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初中>初中歷史>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

時間:2023-06-16 12:05:48 初中歷史 我要投稿

【薦】初中歷史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歷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初中歷史教學反思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

  寫在前面: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歷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只有兩年的時間。從盲目的學習模仿,到現(xiàn)在有目的的自主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形成了學生能夠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實在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課前我認真準備,課上嚴密組織,但總會在課后感到不是十分滿意,總會有或大或小的遺憾存在。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鉆研,不斷學習。要使我們的教學在教師不斷完善自我的基礎上走向完美。

  現(xiàn)在的歷史課堂教學,掀起了一股改革、學習大潮。其實我認為無論是學習杜郎口模式還是學習洋思模式,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我們作為歷史教師要弄明白,我們改什么?

  我們要改的是我們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大體可以分成兩種:

  第一、探究式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可以用黑色的眼睛,發(fā)現(xiàn)彩色的`歷史。這種探究式,分成學生自主探究和老師指導探究兩種。由于歷史學科的特性,學生不可能在生活中通過現(xiàn)象來學史,學生具備的歷史知識也有限,所以前種方式在歷史教學中極少使用。我們倡導使用的是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的探究式學習。

  第二、接受式課堂教學方式。老師把系統(tǒng)、準確的歷史知識用一定方式傳達給學生。這種接受式,也分成兩種方式。一是學生被動接受式,這是一種以老師講述為主的課堂模式,也是傳統(tǒng)教學中常用的模式,現(xiàn)在教學設施先進了,可以結合多媒體上課。雖然教學效果可能不錯,但不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利于學生形成思辨能力,更不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競爭意識。二是學生主動接受式。這是我喜歡的方式之一。

  我現(xiàn)在采用的是學生主動接受式和老師指導探究式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簡稱自主探究式。

  我的自主探究式課堂分成五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自主學習、點撥探究、知識梳理、同步達標練習。這種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課堂,教師只是一個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我們在“老師的表現(xiàn)機會很少”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做呢?我認為歷史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件事。

  1.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

  根據不同教材內容,不同課型,針對不同學生實際,設計好不同類型的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

  或溫故引新,注意前后知識聯(lián)系;或設置情景,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為理解本課知識做鋪墊;或教師直接闡述,娓娓道來,做精彩的開場白,為本課知識說前因說背景;問題導入,激起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欲,促使他們積極地思維,主動地探究;還可以時政導入新課等等。

  這是教師可以自主支配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課堂是學生的,老師要縮短自主支配的時間,因此,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要設計得“短小精悍”。

  2.精心設計自主學習內容

  根據課標要求,把屬于“識記”層次要求的內容放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

  教師要精心編制自主學習導航。可以做成紙質學案,也可用多媒體展示。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列圖表、列提綱、所有內容問題化、填空與問答結合、出示知識網絡、圖配文等等。

  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自學完成這一部分內容。當然,遇到問題同學可以討論,也可以請教老師。因此,教師設計自主學習導航時,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征和符合教學規(guī)律。

  3.精心設計合作探究問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老師引導下的學生探究,也是教師最不好把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我們要把課標要求中“理解”“運用”層次的內容或本課難點、重點放入這一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資料(一定要是基本史實,不用文藝作品),做到論從史出?梢栽O計成問答題的形式,也可以設計成材料解析題的形式,當然也可以設計成小辯論的形式等。

  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完成。當然,也要充分發(fā)揮老師的引導作用。指導學生小組內合作,指導學生和其他小組競爭,培養(yǎng)學生合作競爭意識。

  學生討論時,我們要走下講臺,融入學生,注意傾聽,把“誤入歧途”的學生“引上正軌”,把說出有價值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確答案,也可能是常見易錯知識)的學生記在心里。

  討論結束后,教師點撥前,一定要讓這些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鼓勵學生大膽探究。

  4.精心設計知識梳理方式

  歷史是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梳理知識更為重要。怎樣梳理知識呢?

  學生口述、列大事年表、歸納提綱、列圖表、畫知識樹、編寫知識卡片等等都是很好的知識梳理方式。

  采用新課堂教學方式之初,最好是師生合作,教師出示“半成品”知識梳理,學生補充完整。隨著學生積累了一些梳理方式,同時學習歷史的能力也得到相應提高后,學生就可以獨立完成,并且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完成。

  5.精心設計達標練習

  教師要深入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習題設計要有針對性、層次性,要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強化技能操作,注重綜合性。

  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在轉變。教師不再是灌輸者,教師成了設計者,如果設計出現(xiàn)了漏洞,學生就會出現(xiàn)知識欠缺;教師成了組織者,如果組織無序,課堂就會亂成一團;教師成了引導者,如果教師引導無方,抓不住關鍵,就會完不成學習任務。

