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高中語文說課稿

高中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4-10-31 07:10:4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高中語文說課稿【經(jīng)典】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 ,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語文說課稿【經(jīng)典】

高中語文說課稿 1

  今天,我將針對《雷雨》這篇文章進行說課。從教材、教學目標、學情、教法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教材概述

  《雷雨》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一單元的一篇文章。作者為著名作家曹禺。文章圍繞周魯兩家復雜的矛盾糾纏展開,突顯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必然滅亡的命運。作為高中的首個戲劇單元,通過學習本文,學生不僅可以培養(yǎng)戲劇意識和閱讀能力,還能為以后的戲劇學習打下基礎。

  基于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掌握戲劇常識及作品梗概;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戲劇的閱讀分析和鑒賞能力;同時,指導學生了解戲劇如何通過語言表現(xiàn)人物情感和性格的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感受人物情感的變化,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戲劇的興趣。

  在此基礎上,本文的教學重難點為:

  1、教學重點:理解《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品味個性化的戲劇語言;

  2、教學難點:理解人物情感變化以及個性特點,如周樸園和魯侍萍。

  二、學情分析

  針對高二學生的特點,他們思維活躍,感情豐富,但對于復雜的人物性格還存在一些不足。此外,由于是戲劇單元的首篇文章,學生對戲劇語言和手法的理解有待加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戲劇閱讀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教法學法

  教育學的和諧統(tǒng)一需要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我將采取多媒體展示法、問答法和點撥法。多媒體展示法可以直觀地呈現(xiàn)相關知識點,引起學生的思考;問答法可以從表層逐漸深入,引發(fā)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點撥法可以在關鍵點上給予及時的啟發(fā)和引導。

  在學法上,我將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教學:

  在課堂開始之前,我播放了一段《雷雨》結(jié)局的電影片段。通過濃厚的悲劇氛圍和視覺沖擊,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并營造了一個適宜學習的氛圍。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課文充滿濃厚興趣,而且還能夠推動課堂氛圍的活躍,開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二)初步閱讀課文,理清思路:

  我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并解答了以下問題:

  1、找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是誰?

  2、理清人物復雜的關系,包括情侶關系、血緣關系、階級關系等等。

  3、概括故事情節(jié)。

  這幾個問題的設定旨在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會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梳理和講解。

  (三)深度閱讀課文,全面了解:

  鑒于學生初次接觸戲劇的情況,我會運用問答法進行引導,主要圍繞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情感變化來引導提問。學生可以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1、周樸園是如何認出魯侍萍的?

  2、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他之前的情感流露是否會與之相沖突?

  3、周樸園、魯侍萍和魯大海的性格特征各有什么不同?

  4、戲劇中人物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5、為什么本劇選擇了“雷雨”作為題材?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我會幫助他們梳理出答案,并對其進行講解。

  1、主要是通過魯侍萍的一些特殊行為,比如關窗、無錫口音、敘述身世以及熟知襯衫上的梅花等等,周樸園才認出了她。

  2、周樸園不再懷念魯侍萍,而是對她施加了責難。這并不與他之前流露的情感相沖突。因為這些年來,周樸園的生活并不幸福。他感受不到家庭溫暖,因此常常懷念侍萍這個善良的女孩。但是,這種懷念是建立在侍萍已經(jīng)死了的基礎上,死去的人不會威脅到周樸園的名譽或地位。而當侍萍出現(xiàn)時,他感到了威脅,于是態(tài)度開始變得惡劣。

  3、周樸園是一個自私、冷酷、無情、殘忍、奸詐的資本家。而魯侍萍則是一位勤勞、善良、正直、有尊嚴、剛強的下層勞動人民,她備受屈辱,內(nèi)心充滿了不甘和委屈,但又必須順從命運。

  4、魯大海是一個具有較高覺悟的工人代表,他表現(xiàn)出工人階級的大公無私和勇敢的反抗精神,但他做事有點魯莽。

  5、人物語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富有潛臺詞,即除了人物表面語言之外,想說或不便說的話。例如,魯侍萍朝周萍喊“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親媽啊”,實際上潛臺詞是“我是你的親媽啊”。

  第二、人物語言具有個性化特點。例如,周樸園的語言簡短而咄咄逼人。

  第三、具有推動或暗示情節(jié)發(fā)展的動作性語言。例如,魯侍萍說她前幾天還見到當年的侍萍,暗示周樸園,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6、這部戲劇之所以被命名為《雷雨》,主要由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整個故事的背景和情節(jié)都與雷雨有關。故事的高潮和悲劇發(fā)生在雷雨交加的狂風暴雨之夜,雷雨是整個作品的自然基礎。其次,雷雨揭示了故事發(fā)生的社會背景,預示在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悶氛圍中,一場改變現(xiàn)實的大雷雨即將到來。

 。ㄋ模╈柟蹋航巧珓澐直硌

  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指導學生深入描繪每個人物的內(nèi)心,把握情感沖突,使學生更加熟悉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的變化。

 。ㄎ澹w納總結(jié)課文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戲劇作品,也是現(xiàn)代話劇成熟的標志。作者通過描寫一個封建資產(chǎn)階級家庭內(nèi)部錯綜復雜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和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矛盾沖突。故事中大家庭的瓦解,預示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注定走向滅亡。

 。┎贾米鳂I(yè)

  1、寫一篇讀后感,關于《雷雨》不少于300字。

  2、認真閱讀課文,分角色排練表演。

  五、板書設計

  主要人物

  周樸園和魯侍萍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周樸園和魯大海父與子、資本家與工人魯大海和周萍魯侍萍和周萍兄弟之間的矛盾沖突母與子的矛盾沖突

高中語文說課稿 2

  林黛玉進賈府是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本文通過一個從未進過賈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對賈府的環(huán)境和主要人物進行了細致的描繪。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特點,鞏固深化小說鑒賞知識。學習課文中塑造人物時運用的細膩鮮明的刻畫筆法,提高閱讀小說的能力。

  良好的教材設計不單要對教材有深入的了解更要了解學生的情況。高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較好,邏輯概況能力較好,但由于閱歷較淺,課外積累也較少,較難理解名著的內(nèi)容與情感。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開發(fā)學生的潛力。

  根據(jù)教材分析、學情了解、與新課程目標的理解,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分析主要人物如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學會刻畫人物的方法;

  2、通過反復閱讀與自主討論的方法,學生能理解人物的形象與刻畫方法;

  3、提高言語閱讀審美觀,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重點:學習文章刻畫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刻畫人物的寫法。

  難點:學生能學會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手法,并進行相似的寫作。

  教法:誦讀法、討論法、問答法

  學法:自主學習、預習、自由討論

  (一)導入新課

  在導入中,我將采用電視劇《紅樓夢》節(jié)選的視頻播放來進行導入。在播放完視頻后,我將這樣引出標題“同學們,看完了精彩的紅樓夢電視劇后,我們一起來研讀下更為精彩,讓人拍案叫絕的林黛玉進賈府”。從生動形象的視頻到小說原文的過渡,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好的進入課堂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

  語文的教學中,要求“以讀促悟”,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要求學生充分讀課文,從閱讀中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學會如何刻畫人物。

  我將讓學生通讀課文一遍,概括總結(jié)出文章主要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可以讓增加閱讀的目的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之后我會通過學生的回答,加以引導總結(jié)。本篇文章中主要描寫了,林黛玉進賈府與眾人見面,并透過她的'視角,看到了賈府的地位氣派,以及賈府眾人的形象性格特點。

  (三)深入研讀

  在進賈府這一過程中,借著黛玉的視角,作者在安排人物出場的出場中,詳略得體,虛實兼用。詳寫的有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因而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將重點分析本篇的主角林黛玉。通過對一個人物的描寫探析,可以讓學生觸類旁通,從而學會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描寫。

  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我將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并畫出描寫黛玉外貌的句子。在學生找出三處外貌描寫后。即眾人、王熙鳳與賈寶玉的視角對黛玉的外貌描寫之后。我會讓學生進行對比思考兩個問題。即這三次各描寫了林黛玉外貌的哪個方面,說明了林黛玉的什么特點。

  在學生思考完畢后,我將找?guī)孜粚W生進行回答,并加以引導。從而得出,在眾人的描寫中,”只是對黛玉進行初步的勾畫,注意點在于黛玉的身體,身體面龐怯弱不勝說明了他的體質(zhì)的病弱與不足。王熙鳳的描寫中,“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突出了黛玉容貌的標致與氣派的不凡。 之后借著寶玉的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钡。這一描寫形象得寫出了黛玉的氣質(zhì)風姿與神韻。抓住了林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 并且這三次描寫,多角度、有層次地展現(xiàn)了林黛玉的神態(tài)風度,既有朦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之后為了讓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黛玉性格特點,我將引導學生找出黛玉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并讓學生前后分組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1、黛玉進賈府前是抱著怎樣的心態(tài)的?

  2、進賈府后她的哪些描寫說明這種心態(tài)?

  3、這些描寫突出了黛玉的哪些性格特點?

