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高中語文說課稿

高中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2-24 21:58:2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總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總9篇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閨塾》選自新編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重點是欣賞中國古代戲曲的語言和藝術手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鑒賞我國古代戲曲的初步鑒賞能力。

  本文節(jié)選部分,語言富有個性,據以上內容和所教學生的特點,將學習目標確立為:

  1、 識記有關文學常識,了解故事情節(jié)

  2、 鑒賞個性化語言

  3、 分析三個人物形象

  重點和難點解析:本文節(jié)選自中國四大名劇之一《牡丹亭》。《牡丹亭》全劇以歌頌杜麗娘、柳夢梅生死不渝的愛情為核心情節(jié)。但是《閨塾》是《牡丹亭》第七出,“游園驚夢”故事尚未發(fā)生,杜麗娘的思春情懷也才見冰山一角。依據此情節(jié)內容,要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把握劇情,抓住戲劇沖突以及人物個性化的語言來認識人物性格。尤其是戲劇主人公杜麗娘的表現較為含蓄,對她的性格的了解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用比較分析的方法來突破。

  二、說教法

  適當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遷移教學法

  它最大的特點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信心,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體現為運用學過的古代戲劇知識,通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

  2、比較分析法

  它能增強學生觀察、分析、交流的主體意識,使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到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體現為讓學生品讀語言從而進行類比,突破重點和難點。

  3、啟發(fā)--發(fā)現探究法

  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體現為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三、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

  1、動口動腦動手,討論分析法。

  2、鑒賞誦讀法。

  四、說教學程序

  語文教學要密切聯系社會生活,注意開發(fā)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對劇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認識,就要對全篇的情節(jié)有細致的了解。因此,在進行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做如下準備和預習:觀看影片<<牡丹亭>>,,運用上節(jié)課的有關戲劇知識,參看提示、注釋,通讀全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完成學習目標1。

  1、為了檢測預習的落實情況,我設計了三道預習檢測題、檢測預習。

  ①字詞正音:窈窕(yǎo tiáo)凈幾(jī)明窗 淑(shú)女 閨(guī)門薛濤箋(jiān) 美女簪(zān)花 硯(yàn)臺偌(ruò)多 嫉妒(jídù)

 、谧中伪容^:

  薛濤箋 涂鴉旦末貼

  客棧 荼毒帖子

  流水淺淺 途徑粘連

  ③詞語補注:①窈窕:女子文靜美好。②凈幾:干凈的茶幾。幾:小桌子。③淑女:溫和善良的女子。④閨門:女子居住的女室。⑤嫉妒:對超過自己的人心懷怨恨。同忌妒。⑥ 偌多:這么多。偌:這么、那么。⑦ 簪花:把花插在頭發(fā)上。簪:插在頭發(fā)上。

  預習是教學中最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做得充分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將會事半而功倍,這就需要教師選取一定的方法去督促和落實。

  2、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好的導入,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我聯系生活,聯系學生非常熟悉的電視連續(xù)劇《還珠格格》與學生產生共鳴,迅速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我的導語是:“國有乾隆,國運昌隆”曾經被頑皮的小燕子解釋為“國有乾隆,谷不生蟲”另人捧腹大笑,正是由于她的活潑、調皮以及鮮明的個性,很受觀眾的喜愛,收視率特高。今天我們也要認識一位跟小燕子一樣能給觀眾帶來歡樂的人物,好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湯顯祖的《閨塾》。

  3、介紹作者。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作家、散曲家,其主要作品有《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為“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為突出。《牡丹亭》又稱《還魂記》,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作者簡介要簡單明了,突出重點。

  4、學生分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然后教師用問題加以引導

  問題一:《閨塾》一出戲,主要寫了幾件事?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寫了3件事:講詩——模字——責打。對課文結構的把握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的效率。

  問題二:你覺得這出戲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個人物?

  這個問題比較明顯。導語已經有了暗示。

  教師明確:春香。分析春香性格特點——是一個直率淳樸、天真可愛、機智活潑的小姑娘?梢詮娜齻事件中體會出來。也就是通過戲劇沖突認識人物性格。主要是春香與陳最良的沖突。(學生運用戲劇常識抓矛盾沖突,教師適當點撥)

  在講詩一節(jié)中——春香一上場就咕噥著“昔氏賢文,把人禁殺” 陳最良用大道理把她們訓斥一通,春香不以為然,回嘴道:“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時分,請先生上書!痹捴袔Т,使木訥的陳最良無言以對。這里還有一個細節(jié)(末作鳩聲。貼學鳩聲諢介)就是春香逼得老塾師學起了鳥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正兒八經的老頭,下意識地像孩子那樣嘰嘰咕咕叫了起來,不是十分滑稽嗎春香一見老師的憨態(tài),也樂不可支,乘機諢鬧。并且自作聰明地對“在河之洲”作了極為有趣的詮釋。(不是今日是昨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門內關著個斑鳩兒,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運用的詣音,達到了詣趣的效果。當她問到那些“幽閑女子”、君子們“為甚好好的求他”時,陳最良狼狽不堪,只好把她喝住。

  在模字一節(jié)中——麗娘習字時,陳最良令“取文房四寶來模字”,春香故意錯拿“筆墨紙硯”,陳最良茫然不識。春香興味索然,便說“學生領出恭牌”,乘機溜下。溺尿回來,她告訴小姐:外面“原來有座大花園,花明柳綠好耍子哩!”陳最良一聽,立即要打;春香毫不客氣,針鋒相對。

