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3-19 11:18:3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4篇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 千里躍進大別山》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的是解放戰(zhàn)爭中的一個戰(zhàn) 例:1946年6月,反動派背信棄義,大舉進攻解放區(qū)。在蔣匪軍的瘋狂進攻面前,黨中央先是采取了積極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歷經(jīng)一年,殲敵一百一十余萬,基本上遏制了軍隊的全面進攻。1947年6月,黨中央決定人民解放軍由戰(zhàn)略防御轉入戰(zhàn)略進攻。遵照黨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劉伯承司令員、政委率領大軍渡過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大別山根據(jù)地,從而揭開了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本文著重講了1947年8月24日夜,劉鄧大軍的先頭部隊強渡黃河,勝利躍進大別山,以他們的“英勇頑強”證實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根據(jù)課文的實際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規(guī)律等,我設計了如下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6個生字,辨析形近字“遵。尊”,“拖、托”,“渡、度”,“揭、渴、喝”,掌握多音字“劃”,理解“躍進、叮囑”等詞的意思,能用“布置”、“叮囑”造句。

  2.用“分層的方法”學習重點段落,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理解“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含義,體會比喻句的好處,并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劉鄧大軍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昂揚斗志。

  教學中,我“用分層的方法學習自然段,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定為教學的重點。將“運用文中的事實理解‘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意思”作為全文的難點,進行突破。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因此既要體現(xiàn)教師的“精講”,同時又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憑借教者的精講,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基本功。因此,在講課時,教者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真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我準備采用“圖表演示法”幫助學生分析當時形勢;用“指導分層的方法”理清課文脈絡;用“感情朗讀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語言表達能力。

  2.學法: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要求,我準備讓學生用“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方法學習本課。先讓學生觀察敵我雙方形勢表,分析敵我形勢,初步感知;然后讓學生通過粗讀、熟讀、有感情地朗讀來弄清課文主要內(nèi)容;接著讓學生認真思考,理解劉鄧大軍的革命精神;最后讓學生復述故事,體會并再現(xiàn)劉鄧大軍的英勇、頑強、善戰(zhàn)。在“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過程中,要著重抓住重點段落,讓學生通過實踐,進一步加深認識,提高能力,逐步養(yǎng)成“注意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的良好讀書習慣。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jù)講讀課文的實際要求,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五步。

  1。故事揭題,激發(fā)興趣。

  開始上課,我精心設計導語,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它是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在我們的頭腦中有許許多多革命志士英勇殺敵、奮不顧身的.英雄故事,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故事。”接著板書課題,口述課文大意。

  2.整體感知,掌握字詞。

  這個程序我準備分四步進行,首先讓學生輕聲讀課文,勾出不懂的字詞,并利用字典等工具書, 結合課文自學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句,實在不理解的作上記號,準備舉手質(zhì)疑;然后教者出示提綱,讓學生根據(jù)提綱給課文分段;接著引導學生用三五句話簡單地概括課文的大體內(nèi)容;最后通過提問檢測了解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對課文的熟悉程度。

  3.出示圖表,分析形勢。

  教學時教者先簡單介紹故事發(fā)生時的社會背景:1947年,解放戰(zhàn)爭開始第二年,遵照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劉鄧大軍渡過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jù)地,這一行動,揭開解放戰(zhàn)爭由戰(zhàn)略防御轉入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接著出示作戰(zhàn)雙方地形、兵力情況對照表,了解大別山所處的地理位置,從戰(zhàn)略意義上分析當時的險惡處境:①對陣形勢:前有強敵,后有追兵,而且追兵距我軍五六十里,僅一日路程。③對陣兵力:敵人在汝河南岸布置了幾十里長的防線,后面的追兵就有三個師的兵力,而我軍只有一個旅的兵力,敵我兵力相差懸殊。③對陣的條件對我軍極為不利,汝河水流湍急,北岸的船只被敵人統(tǒng)統(tǒng)拖走了或砸毀了;最后聯(lián)系當時主客觀的極不利條件,引導學生初步感知狹路相逢的情景,為學習后文做好鋪墊。

