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
章海玲20xx年10月28日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我采取反饋互動的備課思路,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提高學生的課堂活動密度,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合作學習高頻率地在課內(nèi)互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思維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補互促中共同提高。
我將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為以下兩個部分:
第一課時:介紹魯迅的生平。初讀課文,理清層次。學習語文的一、二段,感受人民對魯迅的愛戴和魯迅先生對青少年的關(guān)心。
第二課時: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體會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朗讀練習。
本課教學以第二課時為主,內(nèi)容是學習“談碰壁、救助車夫、關(guān)心女傭”三個故事。在教學中,我力求通過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增加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創(chuàng)造一個互動反饋的交流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協(xié)作精神,提高學習效率。
一、組內(nèi)成員的互相合作。為了避免合作學習中的雜亂無序,課前,我本著“條件均衡、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將班級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配備小組長,組織協(xié)調(diào)討論,使說的有次序,說的內(nèi)容有小結(jié),集體反饋、交流時,有代表承擔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
第二課時的教學,我由復(fù)習舊知引出全文總領(lǐng)句:“為什么伯父會得到那么多人的愛戴?”簡練的提問,將第一課時所學內(nèi)容和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nèi)容緊緊聯(lián)系起來,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然后總結(jié)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讀書找疑——互相質(zhì)疑——合作解疑”作為本課教學的主線。比如讓學生輕聲讀“談碰壁”的故事時,學生在小組中提出問題:“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先讓小組組織討論,最后全班交流。魯迅先生所處的年代離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相距很遠,理解“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有很大的困難,這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沒有空洞地講解,沒有包辦代替,而是采用了讓學生“讀
-思-議-再讀-再思-再議”的辦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地讓學生從句子表面意思的理解引入深層次的理解。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適時地出示小資料,幫助學生探索句子中內(nèi)含的意思。學生根據(jù)小資料的內(nèi)容,深思了魯迅先生當時的處境,深刻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這樣使每個學生均有收獲。 “關(guān)心女傭”屬于同一類故事,內(nèi)容簡單,一讀即可。通過學習三個故事,使學生感受到魯迅愛憎分明的情感,從而在心中樹立起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膫ゴ笮蜗,涌起無限愛戴之情。揭示出魯迅“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偉大人格,總結(jié)全文,照應(yīng)開頭,給學生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至此學生自然理解了魯迅逝世時人們的悲痛心情,再讀第一段“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睍r就能入情入境,升華情感,讀出形、讀出味,讀出神,從而達到“情我交融,情我一致”的境界。
二、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小組里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其他小組幫助。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擴大了信息量,拓展了合作的內(nèi)涵。
在學習第三個故事“救助車夫”時,第一小組和第四小組的同學都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不明白魯迅先生救助車夫之后,為什么變得那么嚴肅,還嘆氣!睂W生提的這個問題是課文的難點之一。如何突破這一難點呢?我鼓勵學生以競爭的方式展開討論,激活學生思維,使后進生也有機會參與,有收獲。通過激烈的討論之后,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
生甲:在當時的社會中,有錢人看不起拉車的人,把他們當牛當馬,魯迅先生對此非常憤慨。
生乙:魯迅先生從這個車夫的遭遇,似乎看到了全中國受苦受難的人,他救得了一人,救不了全中國受壓迫的勞苦大眾。
多么深刻的感悟!正是由于競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正是由于合作挖掘了學生中蘊藏的巨大潛力。
三、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在各小組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是學習的一員,深入各組,了解學情、參與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充當參謀和指導者,將學生
