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時間:2022-01-08 08:45:0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推薦】物理說課稿匯總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物理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物理說課稿匯總七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是應聘初中物理的 號考生,今天我要說的是 版 年級物理 冊第 章第 節(jié)〈 〉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幾個方面來說這節(jié)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從被動到主動,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學習了 和 等知識的基礎引入的一節(jié) 課(概念課,規(guī)律課或實驗探究課),本節(jié)內容又是學生學習和 等后續(xù)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jié)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2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jié)教材內容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如下:

  A 知識與技能

  B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

  通過實驗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物理學習,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蘊含物理知識,物理就在身邊,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

  物理的興趣;

  通過實驗養(yǎng)成愛動手的好習慣和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他們求知欲強,思維活躍,但是他們剛接觸物理,他們的'抽象邏輯

  思維還需要直接經驗的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事物和現象引入知識,加強直觀教學,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九年級學生是初中的畢業(yè)年級,學生的心智較為成熟,認知水平比剛接觸物理時有了很大的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進一步加強。但是,九年級學生往往不愛發(fā)言,課堂氣氛比起八年級學生沉悶,需要教師積極靈活的調動

  三教法與學法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fā)思維,教會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為主導作用。因此,本節(jié)課綜合運用直觀法、講授法、討論法。

  說學法

  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激發(fā)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自主、討論的課堂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本節(jié)課學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四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將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第三環(huán)節(jié):感悟收獲,課堂小結。

  第四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鞏固升華。

  五課后反思

  在這一節(jié)課的設計上,我根據新課標精神,以現代教學觀為指導,以實驗活動為基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相信,通過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學生會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收獲。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謝謝!

物理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超重與失重》是司南版必修1第六章“力與運動”第4節(jié)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本章主要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內容教學的好壞關系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敗,因此本章的教學尤其重要。本節(jié)的主要教學內容有:1.超重現象;2.失重現象。自從人造地球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的發(fā)射成功以來,人們常談到超重和失重。與生活、生產緊密聯(lián)系。結合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yǎng)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現象

  2.知道超重和失重產生的條件

  3.能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釋超重和失重的現象

  4.能用超重和失重現象解釋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滲透“學以致用”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并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本節(jié)的重點是:超重和失重現象的實質;教學的難點是: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計算有關超重和失重問題。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fā)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現象。通過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分析分析超重和失重的實質,并利用實例來引導學生對超重和失重現象分析。用例題的形式,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釋其本質。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演示實驗法、例題講解法,歸納總結并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在學習了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上,來引導學生分析超重和失重現象,在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分析。并通過實例講解,使學生能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釋超重和失重現象的本質。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松、自主、討論的學習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教師通過提問復習:牛頓第二、第三定律的內容;并利用視頻展示:翻滾過山車錄像片段。學生注意觀察、思考、討論。教師小結,提出有兩個物理現象(超重和失重)與本節(jié)課有關。并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教師做課本118頁的迷你演示實驗,學生注意觀察。教師讓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并引導學生把實驗轉化為物理模型,進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計算,并比較。引出超重的概念(物理學中把物體對懸掛物體的拉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進而利用119頁例題講解,鞏固受力分析的解題思路,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計算。

  教師舉例(人在電梯里,電梯上升時;電梯下降時),人有不同的感覺?引導學生分析電梯的上升與下降時,人的受力情況。知道上升時,是超重現象;通過類比方法,來解決電梯下降時,得到人受到的合力比重力小。引出失重現象的概念。并通過例題的講解來分析、鞏固超重和失重現象。教師總結本節(jié)的內容,(有時間的話)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wěn)定性。最后布置作業(yè)。(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物理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電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知道從發(fā)電廠的發(fā)電機和電池中都可以得到電。

  2、教育學生注意節(jié)約用電。

  教學準備

  1、說明電與人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掛圖或錄像。

  2、手搖發(fā)電機。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電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指導學生認識電的來源。

  3、教育學生要節(jié)約用電、保護環(huán)境。

  談話: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作用是非常大的,電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第8課“電和我們的生活”。(板書課題)

 。1)提問:日常生活中哪里要用電?

 。2)學生討論后回答。

 。3)師生小結:看電視、洗衣機洗衣服、電燈、電腦、移動通訊等都要用到電。

 。4)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電?

 。5)學生分組討論。

 。6)學生回答。

  (7)小結:在現代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電,可以說,沒有電,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困難,工農業(yè)生產、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幾乎要停止。

  (1)提問:電與我們的生活這么密切,那么,電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2)學生討論后回答。

 。3)出示“手搖發(fā)電機”,提問:這是什么?你們認識嗎?