  4.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課文中“強渡汝河,取得勝利”是全文的重點,教學時分以下幾步進行:①讓學生聽音,思考第八小節(jié)的6句話都講了什么?如何給這一段分層?②讓學生說說:劉鄧大軍是怎樣殺出一條血路躍進大別山的?在這兒講解時先讓學生說出課文中描寫戰(zhàn)爭激烈的句子;然后讓學生動手劃出兩個最能表現(xiàn)劉鄧大軍勇猛無敵的句子(即比喻句),將它們換用平鋪直敘的句子進行表述,然后比較體會比喻句的好處;最后讓學生說: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的重要意義,理解“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像一把鋼刀插進了敵人的心臟”。③讓學生思考我軍取勝的最關鍵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分別找出“狹路相逢勇者勝”一句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出現(xiàn)在哪兒?再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體會“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具體含義。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戰(zhàn)士們的勇敢頑強、奮不顧身、不怕犧牲。

  5.聯(lián)系板書,深化感知。

  學習完重點段后,教師根據(jù)板書,引導學生重溫課文內(nèi)容,并要求學生說說文中劉鄧大軍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并談談自己的體會。最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復述全文,深化感知。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趕海》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選了三篇文章,雖然描述的內(nèi)容不同,但都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學習后學寫一篇自己覺得有趣的事!囤s!窞楸締卧牡谝黄,這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趣事,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因此它是完成后面教學任務的橋梁和鋪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xiāng)》這支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文章巧妙地以人們熟知的歌詞開頭,很自然的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三到五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具體記述了“我”童年時代的一次趕海的經(jīng)歷:“趕到海邊—抓蟹—捉蝦—快樂而歸”。其中“抓蟹”,“捉蝦”是記敘的重點,具體生動,充滿趣味。結尾再次引用同樣的歌詞,從內(nèi)容上說,突出的抒寫了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從結構上說,照應開頭,文章結構緊湊,渾然一體,頗具所謂圓合之美。

  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了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是激發(fā)學生熱愛童年生活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

  (a)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能力。

  (b)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說一段話。

  (c)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

  (d)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三年級學生對大自然的了解不是很多,雖說橋頭人生活在海邊,但對大多數(shù)同學來講:趕海是有點遙遠的。因此,我把“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同時,由于學生的生活體驗有限,尤其是像趕海這樣的事較難有真切的體驗,因此,我把“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的思想感情以及通過文章的語言描述感受趕海的樂趣”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屬于轉折點的學生,積累了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雖掌握的知識不多,但已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以及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說教法

  (一)以讀代講法

  “三分文章,七分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奔又疚恼Z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為此我采用以讀代講法,感情朗讀貫穿全文教學。以讀代講,不但可以培養(yǎng)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使學生能“目視其文,口發(fā)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通過恰當?shù)姆绞桨褜W生完全帶入這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fā)下有效的進行學習,才能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教學本課時我使用這樣的教學語言“誰來充當小作者鬧著要舅舅帶我去趕海的事?”“為什么螃蟹不甘束手就擒呢?”,“我”又是怎么捉拿“武將”?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情景。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非常感興趣的氛圍中自主的`掌握知識。

  四、說學法

  (一)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fā)探索,因此我把質(zhì)疑,釋疑作為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抓住教學的疑點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啟發(fā)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币虼,本篇課文教學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讀、思”感受趕海的樂趣及文章的語言美。

  (二)合作學習法

  我們培養(yǎng)的是新時期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tài)度,開朗的性格以及善于與人合作的精神,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讓學生小組討論,讓他們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在知識方面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借鑒。

  五、說教程序

  教學程序是否安排得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學習生字詞,幫助學生讀通順課文,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nèi)容。第二課時進一步加強技能目標的訓練和完成情感目標。也就完成本課的重點,難點。

  下面 ,我著重講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趕!愤@一篇課文,那么趕海這件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讓學生簡要說說.師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有的人童年是快樂的,有的人童年是幸福的,那么課文中的小作者的童年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將繼續(xù)來學習這篇充滿童趣的課文,讓我們也跟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趕海的樂趣.(教師板書11趕海)課一開始,我通過自己富有感情的語言并結合課文的圖畫,把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提起來了, 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感興趣!”就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給調(diào)動起來了。就形成了“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diào)!边@樣就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導他們理解全篇課文的內(nèi)容.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一自然段

  首先指名學生讀這一自然段,接著提問:“是什么勾起了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唱《大海我的故鄉(xiāng)》)教師提醒:在朗讀時,帶上對趕海趣事幸福甜蜜的回憶,朗讀時要充滿對大海故鄉(xiāng)的深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每當……便”說明了什么?然后用導語過度下一自然段:趕海對我來說是那么的有趣,那么我童年趕海時是個怎樣的情景呢?在趕海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怎樣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課文。

  2、講讀第二自然段

  讓學生自由朗讀這一自然段,閱讀并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過程,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思考問題:

 。1)、文中哪個詞表現(xiàn)了我趕海的迫切心情?