的討論引向深入,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自主探索,自主發(fā)展。在朗讀練習中老師也參與其中。如朗讀談?wù)摗端疂G傳》這個故事時,師生合作讀伯父和我的話,讀好后問學生:周曄,你為什么聽了我的話比挨打挨罵還難受?學生馬上能體會到原來伯父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批評我讀書馬虎。而且?guī)熒献髯x,入情入境,有利學生進入情境。
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迸發(fā)出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詞語。
但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總是留下一絲遺憾。如在研究伯父救護車夫之后的神情動作時,我因為時間關(guān)系以讀帶過。還有設(shè)計的小練筆也沒有完成。在第三課時時,我又重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推想一下,伯父在當時的情況下會想些什么時,我適當?shù)攸c撥,進行小練筆。于是,學生從天氣的陰冷寫到車夫的可憐,從一個車夫的窮困讀到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再引申到嚴重的社會問題??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的生活積累也會被激活,同學們聯(lián)系影視中的鏡頭想象創(chuàng)造,訴說這個車夫可能經(jīng)歷的種種痛苦與磨難,真正讀懂了伯父的嘆息,一個令人敬仰的伯父自然而然地展開在同學們眼前。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2
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多種閱讀方式促使學生多讀,以讀悟情。學生在我為他們作以簡單時代背景介紹后,學生對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有了較深的認識。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較深刻了。從而很容易理解魯迅先生的品質(zhì)。并決心以前輩為榜樣做一個高尚的人,當然通過教學,學生的概括能力也因為練習加小標題而得到了鍛煉。
在大問題背景下,進行小專題研究。在自學提示中,我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大問題:“魯迅先生為什么能得到人們的尊敬、愛戴?”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開放的要求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信,也給了學生一個自主感受、自主發(fā)揮的思維空間,學生都帶著自己的理解挖掘蘊涵在課文中的語言文字信息。而后進行的朗讀交流活動,學生通過展示獨特感悟?qū)人的發(fā)現(xiàn)有效地實現(xiàn)了與別人的共享。從而最大限度地去挖掘相關(guān)信息,并積極地對采集來的`信息進行整理加工、重組創(chuàng)造,將研究逐步引向深入。將學生的情感與當時的情境想結(jié)合,讓學生會從天氣的陰冷談到車夫的可憐,從一個車夫的窮困讀到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再引申到嚴重的社會問題??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的生活積累也會被激活,同學們會聯(lián)系影視中的鏡頭想象創(chuàng)造,眾說紛紜,訴說這個車夫可能經(jīng)歷的種種痛苦與磨難,真正讀懂了伯父的嘆息,一個令人敬仰的伯父自然而然地展現(xiàn)在同學們眼前。
學生的認識由膚淺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最終帶來了質(zhì)的變化。但自身仍存在不足之處,所以我會更加努力地鉆研教材,讓學生學的快樂。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3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第五單元的課文,而且學生對魯迅先生也不了解。因此教學本課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課外資料為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如果不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學生就無法理解課文當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因此,課前我布置學生從幾個方面搜集魯迅先生的資料:魯迅的生平、魯迅的故事、魯迅的作品、魯迅的照片、他人眼中的魯迅等。在第一課時的時候,我引導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并隨機進行補充,讓學生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為理解課文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
2、整體入手:本文脈絡(luò)清晰,敘事清楚,中心突出,因此我選擇了整體感知內(nèi)容,直奔中心的教學方法,即整體感知,局部體會,再回到整體感悟上,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基礎(chǔ)。
3、以點帶面:在課文第一段教學中,突出一句話,抓住一個詞,圍繞這句話,這個詞,分析課文,并引導學生反復(fù)閱讀加深理解,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
4、強化訓練:訓練點要準,要考慮到教材實際,更要考慮到學生實際,難易宜適度。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根據(jù)第一段場面描寫的方法寫自己熟悉的一個場景,從學生的交流看效果好,學生習得了寫場面的方法。
總之,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讓學生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為第二課時準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深刻感悟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打下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在教學時我采取自學、自悟、自得,然后小組交流,接著全班交流,并上臺展示。這樣使全員參與,生生互動。在交流時學生上臺展示,大膽寫出了魯迅對自己的印象,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在交流完每個事件時,我都用巧妙的過渡語連接到全文的情感主線第一段,學生帶感情朗讀:我想到從此再也不能見到伯父的面了??.滴下來。加強了對魯迅合作者的情感交流,我看到有些孩子讀到這兒眼圈紅了。
