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高一語文說課稿

高一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2-15 03:50:0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高一語文說課稿4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說課稿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高一語文說課稿4篇

高一語文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的第十九課,屬第五單元(先秦史傳散文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

  這篇課文所在單元的學習目標是:

 、僦匾曊b讀和背誦;

 、谡莆瘴难栽~語的含義及其在課文中的用法;

 、劾斫庹n文的思想內容,并能用現(xiàn)代觀念加以審視;

  ④使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賞先秦散文的能力有所提高。

  根據單元目標,結合課文內容,本課學習目標可定為:

  ①了解《戰(zhàn)國策》的有關知識;

 、谡莆瘴闹械囊恍┪难詫嵲~、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劾斫庹n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茴I會文中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學習“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⑤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蕹醪脚囵B(yǎng)學生快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組織語言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學設想】

  根據課標要求,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并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本課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主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懂文意;遇有讀不通的地方,提出疑問,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或查找資料、請教老師,以期課文學習目標①②的完成。

  第二課時:師生交流探討。在課堂中,將課文學習目標③④⑤⑥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引用典故,解題導入”、“理解內容,探究寫法”、“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個步驟展開教學,分別從內容、結構、寫法、思想意義等方面予以分析,在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一、引用典故,解題導入。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注:此成語典故于楚莊王也有記載)

  鄒 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借彈琴來說明治國安民的道理:彈琴要音調諧和才算善于彈琴,治國也和彈琴一樣,能安撫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國。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于是封他為齊相。

  《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時代國別史匯編,也是一部歷史散文總集。又稱《國策》、《國事》,由漢代劉向編訂的,共33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它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記錄了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它語言流暢,寫人記事真切、生動,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風格,鋪陳偉麗,叱咤雄豪,藝術上有很高成就,對后代文人的影響很大。

  諷——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

 。ㄔO計說明:先引用“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破題導入;然后請同學解題,老師補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特別是對題目這個“兼語式短語”的破解,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二、理解內容,探究寫法。

 。保n文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語言現(xiàn)象:就是很多內容都與“三”有關,并還可以用“三 ”的二字短語概括大意,請同學們試著找找看。

 。ㄒ唬 課文中的'“三”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采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

  鄒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見威王的三比;

  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

  納賞后齊國的三變。

  (其它還有這樣的一些“三”:“朝、旦日、明日”;“孰視、自視、寢思”; 甚而情節(jié)結構上的“起因、經過、結果”……)

  這樣,在內容上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在句式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瑯瑯上口。

 。玻n文除了在“三”字上很有意味,在“比”字上也下足了工夫。請同學們說說文章中的“比”。

 。ǘ┱n文中的“比”

 、兕惐、喻比 (如:以“家事”比“國事”:私、畏、求)

 、谠敱、略比 (如:“鄒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③側比、正比 (如:“三問三答”側面比;“三思”正面比)

 、苊鞅、暗比 (如:“鄒忌比美”是明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

 。ㄔO計說明:采用“一字經緯式”的教學方法,串起對課文內容的整體理解。這里,抓住了“三”、“比”兩個字,從寫法入手,促內容理解:通過“三”字的切入,必能拎起全文的內容理解;通過“比”字的深化,從而引出課文的寫法探究。課中“關鍵字”的使用,力圖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三、分析人物,拓展延伸。

 。保Y合課文內容,說說“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鄒忌:頭腦冷靜,善于思考;

  實事求是,緣事及理;

  忠于職守,足智多謀;

  善于辭令,勇于進諫……

 。玻Y合課文內容,說說“齊王”這個人物形象。

  齊王:聞過則改,明智果斷;

  從諫如流,興利除蔽……

 。常a充相關材料,對比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ㄒ唬 三 人 成 虎

  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薄岸搜允杏谢ⅲ跣藕?”曰:“不信!薄叭搜允杏谢,王信乎?”王曰:“寡人信之。”龐恭曰:“夫市之無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議臣者過三人,愿王察之!饼嫻暮惙,竟不得見。

