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

時間:2022-11-10 16:28:0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我的舞臺》以“我”的成長為線索,圍繞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敘述了我在藝術和生活舞臺上成長的故事,反應了在藝術和生活的舞臺上,勇氣和毅力讓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時含蓄地闡述了老實做人,認真演戲的道理。本課語言風趣而又充滿童趣,描寫細致而又生動,雖然要體現(xiàn)的是艱辛,而筆下卻出處流露著樂觀。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能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能體會文中關鍵此舉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他們對藝術已經有初步的認識,但是感悟還不夠深切透徹。根據小學語文課標要求及學生學情,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理解“抻、拽、溺愛、身段、興趣盎然”等生字詞。

  3、感受戲劇表演的神奇魅力。

  現(xiàn)在的'學生對戲曲藝術了解甚少,對學習戲曲過程中所要付出的艱辛也難以理解,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感悟戲劇表演的神奇魅力。

  2、體會在藝術之路上,人們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氣和毅力。

  由于本篇為略讀課文,并且文章內容條理清楚,學生容易把握,所以我安排了一課時來完成本篇課文的講授。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2

  xxx說課xxx是教學改革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雷雨語文課文的說課稿,我們來看看。

  一、說教材地位特點

  我今天所說的課文是作品《雷雨》。它所處的單元是高中第四冊第四單元。這個單元是高中首個戲劇單元。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了解戲劇常識,培養(yǎng)戲劇意識,解讀名家名劇,初步涉入戲劇瑰麗之門。而作品《雷雨》是中國現(xiàn)當代戲劇扛鼎之作。而本文又位居單元之首,以開放的.思維、以現(xiàn)代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單元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沖突,培養(yǎng)人文情懷。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地位。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難點:以人文意識探究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四、說學法引導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叫鄒翔,來自后港西湖中學。我說課的題目是:《斑羚飛渡》,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下面我就按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老師說課。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本單元編選了《荔枝蜜》、《貓》、《斑羚飛渡》、《心中的鷹》、《鶴群翔空》等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伙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了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里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本文(斑羚飛渡)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讓每個讀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2、 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結合本單元特點,我把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 學習本文虛實、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敘述情節(jié),展開生動形象描寫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習老斑羚那種從容鎮(zhèn)定,舍己為人的高尚犯瘛?

  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上,難點放在體會文章真切細膩的描寫所蘊含的強烈情感上。

  3、 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強,情節(jié)扣人心弦,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本文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哲理較深奧,初一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重點突破。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 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知道學生反復毒、讀反復,讓學生感悟老斑羚從容鎮(zhèn)定、犧牲自我的精神。

  2、 情境設置法:在本節(jié)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 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學法指導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交給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都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xiàn)葉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學法具體如下:

  1、 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 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 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四、教學流程

  (一) 激情導入: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同學們:先聽老師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森林里發(fā)生了一場大火,火勢很猛,一大群螞蟻被大火團團圍住,情況十分危急,眼看他們就要被大火吞沒。這時在一只大螞蟻的示意下它們迅速地聚攏在一起,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成了一個大球。大球快速滾出了火勢的包圍,大火燒死了不少螞蟻,但一部分螞蟻因此得以存活。

  同學們,在這生死關頭,小小螞蟻這種犧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舉動深深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今天,我們將來看看沈石溪筆下溫順可愛的斑羚經歷的那令人觸目驚心的悲壯的一幕。

 。ê玫膶дZ猶如唱戲前的開臺鑼鼓一樣未開臺先叫座,此導語設計貼近課文內容,和課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再配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自然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課內容。)

 。ǘ┱w感知

  1、 配樂朗誦,要求學生勾畫出生字詞,并結合課文解詞。

  2、 讓學生再次瀏覽課文,看誰能生動的復述這個故事,成為今天講故事大王。

  (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讀,特別是在復述過程重要抓住重點,通過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為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ㄈ﹨f(xié)作質疑

  默讀課文,讓學生自己提出疑難問題,小組討論解決,全班交流。

 。ㄐ抡n程標準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質疑,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通過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四)品味賞析

  分析欣賞斑羚飛渡的情景。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片段,指導學生抓住關鍵動詞進行復述,同時課件演示一對對斑羚飛渡的情景,形象的'感受這一震撼人心的畫面。學習老斑羚那種從容鎮(zhèn)定,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學習斑羚的種族精神。

  (此環(huán)節(jié)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更形象、更直觀。)

  (五)拓展遷移

  引導學生回憶講述生活中曾見過或者做過保護小動物或殘害小動物的故事,要求敘述清楚、生動、突出重點。然后由同學們評出今天的發(fā)言明星。

  (有人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環(huán)節(jié)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熒〗Y

  首先學生自發(fā)的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予以補充和肯定,并給課堂評選的明星發(fā)星以資鼓勵。

 。ù谁h(huán)節(jié)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了系統(tǒng)、完整的印象。)

 。ㄆ撸┳鳂I(yè)設置

  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這樣一份作業(yè):

  同學們,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試給狩獵隊寫封信,談談你的看法。

 。ū咀鳂I(yè)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出發(fā),譴責狩獵隊的違法行為,喚起學生動物保護的意識。)

  時間安排:激情導入 3分鐘

  整體感知 10分鐘

  協(xié)作質疑 10分鐘

  品味賞析 10分鐘

  拓展遷移 8分鐘

  師生小結 3分鐘

  作業(yè)設置 1分鐘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4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課文里的外部語言內化為自己的內在語言的心理過程,而促進這一過程順利進行的方式就是“讀”。我非常重視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課堂里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中年級重點是進行“段”的教學,本篇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其中一二自然段是總分關系,三四自然段也是總分關系。而第三自然段又是一個過渡段,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識。

