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重力》說課稿

《重力》說課稿

時間:2022-12-15 09:30:5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重力》說課稿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力》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重力》說課稿15篇

《重力》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節(jié)知識點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四節(jié)的內(nèi)容,重力勢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能量,它與重力做功緊密聯(lián)系,加深了學生對做功的理解,并且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之間的關系是本章“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須知知識,本節(jié)的講解思路也為學生學習電勢能、分子勢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具有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從認知上看,高一學生由感性認知向理性認知過渡;從思維上看,學生由形象思維向理性思維過渡。由于初中學過關于重力勢能的介紹。因此本節(jié)的主要任務是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定性認識到定量計算的轉化。

  (過渡)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按照新課程標準,又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學生能用計算式計算物體的重力勢能。

  (2)理解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之間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3)知道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

  2、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共和能的'關系,推出重力勢能表達式

  (2)實驗,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3)對結果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對實驗的操作、觀察、討論,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為了有效的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重力勢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體重力勢能改變的關系。

  難點: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及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過渡)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同時結合新課程以教師為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tǒng)一的教學理念,我確立了本課的教法和學法。

  五、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采用:設疑法、理論探究法、講授法、例舉法。學法指導上主要采取自主學習、交流合作式學習、分析歸納式學習等方法。

  (過渡)在教學過程中這些教法和學法將會得到體現(xiàn)。最后我重點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投影多媒體圖片:利用生活常見事例,比如屋檐上一塊搖搖欲墜的瓦片,常使行人驚心。(意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引出重力勢能的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重力勢能。物體的高度發(fā)生變化時,重力要做功,因而認識重力勢能要對重力做功進行研究。

  (二)推進新課:本版塊我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

  【第一環(huán)節(jié)】探究重力的功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計算下列三種情況下重力做的功

  小球自由下落(圖)

  小球沿傾斜直線下落(圖)

  小球沿曲線下落(圖)

  學生比較計算結果,討論重力做到功,最終得出結論: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物體路徑無關,只跟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有關。

  (設計意圖:從具體情景入手,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推導,總結尋求重力做功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接下來我們探究重力勢能的表達式?

  【第二環(huán)節(jié)】探究重力勢能

  【步驟一】:定性探究:重力勢能與那些因素有關

  學生建立假設,設計實驗,檢驗假設

  實驗1:用同體積的鐵球和橡膠球從相同高度落下,觀察落入橡皮泥的深度。

  實驗2:用同一小鐵球從不同高度落下,觀察落入橡皮泥的深度。

  歸納總結:重力勢能跟物體的質量和高度都有關系;物體的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

  (設計意圖,實驗,認識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為重力勢能的定量表示奠定基礎,同時學生掌握了控制變量法的科學研究方法)

  【步驟二】定量探究:怎么樣定量地表示重力勢能?

  引導學生聯(lián)想重力做功表達式:WG=mgh=mgh1-mgh2 由上面式子可以看出,式子右邊正好是某個物理量的變化值,在物理學中,我們用“mgh”表示重力勢能。

  歸納總結:重力勢能的定義式:EP=mgh(采用講授法,指出mgh的特殊含義,重力勢能的定義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指出重力勢能是標量,其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在國際單位中都是焦耳(J)。

  【步驟三】設問:物體位置變化,重力做功,同時重力勢能發(fā)生變化,那么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有什么關系呢?

  小組討論總結:WG= EP1-EP2

  即: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勢能的變化

  教師引導學生分兩種情況討論:

  物體從高處運動到低處:重力做正功,勢能減小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物體從低處運動到高處:重力做負功,勢能的增加量為物體客服重力所做的功

  (設計意圖:分兩種情況討論,學生能夠更深刻的認識功與能的關系:做功過程就是能量變化的過程。從而也到達了本節(jié)重點的突破)

  【第三環(huán)節(jié)】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設問:計算某物體在一定高度時的重力勢能

  (設計意圖:學生出現(xiàn)不同計算結果,展開討論,引出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歸納總結:

  1.重力勢能的相對性,與參考平面的選擇有關,重力勢能的差值與參考平面無關

  2.重力勢能有正負

  【第四環(huán)節(jié)】勢能是系統(tǒng)所共有的

  設問:重力勢能是誰的?

  學生會想當然回答是物體m的

  設問:如果沒有地球,還有重力勢能嗎?

  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重力勢能是地球和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所共有的

  (設計意圖:設置問題,引發(fā)思維沖突,學生不斷思考,討論,加深對問題的認識,突破本節(jié)難點。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的興趣。)

  (三)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知識,一是檢查上課內(nèi)容的落實情況,另一方面便于建構本課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同時教師加以完善補充,形成板書如下:

  七、板書設計

  更多信息請訪問通遼人事考試信息網(wǎng)

《重力》說課稿2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第三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重力”是人們?nèi)粘I钪凶畛R姷囊环N力,重力的知識對學習壓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又是學習壓強、功的基礎!爸亓Α笔恰傲W”中的基礎,在力學學習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本節(jié)課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來”四部分內(nèi)容構成,分別從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兩條線來認識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教材處理

  在授課中本人認為把“重力的由來”由最后學習內(nèi)容調(diào)整為首先進行學習再學習重力的概念比較符合知識的認知邏輯順序。

  學情分析

  八年級同學們正處于青春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學們對重力的現(xiàn)象比較熟悉,有一定的認識基礎。農(nóng)場孩子,純樸上進,通過半年的物理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們?nèi)狈σ欢ǖ奶剿鲉栴}的能力。

  根據(jù)20xx版物理課程標準對重力學習要求,同學們的情況以及教學內(nèi)容我確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重力是因萬有引力而產(chǎn)生的。

  2、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會由質量計算重力大小。

  3、認識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了解牛頓關于“地球吸引月球”的理論思想,知道萬有引力的存在。

  2、通過實驗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認識并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3、通過“重錘實驗”“找重心實驗”理解并感受重力的方向與作用點---重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認識“質量”與“重力”關系。

  2、通過對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的探究,了解牛頓的貢獻,激發(fā)同學們向科學家學習的意識,樹立探索太空奧秘的理想和信念。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我校同學們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掌握重力的“三要素”;能進行重力大小的計算。

  難點:重力的方向;重心的含義。 為更好完成教學目標根據(jù)同學們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教學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觀演示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讀書自學和講解法等,多種方法配合使用,運用多媒體直觀展示,引導同學們自主學習加上教師講解,將達到“教”與“學”的優(yōu)化組合。體現(xiàn)了“同學們?yōu)橹黧w,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1、選擇教具依據(jù)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同學們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學用具及設備選取得當有利于使教學過程從抽象到形象。使同學們在生動形象的環(huán)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質量的'關系。還能激發(fā)同學們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同學們動手操作能力,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為此,我選擇以下的教具及設備:

  2、教具:下落物體視頻、多媒體課件、鐵架臺、彈簧測力計、重錘線、鉤碼、三角板、坐標紙、鉛筆、細線、橡皮

  根據(jù)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設計以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教學

  1、導學內(nèi)容:

  播放視頻: 石往山下滾,水往低處流,雨從空中下落,月球圍繞地球轉,拋物下落。演示系繩橡皮圓周運動,撒手后運動情況。

  問題:以上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萬有引力?誰發(fā)現(xiàn)萬有引

  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體只要在什么附近就會受到重力?

  2、同學們活動:

  同學們觀看視頻,引發(fā)思考;閱讀教材,p9導讀與p12重力由來,回答問題。

  3、設計意圖:

  從生活情境中尋求規(guī)律,形成理論,樹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發(fā)向科學家學習意識,讓同學們自然進入課題。

  (二)實驗探究,尋求規(guī)律

  1、導學內(nèi)容:

  托起不同的鉤碼,感受它對手的壓力,提出問題,猜想質量與重力之間有何聯(lián)系?分組實驗,用測力計和鉤碼探究質量與重力之間遵循什么規(guī)律,總結結論。設計,填寫表格。

  以m為橫軸,G為縱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描點繪圖像,計算G/m,小結g=9.8N/kg.總結重力公式。

  2、同學們活動:

  同學們感受后回答,質量大的鉤碼對手的壓力越大,說明重力越大。同學們分組實驗,利用測力計測量相應鉤碼重力,利用直尺鉛筆描點、作圖,分析規(guī)律;填入表格并計算比值,總結G = mg 。(一次函數(shù)類型)

  3、設計意圖:

  通過實踐探究活動,培養(yǎng)同學們動手能力,同學們學會正確的探究規(guī)律、方法、步驟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導同學們建立理論來源于實踐,規(guī)律就在身邊的認識,培養(yǎng)同學們觀察能力,激發(fā)同學們學習興趣。

  (三)分析歸納,理解應用

  1、導學內(nèi)容:

  P11,先閱讀后例題解析,分析小結整理過程;重力的方向;解決用什么工具確定豎直向下的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國與美國重力的方向是同向嗎?有何規(guī)律?p12,重心,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物體重心在哪里?

