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數學說課稿

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2-02-03 05:42:5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總八篇

數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地位和作用:

  “比例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比例”這一單元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在對比例的意義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這樣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更好地理解地圖。

  2、教材的編排特點:

  教材通過例4首先讓學生明確把實物畫在圖紙上,一般要縮小后畫,從而引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是比例尺。通過例4和例5,使學生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進一步鞏固比例尺的定義。

  3、預想達到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組織學生畫出教室的平面圖,使學生體會到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知道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是比例尺,并能正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過程與方法方面:學生通過小組觀察、思考、動手、討論等合作學習,進一步發(fā)展了畫圖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協調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功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以及與人交流、溝通,互動、互助的學習品質。

  4、重點和難點: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確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問題。

  二、教法、學法

  1、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痹谶@節(jié)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兩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在這兩次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由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和解決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過程讓學生的個性思維方法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每個同學都能從同學們的匯報交流中獲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這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等幾個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育。

  在整堂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獨立思考的開放空間,尊重每一個學生,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機會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創(chuàng)新學習的成功喜悅。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比例尺的意義,學會了求平面圖的比例尺與根據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發(fā)展的空間,既有情感的體驗、交流,又能培養(yǎng)學生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解決問題的辦法。

  3、本課我準備采用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經歷觀察探索、概括概念、應用概念、理解概念、拓展深化的學習過程。

  三、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嬈矫鎴D,引入比例尺

  1、出示學校平面圖,問:誰來幫老師介紹一下我校的各種建筑物的布局?

  2、設計我們教室的平面圖:教室長8米,寬6米。師:能照原來的長度畫到紙上去嗎?該怎么辦?

  3、討論引出學習要求:⑴確定圖上長和寬的長度;⑵作出教室的平面圖;⑶寫出圖上長和寬的長度;⑷寫出圖上長、寬與實際長、寬的比,并化簡。

  4、提出小組學習的具體要求:根據要求個人作圖,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么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選擇你們組認為最好的圖貼在黑板上。

  5、學生小組學習。

  6、根據圖片組織匯報:⑴選擇不同方法的平面圖;⑵討論反饋:你是怎樣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圖上的長和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各是多少?(小組代表回答)

  板書: A 、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B、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

 。ǘ┙沂颈壤叩囊饬x。

  1、教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2、認識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比例尺。

  3、揭題 ,回顧:

 、胚@幾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分別是多少?

 、圃趺辞蟊壤撸克钦l與誰的比?比的前項是什么?

 、窃鯓永斫獗壤 ?(把實際距離縮小100倍畫在圖紙上;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倍;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

  4、師: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個比,不應帶有計量單位;②求比例尺時,前項、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③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比,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這時的比例尺要寫成后項是“1”的比。

 。ㄈ┣蟊壤、求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1、求比例尺。

  例: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是120千米。在一副地圖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2厘米,那么這副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艑W生獨立作業(yè),反饋訂正;

 、菩〗Y:單位要統一;比例尺的前項一般都是1。

  2、求實際距離。

  ⑴出示例題: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離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⑵組織同桌同學各用一種方法來解答(算術方法和用方程解),并互相交流。

  ⑶匯報交流并總結。

  師強調:①把1:6000000化為分數形式來解答;②解答時要注意單位的化聚。

  3、求圖上距離

 、懦鍪纠}:一個長方形操場,長110米,寬90米。把它畫在比例尺是1/1000的圖紙上,長和寬各應畫多少厘米?

  ⑵學生獨立作業(yè),反饋訂正。

 。ㄋ模╈柟叹毩。

  1、照片上的比例尺。

 、殴烙嬚掌谋壤;

 、屏恳涣,算一算比例尺;

 、菂R報:你是怎么做的?算出的比例尺大概是多少?

