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樹葉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藍色的樹葉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藍樹葉》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fā)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實現如下目標:
1、發(fā)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讓學生通過拼讀音節(jié)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詞句訓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
3、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三、說教法
1、引讀法
李麗四次借綠鉛筆的經過采用教師引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朗讀的難點,培養(yǎng)學生語感,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悟出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妙處。
2、圖文結合法
這篇課文雖不是看圖學文,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無疑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幫助。
3、遷移法
。1)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愿借”的四次對話,著重講讀第一次對話,通過圈、點、劃、讀、議領悟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去讀第二至四次對話,使學生在讀中領悟其中的規(guī)律。
。2)通過學習最后一段,實現由讀話到寫話的遷移。這種練習的設計有利于發(fā)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四、培養(yǎng)能力,說學法
1、課題入手法
題目是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課文畫龍點睛之筆。學生開始接觸課文,首先看到的是課題。正確地理解課題,從中得到學好這一課的啟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這一課,我試圖讓學生通過“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釋題入文。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會逐步養(yǎng)成一見課題便會產生一系列疑問、聯想,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極有益處。
2、課后題入門法
每篇課文后的問題往往給學生以重要的提示。這一課我以課后題為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學好課文。倘若長此以往,學生都能得到這樣的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即帶著強烈的目的去讀書,邊讀邊思考,不僅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且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圈點勾劃法
讓學生在課文中動筆劃記號,如給重點詞句圈圈、點點、勾勾、劃劃、將長句子用符號標上停頓、語氣重音等。訓練重點不脫離課文語境,在聽讀過程中,動靜合理交替,讓學生學習時思維“聚焦”,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達到由“學會”向“會學”過渡。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ぐl(fā)興趣,導入新課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當板書課題后,啟發(fā)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質疑,如:“樹葉為什么是藍的呀”變教師提問為學生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促進主體的發(fā)展。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學生借助拼音逐段讀課文。教師檢查生字的讀音,知道易讀錯的字的讀音。
2、指導朗讀,如長句子要注意停頓、斷句。
如: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
。ㄈ┙處煼蹲x,進入情境
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教師要讀出自然段之間的停頓,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在每段的前面寫上序號。
。ㄋ模┚o扣問題,自主學文
抓住一個“借”字,緊扣課后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懂四次對話,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讀,然后指導學生著重讀第一次對話,畫出重點詞。結合問題: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要引導學生抓住兩人的對話,特別是抓住林園園的話和表現來回答問題。運用第一次對話的學法,學習第二、三、四次對話。第四次對話,可引導學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讀。學習第二段時,還可與觀察文中插圖結合起來。要點:1、林園園本來把樹畫好了,卻“吞吞吐吐”地說“還沒畫完”;2、李麗再借,林園園沒有把筆拿出來,而是說“怕你把筆尖弄斷了”;3、李麗表示用時小心一點兒,林園園才拿出鉛筆,又提出許多要求,聽說李麗要畫小草,皺起了眉頭;4、李麗看林園園不高興的樣子,想著她剛才說的那些話,明白了林園園并不想把鉛筆借給她,所以沒有接鉛筆。
講讀最后一段
思考: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結合觀察第二幅插圖)從林園園的神情聯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讓學生自悟自得,教師只作相機誘導,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要讓學生懂得林園園臉紅了是因為感到羞愧,開始認識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從此以后,林園園會改正缺點,熱心幫助別人。要讓學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在讀課文時,要多讀幾遍,要讀出不同的語氣。
(五)質疑啟思,合作學習
學生可能會問:“林園園不肯將鉛筆借給同學,是不是一個壞孩子”或從李麗的角度提問:“李麗不接筆,很有自尊”可引導學生發(fā)表意見,深入討論,不必強求一致。為學生構建互動的模式,營造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氛圍。
。┻m時運用,實現遷移
出示:“一個星期后的一堂美術課上,老師要同學們剪紙?墒亲诹謭@園前面的方曉曉沒有帶彩紙,林園園看見了,會怎樣呢”請同學讀題、思考、討論,先說說,再寫下來。
六、說板書設計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設計板書如下: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2
一、在新理念引導下,理解、使用教材,同時開發(fā)新資源。
《語文課程課標》指出:學生生理、心理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與寫字,要求多認少寫。在第一學段階段目標中明確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喜歡閱讀,感受閱讀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們在使用教材時,就是要在《課標》理念指引下,認真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努力開發(fā)新的資源。