2、學生能抓住關(guān)鍵句子和詞感悟魯迅,評價魯迅。我再適時加入資料補充,拓展了孩子們對魯迅深刻的了解。在回到第一段時又補充了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片段,全文評價魯迅后,展示了藏克家的《有的人》進行朗誦孩子們聽了朗誦對魯迅的敬佩之情越來越深。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使學生的思維又一次被激活,他們在想象的過程中進行著思維,體驗著創(chuàng)造成功的喜悅。
3、結(jié)尾我讓學生把課前搜集到的魯迅名言送給同學:1.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和血。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工作上。讓學生從魯迅身上受到教益。
不足之處
1、開始自學時應(yīng)給學生留自學時間再小組交流,而我卻讓他們直接小組合作,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2、學生提到魯迅愛孩子的情節(jié),我沒有往透處點撥,讓學生理解到魯迅到廣大青少年的關(guān)心和愛護,他把希望都寄托在青少年身上。
這幾點是我上完這一節(jié)公開課后的反思,可能會不夠深刻,或不夠全面,甚至會有些零亂,但這樣的反思能促使我不斷進步。
總之,上完這節(jié)課,我對自己也有了新的認識和評價,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我回揚長避短,再接再厲,努力使自己成長為創(chuàng)新型教師。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4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告訴我們伯父是一個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
通過隨后的'課堂實踐,尤其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還是發(fā)現(xiàn)了諸多不足之處,總結(jié)如下:首先,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因為沒有研透教材,所以我在授課時對于課文二三部分的講解過于簡單化,沒有將內(nèi)容講透,沒有引導學生根據(jù)問題找出相關(guān)語句進行體會理解。今后,要改變對答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多引導學生根據(jù)閱讀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答案,學生之間開展互說互評。
本課教學我覺得自己有以下兩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有常規(guī)可循的,但方式方法不必固守一律,可以多種多樣,要因不同教材、不同教學要求、不同教學對象而有所變化。這是在教學實踐中常中求變的一個可貴的創(chuàng)造!段业牟隔斞赶壬饭卜治宥,我不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程式,由課文開頭向末尾講,而是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先講二到五段(二、三段已在上一課時講完),最后再講第一段。
在本節(jié)課里,我對課文中的基礎(chǔ)知識字斟句酌,從不放過。
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貴品質(zhì),從而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我這樣做,包含著幾層意思:一是從誘發(fā)感知入手,啟發(fā)學生的認識;二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學生將認識在實踐中具體體現(xiàn)。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5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
教學時先以“魯迅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引入,因為學生們讀了課文,而且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整體初步感知,對于魯迅這個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學生們很愿意把自己的自學收獲通過這一問題展示出來,學生們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
為了突破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在學生談體會抓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深入體會時,學生們各抒己見,談出了自己的自學所得以及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這時,我適時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的為人,簡介時代背景,進一步體會其高尚的品質(zhì),學生們積極思維,水到渠成,突破了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
文中的“談碰壁”“救助車夫”兩部分充分表現(xiàn)了伯父魯迅愛憎分明以及幽默、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這兩部分,再抓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的同時,為了讓學生與人物的'情感融為一體,我多次讓學生通過默讀,小聲讀,分角色讀等形式,充分體會人物情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以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不足之處:
一、如何做到向40分鐘要質(zhì)量,40分鐘學生們應(yīng)學到什么?
講了這節(jié)課,再結(jié)合平時上課的情況,自己感覺這堂課中學生所學到的東西膚淺,不深入,再結(jié)合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相差深遠。而且,我上課教學節(jié)奏很慢,總完不成預(yù)先設(shè)計的教學內(nèi)容。
二、如何做到使學生在整堂課中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樂于學,想辦法學?
