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的說課稿模板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的說課稿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
一、說教材:
古詩詞是一種語言精練、感情真摯、節(jié)奏感強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于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它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內(nèi)涵深刻,意存高遠,而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我們身邊的孩子記得最多,背的最多的是電視廣告,唱的最多的是膚淺庸俗的流行歌曲,用經(jīng)典的古詩詞取而代之,既豐富了孩子的學習內(nèi)容又讓孩子從古典文學中汲取營養(yǎng),陶冶情操,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散發(fā)濃郁的.芬芳,我之所以選擇這篇詩,是因為它篇幅押韻、淺顯易懂、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比較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后四句的鋪排渲染更給人以美的感受。
二、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大部分是4—5歲之間,他們的語言能力有了飛速的發(fā)展詞匯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詞匯的內(nèi)容也有了豐富的發(fā)展,不但掌握了一些低級的詞,而且也逐步掌握了一些高級的詞,即抽象性和概括性比較大的詞。對于古詩詞的學習也從死記硬背過渡到理解性記憶。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心理特征的古詩,幼兒會帶著游戲的興致樂于學習。
三、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中班幼兒仍以形象思維為主,為了讓孩子有更直觀的感受,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我設計了以圖配文,以古箏演奏為背景的ppt引導孩子欣賞理解古詩從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2、講解法:針對古詩中比較難以理解的詞語或者是重點詞語給予提問、講解,讓孩子進一步理解古詩內(nèi)容。
四、說學法:
1、觀察法:先讓孩子自由的觀察江南圖,看一看說一說畫中的內(nèi)容。
2、游戲法:孩子天生愛玩,在孩子初步理解詩詞內(nèi)容后讓孩子們扮演詩中的角色,能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再次感受詩的意境美。
五、教學目標:
1、嘗試用看、說、演、畫等多種方式欣賞故事。
2、初步感受古詩意境美,體驗小魚戲蓮的快樂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體驗古詩的意境美,理解“戲”的含義。
活動過程:一、出示江南圖,請小朋友說一說圖上都有什么?
。ńo孩子出示荷花小魚小船等一個個的具體形象,通過孩子的看說讓孩子初步了解詩歌中所涉及的事物)
教師小結:這是一幅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的圖畫,江南水鄉(xiāng)真是一個采蓮的好地方,小船穿行在美麗的蓮葉間,魚兒也是那么的快樂,在蓮葉間自由自在的嬉戲玩耍,一會東一會西,一會南,一會北。
六、欣賞古詩
1、教師出示PPT《江南》并配樂朗誦。我設計的PPT是以水墨畫為主體,古箏配樂為背景。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演繹這首古詩,是為了突出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激發(fā)他們對中華民族光輝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興趣,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重點是讓孩子理解魚戲蓮葉間的“戲”,體驗小魚戲蓮的歡快情緒,教師可以讓孩子用動作來學一學小魚在蓮葉間是怎么嬉戲的例如:親吻蓮葉,圍著蓮葉游水等)
3、師幼一起朗誦古詩
七、用動作來表現(xiàn)古詩,體驗古詩的意境美
1、請小朋友用動作來表現(xiàn)荷花荷葉隨風飄舞的姿態(tài)和小魚戲水的動作。
2、在樂曲《江南》的伴奏下師幼共同表演。
八、延伸:用繪畫的形式讓孩子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1、教師引導孩子說一說在美麗的蓮葉間還會有誰在嬉戲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2、提供長卷畫荷田,讓幼兒進行添畫,共同完成水墨畫《江南圖》。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2
一、說教材:
《古詩三首》是部編本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一篇課文,前兩首古詩的作者分別是唐代的詩人王昌齡和王維。第三首古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陸游。
《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從軍行七首》的第四首。詩歌通過描寫在陰云密布、滿眼黃沙的瀚海“孤城”中擔任戍守任務的將士的寬廣胸襟,表現(xiàn)了他們立誓破敵、決戰(zhàn)決勝的頑強斗志和愛國主義的豪邁氣概。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的佳作。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面臨祖國分裂的劇變時代,早懷報國大志,中年從軍西南,壯闊的現(xiàn)實世界、熱烈的戰(zhàn)地生活,使他的詩歌境界大為開闊。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憶的“中年始少悟,漸欲窺宏大”;《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所自述的“詩家三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浩氣吐虹霓,壯懷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蟲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陰,而志氣不衰,鐵馬冰河,時時入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對中原淪喪的無限憤慨,對廣大民眾命運的無限關切,對南宋統(tǒng)治集團茍安誤國的無限痛恨,在這首七絕四句中盡情地傾吐出來。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安史之亂迫使詩人攜家?guī)Э诹鬟B輾轉,流落到四川梓州。多年的顛沛流離讓詩人飽受戰(zhàn)亂之苦,風雨漂泊的生活終于在勝利的喜訊中成為過去,共經(jīng)患難的老妻少子終于可以過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這些,詩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極而泣,以輕快活潑、爽朗奔放的語言,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該詩語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談話,卻又蘊含著深厚、強烈的愛國情感。在語言表達上該詩也沒有堆砌的華麗詞藻,沒有生僻難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6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會寫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3)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
。4)深入理解古詩內(nèi)容,學會背誦古詩。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學重點:
自主學習字詞,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從軍行》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憑借語言文字注解、圖片等,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nèi)蘊美。
3.教學難點:
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在古詩學習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對文本有獨特的閱讀體驗。但是對于邊塞詩學生讀得較少,再加上學生對于古詩的時代背景了解較少,所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課前搜集有關的資料,必要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補充有關的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教學中,設置情景,激發(fā)學生認知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這一教學主體主動積極地進行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探究。
2.說學法:
教學過程體現(xiàn)“以讀為本”的新課標理念,教學中,始終讓讀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古詩詞的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入情入境的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的思想的啟迪。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說教學流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jù)古詩的特點,引導學生或交流與古詩內(nèi)容相關的古詩,或交流與古詩作者相關的古詩,或欣賞與古詩主題相關的歌曲,其目的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認知興趣,使學習成為他們自身迫切的需要,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前提。
2.交流資料,感受古詩。
由于古詩與現(xiàn)代的生活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很大跨度,因此,我在本課采用了朗讀感語法、情境教學法,并適時地補充一些資料,以幫助學生感受千年前悲壯、蒼涼的邊塞生活。我還播放了歌曲《從軍行》《送別》和反映故事內(nèi)容的畫面,學生很快被那動聽音樂和優(yōu)美的畫面吸引住了,那荒漠古戰(zhàn)場的宏大的場景,一下子把大家?guī)У搅诉b遠的古代,仿佛親眼目睹了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同時,我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將士們忠心報國的豪情壯志。
3.借助注釋,理解詞語。
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有關資料理解古詩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交流探究,理解詩句的意思。
4.熟讀深思,層層深入。
在引導學生了解作者、了解時代背景、理解重點詞語、從字面上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梳理詩中的重點詞句,進一步深入理解感悟整首詩的詩意,想象詩歌的意境,體悟作者表達的情感。在整個過程中,通過自學、小組交流、全班反饋的.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5.課堂總結,拓展閱讀。
在本課的教學中適當?shù)匕才叛由旌屯卣梗康氖菫榱俗屝W生能更多地接受傳統(tǒng)詩歌的浸潤。在引導學生拓展閱讀時,指導學生學會對文本的整合,同時加強與課本以外教學資源的聯(lián)系,增大課堂容量,力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效率。
在《從軍行》一詩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同詩人”作品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同詩人的作品,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
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教學中,抓住“同主題”作品拓展延伸。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詞中,有不少的古詩詞雖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卻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學時,資源整合,主題凝聚,學生就能在把握基點中生情。
在課堂教學中適度拓展學生學習詩文的空間,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習詩文,繼承傳統(tǒng),弘揚中華文化,它不僅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思想,也順應著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拓展閱讀,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引導學生在古詩詞的海洋中咀嚼其意,陶冶性情,放飛心靈。
七、說作業(yè)設計:
通過課后作業(yè),檢查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和感悟情況,幫助學生背誦和積累古詩,進一步理解古詩內(nèi)容,深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3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解說。
一、說教材
。ㄒ)說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歸園田居(其一)》是語文版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第七課《詩三首》中的一首詩,這三首古詩分別為漢末古詩和魏晉古詩,它在我國詩歌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為后面學習唐詩奠定了基礎。本詩是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歸隱田園后寫的一首詩!稓w園田居》組詩共五首,此為其第一首,陶淵明由彭澤令棄官歸隱后第二年的作品,是陶淵明田園詩的代表作,生動地抒寫了詩人歸田后的生活和感受,可以說是詩人辭舊我的別辭,迎新我的頌歌。
(二)說學情
高一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而且初中已學過陶淵明的詩歌和散文,對陶淵明的性格、詩歌風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粗略了解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特點和隱士思想。同時,《歸園田居(其一)》這首詩語言樸素、簡潔,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詩句的大意,但學生在準確理解詩歌中的景情關系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升,另外在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學習陶淵明及其詩歌的現(xiàn)實意義也需要深入挖掘。結合學生的特點,本課的特點,以及大綱的要求,特制定學習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激發(fā)聯(lián)想與想象,再現(xiàn)豐富的詩歌畫面。
