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物理單擺說課稿

物理單擺說課稿

時間:2024-08-27 13:31:5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物理單擺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單擺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物理單擺說課稿

物理單擺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單擺》是司南版高中《物理》選修(3—4)第一章第3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內(nèi)容是簡諧運動的實例應用,是高考的常考點,既是本章的核心內(nèi)容,又是教學重點。

  2.教材的特點本節(jié)教材先從實際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擺,例如秋千,掛鐘等抽象出單擺,通過對單擺的運動和受力分析,使學生掌握單擺做簡諧運動的條件。設計探究性實驗,讓學生探究單擺的周期,最后設計分組實驗,讓學生懂得如何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并提出周期的應用。依據(jù)教材特點及學生知識基礎,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重視實驗:通過實驗設疑、解疑,充分體現(xiàn)了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體現(xiàn)科學實驗是揭示自然規(guī)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重視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運用多媒體展示直觀的生活實例,動態(tài)分析受力,出示練習,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注重對學生進行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導:如控制變量法。

  4)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探索、設問點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探索的學習心態(tài)。

  5)層次分明:這節(jié)課的程序是:

 �。�1)通過對生活實例的分析及實驗觀察,建立單擺模型;

 �。�2)結合單擺運動狀態(tài)分析其受力,理論證明單擺的振動是簡諧運動;

 �。�3)實驗探究單擺的周期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并得出周期公式,最后提出周期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單擺;

  2、理解擺角很小時單擺的振動是簡諧運動;

  3、知道單擺的周期跟什么因素有關,了解單擺的周期公式,并能用來進行有關的計算;

  4、知道用單擺可測定重力加速度。

  三、過程與方法:

  1、通過單擺的教學,知道單擺是一種理想化的系統(tǒng),學會用理想化的方法建立物理模型;

  2、通過單擺做簡諧運動條件的學習,體會用近似處理方法來解決物理問題;

  3、通過研究單擺的周期,掌握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物理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思維能力。

  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單擺在小角度情況下做簡諧運動,它既有簡諧運動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2、通過介紹科學家的情況,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熱愛科學的熱情;鼓勵學生像科學家那樣不怕困難,善于發(fā)現(xiàn),勇于創(chuàng)造。

  4.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重點:

  1、知道單擺的回復力的來源;

  2、單擺的周期公式。

  五、難點:

  1、單擺做簡諧運動的條件——擺角小于或等于5°時的振動;

  2、單擺振動的回復力的來源;

  3、單擺振動的周期與什么有關。突破的方法:通過課堂實驗和課件演示以及鞏固練習來突破重難點,同時引導學生看書自主學習。

  六、教法和學法

  1、關于單擺的構成的教學——采用問題教學法進行。

  2、關于單擺的振動,單擺回復力的教學——采用分析歸納法、推理法進行。

  3、關于單擺在擺角很小時做簡諧運動的證明——采用數(shù)學公式推導法進行。

  4、關于單擺周期的教學——采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中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教師邊演示邊提問,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引導學生來探索規(guī)律并讓學生試著自己得出結論。一改過去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可給予恰當?shù)乃季S點撥。采用:“復習提問——直觀演示——分析討論——揭示規(guī)律——鞏固知識”并輔以現(xiàn)代教育教學手段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啟發(fā)式教學。對學生來說,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學習,“教是為了不教”,讓他們掌握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和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動手,注重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學會解決問題。采用:“提取舊知識——積極思維——實驗探索——構建新知——鞏固深化”的學法。

  七、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

  1、復習提問:什么是簡諧運動?物體做簡諧運動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生活實例引入:吊燈被風吹后,會如何運動?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吹綉覓炱饋淼奈矬w在豎直面內(nèi)往復運動,你還能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嗎?動畫演示:蕩秋千、擺鐘這些例子有什么共同點?