  在責打一節(jié)中——老塾師列舉了幾個"古人讀書"的事例,這幾個事例可以概括為幾個成語,囊螢夜讀、隨月讀書、懸梁刺股。春香針鋒相對(比似你懸了梁,損頭發(fā),刺了骨,添疤nie)。老師掄起荊條,丫頭東躲西閃,一連串大幅度的動作,卻是十分火爆。特別是當春香繳了陳最良的械,把它擲之于地時(貼搶荊條投地介),喜劇性的沖突進入了高潮。這一擲,充分表現出春香對陳最良的輕蔑,什么封建禮法、師道尊嚴,統(tǒng)統(tǒng)被她擲到東洋大海。作者也借春香之口, 給予了程朱理學無情的嘲弄。

  就這樣通過春香的幾次諢鬧,作者把陳最良的迂腐氣,小丫頭的潑辣勁,清晰地勾勒出來了。小結:春香——直率淳樸、天真可愛、機智活潑

  陳最良——迂腐、守舊

  問題三:杜麗娘是這出戲的主角,但是在這出戲中她的言語并不多。你能夠從她不多的語言中體味出她的心態(tài)性格嗎?

  杜麗娘在此節(jié)中話卻不多,但值得分析 這就需要通過人物語言把握人物性格①“依注解書,學生自會,但把《詩經》大意敷演一番!

  杜麗娘自己在讀《詩經》時對詩句有朦朧的感觸,但老師卻不往處講,她不滿足于老師解釋字面意思,所以說“學生自會”。十分含蓄,是大家閨秀風范。

  ②“這經文偌多!”

  老塾師給杜麗娘敷演大意,不但沒有消除她的疑惑,反而東拉西扯講了一番大道理。于是,杜麗娘輕輕一句“這經文偌多!”,透露出強烈的厭煩情緒。

 、坳愖盍剂睢叭∥姆克膶殎砟W帧保合愎室忮e拿“筆墨紙硯”,陳最良茫然不識,麗娘“作笑”調侃道:這是畫眉筆、薛濤箋、鴛鴦淚眼硯。她用耐人尋味之一“笑”,譏諷了這位不學無術的塾師,還令其渾然不覺。

  ④春香雙關戲言“待俺寫個奴婢學夫人。” 麗娘不但不嗔怪,亦以戲言答之:“還早哩!”

  這句極富潛臺詞的話,冬烘腐儒是聽不出來的。字面上看是說春香寫字太差,深層意思卻是

  在譏笑小春香小小年紀就急著當“夫人”,丟不丟人呀?——當著老師的面和丫環(huán)開起了這樣的玩笑。正可見其心性袒露,芳心萌動。

 、荨案覇枎熌缸鹉辍

  寫字當中,杜麗娘忽然問起這句話來,還說要給師母做鞋。這是典型的姑娘家開小差的表現,卻帶著女孩兒特有的乖巧可愛。

 、揸愖盍纪藞觯惸锲炔患按儐枴澳腔▓@在哪里”

  麗娘一個16歲的姑娘,居然不知道自己家里還有一個花園,這真讓人覺得既滑稽又可悲。杜麗娘問這句話時向往、急迫的神情躍然紙上! 早將塾師“手不許把秋千索拿,腳不許把花園路踏”這一嚴厲警告拋至九霄云外。至此,觀眾才明白,她對老師的畢恭畢敬原來是裝模作樣。

  ⑦“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

  “原來”一詞,是恍然大悟的語氣,一個“且”字,細品之下就有“暫且擱下,以后慢慢盤

  算”之意,為后文的“游園驚夢”埋下了伏筆。

  小結:。其實,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個貌似旁觀者的杜麗娘,才是“鬧”的真正主角。沒有麗娘的默許、縱容、支持,春香未必敢“鬧”,敢“鬧”也未必“鬧”得起來。春香是麗娘的影子,春香之“鬧”,其實是麗娘之“鬧”的曲折反映。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地位、身份、教養(yǎng)的不同,注定麗娘不可能如春香般明鬧、諢鬧、大鬧,麗娘之“鬧”,鬧在暗處,鬧得文雅,鬧得巧妙。麗娘似乎顯得文靜、順從。她假意要責罰春香,卻又并不真動手;待陳最良走后,又向春香打聽花園去處。這些都說明什么

  (囿于大家閨秀的身份,表面上麗娘確乎顯得文靜、順從,似乎愿意循規(guī)蹈矩,不越封建禮教的雷池一步。但責罰春香時,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實際上是保護了春香。事后又向春香打聽花園的去處與景致,這正說明麗娘心中充滿對自由和美滿愛情的渴望。所以,后來才有游園驚夢,與柳夢梅生死相愛的故事發(fā)生。)

  問題四:老塾師陳最良可以說是封建教育與程朱理學的代表。課文中是怎樣寫出他的迂腐、守舊,并給予辛辣諷刺的?