 。ㄟx自《戰(zhàn)國策魏策二》)

  【譯文】

  龐恭(魏國臣子)陪同太子到邯鄲(趙國國度)去做人質,他對魏王說:“現(xiàn)在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國王你相信嗎?”回答說:“不信!薄皟蓚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國王你信嗎?”回答說:“不信!薄叭齻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國王你信嗎?”國王說:“寡人相信。”龐恭說:“實際上街市上沒有老虎,現(xiàn)在是邯鄲離魏國比街市遠,議論我的人不止三個人,希望國王您明察。”(后來)龐恭從邯鄲返回,終于還是不能被國王召見重用。

 。ǘ 螳 螂 捕 蟬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

  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

  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ㄟx自劉向《說苑正諫》)

  【譯文】

  吳王闔閭準備進攻楚國,告誡他身邊的大臣說:“膽敢向我進諫的人就處死!彼氖虖墓僦杏袀年輕人,想向吳王闔閭進諫,勸阻他不要進攻楚國,但是又不敢,就藏著子彈拿著彈弓來到吳王闔閭的后園走來走去,露水浸濕了他的衣服,象這樣經過了三個早晨。吳王闔閭說:“你來,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濕到這個地步!”那年輕的侍從官說:“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處鳴叫,它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彎著身子,屈著前肢,想要逮住蟬,卻不知道有一只黃雀在他的旁邊;黃雀伸長了頭頸,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拿著彈弓和子彈的人在他的下面。知了、螳螂、黃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它們身后的禍患!

  吳王闔閭聽了說:“對!”于是停止了用兵。

 。ㄔO計說明: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拓展延伸,則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四、說古談今,內化知識。

  1.請同學們說說你所知道的歷史上的“進諫”故事。

  2.結合現(xiàn)實生活,談談你怎樣給別人提出建議或者怎樣對待別人對自己的建議。

 。常浻浢裕瑤熒裁。

  銘記古人諫言,感悟現(xiàn)實生活: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

  ——(唐)魏征

 。ㄔO計說明:說歷史故事,讓學生之間實現(xiàn)知識資源共享,有利于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存,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談現(xiàn)實生活,主要是想增強學生在 “提出意見”和“接受意見”的感受和體會,引起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注意和思考;在幫助學生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引出魏征的名言,讓他們銘記。)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保〗Y知識要點。

 。玻畬懞脤W習心得。(參考題目:①說說《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三”

 、谡務劇多u忌諷齊王納諫》中的“比”

 、邸爸S諫”和“納諫”

 、堋爸G臣”和“明君”

 、荨叭搜浴迸c“自信”

 、奕速F有“自知之明”

  ⑦感情親疏和認識事物的關系……)

 。ㄔO計說明:小結,是對課堂知識的一個回顧和復習,強調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而寫學習心得,則是對課堂知識的完善和深化,更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內容和主題思想的思考。)

高一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我與地壇》。下面、我將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教學設計,不足之處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一、總體構想:(大綱、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第三篇文章,它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應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所屬單元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

  同時本篇文章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篇散文自讀文章,這對于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新大綱”規(guī)定語文學科的性質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币簿褪钦f,語文教學不僅要表現(xiàn)出其知識性、工具性的特點,還要表現(xiàn)出人文性、思想性的特點。

  所以,我從這兩個方面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ㄒ唬┳プ£P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寫景語言。

 。ǘ┦熳x課文,解讀作者對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強學生面對苦難時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養(yǎng)成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我與地壇》是新教材的新課文,雖然篇幅較長,但脈絡非常清晰。全文共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古園風情,我的思緒,注重的是“生命”的意義,第二部分是寫對母親的理解,注重的則是“情感”的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對“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對“生命”的疑惑,而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課文理解上的難點。因此,本篇課文的難點在于:感受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對“生與死”的思考及對母愛的感悟。而教學重點則應該放在讓學生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頑強求索中的作用,從而解開“我(作者)”、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說教法