  2、操作發(fā)展練習:

  出示學校平面圖,各小組分別選擇一個建筑的平面圖,根據有關的數據,求出這個建筑的實際占地面積。(教學樓、操場、司令臺、傳達室、噴水池)

  ⑴引導討論出求實際占地面積必須知道實際的長、寬或直徑;

 、菩〗M分工進行合作學習;

  ⑶匯報交流,講評。

  師強調:求實際占地面積,就是實際的長乘以實際的寬;通過公式“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可以求出實際的長或寬。

 。ㄎ澹┱n堂延伸。

  “同學們,在周圍的生活與學習中,還有沒有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呢?細心的同學可以去留心一下!

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105頁立體圖形復習的第二課時——立體圖形體積的復習。

  教材簡析:本節(jié)課復習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線和面的知識及對簡單立體圖形特征、表面積和體積意義基礎上進行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積累常見幾何體體積計算方法的經驗,并有利于促進學生進一步提高簡單推理的能力,為今后學習立體圖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立體圖形體積的計算公式,理解體積公式的推理過程及相互聯系。

  能力目標:經歷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發(fā)展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對學好數學充滿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立體圖形體積公式的推倒及相互聯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柱體教具正方形紙作業(yè)紙橡皮泥

  二、說教法

  因為這節(jié)課是幾何知識的復習課,所以我采用以直觀演示法、操作發(fā)現法為主,以設疑誘導法、一題多變法為輔來實現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

  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能想、能說、能做的教師決不包辦,居于此,我設計如下的學法,課前預習法、獨立思考法、動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操作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yǎng)探究精神和應用能力。

  四、教學程序

  (一)直接揭示課題

 。ǘ┲R再現階段

  1、回憶公式

 、僮寣W生回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體積公式。

 、趯W生通過觀察、分析、交流、發(fā)現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積還可以用底面積與高的乘積來計算,因為長方體長和寬的積是長方體的底面積,正方體的棱長與棱長的積是正方體的底面積,所以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

 、畚疫m時補充: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上下一樣大且直直的形體,一般都叫做柱體,凡是柱體體積都可用底面積與高的乘積來求得。

  2、公式由來

  由于學生課前已獨立對“體積公式的推倒”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學生根據自己原有認知結構,會從不同角度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對此,我是這樣設計的:

 、傩〗M交流發(fā)表觀點

  每人選擇一種立體圖形的體積公式推倒過程在小組內交流。通過交流,可以促進生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與他人交流的意識。

  ②全班交流查漏補缺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邊作演示。

  長方體體積公式是通過體積單位直接計量而推出來的。

  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有的學生說可以由體積單位直接計量得來;還有的學生說由長方體可以推出正方體體積公式,當長方體長、寬、高相等時,就得到了正方體,因為長方體體積等于長乘寬乘高,所以正方體體積等于棱長乘棱長再乘棱長。

  圓柱體積公式推導:有的學生說把圓柱底面沿著底面半徑等分成若干份,通過切拼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他們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所以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還有的學生根據長方體體積等于長乘寬乘高,切拼成的長方體的長等于圓柱底面周長的一半,寬等于圓柱底面半徑,高等于圓柱的高,所以圓柱體積還可以用底面周長的一半乘半徑乘高來計算。這時,我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圓柱的體積還可以怎么計算?”學生通過觀察我手中教具不同角度的擺放,在思考、想象、交流中發(fā)現圓柱的體積還可以用圓柱側面積的一半乘底面半徑來計算。

  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是根據圓錐和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關系推導來的。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設計意圖:立體圖形體積公式的推導是復習重點,我通過演示、操作、設疑誘導讓學生在獨立思考、想象交流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奧妙。在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中,我挖掘教材,讓學生從不同視角推導圓柱體積公式,查漏補缺,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ㄈ┲R提升階段

