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最后一課教案

最后一課教案

時間:2022-02-19 04:59:12 教案 我要投稿

最后一課教案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后一課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后一課教案6篇

最后一課教案 篇1

  [整體設想]:

  《最后一課》這篇小說一直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小說將普法戰(zhàn)爭這一重大社會歷史題材濃縮在一所小學最后一堂法語課的場景里,譜寫了一曲悲壯昂揚的愛國主義頌歌,創(chuàng)造了短篇小說藝術的典范,為世界人民廣泛傳誦。第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第二課時著重探討小說的藝術特色,本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小說背景理解“最后一課”的含義。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是怎樣的人,從而感受法國人民在亡國之際強烈的愛國情感 ;

  3、懂得母語和國家之間的關系,樹立熱愛漢語、學好漢語的意識,培養(yǎng)自己的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在分析人物形象過程中體會法國人民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

  1、小弗郎士的情感變化線索。

  2、分析韓麥爾先生的藝術形象。

  [教學方法]:

  概括法

  討論與點撥法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導語設計: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尊嚴,學習、熱愛民族語言,就是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愛國的表現(xiàn),失去民族語言就等于喪失國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你再也不能學習漢語,每天你掛在嘴邊的普通話不能再用了,從今天開始你只能用日語交流,那么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學生發(fā)表感言)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都德的《最后一課》,體會一下國家被占領,將要失去自己祖國語言的法國人民是什么樣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及文體知識

  1、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法國十九世紀著名小說家。28歲的時候他出版了第一部長篇自傳體小說《小東西》,獲得巨大成功。《最后一課》是他短篇小說的代表作,這篇小說寫于1873年,當時正是普法戰(zhàn)爭法國戰(zhàn)敗時期,普魯?shù)年犻L驅直入,占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地區(qū)。為了讓當?shù)厝嗣裼肋h忘記祖國,好永遠統(tǒng)治這些地方,普魯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這兩個州的學校,只準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后一課》就產生于這樣的時代背景。

  2、本文的體裁為短篇小說,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今天我們將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體會小說所要表達的情感。

  三、整體感知課文,正音正字。

  郝hǎo叟sǒu 懊ào悔 字帖tiè

  強qiǎng迫 踱duó步 哽咽gěng yè

  四、深入探討

  1、最后一課的情形和平時有什么不同嗎?(可從氣氛、學生、老師等角度歸納)(結合課堂實際情況,調動氣氛)

  其一,過去開始上課的時侯,總是“一陣喧鬧”的教室,現(xiàn)在“一切偏安安靜靜的”,其二,平時嚴厲的老師,今天卻“很溫和”。其三,老師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禮服。其四,后排還坐著好些鎮(zhèn)上的人,特別是郝叟老頭還翻開了一本初級讀本。教室里有一種嚴肅的氣氛。

  2、在整堂課的過程中變化最大的人物是誰?(小弗郎士)

  3、在最后一課中小弗郎士對什么的思想感情都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請大家結合課文具體內容從對學習,對老師、對祖國幾個方面來談小弗郎士的變化。(小組討論)

  A、小弗郎士本來是一個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他總是想著逃課,去找鳥窩,去溜冰,最討厭課本,覺得它們很討厭,帶著又那么沉重。而現(xiàn)在他覺得它們都是他的好朋友,舍不得跟它們分手了。

  B、以前他覺得韓麥爾先生是個很嚴厲的人,現(xiàn)在他稱韓麥爾先生為“可憐的人”,開始理解和同情韓麥爾先生,甚至敬仰先生的人格,“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C、對于祖國,作為小學生的'小弗郎士一開始并沒有失去國土的悲痛,沒有愛國的意識,看到普魯士兵在操練還覺得比學習有意思,而在最后一堂課上他懂得侵略者的意義,懂得去仇恨普魯士侵略者,說他們是“壞家伙”,成長為了一個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的孩子。