  2、同學們活動:

  同學們即時解答例題,板書解析;同學們閱讀重力方向與重心部分內(nèi)容,回答問題,同學們小組討論重力的方向應用及規(guī)律。同學們尋找規(guī)則物體重心。

  3、設計意圖:

  熟悉公式,規(guī)范解題步驟;理解力與重力關系,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同學們閱讀學習能力,體驗物理來源于生活,從物理走向社會。

  (四)課堂訓練 鞏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確的?

  A.物體被拋出后總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B.籃球拍到地板上有彈起,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C.地球上各地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飛船離開地球很遠后,可認為不受地球的重力了。

  2、關于物體重心,下述正確的是?

  A.物體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物體的重心上

  B.一個均勻鐵環(huán),它沒有重心

  C.籃球打足氣后,它的重心也在球心處

  D.向一個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的重心會越來越高。

  3、某同學用彈簧秤稱一盒牛奶,示數(shù)如圖,則這盒牛奶

  的質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學的“體重”(質量)為50kg,則他的重力是多少牛頓?當他乘坐飛船,離地球較遠時,質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設計意圖:檢測從基礎鞏固、能力提高、發(fā)展思維三個層次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強化訓練。使不同層次的同學們都能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五)課堂小結 感悟新知

  關于重力

 。ㄒ唬┲亓Ξa(chǎn)生的原因——萬有引力

  (二)重力大小G=mg,g=10N/kg

 。ㄈ┲亓Φ姆较蚝妥饔命c: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是重心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談收獲,通過課堂小結使同學們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在同學們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點的整體印象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情況,教師根據(jù)情況再進行小結。

  (六)課下作業(yè) 鞏固升華:

  設計意圖:1-3題考查重力公式的應用,訓練同學們在解題過程中注意公式、運算過程和結果的規(guī)范與準確。4、5題考查同學們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總是豎

  設計意圖:簡明扼要呈現(xiàn)本節(jié)課重點內(nèi)容,便于同學們系統(tǒng)掌握本節(jié)知識。

《重力》說課稿3

  《重力與重心》是必修 1 第四章第 1 節(jié)的內(nèi)容,涉及到力的描述、重力及其測量、重心與穩(wěn)定。重力作用于一切物體,并貫穿于物體整個運動過程,對重力的學習有助于研究物體運動,所以本節(jié)內(nèi)容是本章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力學的重點內(nèi)容,是物理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涉及到動力學部分。本節(jié)內(nèi)容是力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是在初中的“來自地球的力”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和擴展,是對力學習的基礎上對常見的力--重力的進一步學習,有助于對力的認識和掌握,也為后面的力的合成與分解,以及力與運動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用力的三要素來表達一個力

  2.知道重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知道在不同緯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樣的

  3.知道重心的概念.與物體穩(wěn)定相關的兩個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重力的存在,培養(yǎng)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懸掛法來測重心,利用數(shù)學模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理解重力的方向

  3.通過了解重垂線及重心的應用,培養(yǎng)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xiàn)象的能力.

  4. 通過實驗探究和實驗對比的方法來研究解決穩(wěn)定與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積的大小的關系。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錐體爬坡實驗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通過學習質心,讓學生了解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應用。

  2.通過穩(wěn)定的對比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物理、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的“來自地球的力”已經(jīng)學習了重力的一些基本的知識,學習了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還運用探究的教學方法學習了重力的大小,知道了g=9.8N/Kg。不過都是一些比淺的,知識感較膚性的認識,在一定意義上說,很難理解質心這樣的概念,所以要引導學生思想觀念上的轉變。在這里學生將學習不同的知識點,質點、重心與穩(wěn)定,特別是質點高一的學生比較難接受。

  對于生活中重力的例子比較熟悉,學習時比較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對于高一的學生對小實驗比較感興趣,老師可以通過和學生一起做實驗,并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重力的概念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不同的緯度、高度的g取值是不一樣的。

  2、重心的測量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3、物體穩(wěn)定的有關因素

  教學難點

  1、重力的方向及應用.

  2、物體穩(wěn)定的有關因素

  教學方法

  實驗法:通過觀察分析明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探究法: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得出穩(wěn)定和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積的大小的關系

  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通過演示實驗——錐體爬坡,給學生一種與他們認為不一樣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為什么錐體會從低往高處滾動呢?)讓學生思考并引起學生的興趣,向學生說,學完了今天的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這樣學生就帶著問題進入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問的問題 ,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聽課效率。

  二、新課教學

  力的描述

  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學過了力、以及力的三個要素,在這里只是為學習新的內(nèi)容——而準備的知識基礎的,由于我們對力的學習都從三個要素來學習的,所以,對重力的學習也要從三個要素開始,而力的學習已經(jīng)是初中,經(jīng)過了暑假,學生會生疏了,在這里也可以看成是復習的形式進行,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復習以前的知識,也為后面的重力的學習打下基礎。對與一個力的描述,要有大小、方向、作用點。

  重力及其測量

  由于在初中的時候,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重力的測量,同時也知道了G和m之間的關系,所以在這里運用講授法給學生講清楚重力和物重兩個概念,并讓學生清楚的理解兩者的關系(正比,比值為g),同是也讓學生測量重力是用什么儀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在這里有一點與初中不一樣的是初中時沒講到g的取值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是不一樣的,而且,在不同的高度,其值也是不一樣的。對于方向,初中的時候已經(jīng)學習過了,在這里還是要學生清楚的理解豎直向下,要跟垂直向下區(qū)分開來。

  重心與穩(wěn)定

  由于重力與穩(wěn)定比較抽象,因此將此定為我講課的重點,由于用交點來測重心所在直線很容易讓學生誤解,而且中心是應用很廣泛的針對,因此我才用實驗法。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在初中學生已經(jīng)有學了,在這里不僅要教給學生什么是重心,通過實物展示,讓學生明白物體的重心可以不在物體上。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用懸掛法來測量物體的重心的。同時也給學生講解在日常生活中重心的應用,使學生清楚原理。通過上面的學習,使學生可以自己解決在上課時的引入,這時,可以讓學生領悟重心的奧妙,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再次被激發(fā)。

  另外一難點是學生沒有接觸過的穩(wěn)定問題,通過讓學生擺放物件進行探究。

  課堂練習:課本P62:1、2

  三、小結

  1、力的描述是通過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2、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3、重力是一種常見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用G=mg來計算大小,g=9.8 N/kg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

  4、對于物體,在不同緯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樣的。

  5、物體的穩(wěn)定與物體的重心高度、物體的支面面積有關,重心越低越穩(wěn)定,支面面積越大越穩(wěn)定。

  四、作業(yè)P62:3、5

  五、板書設計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重力:定義: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受到力叫重力

  大。何矬w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G=mg=9.8N/kg(g不同緯度的取值不同)

  方向:豎直向下

  作用點:物體的重心,(用懸掛法測量)

  重心和穩(wěn)定: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積的大小

  越低越穩(wěn)定,支面面積越大越穩(wěn)定

  六、教學效果預估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不僅可以解釋身邊的一些現(xiàn)象,了解到g的取值情況,知道用懸掛法來測量重心,能把物體抽象成一質點,這對于后面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并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到與穩(wěn)定相關的因素。

《重力》說課稿4

  《重力與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節(jié)的內(nèi)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礎內(nèi)容。本章從最常見的重力入手,講授力學的基礎知識,是高中力學的基礎,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所以本章的教學 關系到高中物理教學的好壞。

  本節(jié)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有:

  1.力的描述;

  2.重力及其測量;

  3.重心與穩(wěn)度。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領略豐富多彩的力現(xiàn)象,學會基本的力學研究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與方向,并結合重心與穩(wěn)度,強調(diào)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結合本節(jié)的內(nèi)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yǎng)學生。