2、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再現(xiàn)詩歌畫面,以此來理解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
2、借助討論,感悟陶淵明及其詩歌的現(xiàn)實意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寧謐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體悟陶淵明閑適恬淡的生活情趣,理解“田園”的深層意蘊。
3、汲取陶淵明及其詩歌給予我們的精神營養(yǎng)。
【教學重難點】:
1、借助聯(lián)想與想象再現(xiàn)詩歌畫面,以此來理解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
2、感悟陶淵明及其詩歌的現(xiàn)實意義。
【課時安排】:1課時
二、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因此,我確立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探究法。只有反復誦讀,學生才能理解詩歌的美,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參與討論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個性見解。所以,我會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得出答案。當然,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我會適當?shù)赜枰渣c撥。教學上我采取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刺激,讓他們更容易走進詩歌,走進詩人,去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
1.運用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運用點撥法,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以點帶面,以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3.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讓學生自己品味詩中運用的情景交融等藝術手法。
4.探究討論法,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三、說學法
我所任教的班有些學生文學素養(yǎng)相對來說比較好。所以,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取誦讀,賞析,背誦的步驟來一步步地走進詩歌,走入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計劃一課時完成,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導入新課。本節(jié)課從時代背景開始,并簡要說明陶淵明對后世文人的影響,引起學生對陶淵明的興趣和關注。
【步驟二】誦讀詩歌。由全體學生誦讀,初步感受詩歌意境,之后由老師糾正在誦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讀音錯誤,然后老師范讀。教師的參與,會讓課堂更生動、更真實。之后全體再齊讀,以加深同學們對詩歌的印象。
【步驟三】師生課堂互動,分析詩歌內(nèi)容,突破重難點
學生上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充分感受詩歌,已經(jīng)有較深印象。本環(huán)節(jié)主要用點撥法,自主學習法和討論法來理解詩歌內(nèi)容。這個環(huán)節(jié)總的方法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自主思考,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發(fā)言。最后,老師作相關的補充。這樣的師生互動能讓課堂更活躍,最重要的是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我設定了以下幾個問題和任務:
1、全詩的題眼是什么呢?(師范讀,學生思考)“歸” 換成“去”“來”可以嗎?文本中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來“歸”?
2、本詩意象可以分為兩組,剛才一組已經(jīng)在上個問題中找出來了,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出聲誦讀并在誦讀的過程中劃出來另一組意象。
3、請同學們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描繪畫面并概括畫面特點。
而詩歌又是很有張力的一種文體,所謂張力就是能夠用有限的詞匯句子,勾起讀者無限的遐想,留給讀者進行聯(lián)想想象、再創(chuàng)造的空白空間。所以,我們要想真正領略到詩歌的美麗和妙處,就要善于放飛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對詩歌進行再創(chuàng)造。
方法指導:對詩句的聯(lián)想和想像落實在語言上,大多是運用細膩的描寫性語言或采用 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再現(xiàn)豐富畫面。
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來理解陶淵明詩歌的特點,被鐘嶸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詩質樸自然、不事雕琢、洗盡鉛華、真率雋永,沒有斧鑿痕跡,元好問評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整首詩景語其多,這是顯情,劍走偏鋒,沒有一定的功底是不敢這么寫詩的。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而陶潛用記敘的語言來寫詩,他不抒情。就白描,就記敘,就說方宅、榆柳、桃李,什么樣的榆柳什么樣的桃李都不說,《詩經(jīng)》里面還要這么講,“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無論是那“依依”還是“霏霏”,都是描寫,那么陶潛洗盡了鉛華,僅用訴說。就是這樣的表達,什么樣的人可以素面朝天?“素面朝天”天是天子,是怎樣見天子,素面去見天子,無需化妝,因為化妝的胭脂會污了她的花容,這是怎樣的美?陶潛的詩又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我們需要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去理解陶詩的特點,也就是蘇軾所說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步驟四】知人論世?刺諟Y明為官資料,結合詩歌內(nèi)容及你所了解的陶淵明思考:為何陶淵明在13年的時間里五入五出?引導學生對陶淵明的生活經(jīng)歷做大致的了解,以此來幫助學生把握詩歌的情感,之后老師再補充陶淵明的相關知識。
注解:對于陶淵明詩歌風格的把握和情感的理解,解讀“意象意境”很重要,“知人論世”這一點也很重要。這種深層次的解讀有助于我們?nèi)娴娜ダ斫馓諟Y明這個人。也可以讓我們詩歌教學有深度,讓我們的詩歌呈現(xiàn)出它應有的全方位的美感。力求讓學生通過一首詩去觸摸一位詩人的靈魂。而且,在了解了陶淵明之后,大家就更能明白,為什么說陶淵明是中國的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當仕途失意時都去陶淵明那里去尋找人生的真諦。
【步驟五】討論提升,如何詩意地棲居?
此題目的設置旨在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適時地進行引導,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在今天這個瘋狂追逐利益的時代,讓學生體會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對清潔的精神品質的追求和他們痛苦的抉擇,并且引導大家在能夠在世俗的生活中擁有自己的小確幸,能夠有一方心靈的凈土。
【步驟六】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進一步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
解說:古人云: “腹有詩書氣自華!敝袊鴥(yōu)秀的古詩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好的載體。背誦經(jīng)典詩歌作品,能有利于學生汲取文化之精粹、培養(yǎng)審美能力、陶冶品性、提升個人修養(yǎng)和氣質。所以學生是有必要背誦優(yōu)秀詩文的!墩Z文課程標準》中詳細列出了優(yōu)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朱自清在《論詩學門徑》中提到“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這三百首詩雖少,是你自己的; 那十部詩集雖多,看過就還了別人!痹姼枵Z言凝練簡潔,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也非具有規(guī)律,背誦不算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學生多背誦詩歌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氣質和涵養(yǎng)。
總有段文字,能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種聲音,能融化舞動的靈魂。遇見文字,遇見聲音,遇見生命中的一切美好!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4
《鹿柴》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21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
一、教材簡析
《鹿柴》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五言組詩《輞川集》中的一首。這首詩是他晚年所作,當時他已厭倦官場生活,在藍田(今陜西西安東南)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鹿柴是輞川的一處小地名。
這首詩寫的是在深邃幽靜的山林里,只聽見有人在說話,但看不見人,只有陽光透射過密密的叢林,照在青苔上。詩人描繪了山林的幽靜,寫出了詩人在山林深處,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妙感覺。整首詩寫得自然流暢,毫不做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前兩句寫“不見”,不見的是人;后兩句寫“見”,見的是影。在見與不見之中,詩人給我們傳遞出的是一種以落寞為美的信息。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邊讀邊想,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本課的難點是展開想象,體會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三年級學生做到: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3、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nèi)容;4、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充分的閱讀中,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指導學生掌握一些積累語言的方法,鼓勵學生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根據(jù)以上原則,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本課的“鹿、返、復”三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看圖和誦讀,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想象詩句描寫的意象,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煉精美和意境的優(yōu)美深遠,體會詩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妙覺。
5、拓展閱讀古詩《竹里館》,激發(fā)學生自讀古詩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的確定
由于古詩詞句凝煉、意境深遠,今天的兒童理解時有一定難度。為此,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讀。目的`是使學生知道學習古詩會讀、讀好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容易疲勞,興趣點也易轉移,單一的誦讀形式,會讓他們產(chǎn)生厭倦情緒。因此,我采取了豐富多樣的誦讀形式。如初讀時的聽讀、自由讀、跟讀、范讀;理解中的個別讀、輕聲讀、看圖讀、齊讀;鞏固提高時的有感情地讀、配樂讀等等。不同形式的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自然使學生保持著盎然的誦讀興趣,從而達到熟讀成誦、積累語言的目的。
講。在研究了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能力后,我設計了請學生做“小老師”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啟發(fā)學生自由質疑,有效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也為稍后的“排障”與交流設置方向。接著鼓勵學生:“這些問題同學們都能自已解決,老師想請你們來做小老師,自己教自己!备挥谡T惑力的角色與教師期待性的語言,激起了學生濃烈的學習熱情,他們在小組內(nèi)或查字典、或看插圖、或揣摩詩句、或聯(lián)系已知,個個主動投入了“做小老師”的準備活動中。繼而,“小老師”們紛紛登臺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師生互相補充、完善,完滿地實現(xiàn)了既定目標。更具價值的是,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蓄積起了進一步學習的良好態(tài)勢。
畫。通過對詩句的理解勾勒出生動的畫面,進而加深對詩的理解,感知作者是怎樣進行觀察,又是怎樣通過動靜結合的手段將觀察到的景物濃縮成凝煉的語句表達出來的,使同學們受到美的熏陶、思想境界得到一次升華。
寫。把詩歌編成一個小故事,并寫下來。目的有三點:1檢查同學們對原詩理解的程度;2開拓同學們的思路、激發(fā)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3使學生從中悟出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今后應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
展。展一片天地。小學語文課本每冊選入古詩不多,我采用了“以詩引詩”的辦法,教學生選擇一些與課文相關或相類似的詩篇,為學生拓展一片閱讀的天地。
四、教學程序
1、課前準備
在班級板報“每日一詩”中連續(xù)一周都準備描寫大自然的詩歌。
2、教學新知
(1)導入新課:同學們,中國第一屆詩歌節(jié)將在馬鞍山市舉行,你們知道嗎?其實從牙牙學語起,我們就誦讀過許多古詩,你們可以隨意地吟出一兩句嗎?
