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科學教案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一、作者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科學家,科學近代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他具有非常廣博的知識,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語和漢語在內的14種語言。有人稱他為20世紀世界上學識最淵博的人之一。他將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學科知識和諧地集于一身,成為罕見的科學家與人文學者相結合的典范。
二、解題
本文中的東方是指亞洲和非洲一帶,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遠東、中東地區(qū)和近東地區(qū)。在上古和中古時期,這里曾建立了光輝燦爛的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華夏文明等等。
三、字詞積累
重蹈覆轍: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多指壞事)。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
四、整體感知
速讀全文,試給課文分出3部分,并歸納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引論部分抓住“兩件事”這一中心;本論
部分抓住對科學的態(tài)度;結論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引論(第1-3節(jié))強調“必須記住兩件事”,要正確對待東西方科學;
本論(第4-9節(jié))論述研究科學,必須有科學的態(tài)度;
結論(第10節(jié))提出“希望和前景”。
五、問題探討
1、前三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例證法:古希臘因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獨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例子。事實勝于雄辯。(用意是什么?)告誡那些排斥東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轍而要引以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東方。
2、仔細閱讀本論部分(第4-9節(jié)),完成以下練習。
。1)試分析這一部分的結構特點。
。2)論述“我們必須謙虛”時,用了怎樣的論據(jù)?論述走向實證科學的極端時(離開東方的人文理念,正確思想指導下的“科學方法”——實驗科學的方法,會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寫到了怎樣的論據(jù)?
第一問,答案在第5段。
第二問,答案在第6段。
3、“光明從東方來,法則從西方來”的含義?
光明從東方來,東方是雙關、隱喻,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人文主義的.理念是東方文化所具有的。東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則相結合必然會使世界文化呈現(xiàn)異彩。
4、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有什么樣的關系?作者從什么角度論述了東方科學在發(fā)展人類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評了某些偏見的?
東方科學和思想思西方科學的源頭,并且會給現(xiàn)代西方帶來新的生計。作者將自己多年研究科學史得出的結論,告誡某些帶有民族和地區(qū)偏見的西方人,要他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與現(xiàn)實,進行文明對話,促進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和繁榮。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夏天的主要水果------西瓜,能通過觀察、品嘗說出其主要特征。
2、知道西瓜水分多,可消暑解渴,喜歡吃西瓜。
活動準備:
西瓜若干個。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青青藤,滿地爬,結出果子圓又圓,瓤甜水多綠汪汪。
2、運用多種方法感知西瓜的特征:
a(出示大西瓜),讓幼兒觀察,提問:“西瓜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幼兒自由觀察、講述)幼1:“西瓜是圓形的,我還見到過橢圓形的西瓜呢!
幼2:“西瓜是綠顏色的,我還看到上面有黑黑的花紋”。
幼3:“他的一端還有細細的`尾巴!庇燃螛罚骸安粚Σ粚,那是西瓜藤,我見過西瓜地里的西瓜------!蔽屹澰S的向他翹翹大拇哥。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明白了,原來西瓜是長在地里的,有長長的藤。
b教師將西瓜切開,請幼兒仔細觀察西瓜里面是什么樣:西瓜里面紅紅的是瓜瓤,小小的黑黑的是籽。
幼1:“我還吃過黃瓤的西瓜呢,可甜了。”
幼2:“黃瓤的西瓜不甜”“不,我吃過,很甜。”
“那為什么我媽媽說西瓜的瓤紅了才甜”“我也不知道”?吹胶⒆訉@個問題有了疑惑,我就鼓勵他們回家再向家長了解一下,讓孩子自己去了解答案。
3、討論吃西瓜的好處:
師:你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小結: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還能防止生痱子呢!
4、幼兒品嘗無籽西瓜并與前面的西瓜比較,體驗無籽西瓜吃起來更方便。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中班科學活動《不會飛的鳥》
二、教學目標:
1.知道一些不會飛的鳥(如鴕鳥、企鵝等),了解其形態(tài)和習性。
2.在活動中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教學準備:
1.鴕鳥、企鵝圖片。
2.請家長幫助幼兒豐富一些不會飛的鳥的經驗。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一些不會飛的鳥,了解其形態(tài)和習性。
難點:外出游玩時知道要愛護鳥類。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觀察、討論講述、圖片輔助教學。
六、教學過程:
1、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讓幼兒欣賞歌曲《大鴕鳥》
2、配合圖片和背景圖引導幼兒再欣賞一遍。
3、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
提問:世界上最大的鳥是什么鳥?它會飛嗎?為什么不會?