  4、是什么讓本來貪玩的小弗郎士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

  是他的老師韓麥爾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國的慘痛巨烈地震撼了

  他,是最后一課的典型環(huán)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進了他心靈深處愛國主義思想的猛醒。

  5、看來韓麥爾先生對于小弗郎士的影響非常大。你認為韓麥爾先生是一

  個什么樣的人呢?結合具體內容來談。(學生小組討論)

  學生談時提醒:自己思考準備回答的同時注意傾聽同學的發(fā)言,進行反駁。

  教師調控為三種理解。

  a、學生發(fā)言,認為韓麥爾先生

 、偈且粋可憐的人②是一個原先不大負責的人③是一個嚴厲的人④是一個普通的人⑤是個溫和而嚴肅的人⑥是一個有勇氣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個愛國的人⑨是一個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b、教師調控,組織討論三種“見解”。

 、夙n麥爾是一個普通的人②韓麥爾是一個“可憐”的人③韓麥爾是一個愛國者。

 、夙n麥爾先生是個普通的人:

  鎮(zhèn)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課堂教學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時還“玩忽職守”“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干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陧n麥爾先生是一個“可憐”的人:

  這是他給孩子們及鎮(zhèn)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課,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離開他工作40年的地方,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語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節(jié)課又一節(jié)課,恨不得把全部知識都教給我們。這個可憐的人異常的難受,他一動也不動地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臉色慘白,話也說不下去!

  ③韓麥爾是一個愛國者:

  換上禮服,紀念這最后一課,以表示對失去國土的敬意;對自己從前的工作態(tài)度進行了反省,對阿爾薩斯人進行了直率的批評;贊美法語,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說明語言好比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面對即將要喪失的祖國語言內心的極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寫“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大字。這些都足以證明韓麥爾先生對于祖國的熱愛。

  (在討論中重點放在第③種“見解”。注意最后一部分,韓麥爾先生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

  最后一部分,作者從人物描寫的哪些方面來刻畫韓麥爾先生?

  語言: “我的朋友們啊”、“我——我——”;神態(tài): “臉色慘白”“呆在那里”;動作:轉、拿、使、寫、靠、做手勢。寫出了他對侵略者的強烈的憤恨和喪失國土給他的沉重的打擊,表明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

  (結合討論,有感情的誦讀韓麥爾先生的大段獨白,誦讀課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這一精彩的特寫鏡頭,體會其中的情感,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

  6、最后一堂法語課上,無論是本來貪玩的小弗郎士還是原本普通的韓麥爾先生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作者如此深入刻畫韓麥爾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想要傳達給讀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

  作者借助于對最后一課的描述,深入的刻畫了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形象,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于祖國的熱愛,對于侵略者的仇恨。

  五、拓展延伸

  1、普魯士侵略者為什么不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qū)的人民學法語了?

  因為語言是民族的標志和象征,是聯(lián)系人民思想的紐帶,它能使人們不忘自己的祖國,團結起來和侵略者斗爭,求得民族的解放。普魯士侵略者想

  讓當?shù)厝嗣裼肋h忘記自己的祖國,他們好永遠統(tǒng)治這些地方,禁止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qū)的人民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妄圖用這種陰險、毒辣的手段奴役法國人民。

  補充資料:在我們國家也同樣出現(xiàn)過這樣文化侵略現(xiàn)象,日本占領了我國東北三省后,為了奴役中國人民,日本人在東北強制中國人學習日語,給中國人灌輸自己是日本統(tǒng)治下的滿州人的思想,想從思想上徹底的奴役中國人,把中國人變?yōu)樗麄兊呐`。當然日本人的陰險用心并沒有得逞,否則今天我們就不能夠在這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

  2、如今,隨著時代的需要學外語變成一種潮流,同學們如何看待學外語這個問題。(學習外語同樣是為了愛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