  1、自主探究網絡結構

  思考:四個立體圖形中,哪個是推導其他圖形體積公式的基礎?嘗試用箭頭表示他們之間的網絡關系。

  2、反饋交流適時評價

  有的學生說長方體是最基礎的圖形。因為長方體推出了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長方體又推出圓柱體積公式,圓柱又推出了圓錐體積公式,對于這種想法的學生我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還有的學生認為長方體可以推出圓柱體積公式,正方體也可以推出圓柱體積公式。原因是學生受到當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側面沿高展開得到正方形的影響。我抓住這個課堂生成資源,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從而得出是不可能的,因為轉化成的.長方體長是圓柱底面周長的一半,寬是底面半徑,圓柱底面周長的一半和底面半徑是不可能相等的。

  設計意圖:復習課不僅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再現,而且它是學生對已學的內容一種更高層次的再學習。學生用箭頭表示圖形體積公式推導的網絡關系,就是使知識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ㄋ模┲R應用階段

  1、基本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圓錐不要求計算表面積)

  設計意圖: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選擇公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一題學生算出正方體的表面積是216平方分米,體積是216立方分米。我適時讓學生判斷“棱長6分米的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相等!睂W生在判斷中比較了表面積和體積的區(qū)別。

  2、大顯身手

  填空

 、賵A柱和圓錐等底等高,則圓柱體積是圓錐()。

  ②如果圓柱體積是圓錐的3倍,則圓柱和圓錐就一定等底等高()。(是非題)

  ③圓柱和圓錐等體等高,則圓柱底面積是圓錐的()。

 、軋A柱和圓錐等體等底,則圓柱高是圓錐的()。

 、莅岩粋底面半徑為2厘米,高4厘米的圓柱轉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表面積增加了()平方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①②③④⑤題的變式訓練,使學生對圓錐和圓柱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第5題的訓練目的是激活學生思維,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體會到圓柱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體積不變,表面積增加了。

  3、走進生活

  下面三個立體圖形木料,王師傅想削成一個圓錐體,選擇哪個幾何體加工成的圓錐體積最大。你能幫王師傅選擇一下嗎?說說你的理由。(單位:分米)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了解“知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意識。

  (五)課堂總結質疑問難

  通過復習,你對有關體積的知識又有哪些新的認識?還有哪些疑問?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主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覺養(yǎng)成課后反思習慣以及發(fā)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節(jié)課是人教版中職數學(必修)8.2.1任意角三角函數的第一課時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是本章教學內容的基本概念,對三角內容的整體學習至關重要。同時它又為平面向量、解析幾何等內容的學習作必要的準備,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數這一基本概念。教教學重點: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定義

  教學重點:1正確理解三角函數的定義2任意角三角函數在各個象限的符號教學難點:標系下用坐標比值定義的觀念的轉換以及坐標定義的合理性的理解;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學生學習能力

  1.初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本的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掌握了銳角三角函數的一些常見的知識和求法。

  2.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部分同學對數學的學習有興趣和積極性。

  3.在探究問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識等方面發(fā)展不夠均衡,尚有待加強必須在老師一定的指導下才能進行知識目標 1);,1、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定義;

  2、三角函數值的符號

  3、會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值;

  4、體會類比,數形結合的思想。

  能力目標: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定義;

 。2)正確理解三角函數是以實數為自變量的函數;

 。3)通過對定義域,三角函數值的符號的推導,提高學生分析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學習轉化的思想,

  (2)培養(yǎng)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二說教法

  溫故知新,逐步拓展

 。1)在復習初中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的基礎上一步一步擴展內容,發(fā)展新知識,形成新的概念;

 。2)通過例題講解分析,逐步引出新知識,完善三角定義

  三說學法

  通過對已經掌握的銳角三角函數推廣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定義,引導出三角函數在各個象限內的符號,會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學會從現有的知識探索新的知識,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歸納問題,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總體來說,由舊及新,由易及難, 逐步加強,層層深入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過度到直角坐標系中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再發(fā)展到直角坐標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定義給定定義后通過應用定義又逐步發(fā)現新知識拓展完善定義。

  1引入: 練習:sin300= cos300= tan300=

  那么3000,300000呢?

  復習提問:初中直角三角形中銳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樣定義的?

