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高中美術說課稿

高中美術說課稿

時間:2022-01-17 10:54:0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高中美術說課稿匯總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美術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美術說課稿匯總8篇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畫從題材內(nèi)容來分類,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三大類。在整個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節(jié)內(nèi)容屬于民族文化傳統(tǒng)類教材,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激發(fā)民族審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僦R目標:讓學生對中國繪畫的藝術特點作基本的了解和認識。

 、谀芰δ繕耍和ㄟ^引導學生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③美育目標: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愛國主義情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和繪畫藝術作基本的了解和認識

  教學難點:涵蓋面比較廣,無法詳細地進行介紹。引導學生掌握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提高美術欣賞能力。

  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育觀念的具體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我根據(j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比較分析法:通過中國作品《朝元圖》與外國作品《蒙娜麗莎》的比較,學生能夠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結論:中國古代人物畫生要的造型手段是“線條”。

  2、引導探究法:美術作品欣賞是個體的審美活動。繪畫作品是靜態(tài)的物質(zhì)形態(tài),如果讓學生獨自找出審美的切入點,并展開欣賞,最后得到健康審美感受,是比較困難的。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逐步引導,所以我采用“引導探究法”。

  3、運用投影儀輔助教學

  三、學法(主要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

  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個性化的情感活動。在教學生掌握美術作品欣賞方法的同時,也應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和鍛煉,比如:

  1、描述:形象思維為主。

  2、感受:由形象思維轉為抽象思維為主 感性認識 理性認識

  3、理解

  4、評論:上升為創(chuàng)新思維。

  四、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

  導入探究課題:由祖國燦爛文化,優(yōu)秀繪畫傳統(tǒng)導入課題“形神兼?zhèn)溥w想妙得”,講解關鍵詞“形”、“神”。

  新知探究:

  環(huán)節(jié)1:

  我國早期的獨幅繪畫作品——帛畫

  重點介紹我國古老的帛畫《龍風仕女圖》,了解中國畫基本形態(tài)確立時期的繪畫水平和藝術風貌。

  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1—2段,請第一組的一位同學回答,同組的同學補充,教師總結講述。

  《龍鳳仕女圖》這幅古畫是古代葬儀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當時楚國上層社會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識。在畫面中,描繪了龍鳳在引導墓主人的靈魂升天的情景:畫面右下方有一位側身行進的婦女,發(fā)髻高盤,闊袖長袍,雙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龍一風正騰空飛舞,引導仕女前行。此畫以毛筆繪成,畫法為線條勾勒兼平涂著色,構圖主次分明,造型生動。

  環(huán)節(jié)2:

  敦煌莫高窟壁畫

  了解《鹿王本生圖》繪畫故事情節(jié)。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環(huán)節(jié)3中國古代人物畫

  《步輦圖》:閻立本 這幅作品忠實地表現(xiàn)了唐代中央政權與邊遠民族的友好交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人物動態(tài)較為拘謹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畫。

  《文苑圖》韓晃 描繪了文人雅集的場景。構圖疏密得當,設色淡雅,筆法細勁流利,衣紋略作顫筆,人物刻畫細致入微、動態(tài)各異、形神兼?zhèn)洹?/p>

  《采薇圖》:畫中人物刻畫生動傳神,森森然正氣溢與筆端。衣紋簡勁爽利,以襯托人物剛直不阿的性格。樹石畫法粗簡,墨色濕潤。

  《張卿子像》:明代肖像畫的代表作,畫家對人物面部的刻畫細膩,富有體積感,衣紋用筆簡潔,人物比例適度,體態(tài)自然,栩栩如生,體現(xiàn)出畫家非凡的觀察與表現(xiàn)能力。

  《漁翁漁歸圖》:清代畫家黃慎的作品,畫面人物動態(tài)生動,富有生活情趣。此圖為水墨大寫意,水墨交融,畫家以狂草入畫,畫風粗豪奔放,氣勢貫通,別具一格。

  環(huán)節(jié)4

  中國古代山水畫

  重點欣賞:(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畫作品)

  1、設疑、討論、解疑

  剛才的欣賞對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看到同學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很想再進一步去理解山水畫的內(nèi)涵,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來欣賞幾幅較典型的山水畫作品。

  2、圖片: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

  南宋佚名《深堂琴趣圖》

  元代倪瓚《六君子》

  3、小組討論搶答

  屏幕出示:(1)這3幅在選材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異同?

  (2)這3幅畫分別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

 。3)你比較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小組代表發(fā)言:

  小結:同學們說的很精彩,觀察的也很仔細,能夠說出一些內(nèi)涵的東西,老師著重講解一下這三幅作品更深刻的意義。

  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以俊偉屹立的大山、一瀉千尺的飛浴、路邊淙淙溪水及山路上的驢隊行旅為對象,真實的畫出北方山川的壯美,使人如身臨其境。他所畫的崇山峻嶺,往往以頂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偉壯觀的.氣勢,又用碎而堅實的筆墨皺出富有質(zhì)感的山石,山麓畫以叢生的密林,成功的刻畫出北方關陜地區(qū)“山巒渾厚,勢壯雄強”的特色,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

  《六君子》圖是倪瓚的作品,三段式平遠構圖,近處有六棵樹,中隔大片湖水,畫上端有一疊遠山,以渴筆畫山石樹木,山石作折帶,皴間用披麻效,樹木頗具姿態(tài),景物不多而充滿深秋時的凄涼靜寂氣氛。畫上有黃公望等人的題詩。所謂“六君子”也就是畫中的六棵樹。畫家為這些樹木寫照,另有寓意,黃公望的題詩己點明。倪瓚的作品筆墨松秀簡淡,絕少有設色者,甚至連圖章也不用,畫中多長詩,作楷書,力求樸素清雅,其畫風在元明兩代中也獨具特色。

  《深堂琴趣圖》此畫雖不知何人所作,但從畫面中可看出畫風嚴謹不茍,水墨設色兼工,皆精而不冗,洗練而有情致。畫幅雖小而神氣迥出,表現(xiàn)悠遠的空間及濃郁的詩意。