  2、學生情況分析

  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他們喜歡閱讀,但草原離學生生活很遠,所以要根據課文引導學生想象,并結合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自學、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草原的美麗和歡騰。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想象理解句子意思。

  3、培養(yǎng)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產生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字詞,學生認讀:內蒙古鋪滿草灘歡騰矯健悠閑廣闊

  2、能用以上的幾個詞語說說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深入學習

  (一)小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介紹了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怎樣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草原的廣闊美麗,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同時提出閱讀要求,用鉛筆畫出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

  同桌小聲討論后回答。(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2、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3、出示課件,對照品讀課文中各種景物所對應的句子。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先出示相應的畫面,讓學生看圖說話,然后比較句子:

  藍天底下,全是野草。

  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品句,指名說說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分組讀出你的感受來。

  (2)指名讀描寫野草的句子,品詞品句(這里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說明草很茂密。這里的景色很美。能夠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出示課件中相應的畫面感受美麗與有趣,再出示句子,男生有感情地讀出大草原的廣闊與美麗來。(有感情地朗讀)

 。3)指名讀描寫湖水的句子,品詞品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學生自由發(fā)言。

 。ú菰暮芮辶粒駥氱R一樣。在草灘之中,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一洼洼說明湖水很多,清亮說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真美!)

  課件展示,理解“嵌”的意思,并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么?

  (展開想象: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4)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么呀?

  指名反饋,相機出示課件,欣賞各種各樣的野花,感受野花的美麗迷人,全班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然后細細品讀句子:文中哪個詞寫出了花多?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花美?哪個詞寫了花的味道?

  男女生對讀句子后,展開想象:清香單單是花朵的味道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4、師帶領學生小結: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5

  說教材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課文。本課屬于“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xiàn)《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xiàn),的確是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會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4、學習本文文包詩的寫作方法,改寫古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形象再現(xiàn)詩歌意境,感受詩歌深遠意境。

  難點是:理解詩意,用現(xiàn)代語言來講說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學習用文包詩的方法改寫古詩。

  三、教學準備

  錄音機、實物投影儀、圖片、部分送別的詩句

  說教法與學法

  “文包詩”《黃鶴樓送別》是教材中較特殊的一篇課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詩文對照,理解詩詞大意

  文章為了降低學生對古詩理解的難度,因而采用詩文對照來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詩意。

  二、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

  在理解詩詞意思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帶動學生情感的發(fā)展。通過朗誦古詩和朗讀課文,使學生能夠入情入景,深刻體會詩人的感情,進而能達到情感的共鳴。

  三、以朗讀為主線,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對于詩詞的理解,體會詩人的情感采用朗讀的方法:個別讀、小組讀、齊讀、悟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產生獨特的心理感受。在朗讀的同時,啟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說一說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說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引言揭題,導入新課。

  1、讓學生背誦李白和孟浩然寫的古詩,采用指名抽背或領背的方法背誦古詩,并即時給予表揚,這樣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同時也拉近了教者與學生的距離,融為一體。

  2、讓我們一起來見證他們動人的友誼。齊讀課題。采用將課題補完整的方法達到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yǎng)。

  3、點出送別的時間:暮春三月。聽到“春”字,請學生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我們把暮春三月,又可以成為“煙花三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自主感悟,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述: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兩個好朋友要分別了,心情有點......

  板書(傷感)理解“餞行”(設酒送別,借酒作詩,符合詩人的身份)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讓學生讀課文思考,李白、孟浩然在干什么?(仰望……、遠眺……)活動的主題是送別,為什么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請學生用“因為……所以……”連貫說一說當時的情景。相機板書:依依惜別。他們無心欣賞景物,此時此刻,心里可能想些什么?(該走的還是要走,該說的還是要說。)

  3、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在話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孟夫子的人品令人敬仰,詩篇譽滿天下;感受到他們的依依惜別之情;體會到他們情深似海。板書“敬仰”

  幫助學生理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意思。相機板書:永世不絕。在學生細讀兩人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練讀,找好朋友對讀,并分角色表演。通過學生的感情朗讀,體會依依惜別之情。

  4、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師述: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學生讀)

  討論“凝視”的.意思,能不能換成看?凝視的背后還包涵著什么?(凝視遠方,目送友人,感情的見證。)討論還有什么流向天?(李白的心、思念、一片深情……)此時此景,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出示古詩。

  指名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注重理解“廣陵”、“故人”、“煙花”、“西辭”等詞。簡要介紹黃鶴樓。到文中有關詩句意思。了解“文包詩”的特點。讓學生體會李白當時的惆悵心情。

  三、內化積累、拓展延伸

  1、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背一背古詩,使之成為自己的學習成果,達到內化積累。因此我讓學生感情背誦,完全抒發(fā)詩人的情感,并及時予以肯定與表揚,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2、學生交流其它的送別詩,旨在讓課堂知識得到延伸。

  3、作業(yè)中讓學生仿照本課文包詩的寫作特點,改寫一首古詩(以敘事為主)。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6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是《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教師重在引導啟發(fā),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伙伴,組成小組學習,說自己想說的,寫自己想寫的。既尊重了學生,又能發(fā)揮群體學習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在互議互評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整節(jié)課我都注意給學生自由的空間,激活學生思考、練筆的積極性,讓學生樂說、敢說、善說,有話可說。

  二、聯(lián)系實際說教材

  這次習作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筆下生花《禮物》,它是課文和拓展閱讀的延伸。學生通過本單元兩篇主體課文和兩篇拓展閱讀的學習,在反復誦讀中品味、感悟到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學會互相欣賞、互相關心、互相體諒;能夠明白好禮物不在于價值高低,而在于是否能表達自己的心意,符合對方的需求。在此基礎上習作,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體驗與認識禮物不分輕重,只要付出真感情的都是好禮物。