  總結:提出問題:過渡:如何把復雜的實際問題簡化呢?現(xiàn)在研究一種簡單的情況�!鍪締螖[裝置

  新課教學板書:單擺引導學生看書:閱讀課本第13頁第2段,什么是單擺?它忽略了哪些次要因素?學生閱讀完畢,問:下列哪些材料能做成單擺?(多媒體出示幾種不同性質(zhì)的線和球)

  總結:

  3、單擺模型:一根細線上端固定,下端拴一個小球,線的質(zhì)量和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計,這種裝置就叫做單擺。

 �。�1)擺線不可伸縮、質(zhì)量不計、足夠長;

 �。�2)擺球小而重。介紹建模思想:實際問題抽象化,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特征。[演示]單擺振動。將擺球拉到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觀察單擺運動,思考單擺運動具有什么特點?單擺做機械振動,必然受到回復力的作用,思考:單擺的回復力由誰來提供,如何表示?

  4、單擺的運動:受力分析,結合運動狀態(tài)分析

  1)平衡位置當擺球靜止在O點時,細線豎直下垂,受力關系如何?擺球所受重力G和懸線的拉力F平衡,O點就是擺球的平衡位置。將擺球拉離O點后釋放,擺球在點O附近來回振動中受力還平衡嗎?

  2)回復力當擺球運動到任一位置P時,此時擺球受重力G,拉力F作用,由于擺球沿圓弧運動,所以將重力分解成切線方向分力G1;和沿半徑方向G2,重力分力G1不論是在O左側還是右側始終指向平衡位置,而且G1是改變擺球運動快慢,使球回到平衡位置。(此處:平衡位置是回復力為零的位置。)因此G1就是擺球的回復力。同時,擺球以懸點O'為圓心做圓周運動。單擺的回復力F回=G1=mgsinθ,但是單擺的振動是簡諧運動嗎?簡諧運動的回力滿足什么特點?證明:設球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x,擺長為L,在θ值很小的情況下球的運動近似于直線,認為sinθ≈θ≈X/L近似有F=mgsinθ=mgX/L考慮到回復力的方向與移方向相反,則有:F=-mgX/L=-kx(k=mg/L)滿足簡諧運動的條件。

物理單擺說課稿2

  一、 教材分析

  單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選修3-4的第十一章機械振動的第四節(jié)內(nèi)容。機械振動這一章是在學生學習了運動學,動力學及功和能的知識后編排的,是力學的一個特例。機械振動和后面的機械波是比較復雜的機械運動形式,對它們的研究為以后學習電磁振蕩,電磁波和光的本性奠定基礎。單擺這一節(jié)是在學習了簡諧運動的定義,描述及其回復力和能量的基礎上安排的。單擺作為一個機械振動的具體的實例,為鞏固理解簡諧運動的規(guī)律及其特點起了重要的作用。單擺作為生活中抽象出的物理模型,與人民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實踐,科學研究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本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

  本節(jié)的特點一是從生活實例中抽象出單擺物理模型,最后運用單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中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二是運用近似處理方法,研究單擺做簡諧運動的條件,這是在研究復雜問題時通常采用的方法;三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探究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教學目標

  單擺作為機械振動的一個實例,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學習了單擺可以鞏固簡諧運動的有關知識。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應達到以下目標(知道什么是單擺,單擺的振動圖像是怎樣的,單擺的回復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及在什么條件下單擺做簡諧運動,周期與哪些因素有關,學會探究周期與擺長的定量關系,知道單擺的周期公式。);在過程與方法方面會用控制變量法設計探索性實驗,學會探究的一般方法與步驟, 學會運用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觀察、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應達到以下要求(體會科學家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及交際能力。)。

  三、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如果能找出單擺的回復力與位移的關系,也就可以研究單擺在什么條件下做簡諧運動,所以,對單擺回復力的推導及對其近似處理的方法作為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另外,研究周期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通過實驗探究周期與擺長的關系也為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

  高中學生在分析物體受多個力作用時往往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正確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并運用力的合成與分解使問題簡單化。因此本節(jié)對單擺回復力的推導為教學的難點。在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定量關系的實驗中,學生可以容易地得到實驗數(shù)據(jù),但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的能力還不夠,所以運用數(shù)表軟件來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作為本節(jié)教學另一個的'難點。