  名字就迂腐得可笑。(陳最良在杜太守家設帳教書,杜家便是他的衣食父母,更兼麗娘母親對他款待周到,故而他并不想過分苛責麗娘與春香。但他視程朱理學為正宗學問,不遺余力地宣講,顯得迂腐至極。更富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傳授的詩經《關睢》及《漢廣》、《桃夭》、《雞鳴》諸篇,大多原是歌詠男女愛情、婚姻生活的,他卻偏要給予牽強附會的解釋,但最終仍是這些詩恰恰引動了麗娘的思春之情。這不僅是對陳最良,也是對整個封建教育的絕妙諷刺。)

  五、布置作業(yè)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我們的教育目標,在布置作業(yè)時,給學生布置一道開放性的作業(yè):寫一段200字以內的對話,要求既能表現人物的個性,又有風趣。作文水平的提高靠的是日積月累,所以每學到一種突出的表現方式就要應用于實踐。厚積而薄發(fā)。

  六、板書設計(略)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大堰河——我的保姆》出自人教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必修)第一冊第一單元,是本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首詩是現代詩人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詩壇的起點。詩人通過追憶大堰河短暫一生的悲苦經歷,抒發(fā)了對養(yǎng)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銘心的真摯懷念與贊美。

  新課標對鑒賞文學作品的要求:“能夠感受形象,品味語言,能夠得到感染與啟迪”。對詩歌作品的理解和鑒賞歷來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難點。這個單元的鑒賞重點是情感與意象,主要指導學生鑒賞中國新詩。教學這個單元的詩歌,要讓學生反復誦讀作品,揣摩詩人表達的情感,以豐富心靈,陶冶性情。

  “情”是詩的內核,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睹娦颉分姓f:“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币虼,教學本課的一個原則就是: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以真情去感染學生。 根據這一原則,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1.掌握借助敘事抒情的藝術手法和排比、對比、反復等表現方法的運用。2.通過綜合性研究學習,獲得詩歌鑒賞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1.揣摩詩歌語言,培養(yǎng)詩歌的鑒賞能力。2、實踐“讀(詩)—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人對大堰河真摯而深沉的愛,感悟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鑒于本詩是敘事抒情詩,即通過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細節(jié),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詩人情感。因此,抒情是本詩的側重點。因而把“通過品味典型意象來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情感”定為本課教學重點,而把“體會本詩運用的多種修辭手法”作為教學難點。

  說教法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薄敖處燑c撥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因此,這堂課我借助多媒體的手段,將“現代詩歌賞析方法”貫穿課堂,運用朗讀法,啟思點撥式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期望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說學法

  新課標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設計了

  1.朗讀法。只有反復讀才能讓學生領會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

  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畫面、歌曲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上沖擊,設置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引出“母愛”話題,導入本課的學習。

  2.整體感知

  “論其詩知其人”,了解詩人的生平經歷及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后,自由誦讀。在讀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在頭腦中勾勒大堰河的形象。可投影顯示大堰河的人物畫像,給學生一點感性認識,再讓學生抽象出人物形象。這樣整體感知的訓練為后面分析作者在人物中飽含的情感奠定堅實的基礎。

  3.合作探究

  a.搜索意象 把握情感

  投影出示問題“關于大堰河,作者最為難忘的是什么?”因為詩歌靠意象表達情感,所以只有發(fā)揮聯想、想象,在反復誦讀中方能體會詩人的情感。學生從文中篩選出信息:手、笑、哭、夢、淚、灰…老師適當點撥,并板書;投影出示“這些具體描寫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分組活動,合作學習,首先找出具體描寫的段落,其次運用聯想與想象反復誦讀,然后仔細體會,挖掘文學背后、細節(jié)深處所蘊含的作者對大堰河的`懷念、同情、贊美、謳歌。這個問題及活動的設置,不僅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培養(yǎng)學生一種合作意識,在互動交流中教師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思維撞擊,產生更多的火花,讓學生體會到收獲的喜悅。

  b.探究修辭 體會作用

  投影出示“詩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這個設計就是對本科教學難點的探究,讓學生找出詩中運用修辭的詩句并在反復誦讀中體會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在詩人情感表達上的妙用。

  4.現代詩歌賞讀

  要求學生飽含謳歌與贊美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對比前面的朗讀,在讀中加深情感的領悟。

  5.延伸拓展

  引進生活的源頭活水,用情感來撞開學生的心扉。引導學生找到文章與現實的聯系點,抓住這一聯系點,讓語文回歸生活我設計了“本詩哪些語段讓你聯想到自己的母親?講講你和母親的故事!边@個問題是把對大堰河的感情升華為對母親的感情的過程。這樣將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課文與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要求學生講述條理清楚,語言生動。教師可以播放背景音樂,調動學生情感。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感恩美德,同時也深化了本文的教學難點。

  6.布置作業(yè)。

  把“你與母親的故事”整理成一篇文章。

  說板書設計

  一篇優(yōu)美的板書設計有“微型教案”之稱,一篇好的板書設計能體現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教學重點、難點,也易于學生學習。這節(jié)課我采用圖示式的板書設計,兼以簡潔的文字說明,體現課文內容,并利于學生背誦理解。根據求實、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則,我設計了如下板書

  手

  灰 ↑ 笑

  ↖ ↓↗

  ↘ ↙

  人物形象 修辭手法

  思想感情-----------及作用

  ↗↑↖

  這就是我今天的說課,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3

  第三冊語文主要是詩詞,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說,詩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這一部分,高考時直接題和間接題都很多,關鍵是直接題較多,如:

 。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號、并稱及文壇地位等;

  (2)風格流派、文體;

 。3)名句填空;

  (4)對相關背景的了解、對主要內容和重點字詞的理解;

  (5)對寫作特點及藝術手法的鑒賞。詩詞教學從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tài)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中第二單元的宋詞,通過學習本課,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提高鑒賞宋詞的能力。

  學情分析:高二學生我們的學生閱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于陶淵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所以要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教學目標:依此學情,根據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僦R目標:了解蘇軾的的創(chuàng)作風格及豪放詞的特點

 、谀芰δ繕耍簩W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提高鑒賞宋詞的能力

 、鄣掠繕耍毫私庾髡呖释麨閲ЯΦ乃枷肱c壯志未酬的苦悶

  ④方法目標:誦讀法;講授法,不斷啟發(fā)學生從而把握全詞意境;討論法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征,從而針對性的確立學習的重難點。本課的重點是了解蘇軾的豪放詞風和情與景的自然結合,難點是體會作者深刻含蓄的情感。

  教學方法:如何突破重難點是本課的關鍵。

  (1)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盡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們的學生閱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于陶淵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

 。ǎ玻┫缕杂懻摓橹,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3)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變遷,同時加大隨堂訓練的容量,以適應高考的分量。

  學法指導:教是為了不教,學法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⑴指導學生自主學習。⑵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發(fā)現學生獨特的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養(yǎng)成質疑探究的習慣。⑷“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指點學生拓展延伸,課外閱讀名人名篇,強化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為高考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上片以講授為主;下片以討論為主.