(2)板書課題,析題,簡介作者,吸引學生喜歡這首詩。
(3)初讀古詩,指導學生讀通讀順。
(4)出示自學要求,讓學生根據(jù)要求自讀古詩。
(5)集體交流,鼓勵學生以當“小老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這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在小組內(nèi)或看注釋、或查字典、或看插圖、或揣摩詩句、或聯(lián)系已知,紛紛用自己的話說出了對詩句的理解。
(6)在集體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邊讀詩邊看圖邊說出對整首詩的理解。
(7)問:詩中寫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哪句詩?為什么?
(8)師讀詩,問:你想到了什么?這時,從學生的口述中便有了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
(9)教師激發(fā)情趣:這是一幅多么美的圖畫!你們能把它畫出來嗎?試試看。同學們迅速攤開紙,握筆構思。雖然學生的畫筆略顯稚嫩,但也正說明了這是他們對這首詩的理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避免了空洞的重復說教,學生借助畫面加深了對詩句的理解,又使書本知識得到延伸;能夠感知作者是怎樣觀察的,又是怎樣通過動靜交錯的描繪將觀察到的景物經(jīng)過篩選濃縮成字字珠璣的文章;還從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思想境界得到一次升華。
(10)學生自由誦讀,誦讀形式多樣(獨誦、合誦、配樂誦讀等),在學生誦讀的過程中,師巡回指導,引導學生讀出自然、舒緩的語調(diào),在讀中感悟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11)學習生字的書寫,重點指導“鹿”。
(12)出示王維的《竹里館》,讓學生朗讀欣賞,激發(fā)自主閱讀古詩的興趣。
(13) 本課的作業(yè)布置中,我讓學生選擇各自喜好的方式重現(xiàn)詩歌:
1、畫,給這首詩配上一幅畫;
2、唱,配上熟悉的旋律演唱詩歌;
3、編,把詩歌編成一個小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寫下來;
4、找,搜集并閱讀有關描寫大自然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詩歌的廣闊意境給學生留下了自由開掘的空間,而多元化的作業(yè)樣式則激活了學生各富色彩的智慧。
總之,我在這一節(jié)課中,圍繞教學目標,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強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積累,讀中感悟,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以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5
一、說教材:
選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第五單元所選的古詩文,題材多樣,內(nèi)容豐富;驅懢,或狀物,或表現(xiàn)親朋情誼,無不浸透著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這節(jié)綜合性學習,是對課內(nèi)詩歌學習的一個延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燦爛的古典文化,現(xiàn)在提倡國學,古典詩詞是國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老師有一個責任就是傳承好古典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這是我們的責任。古典詩詞,詞語凝練,意境深邃,韻律優(yōu)美,我們的母語教學,不能忘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詩歌文化。
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我認為安排這節(jié)綜合性學習課,是很有必要的。它體現(xiàn)了時代的需要,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需要。
二、說方法:
通過多種手段如多媒體,學生繪畫,音樂等課程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
教法:體驗法,鼓勵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學法: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讓學生準備背下來,小學課本中所有的.古詩詞,和初一初二所有學過的古詩。當然可以有課外
三、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
。2)了解古詩詞有關知識,
。3)積累古詩詞,學生爭取多背一些古典詩詞;
(4)學會誦讀古詩詞。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3、自主合作探究: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讓學生們積極的主動參與,培養(yǎng)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勞動的艱辛與創(chuàng)造成果的喜悅。
重點、難點:學生要多積累一些古詩詞,對古詩的感悟理解。
四、學情分析
我們學生對古典詩詞積累的不太多,好多學生不喜歡古詩詞,有稍微喜歡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記了,對詩歌的學習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tài);好多同學能背下古詩詞,但從古詩詞中汲取的知識情感卻少,不會鑒賞的多?傮w來看,學生對古詩的學習,不是很愛。
五、教學理念
1、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
2、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所以重點設為讀,背,大量積累。
3、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4、能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5、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中的要求: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六、設計意圖:
1、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了解中華詩詞,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歷史;欣賞中華詩詞,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燦爛。
2、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領略多姿多彩的創(chuàng)造風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瀏覽醒世鑒人的名篇佳句,體會博大精深的思想內(nèi)容,感知美妙絕倫的藝術特色。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6
一、說教材:
1、《春江花月夜》這篇選自高二選修課本《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高中語文課程必須體現(xiàn)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必修課反映基礎性,選修課反映選擇性。選修課考慮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方向和學習需求等方面的差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潛能,促進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fā)展。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拓展性。詩詞的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文化品味來說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唐詩是中國文學的奇葩,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鑒賞唐詩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和積淀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意義非凡。這首詩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張若虛的詩僅存兩首于《全唐詩》中,其中張若虛憑借《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足以立于詩壇而永垂不朽,成為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以“孤篇蓋全唐”的大家。這首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3、基于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1)品味語言,引導學生通過意象,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美。
。ǎ玻┌l(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
能力目標:(1)置身詩境,緣景明情,賞析本詩含蓄、雋永、景理情渾然天成的畫意詩情。
(2)賞析本詩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德育目標:反復朗讀中啟發(fā)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重點和難點解析:
詩歌鑒賞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如何在反復吟誦中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藏在文本背后的詩人的內(nèi)在情思。這是欣賞詩歌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我把提高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把賞析詩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作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是我們當前教育教學中提高學生能力的主要手段。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誦讀教學法
“誦讀”,顧名思義,就是反復朗讀,直至背誦。詩歌中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有著和諧的韻律,最適合出聲朗讀。通過教師和多媒體音像資料反復的聲情并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同時為學生提供情景交融的畫面可以給學生更為直關的理解。通過反復吟誦感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的情境。
2、討論法。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針對文本這個平臺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每一個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詩人。但是要讓他們心靈的琴弦響起來!闭Z文課應該成為他們發(fā)表個人見解的舞臺。只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參與討論,平等對話,才能有助于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靈感,才有利于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采用“自主學習了解課文——確定個性化的合作研究內(nèi)容——集體討論深化理解課文內(nèi)容——擴展延伸到其他作品”的教學程式。
4、講析法和點撥法。具體到詩歌《春江花月夜》的鑒賞中,由于學生接觸文本的時間有限,知識積淀和人生經(jīng)歷有限,很難理解詩歌中作者所發(fā)出的深沉的宇宙人生的思索,結合課本后的賞析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入詩歌內(nèi)部。同時在教學中運用補充一些他人所發(fā)的感慨以及進行簡要的點撥。
4、置身詩境,以景逆情。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去想象、理解春江花月夜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根據(jù)詩中的景去推斷詩中的情,進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才能。
三、說學法
教學的過程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向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據(jù)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
1、粗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
采取粗讀的方法,使學生從整體感知作品的內(nèi)涵。但《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意蘊極深,還應通過仔細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讀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把握詩中的景、情、理,才能跳出文本,有所感悟。
。猜(lián)想、想象教學法。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用語言塑造的文學形象是間接的形象,但它卻能比其它藝術給人更多的審美感受,這是因為它給人提供的想像空間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這些形象,欣賞它們,就首先要通過想像把語言還原成可視可聽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然后再品味詩歌語言帶來的豐富美感以及廣博的內(nèi)涵。