讓幼兒知道鴕鳥是鳥類中最大的,它生活在沙漠地帶,為了適應經常奔跑的生活,翅膀退化便于平衡身體。
4、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引導幼兒討論還有哪些不會飛的鳥?(企鵝)了解企鵝的生活習性。
5、教師小結:知道一些鳥是因為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翅膀才逐漸的'退化,所以不會飛。
活動反思: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小朋友們所喜歡的,在課上,孩子們開心的交談著:我家養(yǎng)過小兔子,可是,它后來自己跑掉了;我家養(yǎng)過貓,它會捉老鼠;在課上,我和孩子們討論了什么是瀕危動物,為什么會成為瀕危動物這個嚴峻的話題。孩子們從中知道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幼兒開始并不知道鴕鳥和企鵝是屬于鳥類,活動中才了解,但幼兒對它們的生活習性還是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相信通過這次的“愛鳥周”活動,幼兒在關于“鳥”的知識方面有比較大的收獲,對于護鳥、愛鳥、愛護環(huán)境等方面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根據(jù)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特征選標記。
2、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活動準備:
1、黃色小蘑菇、紅色大蘑菇、黃色和紅色標記、大小標記若干
2、各種顏色、各種大小、不同形狀的圖形若干。
3、標記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較蘑菇的大小和顏色師:(出示紅、黃蘑菇)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兩個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不一樣)師:用什么辦法可以把不一樣的地方記錄下來?(標記)師:(出示標記)小朋友你們還認識這些標記嗎?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給蘑菇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什么顏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顏色的標記。
二、比較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師:(出示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來給這兩個圖形寶寶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一句好聽的話?
三、看圖形找標記卡師:(出示各種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圖形)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圖形寶寶一樣嗎?你們認識它們嗎?他們有什么不同?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一個圖形寶寶,請4個小朋友一組,去找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和你們圖形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
師:小朋友找好了把他們貼在黑板上介紹你找的是什么?
四、師總結:這個長方形寶寶找到了大的藍的長方形標記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戲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圖形寶寶們都找到了朋友,F(xiàn)在我們也來玩一玩找朋友游戲。老師給你們發(fā)圖形和標記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圖形就去找和你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標記卡就去找圖形寶寶做朋友。
師:現(xiàn)在我們帶著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六、 活動評價小結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水才能吹出泡泡。
2.在玩泡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活動準備:
1.洗衣粉水、洗潔精水、肥皂水和清水。
2.一次性紙杯、塑料吸管。
3.扭扭棒繞成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形狀的吹泡泡工具若干。
4.學習單:《吹泡泡》。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通過實驗驗證那種水可以吹出泡泡,并把結果記錄在學習單上。
1.請幼兒用紙杯分別裝適量洗衣粉水、洗潔精水、肥皂水和清水,用吸管試著吹泡泡,試一試哪種色鬼可以吹出泡泡。
2.幼兒用吸管蘸肥皂水,自由的吹吹泡泡、玩一玩泡泡。
3.活動結束后,教師帶領幼兒討論有關泡泡的問題,引導幼兒充分討論,并完成學習單的.內容。
(1)什么水可以吹出泡泡?