  3、如果這最后一節(jié)法語課結束前韓麥爾先生讓聽課的人各講一兩句話,請你選擇一個人物,根據(jù)他的個性,以他的身份寫出要說的話。

  六、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習了這篇小說,我們明白熱愛祖國就應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今天我們有不少既熱愛祖國又認真學好語文的好同學,但是也有個別嘴里喊著愛國,心里也想愛國,卻并沒有認真學好語文的同學。既然懂了這個道理,今后希望大家以更積極的熱情投入到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漢語的學習中去。

  七、布置作業(yè):下堂課我們討論這篇小說藝術魅力的另一個方面:藝術特色。同學們可在這方面先作思考。

最后一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說三要素,品析重點句子。

  2、從理清小說故事情節(jié)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從小說中的語言、表情、行動、心理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反復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環(huán)境與情節(jié),分析小弗郎士的變化。

  一、新課導入

  在法國人民中間流傳著一個光輝的名字──貞德。人們以十分敬仰的口氣稱她為“奧爾良英雄”。1337年,在歐洲歷史上爆發(fā)了一場歷時最長的“百年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雙方是法國和英國。1528年,英軍占領了巴黎之后,傾注全力圍攻通往法國南方的門戶奧爾良城,形勢十分危急。當時,年僅十七、八歲的貞德,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向王子請求參軍。之后,她受命擔任解救奧爾良城的軍事指揮,女扮男裝、身披盔甲,率領6000多人,向英軍發(fā)起進攻,并成功擊敗英軍,解除了城圍,扭轉了戰(zhàn)局。所以人們尊稱她為“奧爾良英雄”。為了紀念她,法國圣母大教堂廣場一側,至今還屹立著一座圣女躍馬橫刀的雕像。

  的確,在民族危難的時刻,很多原本普通的人都成為愛國者,今天,我們來學習19世紀法國人民在另一場戰(zhàn)爭中的愛國故事。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戰(zhàn)爭后發(fā)生的事,法國皇帝拿破倫三世為阻止普魯士用武力統(tǒng)一德意志,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發(fā)動了普法戰(zhàn)爭,法軍大敗,普軍長驅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國割地賠款,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被割讓,普政府不準這兩個地方繼續(xù)學法語。這篇小說寫的就是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后一堂法語課的情景。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然后以“這是一節(jié) 課”為句式,說說對這篇文章的感受。

  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通過教師的朗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消除朗讀長篇文章的抵觸心理,也可以讓他們感受體會文章表現(xiàn)的愛國情感。至于是一節(jié)怎樣的課,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閱讀課文,分析研究

  1、介紹文章體裁,進行學法梳理:

  這是一篇短篇小說,小說有三要素:情節(jié)、環(huán)境和人物。情節(jié)一般分為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情節(jié)是故事發(fā)生、發(fā)展到結束的過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發(fā)展史。閱讀小說,往往從分析故事情節(jié)入手,然后做細致的人物分析。

  2、按照地點、時間的變化理清情節(jié):

  開端 發(fā)展 高潮(結局)

  上學路上 上課之前 上課之中 宣布下課

  3、小說以什么作為線索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

  “我”的見聞和感受。

  4、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試舉例說明。

  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fā),言之有理即可,教師大概準備下面幾點內容:

 、 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

 、 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并敬愛老師;

 、 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收集愛國故事或愛國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分析韓麥爾先生的性格特征,品味語言內涵,加強對主題的'理解,培養(yǎng)愛國感情。

  一、 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全班自由朗讀課文。

  2、文中的另一主人公韓麥爾先生是個極重要的人物,是他的愛國熱情影響了小弗朗士。請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的地方,并以下面的句式說說他的愛國熱情。

  “我認為韓麥爾先生是愛國的,因為……”

  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fā),言之有理即可,教師大概準備下面幾點內容:

 、 穿禮服

  ⑵ 自責和對阿爾薩斯人的批評

 、 贊美法國語言

  ⑷ 下課時臉色慘白

 、 盡全力書寫“法蘭西萬歲”

  3、請歸納通過哪些方式描寫韓麥爾先生的。

  (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

  二、語言品讀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監(jiān)獄大門”比喻什么?“鑰匙”比喻什么?全句的含義是什么?