  雖然新課改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但學生每個學習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剛開始用這種模式時,我把每一環(huán)節(jié)的用語都在課前寫好。做設計師難,做組織者更難啊。這不僅需要教師課前的充分準備還需要課堂上的靈活應變。

  新模式教學教師更累,會有很多的困難和困惑。如:教學形式和實效的兼顧,教學資源、教學設施的欠缺,重成績輕教學的教師評價機制、自身能力的限制,學生的組織培訓等等。但我們是教師,擔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我們知道“魚漁有別”。我們要在教改的路上,無怨無悔地走下去。教會學生學習,才是我們做教師的最大成功。

  作者簡介:王金芳,女,中學歷史教師,河北灤南三中歷史教研組組長,被聘為灤南教研室中心教研組成員。有多年歷史教學經驗,曾多次承擔歷史示范課的教學任務,被評為灤南縣歷史學科帶頭人、幾次被評縣、市級先進教學工作者,20xx年被評為首屆灤南名師。有多篇文章在報刊上發(fā)表。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2

  我對初中歷史新課標、新教材的認識、感受、體會頗多,F(xiàn)在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與探索得來的心得付之筆端,與教育同行們探討交流:

  問題一:我駕馭教材的能力有限,基本素質和能力亟待提高。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覺得歷史新教材以主題為單位,如八年級(上)第一單元是侵略戰(zhàn)爭,第二單元是近代化探索等,教材的編寫者著重追求知識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不刻意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發(fā)揮的空間給教師和學生,有利于我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但由于我不是歷史專業(yè)出身及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備課時有時候就感到很難備,上課時覺得課文內容不易上。我個人認為:教師應加強對歷史學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課程標準》的學習。

  教師之所以在備課時感到難備的原因很多,因此,在進行群體教研活動時,在集體說課、備課時,應對課程標準進行固定時段的周期性解讀,將《綱要》、《課程標準》的學習與本組教師教研活動相結合,同步進行,以便圈定傳授該課的知識,而不是什么都教。

  問題二:刻意追求課堂形式的“ 活潑” ,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實質。由于新課改了, 我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深, 對新課程的本質認識還不夠到位, 加上評價方式的滯后,在教學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一些只追求形式而不追求內容的突出問題。例如:我把“ 教學方式轉變” 視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而在教學方式轉變過程中, 特別將“ 自主、合作、探究” 作為重點倡導的教學方式,()但對“ 自主、合作、探究” 在課堂上到底怎樣進行、“ 自主、合作、探究” 的本質特征和使用范圍是什么, 我還是處在心中無底階段。講合作、探究, 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難以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紀律也不好維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分組討論,有可能使優(yōu)秀生參與的機會更多,而后進生則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優(yōu)秀生那里獲得信息,致使后進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

  問題三:評價方式相對滯后,導致我在課改創(chuàng)新活動中縮手縮腳新的課程應當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但目前的情況是,社會各界、學生家長仍然以學生成績、升學率來評價教師、評價一所學校, 而學校本身, 也把學生的考試分數與教師的.評先、晉級、雙聘等多方面掛鉤。課程改革的實際效果不是想象中那樣令人滿意。我認為:新的課程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評價機制。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主要以學生掌握多少知識和考試成績?yōu)楹诵,造成迫于課改壓力和上級部門的要求而做一些表面化的裝飾和表演,從而使課改有名無實。評價方式也應多樣化,如成果展示評價、活動課中的現(xiàn)場發(fā)揮評價、課堂上的行為表現(xiàn)評價、成績進步評價、特長評價、實踐表現(xiàn)評價。

  問題四:對多媒體在教學中運用理解上有偏差。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其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許多傳統(tǒng)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時我注意到多媒體教學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缺點和不足:

 。ㄒ唬┯绊懡虒W效果:有時我為了趕時間畫面切換太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象電視或電影畫面那樣一閃而過,不容學生細看和思考,那將極大地降低了教學效果。

 。 二) 搶奪思維空間:在多媒體教學中往往用課件把所有抽象思維、文字語言的理解都用多媒體形象展現(xiàn)出來,這實際上是扼殺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在具體實踐了一年的完全多媒體教學后,決定在新學年只對個別的課時使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方式。當然我的歷史教學過程中肯定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解決現(xiàn)存問題對一線歷史教師來說任重道遠,我希望更多同行與我一起,為解決歷史教學問題而共同努力吧!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3

  歷史教學對提高國民素質和推動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不爭的事實。一個國家是否重視歷史教學,小則影響該國國民道德品質修養(yǎng)和理論文化水準的高低,大則影響國民和執(zhí)政者能否正確認識社會現(xiàn)實和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關系到能否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歷史經驗指導自己的行動和正確決策,進而影響社會發(fā)展進程和個人事業(yè)的成敗。

