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時間:2024-11-04 12:58:17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蝌蚪找媽媽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小蝌蚪找媽媽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游戲的快樂及表演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青蛙媽媽、鯉魚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頭飾各一個;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重難點:重點:

  體驗表演的樂趣。難點: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蝌蚪游的動作,學說各角色的話。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學蝌蚪游。

  1.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彈奏唱)

  2.提問:小蝌蚪長什么樣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樣游?誰來學小蝌蚪游泳?有誰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請幼兒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

  3.教師示范游。師: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樣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樂伴奏下學蝌蚪游,吃食。

  (1)[1~8]小節(jié):在音樂伴奏下重復三遍。師:蝌蚪姐姐請蝌蚪弟弟妹妹一塊兒來水里游。

 。2)[9~12]小節(jié):老師帶領在xxx處咂嘴表示吃東西。師: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餓了,我們來吃點東西吧。

  (3)重復[1~8]小節(jié)兩遍:師:吃飽了,小蝌蚪一起游來游去做游戲吧。

 。4)[9~12]小節(jié):師:吃飽了,姐姐帶你們?nèi)フ覌寢尠伞#ㄒ魳穂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帶小蝌蚪找媽媽。

 。1)音樂[13~16]結束,鴨媽媽出現(xiàn),蝌蚪姐姐帶小蝌蚪上前問:“你是不是我們的媽媽?”鴨媽媽{配班老師扮}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樂再起,蝌蚪繼續(xù)游,到最后一句“媽媽,媽媽在哪里”時鯉魚出現(xiàn),蝌蚪上前問:“你是我們的媽媽嗎?”鯉魚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束,烏龜出現(xiàn),蝌蚪上前問,烏龜回答,同上。

  (4)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束,青蛙媽媽出現(xiàn),叫“呱呱,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小蝌蚪快速游到媽媽身邊,一起拍手說:“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四.學說角色的話。

  1.學說蝌蚪的話及其他角色的話。提問:剛才去找媽媽時第一個遇到誰?小蝌蚪是怎么問的?(學說小蝌蚪的話)它是怎么回答的?(學說鴨媽媽的話)

  2.學說鯉魚、烏龜?shù)脑捦稀?/p>

  五.游戲重新開始。

  請四位幼兒來做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配班老師在一旁幫助)其他幼兒做小蝌蚪,老師做蝌蚪姐姐。

  六.結束。

  師:小蝌蚪們,我們在小河里快樂地游泳、找東西吃、做游戲,還找到了媽媽,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下次再來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好嗎?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個篇幅比較大,相對比較復雜的故事。而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對于此類情節(jié)復雜、角色較多的故事是不能夠完全理解的。雖然在平時的課間活動中我們有講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但是,要讓托班的幼兒記住故事中的語言,把它表演出來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們對故事進行了精簡,考慮到托班幼兒對于重復的語言對話比較感興趣,也容易讓他們理解和記憶,我們把小蝌蚪的對話都設計為:你是我們的媽媽嗎?而其他動物我們也同樣遵循這個特點:“不是,你的媽媽是……”,這樣的設計不僅簡單,易理解,也為后面幼兒的角色表演減低了難度打下了基礎!

  小百科:蝌蚪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nèi)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nèi)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yǎng)。以群居為主。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脫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后(對于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2

  一、學習匯報

  1。我會認:認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

 。ㄏ仍谛〗M內(nèi)匯報,然后指名匯報。)

  2。我會讀:正確地朗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讀課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點。

  小組學習活動:

 。1)將描寫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點的詞句混在一起,請學生認讀。

 。2)觀察并發(fā)現(xiàn)這些詞句與什么有關,接著按照一定的'順序重新整理、排列這些句子。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點的句子。

  2?磩赢嫞o動畫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樣找媽媽。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交流(先小組內(nèi)交流,再指名交流。)

 。3)匯報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4。小組學習活動——我會擺。

  讓學生將3張小圖按照青蛙的成長過程重新排列,然后說一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5。談一談:你喜歡小蝌蚪和它的媽媽嗎?為什么?

  6。朗讀全文。

  三、拓展

  學生將課前搜集的有關青蛙的資料進行交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教學和媒體準備

  句子卡,生字卡,投影圖片。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猜謎語

 、傩『隰~,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诰G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么長相相差這么大呢?難怪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不認識。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去找媽媽吧!

  3、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以讀漢字為主。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學生匯報,從哪幾個自然段中可以幫助小蝌蚪找到媽媽。

  三、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看第一張圖片,提問:小蝌蚪是什么樣的?他們游的怎么樣?