  1、“監(jiān)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的統(tǒng)治和封鎖;

  2、“鑰匙”比喻法國的語言;

  3、全句含義: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擊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三、明確小說主題

  這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的反映了法國淪陷區(qū)人民慘遭異族統(tǒng)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tǒng)一的堅定意志,集中的表現(xiàn)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拓展延伸

  1、作為法國人,韓麥爾先生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是如何看待漢語的?試說說你對漢語的看法。

  2、你還知道哪些愛國故事或名言?請與大家分享交流。

  五、作業(yè)

  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

  1、假如你是小弗郎士,下課后你會怎么想?怎么做?請續(xù)寫課文。

  2、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讀后感。

  【教學反思】

  《最后一課》前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自我感覺都不是很理想,氣氛不活躍。為扭轉這一局面,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設計這一課的教學。原來,自己總希望把課文的方方面面都跟學生講,所以經(jīng)常會有趕時間的感覺,往往導致很多問題都蜻蜓點水,一帶而過。這次,我決定試試只講幾個重點內容,把問題鋪開來講清講透。

  結果一課書講下來,真是感覺到無比的痛快,很流暢,學生氣氛熱烈。原來郁悶的局面一掃而光,直到現(xiàn)在我還很回味那爭相舉手回答問題的場景。我相信,如果以后的課都能上出這個效果,學生一定會愛上語文課。我自己及時地進行了總結,覺得有幾點地方值得我以后繼續(xù)發(fā)揚。

  首先,我用了圣女貞德的故事來導入新課,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這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了他們的愛國情緒,也讓他們對法國文化增加點認識。接著,我以身作則給大家朗誦了這篇文章。文章飽含深情,但篇幅比較長,現(xiàn)在的學生似乎都比較懶,遇上長篇文章就怕朗讀。教師范讀,既可以讓他們比較充分地感受文章的感情,還有利于他們糾正這種懶惰性。為了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我做了認真的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朗讀感染了大家,而之后讓學生談體會就自然水到渠成。

  課堂最高潮的地方在于分析人物,學生很積極地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當進行全班討論交流的時候,同學們都非常踴躍,各抒己見,一個又一個地爭相說自己的看法,而且基本都能言之有理。結果,他們找的地方比我準備的還多還豐富。

  最后,讓他們談對漢語的理解和愛國故事、名言。原來生怕他們談不出什么有價值的東西,收集故事和名言不積極,但事實上,他們說到了漢語的古老性,演變性,會意性等特點,頗有見地。對故事名言的講述雖然脫不了老套路(老革命故事),但顯然他們也進行了一定的準備。

  總而言之,這兩節(jié)課使我與學生一起體會到語文的樂趣,這種樂趣在于融洽的氣氛、充分地交流、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通過課堂,他們既把握了文章的內涵,又鍛煉了語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對語文的興趣。原來,上好課需要精心的設計和準備,最重要的是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選擇重要問題、學生容易有話可說的問題,所謂“多而泛不如少而精”,這樣,學生的情緒就容易充分調動,上課也就輕松了。

最后一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分析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品味人物的表現(xiàn)手法與語言的深刻內涵。

  3、領會小說所表現(xiàn)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重點:

  1、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現(xiàn)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韓麥爾先生關于法語的見解和結尾動作描寫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最后”導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學階段最后的一節(jié)課嗎?為什么你記得這么清楚?――最后。 今天,我們將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愛國主義名篇《最后一課》。在這篇文章里,通過一堂課,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愛國主義。當國土遭到踐踏,尊嚴遭受,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淘氣的孩子,一個執(zhí)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師,又將是怎樣的一種表現(xiàn)呢?讓我們與小說中的人們進行一次心靈的交流。