  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能更為深入理解到黛玉敏感謹慎的性格特點,并學會從不同角度上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拓展延伸

  本節(jié)課主要從林黛玉這一人物入手,學會如何刻畫人物與分析人物性格特點。之后將請學生自己試著研讀下本文對賈寶玉與王熙鳳的描寫,選其他一個人物自己分析該人物的性格特點。

  (五)小結(jié)作業(yè)

  學生找一個熟悉的人物,用不同的方面如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出這一人物的性格特點。

  我的板書本著清晰、簡潔、直觀的原則,將本次的課堂重點寫于板書上。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 3

  一、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這篇序言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而且其文在思想、語言上也具有獨特的價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確立了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為一篇書序,文章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并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

  2、本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學習有這樣的要求“通過閱讀和鑒賞,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淵遠流長,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此文入選新教材正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學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就能認識作者深沉的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對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很有幫助,同時又能感受我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對提高語文素養(yǎng)大有益處。

  3、教學目標

  這篇《蘭亭集序》中的寫景句子更是美不勝收,“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如此簡潔雅凈的語言是極好的誦讀材料,所以我把背誦本文定為教學目標之一;另外,我所執(zhí)教的是一個平行班,學生雖有一定的文言學習基礎但仍很薄弱,且本學期文言文難度較之上學期有很大提升,學生還需要積累一定的文言知識,根據(jù)該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序文的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等詞的意義;背誦全文。

  (2) 能力目標:體會文章精練優(yōu)美、自然清新的語言;借助注釋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結(jié)構(gòu),提高文言閱讀能力;

  (3) 情感目標: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4、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只要求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而《蘭亭集序》是一篇自讀課文,文下有注釋,學生可自己借助注釋和工具,理解詞句含義,教師只需對個別難句略做點撥即可,據(jù)此我將該課的教學重點定為:(1)了解課文中的詞類活用以及歸納“修、期、致、臨、次”等詞的義項;(2)背誦全文。

  課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樂轉(zhuǎn)悲,對人的生死這一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學生由于經(jīng)歷淺,多數(shù)未經(jīng)歷過生死,對其中表達的生死觀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將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和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蘊含的積極情緒定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教師要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結(jié)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用兩課時,采用誦讀法、點撥法進行教學。

  1、誦讀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反復誦讀,從而更深的領悟文章內(nèi)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點撥法。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點撥法” 能啟發(fā)學生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本文中,我主要點撥的是難句以及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睋(jù)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yǎng):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書、課本注釋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準確、通順地翻譯課文,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同時,在教學中,讓學生質(zhì)疑,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難句質(zhì)疑;

  3、用歸納法歸納文中的特殊文言現(xiàn)象。從上學期開始,我一直讓學生學會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tǒng)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

  四、教具準備

  1、錄音機、課文朗誦帶;2、有關蘭亭和王羲之書法的圖片、資料

  五、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導入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由于本課作者是位書法家,故以提問的方式導入:“大家是否喜愛中國的毛筆書法?你們最喜歡誰的書法?”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前頁的插圖,欣賞《蘭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課題。

  (二) 作者簡介

  欣賞完插圖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書法作品,讓學生直觀感受其書法“飄若游云,矯如驚龍”的特點,同時簡介作者和文章體裁特點,擴充學生的相關知識,完成教學目標(1)中對序文特點的了解。

  (三) 整體感知,朗讀全文

  通過播放課文朗誦帶,讓學生注意字音和語調(diào)、語氣,初步感受〈〈蘭亭集序〉〉的語言特色。聽完錄音后,再讓學生齊聲朗讀一遍,教師相機作誦讀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法和學法的落實。

  (四) 小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學生四人小組共同合作,結(jié)合課文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教師巡視點撥,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應掌握以下實詞:

  修:做。 禊事 :禊,一種祭禮。古時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種風俗,到水邊洗濯、嬉游,并進行祈福消災的儀式。

  2、“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處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畢:都。 咸:都 。 修:長、高。 映帶:映襯,圍繞。

  3、“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引以為流觴曲水:引,引導。引(之),省略賓語“之”,清流激湍。流觴,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誰前,誰來取飲。曲水,引水環(huán)曲為渠。( 展示流觴曲水的圖片資料)。

  盛,盛大。 觴,古代喝酒的器具,這里解釋為飲酒。(名詞作動詞)

  詠,用詩詞來贊頌或敘述,指作詩。 以,來。

  4、“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是,指示代詞,這。 惠風,和風。

  5、“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 所以,用來。 極,窮盡。 娛,樂趣。 信,實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贅述,此環(huán)節(jié)還可讓學生找出難句相互討論,討論不決,推舉一同學指出疑詞難句,教師集中加以講解。如此,教師重在點撥省時省力,學生積極參與,手腦并用。 此外,課文中出現(xiàn)的“流觴曲水”這樣的字詞學生理解可能有困難,所以展示課前準備的有關蘭亭集會的圖片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過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課變得生動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識更為直觀和便于理解。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生輕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識。這既完成了教學目標(1)(2)(3),同時又突破了重點難點,也是對學法的落實。

  (五)小結(jié)并布置作業(yè)

  對小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況進行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1)熟讀課文,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2)歸納文中文言知識,完成課后練習三。第一課時的作業(yè)重積累,對基礎差的學生必不可少,又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整理能力;同時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處,為下節(jié)課鑒賞評價奠定基礎。

  第二課時

  (一) 學生齊讀課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二) 分析課文,理清思路

  由學生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句子或字詞,教師根據(jù)回答點撥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段敘述蘭亭集會的盛況,寫出了宴集的時間、地點、相聚的緣由、參加人員、環(huán)境及景物、天氣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對這次宴集環(huán)境的描述簡潔雅致,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信可樂也”,這些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個“樂”字為基調(diào);

  第二自然段,由蘭亭集會聯(lián)想到現(xiàn)今人們的相處往來,即便為人處世方法各異,靜躁不同,但當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fā)表議論,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抒發(fā)了對“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無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fā)感慨,但字里行間仍然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當前士大夫階層中“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虛無主義思想,這在玄談之風盛行的東晉時代是有積極意義的,體現(xiàn)了作者積極的人生觀。接著文章以“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的慨嘆,將話題巧妙地引到詩集的編成及其意義上來,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寫宴集以后的感慨,這部分以一個“悲”字為基調(diào)。

  同時,板書全篇思路,引導學生根據(jù)板書嘗試背誦,這是對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的再落實。

  (三)問題研討(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課文對老之將至、人生無常感嘆不已,情調(diào)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積極情緒又無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這一問題?學生可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觀自由發(fā)言,各抒己見,以此突破難點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其中蘊涵的積極情緒。

  (四)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對課文知識進行梳理,便于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作業(yè):(1)背誦全文(2)搜集有關王羲之和《蘭亭集序》的資料,相互交流。第二課時的作業(yè)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延伸和拓展,讓學生“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

高中語文說課稿 4

  《短文3篇》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3篇短文,富含哲理,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有思想沖擊的力量。它們告訴學生要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要學會思想,學會平等、合作和承擔責任,它有助于學生提高生命質(zhì)量。同時,3篇短文質(zhì)樸而富含哲理的語言和以小見大、比喻、對比等技巧的運用,值得學生借鑒。

  《信條》就是這樣1篇指導我們?nèi)绾伟衙篮玫脑竿吨T實踐的文章。一切美好的藍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變成現(xiàn)實,擁有愛的情愫,擁有思想的靈光,更需要有行動的橋來連接心靈和現(xiàn)實。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傳達出精深的人生準則,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靈魂獲得了高標準的升華作者談到的十七條準則表面似乎是“幼兒園語”,實際上句句精警有力,引人深思,值得我們踐行一生,是促進人生幸福、社會和諧、世界太平的法寶作者像一位飽含愛心的阿姨,拈取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精心打磨成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串在一起,就成為一掛折射生命內(nèi)涵的項鏈;又像一位閱盡滄桑的智者,用關愛、尊重、盡責等音符合奏出生命的幸福之曲,演繹出世界的和諧之音最可貴的是,作者認為這美妙的旋律不應只彈奏在心間,更應回響在現(xiàn)實世界的每個角落。

  《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以學定教”。學生自學后,根據(jù)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jù)對課程標準的把握,我們共同討論,師生一起預設學習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概括3篇短文的主旨,能說出關鍵句的.內(nèi)涵。

  過程與方法目標:摘抄散發(fā)思想華彩的語句,品味文章樸實富含哲理的語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領悟文章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命觀,提高個人素養(yǎng)。

  根據(jù)新課程理論,為了維系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全面提高學生素養(yǎng),在課堂上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理念,我采用“三段自主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學習,構(gòu)建“高效課堂”!叭巫灾鲗W習模式”,即課前自學、課中展示、課后反思三段。這種學習模式最終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

  本課的隨筆充滿了哲理色彩和生命意識,并且作者都是具有獨特思想體系的哲學家,因此在教學中應力求通過設置能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認真研讀文本,突出學生的個性解讀,以提升境界為指向,讓學生走進人類思想的寶庫中,感受思想者的高貴,與作者相約,與生活接軌。

  1、導入:由“人是什么”引出導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2、分析文章的標題。

  3、闡述思想的高貴。

  4、教師總結(jié):人是宇宙中一個偉大的存在!提升思想也是熱愛生命,因為思想可以在我們有限的生命里書寫永恒!

