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

時間:2022-12-04 14:00:3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動能和勢能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1

  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動能和勢能》。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動能和勢能》是人教版第15單元第四個課題。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機械能以及功能轉(zhuǎn)化課題的基礎(chǔ)。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教材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分析,結(jié)合著九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jié)構(gòu)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a.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b.知道什么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

  c.會比較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的大小.

  2.方法:通過探究實驗,了解動能和勢能的大小各和什么因素有關(guān),并能利用相關(guān)的原理解釋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實驗態(tài)度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的依據(jù)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

  教學難點:難點的依據(jù)是 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chǔ)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shè)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我學法上談?wù)劇?/p>

  四、說教法。

  采用多媒體教學,將試驗采用動畫的形式播放出來,更具生動直觀,對實驗方

  法及過程逐步講解,使學生實驗了如指掌,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知識。期望學生能學會如何會去學,主動去學,因為學生在學習上遲早要獨立。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zhuǎn)變,從“學會”向“會學”轉(zhuǎn)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jié)反思法。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盡可能的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 導入新課:(2~3分鐘)

  選用幾件案例引入新課,提起學生的興趣

  2. 講授新課:(35分鐘)

  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華。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lián)、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 課堂小結(jié):(2~3分鐘)

  課堂小結(jié)的目的是強化認識,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zhuǎn)化為學生的

  素質(zhì);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jié),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動能與勢能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

  5. 布置作業(yè)。

  七、結(jié)束語

  各位領(lǐng)導、老師們,我的說果完畢,敬請各位老師留下寶貴的意見指引我前進,在教學上有一個長足的進步,謝謝!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2

  一、 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有:功和內(nèi)能的關(guān)系,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概念,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分別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

  能量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聯(lián)系(功是能量變化多少的量度,做功的過程是能量改變或轉(zhuǎn)化的過程),是物理學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新課程標準將能量作為三個內(nèi)容標準之一,可見它的重要性。

  首先通過教材中的圖片展示,在前面學習功的知識基礎(chǔ)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guān)系引入能量的初步概念,再通過教材中的圖片展示列舉風、流水能夠做功的例子,使學生對運動物體具有能量形成比較清楚的具體印象,由此引出了動能的概念,然后再通過“活動1”的實驗,探究動能的大小跟物體的速度、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勢能的學習也是先通過教材中的圖片展示,從做功的角度引入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再通過“活動2”的實驗,探究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大小分別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在建立這些概念的基礎(chǔ)上,教材又給出了機械能的概念,并通過“活動3”研究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最后,教材指出機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間也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二、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分析:

  本節(jié)需要達成“三個方面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什么是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分別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2、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并能解釋自然界中機械能相互轉(zhuǎn)化的現(xiàn)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描述所觀察各種能量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過探究動能和勢能分別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學習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的方法,進一步加強科學方法教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探究實驗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敢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識。

  重點:動能和勢能的概念比較形象直觀,易于學生理解,但它是學生理解一般概念的基礎(chǔ);理解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是解釋生產(chǎn)、生活中一些能量轉(zhuǎn)化現(xiàn)象的基礎(chǔ),所以建立動能和勢能的概念,理解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

  難點:能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讓學生形成能的初步概念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難點。

  三、 學情分析:

  我執(zhí)教的對象是普通班學生,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習能力“分化”現(xiàn)象較為明顯,學習能力強,思維反應快的學生占10%,物理基礎(chǔ)知識相對薄弱的學生占30%。但總體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較高,能感覺物理有趣,有學習物理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切入口,逐步展開教學。

  四、 教法選擇:

  教學方法:“我聽到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這句醒目的格言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光說是沒有用的,聽見后很快就忘記了。只有親自動手去做,才能真正的了解。多讓孩子有動手的機會,放心讓孩子去實踐,這樣學習到的東西才是孩子自己掌握的。也就是說,動手第一,看見第二,聽見第三。再依據(jù)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探究式學習的教育理念。

  我設(shè)計了如下的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和實驗探究法。

  五、 學法選擇: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

  六、 教學程序與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入所學新課

  利用幻燈片播放《超強臺風》電影片段:排山倒海的巨浪沖入城鎮(zhèn),橫掃一切,擊碎一切。嚎叫的龍卷風中,汽車被貼在墻上、一艘艘巨輪在空中飛舞,然后砸向房屋!身陷絕境的人們到了最后的生死關(guān)頭……。軍民一心抗災救人譜出一曲驚心動魄的樂章,人性在天災面前綻放出瑰麗光輝。

  為什么巨浪和龍卷風有如此大的危害呢?由此引入新課。

  2、建立能的概念,知道功和能的關(guān)系

  演示實驗:在講臺上放一塑料玩具小汽車,用吹風機對著小汽車吹,車子向前行駛。

  讓學生仔細觀察演示實驗總結(jié)出:車子向前行駛是因為吹風機吹出的.風對車子做功了。電影中巨浪推動汽車、龍卷風吹動汽車也都是對汽車做功了。

  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教材上的圖,討論分析:

  (1)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

  (2) 這些物體是否能夠做功?你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3) 從功的角度來看,這些圖片有什么共同特點?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教師給出能量的定義。

  然后可以讓學生列舉具有能的實例,并從能否做功的角度分析,加深對能量的理解。

  緊接著,可通過播放視頻“微風拂柳、臺風來襲”和演示實驗“吹風機大小不同的風吹講臺上的玩具小汽車”順勢引導學生思考能量的大小和如何去判斷能的大小。通過學生的回答和實驗的總結(jié),得出功和能的關(guān)系。