四、說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課前讓學生搜集關于“月亮”的詩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情感體驗。
1.新課導入。
好的導入,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應爭取學生參與,為此我用出示幻燈片--古人的月亮情結的方法,概括月亮在詩歌中的象征意義。迅速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使他們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具體如下:
同學們,月亮這個意象千百年來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象征意義十分豐富,它承載了人類豐富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她是美麗的象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親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朋友的懷念。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引發(fā)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到底是從何時月亮掛在了天上,又是誰第一個成為欣賞它的人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吧。2.整體感知。
這一部分我承接導語首先讓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有關月亮的詩句,然后介紹了作者和有關詩歌的簡單介紹,其中對《春江花月夜》的歷史意義及人們對它的評價說的比較多一點,這也是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從而使學生對這首詩有一個整體的、全面的認識。然后配樂朗誦全詩,使學生整體感受詩歌的美妙意境。
3.賞析詩歌。
首先給學生介紹了一點欣賞詩歌的方法和理念,在上一單元我們學習了“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賞析手法。這一單元在此基礎上學習用“緣情明景”的手法賞析詩歌內(nèi)容。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欣賞詩歌的方法,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
具體賞析中我把全文分為三個層次,按這三個步驟來賞析這首詩歌,一是欣賞詩的景物美,二是領悟詩的哲理美,三是鑒賞詩的情感美。
其中在欣賞詩的景物美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展開聯(lián)想、想象,描繪畫面意境,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
在領悟詩的哲理美的教學過程中,我在同學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把“江月照人”這一節(jié)深入展開,理解古人對人生的探索,開拓學生的視野。
鑒賞詩的情感美是本首詩的主要部分,我把“思婦懷遠”這一片段作為重點賞析部分,基于此,我讓學生從思婦的角度,改寫這一片段,寫出思婦的情感和心理。學生交流所寫的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情感美。
4.景情理相融的手法。
借助教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人文主義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點,在這一課中張若虛描述了動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中的五樣美,探索了宇宙的神奇奧妙,抒寫了游子思婦的離恨閨怨之情。使詩歌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tǒng)一,這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也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因此我把分析情景理相融的手法作為教學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這里,我用“月”這一意象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以月為紐帶,貫通情、景、理這一寫法的,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5.小結。結尾在一堂課中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結,它具有深化中心,點明主旨的作用,同時又是讓學生仔細回味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具體如下:
一首《春江花月夜》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輕彩淡痕,澄明恬靜,神韻飛動的水墨丹青。月是其吟詠的母題,在詩中似乎成了詩人生命情懷的一種寄托,成為詩人宇宙意識的覺醒和人生哲理載體。從中我們也感受到了“明月松間照”的空靈靜寂,“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夢幻神奇;感受到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相思,“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寂靜凄涼;感受到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清苦,“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無奈惆悵。從月生到月落融合了自然的景,宇宙的理,人間的情,月在張若虛筆下變得如此妖嬈多情,奧妙無窮!
。.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部分我是把它作為課堂的延伸來設計的。自古以來,春、江、花、月、夜就與詩歌結下了解不開的意象情愿,伴隨著人類的腳步,關注著蒼生的冷暖,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在此之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請大家繼續(xù)回顧學過或聽過的詩詞佳句,比較這些意象創(chuàng)造的詩境。
。. 關于板書設計如下所示:
意境圖:海上明月、月照花林、皎空孤月、江月照人、今夜扁舟、相思月樓、鴻雁長飛、月落滿樹
景: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情: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7
一、說教材
《木蘭詩》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古詩,學生在初一年級上冊已接觸過古詩詞,對古詩詞的格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一定的認識。《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詐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本詩為民歌,結構分明,語言樸素,感情濃郁,適于吟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1. 依據(jù)
新課標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初中古詩文的教學,則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為主體并適當積累一定的文言文詞句知識。至于本課,語文通俗,所以計劃以“熟讀”、“背誦”為重點。 學生分析。新課改提倡以學生為學的主體,課堂上主張“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對學生現(xiàn)狀的分析必不可少。
2.教學目標
1、美讀課文,背誦課文
2、初步了解民歌的特點和掌握對偶、排比、頂針、互文等常用的修辭格。
3、通過木蘭形象分析,體會木蘭的人性美
教學重點:
1. 背誦古詩。2.研讀刻畫木蘭定人物形象的'重點段落,理解繁簡相宜的寫作妙處。
教學難點:
了解本詩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并提醒學生在翻譯時要注意體現(xiàn)。
三、說教學方法和手段
依據(jù)“三有利”原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具體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1. 教法:誦讀法 復述法 鑒賞法 討論探究法 競賽法
2. 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結合多媒體電教設備輔助教學。
本課分兩課時進行。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8
一、說教材
《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寫的。寒食,是古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清明節(jié)前一兩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京都長安城寒食節(jié)的景象。首先寫春天京城的景色,暮春臨近,全城處處花絮紛飛,寒食節(jié)里,東風吹過,皇城里的柳枝隨風飄拂。接著寫夜幕降臨,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宮廷里卻正忙著傳賜蠟燭。詩人描繪寒食節(jié)的景象,從白天寫到夜晚,重點寫夜晚,以漢喻今,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不滿。
《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的第十首,是借助古老神話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而來。這首詩,整體來看是從織女的角度,開篇先寫織女隔銀河悵望對岸的牛郎,“迢迢”寫出距離之遠;第二句既寫織女,也寫銀河的清亮。接下來兩句寫織女勞動的情景,表現(xiàn)了織女的姿態(tài)美和勤勞形象,五六句寫織女織布的結果和織布時的情態(tài),明寫織女,卻暗連牛郎,寫出織女因愛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后兩句寫景抒情,情景交融,與前面的“迢迢”相照應,有力地強調(diào)了織女離愁別緒的哀怨。最后兩句中“盈盈”“脈脈”兩組疊詞的運用,突出地表達了織女對牛郎的纏綿情意。這首詩一韻到底,十句詩中有六句用了疊字:“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使這首詩質樸、清麗,情趣盎然。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詩人王建寫的一首古詩。詩人用形象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委婉動人。
本課由這三首詩組成!逗场访枥L了古代人們過寒食節(jié)的情景,《迢迢牽牛星》借七夕節(jié)牛郎織女的傳說,想象了織女與牛郎分離后的離愁別緒,抒發(fā)了分離的悲苦!妒逡雇隆吠ㄟ^寫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的望月所感,表達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會寫“侯、章”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3.結合注釋,邊讀邊想象詩中的情景,感知詩的大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是教學的重點,結合注釋,邊讀邊想象詩中的情景,感知詩的大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入詩境——想象畫面解詩意——吟誦詩詞品情感”的教學方法,注重圖文結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誦。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以讀為本”的理念,讓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n題導入
以古詩中的節(jié)日記憶引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ǘ┏踝x古詩,疏通字詞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由讀古詩,標出生字,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詩句,檢查生字認讀、古詩朗讀情況。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讓學生交流識字寫字方法,幫助識記、書寫。
(三)學習《寒食》
1.簡介作者韓翃和寒食節(jié)。
2.出示課文范讀錄音,學生跟讀。
3.結合課文注釋,嘗試自己翻譯詩句,同桌之間相互檢查翻譯得是否準確。
4.教師逐句翻譯詩句,講解詩歌大意。
大意: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吹拂著皇城里的柳樹。傍晚皇宮傳賜蠟燭,裊裊的輕煙飄散到權貴豪門的家中。
5.引導學習第一、二句。從“無處不飛花”中感受春天京城里花開爛漫的生機勃勃景象。“飛”字的動態(tài)強烈,有助于表現(xiàn)春天的勃然生機外,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
6.學習第三、四句!叭漳簼h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皾h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皇宮!拔搴睢边@里泛指權貴豪門。
7.講解詩歌中蘊含的諷刺情感。寒食節(jié)期間不能生火做飯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可是權貴豪門卻能夠破例點蠟燭,表達了作者的不滿和委婉的`諷刺。
8.歸納主旨:《寒食》前兩句運用高度凝練而華美的語言,描繪了春意濃郁、籠罩全城的畫面,后兩句借古諷今,委婉表達了對權臣亂象的不滿和諷刺。
。ㄋ模⿲W習《迢迢牽牛星》
1.簡介《古詩十九首》。
2.齊讀古詩,結合課文注釋先理解詩句大意。
3.教師逐句翻譯詩句,講解詩歌大意。
4.讓學生結合牛郎織女的故事,說一說詩歌表達的情感。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來?