一堂課上,只有半數(shù)學生能夠注意聽講,積極發(fā)言,而其他的則只做旁觀者,坐在那里默不作聲,是積極思考而不愿表現(xiàn)自己,還是根本不動腦坐在那里只顧自己呢?有時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wù)顧忌不過來,于是課堂效果總是不理想。一直以來,總在想辦法如何使學生在積極思考、活躍氣氛中學習,而且一直努力去做。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6
不久前,我上了一節(jié)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質(zhì)疑導學法組織教學。我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并且看看有什么問題,讓他們寫在書本旁。
在反饋時我叫同學們把自己讀課文中遇到的問題寫在黑板上,然后問大家喜歡研究哪一個問題,并讓研究同一個問題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結(jié)果證明這一教學方法取得了成功,學生不僅提出了許多有價值、值得研究的問題。同時在研究時小組成員積極合作共同探討,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研究的很有深度,對文章的'內(nèi)容提出了許多有個性的見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從這個片斷中使我認識到了學生的潛能是無窮,只是我們沒有去認識到,沒有去進行挖掘,教學中我們常常擔心學生沒能把老師講的聽明白,不能把教材內(nèi)容掌握好,因此教師常常包辦學生的學習。其實,我們應(yīng)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他們完全有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學習。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7
有遺憾的課堂留給我們的是什么呢?除了遺憾,還應(yīng)該有進步的空間吧!
——題記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對于老師同樣適用。這一次我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一課時,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充分準備所以犯了許多不應(yīng)該的錯誤。
之所以決定上一課時,除了因為之前聽了很多一二年級的識字課,老師們平常交談中想知道高年級一課時是怎樣上的。也因為在聽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一、二課時沒有明顯區(qū)分,課時目標不清晰,所以在我們五六年級集體備課的時候,我上一課時的想法得到了認可。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除了進一步明確了一課時的課時目標,還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我總怕上的內(nèi)容少了,所以挖了不少“語文點”。當時就有老師告訴我:“不要怕沒內(nèi)容上,40分鐘一晃就過去了!焙髞淼恼n證明了這句話是相當正確的。
這節(jié)課我采用直接導入的方式引出課題,然后帶領(lǐng)學生對比三個題目感受原題目對魯迅先生的懷念和崇敬。接著安排了三次讀,初讀識字;再讀,整體感知;三讀,了解敘述順序。結(jié)果下課鈴響了以后,三讀還沒有開始。
我感覺這節(jié)課上,自己的語言多了。另外,雖然留給學生的活動時間很多,但是也有好多是可以節(jié)約下來完成第三次讀課文。比如,對于六年級的學生,勾出文中的生字詞在指名領(lǐng)讀,這個步驟完全可以省略,而當時我居然喊了兩個學生來讀,這里就花了6分鐘左右。還有當堂聽寫的環(huán)節(jié),完全可以聽寫完后學生兩兩互改,統(tǒng)計各小組滿分人數(shù)加分,應(yīng)該用5分鐘左右可以完成,而當時我一一給滿分的學生檢查,也耽誤了4分鐘左右的時間。就是由于前面花在初讀識字的時間多了,所以后兩次讀的時間不夠。
課結(jié)束以后,我一直遺憾于自己沒有能完整展示自己的課堂,因為“再讀”和“三讀”才是這節(jié)課的亮點,但是,由于之前的考慮不充分導致課程節(jié)奏拖沓啰嗦,課堂效率不高。怎樣才能使下一次的課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我想到了以下辦法:
1。充分準備。
2。一定要想清楚這節(jié)課的`目標是什么,重難點是什么,在那個部分花的時間應(yīng)該多些。上課要有直奔目標的感覺,不能在“路途”中隨意耽誤。
3。為了保證課堂的高效,有些任務(wù)學生能獨立完成的應(yīng)該留到課后完成。
4。如果是這樣公開展示的課,還是應(yīng)該把每個環(huán)節(jié)要花多少時間計算好,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我這次上課的情況。
5。把平時的每節(jié)課都當成比賽課來練習,增強時間觀念,提高課堂有效性。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8
今天,神農(nóng)架林區(qū)教研室操主任,吳主任及九湖中心學校的王主任和劉主任蒞臨我校,對我和劉佳兩名20xx年省招新機制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了指導。今天我講的這篇課文是魯迅的侄女周曄在魯迅先生逝世9周年時寫的一篇紀念性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課后,四名主任分別對我和劉佳老師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了耐心,細致的點評和指導。我也認真地對今天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了反思。