  由學生回答:

  SinA=對邊/斜邊

  cosA=對邊/斜邊

  tanA=對邊/斜邊

  我們已經學習了銳角三角函數,知道它是以銳角為自變量,以比值為函數值的函數,你能用直角坐標系中角的終邊上點的坐標來表示銳角三角函數嗎?

  2逐步拓展:在高中我們已經建立了直角坐標系,()從直角三角形改為平面直角坐標系。

  那么三角函數的定義能否也放到坐標系去研究呢?

  把三角函數的定義發(fā)展到用終邊上任一點的坐標來表示, 從而銳角三角函數可以使用直角坐標系來定義,自然地,要想定義任意一個角三角函數,便考慮放在直角坐標中進行合理進行定義了

  設a是一個任意角,它的.始邊與x軸正半軸重合,在終邊的終邊上任取一點P(a,b),它與原點的距離r=>0,

  表示三角函數;sin=, cos=, tan=,

 。1) 叫做a的正弦,記作sina, sin=,

 。2) x叫做a的余弦,記作cosa,即cosa=;

 。3) ,叫做a的正切,記作tana,即tana=,.

  我們將它們統稱為三角函數。

  從而得到

  知識歸納一:任意一個角的三角函數的定義

  提醒學生思考:由于相似比相等,對于確定的角A ,這三個比值的大小和P點在角的終邊上的位置無關。

  3例題講解

  例1已知角A 的終邊經過P(2,-3),求角A的三個三角函數值

 。ù祟}由學生自己分析獨立動手完成)

  知識歸納二:三個三角函數的定義域

  例題變式1, 已知角A 的終邊經過P(-2a,-3a)( a不為0),求角A的三個三角函數值

  解答中需要對變量的正負即角所在象限進行討論, 讓學生意識到三角函數值的正負與角所在象限有關,從而導出第三個知識點

  知識歸納三:三角函數值的正負與角所在象限的關系

  由學生推出結論,教師總結符號記憶方法:一全正,二正弦,三兩切,四余弦,便于學生記憶

  例題2:已知A在第二象限且 sinA=0.2 求cosA,tanA

  求cosA,tanA

  拓展,如果不限制A的象限呢,可以留作課外探討

  4隨堂練習

  1、若,則在( B )

  A.第一、四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二、四象限

  2、角終邊上有一點(a,a)則sin= ( B )

  A. B.-或 C.- D.1

  5小結:

  1、 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定義

  2、 三角函數值的符號

  3、 會求任意角三角函數值

  6課堂作業(yè)P100 1,2,4

 。▽W生演板,教師講解)

  課后分層作業(yè)(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

  必作P23 1,2,3 練習B

  五板書設計

  課題引入定義例一例二

  小結

數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認識幾分之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90頁例1。

  (二)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分數的教學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二次才是系統的學習分數知識。

  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以后學習分、小數等知識以及分數應用題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初步認識分數,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力發(fā)展點:親歷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3、情感滲透點: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及自主學習的精神。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4、創(chuàng)新開發(fā)點:通過折四分之一、創(chuàng)造幾分之一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品質。

  二、說教法

  1、轉變角色 放手促學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生存在著主體性的巨大潛能,他們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為的主人”。因此,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努力創(chuàng)設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交流,親力探究新知的全過程。體會到探究的快樂,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悅。

  2、聯系生活 引探創(chuàng)新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數學課堂”。因此,本節(jié)課我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幾分之一,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出幾分之一,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3、創(chuàng)設情境 升華認識

  小學生思維活躍,但只有在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他們的聰明智慧才能充分施展發(fā)揮,他們的真情實感才能毫無忌諱的流露。針對這一點,我以學生喜歡的幫助八戒分月餅為主線,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大大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積極地意義建構。

  三、說學法

  1、自主學習策略

  在本課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材料表示它的二分之一,自己創(chuàng)造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和幾分之一,通過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等實踐活動,自主探究,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2、合作學習策略

