樣出現(xiàn)了。因此當時的統(tǒng)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開鑿石窟雕造佛像。

  欣賞任務:我國四大石窟簡介

  在我國,自魏晉、十六國和南北朝開始鑿的石窟有15處,其中最著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個石窟群:

  甘肅敦煌石窟

  甘肅天水城東麥積山石窟

  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岡石窟

  河南洛陽市南郊的龍門石窟

  六、教師課后總述:

  1、陵墓雕刻產生的社會原因:是帝王貴族為鞏固他們

  統(tǒng)治地位,炫耀其顯赫聲勢,盛行厚葬而產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產生的原因:

  在戰(zhàn)亂的年代,人民要尋求得到解脫的精神支柱,統(tǒng)治者要尋求鞏固政治的理論根據(jù)。佛教恰恰提供了這樣包治百病的精神藥方。隨著佛教的傳播,石窟雕刻得以產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發(fā)展歷程和藝術特點。

  時代特點:在什么樣的特定社會環(huán)境里,就有什么樣與之相適應的作品的出現(xiàn)。沒有游離于時代背景之外的藝術。如陵墓雕刻與佛教造像。

  民族風格:古樸莊重、深沉雄大、氣魄宏偉、想象神氣、富于審美理想,是中國古代雕塑作品突出的特點。

  4、課后探究作業(yè)(網上查閱)

  查閱《擊鼓說唱》《昭陵六陵》的相關資料,概其藝術特點。

【高中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美術說課稿05-16

高中美術說課稿12-07

高中美術說課稿模04-16

人教版高中美術說課稿06-13

高中美術《中國現(xiàn)代美術》說課稿03-19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選12篇)06-08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選11篇)01-27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選16篇)08-21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選17篇)09-30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選12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