  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來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測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均勻物體重心的位置

  4.會用簡單器材探究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與穩(wěn)度的關系

  6.運用重力,重心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用簡單器材探究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位置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各種力現(xiàn)象的奇妙保持對力現(xiàn)象的探索熱情,體會重力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應用。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并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由于力的概念比較抽象,在初中已經(jīng)學習了力的示意圖,進一步擴展重力與重心。本節(jié)的重點是力的圖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重心與穩(wěn)度;教學的難點是 重心與穩(wěn)度。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fā)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對力的示意圖和重力已有自己的認識,可以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力的圖示的描述方法,并通過復習力的三要素來引導學生學習重力的三要素,并通過實驗探究均勻、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位置,再進一步聯(lián)系生活,理解重心與穩(wěn)度;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實驗探究法并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xiàn)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在初中的基礎上,復習力的示意圖和力的三要素,來引導學生學習力的圖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擴展到重心與穩(wěn)度,強調(diào)學生學會畫力的圖示,引導學生積極探究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松、自主、討論的學習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教師通過(靜態(tài)和動態(tài))圖片展示奇特的力現(xiàn)象,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過幾幅有關重力的圖片來告訴學生今天研究的是最常見的力——重力。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通過提問,復習 初中時是怎樣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圖);復習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讓學生學習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么是力的圖示,怎樣畫力的圖示?對于力的圖示,學生常常容易出錯,因此有必要讓學生親自動手畫,而不是只記住它的畫法。所以教師先舉例(圖4-6 力的圖示)該怎樣畫。舉例(某人用50 N水平向左的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并讓學生動手畫,叫兩個學生到黑板上畫,教師評價與分析 學生所畫的力的圖示,指出他們的錯誤,進一步指導學生學習力的圖示的畫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思考來獲取新知識。

  教師舉例(樹葉飄落等)引出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讓學生感受重力無處不在。通過力的三要素分別講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重心)):讓學生討論怎樣測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測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并讓學生知道g值會隨地球上緯度和高度而變化。教師通過作圖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分析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作用點稱為重心,那物體的重心如何確定?學生閱讀課本、思考、討論,得出有規(guī)則幾何形狀且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是幾何中心;教師提問:沒有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如何確定?指導學生利用懸掛法尋找重心,學生進行實驗,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教師把知識擴展到;重心的高低影響物體的穩(wěn)度,教師舉例說明;學生閱讀課本,利用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教師總結本節(jié)的內(nèi)容,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wěn)定性。最后布置作業(yè)。(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同時還要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重力》說課稿5

  動能、重力勢能概念的建立是形成機械能概念的基礎,也是今后形成更完整能量概念的保證。本節(jié)內(nèi)容“重力勢能”的學習也將為今后“電勢能”的學習打下基礎。教材提供了較多情景及5個問題來展開分析,著重解決了兩個問題,即如何定量描述重力勢能和重力做功與勢能變化的關系。從整體看本節(jié)內(nèi)容以2課時教學最為適宜。第1課時以建立完整的重力勢能概念為重點,并初步建立彈性勢能概念,第2課時以探討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關系為重點,并進行必要的問題訓練。本課時重點就在于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而難點是對重力勢能的相對性的理解。

  學生對重力勢能在初中已初步形成定性概念,知道重力勢能是物體舉高而具有的能,故本課引入要喚醒學生這些科學前概念,為定量認識重力勢能打好鋪墊。學生在前一節(jié)課“動能”學習中已體驗定量研究的一些方法,這也為本課的研究學習打下了基礎。但估計學生對“Ep=mgh”會進行公式化處理,出現(xiàn)只認公式不認理的現(xiàn)象,故引導學生對“Ep=mgh”中的“h”正確認識顯得尤為重要。高一學生的研究探索、質疑提問能力很薄弱,通過本課在培養(yǎng)策略要取得一點突破。

  綜上所述,本課認知目標很明確:⑴從重力勢能的定量描述、單位、量性及它的相對性中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⑵知道彈性勢能的定性描述。能力目標:⑴在小實驗設計研究中,初步會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⑵在討論分析中激發(fā)質疑探究意識,提高質疑能力。情感目標:⑴小組合作學習中形成團結協(xié)作精神。⑵生活實驗中激發(fā)物理研究興趣。

  為了完成上述的教學目標,本課教學設計以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概念

  展出三峽水庫大壩的模擬照片,教師以導游身份進入情景,讓學生發(fā)問,并啟發(fā)到水壩的作用是提高水位,使水具有重力勢能并引入課題,并由問題“建成后的三峽水庫可蘊含多少水的重力勢能?” 激發(fā)學生對重力勢能學習的`迫切欲望。

  通過圖片情景,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并從三峽大壩的氣勢中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學生交流中回憶初中所學重力勢能概念。

  2、實驗研究,形成概念

  將學生分成8個合作小組,猜想并用身邊的小物件設計實驗驗證重力勢能與哪些量有關(典型有:書落手上、筆穿紙巾),而后進行小組交流,體會物體質量越大、舉得越高,物體重力勢能越大;交流中可鼓勵學生互相質疑提問,并讓學生猜想Ep與m、h的定量關系,提出定量研究的實驗方案作為課外延伸課題。借助教材第2問內(nèi)容形成重力勢能定量描述:Ep=mgh。

  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質疑能力、合作精神等培養(yǎng)目標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充分得以初步落實。

  3、質疑討論,完善概念

  提供情景,物體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嗎?展開對Ep=mgh中“h”的大討論,總結重力勢能是對于某個參考面來說的。再討論△Ep=mgh中“h”含義。從中在學生互促學習中對重力勢能的相對性有真正地理解。

  4、鞏固訓練,深化概念

 、抛寣W生完成教材上“自主活動”,并增加求AB間重力勢能變化。

 、迫绾螠y算未來三峽水庫重力勢能,提出要測算的物理量和測算模型。

  5、由此及彼,自學概念

  小結重力勢能概念形成過程,讓學生自學教材上“彈性勢能”,并提出自學中的問題,而后大家談在日常生活中彈性勢能的利用和其危害的防治。

  6、作業(yè)布置,由內(nèi)到外

  必做題:P/45:1、3、5 (鞏固重力勢能概念)

  選做題:⑴主題研究:設計實驗定量研究重力勢能與物體質量和高度關系。⑵主題研究:查資料測算未來三峽水庫重力勢能。 (將課堂上未能充分研究的問題有效的向課外拓展,使課外學習很好地成為課內(nèi)學習的延續(xù))。

  本課較多采用的是情景討論法,教師不是簡單的呈現(xiàn)問題讓學生解決,而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在強烈內(nèi)驅作用下進入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討論過程,使研究性學習方式滲透到學科課堂教學中,一節(jié)課上盡可能有實驗可操作、有問題可討論、有平臺可交流。在該教法中,教師對學生討論過程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的問題、討論點的評價要及時,并能產(chǎn)生激勵效應。

《重力》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重力》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機械》第二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質量、力、二力平衡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也是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它在力學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是以后學習壓強,浮力,功等知識的基礎,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所任教的洋浦中學,大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純樸上進,但對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通過一年多的物理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目標分析

  基于以上教材和學情分析,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錘線的應用,知道重心并會畫重力的示意圖,理解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探究實驗得出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猜想、設計、操作、分析論證”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樂于探究自然現(xiàn)象、物理規(guī)律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難點:重力的方向及重錘線的應用。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多個鉤碼、細線、小重物、重錘線、橡皮泥,質量相等的鐵塊、鋁塊,刻度尺,斜面,光盤。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四、教程分析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知(約5分鐘)

  1、首先教師做演示實驗,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并思考?從而使學生了解什么是萬有引力,知道重力的概念及產(chǎn)生的原因。

 。ㄔO計意圖:通過實例的引入,類比聯(lián)想,讓學生體驗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向學生展示生動活潑的物理天地,鼓勵學生要向牛頓那樣善于觀察生活、思考問題,將來能夠學有所成,喚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探究新知(約22分鐘)

  2、 重力的大。ㄖ亓浚

  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教師演示測重力的方法。

 。1)提出問題: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2)科學猜想: 針對問題,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猜想,學生可能猜想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形狀、體積(大。⒚芏龋ú牧希、質量有關。

