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

時間:2024-08-02 19:07:4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篇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

  每次上課,總感覺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動作遲緩,效率低下,并不是以學習的訴求來上課。有時心思這是為什么,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得到了一點啟示!

  影響學生發(fā)展進步的不僅有智力因素,也還有非智力因素諸如:個人的理想目標、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生的.意志力、師生之間的心理相融指數,個人在班級人氣指數等方面。這些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發(fā)展進步的影響可能超過智力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發(fā)展的生命線,也是我們教育教學(此文來自)工作的生命線。請回憶一下我們時常找學生談心,談的是什么?無非就是非智力因素的這些內容吧?這條生命線的作用有發(fā)揮出來了吧?我們不僅要讀懂這些因素還要利用好這些因素,否則豈不做了冤大頭,白費了力氣?

  教學如帶兵,不是自己的兵不好帶,每個兵都有自己的思維習慣和心理訴求,只有官兵的心理訴求和思維習慣一致了、默契了才能鋒芒所指無不披靡。我們這些老師只有了解了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心理訴求才能化腐為奇、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把無限美好的愿望化作活生生的現實。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2

  實施新課程標準,要求課程的設置,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及時變革傳統(tǒng)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地理教學,努力創(chuàng)設貼近現實生活,切合學生實際,注重人文關懷的全新地理教學。在教學中著眼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反思之一:解放學生認知習慣,培養(yǎng)學習興趣。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能力,可以讓他們聯(lián)系身邊的事物來認識、獲取地理知識。例如結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頂,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頂的事實來加深理解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結合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的不同導引出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水熱差異。讓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地理。還可結合報刊雜志、電視新聞,接收各種音畫逼真,生動形象的地理知識。例如通過收看近幾日央視一套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觀察電視屏幕上的天氣預報圖,學會天氣符合并能分組報導天氣狀況。此外,地圖是地理學科的靈魂。要讓學生用好地理圖冊、填充圖、教材彩圖、插圖。通過讀、填、繪、析,養(yǎng)成手不離圖,圖文對照的學習習慣。例如通過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哈爾濱冰燈和廣州花市”,學生明白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這一氣溫分布特點。通過引導學生看課文彩圖“臺風云圖”,學生形象地認識了臺風及其特點。

  反思之二:解放學生的頭腦,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越俎代皰,不包辦代替,鼓勵學生大膽動腦,大膽創(chuàng)造。不怕出錯,不怕重復,讓學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增知長智。例如在學習臺風時教材提出了“臺風有過也有功”的觀點,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沙塵暴、火山的看法并分成正方、反方兩組進行辯論。正方提出沙塵暴影響人們出行、污染環(huán)境,反方則提出沙塵暴也能降解空氣中的'有毒物質,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正方提出火山爆發(fā)釋放的氣體可能致人于死命,火山噴發(fā)的熾熱巖漿毀滅了龐培古城。反方則提出火山噴發(fā)后的土壤肥沃,農作物長勢喜人,甚至還提出人們用來表達真心永恒的鉆石就是火山奉獻的精品。同學們在激烈的辯論中不知不覺增長了知識,從而也懂得了一分為二,辯證認識地理事物的方法。俗話說“反彈琵琶出新意”,在教學中,有時我還故意與教材唱反調,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例如講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地理意義時,向學生設問:假如我國地勢東高西低,將對氣候、河流產生什么影響?講氣溫的變化時,向學生設問:三峽工程的建成,將對當地的氣溫日較差、年較差產生什么影響?學生思維被激活后,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習效果顯著。

  反思之三:解放學生的嘴,培養(yǎng)表達能力!鞍l(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看法、體會,得到能說會道的鍛煉,并能和老師、同學經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學中,通過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獨立提出問題:為什么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高級智慧生物存在?為什么地球形狀是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為什么北方多沙塵暴而南部沿海多臺風?為什么印尼、伊朗、日本地震不斷?

  以上這些問題提出后,我首先肯定了學生大膽提問的精神,然后通過師生探討,給學生一個滿意的解答。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解放學生,使學生走出“應試教育”的圈圈,有足夠屬于自己支配的時間、空間,才能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和聰明才智,真正把新課標的精神落到實處。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3

  興趣對學習起著推動的作用,有興趣才有心思去做孩子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下功夫,才會動腦子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習興趣能夠激發(fā)孩子的潛力,一個孩子如果對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事物感興趣,就會主動地學習研究,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習慣,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只有感興趣,才會不斷地發(fā)掘出孩子內在潛力。

  學習興趣能夠培養(yǎng)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學習興趣濃了,就會有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力和激情,對事物充滿著好奇,解決問題的'欲望強烈,從而激勵著孩子解決問題。

  學習興趣能夠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興趣濃厚了,就會主動地去學習,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的重要基礎,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孩子的學習的主動性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總之,學習興趣在孩子的成長中發(fā)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間接著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幫助孩子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4

  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容,本人覺得有幾個亮點:

  1、導入有特色。

  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同時展示我國各大地形區(qū)和河流圖片來創(chuàng)設情境,激昂的旋律,壯麗的景色,會平息學生一切雜念,會讓學生激動,也會讓學生對我國地勢地形增加了解,心中已叢生萬般自豪!