  討論法: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結合對研究性學習理論和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理論的認識,本堂課主要采用討論式進行教學。討論是必須問題為中心,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師生和生生的對話、它旨在鼓勵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辨析、去歸納。

  另外,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我還采用了通過以多媒體為教學手段的情景教學法和誦讀法,以激發(fā)學習熱情,通過直接感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三、說學生,說學法

  這些學生,剛升入高中人生閱歷還很淺,又剛剛接觸到高中的散文,本文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樣學生偏淺的理解能力和文章相對深刻的內涵構就成了一對矛盾,怎樣在45分鐘里讓學生讀懂文章并有所收獲,完成對這篇文章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正確有效地學習方法是確保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關鍵。

  (一)預習思考法;

  (二)誦讀感知法;

 。ㄈ┓治鎏骄糠;

  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f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具體探討、拓展延伸、鞏固探究”等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中,導入新課估計需要3分鐘;整體感知需要10分鐘;具體探討20分鐘;拓展延伸10分鐘;鞏固探究需要2分鐘。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具體實施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O置懸念,激情導入。(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情景導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激起全班同學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設計如下導語來導入新課)

  導語: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畢業(yè),文革時為響應“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18歲主動去延安老區(qū)插隊落戶,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從此以后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豪情壯志,所有的年少輕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樓,他痛苦迷惘過好一陣子,后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辦的一家小廠,在那里每天畫彩;再后來,他轉向了寫作,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時,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抬起來為他歡呼時,他倔強的昂起了頭,但淚水卻委屈地流了出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讓我們看看他在《我與地壇》怎樣走過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歲月。

 。ǘ┳プ£P鍵,總體把握(約10分鐘)

  教師要求學生在5到8分鐘內快速閱讀全文,并且用幾個詞歸納出這篇散文的核心內容。

  [設計意圖]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因此,我限定閱讀時間,并要求閱讀后歸納概括。通過課堂上反復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ㄈ┚唧w探討 (約20分鐘)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個板塊進行,第一板塊:感悟生命;第二板塊:母愛無言。這兩個板塊我主要是通過問題教學法、分析探究法來完成的。下面請大家跟我走進第一板塊。

  第一板塊感悟生命我是通過四個問題來達到我的'家學目標。

  1、“地壇”部分重在寫景,這些景的特點是什么?與“我”的處境有什么相通之處?

 。、古園的景物除了荒蕪、冷落外,還有什么特點?請看文中的這一段文字:

 。、面對這些景物,結合作者的情況說說作者得出了什么樣的思考?

  4、在“地壇”的景物描寫后作者提出了哪三個嚴肅的問題?核心問題是什么?

  由第四個問題過渡到第二板塊:母愛無言。對于這一板塊,我主要是通過問題討論法來完成教學的。

  邊聽朗讀,邊思考下列問題。

 。1) 文中寫了母親哪些行動?

 。2) 作者設想了母親哪些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母親形象?

 。3) 作者寫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動?有什么作用?

  (4) 寫母親與“如何面對命運”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問題有何關系?

  第四個問題是重點,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地壇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倡導問題教學法,認為這種方法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有利于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因此,我向學生出示了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ㄋ模、拓展延伸(約10分鐘)

 。ㄕZ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把課堂教學向生活延伸)

  討論:

  1、你有哪些關于“母愛”的體驗?

  2、你遭遇過坎坷嗎?該如何正確地面對?