  3、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播放視頻“風車轉(zhuǎn)動”和“沖浪運動”,啟發(fā)學生通過分析,找出它們的共同點,總結(jié)出動能的初步概念。然后補充幾個生活中動能的實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素材。進一步鼓勵學生聯(lián)系實際,列舉具有動能的實例。

  利用幻燈片展示車禍的圖片和報道,讓學生猜想動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guān)?并說出猜想的依據(jù)。

  然后進行“活動1”的實驗,在實驗前,可讓學生先動手實驗:

  1、探究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處滾到水平面時速度

  2、探究不同小球從同一高度處滾到水平面時的速度

  引導學生得出動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并滲透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的科學研究方法。

  安排兩道題反饋,努力引導學習成績較弱學生發(fā)表看法。總結(jié)時,可讓中等學生思考后回答,鼓勵學生提高語言組織能力。

  再安排一道探究題讓學生明白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都有關(guān),其中速度對動能的影響更大,從而明白為什么要對車輛限速,而且不同的車型限速不同。

  然后播放“車窗垃圾”的公益廣告,讓學生從動能的角度分析它的危險性,并倡導文明。

  4、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播放視頻“打樁機”和“撐桿跳高”,啟發(fā)學生通過分析,總結(jié)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初步概念。然后補充幾個生活中勢能的實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素材。進一步鼓勵學生聯(lián)系實際,列舉具有勢能的實例。

  利用幻燈片展示圖片“哪塊大石頭讓你感到不安?”,讓學生猜想重力勢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guān)?并說出猜想的依據(jù)。然后進行“活動2”的實驗,引導學生得出重力勢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并滲透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的科學研究方法。

  然后播放“請勿高空拋物”的公益廣告,讓學生從重力勢能的角度分析它的危險性,并倡導文明。

  利用幻燈片展示圖片“憤怒的小鳥”,讓學生猜想彈性勢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guān)?并說出猜想的依據(jù)。然后進行實驗:哪種情況下的鋼尺可以將小木塊彈得更高?,

  引導學生得出彈性勢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并滲透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的科學研究方法。

  5、機械能的轉(zhuǎn)化

  讓學生明確動能和勢能都屬于機械能。演示實驗擺球的擺動,播放視頻:跳板表演、蹦床、過山車,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和分析,認識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之間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

  再演示實驗:乒乓球的下落過程,讓學生知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機械能會不斷減少。

  最后,舉一些例子,讓學生知道機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間可以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

  6、歸納整理知識,及時反饋矯正

  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問學生學到了什么,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自主小結(jié)。

  最后結(jié)束本課,布置作業(yè)。

  謝謝!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3

  我說課的課題是《動能和勢能》。

  一.說教材

  我先對教材進行一下分析:《動能和勢能》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一章第3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本節(jié)教材首先在學生學過的功的知識的基礎(chǔ)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guān)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嚴密性,這是因為初中只要求學生對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通過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為“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的學習做準備。

  二.說學情

  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學情進行如下分析 :日常生活中,有的學生聽說過“能”,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疑惑。因此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歡動手進行實驗。 “能”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八年級學生又是首次接觸“能”這個概念,學習的難度較大。

  三.說學習目標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三個學習目標,

  (1) 知道能量、 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概念。

 。2) 在探究實驗中理解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因素。

 。3) 用能量的初步知識理解分析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說教學重、難點

  鑒于八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立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及其影響因素。教學難點是:能的概念的建立及動能、勢能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五.說學法和教法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以“創(chuàng)設(shè)開式的教學情境,構(gòu)建體驗性教學模式”為指導,使用我校的“學生自學、展示反思、小組互學、匯報反思、教師導學、練習反思”的教學模式。

  為了達成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探究、開放性學習,我選擇的學法有:自學、探究、展示交流、練習反饋等。教法有:聆聽、導學、提問、精講等。

  六.說教學流程

  我設(shè)計的教學流程是:

  一、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展示匯報、反思交流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學生把在課外利用20min時間預習的能量、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等知識,在課堂上利用10min的時間檢查、展示匯報,使學生初步理解“能量、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 初步了解“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匯報過程中我認真聆聽,適時點撥精講。

  二、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匯報結(jié)論、交流反思

  本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分組利用18min的時間,用實驗驗證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我不斷巡視,觀察學生做實驗的情況,個別指導,引導學

  生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總結(jié)能量。我預設(shè)的實驗方案如下,學生也可以自己設(shè)計實驗方案。

 。ㄒ唬簞幽艿拇笮∨c什么因素有關(guān)?

  1、動能與速度的關(guān)系:

  實驗方法:我們用同一個鋼球做兩次實驗。

  第一次,我們讓鋼球從比較低的位置由靜止開始滾下。第二次我們讓鋼球從比較高的位置由靜止開始滾下。比較兩次實驗中木塊被推的距離大小。 實驗結(jié)論: ( 學生完成)

  2、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實驗方法:第一次,我們使小玻璃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注意木塊被推的距離。第二次,我們換一個質(zhì)量大的鋼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到達平面上時和剛才的小鋼球具有同樣的速度,再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 實驗結(jié)論:( 學生完成)

 。ǘ褐亓菽芘c哪些因素有關(guān)?

  1、勢能與高度的關(guān)系:

  實驗方法:我們用同一個鋼球做兩次實驗。第一次,我們讓鋼球從比較低的位置自由下落,落入沙中;第二次我們讓鋼球從比較高的位置自由下落,落入沙中。比較兩次實驗中鋼球砸入沙中的深度。

  實驗結(jié)論:( 學生完成)

  2、勢能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實驗方法:我們用體積和形狀相同的鋼球和玻璃球做兩次實驗。讓鋼球和玻璃球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落入沙中,比較兩次實驗中鋼球和玻璃球砸入沙中的深度。

  實驗結(jié)論:( 學生完成)

 。ㄈ菏裁礃拥奈矬w具有彈性勢能?