  2、注重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

  地勢特點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可以直觀地從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得出“西高東低”的.特點,但不容易形成“階梯狀”分布的認識。因此讓學生觀察分析“中國地形圖”,和沿32°N線中國地勢剖面圖,并請兩名同學到前面在黑板上畫示意圖,通過我一步一步教學引導,特別是學生探究性活動----繪圖,直觀地把這一特點展示在紙上(或黑板上),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比學生就直接地從書本得到結論,效果要好得多。從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讀圖和分析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等各類地圖的能力。

  不足之處:

  1、教師本身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有待提高。

  2、課堂設計還有待完善。如:分析地勢對交通的影響時,如能播放船舶如何經過階梯交界處的視頻資料,效果會更好,直觀、有助于學生理解。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5

  1、講究學習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教材倡導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和訓練,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根據教學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年齡特征,開展探究學習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研究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討論、相互評價、自由表達、創(chuàng)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創(chuàng)新的情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2、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并在改造利用環(huán)境的同時,協(xié)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上冊地理教學中,有許多“生活地理”的內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學生看得到、摸得著,學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夏季的白天,站在海灘上的人感覺地面“好燙”而水中的人則感覺“水里還是涼的”,晚上情況相反;冬季感受與夏季相反這些老師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因此在學習“海陸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內容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借助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運用“水陸受熱散熱的差異”原理解釋生活現象與問題,從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識,學生易于接受“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么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6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地理教學的時候,要求教師講生活化教學手段運用進去,合理的運用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知識,將其和地理教學大綱結合在一起,轉變教學觀念,在做好地理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一、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ㄒ唬┠軌蜃寣W生認識到地理的實用性

  地理知識的內容比較豐富,和人們的生活有著直接的關系,比如大氣污染、天氣預報、農業(yè)生產等[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環(huán)境資源問題和糧食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些情況的出現和地理知識聯(lián)系緊密。所以,教師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重視地理知識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和自己生活的關系,能夠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

  (二)能夠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若是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能夠很好的將地理知識和生活結合在一起,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將理論和實際結合在一起,并在生活和學習的時候,自覺的和周圍事物聯(lián)系,切實提高理論實際聯(lián)系的能力。

  二、初中地理做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ㄒ唬┻M行生活化情景的創(chuàng)設

  進行初中地理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并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教師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必須創(chuàng)設生活化氣息濃郁的情景。教師需要根據地理知識教學需要找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并將知識和教學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才會真正的提高,也能夠更好的理解新的地理知識。比如教師在講到天氣的時候,若是一味的`要求學生背誦,那么會給學生的個人學習更好的進行造成影響,學生很容易遺忘知識[2]。若是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比如在某個節(jié)氣的時候,講這節(jié)課,并分析所在地區(qū)的溫度變化、天氣以及風向,并將其中存在的關系解析給學生聽,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生活和地理的關系,這對地理知識滲透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ǘ┲匾曕l(xiāng)土資源的挖掘

  初中地理中很多知識都是學生身邊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和現象來進行教學,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這便要求教師提高身邊鄉(xiāng)土資源挖掘的能力,給地理教學提供更多的資源,激發(fā)學生對身邊事物的研究興趣,這樣學生的探究精神也會有明顯的增強。比如在講到水資源的時候,教師講解的時候,不但需要將課本上的理論和數據運用起來,還應該根據課本讓學生進行分析研究,從現實出發(fā),找到和課本契合的內容。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考察當地的水資源情況,了解當地的水資源儲量、水污染以及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等等,將鄉(xiāng)土資源展示給學生。學生若是能夠參與到調查中去,會對這些數據的認識更加的明確,學生也會逐步的養(yǎng)成節(jié)約資源的習慣,并且還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環(huán)境,提高環(huán)保意識。此外,挖掘鄉(xiāng)土資源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洞察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知識接受的能力[3]。

 。ㄈ┲匾晫W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在進行初中地理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地理知識,進一步的將教學和實踐結合在一起,這樣不但能夠實現地理教學的目標,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以及問題解決方面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地理小故事,并安排學生記錄分析相關的故事。

 。ㄋ模┲匾暥嗝襟w等形式的運用

  我們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地理知識的存在,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教師可以將多媒體等手段運用進去,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地理信息。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幫助學生了解地理中存在的人文焦點,若是發(fā)現問題,可以直接向老師提問。

 。ㄎ澹┑乩斫虒W必須給學生生活服務

  進行地理教學的目的便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生活,所以,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合理的利用地理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現象,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4]。比如在講到地球運動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觀察一天中太陽的實際變化軌跡,并持續(xù)一周的時間,然后問學生每天時間相同的時候,太陽位置有沒有發(fā)生變化。通過觀察,學生很容易發(fā)現太陽東升西落,太陽本身是在自轉的。但是教師也需要及時的告訴學生,地球不但自轉還圍繞太陽公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是圍繞太陽不斷轉動的。這樣能夠很好的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學生會更愿意進行探究。

  結語:

  在進行初中地理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重視生活化策略的運用,這樣不但能夠將地理知識和學生生活結合在一起,還能夠將學生的地理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出來,從而不斷的提高教師的地理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7

  第一對學生一定要嚴格要求。對學生要做到:不管是哪堂課,不管是哪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必須認真聽,F在我感覺絕對不能放縱學生,不能讓學生以地理是副科為借口而不認真學或者甚至是違反紀律干擾我的教學,F在初一3個班,我對每一位學生都是一樣的要求:上課必須認真聽講,作好筆記和我布置的作業(yè),積極思考問題。當他們有分神,做小動作,甚至講小話時,我都馬上上前提醒,如屢次犯錯則施之以措辭嚴厲的批評,再輔之以叫起來讀地理課文和閱讀資料,我覺得這樣對他們有好處,且他們能接受老師的批評和關心。如果他們不聽課,看其他與地理無關的書籍時,我都是當場繳獲,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們明白,上地理課時看其他書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哪怕你多么地不喜歡地理,多么地學不進地理,地理課都不是耍課,都不是可學可不學的課,要打好基礎,老師一律對其他書的沒收是要他們有一個好的開始,要他們在初一對地理知識就有最基本的了解,否則以后學習地理知識是如何的艱難。我跟他們講,現在很多高中生反映高中地理很難,總結原因大多是讀初中時根本就沒怎么認真學地理,或是根本就沒學過地理,因此初一就必須學好地理,不能重蹈覆轍。對學生唯有嚴格要求,學生才會真正地尊重這位老師,這是我的真實體會。不管學生有多么的不情愿,有多么的反感和抵制老師的批評和教誨,老師都不能害怕心虛或是心軟,尤其是新老師,一定要度過這一關,對學生要嚴而又嚴。

  第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如學生對某一科有興趣,課堂上不該有的“活動”就會少許多,對老師的關注和對知識的渴求就要多許多。初中時期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我上課盡量旁征博引,縱橫捭闔,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一反三,不時抽學生回答問題,或是發(fā)表看法,形式新穎活潑,不拘一格。沙區(qū)初中地理教學用的是湘教版教材,此教材活動題多,有利于發(fā)揮學生思考能力的作用,因此我基本上在講述活動題時都是抽學生來回答,或是闡述觀點和意見。在啟發(fā)學生思路的時候我是不拘一格,盡管課堂氣氛異;钴S我也覺得理所當然,要讓學生的大腦活動起來總比壓抑好,學生有表現自己的天性和欲望,老師要盡量滿足,有時候我還組織學生辯論,盡管有些學生給出的答案另類,我都是鼓勵他們回答。當然對少數故意大聲吼叫,有意擾亂課堂正常教學秩序的學生則要另當別論。我還建議學生多到新華書店去轉轉,關于地理方面的百科知識都可以去了解,比如《中國國家地理》、《中學生地理百科知識》和《華夏人文地理》等雜志可以多去看看,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地理的興趣經久不衰。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方面,我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地理地圖冊》是學生必須要看的,不但要看,而且要看懂看透,要能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還有我還帶有一些有趣的圖片,有時候電視報紙上有的問題我會在課堂上提出來,引導學生思考:如20xx年暑假重慶的干旱問題,重慶大學城最終落戶虎溪鎮(zhèn)的原因,修建三峽水庫的利弊分析問題等等。記得上“地圖”這一節(jié)時,為了讓學生能對在地圖上如何判別方向有深刻的認識,我讓全班同學畫出學校的簡圖,圖上可有指向標,注記和文字說明,很多學生都欣然完成任務。

  第三一定要因材施教!督虒W大綱》中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是不是我們一定要完成呢?我看不一定,因為《教學大綱》是針對具有一般知識能力基礎的學生,且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學生量身打造的,對于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和基礎特差且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都差的學生來說,要靈活處理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具體的教學方法之間關系的問題了。比如在講述《俄羅斯》這一節(jié)時對有的班級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摩爾曼斯克港為何是個終年不凍港?而有的班級我只是告訴他們摩爾曼斯克港是一個終年不凍港。對于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漏洞百出,可以說全班沒有一個學生回答正確了,但我還是給他們鼓勵,表揚他們的思考精神。摩爾曼斯克位于俄羅斯西北部,在北極圈以北,屬于極地氣候,按理來說摩爾曼斯克港一年中很長時間是冰封的`,但我們同時也從報紙上,電視上得知俄羅斯經常在巴倫支海舉行軍事演習,他們演習的軍艦就?吭谀柭箍烁郏袝r候冬季也在演習,為何?學生認為正是因為極地氣候,所以終年不凍;還有的認為摩爾曼斯克港在北冰洋沿岸,有北冰洋的作用,所以不凍。我引導他們看地圖,在結合上學期所學的氣候洋流問題,告訴他們海水終年不凍,關鍵是水溫,氣候是影響水溫的,但除此之外,還有洋流呢,這里有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來,終年不凍就順理成章了。還有課本第78頁的活動題,題目要求說出上揚斯克和莫斯科的氣候各有什么特點以及氣候不同的成因,對某些學生我只要求答第一問,而另外一些我要求兩問都答,尤其第二問難度較大。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第一問都能回答準確,只有少部分學生誤以為-48℃比-17℃要高。很明顯上揚斯克冬季氣溫比莫斯科低許多,而夏季則與莫斯科相差不大,降水量來說上揚斯克不莫斯科全年都少,所以我引導學生總結上揚斯克又干又冷,那里人口稀少,而莫斯科屬于溫和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是俄羅斯首都,人口稠密。第二問就是原因分析。我引導學生從氣候,地形,地理位置來分析。首先讓他們看《地理地圖冊》第39頁,就氣候來說,上揚斯克屬于極地氣候,所以又干又冷,且冬夏氣溫相差大,莫斯科為溫暖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上揚斯克位于東西伯利亞山地,海拔較高,莫斯科位于東歐平原,所以更加劇了兩地的氣候差異。第三地理位置,上揚斯克緯度更高,且更靠近北冰洋,冬季北冰洋是個寒極,寒冷氣流對其影響大過莫斯科,而莫斯科雖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但受盛行西風影響使其冬夏季降水都不太少,冬季氣溫不過于太低,因此雖圣彼得堡比莫斯科緯度更高,也曾作過俄羅斯的。