5.學習詩歌的前四句。詩的前兩句先寫織女隔銀河悵望對岸的牛郎!疤鎏觥笔强椗睦锏母杏X,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后兩句不僅寫出了織女的姿態(tài)美,也意在寫出織女的勤勞形象,更意在寫出織女因牛郎不在身邊的孤寂苦悶心情。
6.讀“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想一想,為什么織女會“泣涕零如雨”呢?
7.引導感悟詩中表現(xiàn)出分離的悲苦。結尾的“脈脈不得語”,將這種悲苦表現(xiàn)得更濃郁更真切動人。
8.歸納主旨:這首詩以物喻人,構思精巧。主要寫織女,通過織女織布的“不成章”,到“零如雨”,再到“不得語”,描寫細膩,充分表現(xiàn)出分離的悲苦。結尾的“脈脈不得語”,將這種悲苦表現(xiàn)得更濃郁更真切動人
(五)學習《十五夜望月》
1.簡介作者王建。
2.教師講解詩句大意。譯文: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3.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提示:“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煉,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袄渎稛o聲濕桂花”,這句詩讓人聯(lián)想到冷氣襲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4.詩的后兩句委婉地表達了游子的思親之情,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一下。
提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結合所學《寒食》,說一說這兩首詩蘊含了哪些傳統(tǒng)習俗,查找資料,找一找還有哪些詩歌寫到了傳統(tǒng)習俗。
6.歸納主旨:詩人運用形象凝練的語言,渲染了中秋時清寂月明的氛圍,結尾運用疑問“不知秋思落誰家?”,將思親之情表現(xiàn)得委婉動人,也給全詩留下了思深情長的意境和結尾。
五、說板書設計
在一堂課中,板書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設計優(yōu)美、形象生動的板書可以讓學生記憶深刻。本次板書緊扣教學內(nèi)容,抓住古詩主線,表現(xiàn)古詩內(nèi)容,概括詩人情感,簡單明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9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古詩,能背誦并任選一首默寫。
3.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學習準備
1、課前可讓學生回憶課上或課外學過李白、蘇軾的哪些詩或詞。
2、收集一些描寫山水的古詩讀一讀。
三、學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第一首,第二課時學習第二首。
四、學習過程
第一學時
1、交流背誦學過的李白的詩,描寫水的詩
2、自己把《望天門山》讀幾遍,讀熟了,再看看課文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詩每句話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在小組里討論,弄懂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4、自由誦讀,結合看課文、掛圖,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要說得具體些,而不僅僅是用白話翻譯古詩。還可把自己的想象畫出來,畫好后,到講臺前說一說,重點說說畫了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并請同學們評一評,看是否把詩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畫了出來。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并熟讀成誦。
6、根據(jù)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和想象,寫一篇短文。
第二學時
1、交流背誦學過的蘇軾的詩,描山水的詩。背誦《望天門山》。
2、自己把《題西林壁》讀幾遍,讀熟了,再看看課文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詩每句話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在小組里討論,弄懂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4、自由誦讀,結合看課文、掛圖,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要說得具體些,而不僅僅是用白話翻譯古詩。還可把自己的想象畫出來,畫好后,到講臺前說一說,重點說說畫了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并請同學們評一評,看是否把詩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畫了出來。(特別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可以用張開的手來幫助理解——“橫看”五個手指像五座山峰;側看就是一座山峰!斑h近高低各不同”則要想象:遠處看到的可能是什么樣——崇山峻嶺,連綿起伏;近處看到的可能是——一座或幾座山峰;高處看到的可能是——白云之上,大大小小的山頭;低處看到的可能是——懸崖峭壁,仰頭看那山是十分雄偉……
5、那么,廬山到底是什么樣呢?為什么始終看不出呢?小組討論。
6、大組交流,明白:作者寫景中寄寓了一個深刻而又普遍的道理——當局著迷,旁觀者清。
7、背誦和默寫。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0
各位老師,大家好!現(xiàn)在我來說課。我說課的題目是《詩經(jīng)·采薇》(節(jié)選)。
一、 說教材
首先,我來說一下教材。
人教版課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組綜合實踐活動"輕叩詩歌的大門"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搜集詩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寫作詩歌、朗誦詩歌等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对娊(jīng)·采薇》(節(jié)選)是閱讀材料的第一篇,是《采薇》中節(jié)選的四句詩歌,以回憶的方式寫了被遣戍邊的戰(zhàn)士從出征到回家的兩幅畫面。
第二,我來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處理。
由于教材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學習可深可淺。但我個人認為《詩經(jīng)》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珍寶。淺讀未免可惜,學生也不能領會其中美妙之處。尤其我們的課本所節(jié)選的四句詩乃是《采薇》中的精華,個人特別偏愛。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令人回味悠長。深入解讀,卻有很大難度。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是否能夠達到一定的深度,歷史的空間距離如何拉近等都存在問題。反復思量之下,我還是決定根據(jù)自己的解讀來備課,做好"輕叩詩歌的大門"的第一步,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就折服于詩歌的魅力,從而引發(fā)學習的興趣,取得良好的實踐成果。鑒于以上考慮,我計劃用一個課時精講。
第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根據(jù)新課標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tài)度"三個維度,我將本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反復誦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再造想像、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養(yǎng)成古詩學習方法。
情感目標: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詩歌的主旨。
最后,說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指出,文學閱讀必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魅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因此,我在教學中將體會感情,品味語言,賞析藝術特色作為教學的重點。由于本詩是早期的文言詩歌,學生在語言感知上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學的難點是品味語言,把握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得當,才能挖掘出學生最大的潛力,才能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結合。我認為這首詩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自己通過理解、感悟、朗讀去體會征人那種厭惡戰(zhàn)爭思念家鄉(xiāng)又奮勇抗敵的矛盾心理,通過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去鑒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所以我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創(chuàng)設情境法、誦讀法討論法 引導點撥法等。這樣可以真正的做到一學生為主題,尊重學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關于學法,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詩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課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背誦課文,使記誦和理解結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記憶規(guī)律,也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
三、說教學過程
我來呈現(xiàn)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1、首先是導入:音樂渲染,營造氣氛。了解《詩經(jīng)》,拉近距離。
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通過自讀、指名朗讀,發(fā)現(xiàn)障礙,正字正音,老師指導重點字詞及朗讀的節(jié)奏。
3、讓學生對照注釋明確部分字詞含義,老師強調(diào)"楊柳"解釋,在自學基礎上、根據(jù)老師引導、小結基本把握詩歌大意。
4、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感悟。
讓學生談談"楊柳依依"的畫面,畫面的想象能更好的理解戰(zhàn)士的情感,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5、引用課外詩文,進一步理解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描寫離別經(jīng)常用楊柳的用意。楊柳意象的把握對今后學習古詩歌很有幫助。
6、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
此處屬于補白。課本上是《采薇》倒數(shù)五六七八句,雖精彩卻給人無頭無尾之感。在此處通過圖片、音樂、資料及教師入情入境的解說來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理解。
7、體悟"雨雪霏霏"畫面。
引導學生體會:劫后余生、歸家情急、近鄉(xiāng)情怯等復雜情感。讓學生進行拓展想像,口語表達。
如何理解征戰(zhàn)在外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以及歸途路上的傷悲痛苦?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思考難度,讓學生在看似矛盾的態(tài)度中更好的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復雜真實的人物情感,更完整、準確的把握思想感情。
8、寫作手法
為了突出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在寫作時經(jīng)常用外在景物來襯托,楊柳和雨雪畫面?zhèn)涫苋藗冑澷p。楊柳和雨雪分別襯托了戰(zhàn)士離別時依依不舍和歸來時百感交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寄托在這兩幅畫面中。指導學生這種寄情于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10、引導讀背
古詩文積累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能夠達到當堂背誦應該是最佳狀態(tài)。
11、總結學習方法
教給學生古詩文的學習方法,對以后的古詩文學習來說作用巨大。
四、說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詩經(jīng)·采薇》(節(jié)選)
2、嘗試以詩中"我"的角色想象擴寫故事。
這樣的作業(yè)設計,既積累了古詩,又能達到鍛煉學生想象、寫作的能力。
五、說板書
詩經(jīng)·采薇
昔 往 楊柳
情景交融
今 來 雨雪
設計力求簡潔明快,自然流暢。
