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1
以前我總覺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我演示一遍,學生再“照葫蘆畫瓢”。通過半年的實踐,我發(fā)現,這樣的效果很差,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么。這種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經過一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在信息技術教學上有了一定的進步,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巧設課堂前奏。
在計算機機房上課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巧妙的設置課堂前奏。學生大多想自己操作,不想老師多講?梢愿嬖V學生在課堂的時間安排上有以下三種方案:第一,講一節(jié)課,不操作;第二,講 30 分鐘,操作 15 分鐘;第三,講 15 分鐘,操作 30 分鐘。大家希望采取哪種方案?學生會說第三種方案。這時抓住機會巧妙安排:大家要想讓老師采取第三種方案,必須集中精力聽課,否則就采取第二種方案,甚至第三種方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比較集中。
二、直觀教學,加深記憶。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一些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作有針對性講解,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健而且形象具體,然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輔導,在通過屏幕監(jiān)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如在一節(jié)上機課中,我發(fā)現有些同學不能夠區(qū)分“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于是我當時馬上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么特征?”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一個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還抓住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刪除光標前面的字母,相當于咱們平時用橡皮擦寫錯的字。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為直觀,讓學
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三、.精講多練。
對于學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內容,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讓學生自學,這樣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而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讓學生掌握要領。此外,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操作,從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實際操作時,教師加強巡回輔導,及時解決學生發(fā)現的問題。
四、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
師生互動,學生的互動在課堂上要得到體現;涌梢栽谛〗M合作中體現,小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優(yōu)、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優(yōu)生發(fā)揮特長,施展才能,差生盡其所能,學有所得。這實現了學生資源的共享利用。這種互動能夠調動優(yōu)、差生的積極性,將會明顯的改善課堂紀律。
五、展示學習成果,共同評價作品,尊重學生的選擇和評價。 利用下課前五分鐘,通過電腦屏幕全班共同來欣賞完成的比較好的同學的作品,讓學生來評價作品的優(yōu)點所在。孩子們發(fā)言積極,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審美能力提高,更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六、抓住學生的閃光之處,給他們創(chuàng)造進步的機會。
不同的學生存在著個性的差異,我們不能用一個標準去對待所有的學生,更不能用同一個方法對待所有的學生,尊重他們的'愛好,作好思想工作的同時,要相信他們的自主能力。如在教初二年級學生學習EXCEL時,有的同學以前沒接觸過此軟件,覺得學起來很好玩,很感興趣,情緒很高,而有的同學已經對EXCEL軟件掌握得較好了,我就教他們深一些的內容,例如利用EXCEL進行數字計算,這是他們新接觸的,比較感興趣。盡管他們做的事情不同,水平也不一樣,但最終都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總之,要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初中八年級閱讀課課后反思初中八年級閱讀課課后反思
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2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營造好的課堂氣氛,還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究,還要注重學生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收集、處理和應用的實踐活動,為信息技術教學營造“寬松、主動、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快樂中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創(chuàng)造,F淺談如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的幾點體會:
一、利用多媒體演示講解的教學設計,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直觀性,有關信息技術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僅憑老師的口述,學生難以形成準確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的.講授應精心選擇使用多媒體數據,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得出正確的結論,使教學取得最佳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發(fā)現探究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獲得知識,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被動的接受者。其教學設計為:簡述操作要領→操作嘗試→啟發(fā)引導→操作學習→反饋指導→鞏固練習→歸納總結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方法,一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二是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如在學習word制作表格時,學生學起來很簡單。但是否很簡單,通過布置一個任務(制作課程表),學習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鞏固練習和歸納總結,道理是很顯然的。這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操作時間密切結合的教學設計。
