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灰椋鳥》教學反思

《灰椋鳥》教學反思

時間:2022-07-22 08:26:5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灰椋鳥》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灰椋鳥》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灰椋鳥》教學反思

《灰椋鳥》教學反思1

  《灰椋鳥》一文層次清晰,內(nèi)容簡單,我想孩子們一定能讀懂,第一課時就進入主題了。

  為了能讓那些根本沒有預習的人能仔細讀一遍課文,我要求在別人讀書的時候,每個人手上都要拿著一支筆,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好詞好句劃下來,也可以寫寫自己讀完這一段的感受。這個工作在預習中很多人就完成了,請人讀后,我就故意請那些常年不寫作業(yè)的人說收獲,談體會。

  讀到第四自然段時,我請同學們自由談讀書收獲:陳南竹說,從“有的排成數(shù)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這句話看出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孩子們解讀的非常好,尤其是巫鵬飛提的一個問題:“投入”這個詞用得很好,鳥兒像頑皮的.孩子回到了樹林母親的懷抱!

  用同樣的方法學了課文第五自然段,周軼軒提到了這一段的寫法跟原來學過的《聽泉》中描寫聲音的那段文字很像,讓人有回味無窮的感覺。

  文章學到這兒,孩子們好像鳥兒一樣在嬉戲,并沒有感受到文章的中心,于是,讓他們讀了最后一段,再回到前文,細細賞析,是不是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鳥兒與樹林的感情,作者與鳥兒的感情,我們該怎么去認識,理解,分享,行動?

  孩子們沉默著思考著,教室里突然寂靜了

  在沉默后,或者是爆發(fā),或者還是沉寂。這節(jié)課,孩子的思維沒有繼續(xù)往前走,因為他們對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不了解。他們以為大自然天生就是和諧的

  更讓人擔心的是,現(xiàn)在的課堂已經(jīng)變成個別人的課堂,很多人都沉默著,有的傾聽,有的自己解讀,還有的左顧右盼,看熱鬧似的,這樣每個人在課堂的收獲當然也就不一樣了,思考著的人是跑步前進的,如果習慣在課堂上做個聽眾,若干年后,他們之間的差別是什么樣的呢?現(xiàn)在的我們怎么去避免?怎么去引導?

《灰椋鳥》教學反思2

  尊敬的領導、專家與同行:

  上午好。昨天下午我有幸執(zhí)教了讀書班的一節(jié)研討課《灰椋鳥》,這是蘇教版五下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徐秀娟用優(yōu)美的筆觸向我們描寫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文章的字里行間流淌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以及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這篇文章以“灰椋鳥”為題,但是文章卻沒有落入俗套地介紹灰椋鳥的形態(tài)、習性、繁殖等常識,而是從一個側面展現(xiàn)了灰椋鳥的生機與活力,給人以無限的美感。因此,我們學習《灰椋鳥》,卻不能只了解灰椋鳥。因為,在灰椋鳥的背后,有一群辛勤勞作的林場工人——作者在為鳥兒歡呼的同時,也在為林場工人而歡呼。其實,我們還需要讓學生通過對灰椋鳥的認識,走進一個美麗的故事——作者徐秀娟,為了救一只受傷的白天鵝,不慎落入河底,那年,她才23歲??因為有了林場工人的勞動,灰椋鳥才有了安全的家園;因為有了那個美麗的故事,所以這篇文章也就充滿了無窮的魅力。

  在執(zhí)教此文的過程中,在認真解讀教材的基礎上,我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認知特點,打破以往的第一課時讀讀書、寫寫字的習慣做法,布置學生在課前對課文進行了預讀,基本掃除了生字詞障礙,課堂上我先運用了多媒體開展知識搶答,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在自由閱讀之后,依據(jù)文章中幾個關鍵詞理清課文脈絡,進入文章主體部分鳥兒歸林的學習。然后著重引導學生

  在與文本對話的,走近那些灰椋鳥。教學過程中,我重點抓住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場面的幾個詞語有層次的引導學生讀書、品悟,進而體會灰椋鳥在林中生活的'快樂、自由和熱鬧。通過自讀自悟,領會、欣賞、想象灰椋鳥歸林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觀鳥時的興奮,增強學生愛鳥意識。