  通過知道學習較為認真的學生看地圖,跟著我的思路分析思考后得出來的答案可以使他們印象更為深刻,同時對實在對地理不敏感的學生以及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可以使他們在沒有太大壓力的情況下學到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8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并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貼進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chuàng)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fā)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的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積極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很注意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來積極思維與想象。如:每節(jié)課的開始,我總是對學生說:"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共同研究,一起探討有關……的問題。"我覺得過去經常講這節(jié)課學習或今天上第幾章……,總還有點居高臨下,我教你們跟我學的味。上課期間,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講出思想的火花;課堂提問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看?"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也經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會動腦筋!"等語氣來及時贊揚鼓勵。這樣做,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發(fā)現。記得有天在初一(16)班上課時,一位男同學突然舉手問:"老師,你說海拔越高,氣溫就會越低,可我想,喜馬拉雅山的海拔那么高,應該比別的`地方離太陽更近,氣溫怎么會低呢?"氣候一章已經上完,這個學生卻在幾天后提出疑問,說明他上課時認真聽、認真學,也認真想了,可總是解不開。在書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解答了這個問題,并當眾表揚他愛動腦筋,敢于提問。這件事提醒了我,書本沒有講到的知識,可能有的學生會去想,也可能有的學生心存疑問,苦苦思索又覺與書本無關,就算了。我很快在別的班級上課時舉出這個事例,并鼓勵同學們質疑問難。

  每當空閑之時我還在反思:一些學生在上堂課的表現,思緒是否還游離在課堂之外?為什么個別學生上課時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課經常不帶書?曾試著和他課后交談以示關愛,于是曾經,他聽課認真,不再干擾課堂,而一段時間后又恢復原樣……或許是因為沒有及時賞識他的各種變化?還是因為沒有滿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轉化還有哪些好對策?都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去思索、去探索。

  一、要結合教的材特點,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形成和諧、融洽、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不是看老師講得如何,關鍵看學生能否成為學習的主人,看學生學得如何。初一學生年齡在12、13歲左右,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求知欲、表現欲非常強,在課堂上學生厭煩教師的‘滿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課堂上有表現的機會,教學參與意識非常強烈。老師應該最大限度的在課堂上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問題、教學情境,加上新課標下的教材在知識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長的文字敘述,文字表達簡潔明了,從教材的結構和內容上看減少了很多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增加了‘活動’、‘閱讀’、‘思考’等的版塊的內容,還提供了大量的直觀性圖片。新課改的教材特點,也為素質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钪刑幪幱械乩恚乩碇R就在我們的身邊’?梢哉f,學習地理學科,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上冊地理教學中,有許多“生活地理”的內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學生看得到、摸得著,學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在講地球的運動時,可以用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來導入“太陽每天從哪邊升起,哪邊落下?”“為什么我們每天都在經歷著白晝和黑夜”“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什么美國人總是半夜爬起來看直播”“一年有四季,什么季節(jié)影子上,什么季節(jié)白晝長”等等相關問題;在講天氣與氣候時,讓同學們一起探討獲取明天天氣的途徑有哪些,讓同學們自己做天氣預報播報員,在樂中完成教學目標,這些生活中熟知的現象拿到課堂上,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在講《地圖》一節(jié)時,提出‘野外迷路如何定向’這樣的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

  三、運用現代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所謂‘教無定法‘對于初中地理學科來說,其獨特的學科性質,更使得地理課堂上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幾乎可以借鑒所有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以及其他更方面的實際情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地理課堂在多種教學方法的變換中,極大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直觀教學法在地理課堂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幾乎在每堂課都要用到。如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地球的運動,如各種天氣各種氣候的景觀圖,讓學生在直觀教學中,更快的理解、掌握和記住了地理知識,特別是各種地圖的展示,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構建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學習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qū)劃一節(jié),“中國在世界的位置圖”“中國疆域圖”“中國行政區(qū)劃圖”都是不可或缺的地理教學用具。