今天我的課堂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失誤:首先,自己心里發(fā)怵,因為小學生如果想真正理解魯迅的`文章,必須要充分地了解這個人,而要想充分了解魯迅,又必須先去了解魯迅所處的時代。對于介紹這段歷史,我是沒有作好充分準備的,因為自己本身就不夠了解那個時代,況且就算略知一二,讓學生充分理解也是很困難的。由于自己對于講清魯迅并沒有把握,加之沒有對自己準備的多媒體材料作充分的了解,造成了課堂短暫冷場。其次,過渡不夠自然。從字詞講解過渡到課文講解時,我忘了對上一環(huán)節(jié)作總結(jié),造成了過渡突兀,學生一時難以接受老師布置的新任務(wù)。最后,我想對自己的表達能力作出反思。作為一名非專業(yè)語文老師,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有欠缺在所難免,但如果不認清自己的不足并提前作好充分準備就是自己的失責了,畢竟作為一名老師,表達能力方面的自我訓練和提升是我們教學職責的重要部分,如何讓自己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是我們每名老師需要訓練的重要教學能力。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作好最最充分的準備,“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僅是形容的演員的工作,也是形容老師的工作。老師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良心負責。想象自己的每節(jié)課都有其他老師在場聽課,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完成每一節(jié)課。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9
執(zhí)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我遇到了以下問題:
。、教學應(yīng)當是預(yù)設(shè)與生成相益得彰的:
但在教學中,我只顧著講教學設(shè)計步步為營地進行實施,對教學現(xiàn)場學生提出的一些疑問,以及產(chǎn)生的認識和感悟,沒有做到及時捕捉,只是輕描淡寫、蜻蜓點水地點到,甚至忽略不計,沒有使之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礎(chǔ),更沒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資源。
。、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由于學生基礎(chǔ)的差異,知識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對于這個問題的感悟也就處在不同的層次上,但是,我拘泥于尋求惟一的答案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缺乏敏銳的洞察和不失時機地充分利用,沒有真正把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教學行動中去。
因為上述原因,本課的教學顯得教條而不靈動。
其實,課堂上即時呈現(xiàn)的.動態(tài)生成資源是格外可貴的,因為它反映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在以上的生成資源面前,倘若能及時調(diào)整教學預(yù)設(shè),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感悟,組織教學,學生不才能不但讀懂、悟透,而且更有興趣,課堂也會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氣息。
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它永遠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應(yīng)變能力,鍛煉教學智慧,增強教學技藝和魅力。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0
當學生們讀到《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中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現(xiàn)出難以忍受的痛苦時,一個學生舉手問:老師,飽經(jīng)風霜是什么意思?剛說完,有個同學接口說:是形容一個人老唄!其他的同學聽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見,紛紛議論起來。這時,我靈機一動,前兩天,我讓同學們寫了猜猜他是誰──描寫人物外貌,同學們非常感興趣,而且寫得很成功。這次,何不用這個成語再來練習描寫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沒急著解釋這個成語,而是引導學生:你在生活中見過飽經(jīng)風霜的人嗎?怎樣從外貌上看出他是一個飽經(jīng)風霜的人呢?這一問又掀起了議論高潮。
學生甲:我在登黃山時遇到一位挑山工。
他長得什么樣子呢?我饒有興趣地問。
這位挑山工大約五十來歲,臉黑黝黝的,皮膚特別粗糙,眼睛里布滿了血絲。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壓彎了
你有一雙慧眼,看來你已經(jīng)體會到了飽經(jīng)風霜的含義了。還有誰想說說?