  歷史教學作用如此巨大,然而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與提高人民素質以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恰恰是背道而馳的。道德品質與愛國主義是一種思想修養(yǎng),是通過不斷的薰陶和培養(yǎng)而形成的一種心理品質。歷史是這種品質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人們不能正確認識歷史的這種學科特征,產生了許多誤解,因此在素質教育中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教育功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不重視,甚至輕視歷史教學,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歷史學作為一門修身和認知社會的學科,是一種長期的、含蓄的、意識導向型的學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們思想境界和認識社會現(xiàn)實進行科學決策。但是這種道德水平和決策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較長的形成過程。不象數理化等工具學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桿見影的效果。

  因為這些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計算問題;簡單的機械使用與維修等,容易讓人看到它們的價值!皩W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諺語就是人們重理輕文思想的折射。在功利主義的驅使下,我國社會各行各業(yè)對人才的選拔,招工和招公務員的考試中,絕大多數不考查被選拔者的歷史知識水平。這在客觀上強化了“讀史無用論”。在這種情況下,終日為升學而苦讀的學生當然不會為這樣一個看起來無關緊要的科目而花費太多的時間;社會上的人也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學習這種不能創(chuàng)造現(xiàn)實的利潤和價值的知識。因此,歷史常常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其次,是歷史教學本身的問題。它涉及國家政策導向、史學工作者、教材編者和各級各類學校的歷史教師等諸多方面。就史學研究和史學工作者來看,許多史學研究“太細”,遠離國計民生;不少史學文章和專著文句深奧難懂,只能在圈內流傳,圈外無人理會,形同廢紙。就教材的'編寫來說,當今中學歷史教材比以前幾版是圖文并茂了,但是圍繞歷史教育功能選材以及中小學各級教材層次區(qū)分方面,仍然不盡如人意。如選材狹窄、人物敘述缺乏立體感、回避熱點問題等等。

  自會考制度實行以來,歷史教材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教材編寫越來越簡單,只有基本線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詳細資料。而考試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試想學生沒有充分的占有歷史資料,怎能去分析歷史問題,又怎能從中得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呢?這種南轅北轍的教學與考試模式怎能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史觀和發(fā)奮進取的求知意識呢?

  最后,是學生知識結構的失衡,造成歷史學習的困難。會考制度實行后初中就不再學習地理,學生對地理知識一無所知。歷史本就抽象,再失去了這個人物、事件賴以存在的舞臺,那么學歷史就好比是下盲棋,沒有幾個人能搞得明白。如今學生中聽不懂國際新聞,讀不懂世界文學名著的大有人在。

  因為他們對世界的地名、人名識記不準,混淆不清,甚而不辨國別,不分時代,就是因為缺少了這個科學而便捷的工具,不死記硬背難道還有別的好方法嗎?如在一次考試中,問“《馬關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國內地的是(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學生有選蘇州的,也有選杭州的,也有選沙市的,很明顯他們是僅僅依靠記憶來做題的,書上寫的是重慶,記住了就能選對,記不住就選錯了。因為沒有地理坐標,也就沒有思維的余地,只好憑記憶來做了。本來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精減了科目,但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健全的知識結構反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因此,要改變歷史教學的困難處境,還需要優(yōu)化學科體系,讓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將來的發(fā)展。

  我想,歷史的教育作用要得到真正的發(fā)揮,首要的是在宏觀的教育決策上要重視歷史。假若在高考中取消歷史考試,歷史將更為人們所輕視。至于那種取消中學歷史教學的論調,更是危險的。現(xiàn)在學生中不學歷史的風氣極盛,不懂得中國歷史也不覺得恥辱,歷史課上常出一些荒謬的笑話;在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能見到歷史盲的活劇。

  這些問題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說過“滅人國必先去其史。”日本侵華時,在淪陷區(qū)曾不準中國人民學習歷史,以期奴化中國人民.現(xiàn)在如果我們自棄國史,結果如何,可想而知!皻v史之于民族,正如記憶之于個人。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記憶,那他就成了白癡;一個民族如果不講歷史,那就會成為愚昧的民族!币虼,教育部門在發(fā)揮歷史作用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經濟上支持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在政府公務員考試中,增試有關歷史知識和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歷史教育功能的社會宣傳等等。這樣,就能有力推動歷史教學的發(fā)展,增強人們學習歷史的意識。

  另外要充分發(fā)揮歷史教學的作用,還有賴于史學研究工作者的自身努力。這里,一是要求我們自身具有崇高理想和追求,使歷史的教育功能在自身得以充分展現(xiàn),以自身的表率作用顯示歷史的魅力,激發(fā)人們學習歷史,并運用歷史的觀點和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二是要求我們在歷史研究、歷史教學和歷史信息利用等方面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