  新課標指出:現(xiàn)代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積極交往,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同時又是不斷開放與生成的過程。教師應緊扣學生習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以及對作文修改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多目標評價,提高習作的能力。為此,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復習本單元內容,回顧交流接受或送出禮物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寫禮物的欲望。

  2.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說明白。

  3.通過互賞互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在互動中修改習作,分享經驗,進一步拓展思路,從而培養(yǎng)勇于交流、樂于欣賞、善于發(fā)現(xiàn)、精于提問、勤于修改的良好習作態(tài)度和敢于想象、說真話、吐真情的習作習慣。

  三、靈活多樣說教法

  為了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寫作氛圍,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采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聊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循序漸進法:先說后寫,先賞后評,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注重形式多樣、方法靈活、氣氛活躍,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訓練。

  3.分組合作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相互交流,暢所欲言,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主動參與說學法

  為了讓學生“愿意寫、有啥寫、能夠寫”,我采取以下學法:

  1.自主學習法:老師盡量少講少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寫作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寫作成為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過程。

  2.互賞互評法: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交流、相互評價,提升審美水平,增強表達能力。

  五、情境互動說程序

  如何達到預定的目標呢,突破重難點呢?我按如下程序進行教學。

 。ㄒ唬┘で閷耄沂疚念}

  盡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北緝越滩木幣胖幸矎娬{“習作指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睘榇,我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獲?學生針對這個問題交流學習心得。如:有的同學說,禮物不是誘人的禮品,而是濃濃的情意;有的學生說,禮物不分貴賤,而在于是否出自內心,是否是其情感上最需要的。是呀,同學們說得多棒呀!說到禮物,同學們并不陌生每到節(jié)日或生日,同學們也一定會收到各種不同的禮物。老師也不例外,在剛剛過去的“三.八”婦女節(jié)老師也收到了班上同學送的禮物,有漂亮的鮮花、有自制的賀卡、有真摯的祝!@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禮物,包含著濃濃的情意,使老師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首小詩:禮物是一縷冬日的陽光,溫暖了我們的心田;禮物是一絲柔柔的春風,吹走了心中的煩惱;禮物是一條涓涓的溪流,唱響了深情的贊歌;禮物更是一杯香醇的美酒,陶醉了我們的生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聊聊“禮物”這個話題。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即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內容有一個整合,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作文課的主題,調動起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

 。ǘ┐蜷_思路,有序練說

  作文是“我手寫我心”。為此,我又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過渡語:每一份禮物都表達一份心意,每一份禮物往往都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首先咱們來聊聊你心中的關于禮物的故事。我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來談。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請你回憶一下,你曾經收到過什么禮物?擁有是快樂的,付出更是美好的,你給誰送過什么禮物?我先讓學生閉目沉思兩分鐘,然后同桌相互交流,接下來,指名在班級中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對于這幾個問題,學生并不陌生,有的學生說在我生日時爸爸給我送過玩具;有的學生說在我取得好成績時媽媽送我喜歡看的圖書;還有的學生說在媽媽生日時我給媽媽送過鮮花等等。為了使學生的思考更加深入,我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的禮物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實實在在的東西,有的禮物看不見,卻需要我用心靈去感受,比如:一個鼓勵的掌聲、一句贊美的話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深情的擁抱等等,誰還曾送出過或接受過這樣的禮物?“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學生說,考試沒考好老師告訴我這次沒考好別灰心,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績,使我又鼓起了信心;有的學生說,我膽子小上課總不敢舉手發(fā)言,一次課堂上,我鼓起勇氣回答了老師的問題,同學們?yōu)槲夜恼啤酉聛,我又讓學生說說收到禮物或贈送禮物后的心情如何,并指名在班級中發(fā)言。隨著學生的交流,孩子的思維之門被打開了,為下一步的習作做好了鋪墊。

  (三)行筆成文,自由習作作文課,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的訓練課,“寫”應當是整個設計的核心。所以,我還是以發(fā)展學生寫作能力為這節(jié)課的最終目標。因此,我趁勢利導,抓住契機、趁熱打鐵,讓孩子們把自己想說的寫在紙上,并特別強調注意寫的時候要把你如何接受禮物或贈送禮物的過程寫具體,特別是當時的內心感受寫清楚,還可以用上我們學過的倒敘、插敘的寫作方法。并盡量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輕松氛圍,保證他們的思路不被打斷。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課文寫翠鳥外形特點和捉魚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系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動態(tài)的.東西所吸引,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教學時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參與教學實踐活動,提高教學效益。

  三、說教法

  語文教學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生實際,我采取了以下幾種教法:

  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寓教于樂,學生樂學樂用。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8

  說教材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走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在讀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磁帶

  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創(chuàng)設法

  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lián)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yōu)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

  二、朗讀體驗法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fā)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說教學過程

  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杭州被稱為xx,而西湖就是xx

  師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前一堂課學習的第一段的復習,讓他們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9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列文虎克玩鏡片,之后,做成放大鏡,接著,做出顯微鏡,最終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課文語言表達準確而又生動活潑。全文貫穿一個“玩”字,字里行間滲透著創(chuàng)新思維的要素,即:興趣、耐心、觀察、思考。

  【學情分析】:

  1、三年級的學生不大會通過細致的閱讀文本,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事件主要內容更是困難。

  2、由于年齡小、缺少社會經驗等原因,對于人物品格以及事件中蘊含的道理等內容,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有較大困難。

  3、學生閱讀經驗、方法積累的還不多,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嘗試運用一些簡潔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資料、聯(lián)系上下文、品詞品句、邊讀邊想象等。

  基于以上考慮,我們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細細品讀課文。

  2.理解文中引號的用法。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4.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邊玩邊想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愛玩,是你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在玩中有什么體會?(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游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2.學生交流。

  3.教師導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玩出了名堂》這篇課文,“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4.針對上節(jié)課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

  a.什么是“名堂”?

  b.誰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二、由疑而入,各個擊破(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逐段朗讀,探究發(fā)現(xiàn)

  1.學習第一自然段。

 、琵R讀這一段。

  ⑵議一議。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墙處煟涸诳茖W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就是在玩中產生的。下面,我們就來進一步了解他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嗎?