  以上我在初中地理教學上的一些思考。教學反思是一個老師必不可少的成長過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會更多的去思考,讓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成熟。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9

  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就要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策略和發(fā)展,為學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打好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時間自主預習教材,但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預習的效率并不高。雖然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安排時間給學生預習了,但是學生預習時速度過慢,或者課前沒有預習,還是沒有太大的收獲。因此,課前學生預習對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非常重要,對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和交流展示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等都能得到發(fā)展。但是有的學生的預習效率低,所以教師要在預習的時候做好工作,安排好學生的預習。

  一、學生預習的時候的注意點

  1、精心設計預習的引領性的問題

  教師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備課的時候要把問題設置得更加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自發(fā)地想學習,教師不能逼著學生學,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總體的進度來科學合理地安排預習的時間,預習的時間科學自由調節(jié),讓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有信心完成,全面積極參與預習。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過于籠統(tǒng),讓學生有明確的預習的目標,要將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讓學生能夠找到答案,通過思考和交流能夠總結出答案,這樣就能增長學生學習的信心了。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好的預習的習慣

  教師要加強學生預習的指導和培訓。地理教學中,很多學生預習的時候只是填空,而不是有的學生那樣能在教材中進行適當地圈點,或者能在地理的圖中找到答案。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感覺到好的地理預習的習慣是可以通過長期的訓練加以提高的。很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后,覺得學習成績并沒有獲得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的環(huán)節(jié),這樣是不好的,教師不能僅僅重視在學生知識上的幫扶,更應該重視在學生學習方法上的幫扶。

  3、重視對自己的預習的評價

  我們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及時科學的評價,對于預習認真,預習速度快的學生,或者對于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的學生,教師都要給充分全面的肯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學生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

  二、掌握科學的好的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學生好的自主學習的.方法,也是學生行為習慣,也可以當作是地理作業(yè)。學生預習可以讓學生上課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心中有數,更好地學習新知識。初中地理內容繁瑣,抽象,學生可以通過預習來提高學習效果,可以擠出時間來預習課文。預習沒有定法,但是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給學生參考:

  1、做作業(yè)式的預習形式

  預習課文是按照“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的過程來進行,教師可以教學生當預習時做作業(yè),明確課文學習的內容和重點,難點等,記錄自己的疑惑,記錄課堂學習的重點,這樣來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時間長了學生就能感受到預習的好處,就能主動去預習課文,并形成好的預習的習慣了。

  2、瀏覽式的預習方式

  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運用快速瀏覽的形式,弄清楚學生自己弄不懂的問題,并加以標注,課堂學習中質疑,并在同桌小組討論的時候拿出來共同探討和參考,解決學習中的疑問。

  三、預習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1、活躍的課堂和學生,打破課堂常規(guī)的行動策略

  我們的預習的地理學習方式可以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預習,可以讓學生愿意學習了,會學習了,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敢于提出疑惑,提升學習的境界。此外,通過課前的預習,課堂再組織學生合作討論交流,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2、通過地理預習,張揚學生的個性

  教師通過預習和反饋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學生在預習和反饋中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學習起來更加激情滿懷,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學生愿意學習了,會學習了,課前預習,保證每個學生投入到思考、討論和相互評價和互動學習中,創(chuàng)造了學生完善個性的機會。

  3、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學會學習,敢于質疑,學會合作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學習,有了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就產生了研究問題的氛圍。有的問題預習的時候解決不了,課堂,課后可以研究討論。有的學生的奇怪的問題讓老師意外和驚喜。學生為了解決問題,也更加愛鉆研教材,拓展知識面,閱讀相關書籍,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習能力。

  4、增加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通過預習,課堂學習的過程,學生單干的機會少了,合作的機會多了,學習程度逐漸深入,合作意識都增強了,都意識到了預習的好處,合作學習的好處,實現了相互啟發(fā)和相互學習。通過課前預習,進行了自主學習,再經過課堂積極的交流,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樣就加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5、科學合理的預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科學合理的預習教學實踐后,學生的學習的上進心和學習積極性得到增強,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拓展地理教學的思路,增強了學生和教師對地理研究的重視程度。

  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科學有效的預習能讓教師也能重新審視自己,用新形勢、新理念武裝自己,完成教學觀念和教學角色的轉變,準確定位,優(yōu)化教學行為,備課更加科學合理,更有利于教師精講,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教學的內容。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