  大家做一個實驗。把一塊硬紙片放在彈簧上,用力將彈簧壓縮,使其發(fā)生彈性形變。大家猜想,彈簧能不能做功?放開手,我們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三、練習反思、激化悟性、精秒拓展、激活能力

  本環(huán)節(jié)學生利用9min的時間,獨立完成練習并匯報反思,我進行巡視,觀察學生做題的情況,然后聆聽學生的匯報,并作適當?shù)闹v解。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鞏固。我設(shè)計的練習題如下。

  1、判定下列物體是否具有動能或勢能,假如有,說出能量的名稱,假如沒有,說明原因:

 、僭谒降孛嫔蠞L動的鉛球: ;

 、趹覓煸谑覂(nèi)的電燈: ;

 、弁婢咂囍斜痪砭o的發(fā)條: ;

 、軓椈桑 ;

 、菰诳罩酗w行的波音747客機: ;

 、揿o止在水平軌道上的列車: ;

 、吒咚偕盏幕鸺 ;

 、啾焕瓘澋匿摪宄 ;

 、岜凰娬緮r河壩攔住的上游水 ;

  ⑩空中下落的皮球 。

  2、質(zhì)量較大的喜鵲與質(zhì)量較小的燕子在空中飛行,假如它們的動能相等,那么 飛得快。

  3、假如卡車空載和滿載時都以同樣的速度行駛,那么空載時具有的動能 滿載時具有的動能.(選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四、課堂小結(jié)

  我引導學生利用2min的時間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我利用1min的時間布置作業(yè)。

  1、獨立完成P70“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1-4題,第5題不做共同要求同學之間可以交流,也可以選做。

  2、預習:第4節(jié) 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六、板書設(shè)計

  第3節(jié) 動能和勢能

  一、能量

  1、概念

  2、單位

  二、動能

  1、概念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三、重力勢能

  1、概念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四、彈性勢能

  1、概念

  2、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4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能量

  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了解動能、重力勢能的大小各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并能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密切聯(lián)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shù)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已學過功和功率,掌握功的含義及功的計算;會判斷物體是否做功及做功的多少、做功的快慢。因此從做功引出能量的概念符合認識規(guī)律.然后從大量的生活實例中引出動能和勢能的概念,學生容易接受,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并非高深莫測,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3、重點難點

  學教重點:通過實例理解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了解動能、重力勢能的大小各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并能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

  4、教學過程

  4.1引入課題以通訊報道的形式講述世界第一例鳥撞飛機的事例,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并提問:看似弱小的`飛鳥為什么能將鋼鐵之身的飛機撞毀呢?引出課題

  教學活動

  活動1:新課講授教師活動

  舉實例引出能量的概念,能的形式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先學習常見的兩種:動能和勢能。展示六幅圖片

  提問:在這些現(xiàn)象中汽車、蘋果、流動的水、拉彎弓、高舉的鐵錘都具有能量,它們有沒有共同點呢?請同學們將此將圖片進行分類。物體能夠?qū)ν庾龉Γ覀兙驼f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能量的單位和功的單位一樣都是焦耳.進一步對比分析歸納得出

  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活動2:學生活動

  列舉生活中的具有動能的物體的實例從生活實例入手,引導分析可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并非高深莫測,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活動3:練習

  判斷各物體是否具有動能?

 。1)水平行駛的汽車:____

  (2)正在爬坡的汽車:____

 。3)山頂上的石頭:___

  (4山頂上滾下的石頭:___

 。5)天花板上的吊燈:_

 。6)天花板上搖擺

 。7)拉長的橡皮筋:_____

 。8)下落的雨滴:________

  概括出“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活動4:講授動螚的大小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請同學們猜想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同學們的猜想依據(jù)是什么呢?引導學生將這些因素中相類似的因素合并,把問題簡化

  設(shè)計實驗并演示

 、偃绾慰刂谱兞

  ②如何將物體的動能的大小直觀的顯示出來

 、畚覀円黄饋碓O(shè)計實驗驗證猜想

  通過實驗我們得出什么結(jié)論呢?請同學們各自發(fā)表見解。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jié):

  物體動能的大小跟速度、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活動5:學生實驗探究練習

  學生小組討論自主進行

  實驗設(shè)計,然后進行實驗,驗證猜想,然后交流討論,概括出實驗結(jié)論。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表述,并提示注意要體現(xiàn)控制變量法

  學生利用所用知識認真思考討論,并叫同學到講臺上向全班同學講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成功的喜悅

  課件展示相關(guān)習題:

 、傧嗤访娴牟煌囕v為什么限速不同?

 、谡谄街惫飞蠟⑺臑⑺嚻鋭幽苡泻巫兓?

  在研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過程中你學到了哪些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活動6:講授勢能的大小及影響因素

  1.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

  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引導學生猜想,抓住關(guān)鍵點.教師適時點撥,鼓勵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奇思妙想,拓展學生的思維

  猜想:

  1、重力勢能的大小跟物體被舉高度有關(guān)

  2、重力勢能的大小跟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我們一起來設(shè)計實驗證猜想,首先請大家思考:我們該如何將重力勢能的大小,直觀顯示出來,以便于我們進行比較呢?

  課件演示,學生認真觀看演示小組討論,歸納總結(jié)出實驗結(jié)論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出實驗結(jié)論:

  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被舉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高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練習:

  1、判斷下列物體的重力勢能怎么變化?