  導語設計:三國是個充滿魅力的時代,其中赤壁之戰(zhàn)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勢,而且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時光如水,斯人已矣,但每一個為這一戰(zhàn)所激動著的人來到赤壁,當年的'沖天火光、震天喊殺聲仿佛又能縈繞于腦海。赤壁之戰(zhàn)后八百多年,一位偉大的天才人物來到赤壁,寫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戰(zhàn)一樣流傳千古的偉大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為偉大的天才人物就是蘇軾。

  示范朗讀:激情充滿壯志豪情

  檢查自主學習的效果:熟悉課文內容以后,指導學生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查閱資料,由學生口頭介紹作者;在個性化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篩選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與高考接軌。

 。ǘ嗝襟w顯示:字詞積累,隨堂訓練。)

  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一是把握對字詞的賞析;二是把握意境,盡可能地再現當時

  情景;三是對一些藝術手法賞析穿插其中;四是由于詩詞跳躍性大,而我們的學生史學知識欠缺,所以我在講述時補充了一些史學知識,這似乎把語文課講成了歷史,也不知得當與否,算是一種嘗試,還望各位前輩提出批評意見。至于延伸比較部分,以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板書設計: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用多媒體顯示如下板書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上闋赤壁奇景波濤洶涌山勢險峻

  下闋懷周瑜儒將風度非凡膽略

  抒己感慨人生如夢壯志未酬

  要先給學生方法: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盡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下片以討論為主,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拓展延伸: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全文總結:江月是永恒的,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中人只是滄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暫,又何苦讓種種“閑愁”縈回我心呢?一位襟懷超曠、識度明達的詩人浮現在我們眼前,在他的自解中仍有一腔豪邁之情。

  遷移應用:學以至用。讓學生了解蘇軾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詩詞教學從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tài)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

  教學效果預測:總之,在新課標教育理念下,從以下幾點可見這堂課的效果①沒有將文質兼美的散文肢解成幾大塊,維護了散文的整體美。②突出了新課標以“學”為主,而不是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從復述故事到板書設計,從質疑到評價,都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③使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終身教育的需要。④提升了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能力。⑤使學生樹立了“以人為本”、“以天下為己任”的價值觀。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寡人之于國也》選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單元第八課,本文是戰(zhàn)國時期亞圣孟子與梁惠王談論治國安邦之策時的言論。語言嚴謹、條理層次清晰并且內涵深遠。這篇課文中,需要重點掌握的文章,同時也是難以理解的文章。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議論性散文的論點和論據,體會古人圣賢的治國智慧。通過思辨性的文字和深刻的內涵以及雄辯技巧,使學生感受辯論的魅力和治國的思想。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正處于高中學段,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逐漸養(yǎng)成,他們已經具備了學習文言文的相應知識儲備,也具有學習文言新知的動力和興趣。學生能夠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誦讀文章并合作探究,習得文章的重點并解決情感的理解問題。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出發(f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文章中的關鍵文言詞語和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捋順文章思路。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朗讀法和小組討論法,學習本文的中心論點和修辭手法,掌握論證技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體會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及其對于治國安邦的意義。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學生通過朗讀法和小組討論法,學習本文的中心論點和修辭手法,掌握論證技巧。

  難點:學生體會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及其對于治國安邦的意義。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诖,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主要包括:閱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和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新課導入、整體感知、深入研讀和延伸作業(yè)等幾個方面。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總是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住學生。好的導入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可以形成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jié)課我將采取“復習法”進行導入:通過向學生介紹初中學過的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進行對比閱讀,以此形式進行新課導入。提問學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也成為后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后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國也》。(板書:寡人之于國也)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首先,我會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同時注意朗讀的快慢、停頓以及感情,找出文章中難以理解的字詞;其次,學生再次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分析出文章講了什么?我會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指導和總結,得出文章的層次劃分:點明主題——“民不加多,為何?”孟子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進行答疑,解決“民不加多”的疑問。(板書:民不加多)再次,解決“民加多”主要包括:農糧生產、水產養(yǎng)殖和林木種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應有的態(tài)度是“王無罪歲”。這樣的安排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并掃清字詞障礙,有利于進一步解決文章重難點問題。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jié)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這個階段主要是解決文章中需要重點分析和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問題。我會安排三個問題,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首先我會向學生提出疑問:開篇提到孟子在說明梁惠王與鄰國政策無本質區(qū)別時,為什么不直接說明,而是“以戰(zhàn)喻”?通過分析課文內容,總結答案。我們可以得出:梁惠王好戰(zhàn),對于戰(zhàn)爭十分熟悉,這樣說,具有啟發(fā)性,便于學生接受;這是從表面上解決了“以戰(zhàn)喻”的內容理解,之后帶領學生深入理解這一內容所蘊含的論證方法。此內容運用比喻論證,且十分恰當和貼切,使話語和論證充滿邏輯,文字的生動和從容,體現孟子的機智和風趣。(板書:比喻論證:戰(zhàn)喻)隨后請同學們思考,以現代眼光審視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內涵?對現代生活有怎樣的意義和啟示呢?學生就此問題能夠實現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在物質角度要:解決溫飽問題,有糧吃,有房住,不饑不寒,養(yǎng)生喪死無憾;在精神文明教化方面:進行思想教化,興辦教育,敬老愛幼,文明之花盛放;嚴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觀條件。孟子這樣的眼光對于現代生活的意義:啟示我們要維持生態(tài)平衡,增強環(huán)保意識,解決經濟快速發(fā)展而來的日趨嚴重的環(huán)境惡化、生態(tài)失衡問題。(板書:王道)對于一篇課文的學習不僅要能夠理解內容,還要能夠賞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因為我再次提出疑問:本文論辯藝術的技巧有什么?(板書:論證技巧)經過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我們能夠得出,從修辭角度來說:恰當地運用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運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強氣勢。對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齊中具有參差之美,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性。再從結構角度來看: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語言語體角度:口語化,生動多趣。辯論說理講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誘,爭取主動,易于接受。(板書:修辭:排、偶)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拓展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向同學補充說明有關于孟子的思想主張和治國策略:在治國安邦上:孟子提倡“民貴君輕”的安邦之策;從人的本性和天性方面: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論”;而身為儒家代表之一的孟子,他延續(xù)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最后,孟子提出的理論多為現實服務,不同于莊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義,孟子風格是闡論明理的現實主義。