以上我從教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課進行的說明,我的說課完畢,不妥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1
一、說教材(包括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元日》是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首詩,作者王安石在詩中通過“爆竹聲”、“屠蘇酒”“換桃符”以及開始送暖的春風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了人們在春節(jié)的歡快情景和萬象更新的情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王安石既是詩人,又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nèi)容,這首詩就是通過新年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全詩文筆輕快、色調(diào)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融,洋溢著節(jié)日的歡快氣氛。教材在出示古詩的同時,還精心繪制了一幅人們歡快過年的圖畫。學生經(jīng)過仔細觀察,就會被圖畫中的熱鬧場景所吸引。四年級學生仍舊對顯性的畫面比較感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在讀詩時會將詩中的畫面與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理解,從而能夠感受到詩中洋溢著的歡快氣氛,也能夠體會一系列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背后蘊含著人們對幸福美好來的期盼之情。而對于王安石的執(zhí)政理想,四年級的學生是無法理解的;谝陨蠈滩暮蛯W情的分析,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制定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2、朗讀課文,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在交流中學習古詩,并以讀悟情。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資料自學古詩的能力。
其中教學目標2是本課重點,教學目標1、3是難點。
本課的教學1課時完成,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準備課件及寫有古詩的小黑板。
下面我就說一下本課的設計思路。
二、說設計理念
在新基礎的背景下,課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有效地讓學生走進詩的天地呢?我嘗試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自悟自得。 在教學中用多層次的吟誦、多層次的問、拎出一條主線等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并收集其他詩句,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立足古詩文校本課程的大背景,讓學生課上品析、課后創(chuàng)作,從中提升學生的古詩文素養(yǎng)。整堂課以問為針,以讀為線,力求創(chuàng)建語感共生的課堂,詩意的課堂。在這樣的設計思路下,我們將通過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傲摹背觥澳昃啊
“未有曲調(diào)先有情”,要讓學生走進詩的情境,就要調(diào)動他的生活體驗,喚醒他的情感積累。為此,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再過一個多月 ,我們將迎來中國最熱鬧、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知道是什么節(jié)嗎?春節(jié)到啦,過年啦!哦,大家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為什么這么開心呀?”緊接著,學生就會說到在春節(jié)里令自己開心的事情,而這些快樂的事是由過年時那豐富多彩的習俗帶來的。老師在評價時也要運用多種方式營造快樂的氛圍,令學生感受到春節(jié)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如讓學生模擬爆竹聲、引導學生想象使用壓歲錢的情景等。這里,讓學生在和諧、寬松的.氛圍中聊出春節(jié)的特色,春節(jié)的氣氛,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習情趣,又能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做好心理鋪墊。隨后揭示課題,
這就進入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ǘ┏踝x有“韻”
古詩的特點之一就是它轉承合轍的韻律,遵循這一文體的特點,我首先讓學生帶著字音、節(jié)奏兩方面的要求——字正腔圓和有板有眼自由朗讀古詩,接著在反饋時注意運用激勵性評價和劃分節(jié)奏符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并落實這兩個層次的朗讀要求,扎扎實實讀好詩。由“字正腔圓”到“有板有眼”的初讀要求使學生明白詩所特有的節(jié)奏魅力,并掌握了讀出韻味的基本方法——劃分停頓符號。經(jīng)過四年古詩文大環(huán)境的熏陶,大多數(shù)學生都明白讀詩僅字正腔圓板有眼是不夠的,還要讀得有感情,這就向學生提出了朗讀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接著就進入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三)巧問促“悟”
首先讓學生輕聲地讀這首詩,讀的時候結合插圖和有關注釋,想想這首詩大概在講什么意思?并試著說一說詩的意思。在讀和想的過程中學生同時也在看注釋、看插圖,是對他們運用資料自學古詩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理解詩意、感悟情境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也一直是學生的弱項,有些學生甚至產(chǎn)生懼怕心理。因此,隨后在交流古詩意思的過程中,我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而是提出了兩個大問題。
第一問:“在這一歲之首的元日,有哪些換了?”并要求學生用“在一歲之首的元日,——換成了——”的句式說一說。學生很自然地會說到舊符換成了新桃、寒風換成了春風、舊歲換成了新年這些辭舊迎新的景象,接著引導學生快說辭舊迎新的心情,進而讓學生帶著那樣的心情齊讀《元日》,通過這第一問完成了感悟性朗讀上的第一次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當學生交流到寒風換成了春風時,要引導學生理解“曈曈日”,可以這樣問學生:“春風吹拂在我上暖洋洋的,你從詩中的哪里還可以感受到這股暖意呢?”學生接著便會提到“曈曈日”的意思,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之一。
第二問:“冬盡春來,萬物更新,人們心中都充滿著辭舊迎新的喜悅,那么人們又是用什么方式來辭舊迎新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并不困難,他們很快就會說到燃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些方式。這時陡然一轉,以一個追問“咦,人們怎么都選擇這些方式來辭舊迎新呢?”激發(fā)學生再次運用注釋、探索文本的熱情。學生便會發(fā)現(xiàn)燃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些春節(jié)習俗中所傳達出的人們期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緊接著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人們還會期盼些什么呢?”在想象說話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說話注意完整性的同時捕捉學生回答中的亮點(如用得好的四字詞語)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的說話逐步有質量上的提升。隨后引導學生讀出企盼、讀出祝愿就水到渠成了。通過第二問又進行了朗讀的第二次提升。
最后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傾聽、想象,并結合整首詩說一說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仿佛處在一個怎樣的世界?通過這最后一問引導學生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在前面兩個問題的鋪墊下,學生說的難度降低了。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帶著感情說。隨后就分別從把祝福送給詩中的人們,送給現(xiàn)在身邊的每一個人及自己和送給全世界的人這三個角度朗讀《元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提供適當?shù)膸椭,通過有層次的問吸引學生注意力,適當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讓他們很自然地進入詩的情境中去探索,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以問串起一條主線,打破了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增強了討論交流的有效性;讓學生依靠想象走進詩境,增強了體驗的有效性。一首《元日》,僅僅是學習春節(jié)詩篇的開始,這就進入了第四個環(huán)節(jié)。
。ㄋ模┳呦蜓由
投影出示描繪春節(jié)場景的其他詩句(3句),要求學生按照初讀《元日》的要求先自由朗讀這些詩句,讀到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再交流從這些詩句中分別可以看到怎樣的情景?梢宰寣W生鞏固學習古詩的方法。隨后引導學生課后也試著寫一寫關于過年的詩句或詩篇。拓展閱讀讓學生觸類旁通,感悟更深,課后讓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使學生“我口寫我心”,寫出積累的情感體驗,萌發(fā)一種我是“詩國人”的自豪感!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2
第一部分 說教材解讀和教學價值
《元日》是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上冊的最后一課中的一首古詩,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敘事與寫景結合,表現(xiàn)了歡樂祥和、萬象更新的新年氣象,呈現(xiàn)了“放爆竹、喝屠蘇、換桃符”的春節(jié)傳統(tǒng)行為文化。同時,《元日》是王安石拜相實施變革、推進新法之初寫的,是詩人借新年新氣象來表達自己對變革充滿喜悅和自信。這首詩歷來膾炙人口,廣為傳誦。我想,人們傳誦的是一種美好生活,春節(jié)過大年的歡樂祥和的美好生活;傳誦的是一種民俗文化,中華民族過年的種種行為文化;傳誦的是一種人生追求,王安石為國為民實施改革的人生追求。
根據(jù)王榮生先生的“定篇”概念,作為古詩的教學目標定位在傳承優(yōu)秀文化上。因此,我把感受歡樂氛圍,理解節(jié)日文化,體會詩人內(nèi)心作為《元日》的核心教學價值。
第二部分 說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
教什么比怎樣教更重要,語文課堂教學不能把課文等同于教學內(nèi)容。有了以上對教材的解讀,我把本詩教學設定為“三個一”:一首古詩,一種文化,一個詩人。即,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節(jié)文化,體會詩人情感。
與“三個一”的教學內(nèi)容相對應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古詩,能說出詩句的意思。能感情朗讀、背誦古詩,能讀出古詩的味兒。
2、讀寫互動,能感受春節(jié)文化。
3、適度拓展,體會詩人內(nèi)心。
第三部分 說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堅持“讀悟結合、讀寫互動”的教學理念。以讀為主線,在讀中理解詩意,感悟文化,體會詩情,并朗讀出古詩不同的味兒;以寫為訓練,把“寫”擠進課堂,豐滿文本,豐厚文化。
第四部分 說教學特色和教學創(chuàng)新
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實施“三段式古詩教學模式”,即基礎板塊——核心板塊——發(fā)展板塊。這是我的古詩教學課題研究的一大顯著成果,也是教學的最大特色。
感情朗讀的創(chuàng)新:以讀為線,三個板塊的感情朗讀的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不同,分別讀出古詩的歡快味、文化味和詩人的自信味,并分別把這種味道讀到臉上、頭上和手上。
二次理解的創(chuàng)新:在介紹詩人王安石及寫作背景后,將王安石的變法改革融入到古詩理解之中,并創(chuàng)造性地說出古詩的意思。
第五部分 說教學過程和教學意圖
一、基礎板塊——解題導入,朗讀背誦,理解詩句
。ㄒ唬├斫狻霸弊郑瑢虢忸}
1、理解“元”字: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元:第一,開始。旦:字形告訴我們是地平線上升起的太陽,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公歷一月一日。)你還能想到“元×”嗎?(元年、元月、元宵、元日)這里的“元”都是第一的意思。
2、導入解題: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就叫《元日》。題目意思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春節(jié)。如果你用這個題目來寫作文,你會寫什么?(寫春節(jié)做什么,寫出春節(jié)的快樂。)
[教學意圖:導入要與生活相結合,要有語文味,要簡潔明快。]
。ǘ├首x背誦,理解詩句
1、背誦古詩:預習過了,短短的4句28個字,能背下來嗎?