。2)你們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的?(請幼兒從大小和形狀方面進行描述)
。3)你們看到的泡泡是什么顏色的?(請幼兒嘗試描述泡泡的顏色)
二、請幼兒用實驗驗證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并把結果記錄在學習單上。
1.活動開展前,教師請幼兒猜測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
2.請幼兒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吹泡泡并觀察泡泡的形狀。
3.活動結束后,請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實驗結束,并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學習單上。
科學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測量是一個比較傳統(tǒng)的科學內容,以往的測量活動大多是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測量工具如:筷子、繩子、粉筆、吸管等,讓幼兒進行測量的,他們的思維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師所提供的工具內,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可供幼兒進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們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兒卻能夠去發(fā)現(xiàn)。
設計理念:
本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將幼兒身邊的事物"桌子"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引起幼兒的興趣,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自主的探索、發(fā)現(xiàn)、操作,進而創(chuàng)造,從而獲得測量的正確方法與經驗,從中體驗經過他們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而獲得的成功,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活動目標:
。.幼兒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各種工具進行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并記錄測量結果。
。.幼兒能積極動腦,解決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學會與他人合作進行測量,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蠟筆、紙人手一份2.桌子八張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我們教室里有好多桌子,我們天天都要用到它,可是你們知道這些桌子有多長嗎?
那就讓我們自己動腦去量一量吧!
。邸毒V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在幼兒生活中,可以用來進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因此活動一開始我以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桌子來導入,直接進入正題,通過問題"桌子有多長"一下子調動起幼兒的興趣,讓孩子尋找身邊的測量工具并積極地去動手操作,解決疑問。]
。ǘ┯變哼M行測量,自己動腦尋找量具進行測量。
量完后提問:
。.你剛剛是用什么量的?(幼兒介紹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請你來給大家示范一下。(請多個幼兒回答并示范)
。.你覺得他的這種方法怎么樣?(每請一個幼兒示范后,讓其他幼兒評價一下)
。.教師與幼兒一同總結,從而得出正確的測量方法:從左往右或者從上往下開始測量,如果長度不夠,做好標記,再從標記處接著往下量。
。劢淌依锟晒┯變哼M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幼兒紛紛尋找測量的工具,有的孩子用的是自己的手,有的用的是蠟筆盒等等,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去初步感知測量,充分發(fā)揮了孩子們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而交流的過程則是讓孩子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做法,教師始終支持孩子的活動,只作適當?shù)囊龑,不同的做法其實是孩子智慧的碰撞,最終孩子在交流評價的過程中找到了正確的測量方法。這樣的過程讓幼兒感到是他們自己在獲得經驗,獲得知識,而不是老師說教、灌輸給他們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了發(fā)現(xiàn)的樂趣。](三)幼兒第二次操作:再次測量桌子的長度,并記錄測量結果。
師: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們用和剛剛不一樣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長度,然后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你記錄的結果要自己看得懂,別人也要看得懂。
。保變哼M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指導。
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結果是怎樣的?(讓幼兒出示測量記錄表)3.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呢?為什么同一張桌子,你們量了之后記錄下來的結果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后回答)4.教師小結(邊演示邊操作):雖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來的桌子的長度還是一樣的!
5.介紹常用的測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郾经h(huán)節(jié)是對上一環(huán)節(jié)的鞏固。有了第一次的測量經驗,這次就容易多了,因而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增加了難度,讓幼兒用和第一次不一樣的方法測量,而且還要記錄。記錄的過程也是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能力的體現(xiàn),因為幼兒由于能力差異,記錄的方式會不一樣;顒釉诖酥饾u深入,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即"為什么同一張桌子測量記錄的結果卻不一樣"然后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原來是測量的工具不一樣,但桌子的實際長度是不會變的,教師同時適時的引入生活中常見的測量工具,拓寬孩子的經驗。教師始終都是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只在關鍵時刻用問題來引領幼兒,起一個"推一把"的作用。](四)幼兒自由選擇測量對象,進行測量并記錄。
師: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可以去量一量,你還想量什么呢?在量的時候,把你量的對象、量時用的工具和量的結果都記錄下來。你還可以和別人對照一下,同一樣東西,量的結果一樣嗎?如果你一個人不行的話,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測量。
。保變鹤杂蓽y量,教師觀察并指導。
。玻變褐g相互交流測量的過程。
3.集體交流評價。
。矗處熆偨Y。
孩子們在學會測量并記錄之后,興趣就更大了,為此,教師適時地滿足孩子的需要,讓孩子去量自己想量的東西,只是孩子們測量的范圍更廣了,教師也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和選擇的權利:你還想量什么?同時鼓勵幼兒進行合作測量:如果你一個人不行的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測量,讓孩子從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共同解決問題的快樂,使同伴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并學習照顧動物的方法
2、了解正確飼養(yǎng)動物的方法。
3、培養(yǎng)珍惜動物生命的觀念。
活動準備:
呈現(xiàn)各種與小動物相處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前兩個活動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
1、教師讓幼兒回兩個活動的內容,并提問:
(1)角是怎樣游泳的?