  [設計意圖] 讓學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壯,明白生命只有在負重的時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與可貴,以此消融平時學習與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與痛苦。通過師生對話,展開心靈的交流,提升學生的精神與情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悲哀,產生愛戴母親的情愫。實現(xiàn)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ㄎ澹、鞏固探究(師生共同小結后,教師布置作業(yè)。)(約2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根據板書,簡要的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2、教師布置作業(yè):

 。1)、中國人有句俗語“好死不如賴活著”,當代女作家池莉有篇小說題名《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如今的社會有人喊生存日艱,有人說要提升生活的質量等等。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現(xiàn)你對目前高中生生存狀態(tài)的一點思考。

 。2)回家后向父母說聲謝謝,并為他們做一件事。

  [設計意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建構其知識與技能。為了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精神體驗,我特設計了這些作業(yè),提升學生的思想層次。

高一語文說課稿 篇3

  今天我就課文《殽之戰(zhàn)》第一課時為例,談談我的教學思路與設計。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冊第五單元第十六課《殽之戰(zhàn)》。課文講述了春秋時期秦晉之間一場爭奪中原霸權的戰(zhàn)爭。當時晉文公鄭文公相繼去世,秦穆公為了爭霸,不聽老臣蹇叔的意見,悍然出兵襲鄭。鄭愛國商人弦高知道后,一方面犒勞秦師,暗示鄭國已有準備,一方面送信回鄭,致使秦軍無功而返,在班師回朝的路上發(fā)生了晉人截擊秦軍的殽之戰(zhàn)。

  一、說教材

  1、闡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課本文言文部分重點文章六篇,《殽之戰(zhàn)》是其中的壓臺好戲。我們知道,《左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人文色彩極為濃重,而《殽之戰(zhàn)》是其中的精彩篇章,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這篇文章有深度有廣度,對高中文言文學習起到總括、升華作用,是高中語文學習的一個里程碑,值得我們去研究,正適合研究性閱讀。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分析、綜合思維能力,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閱讀鑒賞文學古籍的能力。

  2.說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通過高中教學,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毙碌母咧姓Z文教學大綱增加了新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了課題學習,專題研究等研究性學習方式。因此,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育學、心理學的原則,我把《殽之戰(zhàn)》的學習定位為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研究性學習。我將打破傳統(tǒng)常規(guī),第一課時疏理篇章結構,第二課時疏通疑難字詞句,第三課時講析人物形象和外交辭令。

  基礎知識目標:把握文章思路和內容,把握戰(zhàn)爭的來龍去脈。這是我依據教學大綱對本課的要求而確立的。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結合我教的這兩個班特點:邏輯思維較強,渴望高層次的發(fā)展和深層次的分析,但思維方式較為單一,思維深度欠深刻而確立。

  德育目標:認識“以貪勤民”敖景燎岬小北匕艿牡覽恚對學生進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居安思危,振興中華的教育。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文以時間為序、以蹇叔的真知灼見為線索,把紛繁復雜的人物和事件組織得有條不紊。鑒于此,我把第一課時教學重點放在把握文章思路上,至于人物形象,表現(xiàn)手法,就適當點到為止,不做過多分析。分析文章結構內容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將重點講析開頭一段。因為第一段提示全文的脈絡,可以理清文章思路,促進學生精讀課文。我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得到滿足感和自信心。

  二、說教法和學法

  1。交流互動式結構。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使學習成為一種活動。交流式結構,即把學生放在主動地位上,讓其在課堂動態(tài)交流中學習。學生在討論、辯論和交換看法的過程中,解決語文教學要點、難點、重點,并做到集思廣益,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以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激烈的,緊張的、思考的動態(tài)性學習環(huán)境中,老師只是在關鍵處隨機點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潛力,這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交流,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也正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邮浇Y構突出了師生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雙向交流的特點。其優(yōu)點是充分體現(xiàn)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的應有地位。教師作為學長參與學習,共同探究知識。采用互動式的教學結構關鍵是要我們語文老師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和使用的教學手段。

  2。研究性閱讀。所謂研究性閱讀,是指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去獨立思考、研究探索,去表達、去創(chuàng)造,從而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不僅使學生“學會”,而且“會學”。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訓練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人格。其特征是:以問題研究為中心,問題的來源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還可以是其他材料,但都必須立足于教材,有大綱教材為依據。英國有句諺語:Doubtisthekeytoknowledge。(問題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愛因斯坦得出結論: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目前我們的學生已經習慣于“老師問學生答”的學習模式。在這節(jié)課,我將建立開放型中學語文教學模式,努力讓學生就課文提出問題,多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3.使用CAI課件,優(yōu)化課堂教學。由于CAI課件具有投影片所沒有的動態(tài)變化,而且操作簡單易行又靈活自如,真正體現(xiàn)了電化教學的優(yōu)勢。CAI課件以其突出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積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感知、理解、記憶和鞏固,大大提高了學生形象思維的效率。通過多媒體的動態(tài)功能節(jié)省了時間,突出了教學重點,很好地解決了課堂知識容量大與課時緊的矛盾。