  (4)演示實驗:手搖發(fā)電機使小電珠亮起來o(教師邊講邊演示)

 。5)講述:剛才,老師用手搖發(fā)電機得到的電比較微弱,它遠遠不夠我們生活用,而且也很麻煩。那么千家萬戶的家用電器,工廠、農村生產所用的各種機器用的電是從哪里來的呢?

  (6)學生閱讀課本第26頁,說說電是從哪里來的。

 。7)學生回答。

 。8)小結:常用的電的來源有兩種,一種從發(fā)電廠,通過火力(蒸汽力)、水力、風力、原子能的力量推動發(fā)電機轉動,產生很大的'電流,再通過輸電設備送到各家各戶,供生產和生活使用。如遍布全國各地的火力發(fā)電站,利用水力資源的水力發(fā)電站(長江上建有我國最大的葛洲壩發(fā)電站,以及正在建設中的三峽水電站,黃河上的龍羊峽、劉家峽水電站……),草原上的風力發(fā)電站,還有建在浙江、廣東境內的秦山、大亞灣核電站,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江蘇連云港核電站等。

  另一種是從電池中可以得到電。電池的種類很多。請同學們看圖,介紹幾種電池:鋰電池、普通干電池、鎳鎘電池、紐扣電池。普通干電池可用在手電筒內,有的還可用在遙控器、尋呼機內,充電電池用在移動電話上,積層電池用在電警棍、監(jiān)測設備中,紐扣電池(銀鋅電池,)可用在計算器、電子手表中。另外,還有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電池的特點是使用方便。

  (9)討論:你們家里使用的各種電器分別用的是什么電源?

 。1)談話:電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器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電的用量也越來越大。目前我國正在不斷提高電的生產能力,以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但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能源還是要提倡的。請同學們談談怎樣節(jié)約用電。

  (2)(看課本第27頁的3幅圖)提問:你們說一說怎樣才能節(jié)約用電?

 。3)學生討論。

 。3)師生小結:課本第27頁第1幅圖是使用節(jié)能燈。第2幅圖片是使用空調器時又打開了窗戶。這是不對的,因為室內不密閉,開空調就不能很快地升溫或降溫,浪費了電。第3幅圖是白天要用自然光。

 。5)出示錄像或幻燈。(用一些數據或實例來說明如何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用電也就是節(jié)約能源和保護環(huán)境)。

  課后感受

  學生對于電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基礎,安全用電方面應加強教育。

物理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要想游刃有余的把控課堂,必須熟悉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接下來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分子的熱運動》選自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3第七章第2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第一是擴散現象,第二是布朗運動,第三是熱運動。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了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為本節(jié)內容的探究打下了基礎,本節(jié)課的學習也為學生之后理解微觀世界做好了鋪墊,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二、說學情

  接下來我來談一談本階段學生的特點:

  高中的學生動手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較成熟,生活經驗豐富,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在課堂上我會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把課堂還給學生,結合生活實例與學生積極互動,更多的讓學生自己動手,思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

  三、說教學目標

  知道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熱運動的含義,理解并掌握它們的的概念,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實驗探究以及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提高動手操作,自主思考的能力。

  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具體實例,從生活中走向物理,拉近與物理之間的距離。

  四、說教學重難點

  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熱運動的相關概念。

  布朗運動與擴散現象之間的區(qū)別。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講授法,問答法,實驗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我的教學過程部分,也是我本次說課的核心,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了導入、新課、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yè)四個部分,我會按照課堂教學的實施順序來進行闡述。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將采用實驗法進行導入,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這個知識學生在初中已經接觸過,接下來可以通過具體的演示實驗對于此結論進行驗證。

  第一個實驗通過易蒸發(fā)的溴觀察瓶中氣體顏色,第二個藍色硫酸銅溶液與水的分界情況,分別說明了氣體,液體的擴散現象,從而引出本節(jié)的內容——分子的熱運動。

  第二部分是新課講授環(huán)節(jié)。

  通過剛才的演示實驗引出擴散現象的概念,即不同物質能夠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并且為學生介紹擴散現象是由于物質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產生的,從微觀的角度進行解釋,對學生進行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擴散現象?”根據學生的回答,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為學生進行解釋,加深學生對于概念知識的理解,例如茶葉蛋醬油中的色素擴散到了雞蛋里面,雞蛋里面才會呈現出醬油的顏色,以及金片與鉛片壓在一起,金會擴散到鉛中,鉛也會擴散到金中,由此可以證明擴散現象是物質分子永不停息地作物規(guī)則運動。