  (五)小結作業(yè)

  課堂教學的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是課堂回顧的環(huán)節(jié)。我的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設計為:通過回顧文章的條理和思路,并結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個問題,鞏固知識要點。作業(yè)的完成是對本節(jié)課的回顧與總結,也是很好的歸納與梳理。我會布置作業(yè):請同學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謀臣,將會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國策略的欠妥之處呢?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我的板書力求精簡,清晰直觀,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重難點。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首先我將對教材進行簡要的分析,《鴻門宴》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課本中的一篇精選課文,它選自司馬遷的《史記》。全文以劉邦赴鴻門宴請罪為核心,連同赴宴之前與赴宴之后共分為三個部分,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開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結束,按項羽是否發(fā)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脫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形象生動鮮明,組織周密嚴謹,語言精練優(yōu)美。

  二、說學情

  分析完教材之后,我將繼續(xù)分析學情。把握好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程面向的是高中生,他們已經具備相當充足的知識儲備和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本文涉及的歷史人物,比如項羽、劉邦、張良等,在歷史上都十分著名,對于高中生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但文言文的學習對學生們來說,可能還是會有些困難。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對于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自學課文。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出發(fā),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分析項羽的性格特征,欣賞本文的`寫人藝術。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項羽的性格特征,提高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對于歷史人物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項羽的人物形象。

  【難點】欣賞本文的寫人藝術。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采用品讀法、討論法、圈點勾畫法和情境教學法。

  說完了以上內容,下面我將就我的教學過程進行一個具體的介紹與分析,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一個好的導入往往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快速地進入課堂的學習。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我會給學生們播放電影《鴻門宴》的視頻片段,在活躍了課堂氛圍、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之后,順勢導入新課《鴻門宴》。

  (二)整體感知

  導入結束之后我將進入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是對課文的大致感受,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會帶領學生們通讀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然后,讓學生們圍繞著文中的人物形象進行閱讀,為接下來的深入研讀做準備。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是解決教學重難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首先我會讓學生默讀全文,勾畫出描寫項羽的句子,自主思考項羽的性格特征。在學生思考時,我會給學生一定提示,即注意項羽的每一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的,據此判斷項羽的性格。之后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與完善,得出政治上無知、自大輕敵、不善用人這三點。然后,我會用多媒體展示歷代名人對項羽的評價,讓學生更全面、理性地認識項羽。

  接下來,我會繼續(xù)引導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人手法。首先我會讓學生自主思考作者在塑造項羽形象時,手法上有何高妙之處,之后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小組匯報,老師點評、啟發(fā)、完善并總結。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讓學生聯系自己看過的小說和電影,想一想矛盾沖突在刻畫人物形象上的好處,讓學生明確這種寫作手法的好處,且能夠自覺運用到以后的寫作中去。

  (四)鞏固提高

  在深入研讀結束之后,我將進入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會安排學生們就“項羽最后為何會失敗”進行一個辯論賽,借此加深學生對項羽性格的理解,提高學生們的表達能力與思辨能力。

  (五)小結作業(yè)

  為了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我會結合學生的感受對本堂課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回顧與啟示,并布置課下作業(yè):結合分析項羽人物形象的方法,自主分析劉邦和樊噲的性格特征。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在板書上將項羽的人物性格進行了概括與展示,分別是政治上的無知、自大輕敵和不善用人。此板書力圖以簡明直觀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語文 號。

  我今天說的課題是______________(板書:課題、作者)。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和總結遷移六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_______中語文必修_______第_______單元_______課《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本單元是_______單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_______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jié)課的訓練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jié)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梢哉f,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一把金鑰匙。

  三、說學法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發(fā)現真理。"讓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激發(fā)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

  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guī)律。

  3.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懸念法——帶著問題,鞏固提高。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程序

  (一)激趣揭題,質疑定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發(fā)問: "______________?"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ǘ┱w感知,讀中學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后討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ㄈ┭形鼋Y構,精讀感悟

  劉勰說得好:"觀文者批文以入情。"閱讀教學中應該像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1、細讀悟理

  (1)整體層次:做到思之有序。這部分可分三個環(huán)節(jié):