《藍色的樹葉》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第三冊第五組第二課。本組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從“識字5”到課文,到語文園地,從團結起來力量大,到相互稱贊、學會欣賞別人,到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著濃郁的時代氣息和現代意識。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在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而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同時,教學時,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此外,最后“我想對林園園說……”這一擴展性活動,正是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
學習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吐、注“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重點是認字,進一步積累識字方法。寫字,要求正確、規(guī)范、朗讀,在讀中體會,感受,從而滲透德育教育。
二、在新理念引導下,尋求合適的教學方法。
1、互動合作
《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在課堂上,互動意味著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讓老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此教學設計在識字、寫字、朗讀,拓展每一環(huán)節(jié)的體現互動、合作的教學方式,如互動識字,自主識字,在朗讀感悟中的各種讀等。
2、注重情趣。
低年級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兒童天生好動的特性,課堂上注重情趣。運用愉快教學法,課開始,樂中生,境中開;課進行,趣愈濃;課結束,趣未盡?磮D激趣。游戲識字,配樂朗讀,課后拓展,課堂中語言及激勵手段,都體現這一思想。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說中學,學中玩,充分激發(fā)情趣。
3、多法復現,感悟學法。
在課堂上為達到教學目的,力求學生多次與生字見面,反復復現,爭取當堂鞏固。從學生初學始,就有意滲透學法,點滴積累,達到“我會學“目的。
三、圍繞識字、朗讀主線,選擇學習策略。
1、引導交流發(fā)現,積累識字方法。
學生如果掌握識字方法,會極大提高識字速度,增加識字量。二年紀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識字方法。教學時,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介紹識字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
2、在閱讀中體會,從而滲透德育教育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學時,留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在不斷的閱讀中去自己感受從而具備了初步的評價能力,即而受到德育教育。
四、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主要步驟解析
。ㄒ唬┘ひ蓪胄抡n
1、出示學生作品,并提問想說什么?
2、聽故事導入課文
。▌(chuàng)設氛圍,讓學生對課文學習產生興趣)
。ǘ┏踝x感知
自由讀課文并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ㄈ┲笇дJ字
1、出示生字,在課文中找出來,并將所在句子讀給大家聽。
2、自由讀,互相正音。
3、交流識字方法。
4、會讀的齊讀,小老師領讀,男女對讀。
5、同桌交流卡片認字。
6、做認字游戲
(學生是學習主人,指點生習得識字方法,自主識字之后讓出展臺,學生盡情表現,你就會看到精彩)
7、指導寫字,寫中識字。
(四)朗讀感悟
先逐段朗讀并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之后逐段朗讀感悟,重點訓練對話練習,體會每次對話語氣從而感悟人物內心活動,最后說說“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你們想對林園園說些什么?“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想象的能力。
。ㄎ澹┩卣够顒
說說你一節(jié)課的收獲。
。ㄕn已畢,讓學生逐步學會不斷總結自己,不斷從別人身上去發(fā)現并積累知識,其間也將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3
一、 把握《課標》,說教材
《藍色的樹葉》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fā)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習以學生為本,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心去想,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去著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還要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學習,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思維廣度,同時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要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的生字。識字寫字是低年級學習語文的重點,識字是學生再學習的基礎,是最基本的工具。在學習本課時,要求會認“鉛”、“盒”、“皺”等9個生字,會寫“注”、“課”、“鉛”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教師的指導下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思考課文的故事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3、注意課文中描寫人物表情和動作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教師用問題導入新課,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兩個小女孩的心態(tài);讓學生思考“我想對林園園說……”的部分,替課文補充一個不同的結局。本課采用合作式學習為主,實踐學習為輔的教學方式。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 能夠體會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心態(tài),感悟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快樂。
2、 培養(yǎng)學生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品質。
3、 能夠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
重點和難點
緊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重點,突破課文難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教學突破
對本課的拓展式學習,不必把教學的注意力集中在批評和說教上,而要結合具體實例,如現實生活中一些助人為樂的英雄事跡或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故事,用實際的生活作為教學材料,使學生學得更有趣,也更深刻。
二、 訓練思維,說程序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當板書課題后,啟發(fā)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質疑,如:“樹葉為什么是藍的呀”變教師提問為學生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體現課堂上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促進主體的發(fā)展。