  (2)、“我”初到海邊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ㄟ@樣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樣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時動口、動筆的習慣。)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板書:浪花回頭,追趕浪花

  接著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入情入境,體悟作者趕海時的喜悅心情。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深入體悟趕海的樂趣,以及體味課文的語言美,同時發(fā)動學生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白本自然段運用恰當?shù)臄M人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海浪與趕海人相互依戀、嬉戲的情趣。

  3、講讀第三自段

  這一自然段類似第二自然段,我讓學生自學為主,輔以引導,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要求他們找出:

  (1)、在海邊“我”看到人們在干什么?

 。2)、這些動作用什么關聯(lián)詞語連接的?

 。3)、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4)“我”又有什么活動?

 。5)、你覺得哪個場景最有趣?

 。◣е鴨栴}閱讀,這樣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樣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時動口、動筆的習慣。)

  學生合作交流匯報,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

  趣

  抓海星 捉 撈撿 捉蟹、蝦

  最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講讀第四、五自然段

 。1)、細讀第四段,展開想像,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過渡: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太陽偏西了,趕海的人們不得不回家……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趕海的人們都帶些什么東西回家?(學生自由發(fā)言,這樣有助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師述把學生帶入情境: “我”提一大堆“來之不易的海鮮”,迎著柔和的海風,沐浴著夕陽的余暉,踩著軟綿綿的沙灘走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ㄈ、總結

  總結在升華,我這樣設計結束語:今天,我們跟著童年時代的作者一起到海邊趕海了,并且感受了濃濃的趕海樂趣,有機會我們也要親自去感受一下抓蟹、捉蝦的樂趣。

 。ㄋ模┱f板書

  這一板書設計我主要板書趕海過程所看到與所做的,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趕海的趣事 ,并激發(fā)他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板書設計

  11 趕海

  浪花回頭 追趕浪花

  趣

  摸海星

  捉螃蟹

  捏大蝦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3

  一 設計理念

  1.以多角度,多種形式讀文,讀中求悟,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分析、記憶,解決基礎知識,表達自己對荷花的看法和感情。

  3.活用資源,緊扣“美”,激發(fā)學生想像力。

  二 教材分析

  本文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各具姿態(tài)、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 目標確定

  本年段的學生在一、二年級閱讀能力的基礎上,能比較迅速地隨文識字,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判斷課文中的精彩語句,為自主閱讀欣賞和理解課文提供了保證。通過衡量學情,根據(jù)新課標要求,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 隨文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播放光盤,觀看插圖,妙悟“美”,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3) 體會作者的豐富想像,學習邊閱讀、邊想像畫面的讀書方法。

 。4) 要善于觀察、多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本課重點是了解荷葉、荷花的樣子,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之中精彩的詞句,難點是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達。

  四 說教法,學法

  “教有多法,但無定法!币粋好的教法和學法是相融合的,也是相互推進的,根據(jù)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讀中感悟”法,“想像理解”法,“自主合作”法。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

  五 說教程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一 重組美景圖片:激發(fā)興趣,初識美

  播放課件,請學生觀賞后說說感受,當學生談到“美”時,順勢而導,這么“美”的荷花,作者如何用文字來表達呢?從而,進入新課。這樣,以直觀的畫面美感受、吸引學生,把學生限于生活環(huán)境無法親眼目睹而又十分感興趣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在眼前,激發(fā)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讓學習沿“美”的主線展開。

  二 整體把握,感知美

  新課程第二學段的閱讀目標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文章中生活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币虼,播放范讀課件,請學生一邊聽一邊想像畫面,隨優(yōu)美的音樂、畫面走入營造的生動情景中,整體把握課文,梳理出文章的脈絡,理清作者的思路。

  三 理解課文,感悟美

  結合圖片,與學生的讀思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品讀欣賞精妙語句,領悟課文的美妙。

  預設:學生自讀描寫荷花的重點段(第二—四段),勾畫出自己認為準確、生動的詞句,想像畫面,思考: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荷花?學生會談到對荷花的形狀、顏色、姿態(tài)幾個方面,教師對學生所談到的作個小結?隙▽W生的體會,與學生共同討論他們劃出來的詞句,體會“挨挨擠擠”在文中的意思及作用,感受“冒”字用得好,從而了解荷花、荷葉的樣子,播放課件,欣賞荷花的美。想像:這些白荷花,從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干什么?