  A、正在勻速上升的飛機;

  B、飛機在同一高度沿水平直線勻速飛行;

  C、鐵球從斜坡上滾下。

  2、一個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的氣球,它的()

  A、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

  B、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

  C、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

  D、動能增加,重力勢能不變

  活動7:講授彈性勢能

  2.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做彈性勢能。

  每組發(fā)給三種不同的彈簧,讓學生體驗彈性勢能的大小與什么有關(guān)

  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大的球一定比速度小的球動能大

  B.同一輛車運動速度越大動能就越

  C.子彈的速度比火車的速度大,所以子彈動能就比火車動能大

  D.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灑水的灑水車動能不變

  活動8:課堂小結(jié)

  通過對本節(ji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請同學們從以下方面進行表述。

 、僭谖锢碇R方面你有哪些收獲?

 、谠谖锢矸椒ǖ膶W習運用上你又有哪些收獲?

  學生討論交流

  及時總結(jié)在知識與學習方法上的收獲,使知識內(nèi)化形成學生的能力

  活動9:講授板書設(shè)計

  機械能動能質(zhì)量和速度

  勢能重力勢能質(zhì)量和高度

  彈性勢能彈性形變

  學習方法轉(zhuǎn)換法和控制變量法

  活動10: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1.完成P70第2.4.5

  2.《配套練習11.3節(jié)》

  第3節(jié)動能和勢能

  課時設(shè)計課堂實錄

  第3節(jié)動能和勢能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與作用

  本節(jié)內(nèi)容包括了動能 勢能 機械能三大知識點,其中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八年級已經(jīng)接觸過一些實例,現(xiàn)在是全面的認識它們.能又是與功緊密聯(lián)系的一個物理量,所以本節(jié)具有承上的作用.又由于它為認識內(nèi)能打下了基礎(chǔ),故它同時也有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保R與技能:

 。1)知道動能 勢能 機械能的概念,知道動能 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2)知道動能和勢能能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

  2.方法與過程:

  (1)體驗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和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

  (3)體驗用類比方法,加深對物理概念理解的過程,學會遷移學習。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演示實驗 實例分析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2)引導學生分析 討論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敢于質(zhì)疑的科學素養(yǎng)和合作交流的人文素養(yǎng)。

 。3)學會自己查找資料,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決定動能 彈性勢能 重力勢能的因素

  難點:解釋有關(guān)動能 彈性勢能 重力勢能之間相互轉(zhuǎn)化的物理現(xiàn)象.

  (四)教具:

  電子白板,多媒體課件,斜面,力學小車,砝碼,斜槽,鋼球,木塊,橡皮筋,壓縮彈簧,單擺,滾擺等。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的物理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加進步。但是初三的學生往往是不愛發(fā)言,不主動表現(xiàn)自我,課堂氣氛比起初二的學生沉悶。需要教師的積極、靈活的調(diào)動。他們不喜歡枯燥的理論分析和教條式的計算,但樂于參與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了解與物理規(guī)律有關(guān)的圖片。在玩中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動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在初二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可以按通過實驗自己探索動能 勢能的決定因素,并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guān)的生活現(xiàn)象、科學事件。這樣才更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

  三、教法

  本節(jié)課以學為本,因?qū)W論教.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導啟發(fā),分析討論,歸納結(jié)論.運用的方法有提問法,談話法,討論法,觀察比較法,探究法等.

  四、學法

  以自主探究為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分析事例發(fā)現(xiàn)問題 動手實驗 分析歸納 鞏固練習.運用了討論法,類比法,控制變量法.

  五、教學過程

 。ㄒ唬畡(chuàng)設(shè)情景 引入新課

  當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出示斜槽,并演示鋼球從斜槽上滾下,在水平桌面上撞擊木塊,使木塊移動了一段距離。讓學生分析碰撞過程中,做沒做功?

  利用學生分析的結(jié)果“鋼球?qū)δ緣K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可見物理學中,能量和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lǐng)。

  不同的物體做功的本領(lǐng)也不同。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

 。ǘ献鲗W習 進行新課

  物體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以后我們將逐步認識各種形式的能量。剛才的實驗中鋼球撞擊木塊能夠做功,但若將鋼球停靠在木塊一側(cè)(邊講邊演示),這時的鋼球并不能推動木塊做功。只有運動的鋼球才能推動木塊做功。

  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能夠做功,它們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

  引導學生廣泛地列舉事例,說明運動的空氣、水和各種物體都能夠做功,而具有動能。概括出“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列舉事例說明:運動的.物體具有的動能多少不盡相同。如狂風能吹倒大樹,而微風只能使樹枝搖動。進而通過演示實驗,概括出決定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課本圖1-1實驗,實驗可分三步:

 、賹⑼粋鋼球,從斜面不同高度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qū)⒛緣K推動的距離。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不同,說明鋼球?qū)δ緣K做的功不同。木塊被推動得越遠,表明鋼球的動能越大。實驗說明:從不同高度滾下的鋼球,具有不同的動能。

 、谏厦娴膶嶒灡砻麂撉驈妮^高處滾下時具有的動能大。那么鋼球從不同的高度滾下時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可通過觀察實驗來得到結(jié)論。將質(zhì)量相同的兩個鋼球,同時從斜槽的最高點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釋放。從最高點滾下的鋼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從接近底部滾下的鋼球。實驗表明從高處滾下的鋼球速度大。從而得到結(jié)論:物體的動能與速度有關(guān),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蹞Q用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從同一高度讓其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推動木塊的距離。從而得出結(jié)論:運動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演示實驗之后,總結(jié)實驗結(jié)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zhì)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2.勢能:物體由于運動的原因而具有動能,物體還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學們都玩過用橡皮筋彈射紙彈的游戲,拉長的橡皮筋能給紙彈一個力,并推動紙彈移動一段距離,從而對紙彈做了功。同樣拉彎的弓,壓縮的彈簧也能夠做功,它們都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彈性勢能,它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解釋彈性形變:物體受到外力作用而發(fā)生的形狀變化,叫做形變。如果外力撤消,物體能夠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列舉事例說明物體的彈性形變。如:拉長的彈簧,壓扁的皮球,彎曲的鋼鋸條,上緊的鐘表發(fā)條等。

