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小學>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時間:2022-03-28 07:58:25 小學語文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導語: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僅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緊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體,抓住重點詞句

  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說,書不讀通不開講,書不讀熟不開講。在教學《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中,對話描寫是文本特色之一。筆者根據(jù)這一文本特色,在學生通讀全文,把課文讀通、讀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綜合訓練:出示竺可楨爺爺與小男孩的對話,但標點沒有學生想要讀通讀順這段話,首先就需要為這些對話加上標點;加上標點后,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當時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感受人物這樣說話的動機,讀著讀著,學生覺得加上一些提示語后,讀起來更過癮。

  有了提示語作為坐標,學生投入其中,積極還原體驗人物當時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讀為主要目標的訓練中,慢慢地觸及人物內在的品質,人物的精神變得看得見、聽得出、說得準、讀得好、寫得活,甚至諸如“課文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這樣大而空的問題也由于對人物對話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學結束時迎刃而解了。

  學生讀懂的過程,就是感悟體驗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真可謂“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知于自知”。

  二、依據(jù)文章體裁特點,喚起學生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想象、聯(lián)想

  讓書本知識呈現(xiàn)出鮮活的生命狀態(tài),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后課堂教學呈現(xiàn)的新特點。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依據(jù)課文體裁特點,通過各種途徑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學生經(jīng)驗世界和知識的形成過程聯(lián)系起來,從而激活書本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想象、聯(lián)想,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是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江南春》這首古詩時,筆者讓孩子們先讀題目,看出題目分為兩個部分——“江南”和“春”;再讓每個孩子自己去讀一讀這首詩,

  一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寫春天的?交流時不一定按照詩句的先后順序,但每找到一處,我們就來畫一畫這個景,說一說自己為什么這樣畫,評一評誰的畫與詩句最吻合。每一次畫、說、評,孩子實際上都在自覺地借用作者的“一雙慧眼”去欣賞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為必然。

  二問:你又從哪里看出是寫江南的景色?學生能找到相關的字、詞、短語、句子,他就穿越時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點。而能讀好這些景物,學生就能領略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色景物的。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能展開說說,他也許就能回味自己身處的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點的。

  由此,詩歌的學習不僅僅是字、詞、句、詩的機械解釋,而是學生主動地走進詩人的內心,用詩人的眼睛去看,用詩人的耳朵去聽,用詩人的心靈去感受。學生仿佛一會兒在寫生,一會兒在春游!墩Z文課程標準》中說:讓學生自己獨立地誦讀感悟,并將讀書意會到的東西用可以檢測的表情朗讀出來,是實惠便捷的解讀方式。

  三、抓住“文眼”,采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朗讀、體驗、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zhèn)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fā)揮。

  因此,筆者認為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與感悟要真切,倡導個性化體驗,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只能靠“潛心會文本”。即通過反復地讀,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摸情感的脈搏。讀是感悟與體驗的前提與基礎。

  不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就不能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之間、人物之間、人與事之間的關系;要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必須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一遍又一遍地讀書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獨特的、有見地的感悟。

  四、定位年段要求,在對話互動中生成情感,生成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是要在互動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語言。這種對話是基于充分朗讀、體驗、感悟的對話。

  現(xiàn)實教學中,可能是由于考查教學效果方式的緣故,我們常常低估現(xiàn)在學生的水平,到小學中年級仍然將課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給學生”。筆者認為,到小學四年級下半學期,應該選擇一些足以統(tǒng)領全文的大問題,對學生更放手些。

  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中《春日偶成》這首詩時,請學生把古詩讀準讀通以后,筆者就提出一個直奔作者寫詩動機的大問題:讀讀這首詩,你感受到當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詩中找到“樂”字。

  “樂”是這首詩的靈魂,于是在“樂”的籠罩下,學生開始“樂在詩中”地尋找能讓詩人“樂”的美景,開始“樂此不!钡卦谠娭袑ふ夷茏屧娙送抵鴺返睦碛,最終體會到原來作者是在美麗的春景中自得其樂。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開學習主體與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有意義的接收學習是自主建構,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也是自主建構。

  五、切合兒童特性,適度拓展,堅持練筆

  我們都知道,“語文,語文,語言文字能力是根本!毙W階段語文的奠基作用說到底就是在掌握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中完成的。老師指出:語文課時有限,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用在識字、寫字、讀書、習作、口語交際上,把語文課上得既生動活潑,讓每個學生的各種感官特別是頭腦真正動起來,又扎實有效,向每個40分鐘要效率,要質量。時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課堂內的訓練量太少,課堂內動筆時間太少。

  我們要克服課堂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頑癥,每篇課文學完后,要騰出8~10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書面語言練習。教師要從檢測三維目標綜合達成情況和學生思想、情感、語言生成情況的視角,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情境性的語言書面練習題,讓學生寫一組句群或一個語段。這種練習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能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情境性和個性化的語言。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手段08-28

小學語文常見的教學方法04-19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策略05-11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02-08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04-07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經(jīng)驗交流(精選10篇)10-11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四個基本要素05-30

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總結06-27

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心得體會(通用6篇)10-12

教學方法心得體會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