學生乙:我家對門有個修車鋪,修車的是個老爺爺。老爺爺兩鬢斑白,一張古銅色的臉,顴骨高高突起,額頭上刻滿了深深的皺紋。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會裂開幾個口子。每次見到我,他總會微笑著和我打招呼。
你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我贊許地朝他點點頭。
也許受到剛才兩個同學的啟發(fā),其他同學也都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一個學生說:我的伯父工作特別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許多。由于長期在海上捕魚,他的`臉被海風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沒有上釉的陶器。
又一個學生說:我的奶奶是個農(nóng)民,頭發(fā)全白了,額頭上的皺紋像刀刻一般,青筋暴綻的手上布滿了老繭。
學生的話匣子一打開,猶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源源不斷啊!我欣喜地對學生說:你們真棒,剛才的討論就是對飽經(jīng)風霜最好的詮釋。你們想把剛才說的寫下來嗎?學生興致盎然,欣然提筆,埋頭寫了起來
【反思】
在這堂課上,如果當時老師只是把飽經(jīng)風霜的含義直接地解釋給學生聽,學生雖然知道了這個成語的意思,但不一定能深刻領(lǐng)悟到它的含義,并進而靈活運用它。再說,平時學生作文,一是常為沒有寫作材料發(fā)愁,覺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是寫出來的文章假話、空話、套話比較多,言不由衷、無病呻吟的現(xiàn)象也比較普遍。因此,面對此情此景,我隨機應(yīng)變,巧妙地利用了動態(tài)生成資源,使一個成語成了學生練筆的好素材。這樣做,不僅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保護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而且,讓學生通過聽、想、說、議的過程,把直觀感受和抽象思維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從而激發(fā)了學生觀察、思考、練筆的興趣。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1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用倒敘的方法記敘了“悼念伯父”、“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關(guān)心女傭”這五件事,作者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告訴我們伯父是一個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達了對伯父深切的敬愛之情。
在備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領(lǐng)悟的方式,理解并感悟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如:“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之后通過美讀表達人們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教學流程上,緊緊扣住為什么會愛戴‘伯父’”這個問題來展開,并以填空伯父魯迅先生是一個()的人,作為每一段的小結(jié)。這樣,隨著學習過程的深入,學生自然而然地對“伯父為什么得到各色各樣的人的愛戴?”這一問題越來越明白,答案會越來越豐滿,越來越完整,最終得出:因為伯父關(guān)心青少年、敢于與惡勢力作斗爭、同情和關(guān)心勞苦大眾,所以得到廣大青少年、進步人士和勞苦大眾的愛戴。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對魯迅先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2
【教學實錄】
學校里開展評教評學活動,我決定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第二課時,我先作適當?shù)囊龑,然后進行救護車夫這一事件的教學。我要求學生先讀一讀這件事,并叫學生用波浪線線畫出顫動自己的心靈的句子,且思考是什么觸動了你的心靈?
下面是教學實錄:
師:誰來讀一讀讓你的心靈為之一顫的句子。
生:讀句子。
(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
師:你能說一說這兩句話為什么觸動你的心靈嗎?
生:我覺得周曄的爸爸和伯父非常關(guān)心車夫,具有助人為樂的精神。
師:是啊,一個助人為樂的人,怎能不讓人感動呢?請你再讀一讀這兩句話,讀得讓大家都能有所觸動,好嗎?
生:再讀這兩句話。
師:你們看課文的插圖。
(周曄父親和她的伯父救護車夫的圖片。)
師:魯迅哪個動作最讓你感動?
生:半跪著。
師:你們大家都贊同嗎?
生:贊同。
師:誰來做一做“半跪”的動作。
生:一個學生上講臺做了一個半跪的動作。
師:你覺得半跪著有什么感覺?
生:有點吃力。
師:讓我們再快速地、有選擇地讀一讀這件事,想一想:魯迅為了誰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半跪了多長時間?
生:朗讀與思考。
生:魯迅為了一個車夫在北風怒號的條件下跪了很長時間。
師:一下子就能找出“北風怒號”這一關(guān)鍵性的詞語,你真了不起。
生:魯迅為了一個普通的車夫在寒冷的條件下跪了很久。因為事情開始的時候是黃昏,而事情結(jié)束時已是天黑了。
師:你真會讀書,連黃昏、天黑了這一時間的變化都逃不過你的眼睛。
生:魯迅為了一個沒有地位的車夫,在天氣惡劣的條件下,跪了很長時間,因為他們把車夫扶上車子,還拿鑷子給車夫夾碎玻璃片,有硼酸水洗腳,敷藥,最后還要扎繃帶。在寒冷的條件下要完成這些動作,肯定需要很長時間。
師:說得多好哇,多會動腦子的一個孩子呀。請你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其他同學閉目想象一下這一幫扶的過程。
生:一生讀句子,其余學生閉目想象幫扶過程。
師:是啊,就這樣在凄風冷雨中跪著的可是當代的大文豪,一代名流魯迅先生呀!你覺得這一跪,跪出了什么?