  在研究方面,我們應把重點放在國計民生方面,主動研究與現(xiàn)實社會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從歷史的角度主動為政府、企業(yè)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服務,使人們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深刻感受和認識到歷史的現(xiàn)實意義。在歷史著述方面,我們要力誡文字深奧難懂,力求通俗易懂和富有文采,以生動形象的論述向人們展示歷史上的善惡美丑、成敗得失、經驗教訓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使人們喜歡讀歷史著述,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歷史教育。對于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編寫,要力求做到內容結構清晰、目標明確、強化教育功能等等。還有在歷史考試中應增強趣味性和應用性,不要對那些純粹的死知識追的太深太細。讀史使人明智,通達事理,同時還能提高理論修養(yǎng),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如果單純考察知識,就會陷入學究式的誤區(qū),自然是越學越枯燥,讓學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增加了歷史教學的難度。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4

  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是實施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核心素養(yǎng)目標進行的。歷史學科要適應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就要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要提高效率就要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而歷史課往往給人認為“歷史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功課”所謂“貝多芬”(背多分)就是這樣來的。學生背得多就可考得高分,這樣歷史課成為歷史只是的單一傳授進取記,教和學又基本上變成了機械灌輸和死記硬背于是上課時出現(xiàn)了學生做其他科作業(yè)的,打瞌睡的,還有一些學生在下頭筆聊的,即便有的同學機械的記下一些歷史知識,但過不久,也全面還給教師了。

  怎樣才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迸d趣是最好的教師。僅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會進取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創(chuàng)造性。歷史學科因其資料龐大時間久遠,即逝性強的特點被人們當作死記硬背的副科這一偏見造成負面影響。使學生對歷史科目不夠重視和失去興趣。所以,在歷史課堂教學上,要點燃學生探索的欲望,激發(fā)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在簡便,幽默,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僅僅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簡便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還應當加強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并且是教師成長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經過對教法學法指導進行反思能夠讓教師找到一種更適合更貼近學生實際的方法,使學生喜歡,從而好學。同時要善于捕捉學生的優(yōu)點,哪怕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攢美,都會給學生以激勵,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

  經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在行動中成長。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5

  本周三縣教研室的各位領導來校聽課,并進行了座談。通過座談交流讓自己受到很大的啟發(fā),受益匪淺,對課堂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和悟讀。到底要打造怎樣的課堂?能否讓課堂成為學生的天堂?課堂就是要讓學生的思緒飛揚,課堂就是要進行讓人成為人,讓人成為高尚的人的教育。我們的課堂從以下些許方面更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提升。

  1、面向全體。只有讓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這是談教育成功與否的前提。課堂上,每一個學生是否都在我們的視野?我們是否關注了每一個學生?少數學生不能參與到學習探究環(huán)境中,不能達成目標,讓面向全體的課堂教育多少有點尷尬。

  2、架構知識體系。注重搭建歷史框架,拓展性的貫穿歷史要素、及其線索。不要就教材談教材,缺少整個知識的體系,缺少延伸。構建網絡,注重聯(lián)系。本來很完整的知識體系,人為的零碎化。一節(jié)課下來,讓人有整體的感覺。

  3、全面發(fā)展。不要將課堂教育簡單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維度的目標以知識目標為載體呈現(xiàn)、落實。不要將課堂蛻變成智育課堂。

  4、加強教師的備課。從教材的廣度、深度拓展。強調古今知識、世界歷史、時事政治等的聯(lián)系。歷史教師同樣學會“合并同類項”。新舊知識進行遷移,內涵外延到位,落實教育目標。 5、學案是教師的第二課程。學案是教師對教材的再加工、再提煉、再整合、再升華,是教師自己的教材,這個教材才是最適合教師本人的,也應該最適合所教的學生的'。精當設計,不降低難度。注重創(chuàng)設、營造解題的情景和狀態(tài)。要問題的答案,更要解題的過程、更要思維的過程。

  6、小組“真合作”。小組學習有形式,更要有內容。探索小組評價的科學策略。建立小組評價機制,有足跡,清晰可見。

  7、歷史思維課堂。歷史課堂同樣需要思維。切記問題討論不要過于簡單,直來直去,討論了不需要討論的問題。整合多媒體資源,利用好,使用好。搜集整合利用好網絡資源。

  8、增強駕馭課堂的態(tài)勢,教師的氣場達到教室的角角落落,達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教師要hold住。.