(二)借助拼音,自主識字
1、 圈記生字,自學生字。
2、 師生共同學習生字。
(三)教師范讀,進入情境
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
(四)學生自讀,讀通課文
1、 學生逐段讀課文。
2、 教師指導朗讀,如長句要注意停頓、斷句。
。ㄎ澹┚o扣問題,自主學文
抓住一個“借”字,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懂四次對話,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讀,然后指導學生著重讀第一次對話,畫出重點詞。運用第一次對話的學法,學習第二、三、四次對話。第四次對話,可引導學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讀。學習第二段時,還可與觀察文中插圖結合起來。
講讀最后一段
思考: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結合觀察第二幅插圖)從林園園的神情聯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讓學生自悟自得,教師只作相機誘導,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六)質疑啟思,合作學習
學生可能會問:“林園園不肯將鉛筆借給同學,是不是一個壞孩子”或從李麗的角度提問:“李麗不接筆,很有自尊”可引導學生發(fā)表意見,深入討論,不必強求一致。為學生構建互動的模式,營造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氛圍。
。ㄆ撸┻m時運用,實現遷移
《語文課程標準》上指出口語交際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想法的興趣和欲望?谡Z交際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學生發(fā)表一點新思想,談一點新見解,說一點不一樣的話,不能人云亦云,鸚鵡學舌。在課后的學習伙伴提示“我想對林園園說……”就是對課文內容的擴展。這一擴展性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對這件事情進行說理和評論,也可引導學生結合一些具體實例進行溝通和交流。
(八)呼應拓展,開放學習
趁學生在拓展學習中,興致高昂,要學生給課文補充一個不同的結局,真正做到“興趣寫話”。這個寫話練習,憑借“臉紅”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續(xù)情節(jié)引導想象事情的必然發(fā)展。整個教學片段融聽、讀、說、思、寫于一體,又滲透思想教育,沒有多余的講解,訓練扎實而有效,實現了知識的正遷移。
三、 促進發(fā)展,說教法
1.引讀法
李麗四次借綠鉛筆的經過采用教師引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朗讀的難點,培養(yǎng)學生語感,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悟出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妙處。
2.圖文結合法
這篇課文雖不是看圖學文,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無疑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幫助。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學習,結合文中的兩幅插圖就更理解內容,學生也更能容易地融入文中的情景中去。
3. 遷移法
。1)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愿借”的四次對話,著重講讀第一次對話,通過圈、點、劃、讀、議領悟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去讀第二至四次對話,使學生在讀中領悟其中的規(guī)律。
。2)通過學習最后一段,結合課后學習伙伴的話題,實現由讀話到說話寫話的'遷移。這種練習的設計有利于發(fā)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四、 培養(yǎng)能力,說學法
1.課題入手法
題目是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課文畫龍點睛之筆。學生開始接觸課文,首先看到的是課題。正確地理解課題,從中得到學好這一課的啟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這一課,我試圖讓學生通過“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釋題入文。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會逐步養(yǎng)成一見課題便會產生一系列疑問、聯想,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極有益處。
2.圈點勾劃法
從學生學習品質來考慮,讓學生在課文中動筆劃記號,如給重點詞句圈圈、點點、勾勾、劃劃、將長句子用符號標上停頓、語氣重音等。訓練重點不脫離課文語境,在聽讀過程中,動靜合理交替,讓學生學習時思維“聚焦”,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達到由“學會”向“會學”過渡。
3.課后交流入門法
每篇課文后的問題往往給學生以重要的提示。這一課我以課文最后一段“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為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學好課文,突破重點和難點后,根據學習小伙伴提出的問題,聯系實際,暢所欲言,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倘若長此以往,學生都能得到這樣的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即帶著強烈的目的去讀書,邊讀邊思考,不僅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且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4
一、說教材
《藍色的樹葉》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麗小朋友向林園園小朋友借綠鉛筆的故事,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ハ鄮椭,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讓小朋友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二、說學生
1、現在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強,但二年級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高尚情感的熏陶下,會逐步克服自私,做個充滿愛心的人。
2、孩子們喜歡讀接近他們生活的故事,能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卻不善于逐句品讀、領會。
3、孩子們對于常見的、意義淺顯的字詞掌握起來要容易一些,所以盡管本課要寫的字多,但是記憶起來并不難。
三、說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本課案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目標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這條目標的確立是因為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在本課中把它訂為首要目標也是本課的重點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是基礎,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讀為本,讓學生感悟道理,積累語言,所以教師要扎扎實實地指導學生讀正確,讀通順。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要構建生活的課堂,以一種生命對話式的`教學進入課堂,讓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進行對話,三者互相影響、互相理解,共同生存。