生:跪出了他對車夫的關(guān)心。
生:跪出了他對勞動人民的關(guān)愛。
生:跪出了他對貧苦農(nóng)民的同情。
生:跪出了他助人為樂的精神。
生:跪出了他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師:說得真好啊。老師真希望你們能把這一經(jīng)典的視覺形象刻在心里,也希望魯迅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陪伴你一生的成長。讓我們再用崇敬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生:學生深情地齊讀這兩句話。
【教學反思】
一、片段人文性的追求
這一片段的`教學中,我在“半跪”上濃墨重彩,可謂化了一翻心思,其用意無非是想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魯迅,走進魯迅的心靈深處。結(jié)果出乎意料的是有位學生竟然說出了魯迅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這讓我大為振奮。我想,學生一定會記住這一經(jīng)典視覺形象,魯迅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會陪伴學生成長。這就是育人,也可謂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有位教育專家說:什么是教育,只有當學生什么都忘了的時候,他腦子里還能留下的印象,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我的這一片段的教學目標達到了這一育人的效果。我的學生一定會記住這一經(jīng)典的“半跪”形象,記住魯迅的“俯首甘為孺子!本。
二、語文工具性的實現(xiàn)
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本片段的教學,老師讓學生反復(fù)地情讀,并結(jié)合想象魯迅幫扶車夫的過程,使學生讀思結(jié)合,讀悟結(jié)合,實踐了語文閱讀教學“以朗讀為中心,以情感為核心”的先進教學理念,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促進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進一步地提高。
三、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
“畫出讓你的心靈為之一顫的句子,并思考是什么觸動了你的心靈?”這一問題的設(shè)計從思維與情感兩個角度出發(f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及從語言中捕捉情感因素的能力。這樣設(shè)計不僅能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還能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細膩性,豐富學生的情感。
“魯迅為了誰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半跪了多長時間?”這一問題的設(shè)計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從課文中去發(fā)現(xiàn)重點詞句,與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這勢必要認真,要思考,要圈畫。這也是良好讀書習慣的開始。
從本片段的教學效果來看,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這兩個目標都得以很好的實現(xiàn)了。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3
本單元學習,第一課主要學"寫法",第二課主要學"讀法",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帶著學生自主閱讀,自由匯報及提煉概括理解文本的過程了。課文雖然比較長,但導學的問題卻很簡單,一是作者回憶了伯父魯迅先生哪幾件事?從中你體會到魯迅是個怎樣的人?自主閱讀就此展開。
幾件事?從擬寫小標題開始,學生預(yù)習后,普遍提煉四個字標題,我們再壓縮,再思考,再歸整,四個小標題很快出來,學生上臺板書,不亦樂乎!
怎樣的人?從匯報讀書體會說起,聚焦段落,找到重點詞句,學生還是能說出個一二三,最有意思的'就是標題后對應(yīng)人物品質(zhì)的提煉了,共同努力下,還是讓學生板書,并從中發(fā)現(xiàn)秘密,談水滸一一語重心長育后人;說碰壁一一借題笑罵世道昏;救車夫一一多少愛心多少恨;勸女傭一一關(guān)心別人忘自身。對齊,押韻,并能從中再提煉"愛憎分明",有思考的過程,更有收獲的快樂!樂在讀中!
重點的句?借匯報時機強調(diào),如"還是我的記性好""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又如"清晰而嚴肅,嘆氣的表情",說一說,讀一讀,了解"話外音",初步感受魯迅以筆為武器,如何寫出文字的力量,如此可見一斑,學生能了解一些,但很深體會并沒有。
拓展的資料?借板書的梳理,我為學生深情朗讀,全班專注而投入地傾聽,蕭紅,巴金的文章與"我"的懷念,構(gòu)成一個整體,魯迅先生深受人們的愛戴,因而那么多人懷念他,追悼他!學文至此,感動之情引發(fā)共鳴!