  反思我們的課改,不要返回到抓分數上來。成績重要,成長更重要。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6

  是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探索邁出的第一步,所以在中國近代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在這里主要是分析一下自己在這次上課中的好的一面與不足之處。首先,是整個課堂很有秩序。在上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習慣比較好,基本上能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完成。其次,就是部分課堂展示還算有效。比如說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我設計了不同的方式,有“一幫一”互相檢查、同號抽查及搶答等,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習學習的積極性,加入了競爭機制,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的動起來。再者,就是在基礎知識方面,學生都能明確,而且大多數學生都能掌握。通過這一課,學生明白了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以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基礎知識,還算是有一點成績的。40分鐘的講課,值得一說的優(yōu)點卻只有這些,真是慚愧。看來以后努力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7

  一、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的必然性

  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反思性教學,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1.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程的改革,新課程不斷強調提高教師的素質,建立教師不斷反思與自我評價的體系,相關部門要求教師在不斷反思中學習與進步,實現(xiàn)教學實踐,努力使得教師成為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

  2.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反思性教學,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教育發(fā)展基本在于學生的發(fā)展,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符合初中學生的成長特點,因為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他們的身心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這些學生的好奇心和探討問題的欲望比較強烈,因此,老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并使行為符合學生的切實需要,從而進一步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3.教師發(fā)展的需要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反思性教學,是教師發(fā)展的需要。歷史老師要在教學中獲得良好的突破,就需要經常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吸取新的營養(yǎng),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促進自身的成長。因此說,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反思性教學是一種必然,并不是偶然,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進行反思性教學

  1.教的反思

  要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進行反思性教育,首先就應該進行教的反思。作為一名初中歷史老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反思。在教學準備工作方面,教師應該保證歷史教學內容的充實,借助信息技術以及網絡媒體來豐富教材。并且還應該把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更好地去感受其中的奧妙。再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反思,反思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否恰當,反思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過程與環(huán)節(jié),結合學生的反應情況,如果遇到不合適的環(huán)節(jié),要適時地做出調整。在教學后,教師依然要進行反思,找出前一堂課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揚長避短,來不斷地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2.學的反思

  要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進行反思性教育,還應該進行學的反思。初中歷史教學工作是教與學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在教的方面進行努力,還應該在學的方面進行努力。反思是努力的一種途徑,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不斷促進教學的進步。第一,對學習態(tài)度進行反思。因為學習態(tài)度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生能夠端正態(tài)度,必然會使得學習效果得到提高。第二,對學習內容進行反思。通過對學習內容的反思,才會明白自己知識掌握的程度,F(xiàn)在很多學生依然喜歡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其學習效率并不高。老師應該督促學生積極地開展學習反思,學才能真正致用,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習成果。第三,對學習方法進行反思。初中歷史的.學習應該嘗試多元化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對學習方法進行反思,能夠找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然后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學生的改進,提高學習效果。

  3.教與學的反思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進行反思性教育,還應該進行教與學的反思。在我國現(xiàn)階段,初中歷史反思性教育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實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除了對教的反思與學的反思之外,還應該進行教與學的雙向反思,從而提高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配合程度。初中歷史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采用新的指導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還應該在學生反饋方面進行努力。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與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開展積極、廣泛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采取一定的方法或者手段去補救,使得初中歷史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在此過程中,老師要避免對學生采取生硬的管理方法,以免影響教學效果。

  三、結語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反思性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進一步落實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保證學生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地獲取知識,同時讓知識更好地運用于實踐。

  參考文獻:

  [1]劉學鴻.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xx.

  [2]白樺.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7).

  [3]杭華.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xx,(6).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8

  20xx年X月X日 X天

  從備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本單元主要在于學習史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本單元主要圍繞這三個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發(fā)展曲折過程,書中對于這三個制度講的比較詳細。所以我在處理這課時首先帶領學生理清線索,我先從整個單元的角度,帶領學生對中國的政治制度劃分時間段,讓學生有一個整體把握,從而有利于打破兩課之間的教材的編排,形成整體的概念。在整個課中主要設計了兩個探究問題:一、為什么說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二、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三權分立體制的比較。

  學生10分鐘先看書,先完成自主學習,在帶領學生的看書的過程中,第一目人民政協(xié)的召開和新中國的誕生,講政協(xié)的背景時強調了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在新中國政治建設中的作用,對于新政協(xié)得民主性、參與的廣泛性應該點一下,重點講述了新政協(xié)成果中的《共同綱領》“人民民主專政”定義以及綱領的性質,并結合所看到的題目有可能出的題眼,比如最高權力機關問題、第一部憲法性文件問題。第二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點我講述了憲法的內容,對此教材編排不到位,只是點出了國家的性質、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卻沒有材料,如吸取老教材有段憲法原文效果會更好,在這里再次跟學生提到國體、政體,讓學生進一步有認識,加深理解。第三目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在這里我主要先講為什么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必然選擇,然后引入,這一制度,需要學生記憶的是職能、任務、方針,我給學生補充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發(fā)展歷程以及中央為鞏固新世紀統(tǒng)一戰(zhàn)線發(fā)的文件。民族區(qū)域制度這一目:主要講了建立的原因。