  1、導入:以“葦草”生命的脆弱引出“人的生命”,展開對生命討論。

  2、閱讀課文,討論、分析:作者是如何熱愛生命的?

  3、結(jié)合事例拓展、討論。

  4、教師總結(jié):生是死之開始,而死是生的極限;生命的價值是在具體的生活中實現(xiàn)的,生活中我們做的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做的有意義的事情越多,那么,我們生活的價值就越大,我們生命的價值就越大,那么,死的價值也就最大,因為死是生的極限,這個時候,生命是最充實的時候。

  1、導入:以思想的靈光,愛的情愫,更需要有行動的橋來連接心靈和現(xiàn)實引出“人的生活”

  2、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感觸較深的句子,并在旁邊適當作一些批注。

  3、學生對課文質(zhì)疑,學生討論、解答,教師作必要的點撥。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短文3篇》,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生命是人的自然基礎,思想體現(xiàn)人的人格追求,而信條是人的生活原則,這些閃爍著理性光芒的短文給了我們深刻的啟迪:當我們懂得了生與死的關系時,我們會更加熱愛生命;當我們知曉了人如葦草一般脆弱,但有了思想我們變得尊貴而強大時,我們看到了思想對于生命的意義;當我們明白度過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兒園里學到的那些信條時,我們不禁感慨看似簡單的信條中包含了多少永恒!三者構(gòu)成了穩(wěn)固的三角結(jié)構(gòu),共同支撐起一個大寫的“人”。

高中語文說課稿 5

  作文專題訓練“緣事析理 學習寫得深刻”來自于人教版必修五“表達交流”板塊第一專題。為高二上學期訓練內(nèi)容。本章節(jié)是該學期作文教學第一板塊,首先注重思維的訓練,為后面章節(jié)的作文練習延伸目標作好基礎準備。

  高二的學生在高一的學習基礎上,生活面和閱讀面有了一定的擴展,理解能力和綜合思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問題更全面、深入和辯證。但是,也有不少學生有畏難情緒,作文的綜合思考和邏輯推理能力有待提高。具體在作文中多表現(xiàn)為:材料理解幼稚,文章缺乏深入的認識;材料運用生硬,缺乏自然有序的理性分析;個人觀點或片面或極端,貌似深刻而實則矯情。因此,為使學生認識更加深刻,就必須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點撥思維方法,提高寫作的分析能力,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挖掘事理底蘊的思維習慣。

  1.按照“啟發(fā)思考——明確方向——練評結(jié)合”的思路展開教學。

  2.點撥法、引導法、傾聽法。

  說明:這堂作文課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思維訓練,以高二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以小見大”板塊較為容易理解,因此以教師引導下學生講為主。第二部分是課堂教學重點。針對學生在寫議論文時常犯的毛病——觀點加事例的`簡單構(gòu)思,我選擇了一段學生習作加以修改,利用現(xiàn)場作文的辦法來前后對比,讓學生理解如何用分析的方法揭示論點與論據(jù)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因為議論文是以分析說理見長的文章,不進行充分的分析、說理就很難把觀點闡釋得深刻透徹,文章因顯簡單化而喪失重要的說服力。通過對比、理解和思考,學生自然理解了“探究因果”這種思維方式的內(nèi)涵。最后安排綜合性較強的第三部分“比較鑒別”思維方式的學習。以前面兩種方式為基礎,用比較的方式發(fā)現(xiàn)思維方向,讓學生進行綜合性訓練,這樣課堂教學成為互相呼應的整體。

  1. 啟發(fā)

  2. 理解

  3. 實踐

  1.導語入題——說明課題核心“深刻”一詞的理解,首先從關注點的把握上牢牢地吸引學生。

  2.速讀提煉——閱讀文本,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學習目標。

  3.說寫結(jié)合——思維訓練必須是落實到寫作實踐活動上方顯成效。

  4.綜合訓練——將課堂所學予以融匯。

高中語文說課稿 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祝福》。

  一、說教材

  (一) 教材所處的位置和地位

  高中語文新課程教材必修五本書,共有2個單元中外小說單元。一個必修3的第一單元,一個是必修5的第一單元,共六篇文章。(《林黛玉進賈府》《祝福》《老人與海》《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裝在套子里的人》《邊城》)《祝!肥菍儆谇罢。

  小說是擁有眾多讀者的一種文體,它可以多方面刻畫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現(xiàn)人物之間的沖突,還可以具體生動地再現(xiàn)人物生活的環(huán)境,因此在反映復雜的社會生活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所以學習小說這種文學樣式,也是有助于學生學會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為將來的小說閱讀打下基礎。

  魯迅的《祝福》是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精品,當中的人物祥林嫂也是魯迅小說中與阿Q、孔乙己三個最為出名的人物之一。研讀好這篇文章,對將來小說的閱讀,小說中人物的理解,甚至小說的寫作都有深廣意義。

 。ǘ 教學目標及確定的依據(jù)

  根據(jù)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jié)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 掌握小說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

  2、 理解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塑造的作用。

  3、 分析人物性格的特點,并研究形成的原因。

  4、 總結(jié)人物刻畫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5、 體會小說中所描寫的中國婦女悲劇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深入認識到造成人生悲劇的社會原因。

  (三) 教學重難點

  1、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所造任務的方法。

  2、 對造成祥林嫂悲劇社會根源的認識。

  二、說學法

 。ㄒ唬 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對于小說并不陌生,相對的也比較喜歡閱讀小說。但是學生閱讀中關注的更多的是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老師要適時采取情況,引導學生從情節(jié)入手,學會歸納總結(jié)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題,學會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ǘ 學法及確定的依據(jù)

  A、預習

  此文長達萬余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要強調(diào)預習,培養(yǎng)閱讀的自覺性。

  B、對比閱讀法

  由于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所以在課堂開始時有必要讓學生聯(lián)系歷史知識弄清。但是,學生接觸魯迅小說并非第一次,因此。可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進行對比。教師注意突出不同點。在思想內(nèi)容方面,本文與《孔乙己》、《故鄉(xiāng)》、《藥》相比,其一,雖然它們的題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側(cè)面,有的反映的是讀書人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壓在底層的`一般農(nóng)民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城市貧民的生活,而《祝福》反映的則是壓在底層的被雇傭的鄉(xiāng)村勞動婦女的生活;其二,雖然都表現(xiàn)了反封建的主題,但側(cè)重點各不相同,有的側(cè)重于對封建科舉制度的否定,有的側(cè)重于對封建等級觀念和私有制觀念的批判,有的側(cè)重于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剖析,而《祝!穭t是對封建的政權(quán)、族權(quán)、神權(quán)、夫權(quán)等全面而猛烈的抨擊,作者對祥林嫂的同情也甚于其他三者;其三,雖然主要人物都有共性,但是他們還有各不相同的個性,就生活環(huán)境而言,祥林嫂比其他三者要惡劣得多,她沒有孔乙己好吃懶做、自視清高的惡習,卻也同樣遭到周圍人們的冷遇,她有閏土、華老栓一樣的勤勞,但是最后卻落得一無所有,可見其命運更悲慘,更令人同情。

  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本文與《一件小事》、《孔乙己》、《故鄉(xiāng)》等相比,雖然都是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但是,由于各自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存在著差異,各自采取了僅適合自身的故事順序!兑患∈隆芬皂様橹,以此表現(xiàn)"我"的思想認識的進步!犊滓壹骸讽様⒅杏醒a敘,使歷史和現(xiàn)實連為一線,以此來揭示主人公性格發(fā)展的必然性!豆枢l(xiāng)》順敘中有插敘,通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比,來突出封建制度給人造成的影響之大。而《祝!穭t采用了倒敘,把祥林嫂的被淪為乞丐和悲滲的死提在篇首,與地主階級"祝福"的歡樂聲形成鮮明的對照,然后再追敘祥林嫂的生前事跡,揭示兩個階級嚴重對立的社會根源,表達作者對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切齒痛恨和憤怒鞭笞。

  經(jīng)過這樣的比較研究,學生不僅能夠捕捉課文的新意向和靈魂,而且也提高了質(zhì)疑、析疑、釋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認識結(jié)構(gòu)和思維勢態(tài)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掘進,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積累了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

  C、比較法

  此文是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不少詞語如"決計"、"肯依"等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不甚相同,正好可用來訓練利用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

  D、討論法主要運用在第三課時中對本文主題的理解上。

 。2)教師課堂教學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導、提問法。

  三、說教法

  編者希望學習這個單元,要著重 欣賞人物形象,品味小說語言。欣賞人物形象,要注意情節(jié)、環(huán)境和人物之間的關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品味小說語言,要注意把握敘述語言與人物語言的不同特點,體會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體會不同作者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學們接觸到的小說其實已有很多,但他們是不是就會鑒賞小說了呢?可以肯定地說"不"!所以,我考慮先教給學生鑒賞小說的方法,然后讓他們在方法的指導下,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鑒賞本篇小說,并爭取能夠舉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說的鑒賞中。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于此,再結(jié)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一)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二) 點撥法——分析引導,拓展思路