  建構主義特別提倡合作學習,認為“合作”是建構主義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在通過折紙?zhí)骄繋追种坏暮x時,我鼓勵學生充分地合作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增長見識,真正實現“1+1〉2”。與此同時,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比較能力,辨析能力,傾聽的習慣等,都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合作意識不斷增強,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鋪墊孕伏

  數學不是符號游戲,而是現實世界中人類經驗的總結。數學如果脫離了這些豐富多彩而錯綜復雜的背景材料,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探索新知之前,創(chuàng)設秋游學生讓月餅情景,讓學生思考:當只有一個月餅,兩個同學互相謙讓,都不肯吃時,該怎么辦呢?以此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對新知的探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共研

  就本節(jié)課而言,感悟分數的含義和理解“是誰的”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點、難點所在。為此,我設計了有梯度的三層探究活動。

  1、認識二分之一

  當結合學生的敘述和課件演示,使學生明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后,激疑:半塊月餅用我們學過的1、2、3這樣的整數還能表示嗎?引出二分之一這個分數,同時教學二分之一的讀寫法。并引導學生理解: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緊接著,教師讓學生分小組任選一個圖形材料折出它的二分之一。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組內交流,進一步深化對二分之一的理解。也為后面對四分之一的理解做好了應有的知識準備。

  2、認識四分之一

  由于有對二分之一的理解作為基礎,在對四分之一教學的處理時,我主要采用遷移的策略,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出:自選長方形,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并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出多種方法折出一張正方形紙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折法不同卻都能表示這張正方形紙的?使學生認識到:不論一個圖形形狀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3、創(chuàng)造幾分之一

  在揭示課題后,回到主題圖,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幾分之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激發(fā)學生再次用正方形的紙,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幾分之一。讓學生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深化對幾分之一的認識。并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

  (三)應用辨析 深化認識

  通過“觀察下面哪個圖里的涂色部分是1/4?”“看圖填分數”“看分數涂色”“你能聯想到幾分之一呢”“說出四個動物住的房間各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等幾個生動活潑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讓學生在層層遞進的練習中,深化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四)歸納總結 拓展延伸

  課的最后,讓學生自己談感受和收獲,引導學生自覺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梳理,并利用孩子們了解自己的身體中存在著一些分數的一段小資料,再次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理解。

數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淘氣的猴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教材中安排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探索有關0的除法的規(guī)律,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并且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為了提高課堂實效,留給學生更多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對算理及算法真正感悟、理解,達到內化、提升的目的,我把本節(jié)課的內容加以調整,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現在所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jié)課我主要引導學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探索有關0的除法規(guī)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算理。

 。2)理解與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并理解算理。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愉悅。

  3、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以及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和學法分析:在教法和學法的選擇上,本課以開放式教學為主,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處于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經歷運算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進行學習,讓學生體驗除法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三、說教學設計

  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整節(jié)課,我以小猴分桃的故事貫穿始終,把本節(jié)課分為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三)靈活運用,鞏固新知

  (四)評價提升,總結全課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我就不細說了,主要是第二環(huán)節(jié)。

  第2環(huán)節(jié):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我從以下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guī)律。

  依托“把0個桃平均分給4只猴子,5只猴子,6只猴子以及更多的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得多少個桃子?”這樣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得出:0÷4=0、0÷5=0、0÷6=0……(師隨機板書)并讓學生仔細觀察上面的算式,說說自己的發(fā)現。通過以上活動,學生不難得出: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這時,我故作疑惑的問:是不是0除以所有的數都得0呢?當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爭議時,我適時的拋出算式:0÷0、5÷0,讓學生進行計算,學生在計算時,通過體驗、辨析,并聯系實際發(fā)現0÷0的商不能確定,5÷0找不到商,從而得出0不能作除數。(板書:不是0的)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合作探究,自主發(fā)現,在嘗試、辨析中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從而順利的進入本環(huán)節(jié)的第二個層次。]