遺憾亦有!話說文章學得流暢,我本交排順著讀法走出來,為自己前一天的作文中選擇的事例,擬寫出小標題,檢測讀與寫的效果!無奈時間有限,思考的貫穿課內(nèi)外鏈接讀與寫的環(huán)節(jié)未能實現(xiàn)!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4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悼念伯父”、“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關(guān)心女傭”,告訴我們伯父是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達了對伯父深切的敬愛之情。
這一課應(yīng)怎樣上,課前我翻閱了一些資料和別人設(shè)計的教案,我進行了認真地思考和備課:首先、整體入手:因為文章是個系統(tǒng),教學中教師應(yīng)有一個整體觀念,整體感知,局部體會,再回到整體感悟上。這樣學生所學不是一些零碎的東西,而是對課文完整的認識。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脈絡(luò)清晰,敘事清楚,中心明確,因此備課時選擇了整體感知內(nèi)容,直奔中心的教學方法,提綱挈領(lǐng),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基礎(chǔ)。
其次、以點帶面:教學中,最忌諱的是逐詞逐句地分析講解。在課文第一段教學中,突出一句話:魯迅先生受到人民的愛戴,抓住一個詞:愛戴,圍繞這句話,這個詞,分析課文,并引導學生反復(fù)閱讀加深理解,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
加強語言訓練:加強語言訓練已成共識,如何加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認為有兩點:
1、訓練點要準,要考慮到教材實際,更要考慮到學生實際,難易宜適度。比如“張冠李戴”、“囫圇吞棗”二詞在課文中都有上下語境可作理解參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再弄清兩者關(guān)系,并據(jù)此說因果句,這樣訓練點選擇就較為適當。
2、訓練應(yīng)扎實,不應(yīng)架空。這兩詞的`教學立足于課文,不僅加深學生對詞語意思的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了諸多不足之處:首先,在教學中講的還是過多,啟發(fā)學生的太少,擔心回答不上來和時間不夠而直接引出答案,這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訓練。今后,要多引導學生根據(jù)閱讀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最終找出答案,這樣就能拓寬學生多樣化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5
本課的講授有以下幾個反思:
1、遵循常規(guī),教中求變: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有常規(guī)可循的,但方式方法不必固守一律,可以多種多樣,要因不同教材、不同教學要求、不同教學對象而有所變化。這是在教學實踐中常中求變的一個可貴的創(chuàng)造!段业牟隔斞赶壬饭卜治宥危也皇前凑諅鹘y(tǒng)的教學程式,由課文開頭向末尾講,而是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先講二到五段(二、三段已在上一課時講完),最后再講第一段。這樣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將部分和整體有機地銜接起來,整個教學過程重點突出,安排緊湊,氣氛活躍,效果顯著。
2、既重文字,又抓思想:
在本節(jié)課里,我對課文中的基礎(chǔ)知識字斟句酌,從不放過。如對第三段開頭兩句話的歸納棗時間、風勢、天色、行人以及寒冷的程度;對“淌”“流”“滴”等詞語的辨析比較;對“扶、蹲、跪、來、洗、敷、扎”等動詞的推敲,無不精雕細鏤。更可貴的是,在語言文字的講解過程中,啟發(fā)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貴品質(zhì),從而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我這樣做,包含著幾層意思:一是從誘發(fā)感知入手,啟發(fā)學生的認識;二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學生將認識在實踐中具體體現(xiàn)。這兩層意思又都緊密地聯(lián)系語言文字訓練,既提高學生的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又鍛煉了語文能力,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豐富想象: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境,體會作品的意境,深刻地理解課文。在本節(jié)課里,我結(jié)合課文娓娓地創(chuàng)設(shè)了一段黃包車夫在嚴寒的黃昏拉客覓食的凄慘情境,使學生如聞共聲、如臨其境,引起了感情的共鳴,收到了應(yīng)有的效果。想象力是學生智力中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蔽以谥v課中,把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其作法是:
1、運用插圖,啟發(fā)想象;
2、結(jié)合課文、展開想象;
3、延伸情節(jié),豐富想象。
在本節(jié)課,我結(jié)合課文,引導學生想象魯迅先生可能會回答的話,既幫助學生悟出課文的真諦、又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動活潑的思想教育。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02-08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06-01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06-13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06-07
(熱)《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07-08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精品)07-07
(精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07-08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經(jīng)典15篇]07-10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片斷及反思04-15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14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