  教學方法的最本質(zhì)特征就是要促進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較多的采用了分組討論,師生對話、探究等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z查預習,講述人物遭遇

  學生讀小說最關注的是情節(jié),所以就從情節(jié)入手。讓學生講你知道了祥林嫂的哪些故事。

  挑選幾位同學復述祥林嫂的不幸經(jīng)歷。

  要求:(1)只作純粹的敘述,不帶議論分析。

 。2) 敘述時要突出與悲慘命運有關的細節(jié)

  (3)要有感情地復述,盡可能進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

 。ǘ├砬迩楣(jié)

  在學生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介紹小說的情節(jié)大致有幾部分,讓學生梳理文章的情節(jié)。

  在復述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jié)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線索提綱 :

  序幕: 魯鎮(zhèn)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jié)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 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

  發(fā)展: 祥林嫂被賣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

  尾聲: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ㄈ 探討環(huán)境描寫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祝福禮的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

  祝福之夜的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

 。ㄋ模 人物形象的塑造

  1、 列表比較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再到魯鎮(zhèn)、臨死前的三次描寫,概括人物形象。

  2、 列表對比對祥林嫂眼睛變化的細節(jié)描寫,分析人物當時不同的內(nèi)心變化。

  初到魯鎮(zhèn):順著眼—— 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zhèn):順著眼,眼角帶著淚痕—— 再受打擊,內(nèi)心痛苦

  講阿毛的故事:直著眼,瞪著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 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 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fā)光—— 一絲希望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描寫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4、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行動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

  懷疑靈魂——問

  總結(jié) 人物描寫的幾個方面。(還暗含了心理描寫)

 。ㄎ澹﹩栴}探究

  1、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從小說情節(jié)分析、總結(jié)入手,祥林嫂為什么做工?為什么改嫁?為什么捐門檻?為什么行乞?得出結(jié)論: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

  2、電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門檻 不被承認后砍門檻的情節(jié),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總結(jié) 人物的形象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ㄈ 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1)要了解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作者寫作發(fā)表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此基礎上領會小說所揭示的主題思想。

  (2)認真分析人物形象,通過對有關描寫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從而深入領會小說的思想和藝術。理解人物與環(huán)境會互相作用:環(huán)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環(huán)境,這會使環(huán)境發(fā)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如果人物幾經(jīng)抗爭,仍無法改變環(huán)境,就造成了悲劇的結(jié)局。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

 。3)研究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線索結(jié)構(gòu)怎樣為創(chuàng)造形象,表達主題服務的。

 。4)分析小說的社會作用:認識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七)作業(yè)布置

  把祥林嫂喪子之后回到魯鎮(zhèn)的那部分,改寫成劇本,并進行排練。

 。ㄋ模 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 7

  一、開場白: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亭送別》。

  二、說教材:

  《長亭送別》選自新編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鑒賞我國古代戲曲的初步鑒賞能力。

  課文節(jié)選部分曲詞優(yōu)美,文采飛揚,高中語文大綱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據(jù)以上內(nèi)容和所教學生特點,將學習目標確立為:

  1、識記有關文學常識,了解故事情節(jié)。

  2、鑒賞曲詞的美

  3、欣賞鶯鶯的人物形象。

  重點和難點解析:本文節(jié)選自我國古典名著《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劇中的經(jīng)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實甫是我國古代杰出的語言藝術大師,他吸收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融化百家,創(chuàng)造了文才斑斕的元曲語匯,吸收借鑒這些,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寫作,而且對加厚他們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我們的學生的鑒賞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詞鑒賞做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主要用比較分析法來突破。

  三、說教法:

  適當?shù)慕虒W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根據(jù)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遷移教學法

  它最大的特點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信心,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體現(xiàn)為運用學過的古代戲劇知識,通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

  2、比較分析法

  它能增強學生觀察、分析、交流的主體意識,使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到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本節(jié)課課中主要體現(xiàn)為讓學生將書上內(nèi)容與老師習進行以及動畫類比,突破重點和難點。

  3、啟發(fā)--發(fā)現(xiàn)探究法

  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體現(xiàn)為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四、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薄爸匾晫W生思維方法的學習!睋(jù)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

  1、動口動腦動手,討論分析法。

  2、鑒賞誦讀法。

  五、說教學程序:

  語文教學要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注意開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對劇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認識,就要對全篇的情節(jié)有細致的了解。因此,在進行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做了如下準備和預習:觀看影片<<西廂記>>,運用上節(jié)課的有關戲劇知識,參看提示、注釋,通讀全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完成學習目。

高中語文說課稿 8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中語文《知其不可而為之》。

  《論語選讀》是“文化論著研讀”系列選修課的一種,本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正確解讀和批判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能力。具體學習目標中的第三點,提高個人的精神品格。所以根據(jù)這一目標,編排了這一課。本課所選內(nèi)容就是反映了儒家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生哲學?鬃訉Υ惡銖s君一事的態(tài)度、隱士對孔子的評價、孔子對待隱士的態(tài)度和孔子的喟嘆,都可以反映出孔子這種大無畏的崇高精神。

  教學本文,首先應指導學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積累相關的文言知識,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探討孔子的精神。課堂教學以問答法、文化延伸拓展法為主,創(chuàng)設濃郁的教學氛圍,體會孔子精神,增加感性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掌握課文中出現(xiàn)的常見文言詞語。

  2、能力目標:通過改寫的方式,擴充文本中的留白處,提高學生的對文本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標: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樹立堅毅品質(zhì)。

  本章選擇的幾段語錄,表現(xiàn)出孔子堅持理想、堅持原則、認定目標的執(zhí)著精神。人是需要一種信仰、一種理想、一種精神的,孔子一生堅持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不管多少艱難險阻,甚至明知理想難以實現(xiàn),但還是盡自己力量堅持到底。

  本課中,有接輿、長沮、桀溺、丈人、晨門等隱士,他們身處亂世獨善其身的做法自然無可非議,但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體現(xiàn)了儒家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和奉獻精神?鬃拥囊簧,躬身踐行著這種追求,始終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無視于苦難與死亡的威脅,處處碰壁而不改理想,不改為人處事的準則。這是一種深切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敢的擔當精神。這種精神照耀了中華民族史,影響深遠。

  理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內(nèi)涵。

  在理解并積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詞語之后,在此基礎上,通過品讀本課幾個選段,分析人物的行為細節(jié)和語言神態(tài),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想象孔子的處境和心境,并通過與隱者的對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教學難點:品味語言,分析孔子孤獨、寂寞于亂世,卻鍥而不舍地追求道的品德。

  本課的學習難點主要是認識“不可”與“為”的關系。即使明知結(jié)果必定毫無結(jié)果,但他認為此事該“為”,明知“不可”也要“為”。

  教學準備:選段改寫。

  運用啟發(fā)式教學,精心設計富有啟發(fā)生,針對性,層次性的問題。

  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改寫,還原當時對話的場面,來體會孔子的心情。

  探討交流法,讓學生交流莊子和孔子的不同人生態(tài)度。

  本節(jié)課在上述切實可行的教法及靈活多變的學法下,將精心設計出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程序、步聚,摒棄串講串問,讓教學服務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做到教學目標以語言訓練為主,教學過程以學生實踐為主,教學方法以指導讀書為主。使學生通過本課入情入景的學習,體會孔子的精神。

  根據(jù)現(xiàn)在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以及自身素質(zhì),很難理解孔子為何知其不可還要為之的心情。

  通過改寫的方式,學習課文的語言文字,領會“不可”也要“為”的精神。

  注重學生課堂交流,充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同學投入到交流中,共同體驗成功的歡樂。

  教學過程:

 。ㄒ唬⿲耄好献釉唬骸疤鞂⒔荡笕斡谒谷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與孔子精神相契合)。

 。ǘ┪淖质柰,復習上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承前啟后,在此基礎學習文章內(nèi)涵)。

  沐浴告夫三子之三子告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趨而辟之。

  子路問津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止子路宿見其二子焉。

  不仕無義欲潔其身果哉!末之難矣。

 。ㄈ┪恼卵杏懙谝粍t。

  1、在得知陳成子殺了齊簡公之后,孔子為何要“沐浴而朝”?(體會孔子對此事的重視)。

 。鞔_)沐浴就是齋戒,古代在舉行祭祀或其他典禮前進行齋戒,包括沐浴、潔食、禁欲,以示莊重和虔誠。這說明孔子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2、按理來說,陳成子殺簡公,哀公應該早就知道這件事,但他卻沒表示要出兵。況且殺的是齊國國君而并非魯國國君,為何孔子還要如此隆重地請求魯哀公出兵討伐?(體會孔子對禮的重視,凸顯其品質(zhì))。

 。鞔_)這是因為在孔子的觀念中,臣子應該有自己的本分,應該依禮行事,臣子僭越諸侯的禮節(jié)都已經(jīng)使他很憤怒了,如他就曾說過:“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況竟然有人弒君,那就是冒天下大不韙。此種行徑應該天下群起而攻之,不僅是為了簡公,還為魯哀公的統(tǒng)治,甚至為了天下的君主統(tǒng)治的秩序。這是孔子“禮”的體現(xiàn),所以他才會如此隆重地提出這種要求。

  3、文本語言簡單凝練,讓學生在留白處發(fā)揮一定的想象,模擬出當時對話雙方的神色和心態(tài)。(有助于學生理解孔子和魯哀公當時所處的處境和心境,為解決4、5題打下基礎)。

  4、孔子在稟告時為何直呼陳成子為“陳恒”?哀公又為何說“告夫三子”?