  環(huán)節(jié)5

  中國古代花鳥畫

  中國花鳥畫不是僅僅為了準確地描繪現(xiàn)實中的花卉禽鳥,而是集中地體現(xiàn)了中國人與自然生物的審美關系,借此抒發(fā)白己的情感,間接地反映社會生活,體現(xiàn)一定的時代精神。

  讓我們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來欣賞幾幅較典型的花鳥畫作品,請一位同學回答,同組的同學補充,教師總結講述。——

  《芙蓉錦雞圖》:體現(xiàn)了趙估所倡導的觀察物象要細致入微,寫實表現(xiàn)要精準傳神,畫面構成要有詩的意蘊的美學思想。

  《榴技黃鳥圖》:所繪黃鳥造型準確,富有生趣,畫面渲染精妙,富彩鮮潤,體現(xiàn)出畫家對花鳥情趣的觀察達到精細入微的程度,融注了宋人對自然界的獨特審美情懷。

  《荷花水禽圖》:畫面上孤石倒立,殘荷斜掛,一只縮著脖子、好像瞪著白眼的水鳥孤零零地蹲在石頭頂上,顯得極其冷落孤僻,很像是畫家的自我寫照。全畫筆墨簡練,畫中大片空白更增強了作品悲涼的氣氛,正如古人所說的“無畫處皆成妙境”。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和分析了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中華民族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輝煌燦爛的繪畫藝術瑰寶,而我們通過從帛畫、壁畫、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中領略到中國古代繪畫的風采。下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外國古代繪畫擷英,請同學們提前預習。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基本思路:

  A教材主要處理的是美術家的自我認同跟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也就是說,美術家究竟怎樣看待自己的職業(yè)?教師可以通過歷史的透視和具體美術作品的分析,來理解美術家的自我跟社會角色之間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美術家的自我和社會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矛盾。社會試圖分派給藝術家一個明確的身份:工匠、雜役、職業(yè)畫師、藝術家;但美術家卻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個完整的"人",游離于各種身份之間。畫家或雕塑家僅僅是一種通常的稱謂和職業(yè)身份,不能反映某個具體藝術家的個性特點。而美術家更重視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個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這條中心線索跟對美術作品的分析聯(lián)系起來,層層深入地體現(xiàn)這條線索,并且貫徹到教材提供的兩個"活動建議"當中去。

  B、教學材料分析

  教材提供的美術作品可以分為三組,反映出美術家表現(xiàn)自己的不同方式:《拉斯科巖畫》和《埃及墓室壁畫》是通過匿名的手段來表現(xiàn)自我的。這幾件作品年代較早,藝術家還沒有充分的自我意識,并且社會也沒有給予藝術家很高的地位,不允許他們過于明顯地突出自己。嚴格說來,在這些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期,還沒有我們現(xiàn)在意義上的"藝術家",原始時期的"藝術家"實際上是巫師,而在古埃及和中國的商周時期,"藝術家"的準確身份是工匠,甚至是奴隸。

  第二組作品,是14世紀以來的一些美術家的自畫像。教材中的幾幅自畫像已經(jīng)涉及到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阿爾泰米西亞?真蒂萊斯基之外,其他畫家的自畫像都沒有用作畫的工具來暗示自己的畫家身份。相反,丟勒像基督,普桑像貴族,金農(nóng)像隱士,而倫勃朗則把自己畫成一個真實、樸素、平凡、有血有肉的市民。

  真蒂萊斯基的自畫像稍微有點特殊,或許因為她是一個女畫家。實際上,當時女畫家的自畫像往往也不把自己畫成畫家,而是畫成淑女。

  除此之外,真蒂萊斯基和金農(nóng)都是用的側面像,這也具有某種心理暗示的意味。一般而言,在正面像中,美術家可以和觀眾達成交流,而側面像則似乎表明畫家更愿意自行其是,因而其個性也更加孤僻和鮮明。

  第三組作品是處于創(chuàng)作或生活場景中的美術家。在這里,美術家的工作環(huán)境也具有一定的含義。委拉斯貴支的畫室是在皇宮,侏儒、侍女、小公主和鏡子里的國王和王后清晰地表明這個場所的性質(zhì)。畫家本人是"宮廷畫師",負責記錄這些人物和事件。而維米爾卻是耐心地坐在自己那狹小的畫室里描繪一位抱樂器的姑娘。跟《宮娥》相比,這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地方。委拉斯貴支自畫像面前那塊巨大的畫布表明他記錄的是重要的事件和宏偉的景象,而維米爾那塊小畫布則說明他更專注于普通生活的細節(jié)。

  2、教學目標:了解美術家社會地位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同文化、經(jīng)濟、政治因素的關系;了解創(chuàng)作者的自我意識在作品上的表現(xiàn)方式;學會把特定的視覺圖式以及風格特點跟藝 術家的生活、生存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以一種歷史的觀點來看待美術作品。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jù):重點:美術家社會地位的歷史變化;自我和社會的關系。本課的難點:引導他們深入理解自我和社會的關系。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jù)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在學習中了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xiàn)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yǎng)。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jīng)驗,發(fā)展美術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5、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及有機整合

  a、教材或課程所需圖片的多媒體課件。在制作的課件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有特點的自畫像或肖像畫作品供學生參考,領會塑造、表現(xiàn)性格的一些方法。將觀察的內(nèi)容一一地加以列舉并比較,引導學生將觀察與分析科學化、系統(tǒng)化,并運用教材所介紹的知識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

  B、在課前,請同學們從網(wǎng)上或者書中查閱一些關于肖像刻畫(繪畫、攝影),然后到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

  二、學法指導

  學情分析:高中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但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社會意識以及生活經(jīng)驗的局限,可能對本課的主題理解的不夠深入,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手段要盡量多樣化,在課前,讓學生去查找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或者故事拿到課堂上與同學分享。

  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法指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他們查找資料,大膽想像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能體會美術作品的美術語言與形式特征 。

  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從學生對美術家工作和生活的想像入手,結合具體美術作品的分析,來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教材的主要思想和內(nèi)容。一方面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另一方面通過歷史背景的講解來加深學生對美術家的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這個問題的認識。適當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教學方法的選擇及依據(jù):主要采用"比較鑒賞法",提問法,討論法、觀察法等。適當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理論依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借助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資料進行教學。

  四、教學程序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誘發(fā)探究

  A、圖片欣賞導入

  1。圖片欣賞: 每個藝術家即使在表現(xiàn)同一個對象時,也會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并且還欣賞過金農(nóng)的作品《月》。(出示圖片)

  2。提問: 請同學們想像一下,畫《月》的這位藝術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口頭描述對金農(nóng)的想像。)

  B、講授

  1。 思考提問: 現(xiàn)在我們來看藝術家本人對自己的描繪。(出示金農(nóng)的《自畫像》)

  看看跟我們想像的有什么不同?藝術家為什么要這樣畫?(學生討論)

  小結:美術家對自己的看法可能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2。作品欣賞:《拉斯科巖畫上的手印》、《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獅身人面像》。

  思考:這幾件美術作品表現(xiàn)的是什么內(nèi)容?有沒有藝術家留下的痕跡?怎樣留下來的?