  (3)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請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實支持自己的猜想,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借助手中的器材分組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科學合理。然后各組匯報探究成果,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從而得出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有關。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實驗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質量為50克數(shù)量不同的鉤碼的重力,并把結果記錄在書中的表格內(nèi),然后引導學生以質量為橫坐標,重力為縱坐標作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象,并算出每次測得的重力與質量的比值。

 。4)分析論證: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個定值用g來表示,約為9.8牛/千克,在粗略計算時,可取g=10牛/千克,由此得出G=mg這個計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ㄔO計意圖:通過學生大膽猜想、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數(shù)學圖像來解決物理問題,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知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體現(xiàn)了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這一基本理念。)

  3、重力的方向

  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教師演示實驗:物體自由下落,用細線把小重物懸掛起來,靜止時讓學生觀察細線自由下垂的方向,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這個知識有一個重要的應用——重錘線,它是建筑工人砌墻時用來校準墻壁是否豎直的。由于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時教師先根據(jù)教材插圖13.2-6進行講解,再讓每組學生利用重錘線進行操作,看教室的墻壁是否豎直,窗臺、桌面是否水平,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從而得出重錘線其實是應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這一性質制成的。

  學生常常把重力的方向誤認為跟接觸面垂直,為了糾正這種錯誤,教師做演示實驗,請學生觀察:分別懸掛在水平桌面和斜面上方的兩條重錘線方向是否相同?與水平桌面和斜面是否垂直?通過分析使學生明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讓學生觀察“想想議議”中插圖 ,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對重力的方向有進一步的了解。

 。ㄔO計意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這一部分的教學,遵循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方法。重錘線是重力方向的重要應用,對它的學習,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力求突破難點。)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這個內(nèi)容比較抽象,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個小實驗:怎樣用一個手指把刻度尺托起來?告訴學生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分,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再向學生說明重心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和材料是否均勻有關。人在不同姿態(tài)時的重心位置不同,原因是人的幾何形狀改變了。

  對于材料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就是這一物體的幾何中心,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方形薄板、球、粗細均勻的棒等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并畫出重力的示意圖。同時向學生展示光盤,說明有的物體重心不在物體上。通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

  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位置的確定比較困難,利用懸掛法可以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較薄物體的重心。

  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不倒翁”“高空走鋼絲”“交通部門為何規(guī)定不允許運輸車輛超高”等利用重心的知識,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ㄔO計意圖:利用實驗幫助學生建立了“重心”這個較難理解的物理模型,并應用于實際,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內(nèi)化提高,實際應用(約10分鐘)

  自我檢測從基礎鞏固、能力提高、發(fā)展思維三個層次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強化訓練。(設計意圖: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感悟收獲、課堂小結(約2分鐘)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收獲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ㄔO計意圖:讓學生談收獲,反映的不僅有知識與技能的達成情況,還有過程的體驗、方法的獲得以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情況,教師根據(jù)情況再進行小結。)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鞏固升華(約1分鐘)

  A組:教材59頁,1、2、3、4題

  B組:寫一篇科學小論文:如果失去了重力世界將會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鞏固提高,學會科學想象。符合新課標“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基本理念。)

  五、教法和學法分析

  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通過類比聯(lián)想、引導發(fā)現(xiàn)、直觀演示、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小組合作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使物理情景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觀察和實驗等物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在師生互動中讓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促進學生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目標。

  六、評價分析:

  本節(jié)課我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采用適合我校學生的教學方式,注重科學探究,力求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拓展,智力得到開發(f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樹立學好物理的興趣和信心。但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學生的思維又常常受到課堂氣氛,突發(fā)事件的影響,所以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因勢利導,隨機應變,調(diào)整好教學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tài)。

《重力》說課稿7

  一、說教材

  《重力勢能》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四節(jié)。本節(jié)重點講述重力勢能及其相對性,重力勢能的變化及與重力做功的關系。這個關系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實例,從能量角度分析,解開學生疑惑。這樣做也可以為后面講解機械能守恒定律做好準備。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jīng)接觸過重力勢能的概念,高中階段要定量地學習重力勢能并體驗其建立過程。讓學生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只與重力做功有關,理解在實際生活中重力勢能的改變,這對高一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由于高一學生認知能力不是很強,他們的思維開始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思維還常常與感性經(jīng)驗直接相聯(lián)系,所以在理解上理性概念的建立過程仍然要通過具體形象圖片、視頻畫面來支持,所以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多引用事實來說明問題。

  三、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說出什么是重力勢能,能用公式表示重力勢能,知道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

  (2)能用重力勢能的公式進行計算!具^程與方法】通過類比功的概念推導重力做功與路徑的關系!厩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類比推導,形成嚴謹?shù)奈锢硭季S。

  四、教學重難點【重點】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表達式!倦y點】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標矢性。

  五、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小組討論法、實驗法以及多媒體演示法等。

  六、說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我采用的是情景導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出示三個情景:

  1.打樁機的.重錘從高處落下,把水泥樁打進地里;

  2.水力發(fā)電站的圖片。

  3.20xx年9月21日上午,俄羅斯高加索北奧塞梯地區(qū)的一個村莊發(fā)生雪崩,造成至少100人失蹤。

  讓學生從這情境中感受到重力勢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xiàn),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界蘊含的巨大能量,是學生產(chǎn)生對自然的敬畏心理,同時引出本節(jié)新課——重力勢能!驹O計意圖】通過這樣的導入,能夠幫助學生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初步體會功與能的關系。

《重力》說課稿8

  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師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節(jié)的內(nèi)容,也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它在力學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基礎的地位。

  教學目標

  根據(jù)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應達到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會用公式G=g計算重力或質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3.教學重點和難點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過實驗來研究的,其研究問題的方法對今后進一步學習有指導意義,所以列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能運用重力計算公式解決相關問題及時重點又是難點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用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引導發(fā)現(xiàn)法、直觀演示法和講解法。 引導發(fā)現(xiàn)法屬于啟發(fā)式教學,本課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直觀演示法就是通過插圖、演示實驗、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手段,使物理情景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知識由具體感知向抽象思維的轉化。這兩種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確的講解,嚴密的推理,將達到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

  學法指導要點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是當前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本節(jié)課重點是指導學生如何主動去觀察思考、動手實驗,初步掌握研究常見力的方法。通過實例分析,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程序設計

  由于初二學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礎知識來研究常見力的,所以本節(jié)課將根據(jù)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按照教材的編排,設計如下的'教學程序:

 。ㄒ唬⿵土暸f知,引入新課 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復習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測量工具,為學習本節(jié)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 然后利用媒體展示圖片,引入新課由于學生在小學時就知道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們對這幅圖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蘋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這幾幅插圖引入新課很自然。

 。ǘ┬抡n教學分析

  1.什么叫重力 引入新課后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和施力物體,使學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學能力。

  2.重力的大小這個內(nèi)容在本章第二節(jié)的力的測量實驗中已經(jīng)探究過,現(xiàn)改為學生總結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對實驗信息的收集及分析處理,從而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過歸納總結出重力計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運用。分析例題,書寫演算過程,同時強調(diào)解題時應注意的問題,最后讓學生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 這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教學時先做演示實驗 ,讓學生觀察粉筆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懸掛物體靜止時細線的方向。通過交流討論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掌握重錘線的應用。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這個內(nèi)容比較抽象,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圖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跟材料是否均勻有關。向學生出示圓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圖。通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的概念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知道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個點上;利用這個重心的平衡特點,(演示找粉筆重心)還能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

  5.課堂小結通過課堂小結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點的整體印象。

 。ㄈ┱n堂檢測與評價 通過課堂練習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既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對問題分析、解決,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重力》說課稿9

  各位評委早上好!我說課的課題是《重力》,原標題是《重力力的示意圖》。我計劃將本節(jié)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力的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圖。第二課時講重力。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重力》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首先是教材的作用和地位!吨亓Α肥牵ㄌK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第二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在學習重力力之前,已經(jīng)學習了力的概念,測量等,本節(jié)課再學習常見的,具體的一種力——重力,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重力”是人們?nèi)粘I钪凶畛R姷囊环N力,在力學學習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基礎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節(jié)課

  2.教學目標

  根據(jù)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應達到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僦乐亓κ怯捎诘厍虻奈a(chǎn)生的。了解重心。