  (明確)古代稱呼他人,同輩稱字或稱官職。陳成子作為齊國的掌權(quán)大臣,地位何其尊貴,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體現(xiàn)了孔子對他弒君行為的憤怒。這與后人所謂孔子的“春秋筆法”是一致的。春秋筆法: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而哀公說“告夫三子”,實屬無奈,因為當時的魯國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強大,三桓握有實權(quán),以致國君沒有實際的決斷權(quán)。

  這種情況孔子理應知曉,但他首先稟告國君而沒有直接找三桓這種實權(quán)人物,也體現(xiàn)了他遵守禮制的思想。

  5、報告無效后為什么反復申說自己“不敢不告”?這反映了孔子怎么樣的心情?

 。鞔_)“不敢不告”說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責任要求自己,表現(xiàn)他對周禮的虔誠,而且也體現(xiàn)“在其位,謀其政”,另一方面也說明孔子對于魯國君臣實現(xiàn)自己的要求就沒有報多大的希望,帶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味,反復申告反映了孔子無可奈何的心情。

  小結(jié):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一種勇敢的擔當精神。這種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比一般“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更為崇高而悲壯。

 。ㄋ模┪谋狙杏懫溆鄮讋t,指導學生對“仕”和“隱”進行探討。

  通過與隱士的對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1、孔子在聽了接輿的勸說之后,為什么“欲與之言”?發(fā)揮你的想象,你覺得孔子會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接輿,又會說什么話?(根據(jù)課前改寫,讓學生進行討論,言之成理即可)。

 。鞔_)孔子聽完接輿的話后,應該明白接輿的意圖,即認為從政已岌岌可危,應避禍為是,別去救治,要孔子及時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貫追求和主張,他必定不會放棄自己的堅持。

  2、如果接輿有一種對話的態(tài)度,孔子會說些什么?在原文中找相關語段。(文章相關段落的理解)。

 。鞔_)“鳥獸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結(jié):中國向來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如不和天下志士在一起還能和誰在一起?如說“滔滔者皆是”而先下動亂,那么此時正需有人知難而進、知不可而為之,給黑暗以光明,方見君子仁人的分量和質(zhì)量。

 。ㄎ澹┧枷肟偨Y(jié)。

  試試用簡潔的文字概括“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內(nèi)涵。(學生探討)。

 。鞔_)孔子一心要積極入仕,恢復周禮,平定亂世。雖然自己也知道很難成功,但他仍然表現(xiàn)出堅定的原則性,從不動搖。如果從積極意義角度說,這是一種值得尊敬的社會責任感。

 。ǹ鬃拥摹爸洳豢啥鵀橹,是“替天行道”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建功立業(yè)、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更是一種從政的強烈自信。這種力求用世的態(tài)度,比一般“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態(tài)度更為積極。)。

 。┪幕卣梗ㄅ囵B(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楚辭》)。

  在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和莊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間,你如何抉擇?

 。▽W生探討)。

 。鞔_)“知其不可而為之”并不是執(zhí)迷不悟。首先,所堅持的必須是正道,而不是歪門邪道。其次,要懂得方法策略,不做無謂的犧牲。

  (七)學生周記片段欣賞。

 。ò耍┱芾砉裁恪

  追求,永遠不會遺憾!

高中語文說課稿 9

  【本文的使用說明】

  本文僅僅是提綱挈領地點明了說課稿的行文思路,并結(jié)合《燭之武退秦師》加以簡要說明,也列舉了不同文體的處理方法和備選的教學方法,但細節(jié)不進行詳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無法以一概全,且綱舉目張,自然文思流暢。建議備考的同學多搜集不同類型課文(詩歌、小說、散文、雜文、文言文等)的說課稿,掌握不同文體的教學思路,借鑒成品說課稿中的語言表述,將其各就各位地套入本文所討論的框架中來。本文與具體的說課稿好比輪廓與色彩的關系,寫說課稿的你,就是要結(jié)合具體的篇目內(nèi)容,完成一個簡單的填色游戲。另外,作為應試策略,本文脫不了機械之嫌。以后有機會從事語文教學的同學,一定要營造一個生動的語文課堂,溝通陽春白雪的文學舞臺和下里巴人的生活現(xiàn)實,幫助學生愛上閱讀,愛上文字,更愛生活。本文難免有不周之處,望指正。

  壹、說課的含義

  說課,就是說說你打算如何教課,涉及三方面的問題,即教什么,怎么教,和為什么這樣教,與之相對應,說課稿要體現(xiàn)出你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既有具體的實踐,也要有理論的支持。在說課考試中,考生按順序提前40分鐘進入備課室,抽簽決定說哪篇課文,然后進行備課。備課結(jié)束后,進行現(xiàn)場說課。

  說課VS試講:說課與試講不同,說課是闡述你的教學思路,而試講是模擬實際的教學過程。 貳、說課稿的寫法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課文題目是《xx》,以下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三個方面進行解說。(注意:不要介紹姓名,只說考試序號即可,保證評分公平。)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的概括總結(jié)(體裁、主要內(nèi)容、思想感情、意義和影響)

  如:《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古代敘事散文,主要講了??,展現(xiàn)了??,是一篇千古流傳

  的散文佳作。

  2、課文的定位與價值(本文在教材中所處位置、承前啟后的作用)

  如:《燭之武退秦師》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必修1第2單元,本單元是古代敘事散文單元。高一學生已經(jīng)初步具備??能力,本單元旨在進一步培養(yǎng)??,提高??。(參考每個單元首頁的介紹)

  3、教學目標

  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結(jié)合本文實際,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提高??。(知識與能力層面)

  如:掌握重點的文言文實詞與虛詞的意義,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了解春秋時期政治局勢;提高淺顯文言文的翻譯能力和閱讀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等。(過程與方法層面)

  如:提高學生運用工具書進行自學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3)領會??,陶冶??,培養(yǎng)??興趣。(情感與態(tài)度層面)

  如:感受文言敘事的簡潔之美,感受邏輯思辨的智慧之美,培養(yǎng)對文言閱讀的興趣和對國學經(jīng)典的熱愛。

  4、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詩歌類:反復誦讀,感受語言之美,體悟詩中的意象,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現(xiàn)代文:理清文章的思路,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反復誦讀,掌握重點實虛詞、文言句式,翻譯成現(xiàn)代文。

 。2)教學難點

  詩歌類:感受詩歌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現(xiàn)代文:分析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寫作技巧和行文風格。

  文言文: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二、教法與學法

  1、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將在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維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

  (1)誦讀法:培養(yǎng)語感,領悟感情。

 。2)講解法:理清思路和重點,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問答法: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提高全體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啟發(fā)式教學,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4)練習法:通過強化練習,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文言字詞。

  2、學習方法

  教是為了學,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才能達成教學目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新課標鼓勵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結(jié)合本文的情況,我設計了“朗讀—討論—欣賞”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充分擁抱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如錄音、圖片等,給學生直觀的感受,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三、教學過程

  【注意】教學過程是說課的一大重點,最能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思路,最能考察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此處僅羅列要點,結(jié)合《燭之武退秦師》加以說明。建議在說每一步教學

  過程時,遵循“教什么(內(nèi)容)—怎么教(方法)—為什么這樣教(效果)”的思路,與之前提到的教學目標相呼應,體現(xiàn)上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并解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問題。

  1、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2)背景知識介紹(由學生課前自主探究完成,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3)誦讀課文(播放錄音或視頻,營造氛圍,感受韻律,完成注音;再由學生自由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悟語言之美)

  (4)分組討論(尤其適用于文言文,培養(yǎng)學生利用注釋和工具書自學文言文的能力)

 。5)文本整體分析(采用問答法、講解法,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掌握教學重點,把握行文結(jié)構(gòu)等)

 。6)課文小結(jié)(總結(jié)文章內(nèi)容主旨,重申教學重點和難點)

 。7)拓展延伸(可參考課后習題)

  (8)布置作業(yè)

  2、板書設計

  如:《燭之武退秦師》 出處:《左傳》

  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實詞、虛詞、判斷句等

  敘事邏輯順序:秦晉圍鄭 燭之武出山 燭之武說服秦伯 晉國撤軍

  結(jié)語: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注意】備課時間有所限制,一般40分鐘左右,不要看著還沒輪到自己應試就慢悠悠地寫~~ 我的備課時間用完后,監(jiān)考老師接著就把教材收上去了,然后又等了20多分鐘才輪到我說課~~ 幸好老師比較好心,允許我待考時在無課本狀態(tài)下繼續(xù)寫字~~ 各地情況不同,但盡量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備課。

  【附】《高中語文說課模板 通稿》是一篇不錯的文章,很有幫助,推薦,可文庫搜索。

高中語文說課稿 10

  《勸學》是1篇敘述學習的緊張意義,勸導人們以準確的目標、態(tài)度和要領的去學習的散文。也是門生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第1篇文言文,要是他們能很好的掌握課文的深層寄義,對他們樹立精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進步學習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資助。