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我采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F在我重點說第二課時。
四、說教法
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此本課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和朗讀指導法以及聯系生活實際法。著名小語學家李吉林老師認為,無論是認知活動、道德活動還是審美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驅動。語文課標第一條也指出對低段兒童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對于兒童,尤其是低年段兒童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著情感,那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會更為豐富,更為深刻,也更為主動”。因此營造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歷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習情景、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將會使課堂充滿磁性。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我準備采取以下步驟完成:1、聽辨質疑導入 ;2、指導朗讀,適度拓展,并進行情感滲透 ;3、再讀課文,說話練習;4、總結升華。
(一)聽辨質疑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采用了“聽辯質疑”的方法導入課文。小朋友,我們來一次聽力大比賽,看看誰最精神,注意力最集中。老師說四句話,說得對,你就鼓掌,說得不對,你就搖頭。
(1)、眾人拾柴火焰高。
(2)、同學之間應互相幫助。
(3)、對待同學要熱情。
。4)、書上長著藍色的樹葉。
第4句被你們否定了,能說說理由嗎?這四句話針對課文的主要內容來設計,讓學生責疑:樹上怎么會長出藍色的樹葉呢?這種導入方法,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朗讀是閱讀的根本,感悟的基礎,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倡導以讀為主,以讀代講,在讀中悟,在讀中與故事產生共鳴。首先出示圖畫,讓學生看看這幅圖上缺少什么,從中發(fā)現問題,知道李麗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原因,然后讓學生邊讀邊用筆劃劃圈圈,數一數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
這樣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是一種活動,是一個學生通過自主活動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在學生初讀課文基礎上,重點抓住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進行訓練。根據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學生情況,引導學生重點學習,讀懂第1組對話。
(出示第一組對話)讓學生觀察圖畫,練習讀,了解李麗,林園園的神態(tài)、動作,想象他們當時的情景,相機引導學生積累詞匯“小聲”“吞吞吐吐”;指導學生學習問句,讀出問句語氣。
2、3、4次對話,運用第一次對話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自主練習對話,體會人物的表情及思想。
這樣,在教學手段上,注意以讀為本,不斷鼓勵學生朗讀,在朗讀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通過初讀、再讀、品讀等形式,讓學生體會感悟出李麗自始至終都非常有禮貌,林園園則很自私。并結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進行溝通和交流。
其次,適度拓展,情感滲透。一二年級的閱讀年段目標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孩子樂于與人交流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時,孩子們已對文中的兩個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假如你是林園園你會怎么做,你有什么話對林園園說嗎?”“你覺得林園園以后會怎么做?”在孩子們暢所欲言以后,及時鼓勵孩子。
(三)再讀課文,說話練習
語文的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我設計了說話練習,說一個問句,用上“嗎”,說一句請求的話,用上“吧”,組織學生走進語言,感悟語言,從而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六、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比較簡單,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課文,通過學習,解決問題,明白互相幫助的道理。
板書設計:
19、藍色的樹葉
( 互相幫助)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5
一、說教材
《藍樹葉》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fā)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拼讀音節(jié)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三、說教法
1、引讀法
李麗四次借綠鉛筆的經過采用教師引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朗讀的難點,培養(yǎng)學生語感,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悟出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妙處。
2、圖文結合法
3、遷移法
(1)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愿借”的三次對話,著重講讀第一次對話,通過圈、劃、讀、議領悟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去讀第二三次對話,使學生在讀中領悟其中的規(guī)律。
(2)通過學習最后一段,實現由讀話到說話的遷移。
四、培養(yǎng)能力,說學法
1、課題入手法
教學這一課,我試圖讓學生通過“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釋題入文。讓學生一見課題便會產生一系列疑問、聯想,激起學生的好奇。
2、圈點勾劃法
五、說教學過程(見教學設計)
六:板書設計:
19. 藍色的樹葉
李麗 → 林園園
借綠鉛筆 舍不得借
畫藍樹葉 不由得臉紅了
(應該互相幫助)
七、說教學反思: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寫得是在一次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不見了,就向同桌林園園借,可是林園園舍不得借給她用,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著: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馬上有同學說:因為她覺得不好意思,沒有借給李麗綠鉛筆……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預設中也想孩子們一定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的;他們也都能說: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要團結友愛?墒牵谶@樣的一句話后面又有多少孩子能夠真正體會了、感受著友愛呢?