  利用課本圖1-4的實驗,闡明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為節(jié)省課堂時間,課前將兩個性質(zhì)相同彈簧,按照課本圖1-4壓縮到不同的

  長度。先后將拉緊彈簧的繩燒斷,兩次砝碼被彈起的高度不同。彈簧壓得越緊,放松時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彈性勢能越大。

  被舉高的重物,也能夠做功。例如:舉高的鉛球,落地時能將地面砸個坑;舉高的夯落下時能把木樁打入地里。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

  列舉事例說明: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如:舉起同樣高度的鉛球和乒乓球,鉛球落下時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勢能大。鉛球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引導學生討論樹上結(jié)的蘋果是否具有重力勢能?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一個物體能夠做功”的含義。能夠做功只是說物體具有了做功的“本領(lǐng)”,但不一定做了功。樹上結(jié)的蘋果雖然沒有做功,但只要它從樹上掉下來就能做功,所以我們說它具有重力勢能。

  3.機械能:讓學生分析靜止在桌面上的鋼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勢能)繼而讓學生分析在桌面上滾動的鋼球具有什么能?通過分析得知滾動的鋼球既有動能,又有勢能。

  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一個物體既有動能,又有勢能,那么動能和勢能的和就是它的總機械能。

  4.能量的單位: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認識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聯(lián)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lǐng),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因此,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單位跟功的單位相同,也是焦耳。

  5.動能與勢能的關(guān)系 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通過做單擺和滾擺實驗來學習,并具通過多媒體課件再加強

 。ㄋ模﹥(nèi)化提高 實際應用

  通過以下問題的討論,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能量、動能、勢能、機械能等概念及機械能的單位。

  (1)高山上有一塊大石頭,穩(wěn)穩(wěn)地待在那里,它有沒有能量?有什么能量?

  (2)列舉幾個物體具有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事例。

  (3)在空中飛行的球,它具有的重力勢能是5焦,具有的動能是4焦,這只球具有的總機械能是多少?

  (4)在同一高度鉛球和棒球具有的重力勢能不相等,若使它們的重力勢能相等,可采取哪些方法?

  (5)從斜槽上端滾下的小球,它有沒有重力勢能?在它下滾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大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在滾下的過程中有沒有動能?它的動能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五).課堂小結(jié) 感悟收獲

  六、板書設(shè)計

  12.1動能 勢能 機械能

  1.動能

  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一切物體都具有動能

  決定因素:物體的質(zhì)量與速度

  2.勢能 動能與勢能的總稱

  (1)重力勢能

  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一切在被舉高的物體都具有重力勢能

  決定因素:物體的質(zhì)量和物體被舉的高度

 。ǎ玻⿵椥詣菽

  定義: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一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都具有彈性勢能

  決定因素:彈性形變的大小,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機械能的單位:J

  3.動能與勢能的關(guān)系 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內(nèi)容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十五章第四節(jié)——《動能和勢能》。本節(jié)教材在學生學過功的知識的基礎(chǔ)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guān)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學生對能量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本課內(nèi)容為學習《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打下基礎(chǔ)。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動能、勢能的概念。

  (2)讓學生掌握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了解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設(shè)計實驗的能力。

  (2)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對現(xiàn)象的觀察與思考,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歸納概括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

  (三)教學重點:

  (1) 理解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2) 探究決定動能、勢能的因素。

 。ㄋ模┙虒W難點:用控制變量法探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ㄎ澹┙叹邔W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斜面、帶孔的小車、木塊、鉤碼、直尺、不同質(zhì)量的小球、一盆松軟的泥砂等。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分析、歸納、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求知欲更強,認識事物的興趣更濃,他們喜歡探索自己熟悉的或與所學知識有關(guān)的.生活現(xiàn)象、科學事件。

  三、教法和學法分析

  新課程理念認為:在注重知識技能的同時更應該注重過程與方法,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的教法:實例教學法和實驗探究相結(jié)合。

  學法: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的方法 。

  教學手段:以實驗教學為主,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

  四、教學過程設(shè)計

  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中注重了知識點的條理性和層次性。在教學方法上,注意了密切聯(lián)系實際,從問題的提出、概念的引入以及結(jié)論的出現(xiàn),都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或者實驗探究為主線,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知。

  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視頻(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學生看完后會感到迷惑不解:“小小的飛鳥為什么會撞傷堅硬的飛機?”由此引出課題:《動能和勢能》。 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首先讓學生觀察兩幅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分析:風、汽車是否做了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能量的概念。

  1、物體能夠?qū)ν庾龉,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能量的單位: 焦耳, 簡稱:焦, 符號是: J

  2、動能

  (1)在講解動能的概念時,先用多媒體展示兩幅圖(圖一: 風吹著帆船航行, 流動的空氣對帆船做功。圖二:流水推動水輪轉(zhuǎn)動,水對水輪做功)。讓學生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運動的物體能夠做功,他們具有能量”,引出動能的概念。

  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具有動能的物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探究一: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老師提出問題:狂風能撼動大樹,而微風只能搖動樹葉,說明動能有大有小,你能猜想一下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先讓學生猜想(鼓勵學生,敢于猜想才會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設(shè)計實驗,(此時,老師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然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展示本人在教學中的片斷)。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思考,得出結(jié)論,最后進行交流評估。(整個探究過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設(shè)計實驗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重力勢能