  課文背景:1870年7月爆發(fā)的普法戰(zhàn)爭是法國發(fā)動的。法王拿破侖三世為了阻遏普魯士用武力統(tǒng)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故發(fā)動了這場戰(zhàn)爭。但不到兩個月,法軍大敗。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包圍了巴黎。法國政府執(zhí)行賣國政策,同普魯士簽訂了屈辱的停戰(zhàn)協(xié)定,賠款50億法郎,并把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qū)割讓給普魯士。小說寫于1873年,以剛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反映了阿爾薩斯淪陷后,當?shù)厝嗣裨谇致哉邚娦薪谭▏Z言時所表現(xiàn)的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二、有情朗讀,揣摩“最后”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看圖復述課文。

  ①注意最后一課與平日上課的不同。

  ②注意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的變化。

 、圩⒁庑「ダ墒亢晚n麥爾先生的共同特點。

  三、合作探究,語言品味

  1、合作探究:

  (1)根據(jù)預習,理清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即完成課后練習一)

  小說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為線索,巧妙地鋪設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開頭——"小院子里"1—6)序幕。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

  第二個階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鏡"7—10)開端。通過小弗郎士的觀察,寫出上課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最后一課教案 篇4

  復習目標:

  1、 掌握文學常識。

  2、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體現(xiàn)思想感情,進而深而體會本文中心。

  3、 了解本文結構。

  重點: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時間:一課時

  過程:

  一、 導入 :

  《最后一課》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對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描寫是這首交響曲的主旋律,本文對郝叟、鎮(zhèn)長、郵遞員以及班上學生的描寫則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對于人物的語言、表情、行動、心理、服飾的描寫以及對布告牌、金龜子、鴿子等的細節(jié)刻畫,都是愛國主義的音符。這些音符組成一首悲慘的愛國主義樂曲。

  二、 自己掌握文學常識,生難字,看預習提示并了解時代背景。

  三、 學生自讀課文一遍。

  四、 熟悉本課結構

  1、 第一部分(16)交代背景,為下文作鋪墊。描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

  2、 第二部分(723 )情節(jié)的發(fā)展,主要寫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中表現(xiàn)的愛國感情。

  3、 第三部分(2429)高潮、結局,最后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結構上的一個特點:前后照應

  例: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與后文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jīng)收操了。

  另外:①關于分詞問題,前后三次,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②關于戒尺問題,前后三次,突出了人物嚴厲的形象。③鎮(zhèn)公所的布告牌兩次,突出故事的社會背景。

  五、 理解重點句的含義,借以理解人物形象。

  1、 小弗郎士的變化。

 、 從貪玩、不愛學習熱愛法語

 、 從怕老師理解、同情并尊敬老師 找出相應的句子

 、 從幼稚不懂事熱愛祖國

  2、 韓麥爾老師

 、 外貌描寫:穿打,戴著這套衣服只有在上最后一課時,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 神態(tài):結尾部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為什么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就臉色慘白?小弗郎士為什么感到其形象高大?

 、 語言描寫: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監(jiān)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tǒng)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其含義: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擊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④ 動作與神態(tài)描寫: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寫完之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

  理解:一方面表現(xiàn)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念,另一方面寫出了他面對祖國被占領的殘酷現(xiàn)實陷入了極大的痛苦。

  六、 朗讀全文。

  板書:

  最后一課

  1、 小弗朗士(前后對比)略寫

  愛國主義感情

  2、 韓麥爾①外貌②語言③動作神態(tài)