  進一步思考:這些作品是什么時候留下來的?當時屬于什么樣的歷史時期?藝術家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學生討論,教師進行適當?shù)闹v解。)

  3。作品欣賞:三幅《自畫像》(丟勒、普桑、真蒂萊斯基)。

  這是一組自畫像。仔細觀察畫面,回答下列問題:

  a。是正面還是側面?男畫家還是女畫家?年輕還是年老?

  b。你是否知道這些藝術家的相關背景?他們分別屬于什么時期?

  c。畫面是否暗示出創(chuàng)作者本人是一位畫家?通過什么方式來暗示的?如果沒有這種暗示,那又是為什么?(結合學生回答的情況,教師進行必要的講解。)

  4。完成第61頁的"思考與交流":倫勃朗的三幅自畫像。

  這些自畫像各自反映出作者什么樣的心情?(中年以后的倫勃朗接連遭受不幸,晚年竟然落到靠救濟金度日的地步,自畫像也表現(xiàn)出一種濃厚的滄桑感。)

  C、集體討論 :對比分析《宮娥》和《畫室》。

  1。畫家所在的環(huán)境或場所有什么區(qū)別?2。畫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現(xiàn)在畫面上的?

  3。能否看出畫家對自己職業(yè)的看法?

  D、分組討論: 1。討論和分析對象:《聽琴圖》、《西園雅集圖》。

  2。思考: a。畫的是什么樣的場景? b。作者是以什么身份在畫畫?

  (教師講解:在中國古代,純粹的畫家地位很低,被稱為"工匠";而文人兼畫家這一身份卻具有很高的地位。)

  五、總結

  在各個歷史時期,美術家的社會地位不同,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也不盡一致。例如《聽琴圖》,宋徽宗是一位畫家,但又是一位皇帝。這件作品既體現(xiàn)了他對繪畫的興趣,也表明了他至高無上的身份。

  活動交流 :課下完成"活動建議一",教師選出一些作品進行評議、交流。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高一年級美術鑒賞中的《中國古代雕塑欣賞》。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多媒體教學過程演示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nèi)容、地位、作用

  本課的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且知識內(nèi)容對學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課卻是知識傳授與欣賞融為一體的綜合課,教學內(nèi)容是按雕塑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來編排的,對影響較大的典型作品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主要是對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作較為系統(tǒng)的介紹。使學生在對雕塑時代背景的了解下,重點突出雕塑藝術的知識。本課將以雕塑圖片/錄相和學生的分析回答為主線,教書的引導講解為輔,使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了解到雕塑的發(fā)展及其獨特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美術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本著是提高學生藝術感知能力和審美辨別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路,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在歷史發(fā)展的各個階段的重要成就和藝術特點,從而豐富學生的'雕塑藝術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國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發(fā)展的歷程

  3.中國古代雕塑是個藝術寶庫及其背景,是各個朝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產(chǎn)物,在歷史上曾經(jīng)被帝國主義瘋狂侵略,產(chǎn)生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懂得珍惜祖國文化遺產(chǎn)。

  三.教學方法

  1.任務型教學法

  這篇文章內(nèi)容較難理解,我設計了一些有關雕塑生動的故事讓學生對此課內(nèi)容感興趣。再通過講解與比較大概了解各時期雕塑,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2.多媒體教學法

  這一課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影片相關圖片和錄相,讓學生直觀和形象生動地了解有關雕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3. 問答式教學法

  提出有關問題,然后通過觀看圖片回答問題。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有目的的去觀看,效果更佳。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2、要點:①知道中國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現(xiàn)形式。

  ②了解中國古代雕塑發(fā)展歷程。

  ③對其代表作品欣賞,了解其藝術特點。

  3、教學重難點:古代雕塑呈現(xiàn)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賞。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導入:提問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雕塑?

  它們是什么樣的?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它們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頭、金屬、泥土、木頭等。

  雕塑和繪畫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雕塑是有實在體積的形象,我們用手就可以摸得著。

 。ㄖ苯尤腩})平時所說的“雕塑”,指的是什么?

  1、涵義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質(zhì)材料和手段,在實在的三維空間內(nèi)占據(jù)一定的空間位置塑造可視的靜態(tài)藝術形象的一個藝術門類。作為雕塑作品而言,三維空間的體積是其藝術語言最根本的東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進、凸現(xiàn)、間隔、斷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盡管雕塑也可以實現(xiàn)由三維到二維空間的轉換,但是立體空間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種類

  下面兩件雕塑作品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從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圓雕、浮雕

  (這里將浮雕和圓雕以概念結合實例的形式讓學生理解)

  3、想一想:

  怎樣欣賞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通過感受、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進一步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藝術特點。

  (形象美、材質(zhì)美、藝術性)

  師言:了解了雕塑的表現(xiàn)形式,那讓我們看看中國古代雕塑。

 、沤處煱鍟焊判g

  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

 、凭W(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探究

  教學活動(一)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產(chǎn)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會里,帝王、貴族為了鞏固他們的統(tǒng)治地位,炫耀其顯赫聲勢,而盛行厚葬。在他們的陵墓區(qū)里,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特征,成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最重要的部分。

  欣賞:中國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賞任務: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師提出問題:

 、僬f 一說:

  霍去病墓石雕的藝術特點

  ②學生討論,回顧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作回答。

  形體單純、古樸,構思獨特,氣魄雄偉,力量沉厚。作者通過巖石

  的自然形態(tài),產(chǎn)生聯(lián)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鑿一錘,極富藝術創(chuàng)造力。

  教學活動(二)中國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產(chǎn)生的原因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段長期分裂割據(jù)的時期,人民生活極端困苦,自然地會向往有一個能解放他們的救星出現(xiàn)統(tǒng)治者也需要一種法寶來證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當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這樣出現(xiàn)了。因此當時的統(tǒng)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開鑿石窟雕造佛像。

  欣賞任務:我國四大石窟簡介

  在我國,自魏晉、十六國和南北朝開始鑿的石窟有15處,其中最著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個石窟群:

  甘肅敦煌石窟

  甘肅天水城東麥積山石窟

  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岡石窟

  河南洛陽市南郊的龍門石窟

  六、教師課后總述:

  1、陵墓雕刻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是帝王貴族為鞏固他們

  統(tǒng)治地位,炫耀其顯赫聲勢,盛行厚葬而產(chǎn)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產(chǎn)生的原因:

  在戰(zhàn)亂的年代,人民要尋求得到解脫的精神支柱,統(tǒng)治者要尋求鞏固政治的理論根據(jù)。佛教恰恰提供了這樣包治百病的精神藥方。隨著佛教的傳播,石窟雕刻得以產(chǎn)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發(fā)展歷程和藝術特點。

  時代特點:在什么樣的特定社會環(huán)境里,就有什么樣與之相適應的作品的出現(xiàn)。沒有游離于時代背景之外的藝術。如陵墓雕刻與佛教造像。

  民族風格:古樸莊重、深沉雄大、氣魄宏偉、想象神氣、富于審美理想,是中國古代雕塑作品突出的特點。

  4、課后探究作業(yè)(網(wǎng)上查閱)

  查閱《擊鼓說唱》《昭陵六陵》的相關資料,概其藝術特點。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4

  一、教學分析與教學目標。

  1、教材分析。

  說課的內(nèi)容采用的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三課《走進具象藝術》。

  本課內(nèi)容是美術鑒賞基礎知識認知的開篇環(huán)節(jié),向學生介紹了人類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類型——具象藝術(具象藝術的特點,功能等),由學生較能"看得懂"的藝術作品,走進美術鑒賞知識的學習,是較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的。

  2、學情分析。

  授課班級為高一級學生。由于地方教學條件的限制,美術教育認識的不足,美術教學受到忽視。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不高,對本學科的學習目標模糊,偏離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

  但是,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漸形成一套認識,分析,判斷事物的方法,手段,對富有挑戰(zhàn)性的事物有極高的熱情。高中階段的學生在世界觀,價值觀方面可塑性仍非常大,因此,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學生的成長,科學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作用。

  3、教學目標的設定。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jīng)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lián)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xiàn)象的活動。美術鑒賞活動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tài)度。

  結合高中學生心理,智力發(fā)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一)認知目標。

  了解若干中外具象藝術著作 ,掌握具象藝術的基礎知識。

 。ǘ┠芰δ繕。

  1、提高學生對具象藝術的分析能力。

  2、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發(fā)展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思維。

  4、培養(yǎng)學生縝密的思維方式。

 。ㄈ┣楦心繕。

  1、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喚醒他們的探究熱情。

  2、培養(yǎng)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關注社會。

 。ㄈ┌l(fā)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互助中完成學習任務。

 。ㄋ模┙虒W重點。

  了解具象藝術的特點(真實性,情節(jié)性,典型性)以及社會功能(社會記錄,社會干預),并能在此基礎上分析具象藝術作品,進而領會具象藝術的社會意義。

 。ㄎ澹┙虒W難點。

  對具象藝術作品情節(jié)性,典型性的理解;在具象藝術的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對藝術形象作典型性的處理(塑造典型的形象與典型的環(huán)境)。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

  1、教學方法:

  結合本課教學的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引導發(fā)現(xiàn)法,情景教學法。

  2、教學手段:

  課件,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教學過程。

  教科書中的內(nèi)容主要是循著問題"具象藝術的特點是什么 " ,"具象藝術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環(huán)境的 " ,"具象藝術有哪些功能 "逐一展開。按著這樣的順序講解,容易回到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這與我們所倡導的自主式教學是相背離的。于是,我以教學重難點作為隱線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教學過程以引導學生自發(fā)探究為主,適時點擊知識點,使活動游離于知識點之內(nèi),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吸收新的知識。教學步驟大致如下:

 。ㄒ唬┙虒W步驟:

  1、點題,故事引入。

  2、瀏覽圖片,鎖定圖片。

  3、活動:模擬情景。

 。1)案情分析《馬拉之死》。

 。2)心理分析《最后的晚餐》(補充)。

  4、小結。

  5、示圖,瀏覽。

  6、思考與討論。

  7、作業(yè)安排。

  (二)教學設想

  1、環(huán)節(jié)1:點題,故事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點出具象藝術最顯著的特征:真實(客觀再現(xiàn)現(xiàn)實)。設問:其真實性可否讓照相機替代 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

  2、環(huán)節(jié)2:瀏覽圖片,鎖定圖片——欣賞法,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經(jīng)典的中外具象藝術作品,感受學生的興趣所在,稍微穿插對作品的講解。鎖定畫面《馬拉之死》。

  3、環(huán)節(jié)3:

 。1)模擬情景——“馬拉之死”案情分析。

 。2)角色模擬。

 、賻煟褐鞒謺䦂觥

 、谏禾介L。

  ③各小組:來自不同國家的專案組。

  解決教學重難點的關鍵,讓學生在激烈的解疑氛圍中體會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手法:將生活典型化,藝術化的處理。

  4、環(huán)節(jié)4:

  小結:

 。1)充分地肯定學生學積極地思考,參與,合理的推斷。對學生的評價是站在學生是否在細致地觀察,合理地分析而得出的結論。

 。2)點出作品所定格的瞬間,之所以引起大家的關注, 引發(fā)豐富的聯(lián)想是因為作品中的人,物,場景是藝術家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

  5、環(huán)節(jié)5:

  示圖,瀏覽:活動后的思考與緩沖。學生已完成各自的理解,程度不一,讓他們在作品欣賞中得以補充。(轉換到藝術表現(xiàn)方面思考作品內(nèi)容)

  6、環(huán)節(jié)6:思考與討論。

 。1)在分析場景,解答疑團后,換位思考:作為藝術家,馬拉的好友,你會如何畫《馬拉之死》

 。2)具象藝術以其特有的方式給人以真實感,故事情節(jié),在社會生活中你認為它有沒有意義 可結合作品說明。(深化,提升認識)

  7、環(huán)節(jié)7:作業(yè)安排。

 。1)根據(jù)《最后的晚餐》所提供的信息,小組合作調(diào)查,找到出賣耶酥的人。并試著安排耶酥新的座位。(合作學習法,教學反饋)

 。2)在教學設計中,模擬情景為主要環(huán)節(jié),其他的是鋪墊與有效的補充。創(chuàng)設案情分析的情景,角色假擬,為課堂的氣氛增色不少,我只是個主持人的角色,眾學生成了眾探長,每個小組成了來自各個國家的專案組,稱呼變成這樣"請來自美國專案組的李探長為我們分析案情"。學生由觀察,理解的切入點不同而有各自的答案,事先因說明只作兩種假設:自殺或他殺,根據(jù)畫面提供的場景分析即可。在此過程中,及時肯定學生對細節(jié)的觀察,合理的分析,讓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到“探疑”的隊伍中來。

 。3)對于學生知識點的把握,采用的方式是自然滲透,不羅列講解,也不在小結中體現(xiàn),而是適時地"點擊",使學生關注,有所領悟,藝術家藝術表現(xiàn)方法及特色的講解也是如此。

 。4)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自主地關注美術作品,美術現(xiàn)象,了解相應的知識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主導思想。

  四、教學反饋。

  學生注意力集中,圍繞著教學過程展開學習活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案情分析"的環(huán)節(jié)中來;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點擊知識點,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作業(yè)反饋:在作業(yè)中留下懸念,是課堂教學的課外延伸。學生在作業(yè)中體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達成程度,以及感興趣的美術知識方向等等。以便教師總結反思,構思接下來的教學設計。

  五、教學保障措施。

  1、“案情分析”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學生的興致會越來越高,有可能出現(xiàn)互相爭執(zhí)不下的局面,或者有些班的"破案"氛圍沒有被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此時,在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的基礎上,適當?shù)卣{(diào)整"案情分析",瀏覽圖片,小結的時間長度。

  2、根據(jù)教學需要,“作業(yè)”同“思考與討論”可互換。

  六、教學思考。

  活動與關注的要點銜接的是否緊密,所設置的問題能否引起學生思考,在特定的教學情景中也許不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在教學中需要根據(jù)不同的班,對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所增減,有所側重。課后及時地記錄,小結顯得尤為重要。

  以上從六個方面闡述了《如實地再現(xiàn)客觀世界——走進具象藝術》這一節(jié)課的有關設想,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1、具象藝術的功能:

 。1)藝術作品(具象藝術 )。

 。2)認識功能,審美功能,教育功能。

 。3)記錄功能,社會干預功能。

  2、如何鑒賞具象藝術。

  (1)具象藝術作品的形式。

 。2)典型的形象 典型的情景。

 。3)一個,一群 時間,地點,環(huán)境。

  3、作品主題。

  (1)《馬拉之死》。

 。2)《開國大典》 董希文。

  (3)《最后的晚餐》 達·芬奇(意)。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西方現(xiàn)代藝術》是普通高級中學《美術鑒賞》(人美版)第13課的內(nèi)容,從教材內(nèi)容上來講,學生對各種類型美術作品的鑒賞知識有了大致了解。因此,本課的目的是圍繞“個人主義與形式主義的匯合”這個主題,對西方現(xiàn)代藝術作一個概括的歷史性梳理,使學生對西方現(xiàn)代藝術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和把握。課中我采用“欣賞與實踐結合”“音樂與美術結合”的設計方案。課中既有美術鑒賞部分又有設計活動制作展示部分。只是在教學設計里各自側重點、所占比例不同!敖虒W目標”符合《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指導精神:“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涵養(yǎng)、美感,豐富生活情趣和終身愛好美術的情感,培養(yǎng)人文精神,完善人格”。

  內(nèi)容結構:

  本課分引入、講授、討論,體驗四部分,為更好地了解它們各自的特點。所選作品都是在美術發(fā)展有代表性的,包括一些有影響的西方前衛(wèi)藝術。但是,對于它們的價值和作用,則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本節(jié)課以西方現(xiàn)代繪畫的幾個主要流派為主要內(nèi)容,領會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特點。

  學情分析:

  根據(jù)高中學生年齡的特點,求知欲強,獨立思考能力爭強,很有分析評論的能力,同時,他們又不僅滿足與現(xiàn)在教學內(nèi)容,喜歡創(chuàng)新,喜歡刺激,喜歡獨具匠心,喜歡博覽群書,更喜歡在網(wǎng)絡上收索他們喜歡且易接受的信息。另一方面,他們的藝術基礎不是很扎實,藝術素質(zhì)高低差別大,接受藝術的能力不均衡。根據(jù)這些我考慮在本課教學中,加些互動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對西方現(xiàn)代前衛(wèi)藝術及其思潮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學會鑒賞與評述的基本方法。并敢于大膽的在實踐中運用。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觀察、鑒賞、評述、創(chuàng)新、實踐等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培養(yǎng)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鑒賞西方現(xiàn)代繪畫流派。主要介紹后印象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表現(xiàn)主義及超現(xiàn)實主義,

  初步理解其藝術特性及表現(xiàn)手段。

  教學難點:西方現(xiàn)代繪畫各流派的特點及總體藝術風格體現(xiàn),F(xiàn)代派藝術較為復雜,歷史的

  評價不一,學生的理解難度較大。

  教學準備:電教設備、教學課件、影像資料、體驗材料。

  學生準備:看教材、資料圖片素材、體驗材料

  教學預見:學生可能對現(xiàn)代藝術不一定喜愛,可能難于接受,學生課前溝通不了沒有一個預先的認知過程。學生可能會不愿對作品進行評述,教師要隨機性的啟發(fā),引導其語言表述評作品的能力,盡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教學之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