  在學法指導上,我緊緊圍繞“讀——畫——品——想”四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讀把學生帶入到百鳥歸林,呼朋引伴,浩浩蕩蕩的壯觀場面,結合幾幅鳥兒歸林壯觀場面的欣賞,加深對灰椋鳥歸林浩大氣勢的理解,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了較好的調(diào)動。這樣的設計思路,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與文本真切對話, “學生、教師、教材”三者之間的多元對話,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畢竟學生是閱讀的主人,對于學生自己感知到的,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都應當給予鼓勵和引導。作為教師在整個“對話”過程中,起著激活、指引、協(xié)調(diào)、保證的作用。如:引導學生通過詞語來感悟,通過句式來感悟,通過情境來感悟,力爭使語文課堂成為個性張揚、靈性飛揚、生命律動的精神殿堂。正因為如此,學生都能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及感受,讀得也比較投入、到位。 最后畫面的欣賞,不僅讓學生整體感知場面的熱鬧和喧嘩,而且對灰椋鳥的認識起到了拓展的作用,升華了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與情感。結尾,我用一個真實的故事音樂做背景習字,起到了情感的熏陶,進一步烘托了全文的主題。課后布置辨字、寫詞、造句和想象小練筆。

  反思教學中的不足,一個是對第四自然段的解讀還有點粗糙,如“投入”一詞的情感因素在構想中有挖掘的的設想,但在課堂上沒

  能促成有效生成;第二個片段中學生的想象說話還不夠充分,整堂課的節(jié)奏稍慢了一些,對開頭的欲揚先抑式的滿不在乎、文中的迫不及待和結尾“情不自禁的歡呼”這樣的情感線索都有待在教學設計中進一步完善。同時對課堂的調(diào)控與火候把握需要進一步磨練。剛才胡老師說的師本位的意識還是濃了一些,這些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改進。

  由于能力限制,場面較大的研討課上的比較少,教學中的失誤在所難免,簡短的反思僅僅是管中窺豹,一己之見,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專家斧正。

《灰椋鳥》教學反思3

  《灰椋鳥》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作者徐秀娟在鹽城自然保護區(qū)工作時寫的一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的敬仰之情。文章第二段是重點,作者觀察仔細,描述生動形象,將灰椋鳥歸林的活動與自己內(nèi)心涌動的感情同時描寫,交融滲透,合為一體,字里行間流露出自己對灰椋鳥的喜愛之情。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上,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復習引入。

  一開始在導入時我的想法是圍繞第一教時灰椋鳥的外形入手,然后直奔重點,圍繞場面如何如何壯觀展開學習。反復揣摩作者的意圖,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條情感變化的線索:作者由滿不在乎到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由耐心地等待到突然看見時的驚喜;由初見時的驚喜到后來的驚嘆、激動、興奮;再由興奮恢復平靜后由衷的感激,可以說作者是一位善良美麗、文筆優(yōu)美、情感細膩豐富的女孩。假如不循這一線索,學生怎么可能自然地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體會作者的愛鳥之情呢?所以,最后在教學設計時,我抓住了作者沒看灰椋鳥之前是怎樣想的,看了之后又怎樣想呢?然后引出第六自然段,從反問句入手,先讓學生改成陳述句,然后因勢利導,切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第四、五兩個自然段。

  二、感悟歸林時壯觀場面

  即學習第4自然段。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用筆劃出描寫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的句子,然后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交流時,相機出示相關句子,然后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排空而至”、“數(shù)百米長”、“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蕩蕩”等詞語來體會。在指導朗讀時,先練讀這些重點詞,讀出壯觀之勢,再將詞語放入到句中進行練讀。在指導學生理解體現(xiàn)壯觀場面的一個關鍵詞“排空而至”,其實也是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的一個詞時,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地感受“排空而至”,看了錄像之后,不用教師過多地解釋,學生自然明白了詞義,還讀出了壯觀的氣勢來。緊

  接著安排了想象練習,“有的排成數(shù)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還有的呢?”學生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各種形狀的隊伍脫口而出。接下來我相機安排了分角色朗讀,師引讀第三自然段,一組學生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其余同學讀“大部隊”,再次讓學生通過讀感悟壯觀。過渡:作者通過語言文字讓我們看到了這樣壯觀的畫面,她還聽到了什么?引出第四自然段 “先回來的鳥——后到的鳥——”一句,先播放鳥叫聲,引出“傾訴、呼喚、應和”,理解“傾訴、呼喚、應和”內(nèi)容時,我設計想像說話:如果你就是一只灰椋鳥,你會傾訴、呼喚、應和些什么?這一情景創(chuàng)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實現(xiàn)了個性化閱讀,為學生馳騁思維、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時空!傲硗獯司渲械姆痔柕挠梅,我的處理是先拋給學生一個問題:換成逗號或句號行不行?學生通過比較覺得不行,明白這里分號表示并列關系,不能換,最后再讓學生分組讀一讀這個句子,體會分號的用法。最后在完成本自然段教學之后,我通過多媒體播放灰椋鳥歸林時的動畫錄像,讓學生以給錄像配旁白的形式來完成第四自然段的`背誦。邊想象畫面邊背誦這是一種很好的記憶方法,讓學生掌握這種方法今后背誦學生就能應付自如了。