最后一課教案 篇5

  由于其主題表現(xiàn)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先進課本,作為中小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法文學的教材。但這又是一篇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遠的文章,由于時代關系,或者生活經(jīng)歷的原因,學生無法真正走進韓麥爾老師和小弗郎士的世界。以往教學,每次總有不少的遺憾,總覺得學生一直在文本外打轉,雖然也能說出小說的主題等等,但總覺得隔靴搔癢。相關的背景是學生必須要了解的,關鍵就在于怎樣讓學生進入人物的情感世界。這就使得提高有效閱讀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要讓學生真實的閱讀。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讓學生去迎合老師的體驗,圍著老師的心理感受轉,而應該讓學生讀出自己的哈姆雷特,自己去發(fā)現(xiàn)。所以,有時候課前的導引,未必是好事,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如在這堂課上,講背景,講作者,講歷史,給學生的閱讀設好了樊籠,只會讓課堂成為老師思維的再現(xiàn),效果不好。倒不如,讓學生將作品認真細致地閱讀,學生可能依照自己的興趣,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自由度極大的閱讀。這樣壓力小,學生反而容易被作品本身吸引,達到真實閱讀的目的。

  其次,要引導學生的閱讀動機,要讓學生產生直接閱讀的意念,這個意念最好不要是外界壓力下的閱讀愿望,而應該是沒有明顯的外力作用下,由自己的主觀要求(如理想、求知欲、審美趣味)產生的讀書熱情。變閱讀的某種刺激為自我要求。如教讀《最后一課》,我作了如下設計。課文中的小弗郎士和同學們年齡相近,然而他卻不能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課文寫他上“最后一課”的感受,重點寫了他的所見、所想,可以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①小弗郎士的眼睛具有很大的穿透力,透視出韓麥爾先生上最后一課同以前上課的許多變化,你能找出這些變化嗎?②小弗郎士的心理具有神奇的折射作用,折射出最后一課和往常上課教師、學生的 不同感受,文中究竟寫了哪些不同的感受呢?這樣以設疑作為閱讀的導語,通過激發(fā)求知欲,很快將學生閱讀內動機激發(fā)出來,成為推動閱讀的內驅力。

  去除旁雜,突出重點。這是學生上中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到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所以我決定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整節(jié)課僅圍繞著小弗朗士作小說人物形象分析。

  深入共感,激發(fā)共鳴。七年級學生與小弗郎士年齡相仿,班上不少同學就像最后一課之前的小弗郎士一樣:天真幼稚不懂事,學習不認真自覺,甚至有厭學情緒。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jīng)大概了解了《最后一課》的`故事情節(jié),或許你與文中的小弗郎士一樣,也有過厭學的時候。討厭學校,討厭課本,害怕被老師提問,F(xiàn)在老師問你:假如有一天,外敵入侵,家園淪喪,不再允許你學祖國的語言,也不再允許你說母語,那么,你將如何面對?

  全面參與,動腦動筆。中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這批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相當差,不少同學沒辦法用恰當?shù)皿w的書面語言把心中想說的話描述出來,鑒于此,我不追求表面的熱鬧,設計了為課文做旁批,發(fā)揮想象力,對課文進行創(chuàng)造性續(xù)寫這些既動腦又動筆的環(huán)節(jié)。

  水到渠成,暢談感想。中國自古講究“文以載道”,所以,當學生通過交流慢慢了解小弗郎士之后,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最后一課,不僅使小弗郎士變懂事了,更喚醒了他的愛國熱情。那么,你從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了什么有益的東西?沒有生硬的說教,學生自然而然就得出“要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美好東西”,“熱愛祖國,就要熱愛祖國的語言,學好祖國的語言”等體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完之后,我覺得根據(jù)小說故事情節(jié)分析小弗郎士形象;領會理解課文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等教學目標基本實現(xiàn)了。

  不足之處依然存在,這一次備教材備得較充分,但沒真正備好學生,課堂氣氛沒有原來想象的那么熱烈。而且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更加體會到學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為課文作旁批之后,不會將相關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告訴大家;在談小弗郎士內心變化的時候,對老師的態(tài)度變化只想到由于老師變得溫和而產生的親切感,未能注意到韓麥爾先生由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愛國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學當中還須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最后一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記重點字詞。