  不知道為什么,實踐了一年的合作學習,成績的突顯讓我確實看到了應試教育所不可企及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在不斷的提高,在學生發(fā)自肺腑的言談中,對學習對人生對生活的渴望與美好的期待都在悄然的扎根于學生的靈魂深處,學生對我的欽佩與感恩都讓我感覺到作為老師的一種滿足感和自豪感,雖然一直以來,我感覺自己也沒有做什么,只是做了一名老師本應該做的事情,但學生對我的仰慕與信任卻讓我在平淡的生活中尋得一絲絲心靈的慰籍,在課堂這個社會小舞臺的角色扮演上,在心靈和心靈碰撞的空間里,在創(chuàng)造思維激情的勃發(fā)里,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學生與老師其實是互助共勉的,相互激勵相互攜持,我們才走到了現在,也體驗到豐收的喜悅。但此時此刻我內心的不安也在隱隱約約的閃現,不知道自己在擔心什么,或許一路走來,曾經的享受課堂的激情,曾經夜幕靜謐下思維的`緩緩流淌,曾經夢想的執(zhí)著,都在褪掉鮮艷的顏色,輕車熟路的風景或許已經引不起我太多的眷戀和向往,冥冥之中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疲累,或許這一切在考驗著我曾經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也或許在擔心,自己的智慧不能滿足于日臻成熟的教學方式所要求的新的創(chuàng)造和改變,我有點感覺力不從心。

  當感觸于出外學習的一節(jié)課,看到人家成熟的合作機制,看到課堂上學生那飽滿的熱情和求知的渴望,以及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精彩的自信,我忽然感覺到自己所無法達到的高度,也忽然感覺到勢單力薄的孤獨,當看到小組長以主持人的身份將一節(jié)課演繹的猶如春晚的精彩,我內心觸動了,如此的課堂不就是求知,交往,審美的有機結合和統(tǒng)一嗎?而這樣的課堂不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嗎?而反思我的課堂,雖然學生看似熱熱鬧鬧的學習氣氛,但也掩蓋不了粗線條的單薄,學生飽滿的熱情或者僅僅是為了小組的分數和榮耀,而不是真正的把學習看成自己的內在需要,自己展示生命精彩的機緣,與我所倡導的讓學生做有智慧的人的目標還相差甚遠。當我試著將這種表面的方式挪移到我的課堂上時,才發(fā)現那僅僅是沒有靈魂的邯鄲學步東施效顰,是折斷了的枝葉沒有根部的滋養(yǎng),也許一切還得從長計議,慢慢做起。這一節(jié)課的嘗試,讓我感覺自己課堂的任重道遠和迷茫。

  靜心思索的一刻,我總再想,這一生我到底在追求什么?或許這個命題值得每個人去玩味深思!做最好的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簡單快樂就好!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1

  進入21世紀,中華大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

  隨著改革步伐的逐漸深入,一些問題也相繼出現,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尤為突出。新舊觀念發(fā)生劇烈碰撞,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期待著新的模式的出現。在這種形勢下,不僅學生,甚至連許多教師都明顯感到不適應,課堂教學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問題。

  如教師沒有真正樹立起服務學生、服務學習的思想,對組織學生學習的本質理解不到位。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不能靈活變動。不能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特別是思維過程。學生學習活動中探究性學習時間安排偏少。對合作學習的本質,高度結構化的學習缺乏深刻的認識,只簡單停留在課堂分組討論上。教師收集、制作資源能力低下,導致地理課程資源相對缺乏。對地理課程標準把握不準確,等同于過去的教學大綱。

  為此,我認為在初中階段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一、處理好新教學理念與傳統(tǒng)教學觀的關系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發(fā)揮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從以教材為主走向以學生發(fā)展為主。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疑問為主。從統(tǒng)一走向分散,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屏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把握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契機。要參透新課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內蘊涵的深層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論事,按部就班,錯失“動態(tài)生成”的施教良機。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角色轉換的關系

  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參與,上課是師生一起分享理解、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而再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必然使得教師的角色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和發(fā)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屏棄強制性的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語言、統(tǒng)一行動,淡化教師權威,允許多元思想并存。與學生真正建立一種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著精神交流與人格碰撞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平等的民主關系。

  三、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關系

  新課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即讓有閱讀能力的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書刊、網絡等,實現自主學習,實現在教師指導下的自我學習。在設計教學活動中,縮減統(tǒng)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討論、實驗、觀察及自主探究等等,培養(yǎng)學生個性發(fā)展。合作教學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合作交流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本質觀。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通過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多種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增加學生間的'互動時間和形式等。或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主動提出課堂合作學習的形式,自由選擇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手段。

  四、處理好學習活動與地理雙基的關系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實驗操作或深入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習,或者是從他人的經驗中通過再發(fā)現來學習。實踐證明,只有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條件地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自由發(fā)展。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融于有趣的活動中,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在“樂”中學。

  五、處理好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關系

  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學生們主要是在“聽”中學和在“看”中學。即學生聽教師講解,看教師提供的教具、圖片或音像,在聽或看后思考、記憶,這是接受性學習。新課程倡導研究性學習,即教師暫不把現成的結論給學生,而是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討。進而自己發(fā)現問題、自我思考問題、自行解決問題。和以前相比,更加注重過程。實踐證明,不管是重結論輕過程,還是重過程輕結論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才合乎課改的觀念。在學生經歷了研究性學習這一學習方式,還沒有得出規(guī)律性認識時,需要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講授。兩種學習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極端。

  六、處理好創(chuàng)設寬松氛圍與學生自律的關系

  新課程要求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但所謂的“寬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課堂上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調控能力,將課堂調控藝術與學生自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演繹到最佳狀態(tài)。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隨時監(jiān)控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律作用,及時提醒學生自覺遵守學習紀律,調整學習狀態(tài),以飽和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多交流、討論有價值的或有意義的話題,達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亂”的效果。