  教學評價:口頭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等。

  教學形式:教師講述、學生欣賞、討論、游戲、展示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分組形式

  二、導入:聽后印象派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提問方式引入課題《西方現(xiàn)代藝術》

  三、新授部分:

  (一)、西方現(xiàn)代藝術

  背景:自從19世紀末后印象派畫家們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方美術的寫實傳統(tǒng),加之人類進入

  20世紀后,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各種社會思潮層出不窮,從20世記

  初在法國產(chǎn)生的野獸派繪畫算起到20世紀末,有名稱的美術流派多達二三十個,以馬蒂斯、

  畢加索、達利等代表現(xiàn)代繪畫的風格特點,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總體上都具“個人

  主義與形式主義“的特性。

  教學形式:(觀看課件)。

  鑒賞目的:圍繞什么問題去觀看?看后學生了解些什么?

  (1)圍繞現(xiàn)代藝術特征,(2)了解西方現(xiàn)代主要繪畫流派。

  1、特點:企圖突破以至完全擺脫或否定西方繪畫注重寫實的傳統(tǒng),強調(diào)表現(xiàn)畫家的主觀情感和藝術形式的探索。

  2、代表流派:后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未來主義.、抽象派、超現(xiàn)實主義等。

  (1)后印象派:把對形式和繪畫媒介的探索理智化和系統(tǒng)化,從而開創(chuàng)了西方20世紀現(xiàn)代藝術的新紀元

  例:塞尚《咖啡壺邊的女人》,作為法國珍寶參加上海世博會。

  (2)野獸派:產(chǎn)生20世紀初的法國。隨意運用色彩和線對形體表現(xiàn),并加以夸張、變形。例:(法)馬蒂斯《舞蹈》

  (3)立體派:打破傳統(tǒng)以固定視點表現(xiàn)對象的手法,開創(chuàng)把形體解體,再重新組合,從而出現(xiàn)與常態(tài)不同,創(chuàng)造鮮明個性和強烈的藝術震撼力的形象,表達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例如:(西班牙)畢加索《格爾尼卡》

  (4)未來派:產(chǎn)生20世紀初意大利。特點強調(diào)表現(xiàn)運動和速度。體現(xiàn)“前衛(wèi)、喜悅、興奮、_”。

  例:(意大利)巴拉《拴著鏈子狗的動態(tài)》

  (5)表現(xiàn)派:表現(xiàn)事物的內(nèi)在實質(zhì);要求突破對人的行為和人所處的環(huán)境的'描繪而揭示人的靈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對暫時現(xiàn)象和偶然現(xiàn)象的記敘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質(zhì)。

  例:(挪威)蒙克《吶喊》

  (6)行為藝術:也稱行動藝術、身體藝術、表演藝術等,國外目前通用的用法是performance

  art,它是在以藝術家自己的身體為基本材料的行為表演過程中,通過藝術家的自身身體的

  體驗來達到一種人與物、與環(huán)境的交流,同時經(jīng)由這種交流傳達出一些非視覺審美性的內(nèi)涵。

  觀看視頻。

  討論:1、你覺得行為藝術能接受嗎?

  2、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特點是什么?

  (二)、開闊視野,綜合欣賞:(選擇放映)

  (三)、體驗活動,“假如我是藝術家”

  學生做重構練習,自由組合、分組活動、學生展示:(自評、互評、師評)

  背景播放印象主義音樂家德彪西《月光》

  1(五)、課堂小結:(教師)

  西方近代美術的演變,曾被人喻為一個傳奇性的故事。由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人們千變?nèi)f化的價值觀念,打開了許多未曾探索過的道路。一直到現(xiàn)在,“現(xiàn)代美術”仍是個令人迷惑的名詞,一些被公認為藝壇巨人的畫家,如塞尚、馬蒂斯、畢加索雖已成為藝術的傳奇人物,卻仍然經(jīng)常被一般人所忽略,畢加索的立體派或荒唐或有趣,馬蒂斯的野獸主義或美觀或滑稽。當然,無論何種藝術形式,所反映和表現(xiàn)的都是現(xiàn)代社會變化給人們帶來的社會心理特征,都是藝術家對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探索。反映這個時代人們極其復雜而豐富的思想感情,作品映射社會和人生,采用的語言是荒謬,寓意,抽象,但確是西方現(xiàn)代社會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寫照。其中的積極成果豐富了人們的審美經(jīng)驗,開拓了藝術的視覺表現(xiàn)空間。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6

  我今天的說課的題目是《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我主要從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過程設計,五說板書設計來加以闡述。

  一、說教材

  《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是湘版高中美術新課程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六課。本課通過賞析一些美術作品使學生學會解讀現(xiàn)代主義美術作品,準確把握現(xiàn)代主義美術的特征以及與現(xiàn)代社會的關系。

  我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對中國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的影響;

  2、了解中國美術在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所經(jīng)歷的主要過程;

  3、了解中國藝術家突破傳統(tǒng)、追求創(chuàng)新的主要思路與觀念。

  在學習了新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在現(xiàn)代社會文化背景下的中國藝術是如何突破傳統(tǒng),走向創(chuàng)新的。

  本課的難點是:美術"現(xiàn)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二、說教法

   我根據(j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倡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的思想,在教學中,我將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法:

  故事激趣法:在開始采用講故事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啟發(fā)談話法:整個課堂運用談話法,在與平等對話過程中,力圖抓住關鍵,培養(yǎng)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創(chuàng)設情境法:用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chǎn)生一定的體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 提問教學法:采用分層次,分目標地選擇學生來回答問題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鼓勵所有同學積極參與。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幫助學生形成獨立觀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的宗旨,我將采取以下幾種學法進行學習:

 。1)觀察體驗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引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活躍思維,引導學生在觀察作品時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膽的猜測,避免用一些所謂藝術史上的定論來否定學生的觀點,讓學生做適當?shù)恼撟C,通過比較的方法辨析不同類別的美術作品。

 。2)合作學習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交流彼此的經(jīng)驗,形成互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大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復習并導入課題