  由于10班是普通班,課堂氣氛不是很好,雖然一直在引領學生讀課文,為防止枯燥,不時地穿插一些小故事如:開國大典的膠片被燒,毛澤東退居二線等這也為下結課講文革留下話題。

  從新課改角度來看,這節(jié)課是感覺效果不是很好,關鍵是課堂效率低下,看起來課堂熱鬧,但學生掌握不是很佳,學生討論少,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應該結合我校學習連云港市建構式生態(tài)課堂為抓手,努力大膽進行改革,可以講課堂分為幾步,第一步,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基本事實并進行展示。第二步,史料探究,精選史料提高學生能力。第三部,精講點撥,第四部,鞏固練習。猜你感興趣: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9

  從學校組織的朝圣學員課改展示活動中,我受益頗豐,具體如下:

  1、在對練習答案時,小組討論、統(tǒng)一答案后,將答案由6號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小組再就問題再互相提問,以加深印象。

  2、在小組展示時,盡量5、6號講,3、4號總結,1、2號提升,7、8號緊跟(盡量讓其講,樹立自信)。

  3、在新授課或練習課時,每組2號到其他小組抽測檢查本課所學內容,盡可能抽7、8號。

  4、把課堂的指揮棒交給課代表,應該會更好。

  5、激發(fā)學生斗志,鼓勵每組的'5、6、7、8號,挑戰(zhàn)1、2、3、4號,在“激戰(zhàn)”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當然,收獲應不僅如此,諸如各位老師的愛生、敬業(yè)精神等等,都是我學習的目標。在課改過程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0

  “教學”顧明思議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老師們都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的自信心,以及對學生的關愛,教師們付出了很多。怎樣讓老師的付出收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培養(yǎng)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尊其師,才能信其道”,我認為,培養(yǎng)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不斷學習,用豐富的知識,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

  二,工作中,面對學生,老師們要相互維護,不要相互拆臺;

  三,老師與學生之間發(fā)生沖突,要告訴學生:你即使有理,也要用合適的方法與老師交流,要學會適應老師,與老師頂撞是不尊重老師,是不對的。同時也要通過恰當的方式與老師坦誠交流,指出老師工作中的不當之處,而不要幸災樂禍。

  四,學校要經常開展尊敬師長,感恩社會的'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風。

  反思

  在歷史課的講授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回味,并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感情豐富的語言做鋪墊,講解適可而止。如果把所有問題都講盡講透,就大大損害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養(yǎng)成被動學習、懶于思考的習慣,使本應“育人”的過程變成“愚人”的過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但不可以代替學生學習;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分析、思考,從而自己明白事理,掌握規(guī)律。而引導學生學習,就需要從教師的講授開始。所以歷史課堂既離不開教師的講授,也要給學生留下思考回味的時間和實踐。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1

  新課程標準需要教學方式的轉變,而教學方式的轉變最終卻要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關鍵期,中學生的知識、個性和社會性都比小學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他們已具備初步的分析和辯證思維能力,在歷史教學中應努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學習的進步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

  1、根據歷史課的.特點,巧設懸念,引發(fā)興趣。歷史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歷史事件總是互相聯(lián)系并且大多是因果相聯(lián)的。歷史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引發(fā)學生“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面分解”的欲望。歷史教師在各個知識點的銜接上巧設懸念,學生會不自覺地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疑問,迫切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和原委,在這種心理驅使下,學生會學習熱情高漲,積極進行探究從而獲得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2、教學中適當穿插簡短的歷史故事,強化學習興趣。歷史事件背后總有一些野史傳說和故事,這正是初中生最最感興趣的。教師根據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穿插一至二個軼聞趣事,來滿足學生的獵奇心。久而久之,學生就產生了學習歷史如同看故事的感受,這種心理能驅使學生主動尋找歷史書籍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也相應提高。

  3、給學生成功的體驗,成功是興趣的源泉。學生在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所有的經驗和智慧,去攻破學習中的難點,難點一旦攻破,學生會非常興奮,教師要及時幫學生把興奮上升為成功體驗,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鼓勵,成功的體驗將激發(fā)學生興趣和自信心,激勵學生繼續(xù)走向成功。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2

  一、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認識

  任何一項工作,如果離開了“評價”,就會失去控制、失去導向、失去動力、失去信心。小組合作學習同樣也離不開“評價”,如果沒有“評價”,小組合作學習就難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不會有實效。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出發(fā)點在于構建競爭機制,促進組內積極合作,以外在的影響激活學生合作的內驅力

  二、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面的具體做法

  1.課內評價與課外評價相結合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僅表現(xiàn)在課堂上的合作,課外的合作也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由課堂向課外的延伸,才能真正把小組凝聚為一個整體,從而把小組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1)課內評價主要是以教師評價為主