  三、感悟歸林之后的熱鬧之情

  如果說第四自然段教學時我牽得比較多的話,接著第五自然段的教學,我則通過組織學生“讀、劃、品”與文本真切對話,教師則在一旁提醒,讓學生形成讀書動筆的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

  首先課件播放,師配樂引讀“夕陽已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天空,也映紅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鳥越來越少,可整個林子里的灰椋鳥們還不愿過早地安眠,它們又會做些什么呢?”讓學生自學第五自然段,找自己喜歡的寫鳥的句子多讀一讀,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全班交流時,我相機出示兩句話。

  “看,這幾只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棱棱地飛起。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讓學生回到一開始灰椋鳥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進行比較朗讀,抓關鍵字眼“看”,感悟夕陽映照下,如翩翩起舞的少女般的灰椋鳥的美麗。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看了之后愛上了灰椋鳥,從而對灰椋鳥更添喜愛之情。再指導學生美美地讀好這句話。

  “樹林內(nèi)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边@句話,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在學生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想像,這聲音如——似——。這樣熱鬧、歡快的百鳥爭鳴圖,作者被它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會歡呼什么?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旨在讓學生抒發(fā)出內(nèi)心對灰椋鳥的喜愛之情,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學生通過“讀、找、品、悟”與文本真切對話,學生自主學習,收獲不少。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讓他們能自己感知、發(fā)現(xiàn),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起到激活、指引、協(xié)調(diào)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詞語感悟、通過句式感悟、通過情景感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再現(xiàn)文本,讓學生通過體會文章結構來記憶文本。這又是另一種記憶方法。

  四、升華愛鳥之情,深化文章主題。

  教師談話回歸到第六自然段,作者想法的變化正是情感的變化,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通過問題:讀之后想到了什么?再結合“觀賞”一詞的賞析,明白作者情感的變化其實不僅因為灰椋鳥歸林的壯觀,歸林之后的熱鬧,更是因為想到了人,即對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的感謝,對人們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的贊美。進而使學生受到愛鳥、護鳥,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的教育,突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然后聯(lián)系到文章作者徐秀娟,她出生養(yǎng)鶴世家,從小就喜歡鳥,喜歡動物。從文章的字里行間讓我們感受到她是一個熱愛大自然、愛鳥的人。最后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內(nèi)容的深情講述和音樂的欣賞,升華學生的愛鳥之情,讓學生永遠銘記徐秀娟的一句話“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不多,但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分析不多,但圈點批注,感受頗深;文字不多,但熱情朗讀,聲聲入耳。不足仍然很多,自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對學生寫作方面的引導不到位,其實在學習四、五兩自然段后只需要用一句話對寫作方法上強調(diào)一下,引起學生注意,為學生今后寫作做好鋪墊。而我恰恰忽視了這一點。教學過程中滲透了,但未總結,所以學生很難有較深的印象。更多的不足,期待各位的發(fā)現(xiàn),靜候各位的指導!

《灰椋鳥》教學反思4

  《灰椋鳥》這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場面,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領會并欣賞灰椋鳥歸林以及他們落下起飛、起舞爭鳴的景象,體會作者觀鳥時的.興奮,歡呼時的情感,增強學生愛鳥意識,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教學本課時我先運用了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到百鳥歸林,呼朋引伴,浩浩蕩蕩的壯觀場面,學生的視覺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讀、劃、悟”與文本真切對話,引導學生通過詞語來感悟,通過句式來感悟,通過情境來感悟,力爭使語文課堂成為個性張揚、靈性飛揚、生命律動的精神殿堂。比如在解讀“排空而至”這個詞時,學生開始只從字面理解了它:“排著長長的隊伍飛來!痹诳隙ㄋ耐瑫r,引導學生想象灰椋鳥飛來時一批一批、浩浩蕩蕩的景象,使學生感受到灰椋鳥歸林時壯觀的場面。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后很多學生都能暢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及感受,讀文時也就投入、到位。

【《灰椋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灰椋鳥教學反思03-20

《灰椋鳥》教案09-06

《灰椋鳥》教案15篇02-27

《灰椋鳥》教案14篇09-07

《灰椋鳥》教案(15篇)04-02

灰雀教學反思02-08

《灰雀》的教學反思03-14

《灰雀》教學反思08-16

語文灰雀教學反思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