在認真分析了教參之后,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結合李麗林園園的`幾次對話,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反思,通過初讀、再讀、分角色等形式,讓學生體會感悟出李麗自始至終都非常有禮貌,林園園則很自私,從而升華到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在讀和理解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通過反復朗讀使學生走進林園園的內心世界,林園園最終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幫助。她因為羞愧而臉紅,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課后我進行了拓展練習,“我想對林園園說……”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進行說話訓練。整堂課,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挺高的。
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引導要進一步細化。幾名學生在讀林園園和李麗的話時,還需要進一步地引導。讀出林園園的不樂意、舍不得,抓住文中的吞吞吐吐、皺著眉頭、三個不要等詞語走進林園園的內心世界。李麗的話學生也沒有完全讀出味來。有一部分學生讀出了李麗的禮貌、請求,但是沒有讀出李凡的無奈以及委屈來。在今后學習類似的課文時,還要多加指導。
有些環(huán)節(jié)我忽略了課堂的生成,流于形式,讓學生生硬的理解字詞,字詞理解脫離了具體的語境。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6
我教學的是二年級語文上冊中《藍色的樹葉》第二課時。在備課和教學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收獲很大,現和各位老師交流,請大家能夠多提寶貴意見。
這篇課文是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fā)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讓同學們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我在教學時著重體現如下思想:1.詞句訓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2.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3.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我采取三步完成:復習舊知,質疑導入——學習課文,指導朗讀——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ㄒ唬⿵土暸f知,質疑導入:
我首先出示“連線”練習,請學生將其組成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并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出示“照樣子說一說”進行練習,最后在我的“我們平時見到過那種顏色的樹葉?”提問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學習。
。ǘ) 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在新課教學中,首先請學生在分自然段朗讀的基礎上想一想這篇寫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引導學生讀懂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接著提出問題:“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請學生邊默讀2、3、4自然段邊在書中畫一畫。最后引導學生看第二幅圖,通過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了解最后的結果,就是“林園園沒有借給李麗的綠鉛筆”。指導學生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李麗和林園園之間的三次對話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我通過出示對話,強調重點詞匯和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了解李麗、林園園的神態(tài)、動作,想象他們當時的情景,相機引導學生積累詞匯,體會感情。在學習每次對話之后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并出示書后的“讀讀說說”,請學生照樣子寫句子,實現由讀話到寫話的遷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當學生讀到“林園園臉紅了”的時候,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么?”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能說出“林園園不要太自私,要多幫助同學”之類的話。
(三)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在教學的最后,我適度拓展:“幾天以后的寫字課上,坐在林園園身后的劉方橡皮找不到了,劉方向林園園借橡皮,林園園會怎么做呢?劉方擦的時候太用力,橡皮折成兩半了,劉方不好意思地向林園園道歉,林園園又會說些什么呢?”點明了課文的主旨,理解升華了的主題,“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為一個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孩子!边@時候我板書: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課后我多此次教學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也找出了這節(jié)課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1. 我覺得自己沒有帶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在這一點上我做的還有所欠缺,如何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是今后我在每一節(jié)課中需要不斷學習和鍛煉的。
2、沒有注重學生的“需要”來進行“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做的還不夠,雖然部分學生躍躍欲試,但還是沒有做到大膽參與,尤其是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夠,以后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3、在指導學生讀對話時,教師的引導還要進一步細化。在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如講到理解 “吞吞吐吐”這個詞時,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后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范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fā)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jié)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7
一、 說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藍色的樹葉》。(板書題目 一棵藍色的樹葉)《藍色的樹葉》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五單元 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地相處,團結合作!薄端{色的樹葉》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相互幫助的道理。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我打算用兩課時教學,目標設置為:
1、 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這條目標的確立是因為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第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把它定為重點目標。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了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所以把這目標定為難點目標。
三、說教法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我以讀帶講,整體感之,揣摩體會,以問題導入新課,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兩個小孩子的心態(tài),讓學生思考:“我想對林園園說……”部分替課文補充一個不同的結局。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實物板書,引起學生的疑問:“我們看過的樹葉都是綠色的,為什么題目上的樹葉是藍色?”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為什么課題是藍色的樹葉?”這樣,變老師的提問為學生的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體現課堂上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促進主體的發(fā)展。
。ǘ、以讀帶講,讀思結合,題為“藍色的樹葉”
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之后,我引導學生三讀課文:一讀,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二讀,復習鞏固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三讀,了解課文大意, 想想藍色的樹葉是怎么出現的?邊讀邊用筆畫畫圈圈,數一數,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在學生初讀基礎上,隨文檢查學生學習生字新詞的'情況。
在學生掌握生字新詞的情況下,我進入:朗讀課文,學習詞句的訓練。主要采取情景朗讀教學法。接著,我重點抓住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進行訓練:
1、(出示第一次對話)抓住“小聲”“吞吞吐吐”指導學生朗讀“把綠色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我還沒畫完呢!边M行引導學生學習問句,讀出問句,用問句談話,學生會說出:我可以跟你一起走嗎?