  ②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會用公式G=mg計算重力或質量。

  ③理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過程與方法

 、偻ㄟ^參與探究活動,學習擬定簡單的科學計劃,能收集實驗信息。

 、谕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學習信息處理的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實驗,使學生樹立以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思想,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過實驗來研究的,其研究問題的方法對今后進一步學習有指導意義,所以列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而知識的應用——重垂線,則為本課的教學難點,這是因為對剛開始學習力學知識的初二學生來說,缺乏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經(jīng)驗。

  二、說教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感性材料豐富的教材特點和初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引導發(fā)現(xiàn)法、直觀演示法和講解法。

  引導發(fā)現(xiàn)法屬于啟發(fā)式教學,本課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直觀演示法就是通過插圖、實驗、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手段,使物理情景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知識由具體感知向抽象思維的轉化。這兩種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確的講解,嚴密的推理,力求達到“教”與“學”的優(yōu)化組合。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符合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要求。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是當前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使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學法的指導。根據(jù)本節(jié)的內(nèi)容特征,我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主動去觀察思考、動手實驗、初步掌握研究常見力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具及設備

  1、選擇教具依據(jù)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設備選取得當有利于提高訓練的密度及廣度,能使教學過程從抽象到形象。進行課堂演示實驗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huán)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質量的關系。還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為此,我選擇以下的教具及設備:

  2、教具:彈簧測力計、鉤碼、圖片等一些器材。

  設備:多媒體

  五、說教學過程

  由于八年級學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礎知識來研究常見的力,所以本節(jié)課將根據(jù)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按照教材的編排,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3分鐘)

  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牛頓在蘋果樹下思考,蘋果下落)普通的現(xiàn)象,偉大的問題,(飛流直下的瀑布、高臺跳水的運動員、踢出去的足球落向地面等)。教師接著問: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引入新課,板書課題。)由于學生在小學自然課上已有物體受地球吸引的認識,學生會比較容易說出吸引等詞。

 。ㄟ@樣引入可以激發(fā)學生想要學習重力的愿望)

 。ǘ┬抡n教學

  1、什么是“重力”(5分鐘)

  進一步從力的作用效果啟發(fā)引導學生分析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蘋果向下落?蘋果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了沒有?改變了?為什么?受力了。所受的力是誰給的?地球。地球對他附近的物體由于吸引的作用而產(chǎn)生的力?偨Y得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因為插圖直觀、形象,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學生知道了重力的概念后教師接著讓學生充分例舉他們熟悉的重力現(xiàn)象,使他們意識到地球周圍的一切物體時時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接著以下落的蘋果為例,分析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及重力的三要素。并按重力的方向、大小、作用點的順序組織教學。

  2、重力的“方向”(8分鐘)

  這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教學時先做演示實驗,用細線把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讓學生觀察線的方向是豎直方向。然后剪斷細線,同時讓學生觀察:物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這樣又一次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豎直向下”,避免與“垂直向下”相混淆,我做如下的演示:把一小球用細線懸掛在水平放置的鐵架臺上,觀察細線的方向。然后再把鐵架臺底座一側抬起(模擬在不平地面的情況),在抬起過程中再次觀察細線的方向。提出問題:兩種情況下觀察的方向是否一致?與當?shù)氐孛媲闆r是否有關?是否與當?shù)氐孛嬉欢ù怪?學生經(jīng)過分析得出:重力方向不一定始終垂直于地面,教師這時可指出:但它垂直于水平面,我們觀察到的這個方向與重力的方向是一致的,稱為“豎直向下”

  對于重力方向的應用這部分內(nèi)容,由于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重垂線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感性認識。再讓一位學生利用重垂線進行操作,檢查窗臺、桌面是否水平?其他同學分析其工作原理。循序漸進學生易于理解。

  3、重力的“大小”(10分鐘)

  這部分內(nèi)容我想設計為學生探究性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學生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地進行物理規(guī)律的探索,體現(xiàn)自主性原則;二是再次練習使用彈簧秤測量力的大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體會探究性實驗的過程: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論證,得出結論。

  本節(jié)課中讓學生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數(shù)量鉤碼的重力,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下表,由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總結實驗結果。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對實驗信息的收集及用比值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學生實驗將數(shù)據(jù)填入書上的表格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相應增大了近似的倍數(shù),即(結論):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比值約是9.8N/Kg,是個定值,用g表示,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10N/Kg,接著介紹g的值讀法和含義后指出用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嘗試讓學生按數(shù)學關系寫出物理公式表達形式。在得出公式后進行運用:分析例題,書寫演算過程,同時強調(diào)解題時應注意的問題(只有m的單位用千克時,計算出的重力G的單位才是N),培養(yǎng)學生利用重力

  公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介紹:在同一地點g是恒量,如果位置改變,g就不是一個定值了。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5分鐘)

  教材對“重心”的概念沒有涉及,但生活中很多現(xiàn)象都可以用重心的知識來解釋。因此,在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后,可適當補充重心的知識。這個內(nèi)容比較抽象,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可通過用手托住一把尺子的小實驗引入重心的概念: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同時告知學生當尺子平衡時的重心就在手指的上方。重心在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跟材料是否均勻有關。向學生出示圓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上(演示)。通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的概念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知道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個點上。利用這個重心的平衡特點,還能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至于如何找出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這不做細講。個別基礎好或感興趣的同學可介紹他們通過課后思考題進行探究了解。

  6、課堂小結(學生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2分鐘)

  通過課堂小結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點的整體印象。

  7、課堂檢測與評價(4分鐘)

 。ㄍㄟ^課堂練習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既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對問題分析、解決,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最后以一個話題討論:“假如沒有重力,世界將是什么景象?”結束。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他們的思維。(3分鐘)

  8、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重力

  一、重力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G)

  二、重力的三要素

  方向:豎直向下

  大。篏=mg

  作用點:重心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一個構想,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點!

  2、《重力》一等獎說課稿

  1、首先教師做演示實驗,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并思考?從而使學生了解什么是萬有引力,知道重力的概念及產(chǎn)生的原因。

 。ㄔO計意圖:通過實例的引入,類比聯(lián)想,讓學生體驗物理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向學生展示生動活潑的物理天地,鼓勵學生要向牛頓那樣善于觀察生活、思考問題,將來能夠學有所成,喚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探究新知(約22分鐘)

  2、重力的大。ㄖ亓浚

  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教師演示測重力的方法。

  (1)提出問題: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2)科學猜想:針對問題,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猜想,學生可能猜想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形狀、體積(大小)、密度(材料)、質量有關。

 。3)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請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實支持自己的猜想,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借助手中的器材分組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科學合理。然后各組匯報探究成果,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從而得出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有關。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實驗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質量為50克數(shù)量不同的鉤碼的重力,并把結果記錄在書中的表格內(nèi),然后引導學生以質量為橫坐標,重力為縱坐標作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象,并算出每次測得的重力與質量的比值。

 。4)分析論證: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個定值用g來表示,約為9.8牛/千克,在粗略計算時,可取g=10牛/千克,由此得出G=g這個計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ㄔO計意圖:通過學生大膽猜想、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數(shù)學圖像來解決物理問題,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知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體現(xiàn)了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這一基本理念。)

  3、重力的方向

  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教師演示實驗:物體自由下落,用細線把小重物懸掛起來,靜止時讓學生觀察細線自由下垂的方向,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這個知識有一個重要的應用──重錘線,它是建筑工人砌墻時用來校準墻壁是否豎直的。由于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時教師先根據(jù)教材插圖13.2-6進行講解,再讓每組學生利用重錘線進行操作,看教室的墻壁是否豎直,窗臺、桌面是否水平,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從而得出重錘線其實是應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這一性質制成的。

  學生常常把重力的方向誤認為跟接觸面垂直,為了糾正這種錯誤,教師做演示實驗,請學生觀察:分別懸掛在水平桌面和斜面上方的兩條重錘線方向是否相同?與水平桌面和斜面是否垂直?通過分析使學生明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讓學生觀察“想想議議”中插圖,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對重力的方向有進一步的了解。

 。ㄔO計意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這一部分的教學,遵循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方法。重錘線是重力方向的重要應用,對它的學習,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力求突破難點。)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這個內(nèi)容比較抽象,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個小實驗:怎樣用一個手指把刻度尺托起來?告訴學生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分,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再向學生說明重心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和材料是否均勻有關。人在不同姿態(tài)時的重心位置不同,原因是人的幾何形狀改變了。