  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歐洲3個美術流派,并由安格爾的作品《浴女》引出且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劉海粟使用人體模特寫生的事件,在新文化運動中提出進行美術革命的的要求,進而導出課題《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

  第二環(huán)節(jié):新授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分為五步驟:

  步驟一:

  通過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人民大會堂中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以啟發(fā)談話法與學生交流作品所具有的強烈的民族風格和時代感,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由此得出現(xiàn)代中國山水畫既保留了傳統(tǒng)山水的一些創(chuàng)作技巧,又進行了合理的突破,更多地從作品與環(huán)境的整體關系去權衡,具有更宏觀的現(xiàn)代意識。

  步驟二:

  講述日寇侵華時中國人民悲慘的生活,并伴隨著音樂展示愛國畫家蔣兆和的《流民圖》將學生帶到當時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境中,使其對人民流離失所的生活產(chǎn)生一定的體驗。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進行,讓學生討論《流民圖》與文人畫中的人物畫有何不同。教師擔任協(xié)助、引導的角色,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比較式鑒賞,提高美術素養(yǎng),得出現(xiàn)代中國人物畫將傳統(tǒng)中國畫的材料和技法與西方繪畫的造型方法相結合,將以前文人畫不加以表現(xiàn)的真實社會生活納入到繪畫中,既保留了民族的'藝術形式,又吸引了西方的表現(xiàn)方法,走的是一條中西合璧的道路。

  步驟三:

  在這一步驟主要講解藝術家們將由國外引進的素描和油畫吸收,并將之本土化,用來表現(xiàn)中國的主題。具體以作品《田橫五百士》、《血衣》、《父親》為例賞析,通過講述田橫五百士的故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了解作品所體現(xiàn)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講述我國的土地革命,以提問教學法加深對《血衣》理解,以觀察體驗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父親》的印象。

  步驟四:

  通過幻燈片展示多幅傳統(tǒng)年畫與現(xiàn)代年畫,比較之間的不同,以提問教學法和觀察體驗法進行師生交流,得出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之后,一些新的事物納入了年畫的表現(xiàn)范圍,表現(xiàn)內(nèi)容也不再是門神福祿壽,更多的洋溢著生活氣息,藝術形式上也有所創(chuàng)新。

  步驟五:

  與學生交談他們喜愛的漫畫作品,集中學生注意力,導出漫畫作品《三毛流浪記》和《西游漫記》,由學生發(fā)揮想象,講述作品中描繪的小故事,鍛煉其表達能力,總結作品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和作用。

  第三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

  新課程理念非常注重學生自己學習評價,因此采用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內(nèi)容和知識,使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的優(yōu)差點。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的板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直接展出,并采用了文字與圖片相配合的方式,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加強了學生對作品的記憶。

  本次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老師進行指導,謝謝!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教材選用的是湘版高中美術鑒賞下篇第三單元燦爛的美術世界第8課《不同的歌聲》;教學主要圍繞“民族文化與美術”這一主題而展開,通過對這一主題的講述與思考、體驗與探究,使學生認識到不同民族的人民都創(chuàng)造出了優(yōu)秀的文化與藝術,我們要學會尊重并認識這些文化與藝術。同時結合本地區(qū)的文化藝術的探究展示,加強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能夠為本民族的藝術尋求新的發(fā)展道路與發(fā)展空間。

  2.教材的處理

  我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jù),但不局限于書本教材,對教材做了適當?shù)恼{(diào)整,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一課時的教學容量從教材中刪去墨西哥壁畫運動及其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補充進地域文化--惠女文化,使學生更能理解民族文化與美術的關系。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美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了解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時代形象與民族形象;認識中國民族文化傳統(tǒng)與藝術的多樣性,了解藏族美術惠女文化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文化內(nèi)涵。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通過模仿體驗、探究成果展示等方式以提高學生對藝術與文化關系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與理解美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重要關系,學會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藝術,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學會挖掘、利用和保護地方的文化資源,增強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自豪感。

  4、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1)重點:民族文化是如何影響美術創(chuàng)作的? 通過分析作品產(chǎn)生的特定時代背景突出重點

 。2)難點:美術創(chuàng)作是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的? 通過體驗與感悟理解作品中民族形象突破難點

 。3) 關鍵:民族文化的豐富性.通過課前學習探究來體現(xiàn)本民族文化的豐富底蘊

  5、資源分析

  學生資源:充分挖掘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親身體驗參與課堂教學。

  課程資源: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充分利用教材內(nèi)容和拓展內(nèi)容組織教學。

  學校資源: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圖書館等資源。

  教師資源:教師通過網(wǎng)上和課外圖書收集大量的圖片與文字資料,擴大教學容量。

  二、說教法

  本課旨在通過讓學生體會與理解美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重要關系。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我國優(yōu)秀的地方文化。引導學生通過包括網(wǎng)絡在內(nèi)的多種途徑收集與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文字、圖像等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強調(diào)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1)樂曲渲染法:利用相關民族樂曲做渲染是使學生的心情得以放松,既能克服欣賞過程中的視覺疲勞,又能擴充整合學科間的知識。

  2)講述啟發(fā)法:通過教師對美術作品的介紹啟發(fā)同學對作品的分析和鑒別,從而達到鑒賞能力的提升。

  3)角色主持法:引導學生體驗、描述、感悟作品的形象及展示探究學習成果的活動能力。

  三、說學情學法

  (1)說學情

  我校高一年的學生在學習積極方面是明顯的,整體素質(zhì)較高,思辨能力強,有很好的學習自覺性,而且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已接近于成熟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勇于探究,敢于否定;但消極也存在,由于初中學習方法的單一性,忽略了學科特征,所以我就針對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民族文化與美術作品間的`聯(lián)系進行鑒賞,領會民族文化的性質(zhì)、特征和美術作品藝術表現(xiàn)手法,了解美術作品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狀況等,來促進學生美術作品鑒賞能力的生成與提高。

  (2)說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

  1、篩選學習法:引導學生學會篩選有用的資料信息的學習方法,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

  2、小組合作學習法: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彼此的見解,共享彼此的材料,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整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既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又在團隊合作中突顯個體創(chuàng)造能力。

  湘版高中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8課(不同的歌聲)說課稿,標簽:美術說課稿,美術說課教案,

  3、體驗學習法:學生在鑒賞作品過程中體驗、感悟大師對民族形象的表現(xiàn)。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

  四、說程序

 。ㄒ) 體驗與感悟 (二) 暢談與交流(三) 理解與探究(四) 歸納與總結

  導入:聆聽樂曲《伏爾加船夫曲》(音樂家)。說說你的聽覺感受;

  (一) 體驗與感悟

  內(nèi)容:鑒賞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畫家列賓作品《伏爾加纖夫》與“巡回展覽畫派”

  1.觀賞作品《伏爾加纖夫》(畫家) 說說你的視覺感受;

  2.吟誦詩句《伏爾加河上》(詩人) 說說你的心靈感想;

  3.模仿作品《伏爾加纖夫》中的人物動作動態(tài),積極體悟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的活動。

  說說你的肢體感受.