把雨傘借我用一用行嗎?……
并在此基礎上分角色朗讀。
2、掌握了第一次對話的訓練方法,第二、三、四次的對話,我就按照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先自讀,小組讀,在分角色朗讀,加強人物語言的訓練。
。ㄈ⑼卣寡由,情感熏陶
語文的基本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一、二年級的閱讀年段目標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孩子樂于與人交流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時,孩子們已對文中的兩個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林園園說什么?”孩子們暢所欲言,他們可能會說:“園園,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應該像小白兔和小灰兔那樣,主動幫助老山羊才對的 !币部赡軙f“園園,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你們是同桌,更應該象親姐妹那樣團結一致,互相幫助,才對呀!薄攲W生討論完畢,老師及時鼓勵他們真實一群能說會道,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并且板書:互相幫助。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8
一、把握《課標》,說教材
《藍樹葉》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講讀課文的第二篇(即第十九課)。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fā)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體現如下思想:
1.知識與能力方面:發(fā)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讓學生通過拼讀音節(jié)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方面:詞句訓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袄铥悶槭裁礇]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二、訓練思維,說程序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當板書課題后,啟發(fā)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質疑,如:“樹葉為什么是藍的呀”變教師提問為學生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促進主體的發(fā)展。
。ǘ┙柚匆簦踝x課文
1.學生借助拼音逐段讀課文。
2.指導朗讀,如長句子要注意停頓、斷句。
(三)教師范讀,進入情境
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
。ㄋ模┚o扣問題,自主學文
抓住一個“借”字,緊扣課后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懂四次對話,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讀,然后指導學生著重讀第一次對話,畫出重點詞。運用第一次對話的學法,學習第二、三、四次對話。第四次對話,可引導學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讀。學習第二段時,還可與觀察文中插圖結合起來。
講讀最后一段
思考: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結合觀察第二幅插圖)從林園園的神情聯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讓學生自悟自得,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教師只作相機誘導,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ㄎ澹┵|疑啟思,合作學習
學生可能會問:“林園園不肯將鉛筆借給同學,是不是一個壞孩子”或從李麗的角度提問:“李麗不接筆,很有自尊”可引導學生發(fā)表意見,深入討論,不必強求一致。為學生構建互動的模式,營造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氛圍。
(六)適時運用,實現遷移
在課后第3題“填空,再讀一讀”之后,出示:“一個星期后的一堂美術課上,老師要同學們剪紙?墒亲诹謭@園前面的方曉曉沒有帶彩紙,林園園看見了,會怎樣呢”請同學讀題、思考、討論,先說說,再寫下來。
這個練習以填空引出教學內容,憑借“臉紅”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續(xù)情節(jié)引導想象事情的必然發(fā)展。整個教學片段融聽、說、讀、寫、思于一體,又滲透思想教育,沒有多余的講解,訓練扎實而有效,實現了知識的正遷移。
三、促進發(fā)展,說教法
1.引讀法
李麗四次借綠鉛筆的經過采用教師引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朗讀的難點,培養(yǎng)學生語感,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悟出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妙處。
2.圖文結合法
這篇課文雖不是看圖學文,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無疑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幫助。本人備課時仔細觀察圖,就發(fā)現文中第一幅圖與課文內容有明顯不符。倘若學生也能發(fā)現這一問題,不僅可見其觀察細致,還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真可謂一箭雙雕。
3. 遷移法
。1)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愿借”的四次對話,著重講讀第一次對話,通過圈、點、劃、讀、議領悟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去讀第二至四次對話,使學生在讀中領悟其中的規(guī)律。
。2)通過學習最后一段,結合課后第3題的訓練,實現由讀話到寫話的.遷移。這種練習的設計有利于發(fā)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四、培養(yǎng)能力,說學法
1.課題入手法
題目是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課文畫龍點睛之筆。學生開始接觸課文,首先看到的是課題。正確地理解課題,從中得到學好這一課的啟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這一課,我試圖讓學生通過“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釋題入文。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會逐步養(yǎng)成一見課題便會產生一系列疑問、聯想,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極有益處。
2.課后題入門法
每篇課文后的問題往往給學生以重要的提示。這一課我以課后題為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學好課文。倘若長此以往,學生都能得到這樣的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即帶著強烈的目的去讀書,邊讀邊思考,不僅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且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圈點勾劃法
從學生學習品質來考慮,讓學生在課文中動筆劃記號,如給重點詞句圈圈、點點、勾勾、劃劃、將長句子用符號標上停頓、語氣重音等。訓練重點不脫離課文語境,在聽讀過程中,動靜合理交替,讓學生學習時思維“聚焦”,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達到由“學會”向“會學”過渡。
五、結合遠程,說應用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他又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因此在開課時和學生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都看見過哪些顏色的樹葉?并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新課程教學光盤逐一播放各種顏色的樹葉圖片相機介紹“瞧,這是綠樹葉,紅樹葉、金黃色的樹葉等。而課題是藍色的樹葉,這是為什么呢?” 采取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從視覺上感覺到樹葉的不同,從而心里面也產生了疑問,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另外,識字寫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針對學生特點,即孩子已初步具備的識字能力的特點,我放手讓孩子運用“減一減、加一加、換一換、給生字編兒歌”等方法自主識字,在全班交流,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寫字時要求學生先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再運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新課程教學光盤按筆順一筆一畫教學生認真地寫下來,并且同時提醒學生寫字時注意姿勢,做到足安、肩平、身正和三個一。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fā)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語文教學,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jié)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我的說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謝謝!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9