  (1)“重力勢能”的概念難以理解,我讓兩個學生做以下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分析:被舉高的鉤碼做了功,具有能量。引出重力勢能的概念。然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具有重力勢能的物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探究二: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在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時,讓學生猜想,設(shè)計實驗(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實驗器材,也可以用老師提供的器材設(shè)計實驗),再讓兩個學生上講臺進行演示實驗(學生邊演示邊講解)。然后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思考,得出結(jié)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

  4、彈性勢能

  (1)啟發(fā)歸納:多媒體出示一幅射箭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彈性勢能的概念: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加深理解:你能舉出物體具有彈性勢能的例子嗎?(張開的弓、拉開的彈弓、彎曲的撐竿、壓彎的跳板、形變的網(wǎng)球及網(wǎng)球拍等。)

  (2)老師引導學生分析生活中的實例得出決定彈性勢能的大小的因素:彈性勢能的大小與材料及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guān)。彈性形變的程度越大,物體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5、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勢能。 與其他形式的能一樣,動能和勢能的單位也是焦耳,符號是J。

  (學習這一內(nèi)容,始終是尊重學生的想法和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得出相關(guān)知識)

  第三環(huán)節(jié):感悟收獲,課堂小結(jié)。

  讓學生說說本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老師加以歸納總結(jié)。 (學生通過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回憶和概括,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第四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鞏固升華。

  課堂反饋:

  學生思考并回答引入課題時提出的問題:“小小的飛鳥為什么會撞傷飛機?”(使課堂首尾呼應)。

  練一練:

  1、下列物體具有何種形式的能量:

  升空的火箭: ;

  正在下落的雨滴: ;

  被拉長的橡皮筋:________________;

  在水平鐵軌上行駛的火車___________ ;

  被起重機吊在空中靜止的貨物 _________。

  2、 唐詩中有“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這動人的詩句生動、形象地反映

  了這條大河蘊藏了大量的 能。

  3、一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物體的( )

  A.動能增加,勢能減小 B.動能、勢能都減小

  C.動能不變,勢能減小 D.動能、勢能都增加

  4、思考:如果一塊石頭靜靜地躺在高山上,它是否具有能量?

 。ㄍㄟ^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分析資料:城市道路上的最高行駛速度v(km/h)

  同車型的限制車速不一樣?(讓學生體驗學有所用的喜悅)

  五、板書設(shè)計

  為了使學生對知識有個系統(tǒng)全面的掌握,板書如下:

  15.4 動能和勢能

  1、能量:物體能夠?qū)ν庾龉,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

  能量的單位:焦(J)

  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2、動能影響因素:質(zhì)量、速度

  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

  影響因素:質(zhì)量、舉高的高度

  3、

  彈性勢能

  4、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轉(zhuǎn)化法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層次性,注意了密切聯(lián)系實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研究新課標,深層次挖掘教材,虛心向同行學習,提高教學水平。我深刻地領(lǐng)會到“教無定法,學無止境”。

  我的說課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

  授課內(nèi)容是九年級《物理》第十五章第四節(jié)——《動能和勢能》。

  本節(jié)教材首先在學生學過功的知識的基礎(chǔ)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guān)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嚴密性,這是因為初中只要求學生對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教材列舉了風、流水等能夠做功,以便使學生對運動物體具有能量形成比較清楚的具體印象,由此引出了動能的概念。用實驗說明動能大小跟速度、質(zhì)量的關(guān)系,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觀察分析能力。勢能的教學也是從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勢能概念,再由學生設(shè)計實驗并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學習勢能大小的決定因素。

 。ǘ⿲W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繼續(xù)發(fā)展,具有成年人那種從眾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規(guī)律的能力,以及假設(shè)推理的能力。他們對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認識事物的興趣更濃,但也有不扎實的地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比較認真積極,求知欲望較強。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的三維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動能、勢能的概念。

 。2)在探究實驗中理解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認識動能勢能的存在。

 。2)通過歸納概括得到動能、勢能的概念

  (3)在討論探究實驗中總結(jié)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

 。ㄋ模┙虒W重點:

 。1)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2)探究影響動能的因素。

 。ㄎ澹┙虒W難點:勢能的概念

  二、教法分析

  新課程理念認為:在注重知識技能的同時更應該注重過程與方法,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因此,本節(jié)課采用了如下的教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提問引導法。

  三、學法分析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為了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我采用了如下的學法:實驗探究法。

  四、教具學具準備

  大玻璃球、小玻璃球、小木塊、斜面、橡皮筋

  五、教學過程設(shè)計

  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中注重了知識點的條理性和層次性。在教學方法上,注意了密切聯(lián)系實際,從問題的提出、概念的引入以及結(jié)論的出現(xiàn),都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或者實際探究為主線,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

 。ㄒ唬⿲胄轮

  能是物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它比較抽象。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認識它比較困難。應緊扣教材,從理解“一個物體能夠做功”的含義來認識能量。舉一些學生很好理解的例子,認識功和能的關(guān)系。

  (一)動能

  由學生熟悉的實際情景來認識物體能夠做功。通過學生分析總結(jié)出這些物體的共同特點,得出這些物體具有的能是同一種能,即動能。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得出動能的概念: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讓學生說出一些具有動能的物體,加深對動能的理解。知道什么樣的物體具有動能。

  4、提出問題:這些物體具有的動能大小一樣嗎?讓同學知道動能有大有小。然后通過兩個新聞資料,讓學生猜想一下動能的大小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學生猜想]:啟發(fā)學生得出,動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運動的速度有關(guān)。

  5、學生實驗:利用桌上的斜面、小球、小方塊來探究動能的大小是否與物體的質(zhì)量、運動的速度有關(guān)。

  6、交流歸納

 。ㄓ欣谂囵B(yǎng)學生設(shè)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試驗、概括總結(jié)的能力)

  7、思考: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為什么不一樣呀?