  [設問一]為什么有這么多不同的藝術家都在表現(xiàn)同一內(nèi)容的作品呢?

  [設問二]在你們體驗后能就當時纖夫們的形象、內(nèi)心世界所想進行闡述嗎?

  [設問三]你認為這件作品體現(xiàn)了藝術家什么樣的情感與作品的藝術特征?

  閱讀教材中關于“巡回展覽畫派”的論述。從它的誕生、發(fā)展、當時社會環(huán)境、藝術品風格、代表畫家等方面簡要描述.

  知識拓展:介紹巡回展覽畫派代表畫家有別洛夫、克拉姆斯科依、薩甫拉索夫、施什金等。

  學生活動:靜聽細觀暢吟體驗并談感受;

  教師活動:提示啟發(fā)學生大膽表達和描述并要參與體驗討論,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關于“巡回展覽畫派”的論述,并做知識延伸。

  設計意圖:通過“聽、觀、吟、驗”等形式去調(diào)動學生的不同感官,去感悟同一主題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從中引導學生運用感悟、形式以及社會學鑒賞法,分別從作品的表現(xiàn)主題、人物形象以及自己對這件作品的感受方面來進行觀察分析。并理解“民族文化”與“美術”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 暢談與交流

  內(nèi)容:藏族文化與美術-----建筑與藏族服飾

  學生活動:對收集到資料進行小組篩選,歸納后交流

  教師活動: 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外; 鼓動其他小組的同學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教師也要參與討論,進行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展現(xiàn)探究歸納后藏族民族文化,即體現(xiàn)學習探究的成果,又有利于學生關注中國民族文化、藝術資源,并懂得傳承與保護的良好意識。同時也是師生共同實現(xiàn)本課教學目標,即是理解民族文化與美術的重點之一

  (三) 理解與探究

  內(nèi)容:探究惠女服飾文化從他們的起源、發(fā)展、生活習俗、藝術品風格等方面簡要描述

  學生活動:對收集圖片進行小組篩選, 登臺展示并說明其相關特征;

  教師活動: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外,協(xié)助學生操作多媒體,進行實物展示;教師也要參與討論,并引導學生把藏飾與惠女服飾相比較

  設計意圖:利用比較式鑒賞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更清晰地理解不同作品的特征,也是要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美術作品是如何反映一個民族文化,同時對我國仍至世界美術發(fā)展的方向有更深入的思考,以突破本課的難點

  (四) 歸納與總結:

  本課教學主要圍繞“民族文化與美術”這一主題而展開,通過對這一主題的講述與思考、體驗與探究等多種形式,體會與理解美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重要關系,學會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藝術,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學會挖掘、利用和保護地方的文化資源,增強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自豪感。

  五、反思教學設計

  本教學設計依據(jù)是新課標“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集體協(xié)作的精神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整個程序都圍繞著學生自主探究來展開, 教學設計中有動有靜,有思考的布白,有演練的空間,有交流互動的平臺,能夠充分體現(xiàn)高中新課程的理念精神。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選取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高級中學美術課本》(試用)第三章《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部分內(nèi)容,《色彩心理》說課稿。這一章包括形體、明暗、色彩、空間和肌理共五部分,我從中選取色彩這一節(jié)加以擴展,成為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本課從首先回顧色彩的基礎知識,然后通過游戲,讓學生體會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聯(lián)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

  2、教學目標:

  美術欣賞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根據(jù)高中學生心理、智力發(fā)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色彩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A.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

 。3)發(fā)展目標:

  A.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B.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C.培養(yǎng)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fā)展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yǎng)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2)常見色的色彩聯(lián)想

  教學難點: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diào)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美術論文《《色彩心理》說課稿》。在傳統(tǒng)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習慣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講典故、說故事、聊趣聞,逗得學生哈哈大笑。但學生終究處于被動灌輸?shù)牡匚,他們不會主動去體會藝術作品的魅力、不能將課堂中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一節(jié)課下來,除了大笑外,別無收獲。因此本節(jié)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并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 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情感升華

  互 動

  師 引導觀察——情景創(chuàng)設——啟發(fā)點撥——匯總歸納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兩個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來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每參予一個游戲,都會思考完成游戲的辦法,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戲中體驗,在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中聯(lián)系實際,自由發(fā)揮,對討論結果探究驗證,最后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知識擴展。教師從學生遇到的問題入手,引出學習任務,然后啟發(fā)學生進行討論,對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В詈笸瑢W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xiàn),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在設計游戲時要注意游戲的趣味性,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說過程:

  四、說注意事項

  1、因為課件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插入了音樂,在導入部分欣賞圖片時,應注意及時把音樂關上,以免授課的其它環(huán)節(jié)受到影響。

  2、在“游戲一”中,要強調(diào)學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說出自己想到的內(nèi)容時從兩個方面來想:一是實際物體;二是聯(lián)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紅色,實際的物體可以想到紅旗、血、太陽等,而聯(lián)想到的心理有熱情、危險、食欲等。

  3、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體會色彩心理的靈活運用,如自己的服裝、校園的環(huán)境、教室的布置等。

【高中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美術說課稿04-06

高中美術說課稿12-07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選17篇)09-30

高中美術說課稿15篇03-03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選16篇)08-21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選12篇)11-08

【推薦】高中美術說課稿四篇01-23

高中美術說課稿模板六篇01-28

高中美術說課稿模板6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