  2.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情節(jié)結構。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說的語言,揣摩人物心理。

  4.領會小說的思想內涵。體會文章主人公的愛國情感,激發(fā)學生對母語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品味語言,揣摩人物心理,領會小說的思想內涵。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由于其主題表現(xiàn)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選進課本,作為中小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法國文學的教材。教學中,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情節(jié)結構;細讀文章,品味語言,分析人物形象,領會思想內涵;學生領會文章思想內涵后,談學習感受,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母語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預習

  1.搜集作者情況和寫作背景資料。

  2.熟讀文章,處理字詞。

  3.試劃分情節(jié)結構,找出人物描寫的語句。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一課》是法國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僅三千字左右,但在文學史上一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給予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們的喜愛,原因在哪里呢?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最后一課》,來消除心中的疑問。

  二、檢查預習

  (一)字詞(課件展示)

  哽 賺 踱 捂 懲罰 祈禱 詫異 宛轉 郝叟 懊悔 鑰匙

  生齊讀后,合作聽記,并用“詫異”“懊悔”“懲罰”三個詞連詞成段。

  (二)簡介作者(生根據(jù)自己搜集資料簡介,師適當補充,課件展示)

 。ㄈ 簡介背景(生根據(jù)自己搜集資料簡介,師適當補充,課件展示)

  三、整體感知(課件出示問題)

 。ㄒ唬┥僮x課文后,根據(jù)課件展示圖片復述課文,師給予評價。

 。ǘ┲干f課文結構,師生達成共識。

  第一部分,從“那天早晨上學”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里”。這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作者以簡潔的筆觸,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時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了巧妙的鋪墊。

  第二部分從“平常日子”到“這最后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是小說的中心部分,主要寫小弗郎士和韓麥爾老師在“最后一課”中表現(xiàn)的愛國熱情。

  最后一部分,從“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到小說結尾。寫韓麥爾老師在“最后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ㄈ┥靡痪湓捀爬ㄐ≌f的主要內容。(只要情節(jié)概括準確,語言簡潔無誤,教師就給予鼓勵。)

 。ㄋ模┥谩斑@是……的最后一課”句式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師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

  四、合作探究(課件出示問題)

 。ㄒ唬⿴煟鹤詈笠徽n的情形和平日上課大不相同,請根據(jù)課文內容說一說有哪些地方不同?這些不同說明了什么?

  生讀文后詳細回答,師生達成共識:氣氛不同、學生不同、老師不同。

 。ǘ⿴煟旱聡致哉邚娦袆儕Z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和自由,激起了韓麥爾老師、小弗郎士、全體學生和村里老人們的悲憤及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為同義語,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統(tǒng)治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后一課”中。

  在“最后一課”中小弗郎士的思想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請根據(jù)文章內容舉例說一說這些變化是什么?

  生思考后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并敬愛老師;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三)師:在“最后一課”這特殊的氛圍中,小弗郎士開始醒悟了,他感到“萬分難過”。他動情了,他心中愛國的火種被點燃了,他覺得老師從來沒有這么“高大”。從怕老師到愛老師,從貪玩無知到恨敵人,從沒有民族意識到心中植下愛國的根,小說正是通過對韓麥爾先生的人物描寫從側面細致地表現(xiàn)小弗郎士的覺醒過程,表現(xiàn)了悲壯的愛國的主題。在塑造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時,作者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請細讀文章,舉例回答。

  生四人結組討論后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小說是從小弗郎士的視角來觀察、描寫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的。作者沒直接將筆觸深入到韓麥爾先生的內心,只是借助肖像、語言、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他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征。例如:

  1.……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fā)獎的日子才穿戴。

 。n麥爾先生今天為什么要這樣穿戴?)

  2.我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帶走似的。

 。ú孪胍幌,韓麥爾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jīng)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為什么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號聲臉色慘白起來?為什么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來?)