  三、說教學過程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本課時我的教學思路主要是運用研究性學習的理論,以信息反饋為主線,將“交流互動”學習模式貫穿始終,努力做到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邊研究,邊思考,邊提問,邊交流,邊創(chuàng)新,達到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目的。

  認知理論中的格斯塔學派認為,教師要善于安排教材或提問,把關鍵性的東西放在較為突出的地位,但并不完全顯露以便讓學生經過努力自己掌握問題,而問題的難度還可加深。

  新課上課了,我自稱是秦穆公,先簡介相關歷史、地理知識,以及杞子密報襲鄭的這一時代背景!拔摇闭f:“朕要向蹇叔討教,不知老愛卿意下如何?”請同學們扮蹇叔,回答:“此行是勝是負?”并出示地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研究性學習埋下伏筆。

  啟發(fā)引導的原則感知一石擊開千層浪,學生紛紛以蹇叔的身份,預測秦軍東征的發(fā)展趨勢,分析原因。班上不乏軍事愛好者,至少會推出以下情況——“志在必得”“戰(zhàn)線太長”“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運用猜想后再驗證,讓學生打開課本,齊讀第一自然段后我正音。教會學生運用推斷的方法培養(yǎng)思維想象能力體現(xiàn)了興趣性、互動性創(chuàng)造性相結合的原則設疑就第一自然段分析蹇叔是如何論戰(zhàn)的。師展開課件(講明學習的方法,把全班分為若干小組,由小組代表發(fā)言)借助課件進行總結,了解戰(zhàn)爭的來龍去脈,把握全文脈絡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教會學生運用分析的方法體現(xiàn)了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研究我出示八張圖畫,請大家瀏覽全文,根據課文推測人物的姓名、畫面內容。在關鍵處我加以點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盡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跳一跳摘到桃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接著加上小標題,給八個場面排序,最后一個場面我點撥:秦穆公此時會對蹇叔說什么?借以分析秦失敗的原因;師生共同補充細節(jié),水到渠成總結出文章結構圖。糾正學生拿著譯文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直觀性和抽象性相結合的原則體現(xiàn)了高難度與螺旋式的認知方式相結合的原則教學板塊之二:深入研究,提高閱讀能力討論乘熱打鐵,提出問題:“這場戰(zhàn)爭中誰是正義的一方?”為了進一步突出重點,提高同學們的鑒賞能力,我將把辯論會引入課堂。同學們進一步細讀課文充分利用注釋找出依據,輪流發(fā)言,互相爭辯,在爭辯中拓展思路,完善修正自己的觀點。我充分肯定學生的研究所得,鼓勵學生修正他人觀點。我將引入物理學科“參照物”一詞的定義對同學們的發(fā)言僅做簡短的概述或轉述點評。整個課堂營造為自由和諧、活潑而又嚴謹?shù)膶W術氛圍。

  我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積極進行角色參與,設想“如果你是弦高,你將會怎樣去做?”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現(xiàn)代思維與古老文化相碰撞讓“古老”的語文教學插上現(xiàn)代化的翅膀,讓古老文化煥發(fā)出青春。通過學生自己動眼篩選,動腦思考,動口討論,動手圈劃去掌握知識實現(xiàn)知識內化,把蘊藏在知識中的智力因素轉化為智力的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和逆向思維