  對于材料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就是這一物體的幾何中心,利用向學生展示方形薄板、球、粗細均勻的棒等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并畫出重力的示意圖。同時向學生展示光盤,說明有的物體重心不在物體上。通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

  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位置的確定比較困難,利用懸掛法可以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較薄物體的重心。

  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不倒翁”“高空走鋼絲”“交通部門為何規(guī)定不允許運輸車輛超高”等利用重心的知識,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設計意圖:利用實驗幫助學生建立了“重心”這個較難理解的物理模型,并應用于實際,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內(nèi)化提高,實際應用(約10分鐘)

  自我檢測從基礎鞏固、能力提高、發(fā)展思維三個層次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強化訓練。(設計意圖: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感悟收獲、課堂小結(約2分鐘)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收獲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收獲,反映的不僅有知識與技能的達成情況,還有過程的體驗、方法的獲得以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情況,教師根據(jù)情況再進行小結。)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鞏固升華(約1分鐘)

  A組:教材59頁,1、2、3、4題

  B組:寫一篇科學小論文:如果失去了重力世界將會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鞏固提高,學會科學想象。符合新課標“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基本理念。)

  五、教法和學法分析

  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通過類比聯(lián)想、引導發(fā)現(xiàn)、直觀演示、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小組合作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同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物理情景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觀察和實驗等物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在師生互動中讓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促進學生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目標。

  六、評價分析:

  本節(jié)課我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采用適合我校學生的教學方式,注重科學探究,力求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拓展,智力得到開發(f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樹立學好物理的興趣和信心。但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學生的思維又常常受到課堂氣氛,突發(fā)事件的影響,所以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因勢利導,隨機應變,調(diào)整好教學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tài)。

《重力》說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ㄒ唬┑匚缓妥饔

  本章講述的是有關“力”的基礎知識,是研究靜力學和動力學所必需的預備知識,因此本章具有預備性和基礎性。重力是力學學習的起點,對初高中知識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ǘ⿲W情分析

  在前面,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力的概念,對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學習了力的圖示,學生的這種儲備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帶來方便,使教學難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學中要抓住這一特點,突出過程的體驗和情感教育,這樣使我們的物理課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學生接受,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的吸引力叫重力

  2.由力的三要素確定重力的三要素,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來表示重力。

  3.知道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其確定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認識重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

  2.能通過探究活動體驗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因素.

  3.能通過多個實驗現(xiàn)象歸納得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4.自己動手,找不規(guī)則薄板重心的實驗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例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激勵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意識.

  2.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全面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ㄋ模┙虒W重點:

  1.重力的產(chǎn)生.

  2.重力的概念及其運算

  3.重心的理解 及確定

 。ㄎ澹┙虒W難點:

  1.重力的概念及其運算.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確定

  三、教法與學法

 。ㄒ唬┱f教法:本節(jié)課來源于生活,不僅對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學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使學生感知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采用探究、講授、討論、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ǘ┱f學法:學生在初中對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并學習了力的圖示,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帶來方便,因此教學中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分組討論,自己總結,突出學習過程的體驗,這樣使我們的物理課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學生接受,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分析和設計

  【設計思路】本節(jié)采用對初中知識復習與深化,從生活出發(fā),通過課堂的演示

  實驗和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逐步探索重力的概念、重力的產(chǎn)生、重力的三要素及重心。對本節(jié)的設計應突出如下幾個特點:

  1 、基礎性 、 預備性 、 學生的自主性

  2 、注重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 通過對重心這種理想化模型的研究,體現(xiàn)物理學研究方法對事物的研究;

  3 、互動性:依照本節(jié)課自身的特點,教學過程中設計了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形成師生互動,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

  [新課導入]

  由“下落的物體可以有從樹上下落的蘋果、跳高運動員、飛機投下救援物資等生活現(xiàn)象引導學生得出物體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落向地球.我們已經(jīng)知道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引導學生得出物體的下落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接著講解知識點“重力”。

  [新課教學]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讓學生得出研究重力三要素的方法。

  同樣一個物體受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是不同的,根據(jù)公式G=mg中的g的大小與物體所處的高度和緯度有關.當高度增加時,g的值減;當緯度增加時,g的值增大.”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重力的作用點稱為重心,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之后讓學生思考物體的重心是如何進行確定的,結合學生的分析,進行總結。給出一個不規(guī)則形狀的薄木板,讓學生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標出這塊木板的重心所在.

  給出用懸掛法確定薄板的重心的參考。得出這樣實驗的原理。隨后給出關于重心的課堂訓練,鞏固重心的知識點。

  [小結]

  1、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體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2、重力既然是一種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

  3、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這個關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

  4、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5、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

  五、板書設計

  一、重力

  1.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

  2.重力的方向

  3.重力的大小及其運算

  二、重心

  1.重心的概念

  2.重心位置的確定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知識點多以回顧、復習為主,因此知識點的傳授所花時間不多;重點部分放在與實際相結合,動手實驗及思考討論,課堂景觀豐富,較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帶動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但將所有學生制作與活動都放在課堂上,時間會有所不足。因此必須要讓學生提前準備材料,實驗效果未能預料,課堂上較為被動。因此教學中要適當照顧實驗能力較差的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分享。

《重力》說課稿11

  《重力與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節(jié)的內(nèi)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礎內(nèi)容。本章從最常見的重力入手,講授力學的基礎知識,是高中力學的基礎,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所以本章的教學關系到高中物理教學的好壞。本節(jié)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有:1。力的描述;2。重力及其測量;3。重心與穩(wěn)度。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領略豐富多彩的力現(xiàn)象,學會基本的力學研究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與方向,并結合重心與穩(wěn)度,強調(diào)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結合本節(jié)的內(nèi)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yǎng)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來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測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均勻物體重心的位置

  4。會用簡單器材探究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與穩(wěn)度的關系

  6。運用重力,重心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用簡單器材探究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位置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各種力現(xiàn)象的奇妙保持對力現(xiàn)象的探索熱情,體會重力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應用。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并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由于力的概念比較抽象,在初中已經(jīng)學習了力的示意圖,進一步擴展重力與重心。本節(jié)的重點是力的圖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重心與穩(wěn)度;教學的難點是重心與穩(wěn)度。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fā)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對力的示意圖和重力已有自己的認識,可以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力的圖示的描述方法,并通過復習力的三要素來引導學生學習重力的三要素,并通過實驗探究均勻、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位置,再進一步聯(lián)系生活,理解重心與穩(wěn)度;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實驗探究法并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xiàn)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在初中的基礎上,復習力的示意圖和力的三要素,來引導學生學習力的'圖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擴展到重心與穩(wěn)度,強調(diào)學生學會畫力的圖示,引導學生積極探究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松、自主、討論的學習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教師通過(靜態(tài)和動態(tài))圖片展示奇特的力現(xiàn)象,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過幾幅有關重力的圖片來告訴學生今天研究的是最常見的力——重力。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通過提問,復習初中時是怎樣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圖);復習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讓學生學習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么是力的圖示,怎樣畫力的圖示?對于力的圖示,學生常常容易出錯,因此有必要讓學生親自動手畫,而不是只記住它的畫法。所以教師先舉例(圖4—6力的圖示)該怎樣畫。舉例(某人用50N水平向左的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并讓學生動手畫,叫兩個學生到黑板上畫,教師評價與分析學生所畫的力的圖示,指出他們的錯誤,進一步指導學生學習力的圖示的畫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思考來獲取新知識。

  教師舉例(樹葉飄落等)引出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讓學生感受重力無處不在。通過力的三要素分別講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重心)):讓學生討論怎樣測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測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并讓學生知道g值會隨地球上緯度和高度而變化。教師通過作圖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分析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作用點稱為重心,那物體的重心如何確定?學生閱讀課本、思考、討論,得出有規(guī)則幾何形狀且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是幾何中心;教師提問:沒有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如何確定?指導學生利用懸掛法尋找重心,學生進行實驗,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教師把知識擴展到;重心的高低影響物體的穩(wěn)度,教師舉例說明;學生閱讀課本,利用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教師總結本節(jié)的內(nèi)容,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wěn)定性。最后布置作業(yè)。(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同時還要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重力》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1、本課的地位和作用重力是北師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節(jié)的內(nèi)容,也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它在力學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基礎的地位。