  每節(jié)課教師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參與程度、團結合作、完成任務、學習效果等指標進行評價,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成員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只有每個成員的共同參與才能完成合作學習的目標任務。每節(jié)課教師要評選出3—4個優(yōu)勝小組給予小紅星獎勵,每個組累積到10顆星后就可以換一面小紅旗,學期結束時根據小紅星和小紅旗的數量進行量化考核(2)課外評價主要以學生評價為主

  評價的內容包括每天晚上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每天十分鐘練字的情況、每天十分鐘古詩誦讀的'情況、教室外學生作品欄張貼情況、小組內重大違紀或好人好事情況等等。對于每天檢查的結果由學習委員匯總,每項檢查都要選出2—3個優(yōu)秀小組,由學習委員負責加星獎勵。

  評價時以小組交換檢查為主,學生會檢查為輔,力求把學生在課外的表現(xiàn)納入評價體系中來,規(guī)范學生的課外行為,督促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常規(guī)性評價與激勵性評價相結合

  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如果僅僅局限于算出各小組的分數、排出各小組的名次,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使小組合作學習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激勵性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是強化小組學習積極性的長效措施。我校在做好常規(guī)性評價的同時,在小組的激勵性評價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具體做法是:對于每學期評選出來的優(yōu)勝小組,學校都召開大規(guī)模的表彰大會,對優(yōu)秀小組長除佩戴綬帶照相在學校宣傳欄進行表彰外,學校還購買了書籍進行獎勵;對各優(yōu)秀小組學校進行張榜公布,同時也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另外,學校對評選出的優(yōu)秀小組進行“有獎游學”活動,至今已組織游學活動5次,讓學生在游學過程中增長了見識,學到了許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極大地調動了小組的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嚴密組織,不斷反思,不斷完善。

  重點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持之以恒,避免虎頭蛇尾。

  不要今天搞了,明天就放下了;這學期搞了,下學期就不提了。要堅持經常,要成為課堂管理常態(tài)化的必要組成部分。

  2.要客觀公正,避免獎罰不明。

  獲取觀察信息一定要準確,獎罰標準也要全班一致,評價的結果要讓所有學生認可。

  3.要及時反饋,避免時過境遷。

  學生的努力得到了及時的、積極的評價,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努力的積極性。當學生的熱情已經消失再去表揚、鼓勵,就顯得很蒼白,其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評價的信息反饋必須及時。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3

  本周對第二單元試卷進行講評,講評課上首先讓各小組及各“將兵團”算出平均分,把分值最高的小組及“將兵團”分別評為“優(yōu)秀小組”和“星級將兵團”。當各組平均分出現(xiàn)在黑板上時,我發(fā)現(xiàn)二組的分值最低,同時我便鼓勵道:“你們組要努力,下次要有所超越”。

  這時,組長李永強心里有些失落感,并向我抱怨道“潘珠峰不聽指揮,叫他復習他也不復習”。于是我對潘珠峰進行了說教:“你的`成績很重要,既影響到你自己,又影響到將兵團,還影響到本組成績,你盡最大努力去學習,使自己有所提高好嗎”?

  他點了點頭,下節(jié)課我故意提問他,結果回答很好,我看到了他的進步。希望在前面,我們在路上。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4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能力。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主要通過教育學生、教師自己本身進行反思、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閱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等方式進行教學反思。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過程的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能力。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規(guī)律:“經驗+反思=成長”。可見教學反思是一個教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我已從事多年初中歷史教學,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面對生龍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新課程實施以前人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然后根據講課的重點,強調學生死記硬背,這樣歷史課更是枯燥無味,一上課學生就想打瞌睡。現(xiàn)在新課程實施以后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f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通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根據我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我在上課時讓學生充分閱讀教材,然后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已知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生活海洋里盡情地暢游。使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學習興趣愈來愈濃。

  現(xiàn)在的學生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書刊、網絡等,因此獲取的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知識。他們憧憬未來,關注現(xiàn)實,經常對現(xiàn)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么,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具有極大的廣闊性。這又給當前的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歷史老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長期以來,在考試指揮棒的指揮下,歷史這門學科成為單純的復述性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很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具體而言,從教學方法來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得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如何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歷史課煥發(fā)出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這是歷史教學反思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教學結構來:看現(xiàn)在很多歷史教師大多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這一點與我們與我們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從教學內容來看,歷史課的內容是講述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人類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點進行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成為歷史課內容的四要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傳授而容易忽略搜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在解析材料時普遍覺得有一定的難度,不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新課程實施后,如何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歷史教師共同面隊的一個難題。從思想教育方面來看,教師進行愛國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時,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說這一事件是愛國的,那個人物是愛國的,學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顯思想教育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如何在課堂創(chuàng)設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學生的品質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歷史課堂變成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又是歷史教師在新課程中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為了適應當前教育形勢的發(fā)展,使自己盡快得成長、成熟起來,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一、通過學生進行教育反思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如果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突然表現(xiàn)異常,那肯定是教學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例如,我在上八年級上冊《辛亥革命》一課時,讓學生對辛亥革命爆發(fā)的原因進行討論并選幾名代表進行發(fā)言,有位同學平時對歷史很感興趣,思維活躍,發(fā)言踴躍,但那節(jié)課卻顯得比較沉默,課后我主動與他進行交流,他說,對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不理解,原因是對當時的英國歷史知識缺乏了解,隨后我對導入新課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反思。