(2)魚住在哪里?
(3)烏龜住在哪里?
(4)蝸牛吃什么?
(5)兔子怎樣運動啊?
2、教師可以請幼兒模仿動物的`動作。
3、讓幼兒回想要如何照顧這些小動物,引出下一個活動。
(二)課堂活動一:
1、教師播放事物投影儀。
2、首先是第一對圖卡--看看小螞蟻和抓小螞蟻的兩張圖,然后問幼兒: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三)課堂活動二:
播放第二對圖聽一聽小鳥唱歌和拍打魚缸兩張圖,然后問幼兒: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四)課堂活動三:
1、播放第三對圖卡--幫忙打掃動物的家和丟垃圾到動物的家兩張圖,然后問幼兒: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2、如果幼兒不知道,或回答錯誤,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我們喜歡整潔的環(huán)境,那小動物們呢?
(五)課堂活動四:
1、教師拿出科學圖書,重復上面的活動步驟,讓幼兒講述。
2、如果幼兒不知道答案,或回答錯誤,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爸爸媽媽對幼兒的關懷、照顧的例子,讓幼兒感受到照顧小動物就像爸爸媽媽照顧幼兒一樣。
(六)總結語:
1、幼兒能完全了解愛護動物的方法后,讓幼兒給自己拍拍手當做是一種鼓勵。
2、最后,頒發(fā)給幼兒愛心貼紙。
科學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七色光》安排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現(xiàn)象(包括分解陽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濾光實驗。
探究日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先由學生聯(lián)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顏色和成因,引導學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過陀螺的旋轉做色散的逆實驗--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學原理。時間許可的話,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觀察并思考“顏色的排列順序、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看到的效果”諸如此類的問題,以求觀察與研究的結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做光的色散實驗,知道光能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能對此進行觀察研究;
2、使學生學會做光的.合成實驗,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日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使學生認識色光可以被過濾掉,感受濾光紙下的神氣世界,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愛好,并能從中感受科學實驗的樂趣。
教學準備:
手電筒、鏡子、硬幣,水盆(裝水)、陀螺(涂上七種顏色的圓形紙片)、紅、黃、藍3色玻璃紙和白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牛頓與七色光的故事
1、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27頁的“牛頓和七色光”材料,仔細觀察兩幅插圖。
思考:大家讀懂了什么?說說這兩幅圖各表示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內容?
2、組織交流。
二、做彩虹光影實驗
1、師:夏天,雨后的傍晚,常常會看到彩虹,誰能說說彩虹是怎樣形成的?(空中的水氣反射陽光)它有幾種顏色組成?
2、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3、師:你們能制造出一個彩虹嗎?
4、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介紹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在盆中倒一些水,把鏡子斜放在水中,可用硬幣抵住鏡片,以免滑動,把一張白紙斜立在鏡子前方,用手電筒對著鏡子照射,調整鏡子和手電筒的角度,很容易在白紙(或墻上)發(fā)現(xiàn)彩虹光影。
5、學生制造彩虹活動。
6、學生匯報活動情況。
7、師:制造彩虹的方法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在哪里看到過類似現(xiàn)象?
。ㄇ缋实陌滋,噴泉旁邊的水霧中就能看到彩虹;晴朗無風的日子里背對太陽,用噴霧器朝空中噴水,將會在水霧中看見一道彩虹。)
三、玩陀螺
1、制作陀螺。
學生上課前能夠帶來現(xiàn)成的陀螺最好。如果沒有現(xiàn)成陀螺,教師分發(fā)準備好的圓形紙片(稍硬些)等材料,讓學生裝在鉛筆上,指導學生制成一個簡易陀螺。
2、指導學生猜測:陀螺旋轉后會產生什么現(xiàn)象?