  在之前為學生介紹的擴散現象是在微觀的角度去解釋分子的運動,布朗運動主要是介紹了宏觀現象中的無規(guī)則運動。通過19世紀初觀察到的懸浮在液體中的小顆?傇诓煌5剡\動這樣的現象,植物學家布朗所研究的運動,從而引出類似的實驗,讓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實驗,在實驗前由教師明確實驗步驟,學生進行實驗,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匯報。

  通過動手實驗學生可以發(fā)現微粒的運動是無規(guī)則的。結合布朗所做的實驗,與學生共同總結出足夠小的微粒會發(fā)生這樣的運動,并且微粒越小運動就越明顯。從而引出布朗運動的.概念講解。

  在學生已經了解了概念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布朗運動是如何產生的,可以從微觀的角度進行解釋嗎?”讓學生進行小組間討論,并提問。教師進行補充總結,從微觀的角度,液體分子受到各個方向的撞擊,體現出不平衡性,引起了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

  最后可以對學生追問“布朗運動的特點是什么?與擴散現象有哪些區(qū)別?”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懸浮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并不是分子的運動。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之前的實驗現象中,可以發(fā)現運動與溫度又怎樣的關系?”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可以發(fā)現,溫度越高,擴散越快,運動越明顯。從而引出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與溫度有關,讓學生說一說他們之間的關系,即溫度越高,運動越劇烈,引出熱運動的概念。

  至此,新課講授的環(huán)節(jié)就結束了,接下來進入到了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一個日常生活中中的擴散現象來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激烈。通過這樣的問題,結合生活實際,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應用,還可以發(fā)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

  最后是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

  小結:提問多名學生進行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談談收獲。

  作業(yè):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的生活實例,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物理說課稿 篇5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各種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知道在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是保持不變的.

  列舉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實例.

  有用能量守恒的觀點分析物理現象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己做小實驗,發(fā)現各種現象的內在聯(lián)系,體會各種形式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通過討論體會能量不會憑空消失,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自己做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物理規(guī)律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通過學生討論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強調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學中最基本定律.

  教學難點:運用能的轉化和守恒原理計算一些物理習題;運用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對具體的自然現象進行分析,說明能是怎樣轉化的.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法、分析歸納法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知道物體的動能和熱能,是由物體的機械能運動情況決定的能量,內能跟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物體的機械運動都是物質運動的形式,由于運動形式不同,與之相聯(lián)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二、進行新課

  (1)自然界存在著多種形式的能量。盡管各種能量我們還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所了解,如跟電現象相聯(lián)系的電能,跟光現象有關的光能,跟原子核的變化有關的核能,跟化學反應有關的化學能等。

  (2)在一定條件下,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和轉移(列舉學生所熟悉的事例,說明各種形式的能的轉化和轉移)。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的內能轉移到低溫物體。運動的甲鋼球碰擊靜止的乙鋼球,甲球的機械能轉移到乙球。在這種轉移的過程中能量形式沒有變。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轉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在氣體膨脹做功的現象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水力發(fā)電中,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在火力發(fā)電廠,燃料燃燒釋放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在核電站,核能轉化為電能;電流通過電熱器時,電能轉化為內能;電流通過電動機,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有關能量轉化的事例同學們一定能舉出許多。

  (3)在能量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的總量保持不變。大量事實證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轉化和轉移過程中,消耗多少某種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多少熱量(減少多少內能),低溫物體就吸收多少熱量(增加多少內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機械能轉化為能量,但能量的總量不變。就是說某物體損失的能量等于幾個物體得到幾個物體得到的.能量的總和。例如,把燒熱的金屬塊,投到冷水中,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圍的空氣等,都要吸收熱量,它們所吸收的熱量總和跟金屬塊放出的熱量相等。再如水電站里,水從高處流下,損失了機械能,一方面由于推動發(fā)電機轉動而轉化為電能,一方面水跟水輪機、管道摩擦而轉化為內能。那么水的機械能的損失等于產生的電能和內能的總和。

  以上規(guī)律是人類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直到19世紀,才確立了這個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棗能量的轉化守恒定律。通常把它表述為:

  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chuàng)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保持不變。

  三、小結

  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1)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適用。