  1、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學習、復習課文中其他文言虛實詞,學習掌握常見的文言句式。

  2、理解文中20多個比喻句的內(nèi)在含義。

  3、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閱讀淺議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和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重點:誦讀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把理解詞句與理解理解文章統(tǒng)一起來。

  新課標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習慣!秳駥W》是新課標規(guī)定的誦讀篇目之一。

  難點:文章里的比喻的含義和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1篇說理性很強的文章,如果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單調(diào)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句中,全文多達20個比喻句,運用比喻時手法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

  1、啟發(fā)式研究性教學法。

  進入高中階段要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尤其要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貫穿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新思維。

  2、朗讀式相結(jié)合的方法。

  本文語言錘煉精深,許多語句千年不衰。從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讀式的教學。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2、參照注解,動口動腦,自問自答,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讀的要求:句讀準確,字正腔圓,流暢,熟讀成誦。

  古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閱讀中的.障礙,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而注重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一)、布置課前作業(yè),課外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談讀書的名言警句,每人不少于三條。交流古今中外名人談讀書的名言名句,并以此導入課題激發(fā)興趣,也可以積累素材。

  (二)、簡介作者。

  荀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書上注釋1)。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雄渾,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教師和學生補充)。

  新課標: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品有關的作家經(jīng)歷、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動機以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

  (三)、學生讀(五步閱讀法)。

  1、一讀掌握句讀,結(jié)合課前預習;

  2、二讀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教材;

  3、三讀提出疑難問題,重點實詞、虛詞點撥講析;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復習初中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四)讀研究性學習;

  第一步:找觀點。

  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分論點比喻句。

  學習的意義:

  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積累、堅持、專心。

  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三個分論點,以及與之相關的比喻句,以此為線索能更快地背誦全文。

  第二步:弄清設喻的內(nèi)涵。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小組討論,小組推薦發(fā)言人,以組為單位提問、交流)。

  (2)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是論述什么觀點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原句回答)。

  (五)讀遷移鞏固。

  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寫1篇勸學的小議論文,注意運用比喻論證。(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六)、板書設計。

  學習的意義進步轉(zhuǎn)變。

  學習的作用補充不敷。

  學習的要領態(tài)度積聚對峙埋頭。

高中語文說課稿 11

  《勸學》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一冊第六單元的第3篇課文。這個單元主要是先秦諸子散文,其篇目的順序安排也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定,前面兩篇分別是孔子的《論語》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國也》,而《勸學》則是《荀子》的開篇之作,主要講述了荀子對學習觀的理解。為什么要選擇這篇呢?首先,荀子是繼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勸學》是荀子對學習觀的理解,所以放在這個位置,對于已經(jīng)熟悉高中學習方式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高中語文教材大綱要求我們:繼續(xù)熟悉常見的文言實詞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1篇文言文閱讀課文,從文體上講,又是1篇典型的總——分式議論文,所以,這篇文章的教學既要擔負起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的任務,又要把在精讀課中學到的知識延伸,能力遷移,形成基本技能的雙重任務。基于此,我確立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知識,積累文言詞匯。實詞如:勸、中、就、假、絕等等,虛詞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顯文言文,理解重點詞句含義,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誦的技巧。

  3、德育目標:了解學習的意義、態(tài)度和方法,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根據(jù)這些教學目標我確立了本文的.重難點:

  1.文言實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義及其內(nèi)在聯(lián)系。

  學生通過前一單元的文言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文言基礎,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級中有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能夠在教師地點撥下較準確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種特殊現(xiàn)象,比如詞類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所以擬定采用以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jié)合的方法突破重難點。主要的教學設想是:

  1、抓住學生好新好奇的特點,利用幻燈片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發(fā)其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講,以思維訓練為中心,通過提問、討論、學生質(zhì)疑學生答疑、教師點撥的方式餓授課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解決文字障礙,并掌握文言知識,特別是重點實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脈絡為基礎,在自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導學生得出比喻的含義和他們的內(nèi)在關系,把教師的認知結(jié)構(gòu)輕松轉(zhuǎn)化成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

  4、在授課的同時注意提醒學生背誦課文的技巧。

  三、說學法:

  由于初高中對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這對于部分學生特別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聽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會更加嚴重,這時候,學生只有從教師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調(diào)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學生的年齡層決定了他們注意力易分散、愛發(fā)表見解的特點,所以,在學生的學法上我設定:

  1、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讓更多的學生發(fā)表見解,并給予適當?shù)目隙ê凸膭睿?/p>

  2、學生在學習本文時將遇到一些知識障礙,如"雖有槁暴,無復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詞比較多,又是判斷句式,學生比較難于理解,所以教師更做好點撥工作,首先讓學生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嘗試翻譯重點句子,從而教給他們處理這類問題的能力。

  3、學會辨析詞義,并對重點字詞的意思進行歸納總結(jié)。

  四:說教學程序:

  布置預習:預習《勸學》,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義和它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第一課時:

  2、解題。包括:

 。1)、"勸"的意思為鼓勵,并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中的句子(國人皆勸),起到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

 。2)、荀子簡介,復習孔子和孟子的相關知識。

  3、聽磁帶并對照注釋,正字正音。主要有:輮、槁暴、輿、跬步、騏驥、鍥。

  根據(jù)預習,學生對不理解的字詞進行質(zhì)疑,其他同學答疑,教師進行點撥。

  4、找出第二段中的五個比喻句,并分析其含義和內(nèi)在聯(lián)系。

  "青,取之與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輮木為輪。

  "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說明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可以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并且能夠改變原來的狀態(tài)。

  5、約五分鐘時間給學生按照論證過程嘗試背誦。

  6、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嘗試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7、歸納:本文的設喻有什么特點: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xiàn)象作為喻體。

  設喻方式多樣(類比、對比、正面、反面)。

  設喻與說理結(jié)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

  7、總結(jié):《勸學》以"勸"字統(tǒng)領全文,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三個角度說明了"學不可以已"的論點。

  五、教學設計依據(jù):

  通過學生的討論、質(zhì)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這樣循序漸進,能發(fā)散重難點,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學生從大出入手,品味細微知識,并形成好的閱讀習慣,逐漸形成一個學習系統(tǒng)。

高中語文說課稿 12

  《逍遙游》是第四冊,第六單元的文章。第六單元由兩篇古代散文和兩篇古代小說組成,單元要求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并領略文言文在敘事和抒情中的藝術魅力。《逍遙游》是表現(xiàn)莊子思想的重要篇章,莊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的理想就集中體現(xiàn)在這1篇中,它突出的藝術特色在于它的奇特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風格。根據(jù)本文的特色,現(xiàn)將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1、教學目標

  結(jié)合課文注釋即工具書讀通全文,增加文言積累,訓練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能一分為二的適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為了強調(diào)“無所待”的觀點,從反面提出問題,緊緊扣住“有所待”論證,最后給予否定,提出正面主張。

  2、教學重點:

  了解本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

  賞析本文形象化說理的特點

  3、教學難點

  理解莊子世間萬物若“有所待”則不自由的思想

  理解“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思想

  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代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問答法。對文中交容易的問題采用問答法,簡明扼要

  3、討論法。對有難度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

  教學課時:兩課時

  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將本課題安排為:導入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塊,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

  1、利用《列御寇》中莊子臨死前的小故事,初步感知莊子的思想,引入課文

  2、多媒體展示莊子的簡介、主要哲學思想及寫作的主要特色!跺羞b游》全文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論中世間萬物都因有所待而不自由,自己追求的是“無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則是通過一系列的語言故事,論證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境界,通過無為來達到。而本文選自第一部分。解題“逍遙。”

  1、在聽讀問記中疏通文意,積累文學常識。

  2、重讀文章,整體感知,概括每段的大意。

  第一段、世間萬物皆有所待

  第二段、小大之辨

  第三段、提出無可待的觀點

  a 在這部分中,細讀每段,這部分主要采取問答的方式進行。

  3、課文第三段寫了那三種不同層次的人的,作者怎樣得出最后的結(jié)論?

  4、《史記》說莊子“汪洋恣肆以適己”,在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這種特點?

  首先是全文的構(gòu)思。鯤鵬的雄偉與細微者的對比

  其次,是作者描繪的鯤鵬形象

  b文中出現(xiàn)了幾個“笑”,各笑什么?為什么笑?莊子對這種笑是贊成還是反對?

  全文可以說,由三個“笑”組成,“蜩與學鳩笑之”“斥yan笑之”“宋榮子猶然笑之”三個之,是笑的對象。

  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從反面論證,最后才用幾句話提出正面主張。

  如何看待莊子的“無所待”思想?