  2.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繼續(xù)延續(xù)故事情境:有4只猴子因沒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于是它們一起繼續(xù)在山上找啊找,終于又找到了一棵大桃樹(課件出示)。樹大桃子多,它們非常高興,摘下桃子數了好久才數清,“哇,共有408個桃子呢!”為了公平,它們決定平均分這408個桃子,同學們趕快估計一下每只小猴能分得幾個桃子?當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后,再讓他們試著準確計算,學生可能會出現口算和豎式計算兩種方法,我讓不同算法的學生借助展示臺分別講解他們的算理后,重點板書學生出現的豎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交流后得出:當百位上正好分完,沒有余數,而十位上數字又為0時,可以在十位上直接商0。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注重讓學生結合現實的情境,進行估算、計算,理解算理,明確算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感悟的過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最優(yōu)算法。]

  為了更進一步的引導學生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我把被除數408改為416,讓學生嘗試進行計算,當學生發(fā)現并提出問題,“十位上1除以4不夠商1,怎么辦?”時,我抓住時機,再次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師生共同小結:當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時,就在那一位上面直接商0。

  至此,學生已把抽象的算法轉化為內在的理解,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掌握,突出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為了及時鞏固學生的新知及時過度到第三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鞏固新知主要是出示一些同類型有階梯性的題目讓學生解答。至此本節(jié)課已接近尾聲過度到第四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

數學說課稿 篇6

  《認識乘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本課的目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在認識幾個幾的基礎上學習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觀察現象,在與加法的比較中體會用乘法寫比較簡便。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合作意識。教學重點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教學難點是能正確用乘法表示“幾個幾相加”。因此溝通幾個幾相加與乘法的聯系是本課的一個著力點。

  在備課時,我主要關注了以下四個方面:

  一、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幾個幾。

  一年級學生雖然經常見到幾個幾的.現象,但很少用幾個幾來描述,在以前學過的加法中雖然也學過同數相加,但也并不要求說出幾個幾。在復習后,我?guī)ьI同學參觀動物樂園,分四個層次認識了幾個幾。第一層次,讓學生按群數出兔和雞的數量,兔有4個2只,雞有3個3只,根據圖列出連加算式,學生對幾個相同數連加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第二層次,讓學生人人動手操作擺小棒,先表示出4個2和2個4,然后按自己的想法每堆擺一樣多,擺出幾個幾,這樣就將剛剛形成的感性認識加工成表象,在親自操作中體驗幾個幾。第三層次,通過一個花片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別說出幾個幾并列出連加算式,這樣就使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第四層次,讓學生在身邊找找可以幾個幾個數的現象,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幾個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看圖數數,操作體驗,比較感知,聯系實際,在鮮活的具體情境中初步建立了幾個幾的表象。

  二、在現實問題中引入乘法。

  數學概念課的教學容易陷入枯燥、灌輸的現象中,只有賦予抽象的概念以實際含義,發(fā)揮學生已有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合作意識。本課中乘法知識的教學分三步進行,在數數、連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使學生了解了乘法產生的背景。

  一是從實際問題里抽象出數學問題。從圖中看,每張桌上有2臺電腦,4張桌上一共有4個2臺,8張桌子就是8個2,100張桌子上就有100個2臺電腦。這時提示學生“還可以用乘法計算”,在引出乘法的時候就突出它是相同加數連加的新算法。二是教學乘法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有意義地接受“4個2相加可以寫成4×2=8”。利用實例,把相同加數連加的數學問題與乘法準確地聯系起來,初步教學乘法的含義。然后讓學生自學教材,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三是給教學留出了反思的空間。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把黑板上同數相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使學生體會,相同加數相加時可以用乘法表示。

  三、在強烈反差中感知幾個幾相加用乘法比較簡便。

  教材的意圖是,在電腦房里有4個2臺電腦那里揭示乘法算式,在教學中我略作改動,我連續(xù)出現了三個電腦房,分別解決4個2相加,8個2相加,100個2相加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100個2相加用加法太煩了,這時教師指出,求幾個幾相加還可以用另一種計算方法,即乘法。使學生在強烈的反差中體會到乘法的必要性和簡便性。