2、理解字詞:預習過了,哪些字詞的意思你懂了?哪些字詞的意思還不懂?(“一歲除”、“入屠蘇”、“瞳瞳日”可能要引導學生理解)
3、說說句意:能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嗎?(只要學生理解,
說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實。)
在爆竹聲中,除去了舊的一年,迎來了新的一年。春風送了溫暖,人們歡快地喝著屠蘇酒。旭日的光輝普照千門萬戶。人們總是把新桃符換去舊桃符。
4、感情朗讀:
。1)讀出節(jié)奏味:古詩朗讀講究節(jié)奏、重音,一般七言絕句朗讀的停頓、重音有規(guī)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我們來試試,讀出節(jié)奏和重音。
。2)讀出歡快味:這首詩的基調(diào)是歡快,要讀出歡快味,把歡快味讀到你的臉上。
[教學意圖:有了課前預習的基礎,加上古詩簡短,古詩教學就不應該是零起點,教學完全可以從直接背誦開始。有了課前預習的基礎,教師只要適當追問、指點,讓學生理解字詞、詩句的意思。有了理解古詩的基礎,讓學生運用古詩節(jié)奏、重音規(guī)律,把握基調(diào)進行感情朗讀。]
二、核心板塊——讀寫互動,感受文化,體會詩境
1、過渡圈畫:春節(jié),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蘊含著豐富的節(jié)日文化。從詩句中就能知道春節(jié)做些什么,請圈畫出有關詞語。(放爆竹、喝屠蘇、換桃符)
2、感受文化:能說說這樣做的起源、目的,以及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做法、意愿嗎?(學生交流,教師點撥,概括板書)
放爆竹:開始古人燃放爆竹是用來驅除邪鬼,后來人們改用放鞭炮,現(xiàn)在還放煙花,由單純的驅鬼求平安,變成了一種歡快。
喝屠蘇:正月初一這天,古人要飲屠蘇酒,祈求健康,F(xiàn)在親人團圓、親朋聚會都要喝些酒,是健康的需要,也是一種慶賀。
換桃符:古人用桃木板寫上神的名字,或者畫上神的圖像,懸掛在門上來驅趕邪鬼。到現(xiàn)在改用了貼春聯(lián),是一種喜慶。
小結:春節(jié),是一個祈求平安的節(jié)日,是一個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是一個充滿濃濃文化味的節(jié)日。
3、形象描述:王安石用詩句呈現(xiàn)了一幅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畫面,讀讀詩句,看看插圖,想想生活,用你的筆來具體描述其中一個畫面。(引導學生先說后寫,靈動生成。以下是學生交流寫話情況
的預設)
畫面一:過年,放鞭炮可是孩子們的最愛。你看,幾個孩子在放“轟天雷”呢,小女孩們捂著耳朵圍在那兒不敢上前,只有那個小男孩蹲著身子,伸長手臂,捏著引火,一點一點向前移!白獭,引線著了,隨即騰空而起,“碰——啪”炸開了花。孩子們也樂開了花。
畫面二:親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紛紛端起酒杯敬酒祝賀,這個說祝你身體健康、合家歡樂,那個說祝你事業(yè)興旺、恭喜發(fā)財。真是人人妙語連珠,個個喜氣洋洋。
畫面三:年還未到,家家戶戶就忙著貼春聯(lián)。這家寫著“梅花春爛漫,竹報歲平安”,那家寫著“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都是那么紅火,都是那么喜慶。
(三段話都是訓練總分結構,但又有所側重,三個畫面分別側重于人物動作、人物語言和看到的對聯(lián)內(nèi)容。)
4、感情朗讀:現(xiàn)在要讀出文化味,應該讀好哪些詞語?(爆竹、屠蘇、新桃、舊符)讀時可以搖頭晃腦,把文化味讀到你的頭上。
[教學意圖:關注、理解、傳承文化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對話交流、讀寫互動中,引領學生把握春節(jié)文化符號,感受民俗文化氣息,豐厚春節(jié)文化生活。]
三、發(fā)展板塊——拓展探究,走進詩人,體會詩情
。ㄒ唬┖喗樵娙耍w會感情
1、過渡激疑:我們理解了古詩,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歡樂氣氛,春節(jié)的萬象更新,春節(jié)的文化傳統(tǒng)。難道王安石就是為了告訴我們這些嗎?這還要聯(lián)系詩人寫這首詩的背景來體會。
2、簡介詩人: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改革家。他兩度出任宰相,為了國家富強,百姓富裕,他實施變革,推行新法。
3、體會詩情:這首詩就是在王安石變法之初寫的,是為了表達自己變法成功的喜悅和自信。
。1)詩句中處處都能看出來,我們先來關注一些重點詞語。(教師可以先示范,再由學生交流)
爆竹:是在慶祝實施改革、推行新法的爆竹。
春風:是改革的春風。
瞳瞳日:是改革的陽光。
新桃:是推行的新法。
(2)有了這些新的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把每句詩的意思用上“改革或新法”來說說。
在爆竹聲中,廢除了舊法,推行了新法。改革的春風送了溫暖,人們幸福地喝著屠蘇酒。改革的陽光普照千門萬戶。人們改革總是要實施新法換去舊法。
(3)小結:由此可見,王安石是借新年萬象更新的氣象來寄托自己實施變法的自信。因此,這首詩不但表現(xiàn)了春節(jié)萬象更新的景象,還表達了詩人對實施改革的自信。
4、感情朗讀:現(xiàn)在我們應該讀出詩人的自信味,要讀好哪些詞語?(爆竹、春風、瞳瞳日、新桃)讀時可以加上動作,把自信味讀到你的手上。
三次感情朗讀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也不同。可見,感情朗讀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讀。
[教學意圖:詩人簡介要兒童化,是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古詩內(nèi)涵,體會詩人感情。讓學生用上“改革或新法”來說說詩句意思,更是為了使體會詩情兒童化。這樣,品讀這首詩,就是在品讀王安石一段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
。ǘ┱n后拓展,表達文化
1、改寫古詩:課后,把課堂中交流的三部分合起來,加上頭尾,就是一篇古詩的改寫文。
2、拓展古詩:我們熟知的王安石的詩還有《梅花》《泊船瓜洲》,都與王安石實施變革有關。課后可以與人合作,查閱資料,學習探究這兩首古詩,你會更加理解、敬佩王安石的。
[教學意圖:有了課內(nèi)的片段說寫基礎,課后的改寫古詩更豐厚了文化。有了課內(nèi)本詩的學習基礎,課后的探究學習更豐厚了詩人。這樣,就將古詩教學的觸角伸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3
一、說教材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nèi)容的學習,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課《江南春》和《春日偶成》兩首古詩,分別是唐代詩人杜牧和宋代詩人程顥所作。每首詩都是七言絕句。我準備按順序先教學《江南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學習古詩的方法,接著再學《春日偶成》。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嘆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全詩一二句寫今: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xiàn)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托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臺經(jīng)院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春日偶成》作者是宋代詩人程顥。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fā)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全詩一二句寫景:淡云、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身處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誰知道他內(nèi)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閑貪玩呢?