  莊子對人的精神的肯定是對的,但這種“絕對自由”的超現(xiàn)實性,恰恰表現(xiàn)了他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無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來逃避顯示的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有待和無待以為著人生的兩個層面,物質(zhì)形體活動都是有待的,而無形的精神活動可以是無待的。人生世間,難免神為形累,心為物役,應該通過“無用”、“無己”的道德修養(yǎng),使精神突破有待的束縛,達到無待的自由。

  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xiàn)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高中語文說課稿 13

  《詩經(jīng)兩首》是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課,第二單元的第1篇課文。高中語文在詩歌教學中按照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順序來進行課文編排,《詩經(jīng)》作為我國詩歌的源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改后,教材從高一第二學段,即開始安排古代詩歌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詩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詩歌表情達意,從而認識古今文化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和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ǘ⿲W習目標

  1.了解《詩經(jīng)》的特點,分析比興手法。2. 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說學法:

  學生學法: 1、討論交流法 2、個性展示法 3、課堂辯論法

  設計意圖:討論交流的法是建立在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之后,形成自我觀點后的溝通交流,學生間的思維碰撞更有助于學生新觀點的形成和完善。個性展示法在于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為書面的鑒賞分析打好基礎。課堂辯論法的應用使得課堂不同的觀點立場相互較量,促進學生對于問題的深入探究。

  教師教法: 1、朗讀法 2、點撥法 3、歸納法

  設計意圖:詩歌教學永遠離不開朗讀法,在本次課的設計中,采用多種朗讀方式,包括配樂朗誦,學生朗誦喜歡的詩句,背讀和教師引讀。讓讀書聲讀書聲真正的彌漫在詩歌的課堂。本課以以主問題的設計帶起全文的賞析,因此學生的分析鑒賞在課堂的呈現(xiàn)上會顯得有些零散,教師借用點撥、歸納的方法,結(jié)合板書的設計能夠增強課堂的條理性,使得學生的發(fā)言更清晰。

  一、 導入新課

  中國被譽為詩歌的王國,F(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上溯到《詩經(jīng)》,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追溯到《離騷》?鬃诱f:“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今天我們一同學習《詩經(jīng)》中的《氓》。

  新課導入從中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切入,本課是學生高中語文學習中古代詩歌單元的第一課,從《詩經(jīng)》入題吻合本單元的單元提示,同時《離騷》概念的引入也為本單元第二課做了鋪墊。

  二、 明確學習目標

  1. 了解《詩經(jīng)》的特點,分析比興手法。2. 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人物形象。

  學習目標的展示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之前明確本課的學習重難點,真正讓學生做到心中有

  數(shù)、有的放矢。關于《詩經(jīng)》,學生在初中時期學習過《蒹葭》和《關雎》,因此學生對詩經(jīng)的特點和比興的手法并不陌生。詩歌女主人形象的概括成為本課教學的重點,而對于文章中關于愛情觀念的探究作為本課的突破難點。

  三、 配樂朗讀,梳理概括故事情節(jié)

  詩歌學習在于朗讀,在學生第一遍朗讀中選用古琴曲《鳳求凰》為背景音樂,為朗讀營造一種古韻氛圍,更易于帶學生進入詩境。朗讀后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點評指導,主要是讀音的準確和四言詩二二拍的'節(jié)奏。

  《氓》是一首敘事詩,學生自主概括梳理故事情節(jié)有助于理解詩歌淺層的含義,對女主人公戀愛、婚變、離開的經(jīng)歷以及情感脈絡的變化有準確的把握,同時為重難點的突破做好了鋪墊。

  四、 教學重難點突破

  1.初探究:課文中哪些詩句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勾畫出來,并簡要賞析。

  本堂課的學習重點在于對女主人公形象的概括與認識。但重點內(nèi)容突破的問題設置沒有選用“詩歌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也沒有從《詩經(jīng)》手法角度“詩歌是如何運用比興手法的?”出發(fā)。引導學生從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詩句入手,這一角度突破口小,有助于學生自主理解,角度多便于學生從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比興手法運用等方面發(fā)散出去,也就是用一個總問題將全文穿起。同時這樣的問題設置更便于學生將自己的觀點闡發(fā)出來,正所謂“讀進去,說出來”。這樣的讀詩的角度,除去讓學生學會解讀《氓》之外,也學會讀詩鑒賞詩的一般規(guī)律。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詩歌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更注重于課堂的生成,教師重在引導而不是講授。在小組活動,先引導學生先自主理解,然后小組交流,最后班級展示。這樣有助于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獨立的見解。

  2.再探究:女子離開氓以后,能不能獲得幸福?

  這一問題的設置事實上在前一問題的基礎上生發(fā)出來的,在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對于正確愛情觀的探討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問題設置本身就是兩面性的,富于辯論性。而學生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解讀,會在課堂上呈現(xiàn)思想和觀點的碰撞,在辯論聲中學生們會對正確的愛情觀有清晰清楚的認識。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以文解文”的閱讀方法,以規(guī)避學生完全脫離開文本進行無根據(jù)的拓展延伸,在本堂課上學生結(jié)合文本聯(lián)系實際的爭辯將課堂推向了高潮。

  五、 課堂小結(jié)

  什么是愛,愛是靈魂的共通,愛是精神的平等。什么是愛情,朦朧派詩人舒婷用《致橡樹》給我們做出了詮釋。

  本課以朗讀舒婷《致橡樹》節(jié)選收尾,以教師朗讀的聲音帶動學生一同跟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一方面是與學生上一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想成呼應,同時有和上課伊始的朗讀呼應,從朗讀聲氣,再朗讀聲中結(jié)束,使得整堂課的設計結(jié)構(gòu)圓和。

  板書設計:

  氓

  甜蜜戀愛 比興手法

  不幸婚姻 女主人公

  堅定離開 (勤勞、果斷) 對比手法

高中語文說課稿 1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文居于這套教材的最后一冊(第四冊)第三單元,是承接第三冊的第一單元記敘文的語言表達,第二單元說明文的語言表達而編排的。課文是一篇悼詞,同時也是一篇評述革命導師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卓越貢獻和斗爭精神的議論文。學習它對于理解馬克思為真理而斗爭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議論文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jù)高考考綱、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單元教學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課的特點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現(xiàn)制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一了解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方面的偉大貢獻,學習馬克思為真理而斗爭的精神。二體會課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三學習課文結(jié)構(gòu)嚴謹,內(nèi)容連貫,記敘、議論、抒情融為一體的寫法。

  本課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次說課內(nèi)容為第二課時,根據(jù)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及所教學生現(xiàn)狀的認識,故明確本課時教學要點為:運用揣摩語言的方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特色,學習用準確嚴密的語言表達個人的思想觀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jù)對這篇課文學習目標的理解,我認為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一重點: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準確嚴密的語言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能力。二難點:1.馬克思兩大發(fā)現(xiàn)的劃時代意義。2.第三段復雜單句的語法分析。

  二、說教法:

  本課教學重點是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在教學中應以揣摩語言為主。另外,本課教學難點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

  1、馬克思兩大發(fā)現(xiàn)的內(nèi)容及意義的理解。

  2、一些重點語句的揣摩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行動起來,積極收集資料,認真閱讀提出問題,積極思考解決問題,這是突破教學難點的最佳途徑。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教師引導型”教學方案,以突破難點。這種方案的教學思想是,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學生的積極配合與認真思考突破教學難點,完成教學任務。這種設計要求學生有比較扎實的基礎,以及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把握教學時機的能力。文中的重點語句較多,體現(xiàn)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關照呼應的地方比比皆是,教學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選擇要點加以突破,比如:第三段的理解與分析、第六段的第二句中“遠不是主要的”的表達作用的理解以及第八段中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的理解。

  三、說學法:

  本課內(nèi)容較難理解,特別是馬克思兩大發(fā)現(xiàn)的劃時代意義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內(nèi)容同學們理解較為困難,所以,同學們應在認真預習的基礎上試著找出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結(jié)合書下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找出它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會它們在文章結(jié)構(gòu)方面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對文中的哲學、經(jīng)濟學理論的概念可以查閱書籍(如《辭!,有關政治經(jīng)濟學、哲學的書籍)來理解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規(guī)律,剩余價值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的偉大意義、對其內(nèi)容可以只作簡單了解不必過分深入。課文中復雜的句式較多,同學們可在課前復習一下初中學過的句子成分的劃分、復句層次的劃分的相關知識,然后對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做一下語法分析,這樣對于課上理解文章內(nèi)容會有較大幫助。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дZ設計:

  語言是一門藝術,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語言特色。有的人語言幽默風趣,有的人語言質(zhì)樸自然,有的人語言清新明麗。我們學習的各類文體也是這樣,記敘文的語言形象生動,說明文的語言準確周密,那么,議論文的語言呢?帶著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深入體會一下議論文的特色。

  此設置可以幫助學生復習舊的知識,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有個初步的認識?芍^"一石多鳥"。

 。ǘ┱n前檢測:

  1、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具體介紹一下有哪些偉大貢獻?

  2、概述課文的結(jié)構(gòu)。

  此項設置主要是讓學生熟悉課文,為下文揣摩語言打基礎!皽毓手隆。

 。ㄈ┬抡n講授:

  1、先引導學生完成一些語句的揣摩理解,然后師生共同歸納揣摩重點語句的.方法。

  (1)問題1:

  為什么說馬克思“停止思想”“安靜地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

  (2)問題2:

  諱飾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什么作用?答案: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的哀悼與尊敬以及不忍再說,而又不得不說的沉痛心情。

  以上兩個問題重在引導學生從重點句段入手揣摩語言。

  (3)問題3:

  第三段是一個復雜的單句,它的句子主干是什么?冒號后面作為賓語的復指成分可以分為哪幾層意思?“正像達爾文……一樣”在句子中是什么成分?起什么作用?