  七、處理好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關系

  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師備課時設計教學的主要出發(fā)點。從這個角度說,所謂的備課,實際上就是備學生,就是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所謂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不同的學生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學習計劃、學習方式和學習進度。教學設計應該只是一個教學構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藍圖。即使教師深入調查,也無法完全弄清所有學生的情況。所以,新課程的教案應該是動態(tài)性的,靈活多變的。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改變甚至完全拋開事先寫好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憑借已有的經驗,在構想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課后要及時反思和總結,進而修訂和完善教案。

  八、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系

  新課程認為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fā)展、人格構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是師生發(fā)展的平臺”。要求教師應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設計,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用教材促進學生發(fā)展,教會學會學習,發(fā)展情感,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著眼,整合教材、教具、圖書、資料、網絡、教師自身、學生等各種教學資源,以及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對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針對性的設計,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實施。從周圍地理環(huán)境和教材中優(yōu)選整合教學策略,優(yōu)選整合教學資源,從激發(fā)學生超越于知識之上的智慧、靈感、激情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面,來改善和優(yōu)化整個教學流程。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體制發(fā)生重大變革的今天,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盡快轉變教學觀念,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2

  在教學過程中,反思是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我們也充分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盡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識,為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這一學期的高一地理新課程教學工作,收獲多,反思亦多,F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一反思,以利于指導自己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1、反思是否已轉變了自己的角色

  教師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來積極思維與想象。

  2、反思是否已學會欣賞學生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

 。1)、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

 。2)、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

 。3)、尤其要注意贊賞那些智力一般、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這樣做,會有不少驚喜的`發(fā)現。

  3、反思是否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依賴性很強,這就需要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有一定成就感,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學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種有所作為、被人賞識的需要,他們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們的支持;需要有對其他同學的生活產生影響的機會;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等等。

  4、反思是否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多方面的知識,更能激起學生質疑、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就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養(yǎng)成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格。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學生自信敢為的同時,更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環(huán)境觀、資源觀、人口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總之,目前的新課改處于不成熟的探索階段,要正確、深刻地認識與理解現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舊的思維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審美打下扎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3

  最近在講解利用經線和緯線時,學生學習起來覺得很難,在第一個班講解的時候發(fā)現有點不協(xié)調。經線和緯線是本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理解掌握后對以后的地理學習,還是地理興趣的培養(yǎng)都是個關鍵點。怎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正好最近在學習理論的時候看到地理智能這一名詞,深有體會,我是不是可以從這里找突破口呢。

  地理智能,實質上是指一般認知能力和智力在地理學習中應具備和體現出來的能力和智力體系。能力是“指人順利完成某種活動的心理特性”。在學習地理知識時表現為能夠完成讀圖,從圖中了解所要表達的地理信息。智力則是“指人能順利從事多種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認識能力的有機結合,其中,以抽象思維能力為核心!彼尸F的是學生能將文字的內容返回到地圖上,會畫圖。

  如何在此課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智能呢。首先是重視和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學,為培養(yǎng)和發(fā)展智能打好基礎。例如,我第二班上課的時候,在學生能牢記經線和緯線的定義后,讓學生在地球儀上準確的指認出緯線和經線。就比在第一班上課時好的多,學生反映很積極基本上都能指認。在此基礎上畫出經線和緯線,從立體圖到平面圖,學生更容易接受。豎線表示經線,橫線表示緯線。然后順利的進行經度和緯度的講解。完畢后必須讓學生認識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0度和180度經線,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經線等,為下面的講解先作一鋪墊。

  其次是通過各種方法刺激學生對地圖的感知認識。培養(yǎng)學生正確讀地圖的方法和習慣,老師帶領學生一起畫地圖,加強學生對地圖熟悉度。在學習七大洲和四大洋那一節(jié),學生在簡單描繪世界地圖后,將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填寫在自己畫的地圖上,然后讓學生相互的指出畫的不足,進行修正,以加強各大洲和大洋相對位置的記憶。我想學生以后看到世界地圖就不會陌生。以后遇到填世界地圖時,會比沒有畫圖前得心應手的多。

  最后是到生活中去找地理事物和現象,以加強學生的記憶。這里的記憶,不是讓學生生吞活剝、死記硬背,而是指學生對地理事象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和再現。學習地理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體會地理在生活中的用處,知道學習地理知識的一些簡單的.原理對培養(yǎng)地理智能是最關鍵,也是最有影響的。如對地球公轉的現象的理解,學前引導他們感受四季的變化,學完了,得讓學生回過頭去感受一年中白天和黑夜時間的變化和正午時候影子長短的變化。學生自己能親身的感受到一年變化,夏季白天長,在校時間長,冬季相反。明白了緣由,對地理產生興趣,以后能去觀察世界的變化,自己總結原因。如我們在講解氣候特點時,讓學生自己概括自己生活的地區(qū)的特點,然后向周邊地區(qū)去擴張,由點到線,在到面的去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對生活感性認識基礎上,通過學習,轉變成理性認識,逐步提高了學生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觀察、記憶、思維能力,慢慢形成和確立正確思想觀點,提升和發(fā)展地理智能,最終學生的能夠全面發(fā)展。