 。ㄍㄟ^了解社會知識,讓學生學以致用,提高應用能力)

 。ǘ┲亓菽

  1、啟發(fā)歸納:通過觀看兩個大石頭的'圖片,想象身臨其境的感覺是怎樣的?這樣可以體會到被舉高的物體能夠做功,得出重力勢能的概念。

  2、引導思考:觀看重力勢能的一個應用圖片,提問打樁機為什么做的又高又大呢?引導學生猜想: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3、鼓勵學生自己課下完成實驗探究:重力勢能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三)彈性勢能

  1、啟發(fā)歸納:學生對彈性勢能的實例比較熟悉,通過幾組有關(guān)彈性勢能的圖片,參考重力勢能的概念,學生思考討論得出彈性勢能的概念。

  2、得出概念: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3、動手做做:把橡皮筋套在手指上,拉開橡皮筋后放手,彈開小木塊,根據(jù)拉開的程度不同,觀察幾次彈開的情況。引導學生得出結(jié)論: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guān),彈性形變的程度越大,物體的彈性勢能就越大。然后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材料有關(guān)。

 。ㄈ┱n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W生通過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回憶和概括,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四)鞏固練習

  根據(jù)時間合理安排

 。ㄎ澹┎贾米鳂I(yè)

  動手動腦學物理:1、2、3

 。▽⒄n堂知識延伸到課外,有利于擴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及研究能力)

  六、板書設(shè)計

  動能和勢能

  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影響因素:質(zhì)量、速度

  2、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影響因素:質(zhì)量、舉高的高度

  3、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影響因素:彈性形變程度

  彈性物體的材料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8

  我在認真學習了大綱和教材之后,對這節(jié)課的處理力爭在脫離教材的基礎(chǔ)上超越教材,因為教材是以知識結(jié)構(gòu)順序為主線編排的,而我們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也就是要沿著學生的認識過程來安排教學,所以我改變了教材中由大量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總結(jié)規(guī)律這一單一過程,從引導學生研究單擺的擺球運動入手,使學生展開探索,舉一反三來認識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這一規(guī)律,然后由學生自己動腦、動手設(shè)計實驗驗證這一規(guī)律。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觀察單擺在各個階段的能量變化,我在教學中選用一個擺動周期較長的單擺,也就是由一根長約2m的擺線將質(zhì)量為2Kg的'球體懸掛在天花板的掛鉤上。演示時教師要靠墻而立,把擺球拉到自己鼻尖處,然后將擺球輕輕釋放,在擺球第二次靠近鼻尖時,頭一點也不要動。學生從這種“驚險”的表演中可以得到極其深刻的印象,會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其中去觀察、去探索,這時學生可以通過擺球高度和速度的變化,分析出實驗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

  在引導學生得出擺球運動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的規(guī)律之后,讓學生進一步思考:你們能否用身邊的物品設(shè)計一個實驗來證明這一規(guī)律。之所以讓學生用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實驗,目的是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另一方面這些物品本來的用途并不是進行實驗,所以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富有創(chuàng)建的設(shè)計給予鼓勵使學生能看到自己的成績,獲得成功的快樂,增強參與的勇氣。

  在設(shè)計與操作中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合作,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對其他同學設(shè)計的實驗找缺點,挑毛病,甚至對課本演示實驗“ 吹毛求疵”,經(jīng)過教師一如既往的鼓勵、指導,學生改進了許多實驗,比如本節(jié)課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zhuǎn)化,實驗中小鋼球碰撞的是彈片,由于彈片彈性形變發(fā)生在一瞬間,不易觀察,經(jīng)過反復實驗,學生用彈簧來替代彈片,效果明顯,這一器材也用到了我們以后的實際教學中。

  另外,為了增強物理學科與科學、社會的聯(lián)系,我在學生理解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之后,提出:流動的水可以做功,那么如何讓水流能做的功更多一些呢?讓學生利用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分析,然后建議學生查閱資料或通過各種媒體進行調(diào)查活動,以獲得有關(guān)水電站的信息,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對于本節(jié)課的“ 想想議議”,教材要求學生把皮球涂上黑顏色做實驗,這樣容易把手和球弄臟,所以我啟發(fā)學生:不涂黑顏色可以嗎?學生決定涂上水來做實驗,然而球反復落下時,留下的水印卻是重合的,無法觀察,怎樣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呢?學生經(jīng)過反復探索,終于想出了辦法:在桌上放一平面鏡,當球碰到鏡面反彈起來后,稍微平移一下平面鏡,使鏡面上每個水跡都不重合,并按先后次序由大到小排列成一行,效果非常好。

  本節(jié)課的最后,我利用了一只扁圓鐵盒,盒的內(nèi)側(cè)用塑料泡沫擠住幾塊銅塊、鐵塊等重物,然后蓋上盒蓋,在盒外標出重物所在的位置。把它側(cè)放在桌面上,且重物在最低處,它將靜止不動;把它側(cè)放在斜面中部且重物偏向斜面的底部時,它將沿斜面向下滾;再把它側(cè)放在斜面中部且重物偏向斜面頂端時,一松手,它將向斜面頂端滾動,成了“會自動爬坡的輪子”,這是出乎學生意料的,他們都很驚奇;當把它側(cè)放在桌面的玻璃板上且重物稍偏向一方,一松手,它會在玻璃板上來回滾動一段時間,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學生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裝了什么,所以他們會有極大的興趣去探個究竟,甚至于下課了,學生還沉浸在研究探索的快樂之中,這樣就將物理教學延伸到了課堂之外。

  以上是我對《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一節(jié)的幾點認識,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同行、專家提出寶貴建議。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動能勢能的概念、

  在探究實驗中理解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用能量的初步知識理解分析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動能勢能的存在、

  通過歸納概括得到動能勢能的概念、

  在討論探究實驗中總結(jié)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敢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諷

  教學重點:動能和勢能的概念;探究影響動能的因素、

  教學難點:勢能的概念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舉例說明法

  教學用具:斜面、鋼球、木塊、彈簧、皮球、投影儀及自制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斜槽,并演示鋼球從斜槽上滾下,在水平桌面上撞擊木塊,使木塊移動了一段距離。讓學生分析碰撞過程中,做沒做功?