3、學生活動:旋轉陀螺并進行觀察,填寫好實驗記錄。
4、師生討論。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這是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實驗。
5、拓展思考:陀螺旋轉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白色光合成的效果?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嘗試讓瓶子發(fā)出聲音。
2、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搖動后會發(fā)出不同聲音。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每位幼兒瓶寶寶一只、小籃子人手一個。
2、黃豆、綠豆、沙子、小石子、杯子若干。
3、幼兒熟悉的《大雨和小雨》歌曲。
教學過程
1.玩一玩,發(fā)現(xiàn)瓶寶寶的不同之處。
師:今天有個小客人到我們小三班來了,可是他們很害羞藏起來了。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吧,你們看他是誰呀?(瓶寶寶)和瓶寶寶打個招呼吧。愫,瓶寶寶)
師:你們的瓶寶寶啊也藏起來了,藏在了凳子下面,F(xiàn)在請你們把他請上來,和他一起玩一玩。
你們的瓶寶寶和老師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老師的瓶寶寶會唱歌,你們的會唱歌嗎?(不會)
老師的瓶寶寶為什么會唱歌呢?原來老師的瓶寶寶里怎么會有東西。
老師的.瓶寶寶里面有東西,所以會唱歌。你們的里面沒有,所以他不會唱歌。你們想讓自己的瓶寶寶也來唱歌嗎?現(xiàn)在,把瓶寶寶送回去,送到凳子下面去。
2.做一做,嘗試讓瓶寶寶發(fā)出聲音。
。1)師: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教師出示材料: 有黃豆、綠豆、沙子、小石子。)
師:現(xiàn)在啊就要來喂瓶寶寶吃東西了(要求:一只手拿好瓶寶寶,另一只手用勺子將材料慢慢的放進瓶寶寶的肚子里,放好了要記住把瓶寶寶的帽子戴戴好。每個瓶寶寶只能吃一種東西,挺清楚哦只吃一種。
。2)你們想自己試一試嗎?抱著你的瓶寶寶輕輕地到后面的桌子上去喂瓶寶寶吧。(所有小朋友到后面的桌子上去試一試。)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鼓勵幼兒搖一搖、聽一聽,瓶寶寶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3)完成的小朋友抱著瓶寶寶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了,你的瓶寶寶會唱歌了嗎?(瓶寶寶有聲音了,好像在唱歌。)
(4)所有小朋友搖動瓶后師說:你們的瓶寶寶都會唱歌了!現(xiàn)在啊,瓶寶寶累了,我們把它放到小床上休息一下,好嗎?
3.猜一猜,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寶寶中搖動后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師:×××,請的你瓶寶寶到前面來唱首歌 (搖一搖)什么聲音啊(嘩啦啦、嘩啦啦),我們一起猜猜看,他的瓶寶寶里面到底放了什么東西?你的瓶寶寶里面放了什么?(黃豆)還有誰的瓶寶寶里也放了黃豆,放黃豆的瓶寶寶一起來唱歌(嘩啦啦、嘩啦啦)
師:還有誰的瓶寶寶唱的歌是不一樣的?XXX,你來試試。(搖一搖),我們一起猜猜看他的瓶寶寶里面放了什么東西呀?(沙子,莎莎莎、莎莎莎)還有誰的瓶寶寶里也放了沙子,放沙子的瓶寶寶一起來唱歌(莎莎莎、莎莎莎)
師:×××,你的瓶寶寶里面放了什么?我們聽聽看,放了綠豆的瓶寶寶是怎么唱歌的?(淅瀝瀝、淅瀝瀝)誰的瓶寶寶里也放了綠豆,放綠豆的瓶寶寶一起來唱歌。(淅瀝瀝、淅瀝瀝)
師:×××,你的瓶寶寶里面放了什么?(小石子)小耳朵豎起來聽聽看他的瓶寶寶是怎樣唱歌的?(哐哐哐、哐哐哐)
這幾個瓶寶寶唱的歌一樣嗎?(不一樣)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為什么他們唱歌的聲音不一樣?