一、說教材
《藍樹葉》這篇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fā)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教學時要體現如下思想:
1.發(fā)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
3.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重難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我打算用兩課時教學,目標設置為:
1、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
這目標的確立是因為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
點,因此我把它定為重點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因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了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所以把這目標定為重點目標。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說教法
1、圖文結合
這篇課文雖不是看圖學文,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無疑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幫助。倘若學生能夠觀察細致,就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真可謂一箭雙雕。
2、讀中感悟
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愿借”的四次對話,著重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詞句,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在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遷移
結合課文內容,實現由讀到寫的遷移。這種練習的設計有利于發(fā)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教學效率。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圖畫,引起學生的疑問:我們看過的樹葉都是綠色的,為什么畫上的樹葉是藍色?這樣,變老師的提問為學生的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體現課堂上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促進主體的`發(fā)展。
(二)、讀中感悟
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之后,我引導學生三讀課文:一讀,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二讀,引導學生理解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讀好人物對話的語氣。三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情感熏陶
語文的基本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一、二年級的閱讀年段目標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孩子樂于與人交流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時,孩子們已對文中的兩個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林園園說什么?”孩子們暢所欲言,他們可能會這樣:“園園,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你們是同桌,更應該象親姐妹那樣團結一致,互相幫助,才對呀!薄攲W生討論完畢,老師及時鼓勵他們真是一群能說會道,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并且板書:互相幫助。
五、說板書設計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翻開小學語文(人教版)國標本教材二年級上冊的課文,《藍色的樹葉》躍入我的眼簾。咦,樹葉為什么會是藍色的呢?我認真地讀了下去:這篇課文位于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薄端{色的樹葉》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麗小朋友向林園園小朋友借綠鉛筆的故事,讓小朋友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二、說學生
《小學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處于自我意識發(fā)展階段,也是社會意識初始建立時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通過一年級的學習,他們已學會了漢語拼音,具備了借助漢語拼音學漢字的能力,也有初步了解文中詞句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本課案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目標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這條目標的確立是因為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把它定為本課的首要目標也是重點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同學有困難時,應該互相幫助的道理。因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要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因此我把它定為本課的難點目標。
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我采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四、說教法
《現代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此本課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和朗讀指導法。因為著名小語學家李吉林老師認為,無論是認知活動、道德活動還是審美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驅動。語文課標第一條也指出對低段兒童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對于兒童,尤其是低年段兒童,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著情感,那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會更為豐富,更為深刻,也更為主動。因此營造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基礎的學習情景和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盡量使課堂充滿吸引力。
五說資源課件生字卡片
其目的是增加課堂的新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樹葉,你見過哪些顏色的樹葉?
課件出示各種樹葉:紅的、黃的、淺綠的、深綠的……
1)提問:(出示藍色的樹葉)老師這兒有一片特殊的葉子,你們在大自然中見過這種樹葉嗎?對于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嗎?
2)過渡: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齊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范讀課文。
要求:
(1)邊聽邊勾畫出生字,詞語。
(2)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課文中誰和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3)抽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生評價。
4)林園園做得對嗎?如果是你該怎么做?
(二)學習生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向小朋友們展示一下?