  A、提供自學材料;B、個人嘗試練習;C、小組交流反饋。

  (2)研讀悟學法:讀中解惑悟情。這部分采用教、扶、放的方式。(導讀、交流、自學)

  2、精讀悟情

  抓住本課中你認為最精彩的語段進行分析,談談你認為他寫得好在哪里?可進行遣詞造句的`錘練。

  五、說總結遷移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

  學生提出問題,并且?guī)е鴨栴}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chuàng)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為此,可以利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為自己這節(jié)課學得怎么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師這節(jié)課教得怎么樣?有哪些地方你覺得還沒有講清楚?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一節(jié)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布置的課外作業(yè)是:__________.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總結遷移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囚綠記》是我國現代作家、翻譯家陸蠡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寫成的一篇詠物抒情的散文。課文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的經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愿,頌揚忠貞不屈的氣節(jié),抒發(fā)了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與自由的向往之情。由于它的寫景狀物很有特點,表達情意含蓄蘊藉,很適合中學生朗讀、賞析。人教版則將它放在高一必修Ⅱ,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一起,組成“閱讀鑒賞”的第一單元。

  作用:本篇課文主要讓學生學會抓住景物特點,運用象征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學生明確作者在抒寫對綠的熱愛之情中,表達對生命的愛,永向光明,頑強抗爭的精神的歌頌。

  二、說學生

  高一的學生基本能把握課文的.內容。從初中到高一他們接觸了不少美文,多數對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有所感悟。但他們有很多人沒有很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滲透圈點批注的閱讀方法。農村中學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也沒有閱讀方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用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表達。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地去相信學生。還要收放得當。同時培養(yǎng)學生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獲得作者思想感情的體會和對課文美的感知,再結合寫作要求力圖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三、說教法

  本課試圖用多媒體手段來增加我的課程容量以及課堂的美感。在指導誦讀中加以音樂的伴奏,陶冶情操,加強對文本的理解。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鼓勵學生個性化的多元解讀,充分肯定其發(fā)現與感悟,使學生既有學習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議。圈點批注、討論、點撥,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對文本的解讀。

  四、說學法

  “授人以魚,僅享用一時,而授人以漁,將受用一生”。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討論——欣賞——仿作。依據對話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老師先用示范引導學生圈點批注和探究問題,然后學生課堂互動交流。抓緊文本,反復誦讀,圈點批注和問題探究,這樣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在閱讀方法上的難題。這種方法的選擇,尊重了學生的個體閱讀,尊重了學生交流發(fā)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

  五、教學過程與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情景導入

  (二)、 釋題

  (三)、初步感知

  (四)、合作探究: 1、自由發(fā)言 。2、共同研討

  (五)、主題歸納

  (六)、拓展引申

  (七)、作業(yè)布置:

  合作探究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思路:

  1、自由發(fā)言:

  讀一讀你最喜歡的語段或語句,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重點把握:記敘、議論、抒情、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以及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2、共同研討 :(重點把握象征、以小見大的手法以及對主題的解讀)

  主題思想方面的設計思路:

  1、不任意發(fā)揮,不一定要想到民族氣節(jié)、愛國情懷等,要做個性化解讀。

  2、 主題:作者通過寫在孤旅生涯中“囚綠”的故事,通過贊美窗前一株永向光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頌揚忠貞不屈的氣節(jié),抒發(fā)了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與自由的向往之情。

  對拓展引申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思路:

  1、設計問題:本文給你什么樣的深刻的啟示?

  2、設計思路:這個問題設置是為了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一個課堂總結,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與人生啟示方面進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對主題的進一步個性化拓展,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問題,突顯作品的現實意義。

  六、作業(yè)設計:試著借鑒本文的寫法,調動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種景物,力求寫出景物的特征。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同時與本單元的作文訓練專題“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征”相扣緊。

  七、對板書設計的思路:

  突顯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在板書的設計形狀上我下了一番工夫,把板書設計成一棵常春藤的樣子,與本課寫作對象暗合。給學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的美感。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雨霖鈴》,現在我從以下八個環(huán)節(jié)來說說這首詞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

  一、教材分析

  《雨霖鈴》是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別離詞,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分離別之前、離別之時、離別之后,層層深入,離情別緒,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這首詞,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有助于提高學生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

  二、學情分析

  作為高一年級的學生,對宋詞知識已經有所接觸,已經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鑒賞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

  感知作品內容,體會詞中凄清的意境和哀傷的離愁。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朗讀、意象來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詞人傷離別的愁緒,培養(yǎng)學生健康、敏銳的審美情趣。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四、學習重點和難點

  感受詞人在詞中流露出的'濃濃離別之愁;領會全詞情景交融的寫法。(為了突破學習重難點,我將通過以下三個方法來實現,從而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①誦讀討論法

 、谔釂桙c撥法

  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課文,營造氛圍。

  播放《送別》歌曲,將學生帶到一種悲涼的氛圍之中。我設計的導入語: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 自古以來,分別都是痛苦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宋詞婉約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鈴》,看看他又是怎樣寫“傷離別”的?