小結:原來啊,瓶寶寶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搖一搖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唱不一樣的歌。
4.跟著音樂搖一搖,體驗成功的樂趣。
師:現(xiàn)在讓“瓶寶寶”和我們一跟來表演《大雨和小雨》吧。
大雨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我們就要讓瓶寶寶唱的響亮一點,用力地搖。
小雨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我們讓瓶寶寶唱的輕一點。
(引導幼兒分別根據(jù)大雨和小雨的輕響嘗試改變搖動瓶寶寶的力度)
幼兒一起跟著歌曲搖動瓶寶寶邊唱歌邊跳舞。
5、結束活動
師:瓶寶寶和我們玩得很累了,我們送他回小籃子里休息一下吧。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并進行簡單的歸類。
2、知道關心愛護動物。
活動準備:小動物的圖片若干,背景圖四張。
活動過程
一、手指歌謠:《悄悄話》。
二、談話導入,感受冬天寒冷,發(fā)現(xiàn)過冬方式。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天氣怎么樣?
幼兒自由回答。
師幼小結:冬天來了,天氣很寒冷,人們外出時要穿上厚衣服,戴上帽子和手套,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什么好辦法來過冬呢?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引導幼兒從自身衣著起說一說保暖方法。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小結,將保暖的方法進行歸類。
師:小動物沒有棉襖、帽子,它們又是怎樣過冬的?
三、聽故事,歸納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動物過冬的故事,小朋友們仔細聽小動物們都是怎樣過冬的?
教師講故事《小動物過冬》,幼兒傾聽。
教師提問:誰飛到南方過冬?
誰躲在家里睡大覺?(教師向小朋友介紹,青蛙這種過冬的方法叫“冬眠”,到洞里睡覺是為了保持體溫,維持生命。)
誰躲在家里吃東西?(幼兒回答)。
誰不怕冷,身上新?lián)Q的`毛,又濃又密?
師幼小結,歸納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飛向南方:大雁、燕子等。
冬眠:青蛙、蛇、烏龜、刺猬、蝸牛、狗熊等。
加厚皮毛:獅子、貓、狗、兔、羊、烏鴉、雞、鴨等。
儲藏食物:螞蟻、松鼠、蜜蜂等。
四、游戲:貼圖片,幫助小動物過冬。
引導幼兒將黑板上的小動物送到布置好的背景圖下面,并貼在相應的過冬方式下面。
五、激發(fā)幼兒關心和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師:哪些小動物要為我們的莊稼除害蟲?小朋友們該怎么去保護它們呢?
教師小結:大自然和動物與我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要保護大自然、愛護小動物。
六、結束部分: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總結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查閱資料,了解更多動物過冬的方式。
活動延伸:繪畫區(qū)——畫出你喜歡的小動物
手工區(qū)——幫小動物做個家
附:故事
小動物過冬
秋天到了,白楊樹的葉子快落光了,地上的草也枯黃了,深林里靜悄悄的。一直小松鼠在森林里走來走去,一陣風吹來,它感到有點冷,忽然它看到一只小螞蟻,小松鼠說:“小螞蟻,樹林里的好朋友都跑到哪里去了?”小螞蟻說:“大雁、燕子都遷移到南方了,明年春天才回來呢。”這時一直小青蛙聽見了,從池塘里跳上岸說:“小螞蟻,小松鼠,我正想你們呢,跟你們告別,我要去睡覺了。”小螞蟻看看天,哈哈大笑說:“太陽還高高掛在天上。你怎么去睡覺呢?”青蛙說:“我要冬眠了,整個冬天,我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到了明年春天再出來,要冬眠的動物還有蛇、烏龜、熊、刺猬,它們都是這樣過冬的!鼻嗤芤贿呎f一邊刨好了一個大洞,青蛙說:“冬天住在洞里,既不怕風,也不怕雪,暖暖和和的,多好。
小松鼠和小螞蟻想:“我也要準備過冬的糧食!蔽浵佌业揭恢幌x子,就往家里拉。小松鼠找來許多蘑菇和松子,走著走著,它們遇到了獅子,小松鼠好奇地問:“獅子大王,你不準備過冬嗎?”獅子哈哈大笑說:“你看我身上新?lián)Q的毛,又濃又密,這個冬天我就不怕冷了!
北風呼呼地刮著,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找到了過冬的好方法,森林里更安靜了,大家都在期待著明年春天快點來到。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經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經典)科學教案08-18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