  四、 教學方法

  高二學生通過一年多的物理學習,已具備了比較強的實驗能力和一定的探索能力。所以根據(jù)制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好地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本節(jié)課(1)將突出學生活動,加強實驗教學,充分體現(xiàn)物理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并重點通過探究實驗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2)注重啟發(fā)式教學,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3)引入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據(jù)收集,傳遞及處理技能,讓學生用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用信息技術來改變學習的方式。(4)講授法輔以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創(chuàng)造豐富全面的學習環(huán)境。

  五、 教學過程設計

  1. 課題引入

  以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習興趣為導入新課的指導思想,通過提問讓學生列舉生活中機械振動的實例,并提出符合單擺基本特征的實例,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再介紹伽利略用脈搏測時,發(fā)現(xiàn)吊燈的擺動具有等時性的物理學史,了解科學家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讓學生觀察擺球的擺動,認識抽象出的物理模型,讓學生的思維進入新課教學的軌道。

  2. 新課教學

  (1) 根據(jù)現(xiàn)代教學論,物理教學應有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講授單擺應著力于介紹理想化模型的科學思維方法,并通過與彈簧振子類比,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理想化方法在物理中的運用。通過多媒體演示各種擺動,讓學生判斷是否為單擺,深化單擺的概念。

  (2) 提出問題:單擺是否做簡諧運動?啟發(fā)學生通過與彈簧振子類比,自我設計實驗,得出振動圖像,并判斷是否滿足簡諧運動圖像的要求。這樣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給予鼓勵,增強學生參與的勇氣。

  (3) 接著提出要想進一步驗證單擺是否在做簡諧運動我們應該怎么辦。對單擺的擺動進行受力分析,看它的回復力是否滿足簡諧運動中回復力與位移的條件。引導學生先確定擺球的平衡位置,讓學生思考并說明理由。擺球擺到一定角度時,讓學生對其進行受力分析,并引導學生將重力按作用效果進行分解得到單擺的回復力,并對其進行近似處理,得出單擺做簡諧運動的條件。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主要起橋梁作用,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全面思維,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和知識建構的主體。

  (4) 介紹傅科擺的相關知識。用實物演示不同擺的擺動,激起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去探究單擺的周期與哪些因素有關。強調(diào)控制變量法的運用,尤其在探究周期是不是與擺球質(zhì)量有關時,不能用大小不同的擺球來操作。讓學生認識到要想利用好控制變量法,首先對概念有一個比較本質(zhì)的認識。

  (5) 接著重點探究周期與擺長的定量關系。提出一些問題如:擺長怎樣測量?周期測一次就可以嗎?然后學生分組實驗,將數(shù)據(jù)通過網(wǎng)絡共享,通過描點得到圖像,利用“幾何畫板”通過描點法得出圖象,根據(jù)圖像對周期和擺長的關系猜想并構造函數(shù),通過改變參數(shù)使圖像與數(shù)據(jù)點擬合的最好,得出結論。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通過經(jīng)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時相類似的過程,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6) 提出單擺周期公式,解釋其物理含義。介紹惠更斯對單擺的研究過程,以惠更斯的貢獻給人類生活帶來的進步,使學生體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辨證關系。通過公式與實驗得出的K值比較,驗證公式的正確性,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嚴謹性。

  3 鞏固與練習

 �。�1)鞏固了單擺物理模型的建立,進一步驗證了單擺在偏角很小時,才做簡諧運動。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2)將現(xiàn)實生活情景中實例研究引入物理課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課堂總結

  主要有學生總結,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整理。(1)通過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主要是側重于對知識點的回顧。(2)你學習了哪些方法? 方法側重于學生總結和歸納。(3)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收獲和體會是對過程和方法的領悟。(4)你有什么疑問和想法?疑問和想法側重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5 布置課下研究課題

  以上兩個題目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我設計實驗和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

  (六、 結 語

  以上是對單擺一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采用了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動手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而且探究,合作,親身經(jīng)驗更有利于學生概念的發(fā)展、轉變,有助于學生獲得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物理單擺說課稿】相關文章:

物理說課稿05-18

物理說課稿07-24

初中物理說課稿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優(yōu)秀12-03

初中物理說課稿01-24

物理重力說課稿11-15

物理說課稿范文10-16

物理說課稿優(yōu)秀11-20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06-25

物理質(zhì)量說課稿05-21

初中物理說課稿(薦)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