  2、自學第二、三自然段。

  ⑴通過第二、三自然段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請學生匯報。

  例如:列文湖克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等等。

  ⑵聯(lián)系自己的“玩”,談談你對他的這種玩法的看法。

  ⑶帶著贊賞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琵R讀第四自然段。

  ⑵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名堂?從那里可以看出來?找出并讀出來。

 、窍胍幌。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仍俅纹纷x: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⑸聯(lián)系上下文,交流討論。理解a“小人國”、“居民”指的是什么?

  b.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柿形幕⒖送娉龅拿糜袥]有人知道?從哪里看出來?(指名讀,請學生帶著自豪的語氣來朗讀)

 、恕傲形幕⒖送娣糯箸R,玩出了大名堂”與“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是在玩耍中產生的”前后呼應的寫作手法。

 、听R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知識拓展、延伸

  1、什么是微生物?

  2、舉例說說玩出了大名堂的其他科學家的名字和事例。

  四、討論交流、回顧總結:

  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的大名堂真的只是“玩”出來的嗎?他的玩和我們的玩有什么不一樣?引導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他在玩中不忘思考、不忘觀察的品質。

  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是在玩耍中產生的。讓我們像列文虎克一樣在玩中觀察,在玩中思考,你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五:作業(yè)

  課后小練筆

  平時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要鼓勵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六、板書設計

  列文虎克xx玩鏡片xx做放大鏡xx玩放大鏡xx做顯微鏡xx發(fā)現(xiàn)微生物(玩中做,做中玩,玩中做)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藍色的樹葉》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五組的一篇課文。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fā)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習以學生為本,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心去想,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去著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還要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學習,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思維廣度,同時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要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的生字。識字寫字是低年級學習語文的重點,識字是學生再學習的基礎,是最基本的工具。在學習本課時,要求會認“鉛”、“盒”、“皺”等9個生字,會寫“注”、“課”、“鉛”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教師的指導下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思考課文的故事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3、注意課文中描寫人物表情和動作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教師用問題導入新課,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兩個小女孩的心態(tài);讓學生思考“我想對林園園說……”的部分,替課文補充一個不同的'結局。本課采用合作式學習為主,實踐學習為輔的教學方式。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能夠體會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心態(tài),感悟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快樂。

  2、培養(yǎng)學生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品質。

  3、能夠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

  重點和難點

  緊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重點,突破課文難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二、說教法

  1.引讀法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1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把語文課程分為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大塊,首次提出綜合性學習,也正是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真正實現(xiàn)“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須的語文實踐能力”等目標。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養(yǎng)。

  綜合性學習中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綜合性學習是開放的,不應過分依賴教材,而是自主開發(fā)利用有效的課程資源,架設生活與教材的聯(lián)系,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學會欣賞自然生活中的詩情畫意。

  本次綜合性學習主要使小組合作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觀察自然。在讀、說、畫、寫中認識自然,欣賞自然,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初步體驗自然的生命和靈性,讓每個學生從心底熱愛大自然。

  教材分析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精神編著的現(xiàn)行三套(人教版、蘇教版、語文版)語文教科書首次設置了“綜合性學習”,在語文教材改革發(fā)展中成為《課標》精神引導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教材中綜合性學習的設置也是對語文課本學習的提升與拓展,為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和學習空間,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學習目標的綜合性、學習評價多向性。

  即將使用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新教材分別設置了“這就是我”“漫游語文世界”“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奧秘”“我愛我家”“追尋人類起源”六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內容,形式上各自獨立,但六個內容卻形成一個完整而統(tǒng)一的整體,首先它與閱讀部分形成一體,也可以說是對閱讀部分內容的補充和完善;其次,它關注“人生、社會、自然……”(《寫在前面》)本冊教材從關注自我、關注生命開始,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空間和領域里學習語文、認識科學、關注人類、關愛生命,充分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教材把學生引向生活,在活動實踐中認識了解人類的起源、生存、發(fā)展和未來,以及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種種聯(lián)系,由此可見,新教材一開始就旨在教育學生關注自己和周圍的一切,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另外,在認識和了解中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在體驗感悟中實現(xiàn)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在合作探究中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使綜合性學習成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的契機。

  “綠色與生命同在,人類與萬物共存”。第三單元“感受自然”則在于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向自然,真正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人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中認識自然,“鍛煉發(fā)現(xiàn)美的眼力”;在實踐活動中感受人與自然的密切聯(lián)系,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huán)境;在對四季的回憶和描述中表達自己的情感,感受時間的流逝;在對心中美景的描摹和贊美中“陶冶愛美的'心靈”,真正感受“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

  對象分析

  初中階段是人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每位學生都有自己豐富的情感內容與追求,同時他們的思維也處于活躍階段,創(chuàng)造意識比較濃厚。

  七年級學生從小學階段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求知欲最濃,好奇心最強,而又不失天真好動的秉性。他們敢于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能如實地袒露自己所見的一切,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展現(xiàn)自我,另外,已經歷了近二個月的學習和培養(yǎng),他們能夠進行小組合作,對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探究,并能解決問題,同時他們更具有容易調動情感、產生情感的天性,也正是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

  目標設置:

  1、體驗自然,熱愛自然,陶冶情操,調動情感,關愛生命。

  2、感悟自然的生命和靈性,認識并探究自然,欣賞自然中的詩情畫意。

  3、學會觀察,學習用不同的形式展現(xiàn)學習成果;能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xiàn)與自然的溝通。

  4、在積累交流中豐富語文知識,積淀文化底蘊。

  5、在創(chuàng)作踐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其思維的靈活性、多維性和深廣性。同時實現(xiàn)跨學科、跨領域的語文學習,引導其更深入的理解“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的真正含義。

  6、在觀察、活動和欣賞過程中加強與別人交流,把自己的觀察所得、內心感受、獨特創(chuàng)造清楚地表達給別人,在此基礎上積累語言和寫作素材,訓練寫作。

  活動過程

  一、策劃籌備階段

  1、活動主題的確定:教材內容為“感受自然”,但已開學近兩個月,正值秋天,整個原野一片豐收喜氣的景象,可謂“秋高氣爽”,是采集、收獲的良辰美景,為了讓身邊的最好資源成為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因此不局限依賴于教材,而選擇“秋”這一話題,作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主題——秋韻。

  2、活動組織及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長的統(tǒng)籌安排下集體活動與個人活動相結合。首先,教師初擬四個活動小組,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相應的組別(可參加多個小組活動);其次,學生可根據不同的特長和其它情況組成另外的小組,組名自擬。自主組成小組后選出小組長,負責活動過程中小組的組織、聯(lián)絡造等一切工作。

  教師初擬小組及師生活動內容

  組別學生活動內容教師活動

  標本制作組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采集動植物標本,并進行“藝術式”的制作,為作品命有詩意有內涵的名,寫上最想對“它們”說的話。1、適時參與各小組的活動,提供相應的素材;

  2、對小組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調解,對于少數活動提出參考意見和想法;

  3、協(xié)調活動過程中小組間的關系;

  4、對小組或學生在活動中的一些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給予及時的評價和鼓勵。

  攝影繪畫組在感受自然的過程中拍攝照片,或一景一物,或一人一事,記錄自然中真實的一切;描繪自然,展現(xiàn)自己眼中的“秋”。記下當時為什么會拍、畫這些畫面時的構思和真實想法。

  詩詞文化組在對秋的觀察和交流中積累相應的詩詞、美文、故事、傳說、成語、神話、習俗等文化知識,關分析探討在“秋文化”中所看到的文化底蘊,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模擬表演組扮演自然界中不同的角色,進行童話劇表演,開展“對話”活動,抒發(fā)情感,并且小組合作把模擬表演整理成劇本,在小組內交流活動感受。

  其它(學生自主確定活動內容)

  3、其它準備及要求:準備好相應的材料及用具;活動中聽從安排,特別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努力創(chuàng)新;主動合作探討,解決活動的中的凝難問題,并有所創(chuàng)造。

  二、開展實施階段

  在第三單元學習之前明確布置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組織、任務和要求。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本次綜合性學習,利用雙休或課外活動時間走進自然、觀察自然、感受自然,并按各組的活動內容大膽開展相應的活動,積累資料、完成各組的作品創(chuàng)作和探究活動,小組交流合作,互補互助。

  三、交流展示階段

  采用課堂交流的形式展示本次活動中的積累、探究、創(chuàng)作等成果;探究表達對“秋”的深入認識和理解;并引導用行動建設自然美化自然,增強環(huán)境意識(一課時)。

  “秋韻”交流展示活動過程

  活動環(huán)節(jié)學生活動教師行為活動目的資料鏈接

  吟

  秋

  識

  秋1、分組展示相關成果:關于秋的詩詞及其它;標本、攝影、繪畫作品的展示,介紹命名的由來及含義;模擬表演表現(xiàn)“秋”。1、展示相關作品示范

  2、對各組成果進行鼓勵性和指導性的評價

  充實相關積累1、通過不同的形式認識秋、了解秋,從而關注自然,關愛生命,發(fā)現(xiàn)美并創(chuàng)造美;

  2、在活動中積累文化知識,并在實踐中得以應用;

  3、領悟自然界中美的詩情畫意1、示范作品:

  標本:《一葉知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攝影:《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2、詩詞積累:《天凈沙秋思》《秋天》“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沙場秋點兵”“天涼好個秋”等

  3、其它:《秋日私語》(名曲)

  畫

  秋

  話

  秋1、各組探討并描繪探討所看到的不同的“秋”,并用獨特的形式進行交流展示;

  2、表達對秋的深入理解和認識(說話思維訓練):

  句式1:秋是

  色的,

  句式2:如秋,

  3、自選角度進行表達。1、參與小組的探究交流;

  2、對各組的描繪進行恰當的評價和引導;

  3、對說話句進行恰當的指導和示范,引導其思維和創(chuàng)造。

  1、培養(yǎng)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2、進行語言的積累和表達;

  3、在語言的表達交流和思維的訓練中形成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說話內容示范:

  句式1、秋是金色的,金色的收獲里蘊含著奮斗的酸甜。

  句式2、人生如秋,只有經歷風雨和挫折,才會有秋收時的笑容。

  展

  秋

  建

  秋1、各組根據活動中的積累和體驗展望未來之秋,用各自喜歡的形式進行描繪;

  2、交流探討如何使來年的秋更美。

  3、集體創(chuàng)作:為學校或正在進行的長陽縣龍舟拉力賽暨國際旅游節(jié)布置一個具有特色的名為《秋韻》的景觀。1、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關愛自然;

  2、對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進行鼓勵評價和引導。

  3、參與學生的“集體創(chuàng)作”活動,集思廣益,提出修改性的建議,表達自己的見解。1、通過展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

  2、通過對秋的建設的建議培養(yǎng)學生愛護自然建設自然的情感;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4、增強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學校的意識。1、相關行動:

  植樹造林讓秋更美;美化校園讓校園的秋更美;珍愛時光讓人生之秋更美……

  四、習作反思階段

  以課堂習作的形式對本次活動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的寫作素材進行自己的深入反思和理解,使這次活動成為自己的一次學習、心靈和思想之旅(一課時)

  習作要求參加完“秋韻”語文綜合性學習,你一定感受到了自然的美麗和奇妙,也一定在自然中重新認識了生命和自我;在與同伴的學習和交流中你一定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在自己的創(chuàng)造和展示中你也一定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在大自然的世界里遨游也一定是你的一次精神洗禮和文化大餐;在多次思維的碰撞中你也一定體驗到了思維的靈性……種種收獲讓你倍感驚奇,也讓我們欣慰,拿起你的筆用你最喜歡的形式,讓它成為你最美的記憶,也讓它記下你成長的足跡。

  請以“秋韻”為話題,自擬文題,自選角度,自選形式,完成一次練筆訓練。

  五、總結評價階段:

  1、個人對自己活動過程中的種種表現(xiàn)進行反思交流;

  2、小組小結活動中在合作、交流、創(chuàng)作等方面的收獲,并形成書面材料;

  3、全班根據活動中小組、個人表現(xiàn)、成果、得失等方面進行評價總結,為以后的綜合性學習的開展積累經驗和素材;

  4、分組采用最佳形式整理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形式建議:成果集、黑板報、手抄報、展板等。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12

  1、教材分析

  《團結的力量》是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版教材第五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農夫的八個兒子從小就不團結,為了一點小事也吵得不可開交,后來農夫找來了一位長老來幫助他,長老通過折一根筷子和折八根筷子的方法,讓兒子們明白:團結就是力量,團結起來就可以戰(zhàn)勝一切困難。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讓學生從讀中悟,并通過反復朗讀,品味重點詞句的含意,體會團結就是力量

  2、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自主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讀懂長老的辦法

  (4)讀文感悟,拓展體會“團結力量大”

  (5)感悟“團結就是力量”,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互助

  3、教學重點難點

  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中,我采用讀文感悟,實踐體驗等教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積極投身于整個學習過程中。并引導學生運用對比學習法,通過對比大兒子折一根筷子和折筷子的表情、動作,體會八根筷子團結起來力量就大了所以不容易折斷。全文以讀為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團結就是力量”。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揭示新知

  上課開始,我以同學們熟知的拔河比賽導題,引導學生明白:只有勁往一處使,互相配合、團結一致才有可能贏得比賽。從而引出本課課題《團結的力量》。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初步感知,為明理做好鋪墊。]

  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為此,我采用自由讀、指名讀等形式讀通全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流利,有生字的地方多讀幾遍。接著出示生字,通過分析字形結構,偏旁部首及組詞,幫助學生識記生字、理解字意。

 。ㄟ@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給學生熟讀課文掃除攔路虎)

  第三環(huán)節(jié):師范讀課文,生感知大意,理清文章脈絡

  因為沒有錄音所以我采用教師范讀,學生聽后小組討論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接著請學生按照下面的提示把課文分成兩部分:

  A:兒子不團結,農夫日夜擔憂

  B:長老想辦法教育兒子們要團結。

  最后學生反饋:課文分成兩部分,1—2自然段為第一部分,3—9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ㄟ@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學生對全文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整體把握,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第四環(huán)節(jié):精讀課文,引導感悟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先讀、后悟、再讀的方式,由點到面,抓關鍵詞的手段,感知文段大意。

  在學習第1、2自然段中,因為這部分不是本文的重點,所以先讓學生自由讀,同時畫出描寫農夫心理的語句。然后指名反饋。出示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體會兒子的不團結、父親的憂愁。

  在學習3—9自然段中,因為這是本文的重點所以我會重點分析。先讓學生默讀這幾個自然段后說一說:長老用什么辦法教育了這些兒子?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了這個辦法?為了讓學生更深層次了解這個辦法,我先讓學生齊讀4—7自然段,再自由讀,分小組讀,通過形式多樣的讀讓學生感知長老的辦法。接著我讓學生從4—7自然段中找出描寫兒子折筷子的句子,朗讀,比較,體會一根筷子容易折斷,而八根筷子折不斷,為了驗證這個道理我拿出課前準備的十根筷子,先請一位同學上臺折一根筷子,筷子很快就斷了。接著我再請一位同學上臺折筷子,筷子同樣被折斷。我把剩下的八根筷子捆成一捆,再請幾位同學挨個上臺折筷子,最終筷子還是完好無損的。此時我會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從而悟出一根筷子容易折斷而八根筷子折不斷。在第八自然段的學習中,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地探索,讀一讀農夫的話,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如果你們八個人團結起來,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這句話的含義xx團結力量大。

  在第9自然段的學習中。引導學生理解“輕聲地互相道歉,親親熱熱地攙扶老父親”這句話,感悟兒子們痛改前非。為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我讓他們發(fā)揮想象:兒子們互相道歉時會怎么說?

  第五環(huán)節(jié):拓展體會

 。1)讓學生談收獲

 。2)說一說我們班上哪些事是通過團結合作最后取得了勝利的?