  默讀課文用劃出寫小蝌蚪樣子的句子。

  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隨機學習生字灰。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們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媽媽生活在一起呀!瞧,它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就是一只可愛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么樣的?出示句子,進行朗讀指導,學習生字披、鼓。

  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現(xiàn)在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嗎?(生帶頭飾上臺匯報)

  四、寫字指導

  1、觀察有、在、什、么,學生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2、范寫,學生描描寫寫。

  3、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讀上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卡片。

  2、朗讀小蝌蚪和青蛙樣子的句子。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了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賻煟盒◎蝌皆陂L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

  請孩子們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讀完后,找出小蝌蚪身體發(fā)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并標上序號。

 、谛〗M交流

 、奂w匯報,師相機貼出圖片

 、苎菀谎荩赫埳缪菪◎蝌,講講自己是怎么樣長大的(帶頭飾上臺匯報)

  2、學習課文2~5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助?(鯉魚和烏龜)師貼圖

 、賹W習第2段

  引讀: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見這時,他們會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問

  為什么要迎上去?看圖理解,再說一說。請生上臺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同桌互問互答,師生讀等)

  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己的媽媽長得有什么特點?

  過渡:于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xù)尋找自己的媽媽。

 、趯W習第3段

  引讀:它們游哇游,看見了一只連忙叫

  為什么小蝌蚪會把烏龜誤認成他們的媽媽?表現(xiàn)出怎樣的心情?(急切)

  你從哪些詞看出很急切?(連忙、追上去)

  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說。

  看圖理解,再說一說。請生上臺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分組輪讀,師生接讀等)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不過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知道了媽媽樣子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

  過渡:于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xù)找媽媽,他們相信這一次一定能找著自己的媽媽。

 、蹖W習第4段

  引讀: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

  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說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

  他們仔細一看,那只大青蛙披著

  一定是自己的媽媽,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這時,小蝌蚪的心情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說。

  請生上臺表演這三種情況。

  師小結:可見,作者用詞準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準確形象又生動。我們也要向小蝌蚪學習,只有不斷去發(fā)現(xiàn),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己的小寶寶也非常高興,笑著說

  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后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苄∏嗤芏荚诟墒裁茨?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師: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著贊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3、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四、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讀全文。

  五、演一演這個故事

  六、指導寫變、條。

  查找、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害蟲?

  青蛙為什么成為捉害蟲的能手?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長出兩條前腿長出兩條后腿尾巴變短青蛙

  迎鯉魚圖追烏龜圖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三、教具準備:

  生字詞小黑板、教學插圖、教學錄像帶

  四、教學地點:

  多媒體綜合電教室

  五、教學課時:

  三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生:認識。┠谴蠹乙捕贾牢覀兊呐笥讶绨春脡膩矸挚煞譃楹门笥押蛪呐笥。蚜蟲是莊稼的壞朋友,那青蛙就是莊稼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青蛙嗎?那又有誰知道青蛙小時候是長什么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后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識圖意。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都在干些什么?(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生答)

  2、逐圖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么變化?再連續(xù)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大家看到最后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后變成了什么?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生述)

  4、小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幅圖,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后來又怎么樣?最后變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薄⒆暂p聲朗讀課文。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糾正讀音(群、捕、迎、裳等)

 。场⒒卮鹚伎紗栴},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敘述部分;小蝌蚪、鯉魚、烏龜及青蛙媽媽由四組學生分別扮演。)

  四、講讀第一自然段。

 。薄⒅v讀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說一說,并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幾只?(生:有一群。)師講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導生給群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么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lián)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指導學生看圖,師復述小蝌蚪外表。

 。、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作業(yè)第二題(1)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講讀第二段。

  1、看第二幅圖,提問:現(xiàn)在我們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圖模樣有什么不同?

  2、讀第二自然段,說說蝌蚪有什么變化。

  3、再讀(指名個別讀)

  4、看圖,講述小蝌蚪是為什么會游向鯉魚媽媽?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為小蝌蚪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該有媽媽,但又不知媽媽長得怎么樣,所以就游過去問。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這里既表示禮貌,也為了讓鯉魚媽媽能發(fā)現(xiàn)自己小蝌蚪。

  5、根據(jù)講讀內(nèi)容,提問: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有什么特點呢?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我們的哪兒要讀重音;鯉魚媽媽的`回答要用長輩式親切的語氣讀出來。)

  二、看圖,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圖,提問: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么變化?