  2、教學目標根據(jù)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應達到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會用公式G=mg計算重力或質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3、教學重點和難點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過實驗來研究的,其研究問題的方法對今后進一步學習有指導意義,所以列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能運用重力計算公式解決相關問題及時重點又是難點。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用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引導發(fā)現(xiàn)法、直觀演示法和講解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屬于啟發(fā)式教學,本課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直觀演示法就是通過插圖、演示實驗、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手段,使物理情景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知識由具體感知向抽象思維的轉化。這兩種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確的講解,嚴密的推理,將達到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

  三、學法指導要點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是當前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本節(jié)課重點是指導學生如何主動去觀察思考、動手實驗,初步掌握研究常見力的方法。通過實例分析,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程序設計

  由于初二學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礎知識來研究常見力的,所以本節(jié)課將根據(jù)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按照教材的編排,設計如下的教學程序:

 。ㄒ唬⿵土暸f知,引入新課

  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復習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測量工具,為學習本節(jié)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然后利用媒體展示圖片,引入新課由于學生在小學時就知道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們對這幅圖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蘋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這幾幅插圖引入新課很自然。

 。ǘ┬抡n教學分析

  1、什么叫重力引入新課后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和施力物體,使學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學能力。

  2、重力的大小這個內(nèi)容在本章第二節(jié)的力的測量實驗中已經(jīng)探究過,現(xiàn)改為學生總結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對實驗信息的收集及分析處理,從而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過歸納總結出重力計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運用。分析例題,書寫演算過程,同時強調(diào)解題時應注意的問題,最后讓學生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這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教學時先做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粉筆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懸掛物體靜止時細線的方向。通過交流討論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掌握重錘線的應用。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這個內(nèi)容比較抽象,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圖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跟材料是否均勻有關。向學生出示圓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圖。通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的概念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知道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個點上;利用這個重心的平衡特點,(演示找粉筆重心)還能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

  5、課堂小結通過課堂小結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點的整體印象。

  (三)課堂檢測與評價通過課堂練習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既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對問題分析、解決,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文章來源

《重力》說課稿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第三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重力”是人們?nèi)粘I钪凶畛R姷囊环N力,重力的知識對學習壓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又是學習壓強、功的基礎!爸亓Α笔恰傲W”中的基礎,在力學學習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本節(jié)課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來”四部分內(nèi)容構成,分別從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兩條線來認識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2、教材處理

  在授課中本人認為把“重力的由來”由最后學習內(nèi)容調(diào)整為首先進行學習再學習重力的概念比較符合知識的認知邏輯順序。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學生對重力的現(xiàn)象比較熟悉,有一定的認識基礎。農(nóng)場孩子,純樸上進,通過半年的物理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們?nèi)狈σ欢ǖ奶剿鲉栴}的能力。

  根據(jù)20xx版物理課程標準對重力學習要求,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內(nèi)容我確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為: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重力是因萬有引力而產(chǎn)生的。

  2、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會由質量計算重力大小。

  3、認識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了解牛頓關于“地球吸引月球”的理論思想,知道萬有引力的存在。

  2、通過實驗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認識并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3、通過“重錘實驗”“找重心實驗”理解并感受重力的方向與作用點---重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認識“質量”與“重力”關系。

  2、通過對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的探究,了解牛頓的貢獻,激發(fā)學生向科學家學習的意識,樹立探索太空奧秘的理想和信念。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掌握重力的“三要素”;能進行重力大小的計算。

  難點:重力的方向;重心的含義。 為更好完成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觀演示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讀書自學和講解法等,多種方法配合使用,運用多媒體直觀展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加上教師講解,將達到“教”與“學”的優(yōu)化組合。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1、選擇教具依據(jù)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學用具及設備選取得當有利于使教學過程從抽象到形象。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huán)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質量的關系。還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為此,我選擇以下的教具及設備:

  2、教具:下落物體視頻、多媒體課件、鐵架臺、彈簧測力計、重錘線、鉤碼、三角板、坐標紙、鉛筆、細線、橡皮

  根據(jù)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設計以下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入教學

  1、導學內(nèi)容:

  播放視頻: 石往山下滾,水往低處流,雨從空中下落,月球圍繞地球轉,拋物下落。演示系繩橡皮圓周運動,撒手后運動情況。

  問題:以上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萬有引力?誰發(fā)現(xiàn)萬有引

  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體只要在什么附近就會受到重力?

  2、學生活動:

  學生觀看視頻,引發(fā)思考;閱讀教材,p9導讀與p12重力由來,回答問題。

  3、設計意圖:

  從生活情境中尋求規(guī)律,形成理論,樹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發(fā)向科學家學習意識,讓學生自然進入課題。

 。ǘ⿲嶒炋骄,尋求規(guī)律

  1、導學內(nèi)容:

  托起不同的鉤碼,感受它對手的壓力,提出問題,猜想質量與重力之間有何聯(lián)系?分組實驗,用測力計和鉤碼探究質量與重力之間遵循什么規(guī)律,總結結論。設計,填寫表格。

  以m為橫軸,G為縱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描點繪圖像,計算G/m,小結g=9.8N/kg.總結重力公式。

  2、學生活動:

  學生感受后回答,質量大的鉤碼對手的壓力越大,說明重力越大。學生分組實驗,利用測力計測量相應鉤碼重力,利用直尺鉛筆描點、作圖,分析規(guī)律;填入表格并計算比值,總結G = mg 。(一次函數(shù)類型)

  3、設計意圖:

  通過實踐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學生學會正確的探究規(guī)律、方法、步驟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導學生建立理論來源于實踐,規(guī)律就在身邊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三)分析歸納,理解應用

  1、導學內(nèi)容:

  P11,先閱讀后例題解析,分析小結整理過程;重力的方向;解決用什么工具確定豎直向下的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國與美國重力的方向是同向嗎?有何規(guī)律?p12,重心,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物體重心在哪里?

  2、學生活動:

  學生即時解答例題,板書解析;學生閱讀重力方向與重心部分內(nèi)容,回答問題,學生小組討論重力的方向應用及規(guī)律。學生尋找規(guī)則物體重心。

  3、設計意圖:

  熟悉公式,規(guī)范解題步驟;理解力與重力關系,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能力,體驗物理來源于生活,從物理走向社會。

 。ㄋ模┱n堂訓練 鞏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確的'?

  A.物體被拋出后總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B.籃球拍到地板上有彈起,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C.地球上各地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飛船離開地球很遠后,可認為不受地球的重力了。

  2、關于物體重心,下述正確的是?

  A.物體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物體的重心上

  B.一個均勻鐵環(huán),它沒有重心

  C.籃球打足氣后,它的重心也在球心處

  D.向一個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的重心會越來越高。

  3、某同學用彈簧秤稱一盒牛奶,示數(shù)如圖,則這盒牛奶

  的質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學的“體重”(質量)為50kg,則他的重力是多少牛頓?當他乘坐飛船,離地球較遠時,質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設計意圖:檢測從基礎鞏固、能力提高、發(fā)展思維三個層次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強化訓練。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ㄎ澹┱n堂小結 感悟新知

  關于重力

  (一)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萬有引力

 。ǘ┲亓Υ笮=mg,g=10N/kg

 。ㄈ┲亓Φ姆较蚝妥饔命c: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是重心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收獲,通過課堂小結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點的整體印象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情況,教師根據(jù)情況再進行小結。

  (六)課下作業(yè) 鞏固升華:

  p14,動手動腦學物理 1----5.