  以上是我的一點不成熟的思考,本人感覺還是可以提升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和提高成績的。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4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的標志性體現。強調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潛力。本人從事地理教育教學近20年,經歷了幾次的課改,這次的課改,讓我感受很多,下方僅從地理教學方式上進行反思。

  一、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體驗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鬃诱f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地理教學過程就應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用心的情感體驗。

  此刻的初中生思維活躍,由于認識水平的局限性及觀念意識,普遍對地理科不重視,在課堂上的情緒不是冷漠呆滯就是惟恐天下不亂。如果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不更新,上課時只是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勢必造成學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興趣。因此,我們教師務必用“心”去施教,熱切地關注學生。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

  首先,我們教師的課前準備除了寫教案,更需要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資料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了解學生的需要,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忙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并能針對不一樣的學習資料,選取不一樣的學習方式。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角:一是用心的旁觀者,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狀況,思考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二是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啟迪思維,激勵斗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潛力,讓學生學習在“熱鬧”中“有序”的進行。以“34個省級行政區(qū)”(《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為例,該片段如果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中的講述法組織教學則效果不佳。從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角度出發(fā),教師嘗試以“快樂教學”中的巧用游戲法,采用多媒體技術制成“中國政區(qū)拼圖”,引導學生開展拼圖競賽活動,寓教于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化了課堂教學。具體操作如下:

  [教師啟發(fā)]簡要地介紹拼圖游戲的操作方法及競賽規(guī)則。

  [學生活動]學生出于好奇,躍躍欲試地進入競賽活動狀態(tài)中:

  第一輪:能夠看課本(《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七頁“1。7中國政區(qū)圖”),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于東北的3個省;二、位于北部邊疆的1個自治區(qū);三、位于黃河中下游的6個省、直轄市;四、位于長江中下游的7個省、直轄市;五、位于南部沿海的7個省、自治區(qū)、個性行政區(qū);六、位于西南的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七、位于西北的5個省、自治區(qū)。)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二輪:不能夠看課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三輪:正式開始競賽,不能夠看課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教師點評]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肯定。成績居前六名者,能夠獲得獎品(注:“中國政區(qū)拼圖”競賽游戲,在學生完成拼圖時電腦能夠自動記時)。

  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死”圖變“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游戲中體驗了簡單愉快的學習過程,實現了“快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了體現、創(chuàng)造潛力得到了提高。不難看出,一堂課的質量與教學法創(chuàng)新性呈正相關。

  再次,善于處理偶發(fā)事件,一要做到冷靜沉著,不急不燥,善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把偶發(fā)事件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和最短的時光內。二要充分認識和挖掘偶發(fā)事件所包含用心因素,善于引導,即使進行批評也不能埋沒了閃光點?傊,教師用自我熱切的情感去影響著學生,關注學生,使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其樂融融,興高采烈,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態(tài)度是越來越用心,信心是越來越強。

  二、注重雙方交流溝通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資料,求得新的發(fā)現,從而到達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本人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好處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構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透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好處建構,它不僅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意味著上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齊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僅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yè)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重視課本地圖的使用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并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搞笑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chuàng)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搞笑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應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fā)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用心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地圖是地理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僅能幫忙學生構成空間觀念,理解鞏固學過的地理知識,獲取新的地理知識,而且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潛力。地理新課程中附有超多的插圖,如八年級上冊就有120幅左右,而且種類很多,有示意圖、素描圖、景觀圖、統(tǒng)計圖、曲線圖、柱狀圖、餅狀圖等,并且均是彩色圖。應對這些種類繁多的地圖,作為教者,你想過沒有在地理教學中應怎樣充分發(fā)揮這些地圖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描圖、繪圖?怎樣將地圖變成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樣培養(yǎng)學生查閱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潛力?這些都是我們地理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僅要關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識,關注學生對知識目標的認知和追求,更要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關注學生潛力的發(fā)展和人生價值的確定,關注學生個性的張揚,注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主動探究,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針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想一想自我是否正在學習、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理論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學生心理動態(tài)的發(fā)展,是否想探究構建適應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目標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

  2、運用地圖,描述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

  3、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ǘ⿲W習目標分解細化

  1、通過簡單方法估算并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的比例,學會科學探究的'簡單方法,培養(yǎng)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

  2、運用地圖描述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

  3、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以及大洋、海和海峽。

  4、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5、了解人類認識地球面貌的歷程,增強熱愛科學、探究地理、造福人類的信心和決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虒W重點

  1、通過簡單方法估算并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的比例。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ǘ┙虒W難點

  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三、教學方法

  1、教法

  創(chuàng)設情景法、讀圖分析法、畫圖講解法、總結歸納法、啟發(fā)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2、學法

  情景感受法、地圖觀察法、圖畫圖話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的教學反思05-21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2-06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6-07

[必備]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6-15

初中課堂地理教學反思10-05

(推薦)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7-06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熱】07-08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推薦)07-10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精品】07-06

[精]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