  生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師板書。

  3、小蝌蚪為什么會把烏龜錯認為是自己的媽媽呢?課文中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體現(xiàn)出了它們以為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4、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并讀一讀)

  5、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于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6、輕聲朗讀第四、五兩段,指導生邊讀邊看圖,思考:

  1)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么變化?(板書)

  2)小蝌蚪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呢?他們的媽媽究竟是誰呢?它們是怎么認出來的?

 。ㄉ(lián)系圖及有關句子回答:回顧烏龜介紹的青蛙媽媽的特征,還有前面鯉魚媽媽講的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了解媽媽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媽媽了。)

  7、第四段主要講了什么?先讀再說。(自由讀后再指導學生說出段意)

  小蝌蚪已經(jīng)是青蛙了,為什么加上個已經(jīng)?小蝌蚪是怎樣跳到荷葉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著媽媽干什么?這說明了什么?(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等青蛙呢?(生: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好朋友青蛙)

  三、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第一道題。

  3、完成課后第三道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分角色看圖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ù竽X袋、長尾巴長出兩條后腿長出兩條前腿脫掉尾巴、換上綠衣裳)

  3、指導完成課后第二題。

  二、指導有感情地分組朗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觀看生字表教學錄像帶,激發(fā)學生興趣。

  2、指導學習生字。

  3、難寫、易錯字形分析:

  塘:共13畫,第八畫右邊要出頭,第10筆一豎上下都要出頭,左邊是。

  迎:半包圍結構,里面的不要多寫一撇。書空。

  龜:共7筆,上邊是,下邊是不是電。書空。

  裳:共14畫,下邊是衣。

  鼓:右邊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4、運用測試及書寫。(師巡視指導并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

  四、總結課堂。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五,小蝌蚪找媽媽,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味體育游戲的樂趣。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爬行及跳躍。

  3、培養(yǎng)幼兒不畏艱險的意識。

  活動準備:

  圓圈數(shù)個、小椅子數(shù)把、青蛙的生長過程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進行熱身運動(跳、爬……)

  二、基本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青蛙媽媽找不到她的寶寶,很著急,你們想不想去幫助她?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青蛙媽媽的寶寶長什么樣子 。(重點講述青蛙的生長過程)教師:“讓我們一起去找找看,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用小椅子搭成)

  幼兒模仿小蝌蚪爬過‘池塘’,幼兒邊爬邊把小蝌蚪的圖片撿起來。教師:“小蝌蚪變成小青蛙了,“請幼兒模仿跳躍動作從擺成‘之’字型的'圓圈中循序跳過,幼兒依次進行。

  對能力強的幼兒予以表揚,能力弱的幼兒予以鼓勵。

  體育游戲可反復進行,教師可隨機增加難度。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蝌蚪找到媽媽啦!它邀請小朋友和它一起跳支舞!庇變郝犚魳纷龈鞣N動作表示愉快的心情。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7個生字,會寫“灰、阿”等7個字。

  2、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3、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過程。

  2、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頭飾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猜謎語,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想請大家猜個謎語,謎面是:大腦袋、圓肚子、細尾巴、黑身子。變變變…長出四條腿,丟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呱抓害蟲.頂呱呱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請你標畫出文中的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

  3、聽故事錄音,邊聽邊標畫出自然段序號

  三、再讀課文,了解蝌蚪變?yōu)橛型艿倪^程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小蝌蚪什么樣子呢?

  (2)“快活地游來游去”是什么樣子呢?請你想象一下,做這個動作。誰還能用“快活”說一句話呢?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讀這自然段,這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了什么?

  (2)分組進行議論。

  (3)畫出小蝌蚪和鯉魚的對話,想象他們談話時的語氣,試著讀—讀,再分角色進行表演。

  (4)學生練讀。表演。

  (5)匯報后評價。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長后腿

  3、仿照以上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小蝌蚪又向誰請教呢?