二、說學法教法
(1)學法
、儆欣诩ぐl(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思維。
、谟欣诔浞职l(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以利于學生終身可持發(fā)展。
、塾欣谕诰驅W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具體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來提高讀書人的素質,以適應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zhàn)。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絕不可包辦代替,而要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自主、積極、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最大限度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積累(人生閱歷、知識儲備、藝術修養(yǎng)、閱讀經(jīng)驗等)進行創(chuàng)造,進而形成對語言文化知識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規(guī)律性的理性認識和邏輯把握,并把語言文化知識、經(jīng)驗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信念和行為,最終升華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僮ダ收b。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要*讀來感受,詩歌所蘊藉的感情內(nèi)涵也*讀來體會。讀,不僅是自己的領悟所必需;讀,也是感染他人,產(chǎn)生共鳴之所需。所以對詩歌不僅要求朗讀,還應要求能朗誦,讀出情和意。因此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按照學習的漸進性原則安排了四個層次的誦讀,每個層次的誦讀又帶動對課文內(nèi)容和感情四個層次的理解,層層深入,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趫猿謫l(fā)式。問題要精簡,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點撥手法。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運用聯(lián)想、想象,體會詞的意境,理解詞的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的方法 ?
③變教知識為教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與能力,教導他們養(yǎng)成配合工具書積極理解詩文內(nèi)容的閱讀習慣。
。3)手段——以生為主體,以師為主導,結合掛圖等輔助教學。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4
一、說教材:
選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第五單元所選的古詩文,題材多樣,內(nèi)容豐富;驅懢,或狀物,或表現(xiàn)親朋情誼,無不浸透著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這節(jié)綜合性學習,是對課內(nèi)詩歌學習的一個延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燦爛的古典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這是我們的責任。古典詩詞,詞語凝練,意境深邃,韻律優(yōu)美,我們的母語教學,不能忘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詩歌文化。
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我認為安排這節(jié)綜合性學習課,是很有必要的。它體現(xiàn)了時代的需要,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需要。
二、說方法:通過多種手段如多媒體,音樂等課程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
教法:體驗法,鼓勵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學法: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讓學生準備背下來,小學課本中所有的古詩詞,和初一初二所有學過的`古詩。當然還可以有課外的古詩。
三、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
。2)積累古詩詞,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誦讀,積累古詩詞,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感悟理解。
四、學情分析
我們學生對古典詩詞積累的不太多,好多學生不喜歡古詩詞,有稍微喜歡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記了,對詩歌的學習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tài);好多同學能背下古詩詞,但從古詩詞中汲取的知識情感卻少,不會鑒賞的多?傮w來看,學生對古詩的學習,不是很愛。
五、教學理念
1、新課程標準對初中階段的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
2、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所以重點設為讀,背,大量積累。
3、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4、能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5、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中的要求: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六、設計意圖:
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了解中華詩詞,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歷史;欣賞中華詩詞,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燦爛。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領略多姿多彩的創(chuàng)作風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瀏覽醒世鑒人的名篇佳句,體會博大精深的思想內(nèi)容,感知美妙絕倫的藝術特色。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3、通過這次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親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聯(lián)手做一做,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感受精神勞動的艱辛與創(chuàng)造成果的喜悅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用詩一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一個詩情畫意的情境中)
(二):分門別類集古詩——詩集展示
根據(jù)課前準備,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上臺展示本組制作的詩集,并介紹制作過程、詩集特點等。
(培養(yǎng)學生圍繞一個主題查找有關資料、篩選資料的能力,提高合作和動手的能力)
(三):腹有詩書氣自華——圍繞主題,說出相應古詩句
1、感悟四季 2、品味鄉(xiāng)愁 3、話說友誼
。ǹ疾閷W生積累名言警句的情況)
。ㄋ模郝暻椴⒚b古詩——誦讀《水調(diào)歌頭》
。康淖寣W生通過誦讀,提高對古詩詞的喜愛,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
。ㄎ澹簞e出心裁賞古詩——唐詩“素描”
。ㄔ诰唧w可感的語言描繪中,讓學生體驗古典詩詞美的意境美的意韻。)
。涸娫仿綐菲渲
學生自由發(fā)言,介紹讀詩心得或參與這次活動心得等。
。ㄆ撸鹤碓侣牷ǔ旁姡海ㄒ魳放淝娗囆g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ò耍海ㄉR讀)結束語我們愛古詩詞的狂放、豪邁、大氣,我們愛古詩詞的婉麗、柔美、含蓄。我們愛古詩詞的瀟灑超逸、清麗嫵媚 。在古詩詞的王國中,我們情愿長醉不愿醒。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5
一、說教材
《古詩三首》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偉大的品質”,編排的課文都表現(xiàn)了人物的高尚品質。本課由三首古詩組成!盾饺貥撬托翝u》是王昌齡被貶入?yún),送好友辛漸赴洛陽時所作。詩人送別友人,并借友人告知他在洛陽的親朋好友,他雖然身處逆境,但無一絲凄風冷雨,他有的仍然是一顆純潔的玉壺冰心。全詩語言流暢自然,格調(diào)開朗,感情真摯。
《塞下曲》是唐代詩人盧綸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體詩,是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墨梅》是元代詩人、書畫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畫梅,也喜詠梅,這是他的一首題畫詩。詩人借墨梅為喻,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詩的前兩行寫實,強調(diào) “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凈雅潔;后兩行抒情言志,說明他畫梅花,不是為了讓人夸贊顏色好,只是要讓它的清香彌漫在天地之間。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芙、蓉”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單”,會寫“芙、蓉”等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芙蓉樓送辛漸》。
3.借助注釋和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懂詩句意思。
4.結合詩句意思,領悟其中表現(xiàn)的精神品格,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芙蓉樓送辛漸》是教學的重點,讀懂詩句意思,領悟其中蘊含的精神品格,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入詩境——想象畫面解詩意——吟誦詩詞品情感”的教學方法,注重圖文結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誦。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以讀為本”的理念,讓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抡n導入
以詩意的.語言描述古詩內(nèi)容引入,將學生帶入古詩的情境中。
。ǘ┏踝x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由讀古詩,標出生字,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詩句,檢查生字認讀、古詩朗讀情況。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讓學生交流識字寫字方法,幫助識記、書寫。
。ㄈ┢纷x《芙蓉樓送辛漸》,感悟品質
1.師釋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意;學生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疏通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體會離別之情。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感受詩人高潔的情懷。
5.學生感情朗讀全詩、背誦默寫本詩。
6.歸納主旨:《芙蓉樓送辛漸》通過送別友人時的表白,表明了詩人藐視庸俗的功名利祿,不向排擠陷害自己的惡勢力屈服,永葆高潔品質的崇高氣節(jié)。
。ㄋ模⿲W習古詩《塞下曲》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
2.解詩題,知詩人。師釋題:“塞下曲”是古代歌曲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zhàn)爭生活的。
3.看注釋,解詩意。課件出示注釋,學生探究詩意。
師:誰能將這首詩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學生舉手回答,師相機補充。)
4.品讀詩句,想象畫面。
5.歸納主旨:《塞下曲》描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情景,氣概豪邁,贊美了守邊將士慷慨出擊、不怕環(huán)境的惡劣,隨時準備殺敵的大無畏精神。
(五)學習古詩《墨梅》
過渡:我們感受了邊塞的苦寒,現(xiàn)在請大家來欣賞幾幅圖片。(出示梅花圖)
談話引入:梅花真美呀!提起梅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詞語?(淡雅、高貴、清秀脫俗、不畏嚴寒……)
接下來我們就隨著詩人王冕,一起感受梅花的高潔。
板書:墨梅
1.解題,知詩人。
。1)出示墨梅圖。師引導:為什么稱它為墨梅?學生由圖探索發(fā)現(xiàn)。
。2)師:對作者王冕大家了解多少呢?誰想來介紹他?(課件出示王冕簡介)
2.正音,明詩意。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指名讀,正音。生齊讀。
3.小組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4.思考:王冕筆下的梅花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5.探究品格。重點理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小結:王冕正像這墨梅一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彌漫在天地間的,不僅是梅花的清氣,更是王冕的清白正氣。
6.體會寫法。師引導:“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既是說梅花,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志向。詩人一語雙關,借墨梅表達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這種寫法叫:托物言志。
7.歸納主旨:《墨梅》中詩人借墨梅言志,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五、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我主要堅持簡潔明了,條理鮮明,重點突出。結合單元學習主題,我設計了如下板書,幫助學生把握古詩內(nèi)容,理解詩人的高潔品質。
【古詩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11-03
《古詩兩首》說課稿08-05
古詩兩首說課稿12-11
古詩兩首說課稿02-03
《古詩二首》說課稿11-09
《古詩兩首》說課稿13篇11-23
《古詩兩首》說課稿12篇12-05
《古詩兩首》說課稿(12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