  四、在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的乘法意識。

  有效的數學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我們要用數學的眼光和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生活現象,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乘法意識作為數學意識的一種,在學生初步學習乘法的時候就應該進行培養(yǎng)。在整堂課中,我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始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覺地溝通幾個幾的經驗和乘法的聯系,讓學生不斷聯系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認識幾個幾的最后一層次,讓學生找找身邊可以幾個幾個數的現象,在全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乘法的眼光找找乘法現象時,學生可以聯系實際,展開豐富的聯想。

數學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等差數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在領會函數與數列關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數的方法遷移來研究數列,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方法遷移能力;通過階梯性練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等差數列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勇于發(fā)現的求知精神;養(yǎng)成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善于總結的良好思維習慣。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等差數列的概念。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應用。用不完全歸納法推導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二、教法分析。

  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由:(一)復習引入;(二)新課探究;(三)應用例解;(四)反饋練習;(五)歸納小結;(六)布置作業(yè),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構成。

 。ㄒ唬⿵土曇耄

  1、全國統一鞋號中成年女鞋的各種尺碼(表示鞋底長,單位是cm)分別是21,22,23,24,25。

  2、某劇場前10排的座位數分別是:38,40,42,44,46,48,50,52,54,56。

  3、某長跑運動員7天里每天的訓練量(單位:m)是: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

  共同特點: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前一項的差都等于同一個常數。

 。ǘ 新課探究。

  1、給出等差數列的概念: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數,這個數列就叫等差數列, 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來表示。強調:

 。1)“從第二項起”滿足條件;

 。2)公差d一定是由后項減前項所得;

 。3)公差可以是正數、負數,也可以是0。

  2、推導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若等差數列{an }的首項是 ,公差是d, 則據其定義可得:— =d 即: = +d;– =d 即: = +d = +2d;– =d 即: = +d = +3d……進而歸納出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n—1)d

  此時指出: 這種求通項公式的辦法叫不完全歸納法,這種導出公式的方法不夠嚴密,為了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在這里向學生介紹另外一種求數列通項公式的辦法——————迭加法:– =d;– =d;– =d……– =d。

  將這(n—1)個等式左右兩邊分別相加,就可以得到 – = (n—1) d即 = +(n—1) d

  當n=1時,上面等式兩邊均為 ,即等式也是成立的,這表明當n∈ 時上面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數列{an }的通項公式。

  接著舉例說明:若一個等差數列{ }的首項是1,公差是2,得出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是: =1+(n—1)×2 , 即 =2n—1 以此來鞏固等差數列通項公式運用

 。ㄈ⿷门e例。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使學生通過例題和練習,增強對通項公式含義的理解以及對通項公式的運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例1和例2向學生表明:要用運動變化的觀點看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中的 、d、n、 這4個量之間的關系。當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時,可根據該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1 :

 。1)求等差數列8,5,2,…的第20項;

 。2)—401是不是等差數列—5,—9,—13,…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

  第二問實際上是求正整數解的問題,而關鍵是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

  例2:

  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 =10, =31,求首項 與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礎上將例2當作練習作為對通項公式的鞏固。

  例3:

  梯子的最高一級寬33cm,最低一級寬110cm,中間還有10級,各級的寬度成等差數列。計算中間各級的寬度。

  (四)反饋練習。

  1、小節(jié)后的`練習中的第1題和第2題(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目的:使學生熟悉通項公式,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

  2、若數列{ } 是等差數列,若 = k ,(k為常數)試證明:數列{ }是等差數列。

  此題是對學生進行數列問題提高訓練,學習如何用定義證明數列問題同時強化了等差數列的概念。

 。ㄎ澹w納小結 。(由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的收獲)

  1、等差數列的概念及數學表達式。

  強調關鍵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數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 +(n—1) d會知三求一