(2)齊讀生字、詞語,小組讀,開火車讀。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展示你用哪種方法識記。
(4)游戲,給生字找朋友。
三、指導寫字。
1、分析字形,重點指導難寫字“筆、鉛”
2、生字描紅、正確書寫。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課標本二年級上冊第19課。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平時都可能發(fā)生在孩子們身邊的故事:李麗上美術課時綠鉛筆找不到了,她向同桌的林園園借,林園園不借給她,她只好用藍鉛筆畫樹葉,林園園看了后羞愧地臉紅了。故事內容淺顯,孩子們容易體會情感:我們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不能自私。因此學習起來并不困難,只要在認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就能正確的理解課文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就能正確的理解課文內容,從中體會出道理。
小學低段從文本中體會情感(道理)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里要求1—2年級的學生掌握基本識字,標點的同時還要能在閱讀方面:“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口語交際中能與人討論表達自己的看法。因此在這樣“道理”不是很難懂的文本里,我們可以采用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課文的中間部分剛好是以對話形式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進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讓學生進行自主體會,讓文本與學生的心靈產生情感對話的同時,還學會去體會人物語言來體會人物情感,這也是一種能力的鍛煉和積累。并初步學習記敘文的敘事方法:起因、經過、結果,為孩子們今后進入中高段閱讀學習和作文的基本框架奠定一定得基礎。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4、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區(qū)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重點和難點
1、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2、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區(qū)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說教法和學法
。ㄒ唬┱n程安排
第一課時:1、讀書和拼寫生字、詞語;并掌握生字基本結構和拼音。
2、能讀通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
第二課時:1、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2、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區(qū)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說說自己的體會。
學法:
基于這樣的理解,針對本班學生的學情:第2課時教學時宜采用:本著“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與文本進行一次深層次的對話之后,將之轉變?yōu)檎n堂設計的大框架,試圖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生成師、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感悟文本,注重學生的動態(tài)生成和能力培養(yǎng)。故我今天重點說的是第二課時內容。
。ǘ┙虒W過程:
1、情境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都已經把文章好好地讀了幾遍,有些同學也能說出課文里的故事了,可是老師還是有點不明白,為什么文章的題目是“藍色的樹葉”呢?樹葉都是綠色的,可它是誰造出來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ㄗ寣W生在把握課堂基本內容之后開始深入了解課題。學會讀文章先從質疑課題開始。)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呢?那我們一起來重新走進文中的美術課堂,來看看她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2、研讀第1自然段
指名讀
重點感悟出: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時間、人物、事情
。ㄗ寣W生體會敘事文章的開頭可以交代這樣的信息,還可以看出此時的李麗正在需要幫助,從而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3、研讀2、3、4自然段,品味人物語言
研讀第一次對話
。1)、讀第一自然段,引導學生質疑:(預設)林園園明明畫好了,為什么說‘我還沒有畫好呢?
。ɑ畹腵課堂應該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對話生成的課程,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地預設,才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活躍)
。2)指導讀李麗與林園園的第一次對話,(分角色朗讀)
“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體會李麗有禮貌、請求、商量的語氣
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薄S機理解“吞吞吐吐”,什么叫“吞吞吐吐”,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什么情況下會“吞吞吐吐”。進而體會林園園不想借而又不直接說的心情。
。▽W生體會新詞又通過聯系生活來體會,并表達出來,對詞語的理解會更深刻。對人物的做法的對錯會有所判斷。)
研讀第二次對話
a、自由讀你讀懂了什么?
b、引導多種形式的讀,體會李麗請求、誠懇、和小心謹慎的語氣,體會林園園不樂意借的心情。
c、同桌互讀:感悟對話,引導互換讀
研讀第三次對話
小組合作讀,想一想:你從哪里體會到什么?
整體感悟三次對話,感受心情小組討論并發(fā)言。并回顧全文,你是重點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
。ㄗ寣W生體會出來之后,回到全文中去總結重點詞句,鍛煉閱讀能力)
4、感悟結果,拓展延伸
此刻,我們在李麗的身邊聆聽了這個對話的全過程,我們的內心有什么想說的嗎?孩子說感受: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你們在生活中也有遇到類似的事情嗎?當時你們是怎么做的?
。ㄗ寣W生與文本對話,產生共鳴,達到情感體驗的目的,價值觀得到熏陶。并在口頭表達上也會有所鍛煉)
5、總結全文,概括框架
我們來重新看看今天學的文章題目:藍色的樹葉
明白為什么樹葉是“藍色”的嗎?(題目是結果)—————學生說出:是李麗沒有綠鉛筆(原因)————她可以解決綠鉛筆的問題嗎?去借筆沒借到。(經過)
教師配上板書(學生概括的語句)
同學們把這三句話來概括后進行排序:
1、李美術課時,李麗沒有綠鉛筆畫樹葉(原因)
2、麗向林園園借筆,但她不愿意借給她(經過)
3、李麗就用藍鉛筆畫樹葉(結果)
總結出這篇寫故事的文章是分三步:原因——經過——結果。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到我們寫作文中去。
。▽W習語言不光是為了識字認詞,熏陶我們人的思想和情操。很多時候學時為了學以致用。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緊緊扣住“三維”來進行學習,并特別注重閱讀能力地培養(yǎng)是我本節(jié)課的目的。)
教學板書:19藍色的樹葉(結果)
時間:美術課上
人物:李麗林園園
1、李美術課時,李麗沒有綠鉛筆畫樹葉(原因)
2、麗向林園園借筆,但她不愿意借給她(經過)
3、李麗就用藍鉛筆畫樹葉(結果)
道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相關文章: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06-20
說課稿《藍色的樹葉》04-06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01-16
說課稿《藍色的樹葉》11-27
《藍色的樹葉》說課稿14篇01-02
藍色的樹葉教案11-08
《藍色的樹葉》教案02-19
藍色的樹葉教案02-19
藍色的樹葉的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