  (2)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現象的普遍聯(lián)系。

  (3)能量守恒定律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重要依據。

  (4)能量守恒定律是人類利用自然的重要武器。

  四、布置作業(yè):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物理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ㄒ唬┙滩牡奶攸c分析

  形變與彈力的知識跟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學習它有廣泛的現實意義。本節(jié)的特點之一是: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直接使學生參與到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過程,體驗學物理的樂趣。特點之二是:先研究比較常見的各種形變,后研究與形變有關的彈力,符合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特點之三是:基礎概念多,演示實驗多,再加上學生的探究實驗,故容量較大,需仔細安排,做到時間分配合理,條理清晰。

 。ǘ┙虒W目標

  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程理念,我設計如下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胖佬巫、彈性形變的概念,理解彈性限度。

 、浦朗裁词菑椓,掌握彈力產生的條件。

 、侵缐毫、支持力、繩子的拉力都是彈力,會確定它們的方向。

 、戎佬巫兣c彈力的關系,掌握胡克定律。

  2.過程與方法

  觀察演示實驗,把看到的現象與已有的經驗結合起來;經歷探究彈簧形變與彈力的關系,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把親自探究出的規(guī)律與平時對彈力的認識相結合,體會物理規(guī)律的價值。

 。ㄈ┙虒W重點、難點

  ●由于大量的力學現象中都要對彈力的產生條件及其方向進行判斷,并且要明確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產生彈力及方向如何?而且彈簧所產生的彈力貫穿知識的前后,因此我把重點內容確定為:

 、艔椓Ξa生的條件及其方向的判斷。

 、铺骄繌椈蓮椓Φ囊(guī)律。

  ●由于學生對微小形變難于確定而且對其是否產生彈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斷,因此我把探究微小形變的方法作為難點。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物理教學是以實驗探究為基礎的,重在啟發(fā)思維,教會方法。本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觀察──分析──猜想──實驗探究──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學法: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新課程理念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形變,巧用引導性提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自主、討論的學習氛圍中總結出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三、說學情分析

  學生目前對形變和彈力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是不夠深入;知道支持力、壓力都是彈力,但是不能夠概括產生的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導、啟發(fā)的教學方式。

  四、教學用具

 、叛菔居镁撸簭椈伞摻z、激光筆、細竹竿、微小形變放大器一套、已拉壞了的彈簧、鋼尺。

 、茖W生探究實驗用具:鐵架臺(帶支架),兩個原長一樣但勁度系數不一樣的彈簧、刻度尺、鉤碼10個、長20cm的細鐵絲。

物理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升華和凝華。

  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

  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觀察和分析,認識升華和凝華。

  學會根據觀察結果進行間接分析,從而推斷出物理過程的思維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樂于探究生活中有關升華和凝華的現象,節(jié)約用水,注重環(huán)保,崇尚科學。

  使學生感受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轉化的辨證主義觀點。

  通過在教學活動中與生活、生產實際的聯(lián)系使學生感受物理有用,從而使學生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象的物理道理,且知道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才是我們最好的實驗室。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

  2、難點:

  (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條件,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鐵架臺、燒杯、酒精燈(熱水)、冷水、碘、試管、試管夾、試管塞、火柴、等。

  【教學過程教具準備】

  一、課題引入

  1、【情景創(chuàng)設,設問激趣】

  烈日當空,久旱無雨,為了解決旱情,在過去人們擺起香案,祈禱龍王爺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現在,派出幾架飛機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態(tài)物質,頃刻間烏云密布,下起了大雨,問:“這種固態(tài)物質是什么呢?它變成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雨形成?”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熱愛科學、破除迷信思想。

  2、【復習基礎,導入新課】

  (1)自然界中的物質常見的存在狀態(tài)主要有哪些?

 。2)發(fā)生在固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的轉化過程分別叫什么?吸熱還是放熱?發(fā)生在液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的轉變過程分別叫什么?吸熱還是放熱?

  那么我們來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態(tài)與氣態(tài)之間能否直接轉變呢?

  二、新授

  1、【實驗探究,獲取新知】

  探究一、碘的升華和凝華(學生分組實驗)

  提出問題:固體和氣體之間可以直接轉變嗎?出示裝在燒瓶里的幾粒碘,讓學生觀察碘的狀態(tài)、顏色。它能直接變成氣體(碘蒸汽)嗎?