  體現(xiàn)了教學效果自我評價原則和差異性教學原則表達創(chuàng)造要求學生拓展思路,提出創(chuàng)新的問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作品的主旨,寫作特色,乃至一句話,一個詞的選用,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我將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作出點評,充分肯定同學們的研究戰(zhàn)果;對有些爭議較大或較難的問題,我提供背景資料而不做出結論,留下教育空白之美,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繼續(xù)研究的熱情。并推薦相關書目,便于學生課后查閱研究,嘗試撰寫小論文。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滲透性原則總結評價如果說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是“畫龍”,那么,本環(huán)節(jié)則是“點睛”!罢堈页雒鑼憫(zhàn)爭場面的語句!保òl(fā)現(xiàn)只有一句。)引起學生的思考后,我點撥:與已經學過的課文《曹劌論戰(zhàn)》相比較,了解文章的思路。師生共同討論,得出《左傳》的顯著特點是:寫戰(zhàn)爭時重在揭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各種因素,不直接描寫戰(zhàn)爭場面。突出教學的重點,深化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升華學生的思維溫故而知新原則、舉一反三作業(yè)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布置作業(yè):

  1.自行歸納本課文言常用實詞。

  2.根據課文創(chuàng)作劇本,排演話劇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為下兩節(jié)課鋪路搭橋。

高一語文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包身工》

  一、說教材

  《包身工》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二課的一篇報告文學,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它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來組織材料,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行動地展現(xiàn)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壓榨和掠奪,對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強調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熟悉字音,熟記字形。了解新聞報道和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yǎng)閱讀新聞作品、篩選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把握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三種新聞中能用到的材料。并學會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新聞強調真實,關注的當下發(fā)生的事情,因此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4、針對明確的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

  1.誦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體會作者所傳達出的信息。

  2.學會分析一篇新聞的寫作特點

  而教學難點在于如何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手法進行寫作。

  三、 說學生情況

  初高中階段,正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同時也是學會收集、判斷、處理信息,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時候。課文的價值在于作者以確鑿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精辟的評點,表現(xiàn)了苦難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作者體現(xiàn)出來的毫不畏懼的社會良知和社會責任感能給學生以學習的榜樣。

  四、教學方法

  新聞閱讀準確的反應了方方面面的社會信息,從真實的生活出發(fā),傳達出時代的精神。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并把握作者通過新聞想要表達出來的內容。據此,本課教學我會采用閱讀指導法法、質疑法、討論法、講讀法等來教學。在課改精神指導下,作為教師應該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收獲自學成功的樂趣,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賹胄抡n。借助情境,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結合當代社會反應出來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們的生活,從而引出夏衍所寫的《包身工》

 、陂喿x全文,理清思路。整體感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來感知包身工悲慘的命運,體會作者對包身工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帶工老板無比憤怒的感情,以此突破教學重點。

 、鬯伎甲髡邔懓砉と后w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握點面結合手法的運用。既有對群體的“面”上的描寫,又有典型人物的描寫。特別是引導學生關注文中三次提到“蘆柴棒”。第一次的肖像,第二次的病倒,第三次寫瘦得像骷髏一樣也不放過,表現(xiàn)她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慘命運。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④尋找有關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的語句,合作探究多種表達方式的有機融合,同時探究包身工的具體含義。

 、菡n堂小結。針對今天所講的內容進行一個知識總結。報告文學的特點在于它的新聞性,主要表現(xiàn)于針對帝國主義的殘暴掠奪進行了有力的揭發(fā)和嚴厲的抨擊,對于動員人民起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還在于它的文學性和評論性,分別表現(xiàn)為文中主線和副線。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會讓學生們在查詢一些新聞的寫法,認真觀察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寫一篇通訊。

  六、 在板書設計方面,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我的說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高一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的說課稿12-08

高一語文說課稿01-16

高一語文《致橡樹》說課稿04-07

高一語文雨巷說課稿03-14

高一語文《雨巷》說課稿03-14

【精選】高一語文說課稿3篇01-30

高一語文說課稿四篇01-28

高一語文說課稿5篇02-12

高一語文說課稿九篇02-14

高一語文說課稿六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