  設計意圖:1-3題考查重力公式的應用,訓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注意公式、運算過程和結果的規(guī)范與準確。4、5題考查學生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總是豎

  設計意圖:簡明扼要呈現(xiàn)本節(jié)課重點內(nèi)容,便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本節(jié)知識。

《重力》說課稿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重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線的應用、

  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及航天資料片探究萬有引力的存在、

  通過學生探究實驗得出影響重力的因素、

  通過“物理模型”“實驗分析”強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觀看航天資料片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及探求科學知識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交流意識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點:重力的概念、重力與質量的關系、重力的方向、

  教學難點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學用具:彈簧測力計、鉤碼、重垂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地球上,一切物體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體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如:河里的水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蘋果落地等。

  二、新課教學

  1、重力的產(chǎn)生

  教師: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體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教師: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體。例如,蘋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蘋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2、重力的方向

  教師:重力是一種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體自由落向地面時的方向,這個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來檢查房屋的墻壁是否豎直。我們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線檢查墻壁就是應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這個道理。測繪人員用的水平儀下懸著重垂線,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來測定儀器是否水平。你有興趣的話,可以采用這類方法檢查家中的電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3、重力的大小

 。1)、實驗:兩個鉤碼的大小、形狀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們的.質量都是50克。我們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它們的重力。把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

  (教師演示)

  這兩個破碼的重力都是0、5牛頓。質量相等的物體,它們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學生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測量質量分別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體的重力,將測量結果填在課本的表格內(nèi)。

  (學生操作)

 。3)、物體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教師: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4).g的值

  實驗數(shù)據(jù)中重力和質量的比值大約是10牛/千克。精確的測量結果表明,重力和質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這個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計算,g可取10牛/千克。

 。5)、G=mg

  如果用G表示物體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g表示物體的重力和質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質量的關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這個公式時,質量m用于克作單位,重力G用牛頓作單位,g=9、8牛/千克。

  4、重心

  教師: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份。但是,對于整個物體,重力作用的表現(xiàn)就好象它作用在物體的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粗細均勻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點;圓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對角線的交點。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重力

  一、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二、三要素:大。篏=mg

  方向:堅直向下

  作用點:質量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在它的幾何中心

  三、應用:重垂線、水平儀

《重力》說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得作用和地位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第三節(jié)得教學內(nèi)容,“重力”是人們?nèi)粘I钪凶畛R姷靡环N力,重力得知識對學習壓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識得學習非常重要,又是學習壓強、功得基礎!爸亓Α笔恰傲W”中得基礎,在力學學習中有著廣泛得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得運動有無影響。本節(jié)課由“重力得大小”“重力得方向”“重心”“重力得由來”四部分內(nèi)容構成,分別從力得概念和力得三要素兩條線來認識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舉足輕重得地位。

  2、教材處理

  在授課中本人認為把“重力得由來”由最后學習內(nèi)容調(diào)整為首先進行學習再學習重力得概念比較符合知識得認知邏輯順序。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強烈得求知欲和好奇心,學生對重力得現(xiàn)象比較熟悉,有一定得認識基礎。農(nóng)場孩子,純樸上進,通過半年得物理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得實驗探究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得能力。但他們?nèi)狈σ欢ǖ锰剿鲉栴}得能力。

  根據(jù)20xx版物理課程標準對重力學習要求,學生得情況以及教學內(nèi)容我確定本節(jié)得教學目標為: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重力是因萬有引力而產(chǎn)生得。

  2、了解重力得作用效果,會由質量計算重力大小。

  3、認識重力得方向,理解“重心”得含義。

  過程與方法:

  1、了解牛頓關于“地球吸引月球”得理論思想,知道萬有引力得存在。

  2、通過實驗探究“重力得大小與質量得關系”認識并掌握求重力得公式。

  3、通過“重錘實驗”“找重心實驗”理解并感受重力得方向與作用點---重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認識“質量”與“重力”關系。

  2、通過對重力產(chǎn)生得原因得探究,了解牛頓得貢獻,激發(fā)學生向科學家學習得意識,樹立探索太空奧秘得理想和信念。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我校學生得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jié)課得重點、難點為:

  重點:掌握重力得“三要素”;能進行重力大小得計算。

  難點:重力得方向;重心得含義。 為更好完成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得實際情況,我采用得教學方法是: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觀演示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讀書自學和講解法等,多種方法配合使用,運用多媒體直觀展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加上教師講解,將達到“教”與“學”得優(yōu)化組合。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得教學理念。

  1、選擇教具依據(jù)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得科學,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得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得重要途徑。教學用具及設備選取得當有利于使教學過程從抽象到形象。使學生在生動形象得環(huán)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質量得關系。還能激發(fā)學生們得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他們得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有效性得目得。

  為此,我選擇以下得教具及設備:

  2、教具:下落物體視頻、多媒體課件、鐵架臺、彈簧測力計、重錘線、鉤碼、三角板、坐標紙、鉛筆、細線、橡皮

  根據(jù)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采取循序漸進得教學原則,我設計以下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入教學

  1、導學內(nèi)容:

  播放視頻: 石往山下滾,水往低處流,雨從空中下落,月球圍繞地球轉,拋物下落。演示系繩橡皮圓周運動,撒手后運動情況。

  問題:以上現(xiàn)象發(fā)生得原因是什么?什么是萬有引力?誰發(fā)現(xiàn)萬有引

  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體只要在什么附近就會受到重力?

  2、學生活動:

  學生觀看視頻,引發(fā)思考;閱讀教材,p9導讀與p12重力由來,回答問題。

  3、設計意圖:

  從生活情境中尋求規(guī)律,形成理論,樹立探索太空得理想,激發(fā)向科學家學習意識,讓學生自然進入課題。

  (二)實驗探究,尋求規(guī)律

  1、導學內(nèi)容:

  托起不同得鉤碼,感受它對手得壓力,提出問題,猜想質量與重力之間有何聯(lián)系?分組實驗,用測力計和鉤碼探究質量與重力之間遵循什么規(guī)律,總結結論。設計,填寫表格。

  以m為橫軸,G為縱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描點繪圖像,計算G/m,小結g=9.8N/kg.總結重力公式。

  2、學生活動:

  學生感受后回答,質量大得鉤碼對手得壓力越大,說明重力越大。學生分組實驗,利用測力計測量相應鉤碼重力,利用直尺鉛筆描點、作圖,分析規(guī)律;填入表格并計算比值,總結G = mg 。(一次函數(shù)類型)

  3、設計意圖:

  通過實踐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學生學會正確得探究規(guī)律、方法、步驟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導學生建立理論來源于實踐,規(guī)律就在身邊得認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三)分析歸納,理解應用

  1、導學內(nèi)容:

  P11,先閱讀后例題解析,分析小結整理過程;重力得方向;解決用什么工具確定豎直向下得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國與美國重力得方向是同向嗎?有何規(guī)律?p12,重心,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物體重心在哪里?

  2、學生活動:

  學生即時解答例題,板書解析;學生閱讀重力方向與重心部分內(nèi)容,回答問題,學生小組討論重力得方向應用及規(guī)律。學生尋找規(guī)則物體重心。

  3、設計意圖:

  熟悉公式,規(guī)范解題步驟;理解力與重力關系,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能力,體驗物理來源于生活,從物理走向社會。

 。ㄋ模┱n堂訓練 鞏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確得?

  A.物體被拋出后總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得結果

  B.籃球拍到地板上有彈起,是重力作用得結果

  C.地球上各地得重力方向都是相同得,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飛船離開地球很遠后,可認為不受地球得重力了。

  2、關于物體重心,下述正確得是?

  A.物體上各部分受到得重力,都作用在物體得重心上

  B.一個均勻鐵環(huán),它沒有重心

  C.籃球打足氣后,它得重心也在球心處

  D.向一個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得重心會越來越高。

  3、某同學用彈簧秤稱一盒牛奶,示數(shù)如圖,則這盒牛奶

  得質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學得“體重”(質量)為50kg,則他得重力是多少牛頓?當他乘坐飛船,離地球較遠時,質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設計意圖:檢測從基礎鞏固、能力提高、發(fā)展思維三個層次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強化訓練。使不同層次得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得快樂。

 。ㄎ澹┱n堂小結 感悟新知

  關于重力

 。ㄒ唬┲亓Ξa(chǎn)生得原因——萬有引力

  (二)重力大小G=mg,g=10N/kg

 。ㄈ┲亓Φ梅较蚝妥饔命c: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是重心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收獲,通過課堂小結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得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理解又可以在學生得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點得整體印象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得形成情況,教師根據(jù)情況再進行小結。

 。┱n下作業(yè) 鞏固升華:

  p14,動手動腦學物理 1----5.

  設計意圖:1-3題考查重力公式得應用,訓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注意公式、運算過程和結果得規(guī)范與準確。4、5題考查學生是否知道重力得方向總是豎

  設計意圖:簡明扼要呈現(xiàn)本節(jié)課重點內(nèi)容,便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本節(jié)知識。

【《重力》說課稿】相關文章:

重力說課稿11-06

重力說課稿12-29

《重力》說課稿07-06

物理重力說課稿12-18

重力與重心說課稿06-26

物理重力與重心說課稿02-15

物理說課稿《重力與重心》02-15

說課稿物理重力與重心02-15

重力說課稿15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