  第六環(huán)節(jié):課堂總結

  我用P4播放歌曲“團結就是力量”結束課堂,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課的學習。

  第七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我布置了下面3個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搜集有關團結合作的成語和格言,并和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這篇課文的板書主要是突出體現(xiàn):八個兒子的一個變化過程,由開始的只顧自己互不相讓到最后互相道歉親親熱熱。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我說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字歌》。

  教材簡析:

  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教適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餓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而本課的語文學習活動即為“欣賞、表現(xiàn)”、“學習、應用”、“游戲、識記”、“延伸、探索”。主要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調動學生的觀感,初步感知小動物的名稱和數量;通過師生、生生的交互學習,達到識記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的目的,在交互學習活動中將學生自己的觀念、情感和意義即對生活的感受表達出來。并且,本課教材設計旨在通過學生間、師生間在網絡條件下創(chuàng)設情景的設計活動,激發(fā)起學生的識字熱情和潛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生要掌握本課所要求的11個生字。

  2.通過對動物名稱和數量的識記,培養(yǎng)學生積極識字的熱情和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識記本課要求掌握的11個生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熱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電腦、課件、

  二、說教法。

  新課程改革的制訂與實施,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精神。語文教學領域的劃分,不但加強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綜合性與探索性,而且語文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提高了學習熱情和識字能力。

  本著體現(xiàn)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我在《數字歌》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采用了激情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法、討論法、研究法等等。簡單來說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即:、看、學、玩、用。

  1.看。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習興趣是學生活動的重要動力!迸d趣是求知的內驅力,可以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并推動學生積極探究、敏銳觀察、豐富想象、深刻思維、鍛煉意志、集中力量去獲取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完成學習任務,F(xiàn)代教育媒體以鮮明可感的形象、悅耳動聽的聲音、綺麗多變的色彩,強化感知刺激,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新的課程理念也特別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要擯棄那種無視學生的興趣、一味追求認知的作法,要將認知與情意相結合,以輕松活潑多樣的方式呈現(xiàn)課程的內容,進行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

  在教學導入欣賞時。我運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制作了精美的動物聚會的場面,再配以動聽逼真的音樂,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到了動物王國中,融入到課件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去。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想要去弄明白聚會時到底來了哪些動物,它們的數量是多少?在這種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利用自己的計算機動手操作去數一數,把數出的結果和同位相互交流交流,再在全班集體交流并找會讀的同學教讀數量詞。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這樣促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加深了對生字的識記;同時使學生的認識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維得到了發(fā)展。這樣一個原本由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的教學內容,在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中輕松活潑的完成了。

  2、學。.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包括談話、討論、交流、自學等具體形式。這種“學”的方法起到了溝通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橋梁。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主動說、多說,從中老師能了解到學生的想法、意圖,便于老師進一步推動學生學習的方向,引導學生逐步完成學習的內容。我主要分這幾步進行:

  1)找會讀的學生一句一句的領讀,其他學生跟讀然后當小老師的學生可以抽查一下其他同學的跟讀情況。就以這種形式在學生之間的教學,初步朗讀兒歌,認識生字。

  2)學生在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下,在小組內合作再完整地朗讀兒歌。在這里學生可以鞏固對生字的學習,記住已經變紅了的字。

  3)教師檢查全班學生的朗讀兒歌和識記生字地情況。教師用鼠標點變紅的字,誰認識誰就站起來大聲地讀,師生互動過后,讓生生互動。兩個學生坐在一臺電腦前,互相指讀變紅的生字。

  3、玩。

  我們知道小學生喜歡做游戲,同時游戲也是孩子們的天生本性。我們教師需要去發(fā)揮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生字,我設計了兩個游戲。(1)是“我說我對”在這個游戲中,我先找一個學生上臺來和我合作完成。我說生字,學生用鼠標點這個生字,如果學生讀對了,這個生字下面的小樹葉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一次獎勵學生讀得好。師生互動后,再生生互動,合作完“我說我對”的游戲。(2)、這個游戲的名稱是“神秘口袋”。

  多媒體出示同學們的好朋友丁丁,丁丁對大家說:“大家還認識我嗎?我給大家?guī)砹松衩氐亩Y物,你想知道是什么嗎?那就快來摸摸看!倍《〉脑捳f完后,老師舉起神秘口袋,請兩組學生上來摸。學生摸到的是鉛筆形狀的書簽,上面寫有本課要人是的生字,學生想要得到這個禮物,就要讀準這個生字的字音。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4、用。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今天能得到這樣廣泛的重視,與創(chuàng)造性意義的拓展和崇尚有密切聯(lián)系。創(chuàng)造性可以表現(xiàn)在人所從事的任何活動之中,人無論做什么,都應以創(chuàng)造性的態(tài)度或精神去做,這種態(tài)度和精神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特性中,創(chuàng)造能力不但包括創(chuàng)新的精神與意識,還包括將新的觀念轉成為具體的事物的能力,所以新的課程提出要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精神的培養(yǎng),應多方面、多維度、多層次地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將創(chuàng)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鼓勵學生主動進行綜合性、探索性學習,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在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時,學生對來參加聚會的小動物都很喜歡。有的學生說:“老師,我么們還喜歡別的小動物,它們?yōu)槭裁床粊韰⒓泳蹠!蔽揖挖s緊說:“是呀,還有好多的小動物想來參加聚會,同學們我們怎樣請這些小動物來呢?”學生紛紛討論,最后選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我們自己來編寫一首新的“數字歌”,把同學們喜歡的小動物都請來。然后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模板進行創(chuàng)編。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又提高了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三、學法。

  學生主要運用的學習方法有:自主探究法、觀察法、游戲法、談話法等。這些方法都是在老師的指引下一一進行。

  四、教學活動過程。

  現(xiàn)代社會需要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語文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fā)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將創(chuàng)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探究與發(fā)現(xiàn),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本著這個基本理念,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環(huán)節(jié):欣賞導入。

  《數字歌》說課設計 說課稿專題,本站有更多關于說課稿,說課稿方面的作文。

  我運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制作了精美的動物聚會的場面,再配以動聽逼真的音樂,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到了動物王國中,融入到課件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去。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想要去弄明白聚會時到底來了哪些動物,它們的數量是多少?在這種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利用自己的計算機動手操作去數一數,把數出的結果和同位相互交流交流,再在全班集體交流并找會讀的同學教讀數量詞。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這樣促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加深了對生字的識記;同時使學生的認識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維得到了發(fā)展。這樣一個原本由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的教學內容,在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中輕松活潑的完成了。