  (二)讀聽結合,整體感知

  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然后聽配樂示范朗誦,再讓學生嘗試配樂朗讀。在讀和聽的過程當中,我會給學生設置如下問題:找出所描寫的景物及分析這些景物有何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聽)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可見,誦讀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層層深入地誦讀,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在誦讀中初步感知詞的情感基調。帶著問題讀和聽,強化讀和聽的目的性。

 。ㄈ┚唧w賞析,揣摩名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圍繞以下兩個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ǎ保┩鯂S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試分析這些景物(意象)所抒發(fā)的感情,是如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ㄟ@一問題的設置,是讓學生通過體會多個意象所構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詞中所彌漫的濃濃的離愁,從而對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2)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歷來為人傳誦,甚至有人拿它來代表柳詞。這兩句詞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義?詞人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設計意圖:情景交融這一手法在古典詩詞中很常見,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手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賞析名句,讓學生理解情景交融這種表現手法,體會詩歌意境,更深刻地體悟到宋詞婉約之美,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并教給學生以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得出結論并各抒己見,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使自己的賞析活動更活躍更豐富,更能體現出學生作為鑒賞主體的獨特個性。

 。ㄋ模┍痴b(在完成課文分析的基礎上,我將組織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古語道:“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量的優(yōu)秀作品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就提高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實現當堂任務當堂完成。

 。ㄎ澹┱n堂練習,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是“授之以漁”,并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學以致用——為強化學生對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設置一道課堂練習題。讓學生讀李華的《春行即興》賞析這首詩的情景交融)

  七、說板書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形成以下的板書,這個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更完整的理解課文。)

  上闕:冷清秋之景 離情別緒 歸期渺茫

  下闕:傷離別之情 前途黯淡 命運難測

  八、課后作業(yè)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一個務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jié)課,我布置課外作業(yè):請任選一角度,對《雨霖鈴》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200字左右。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李清照詞兩首》,這是高一第二學期后半學期的學習內容。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介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四個部分來進行說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李清照詞兩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單元中的篇目,這一單元選編的是宋詞,在新課標實驗教材五個必修模塊中,這是唯一的宋詞單元。本單元選取的是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四位詞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體現了宋詞的發(fā)展脈絡和藝術價值。李清照的詞《醉花陰》《聲聲慢》放在最后,屬略讀篇目,安排一課時完成教學!蹲砘帯肥亲髡吣隙汕暗淖髌罚惆l(fā)“相思閑愁”,《聲聲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將重點賞析,寫詞人歷遭國破家亡夫喪劫難后的愁苦悲戚,是詞人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征。本課的學習將引導學生深入熟悉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為以后進行詩歌與散文系列的選修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部分——學情介紹

  通過本單元前面六首詞的學習,學生對豪放派和婉約派的風格特點已有了大體認識,對詞的文體常識和基本鑒賞方法已有所掌握,這一點對學生學習本課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這兩首詞如果不了解詞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難把握兩首詞中深層的感情內涵。

  針對學生學習本課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學生在課前1.回顧以前學過的李清照的作品2.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李清照生平3.利用早讀熟讀成誦,初步感知兩詞。

  第三部分——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學情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確立了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①背誦這兩首詞,因為《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要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 ②通過反復誦讀,對比探究,品味意象,體會“閑愁”與“悲愁”的區(qū)別,熟悉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學會知人論世。因《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要加強誦讀,在誦讀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和深層意義”,還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要學習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學會知人論世,了解與作品相關的作家經歷、時代背景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據這兩點所以我確立了教學目標二,同時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③體會真情之美,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及審美情趣!墩Z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因此我確立了教學目標三。

  教法與學法

  依據教學目標,及《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教學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要求,本課將通過誦讀法、情境

  法、對比探究法來進行教學,學生通過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來學習。

  說完了教法與學法,緊接著我將要說的是“教學過程”,分五步走。

  第四部分、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課前播放《菊花臺》歌曲,學生欣賞完我會問:為什么說“菊花殘,滿地傷”?菊花有什么象征意義?學生對《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電影比較熟悉,可能會想到鋪滿皇宮的菊花,宮廷軍變的失敗,生命的凋殘消逝??我會順勢總結到:菊花在影片中象征①對已逝輝煌的傷感②對生命凋殘的悲悼!盎ā边@個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古人有以花

  喻女子美貌的習慣,比如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南國有佳人,容華如桃李”, “美人二八顏如花”, “綠窗人似花”,“人面桃花相映紅”等等,黃花也無例外地成為這一習慣借用的對象,菊花就是黃花,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是一位善用“黃花”表達情思的人,《菊花臺》中的菊花意象就是對古詩詞中黃花意象的繼承。

  李清照在一個秋雨點點滴滴的黃昏,看著滿地堆積殘損的黃花正傷懷,聽著急風細雨吹打梧桐的哀樂,又想起那聲聲凄厲的雁鳴,不覺悲從中來,百感交集,寫出了飽含苦澀愁情的.詞作《聲聲慢》,而在《醉花陰》中她寫黃花則是一句肝腸寸斷的“人比黃花瘦”,同樣的黃花詞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情感體驗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李清照詞兩首》,從黃花入手,感悟一般黃花別樣情。

  之所以設計這樣開頭,是因為《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這一情境和導語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營造氛圍,讓學生更容易融入到詞的意境當中。

  二、誦讀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建議“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所以在本環(huán)節(jié)我將引導學生通過聽讀、自由誦讀把握兩首詞的不同愁緒,然后提問:為什么一般黃花別樣愁?這樣就順利進入到教學的第三環(huán)節(jié):

  三、品讀探究——賞析意象

  1、首先請兩位學生分別朗誦兩詞,然后全班一起探究問題一:對比賞析《醉花陰》《聲聲慢》中的黃花意象。(讓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資料全班自由討論)學生討論后自由發(fā)言,然后教師用ppt展示李清照生平資料,再補充明確:

  這個問題其實有兩問,我會引導學生重點賞析“瘦”“憔悴”“堪摘”。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越來越強,思維靈活,已能對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概括,所以這個問題通過課前預習和當堂討論,學生可能會賞析出《醉花陰》中的黃花是作者的顧影自憐,黃花外形上的淡雅、清秀和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體態(tài)相近,詞人借黃花反襯因思念而花容失色的自己,作者巧妙地用形象的“瘦”表達抽象的“愁”。

  《聲聲慢》中黃花的賞析學生由課前預習和導入可能會想到①作者借殘損凋零的黃花喻指漂泊殘老的自己和風雨飄搖的國家,“堪摘”暗指人老珠黃無人憐惜,可能想不到深層次的,這時我會用ppt展示李清照生平資料并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說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一直是伉儷情深,夫妻恩愛,志趣相投,經常一起踏雪尋梅,品詩論畫,觀賞美景,可是現在呢?學生在引導下可能會說出睹花思人這層意思。我會說:②作者想起昔日看到美好的黃花,夫婦總是攜手共賞,丈夫摘取一朵為自己戴上,萬般柔情,千種疼愛,而此刻自己卻

  是形影相吊,恓惶煢孑,無心賞花,亡人已遠,音容猶在,事過境遷,情何以堪?

  ③作者經歷了北宋到南宋的歷史巨變,目睹了國破山河碎,飽嘗了時代苦難,再加上作者的士大夫情懷,作者才如此傷感,作者借殘損的黃花傷己、傷時、傷國。

  之所以設置這個問題是為了讓學生在鑒賞古詩詞時學會知人論世。探究完本問題,我會緊接著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二:

  2、自讀并比較《醉花陰》《聲聲慢》中愁緒的不同,通過前一問題的鋪墊,學生會很容易回答出:《醉花陰》中是相思閑愁,是浪漫的愁、是懷著期盼與等待的美麗的愁;《聲聲慢》中是家國悲愁,飽含著亡國之恨、喪夫之痛、孀居之哀、顛沛之苦,是絕望的、壓抑的、難以訴說的愁。

  之所以設置這個問題,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分析,感受兩首詞中愁緒的不同,突破本課教學重點。

  接著我會總結到:從黃花意象背后,我們讀出了一幅幅生動可感的畫面和主人公愁苦的

  情狀,體會到了詩句意象背后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這里第一個象和景指詩詞意象淺層的形象,第二個象和景指詩詞意象深層的情感和思想。我們賞析詩詞,一定要讀出它的深層內涵。比如孟浩然的《春曉》表面似乎只描寫了詩人春日酣眠醒后發(fā)現落紅遍地的情景,“花落知多少”深層則暗含著惜春、惜時的思想感情。

  指導完詩詞鑒賞方法,我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三:

  3、作者還通過那些意象表達了兩種不同的愁緒,請同學們再讀兩詞,選出你喜歡的詞句及意象,從深層賞析兩詞,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試用散文化的語言,加入適當的想象和聯想,以“我”開頭進行描述。

  認知發(fā)展論指出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能進行相關的學習遷移,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可能會賞析到過雁、酒、黃昏、梧桐、細雨等意象,對淡酒、過雁可能賞析不到位,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對學生獨創(chuàng)性的賞析要給予表揚和激勵。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示范到:我最喜歡《聲聲慢》中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我形單影只,只有殘損的黃花在這清冷的秋風中與我相伴,我苦苦尋找,尋找我逝去的青春,尋找我魂牽夢縈的丈夫,尋找我失去的藏書和金石,尋找我們曾有過的幸福生活。可眼前卻四壁空空,冷冷清清淡淡,孤苦伶仃的我,內心涌起萬千愁思和悲痛。作者從動作、環(huán)境、心理對愁苦的情狀進行了層層深入的描摹,為全詩奠定了凄慘悲涼的基調。

  之所以設置這樣的活動,是因為《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學應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tǒng)一的原則。心理學家皮亞杰在認知發(fā)展論中也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知識,而是設置充滿智慧刺激的環(huán)境,讓學生自行探索,主動學到知識。

  同時這一活動的完成就實現對本課教學難點的突破。我會以下面一段話對本課的教學進行總結:

  四、課堂小結

  通過對比賞析,我們體會到作者早年的“愁”是相思閑愁;晚年的“愁”則是在歷經國破家亡夫喪后的悲愁。真是“一般黃花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由此可見,鑒賞古詩詞一定要做到知人論世,賞析意象,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把握情感主旨。

  請同學們化身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體驗,讓我們在吟詠背誦中結束對本 課的學習。

  通過課前預習和當堂的反復誦讀、賞析理解,學生背誦本詞已沒有多大障礙,這樣就完成了本課的教學①,教學目標③則貫穿在整節(jié)課的誦讀賞析中,教學重難點的依次突破,教學目標的逐步實現后,本課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我會安排課后作業(yè):

  五、課后作業(yè)

  1.你對本課還有別的疑問和理解嗎?請寫成小論文,如果沒有請任選一首詞改寫成散文。

  2.積累有關黃花、梧桐、黃昏、酒、雨等意象的詩句,體味這些意象在古詩詞中的文化內涵。

  設計意圖: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作業(yè)設計可以呈現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業(yè)的形式符合語文新課標的要求,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質,新課改還提出學習語文應該養(yǎng)成積累和梳理的習慣。因此我設置了這兩項作業(y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高中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說課稿11-02

高中語文說課稿03-14

高中語文雷雨說課稿04-27

高中語文《氓》說課稿04-28

高中語文說課稿《氓》03-26

高中語文說課稿優(yōu)秀06-01

高中語文《赤壁賦》說課稿03-12

高中語文說課稿15篇01-13

高中語文說課稿(15篇)12-30

高中語文說課稿1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