  利用學生分析的結(jié)果“鋼球?qū)δ緣K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梢娢锢韺W中,能量和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lǐng)。

  不同的物體做功的本領(lǐng)也不同。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

  二、新課教學

  物體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以后我們將逐步認識各種形式的能量。剛才的實驗中鋼球撞擊木塊能夠做功,但若將鋼球?吭谀緣K一側(cè)(邊講邊演示),這時的鋼球并不能推動木塊做功。只有運動的鋼球才能推動木塊做功。

  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能夠做功,它們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

  引導學生廣泛地列舉事例,說明運動的空氣、水和各種物體都能夠做功,而具有動能。概括出“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列舉事例說明:運動的物體具有的動能多少不盡相同。如狂風能吹倒大樹,而微風只能使樹枝搖動。進而通過演示實驗,概括出決定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課本圖實驗,實驗可分三步:

 、賹⑼粋鋼球,從斜面不同高度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qū)⒛緣K推動的距離。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不同,說明鋼球?qū)δ緣K做的功不同。木塊被推動得越遠,表明鋼球的動能越大。實驗說明:從不同高度滾下的鋼球,具有不同的動能。

 、谏厦娴膶嶒灡砻麂撉驈妮^高處滾下時具有的動能大。那么鋼球從不同的高度滾下時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可通過觀察實驗來得到結(jié)論。將質(zhì)量相同的兩個鋼球,同時從斜槽的最高點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釋放。從最高點滾下的鋼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從接近底部滾下的鋼球。實驗表明從高處滾下的鋼球速度大。從而得到結(jié)論:物體的動能與速度有關(guān),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蹞Q用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從同一高度讓其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推動木塊的距離。從而得出結(jié)論:運動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演示實驗之后,總結(jié)實驗結(jié)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zhì)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2、勢能:物體由于運動的原因而具有動能,物體還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學們都玩過用橡皮筋彈射紙彈的游戲,拉長的橡皮筋能給紙彈一個力,并推動紙彈移動一段距離,從而對紙彈做了功。同樣拉彎的弓,壓縮的彈簧也能夠做功,它們都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彈性勢能,它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解釋彈性形變:物體受到外力作用而發(fā)生的形狀變化,叫做形變。如果外力撤消,物體能夠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列舉事例說明物體的彈性形變。如:拉長的彈簧,壓扁的皮球,彎曲的鋼鋸條,上緊的鐘表發(fā)條等。

  利用課本圖1—4的實驗,闡明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為節(jié)省課堂時間,課前將兩個性質(zhì)相同彈簧,按照課本圖1—4壓縮到不同的長度。先后將拉緊彈簧的繩燒斷,兩次砝碼被彈起的高度不同。彈簧壓得越緊,放松時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彈性勢能越大。

  被舉高的重物,也能夠做功。例如:舉高的鉛球,落地時能將地面砸個坑;舉高的夯落下時能把木樁打入地里。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

  列舉事例說明: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如:舉起同樣高度的鉛球和乒乓球,鉛球落下時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勢能大。鉛球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引導學生討論樹上結(jié)的蘋果是否具有重力勢能?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一個物體能夠做功”的含義。能

  夠做功只是說物體具有了做功的“本領(lǐng)”,但不一定做了功。樹上結(jié)的蘋果雖然沒有做功,但只要它從樹上掉下來就能做功,所以我們說它具有重力勢能。

  3、能量的單位: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認識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聯(lián)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lǐng),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因此,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單位跟功的單位相同,也是焦耳。

  4、想想議議

 。1)在航空史上,有不少飛機失事,是由于飛鳥碰在飛機上,飛鳥為什么能使飛機失事?

 。2)在一空戰(zhàn)中,飛行員覺得旁邊有個東西跟著他,他用手抓住一看,原來是顆子彈,這種情況可能嗎?子彈為什么不傷飛行員?

 。3)樓頂平臺上放一塊磚,磚對平臺有沒有重力勢能?對地面有沒有重力勢能?

  (將這3道題,預先寫在投影片上,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后得出:運動是相對的,飛鳥相對于飛機速度很大,故動能很大,足以打碎玻璃、打壞機內(nèi)的人和機器;子彈相對于飛行員,速度為零,動能為零,故飛行員抓住子彈就像我們平常拿起鉛筆一樣;高度也是相對的,磚對平臺沒有高度,故沒有重力勢能,磚對地面有高度,故有重力勢能)

  三、小結(jié)

  四、布置作業(yè):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shè)計:

  動能和勢能

  1、物體能夠?qū)ν庾龉,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

  2、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動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

  3、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

  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彈性形變具有的能量。

  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勢能。

  4、能量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j。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動能和勢能說課稿11-10

《動能和勢能》教案03-07

《動能和勢能》教案02-16

動能和勢能教學反思02-21

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教案02-15

物理動能和勢能教案12-30

動能和勢能物理教案12-09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教案12-28

物理教案: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