  板書:烏龜青蛙

  (2)自選學習內(nèi)容。

  思考: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

  用讀的形式匯報出小蝌蚪的'變化。

  4、學生自學后匯報交流。

  5、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小蝌蚪找到烏龜,烏龜告訴它,它的媽媽頭頂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2)小蝌蚪看見大青蛙,找到了媽媽。

  7、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好不同角色的語氣。

  8、戴頭飾表演。

  9、教師小結:小蝌蚪為了尋找媽媽,不斷地探索,靠著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不斷地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四、布置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

  2、課后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查找小青蛙吃害蟲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內(nèi)容

  1、讀課文,引導學生讀出感情。

  2、分小組表演這個節(jié)目。

  二、鞏固本課的生字、新詞

  1、認讀生字卡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課中有些生字的結構規(guī)律。

  2、認識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灰迎阿姨 ?追頂披鼓

  (2)同桌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匯報。

  3、指導學生寫本課的生字。

  先認讀田字格中的生字,再組詞。注意區(qū)別“披”和“波”。

  (1)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占格位置。自主提出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2)教師與學生一起書空。,重點指導“灰、條”。

  (3)學生仿寫,老師訂正。

  (4)認真書寫。展示部分學生寫的字。

  三、課堂作業(yè)設計

  1、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又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沒過多久,()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2、師生對話,背誦句子。師:小蝌蚪什么樣?生: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師:小青蛙什么樣?生: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3、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把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過程說清楚。

  四、板書設計

  34小蝌蚪找媽媽

  四條腿寬嘴巴長后腿

  烏龜青蛙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對話。

  2、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青蛙的特征。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自制《小蝌蚪找媽媽》多媒體課件,小青蛙音樂

  觀察與指導:

  一、寶寶在哪里

  1、春天到了,媽媽們帶著寶寶在水里開心地玩耍,看,它們是誰呢?(顯示畫面,引導幼兒看看、聽聽、說說有誰。)

  2、你能分出哪些是媽媽哪些是寶寶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個子的大小來區(qū)分)誰愿意來幫助媽媽們找到自己的寶寶?(引導幼兒根據(jù)體型特征,一一對應)

  3、小蝌蚪是誰的寶寶嗎?它媽媽長的是什么樣子呢?

  4.小蝌蚪的媽媽到底長的是什么樣子,我們一起幫小蝌蚪去找一找它的媽媽。

  二、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春天來了,青蛙媽媽在水里生了許多寶寶,寶寶們還會變呢?矗兂闪耸裁?(許多小蝌蚪)

  于是小蝌蚪一邊游一邊找媽媽。

  ——看,那是誰?(鴨媽媽和小鴨)我們一起問問鴨媽媽。

  教師問:鴨媽媽,鴨媽媽你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它長的是什么樣子?

  鴨媽媽:你們的媽媽頭上有兩只大眼睛,一張寬寬的`大嘴巴。

  剛才鴨媽媽說我們的媽媽長的什么樣?

  幼兒:謝謝鴨媽媽!鴨媽媽再見!

  又有誰來了?(魚媽媽和小魚)

  幼兒跟說對話:魚媽媽,魚媽媽你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它長的是什么樣子?

  魚媽媽:你們的媽媽長著四條腿。

  魚媽媽說我們的媽媽長著幾條腿?

  幼兒:謝謝魚媽媽!魚媽媽再見!

  ——咦,那是誰的媽媽?

  請個別幼兒來問:烏龜媽媽,烏龜媽媽你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它長的是什么樣子?

  烏龜媽媽:你們的媽媽是白肚皮。

  我們的媽媽有白白的什么?(肚皮)

  幼兒:謝謝烏龜媽媽!烏龜媽媽再見!

  ——我看到白白的肚皮了,那是我們的媽媽嗎?

  幼兒齊問:鵝媽媽,鵝媽媽你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它長的是什么樣子?

  大白鵝媽媽:你們的媽媽穿著綠衣服。

  哦,原來我們的媽媽穿著綠衣服呀。

  幼兒:謝謝鵝媽媽,鵝媽媽再見。

  ——剛才幾位媽媽告訴我們了,小蝌蚪的媽媽長得怎么樣?(頭上有兩只大眼睛,一張寬寬的大嘴巴,還有四條腿,露著白白的肚皮,穿著綠衣服。)

  ——我想出個好辦法:我們把小蝌蚪的媽媽畫出來,這樣小蝌蚪就很快能找到媽媽了。該怎么畫小蝌蚪的媽媽呢?(引導幼兒小結青蛙的特征)

  老師操作多媒體畫出青蛙

  三、唱唱、跳跳,學做小青蛙

  1、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游走了,它們?nèi)ジ蓡崃耍壳嗤軏寢屪畲蟮谋绢I是什么?

  2、律動:小青蛙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3-09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5-19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6-27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精選]07-13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5-25

中班教案《小蝌蚪找媽媽》10-28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熱門】07-20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熱】03-18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精】03-19

【推薦】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