  猜想與假設:固體可以直接變化成氣體,碘可以直接變成碘蒸汽。

  實驗設計:

 。1)在試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緊蓋子后放入熱水中。

 。2)碘變成碘蒸氣后,再放入涼水中。

  進行實驗:(說明碘蒸汽有毒,所以加熱時瓶口要塞緊)

 。1)在試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緊蓋子后放入熱水中。

 。2)碘變成碘蒸氣后,再放入涼水中。

  現象觀察:碘受熱(顏色由黑變紫,碘由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和遇冷(顏色由紫變淺,逐漸變黑,瓶壁上有細小發(fā)亮的晶粒形成,無液體流下)后狀態(tài)變化情況。

  分析論證得出結論:固體與氣體之間可以直接轉化。固體直接變?yōu)闅怏w要吸熱;氣體直接變?yōu)楣腆w要放熱

  學生交流結果,處理信息:實驗結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此時要加熱;也可以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此時沒有加熱,而是對外放熱。結論:升華是吸熱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

  2、【交流評估,形成概念】

 。1)概念

  升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吸熱。

  凝華: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放熱。

 。2)學生舉例,交流

  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現象中的有關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師生、生生共同交流,統(tǒng)一看法,對學生的舉例,積極參與給予鼓勵,同時教育學生要注意觀察日常生活中的霜、冰花、舊燈泡內壁上的黑色物質,分別判斷出屬于什么物態(tài)變化。(如雪、冰雹的形成,冰凍衣服也會干,積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衛(wèi)生球逐漸變小、消失、有氣味等)

  3、【知識遷移,學會運用】

  (1)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解釋

  課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圖片:

 、僖鹿裰械恼聊X丸變小。(說明樟腦丸不是衛(wèi)生球,衛(wèi)生球實際是萘丸,萘有一定毒性,不適合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1992年國家工商局印發(fā)了“關于制止以萘丸冒充樟腦丸坑害消費者行為的通知!保

 、诎谉霟魺艚z變細。(知識鏈接:燈絲發(fā)光正常溫度是xxxx攝氏度左右,鎢絲熔點是3410攝氏度。)

  (2)自然現象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解釋

  課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圖片:

 、贅渖系摹办F凇”

  ②冰箱冷凍室里的“白霜”

 。3)升華和凝華的應用

  讓學生解釋人工降雨,教師作出評價并統(tǒng)一觀點,這里干冰到雨經歷了三個物態(tài)變化的過程,一是干冰的升華降溫;二是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熱的氣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結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氣流產生的浮力時,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指出干冰易升華吸熱還可用來:①給食品降溫,②在舞臺上制造“白霧”等。

 。4)探究二:露、霜、霧、雨、云、雹和雪的成因

  提出問題:自然界中霧、露、云、霜、雪、雹是常見的自然現象,那么它們是怎么形成的?

  討論交流:學生分組思考,討論.

  教師答疑:如果要解決,就要弄清幾個問題(霧、露現象學生能解釋)

  第一:空氣中總是含有水蒸氣的,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地蒸發(fā)而來的,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溫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這些很微小的顆粒,能被空氣中上升氣流頂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組合而成的.

  第二: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來越大,達到一定程度時,上升氣流無法支持,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第三: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小冰晶,出現在地面上.當露點低于0℃時,則水蒸氣直接凝華在地面物體上形成霜.霧是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離地面稍遠的空氣中的塵埃上形成的.如果雨在落下時驟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氣,雨便凝固成冰塊,冰塊若遇地面向上的風暴把冰塊向上吹入熱空氣層中,這層空氣中的水蒸氣便凝結在冰塊四周,下落時又遇有0℃以下的冷空氣上升時,冰塊外面又結一層冰,如此反復上下,到冰塊很大時,形成雹落下,這就是可怕的冰雹.在高空中的水蒸氣便直接凝成小冰晶,這就是美麗的雪花了.

  三、課堂練習:動手動腦學物理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學生討論、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收集生產生活中升華、凝華現象。

  【板書設計】

  五、升華和凝華

  一、定義

  升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稱為升華。

  凝華: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稱為凝華。

  二、特點

  升華過程吸熱,凝華過程放熱

  三、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及應用。

  【教學后記】

  1.本節(jié)課內容貼緊生活,而且實驗設計簡單易行,要充分運用自主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在要求學生自主探究時,強調注意安全。

【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物理說課稿12-17

物理說課稿03-11

初中物理說課稿09-21

物理重力說課稿12-18

物理《質量》說課稿12-01

物理單擺說課稿12-01

初中物理說課稿02-16

精選物理說課稿九篇01-19

高二物理說課稿02-17

人教版初中物理說課稿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