 。 布置作業(yè)。

  1、必做題:課本P114 習題3。2第2,6 題。

  2、選做題:已知等差數列{ }的首項 = —24,從第10項開始為正數,求公差d的取值范圍。(目的:通過分層作業(yè),提高同學們的求知欲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

  四、板書設計。

  在板書中突出本節(jié)重點,將強調的地方如定義中,“從第二項起”及“同一常數”等幾個字用紅色粉筆標注,同時給學生留有作題的地方,整個板書充分體現了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

數學說課稿 篇8

  教學內容:

  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編出9的乘法口訣,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2、引導學生探究找出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并能用規(guī)律記口訣。

  3、能用口訣正確計算9的乘法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明白口訣的來源。

  教學難點:發(fā)現規(guī)律并利用規(guī)律來記憶9的乘法口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練習紙

  教學設計說明:

  一、合理把握教學起點

  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1----8的乘法口訣,對于9的乘法口訣已有所了解,因此,在設計時從學生現有水平出發(fā),在引入新課時沒有創(chuàng)設情景,開門見山的出示了課題,根據已往的經驗,進行猜測,讓學生自由的說出9的乘法口訣,讓學生完成9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二、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究,自由驗證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當學生的出9的乘法口訣后,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用算式或圖畫在紙上表示三九二十七這句口訣的意思),讓學生進行探索、驗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通過讓學生發(fā)現9的乘法口訣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交流等數學能力。

  三、設計多層次的練習

  為讓學生熟練的掌握9的乘法口訣,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通過對口令、小熊跳遠、快樂大轉盤、口算等練習,將幾種記憶方法進行歸納和演練,以求更好的掌握。同時,通過讓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學習的價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尋找口訣

  1、課件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學生猜測9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3、學生把知道的關于9的乘法口訣和同桌交流。

  4、老師指名學生說9的乘法口訣,并板書9句乘法口訣。

  5、教師課件出示9的乘法口訣,學生齊讀。

  6、學生說自己喜歡的乘法口訣。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義

  1、教師提出要求,讓學生把三九二十七這句口訣的意思用算式或者圖畫表示出來。(學生表示,教師巡視)

  2、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完成情況,請學生介紹,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這句口訣所表示的意義。

  4、教師提問這句口訣的作用,學生回答。

  5、學生隨便選擇其中的一句口訣說出它的意思,并說出可以幫助我們計算那些乘法算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7道乘法算式)

  三、找規(guī)律,記口訣

  1、學生記憶乘法口訣。

  2、面對面拍手背口訣。

  3、指名背口訣。

  4、讓學生說出在背的過程中比較難記的幾句口訣,引出9的口訣中的規(guī)律。

  5、學生觀察,尋找9的口訣中的規(guī)律。

  6、學生交流發(fā)現的規(guī)律。

  7、教師介紹學生沒有發(fā)現的規(guī)律。

  8、課件出示歸納出來的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

  9、學生利用這些規(guī)律再來記憶9的乘法口訣。

  10、師生對口令,檢查學生的記憶情況。

  四、做練習,用口訣

  1、課件出示小熊跳遠圖,學生觀察圖并記錄小熊成績跳遠成績記錄表。實物投影展示,集體訂正交流。

  2、游戲:快樂大轉盤。開火車說得數。

  3、拓展:教師向學生介紹9的乘法口訣的發(fā)明及它的應用,讓學生明白乘法口訣應用的廣泛。

  4、做口算練習題,匯報、訂正、交流答案。其中有幾道題,讓學生明白它的算法。

  9+9+9+9= 9×6+9= 4×9-9=

  五、總結全課

  六、在歌聲《一個師傅三個徒弟》中結束本節(jié)課的學習。

【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用數學”數學說課稿03-09

《數學廣角》說課稿06-27

數學統計說課稿07-02

數學活動說課稿07-09

《數學樂園》說課稿07-09

數學說課稿03-25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數學說課稿11-05

初中數學的說課稿02-16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