  此問題通過對句子的主干和層次的分析,體會語言的嚴密性。

 。4)歸納方法:

  首先從句子本身去理解,抓主干,理枝葉,分層次;然后聯(lián)系時代背景、上下文去理解語句的深層含義。

  2、精讀課文,分組討論,運用揣摩語言的基本方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然后選擇以下句子檢測學生理解的情況。

 。1)問題1、第八段在贊揚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時,用了哪些極具感情色彩的詞語,有何作用?

  明確:這些詞語分別表明敵人和戰(zhàn)友對馬克思的不同態(tài)度,用詞準確。

 。2)問題2、第二段所寫“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zhàn)斗的無產(chǎn)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該句將馬克思逝世這一事件放在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廣闊背景中來考察,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評價馬克思的偉大貢獻,是全文的總綱。(此題從抓重點句、聯(lián)系背景入手揣摩句子)

 。3)問題3、他的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的事業(yè)!笆姑焙汀笆聵I(yè)”的修飾成分各有哪幾層?“推翻”一詞的支配對象是誰?

  明確:“使命”一詞的修飾成分有三層,分別是“他”“畢生”“真正”!笆聵I(yè)”的修飾成分有一層,“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 “推翻” 的支配對象是“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此題通過對中心詞的修飾、限制和補充的分析,體會語言的嚴密性)

 。4)問題4、找出第五段的關聯(lián)詞,分析其作用。

  明確: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

  (5)問題5、說說第六段前兩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確:前一句承接上段最后一句話,概括第3—5段的內(nèi)容,也與第二段中的對于歷史科學相呼應;后一句開啟下文,與第7段“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相連,并為從實踐方面介紹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筆。

  以上兩題分別從關聯(lián)詞和過渡段方面揣摩語言。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對本節(jié)內(nèi)容有了較清晰的認識,熟悉了揣摩語言的切入點。所以為節(jié)省時間,本步驟由教師總結(jié),主要是讓學生加深理解,鞏固所學。(出示板書設計)

 。ㄋ模┍容^教學: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提高學生分析、理解、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這里選了一篇雨果在巴爾扎克葬禮上的講話──《巴爾扎克葬詞》來進行比較閱讀。

  兩篇文章均為葬詞,在內(nèi)容上有很多相近之處,均對逝者的歷史貢獻與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評價與贊揚,表現(xiàn)了作者對逝者的哀悼與敬仰之情;在表達方式上也極為相近,都在記敘的基礎上,把記敘、議論、抒情融為一體,使文章富有感召力。但是,由于逝者的不同,特別是作者的不同,兩篇文章的語言風格迥然不同,恩格斯作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思想家、科學家,在對馬克思極盡溢美與痛悼之時,在語言上用詞準確嚴謹,在行文中注意了語言的過渡、銜接、關照、呼應,體現(xiàn)了議論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而雨果作為一位作家、藝術大師,他的悼詞的語言樸實而不單調(diào),準確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于文學色彩,文采斐然,處處體現(xiàn)了語言大師的獨特的語言風格。

  在作比較閱讀時,應注意體會兩篇文章語言的異同之處。在這里,我們選取兩篇文章中的幾個片斷來作一下比較閱讀練習。

高中語文說課稿 15

  一、說教材

  《登高》是高中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第五課《杜甫詩三首》的第三首。這個單元學習唐代詩歌。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開明,經(jīng)濟繁榮,文化上兼容并包,音樂繪畫書法等藝術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這些都從不同方面對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同時,詩歌本身的發(fā)展也趨于成熟,體裁擴大,詩體完備,詩家輩出,風格多樣。唐詩體現(xiàn)了我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極大的社會認識意義和審美價值。

  《登高》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詩。古人評價它是“杜詩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見其重要位置。這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律詩“沉郁頓挫”的風格,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學好此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要求詩歌鑒賞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yǎng)”。古詩如浩瀚之海,實現(xiàn)上述目標,讓學生自己在詩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應是最理想的選擇。

  1、葉圣陶先生曾說“詩要反復地讀,詞要低回地誦”,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總結(jié)鑒賞方法是本課的著力點。掌握方法,分析得更準,理解得更透,讀得會更動情,感悟會更深刻,受益會更多。因此,我把學習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提高詩歌鑒賞能力作為本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

  2、學生觀決定教育觀。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尊重學生個性,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是新課改的精神之所在。師生平等對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我把教師主導下的多層對話作為本節(jié)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

  3、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塑造人。讓學生從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的那種愛國愛民情懷中汲取一點精神養(yǎng)料,是本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的關注點。

  綜上所述,本節(jié)課就是在師生平等對話中讓學生去感受詩之美,領悟詩之情,學習詩之法。學習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是教學重點,汲取詩人的精神養(yǎng)料是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會多處靈活運用誦讀法!叭衷娖叻肿x”,抓住朗誦,也就是抓住詩歌教學的“牛鼻子”!耙月曔_意”、“以聲移情”、“以聲傳情” 可帶領學生較快地走近詩人,走進文本,感受詩情,觸摸到融于詩歌中的詩人的情懷。

  2、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我在鑒賞詩歌意象,體會情景交融藝術手法時,會運用自主探究法。學生將分組討論,抓描寫意象的關鍵詞并體會其作用,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3、在體會詩歌的悲情美環(huán)節(jié),我會恰當運用提問點撥法,指導學生思考,突破教學難點。

  4、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影像資料、背景音樂,變抽象為直觀,變無聲為有聲,豐富教學內(nèi)容。

  四、說教學程序

  (一)用對聯(lián)導入。

  民間疾苦 筆底波瀾;

  世上瘡痍 詩中圣哲。

  學生借助對對聯(lián)的賞析,回味杜甫窮年漂泊的一生,體會杜甫作為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讀書人,忠君念闕,心系蒼生的偉大情懷。

 。ㄟ@一設計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誦其文,讀其詩,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敝苏撌朗氰b賞詩歌的第一步 )

  (二)研讀課文

  1、初讀,朗讀吟誦,感知韻律美。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懂句意,體會律詩的節(jié)奏、押韻的順暢之美。

  2、再讀,披詞入情,感受感情美。

  讓學生用一個字概括這首詩的情感內(nèi)容。(此教學設計是從新課標要求的文學作品應先整體感知,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出發(fā)進行的設計。)

  其答案是一個“悲”字,由此輻射出兩個問題:詩人因何而“悲”?如何寫“悲”?(此問題設計順勢而出,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3、三讀,展開想象,感悟意境美。

  詩的意境由多個意象構(gòu)成。意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是詩歌的靈魂。引導學生張開聯(lián)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體驗意象,是詩歌鑒賞的關鍵。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析首聯(lián)、頷聯(lián)共寫了幾種意象?(急風、天高、哀猿、飛鳥、落木、長江)分別用什么詞描寫?是如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ㄟ@一問題的設置,是讓學生通過體會多個意象所構(gòu)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詩中所彌漫的悲情,從而對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這就初步突破了教學重點。)

  4、四讀,品評詞句,領悟悲情美。

  詩中有景有情,學生在入境之后,引導學生抓住頸聯(lián)、尾聯(lián)的關鍵詞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來領悟詩人悲壯而不傷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懷,突破教學難點。

  5、五讀,感悟朗讀,品悟音樂美。

  在深刻理解基礎上的誦讀是涵詠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徑。我將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誦讀,用心感悟,借聲傳情;再配樂朗誦,在悲涼的背景音樂中個別誦讀,互相點評,互相欣賞;最后,播放名家范讀讀,在傾聽中將詩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誦。

  (設計意圖:古語道:“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作品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就提高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實現(xiàn)當堂任務當堂完成。)

  (三)歸納賞詩之法。

  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運用的誦讀讀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論世法等詩歌鑒賞的方法做一歸納總結(jié),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

  (四)課堂練習、拓展延伸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是“授之以漁”,并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學以致用,因此我設置一道課堂練習題,用多媒體展示《旅夜書懷》:

  1、分析首聯(lián)“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中“細草”和“孤舟”兩個意象的作用。

  2、怎樣理解“月涌大江流”的內(nèi)容和意境?

 。ㄨb賞程序相類似,旨在讓學生學以致用,不再贅言。)

  五、說板書設計與課外練習

  1、(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形成以下的板書,這個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更完整的理解課文。)

  2、“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一個務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jié)課,我布置了課外作業(yè):

  任選一角度,對《登高》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到見解。200字左右,完成在周記本上。

  [ 內(nèi) 容 結(jié) 束 ]

【高中語文說課稿 】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說課稿05-17

關于高中語文說課稿09-09

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06-26

高中語文說課稿優(yōu)秀06-01

高中語文說課稿優(yōu)秀09-25

高中語文說課稿錦集11-08

高中語文《陳情表》說課稿12-26

高中語文說課稿15篇01-14

高中語文說課稿(15篇)12-30

高中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