  二、通過教師本身進行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的時間比較多,但教師必要的引導,適當的點評,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師在引導、點評時不流暢,時常卡殼,使得學生滿腹疑慮,這就意味著教師對待課堂的準備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了。

  三、通過請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進行反思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教師對自己的課作了精心準備,上課時得心應手,往往很難覺察出自己還存在著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銅市或教學專家來聽課以后,總是能找到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四、通過閱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來進行教學反思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老師。經常閱讀中外教育專著和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從中吸取營養(yǎng)并經常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進行對比,不斷反思,使自己不斷提高。

  在十多年的歷史教學實踐中,我從未間斷過寫教學反思,我的課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成為了他們最感興趣的課程之一。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5

  1.搜集相關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做好歷史故事的搜索工作,這要求教師廣泛搜集材料,盡可能掌握歷史故事的第一手資料,同時要選擇那些有憑有據、真實可靠的歷史故事,弄明白歷史故事的來源和來源,盡量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故事素材用于初中歷史教學之中,這樣不僅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歷史故事一般是相對真實的,雖然有些歷史故事是后人虛構出來的,可是在必須程度上,能夠對當時的基本歷史面貌進行準確反映,例如史籍《山海經》中所提及的黃帝擒蚩尤、精衛(wèi)填海等故事,雖然是經過藝術化的創(chuàng)作、加工而成的故事,可是其能夠反映當時的歷史背景。然而對于一些完全是編造和杜撰的歷史故事,例如穿越類、野史亂史類故事,最好不要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初中歷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史為鑒,古為今用,所以,在選擇歷史故事過程中,教師最好對其歷史和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進行分析,能夠從中總結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從而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學有所獲。此外,初中歷史教師要盡可能地開發(fā)口述性史料,例如對《社會生活的變遷》中改革前后生活狀態(tài)的變化過程進行適當講述,此時教師能夠鼓勵學生回家后,讓長輩講那個時代的歷史故事,從而幫忙學生對這段歷史

  故事有全面認識。

  2.在教學中根據需求恰當地引入歷史故事。

  與正常課文相比,雖然歷史故事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可是不可能一節(jié)課的所有時間都用在歷史故事講解上,因為這樣一來不僅僅無法到達預想的教學效果,反而會使課堂教學失控。可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以便他們能夠長時間堅持良好的聽課狀態(tài),以確保課堂教學資料被充分理解和吸收,此時就需要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某個環(huán)節(jié)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資料相符的歷史故事。例如在講解東漢歷史時,教師能夠向同學們講解與神醫(yī)華佗有關的故事。而在講解楚漢之爭時,能夠將著名的鴻門宴講解給學生聽。在講解西漢時期相關的人物和歷史時,能夠為學生講述《史記》作者司馬遷的故事,尤其是他所寫的歷史巨作。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適當插入歷史故事,不僅僅能夠調整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并且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能夠對歷史資料有深刻認識和掌握,從而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3.在課堂結束后穿插歷史故事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即將結束的時候,歷史教師能夠為學生講解一個或多個與課堂教學資料相關的歷史故事,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資料的理解和掌握。在講解歷史資料時,對于一些學生有自我的看法或者不太清楚的問題,能夠適當穿插一些歷史故事,這樣能夠幫忙學生更好地了解課堂知識。例如商鞅變法,雖然在秦國的發(fā)展歷程中,商鞅變法起到了進取的推動作用,可是最終商鞅被施以車裂之刑,這時大部分學生會替商鞅惋惜。此時,教師就能夠經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對商鞅變法的重要作用有正確認識,能夠將秦王派兵追殺商鞅的片段講給學生聽,講述商鞅逃亡入住客棧的過程中,客棧人員借助商鞅的法令拒絕了他的請求,這樣能夠讓學生明確即使商鞅被殺,可是商鞅變法仍在繼續(xù)實施這一事實。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02-04

初中歷史教育教學反思03-17

初中歷史個人教學反思02-16

關于初中歷史教學反思06-29

【熱門】初中歷史教學反思02-14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范文03-09

【精】初中歷史教學反思06-14

【推薦】初中歷史教學反思06-14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薦】06-14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熱門】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