  領悟到荷葉的多,荷花生長的姿態(tài),讓學生們帶著美的感情美美的讀,邊讀邊想象畫面,并理解作者說:“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边@句話是什么意思?“活的畫”是什么樣?當同學們看到、感受到荷花的確很“美”時,順勢而導,給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想像自己就是一朵美麗的荷花,會想些什么?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學習作者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運用多種閱讀方式聲情并茂地朗讀文章。

  文章的優(yōu)美,具體生動的描寫手法,與圖畫的“美”,學生豐富的想像力,為“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 統(tǒng)觀全文,深化美

  以課件中優(yōu)美的旋律再現(xiàn)課文意境,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將課文誦讀一遍,再現(xiàn)荷花的美景,將文字之美和感受之美融為一體,入情入境,受到美的熏陶。

  五 拓展與練習,不拘形式,表達美

  新課標對第二學段的習作要求中提到:“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觀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眱(yōu)美的文章、精美的圖片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當提問到:“生活中,你喜歡的花,有多美,說來聽聽”時。學生們自由地談開了,受到本課的啟發(fā),學生們也能展示美的片段,由學生自由地表達對美的感受。

  英國詩人基慈曾感嘆:“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悅!”語文課堂能幫助學生不斷感受語文的美、生活的美,提高語文素養(yǎng),升華生命價值!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4

  在這個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春天,我?guī)е环菪老、一份期待、一份激動、一份……的心情,走進了美麗的石巖中心小學,和這里三(4)班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朱熹寫的古詩《春日》。更讓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兩位領導和教學處陳主任,還有莊老師等一起和孩子們走進《春日》。不管教的成功與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教學這首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紤]到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的每一個字中,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反復品嘗,我就想:何不在學生已能讀得字正腔圓、有滋有味的前提下,開啟他們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先對詩人寫詩時的心情作一番大膽的猜測,然后再細讀推敲古詩中的每一個字詞,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證據(jù),小組交流后,再全班反饋,并在反饋的過程中,結合感情朗讀呢?我還從有關資料中發(fā)現(xiàn)《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贊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于是,我就想,我要讓學生通過這首詩的學習,知道不僅僅是詩人在享受春日的樂趣,春光無限好!享受讀書的`樂趣,書中滋味長!我和孩子們也應該是在享受春日,從詩句中尋找“美麗”的心情,詩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學了這首詩,我們肯定也會有所啟發(fā)。

  基于自己這樣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學習古詩并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制定了以下的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fā)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我還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步驟:

  1、讀春:從我們以前學過的詞語、詩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積累。

  2、詠春:從朱熹的《春日》中享受萬紫千紅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悅。

  3、惜春:從春的喜悅中感悟春光雖美,韶華易逝,激勵孩子們求知。

  4、繪春:將春情化為詩情,將詩情化為畫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

  教學設計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剛接手三(4)班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分析學生的學情,對于小組討論的成功與否我也沒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夠駕馭課堂。

  帶著這份自信,更帶著一份期望,我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這一課?紤]孩子們,可能平時對課外語文知識的積累比較少,因此,課前,我準備了些有關春天的好詞佳句,讓他們課前讀讀,即增加積累又營造了一種“春的氣息”。

  但教學過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沒有時間來演繹!一種失敗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居然不投入,不熱情!而且還有那么多老師聽課?是我的詩情不夠?是我的教學設計有問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聽課的老師馬上就找到了癥結所在:

  首先,是板書雜亂無章。當學生把詩人的心情猜測出來后,可引導學生給這些詞語歸歸類,這樣學生的學習思路會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類的詞語,雜亂無章,而且浪費時間。陳主任指出這個板書簡直就是空洞無物。是呀,我為什么不讓學生把找到的“證據(jù)”寫在黑板上,而不是寫寫什么心情的詞語?

  其次,讀的不夠,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教師亦沒有和學生一起親近文本,導致后面的討論成了空中樓閣,學生亦是霧里看花,沒了興致。

  第三,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fā)揮,一開始教師就對學生不信任,覺得他們想不出什么有關春的詞語,詩句,于是自作主張,提供一些美詞佳句讓學生讀,結果學生讀得不熱情。整個教學過程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分析學生學情,正如陳主任所說“好像是上給聽課老師看的”。結果連“底”都沒保住。

  本來應是領著學生走進春天,結果卻是領著聽課老師到泗水河畔,走馬觀花了一下,學生卻還在春外!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1-13

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說課稿11-05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說課稿02-09

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說課稿07-14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07-04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3篇03-06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三篇03-06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4篇03-08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6篇03-10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五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