  第二環(huán)節(jié):課文學習。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識字量要求很高。一年級學生要掌握漢字900個。而漢字由于音、形脫節(jié)、字型多,結構復雜,類似性大,多音多義字多,學生學習起來有很大的困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尤其是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識字教學課件,學生可以通過課件自由選擇學習生字的筆畫、筆順、部首、間架結構、正確讀音,同時跟隨教學軟件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通過人機交互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檢查和自我提高。

  《數字歌》要求學生認識的生字有11個,量多字難記。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設計了階梯式識字環(huán)節(jié)。

  1、學生自己借助計算機朗讀課文,特別是課文中變紅的字,多讀幾遍,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只要用鼠標點擊一下,電腦就會教給學生正確的讀音。

  2、同學間教學跟讀課文,繼續(xù)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3、出現(xiàn)單獨變紅的字,讓學生認讀。

  4、師生合作指讀變紅的字。

  5、生生互動檢查變紅的字掌握了沒有。

  這樣幾步下來,學生對本節(jié)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基本上都掌握了,輕松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第三環(huán)節(jié):識字游戲。

  用游戲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所學的生字。

  1、我說我對。

  2、神秘口袋。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練習。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體現(xiàn)自主學習的平臺。

  如果你喜歡把更多的小動物請到兒歌中來,你可以續(xù)編兒歌。如果你想和更多的生字交朋友,你可以讀老師為你提供的新兒歌。在新兒歌重你可以認識更多的生字朋友。

  于是整節(jié)課在激情起伏的情景下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創(chuàng)作的美好感受和游戲學習的樂趣,并在實踐中提高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逍遙游》是第四冊,第六單元的文章。第六單元由兩篇古代散文和兩篇古代小說組成,單元要求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并領略文言文在敘事和抒情中的藝術魅力!跺羞b游》是表現(xiàn)莊子思想的重要篇章,莊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的理想就集中體現(xiàn)在這一篇中,它突出的藝術特色在于它的'奇特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風格。根據本文的特色,現(xiàn)將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1、教學目標

  結合課文注釋即工具書讀通全文,增加文言積累,訓練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初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和形象化說理的風格。領略莊子散文想象豐富、氣勢磅礴、汪洋恣肆的特點

  能一分為二的適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為了強調“無所待”的觀點,從反面提出問題,緊緊扣住“有所待”論證,最后給予否定,提出正面主張。

  2、教學重點:

  了解本文的結構特點

  賞析本文形象化說理的特點

  3、教學難點

  理解莊子世間萬物若“有所待”則不自由的思想

  理解“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思想

  二、說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代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問答法。對文中交容易的問題采用問答法,簡明扼要

  3、討論法。對有難度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

  教學課時: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將本課題安排為:導入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塊,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

  (一)情感激發(fā),導入文本

  1、利用《列御寇》中莊子臨死前的小故事,初步感知莊子的思想,引入課文

  2、多媒體展示莊子的簡介、主要哲學思想及寫作的主要特色。《逍遙游》全文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論中世間萬物都因有所待而不自由,自己追求的是“無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則是通過一系列的語言故事,論證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境界,通過無為來達到。而本文選自第一部分。解題“逍遙!

  (二)誦讀品析,感知文本

  1、在聽讀問記中疏通文意,積累文學常識。

  2、重讀文章,整體感知,概括每段的大意。

  第一段、世間萬物皆有所待

  第二段、小大之辨

  第三段、提出無可待的觀點

  (三)合作探究,理解文本

  A在這部分中,細讀每段,這部分主要采取問答的方式進行。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讓學生懂得關愛別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是三年級語文上冊最后一個單元的主題。愛是什么?該怎樣去表達?則是我在這一單元學習中引領孩子思考的問題。

  《好漢查理》是這一單元中的一篇文章。本課通過講述一個自稱好漢的調皮男孩查理在幫助一個小女孩杰西的同時,也得到杰西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互相友好的幫助中,查理也改正了自身缺點,下決心做一個真正好漢的故事。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和尊重這種關愛的`重要性。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從事件的發(fā)展中發(fā)現(xiàn)查理的變化。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要讓大家明白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消除戴“有色眼鏡”看人、給人定位的不好現(xiàn)象,互相關愛。

  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突破

  重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查理和杰西各自的思想感情。

  2、理解查理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理解查理在與杰西的交往中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教學突破

  課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自己多讀多討論,理解好漢查理從眾人眼中的調皮孩子到小女孩杰西眼中的好伙伴的變化,從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明白查理決心做一個真正好漢的原因。

  二、教法解析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老師的問題在和同學的討論中讀懂課文。

  2、教師幫助學生理出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體會查理的變化及原因。

  教師準備

  1、仔細研讀教材,整理課文內容,精心準備相關課文問題。

  2、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學情解析

  我班現(xiàn)在共有學生51人,基礎都比較薄弱。尤其是閱讀方面,由于平時所涉獵的范圍比較狹窄,加之以前訓練較少,閱讀理解能力偏弱。

  三年級的學生,需要鍛煉默讀能力了。為了下學期更好的教學,需要在本學期最后的時間里加緊朗讀、默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本課的教學中應以學生多讀多想多思為主,教師應擺正心態(tài),避免過多占用學生的時間。

  學生準備

  預習文中加拼音的字詞。

【語文第三單元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第三單元教案02-24

語文第三單元小學作文01-06

語文第三單元教學反思04-03

第三單元作文03-27

小學第三單元作文02-03

第三單元優(yōu)秀作文02-25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04-20

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3-15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