  4.“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

 。ㄕ埬阌靡粌蓚詞語形容韓麥爾先生此時的心情。)

  5.然后他呆在那,頭靠著其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

 。ㄔ鯓永斫忭n麥爾先生的舉止和表情?)

  6.韓麥爾先生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

  (監(jiān)獄大門比喻什么?鑰匙比喻什么?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

  以上問題的提出,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情況而定,更多時候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并給予必要的表揚和鼓勵。

 。ㄋ模⿴煟何恼聦n麥爾先生的描寫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他關鍵時候表現(xiàn)出莊重、無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們心靈深刻影響的恪盡職守、道德高尚的教師形象。小說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jié)描寫、人物動作描寫與心理活動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請找出景物描寫、細節(jié)描寫的語句,并分析作用。舉例如下:

  1.“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保ㄟ@樣就把景物描寫與直接寫心理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生動地表現(xiàn)了作為小學生的弗郎士那種因怕遲到而急于到學校去,而又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戀,又不敢再停下來觀賞、玩耍的復雜心情。)

  2.作者描寫屋頂上鴿子咕咕低叫這一細節(jié)來說,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個幽默的問題:“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聯(lián)想,表現(xiàn)出小弗郎士對敵人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和對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

  (五)師: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分析,請歸納文章的主題思想。(課件展示)

  師說歸納中心的方法,生獨立思考,歸納:《最后一課》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qū)的人民慘遭異族統(tǒng)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tǒng)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xiàn)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疑問難(課件出示重點問題)

  生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或某些疑問,師生共同解疑。

  問題舉例:

  1.如何理解小說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這句話?

  2.小弗郎士在小說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小說的情節(jié)是怎樣安排組織的?

 。ㄆ撸┩卣寡由欤ㄕn件出示問題)

  1.學習本文后,你有哪些收獲?從文章內容、中心、寫作方法等方面談。(生談收獲)

  2.你對我們的母語有哪些新的認識?(生談對母語的認識,激發(fā)愛國情感。)

  (八)布置作業(yè)(課件出示)

  1.發(fā)揮你的想象力,以“下課以后”為題,替小弗郎士寫一則練筆。

  2.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

  以上兩題,任選其一,課下完成。

 。ň牛┛偨Y(播放國際歌)

  師:韓麥爾先生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蓖瑯拥,我們偉大祖國的語言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美妙的語言之一。它記載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負載著輝煌燦爛、浩如煙海的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努力學好祖國的語言,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神圣職責。同學們,努力吧,讓我們的母語走向世界,讓我們的祖國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課后反思

  普法戰(zhàn)爭是以法國的慘敗告終的,戰(zhàn)后,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兩省被割讓給普魯士!蹲詈笠徽n》就是以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表現(xiàn)阿爾薩斯省人民淪為異族奴隸的痛苦。這是一個重大的社會題材,作為短篇小說,《最后一課》是高度精練的范例,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現(xiàn)了這一重大的主題和題材,描寫出生動的人物形象,而所有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風格和樸素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蹲詈笠徽n》之所以成為膾炙人口的杰作,不僅由于它在內容上表現(xiàn)了愛國主義思想,還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藝術特色。這里凝結著作者的藝術勞動的可貴經(jīng)驗,對我們仍有啟發(fā)和借鑒作用。在對本文的學習中,第一課時學生在熟讀文章的基礎上分析情節(jié)結構,談讀后感受,教師不做過多的要求,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學生或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深入細致地品味和體會小說的語言、人物心理。對初讀印象進行深化和具體化。初讀是基礎,品讀是關鍵。學生談對母語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了他們的愛國情感。

【最后一課教案】相關文章:

《最后一課》教案09-04

最后一課教案03-27

最后一課教案03-10

《最后一課》的教案03-03

最后一課教案5篇04-20

【精選】最后一課教案4篇07-12

最后一課教案六篇05-11

【精選】最后一課教案3篇08-22

【精選】最后一課教案三篇08-22

《最后一課》教案1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