三、構建“主體-互動-探究”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興趣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老師先布置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自主的參與教學,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社會性品質;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學人際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使學生智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在大多數學生基本完成任務后,從學生制作的網頁中挑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學生自己介紹演示,然后讓學生互相討論,發(fā)表意見、看法,實現相互交流、學習的目的。教師在此過程中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為目的,適當的引導討論方向。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主動研究,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并通過師生交流的互動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學習,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實現學生主動發(fā)展的目標。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3
現代教育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學目標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與學生現有發(fā)展水平的矛盾。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心中要有學生,但是如果如果教師心中只有個抽象的群體意義上的學生,其教學目標必將是全班一律的。因此,教育必須要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學內容要具備生活實踐性,讓學生不僅能感覺到生活就在身邊,而且感覺到學習掌握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一、教學內容要具備生活實踐性,
由于學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計算機作為信息技術技術教學的媒介,能演示多變的圖形、動聽的音樂、絢麗的色彩,強烈刺激著學生的視聽感官,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學生有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邏輯思維過渡。但學生形象思維較活躍。對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識使學生散失學習的興趣,沒有這樣的興趣,快樂學習就無從談起,教學中要選擇學生身邊比較貼近的生活事例來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引起注意,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應注重學生開放性
在完成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好,就進行能力方面的訓練?梢园炎约旱哪硞方面的能力提高很多;有的學生則在某方面的基礎知識比較差,就在基礎知識多下功夫。
教育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開放,不同的教學內容造就了獨特的思維方式,保持學生的個性,給今后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留下潛力。
三、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信息技術課中能借助Internet這個巨大的信息資源庫以及計算機本身具有強大的計算、輔助、管理等功能。這樣教學課堂中根據學生愛玩的特點,指導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擴展他們學習電腦的.興趣;利用學生好勝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會邊動手,邊觀察,邊分析,啟迪他們在實踐中進行科學的思維;教師不應強行把學生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中,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認真聽取學生發(fā)表的意見,并放手讓學生大膽試一試。
“授人以魚,未若授人以漁”。在我們的教學內容中,既注重傳授知識,又注重讓學生理解電腦獨特的思維;不公會使用電腦,還時常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樣做有什么好處,這個程序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思路。
在課堂上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作出別出心裁的答案。學生智慧的激活,會反作用于教師和其他學生,使其能在更高層次上積極思維,從而在師生、學生間積極思維的互動中,不斷閃耀出智慧的光芒。師生可從中盡情地去體驗教學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并可獲得教案目標之處的收獲。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關注知識的結構和學習學習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和獲得的能力的遷移,使這些結構具有適度的靈活性。
讓學生成為主角。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入主體角色,主動地去發(fā)現學習從而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這就要求在一節(jié)課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自由,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選擇方法是自由的。創(chuàng)建多向的交流環(huán)境,學生可以問教師,也可以互討論,還可以查資料來解決。我們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教室是你們的,電腦是你們的,老師只是你們的學習伙伴,能學到多少知識,全看你自己的了。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在不斷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堂課下來,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狀況,根據自己的選擇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真正成課堂的主角。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4
[摘要]從教信息技術課多年,對當前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現狀有一些較深層次的思考和反思。目前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的上課,總體上還是很不規(guī)范,有些教師還不太了解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要求,造成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及發(fā)揮的作用以及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都不是很好。許多信息技術教師還不能很清楚地看清當前信息技術課教學的現狀,本文就當前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要求及現狀進行一次粗淺的分析。
[關鍵字]分層設計要求,電腦同步指導,任務驅動學習,課程整合誤區(qū),信息技術
目前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的上課總體上還是很不規(guī)范,有些教師還不太了解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要求,造成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及發(fā)揮的作用,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都不是很好。結合有關具體情況和上級要求,我概括出以下四個方面要求:
一:分層設計要求
1、什么是分層設計要求:
即每節(jié)課備課內容除常規(guī)之外,另設計一到二個較高教學目標,或與本節(jié)目標類似的其它目標,或相同目標的其它活動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得到分層次的訓練,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教科書就實行了分層設計,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
2、為什么要分層設計要求:
因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小學,初中的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時起點不同,條件不同,只設計一個目標,會導致許多學生上課無事可干,以致有各種不良反應。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樣就會造成那些好的學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而那些差的學生則不會鍛煉的情況出現,如此循環(huán)下去,只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致使學生失去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3、分層設計要求的要點:
針對主目標,有完整的備課各環(huán)節(jié),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復習引入,演示,講授,練習,評價等。對增加的目標,要有相關性,或提高性,列出目標與練習要求,這樣就不會出現上面的情況,還使學生得到了充分的練習,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越來越濃,覺得這門課很重要,又很新穎。
二:電腦同步指導
1、什么是電腦同步指導:
用計算機提供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講解,材料,要求,練習題,提高問題等,一般以WORD文件提供,放在學生機的桌面。文件中還可列出本節(jié)教學目標和測試題,評價方案。后半部分可列出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供學習和幫助的信息。這樣就使學生有了自己的一本“參考書”,他們自己也知道應該怎樣去學?如何去學?能夠使學生牢牢掌握所學的內容及一些基本技能。我曾經就使用過一次,并取得了異想不到的效果。
2、為什么要用電腦同步指導:
中學生在機房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為20分鐘以內,多講無益,但少講易講不清楚,用計算機提供詳細內容,教師只精練地講解有關要求和可能碰到的問題。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可收回學生機的'控制權(多媒體控制軟件),再次集中講解。使學生既聽得清楚,又學得開心,可謂是“一石二鳥”。
3、電腦同步指導要點:
教師要精心準備提供給學生的內容,包括教學目標,學習方法,要求,習題或評價,可能出現的困難,分析出現此問題原因,解決方法。在這種試驗開始時,告訴學生使用這個文件的要求與方法,如不一定全看,可按標題查找。完成任務后自我加壓提高等。
任務驅動和課程整合是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其專業(yè)論述很多,已成體系,兩者互有關聯。這里就一一做簡單的介紹。
三:任務驅動
1、什么是任務驅動:
我們所采用的普通教學方法是教師講解有關知識,學生理解并練習,通過測試反饋,再糾正,以達到學習目標。與普通教學方法相比,任務驅動是設計一個任務,為完成該任務,學生可能需要運用多個已學知識,但必須有一個內容,特別是主要內容是本節(jié)課所要學的內容,教師只給簡單講解,提示有關注意事項。學生為努力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學,根據教師的提示和幫助完成任務,但此時對知識掌握可能還不很牢固,教師最后給出總結或細節(jié)注意問題的講解。也就是說教學目標要明確、完整,學習任務具體。任務中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設計,引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師生進行廣泛的交流。并要理清課前知識和課內任務的關系。
2、為什么要用任務驅動:
提倡在做中學,不單純先學后用,往往是學習最有效的,可能一時效果不如傳統(tǒng)的好,但通過后續(xù)內容的學習,教師的指點,學生更好地掌握目標。學過程序的人應有所體會,只按書本上的內容學習,最終只是懂得語句的含義,而不能編程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在接受任務,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才會學到真正理解了的內容。初中生們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單獨地講授書本里的知識,而不布置一些任務讓他們獨立完成,是不能讓他們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的。更不用說技能了!計算機本身就是一門強調動手實踐的學科。
3、任務驅動的要點:
任務要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能力水平。為完成任務要用到多個知識或能力,可以是其它學科的知識和能力,當前一般情況是以本學科的知識為多。本節(jié)要用(用學習的)內容事先要指點,簡單講解,易出錯之處可用出錯答疑的形式寫到電腦同步指導的WORD文件中。任務盡可能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去了解別人、增進友誼和共享資源。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5
初中生感性知識占主導地位,模仿是他們學習唱歌的主要途徑。許多學生對歌曲都比較熟悉,學會唱不是很難。多數學生缺乏積極演唱的勇氣和信心,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自信地去演唱自己喜歡的作品。個別學生欠缺良好的表演與觀賞習慣,教師應有側重地引導這些學生逐步培養(yǎng)。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教學策略:演示法;直接強化法;間接強化法;競爭式。教學模式:激情導入——激情演唱——激情小結。
學習情境設計:運用自己精心設計制作的Flash課件,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重點并化解難點:1、貫穿課件首尾的激情音畫將引領學生進入一個全新的音樂課堂氛圍。2、“挑戰(zhàn)1-0-0紅藍激情擂臺賽”主題動畫形象生動,背景音樂激情活潑,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構思巧妙的“板書設計”中,紅、藍隊加、減分按鈕與積分顯示,心型標志性圖案的`變化,倒計時的獨特創(chuàng)意等,也必將給現場師生帶來不同尋常的視聽享受。4、精心制作的結語動畫 ——“紅旗飄飄MTV”使課題主題升華,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同唱一首歌,共愛一個家”的愛國情懷。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有利于學生上課后迅速進入狀態(tài)。激情導入,能有效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激情演唱,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培養(yǎng)“同唱一首歌,共愛一個家”的愛國情懷。
幫助和總結:1、觀察并發(fā)現因缺乏勇氣而未能在課堂上演唱的學生,適當提示和鼓勵。2、觀察并發(fā)現合作積極性欠缺的學生,及時提示和鼓勵。3、點擊“播放”按鈕后課件自動播放歌曲《紅旗飄飄》MTV。4、自我學習小結。引導學生自我總結本節(jié)課的得失,總結學生課堂表現,提出希望,共同加油! 然后歸納和明確演唱會主題。5、 推薦作業(yè)。自選歌曲練習獨唱或小重唱,能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聲情并茂地歌唱。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6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課程,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將信息技術教育的每一堂課真正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金土地。以下是我對一堂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在教學《在powerpoint中插入圖片時》時,剛開始我的教學設計只是讓學生跟著課本上的例題做,一插入剪貼畫、二插入自選圖形,例題完成后再做課本后的習題。一節(jié)課下來,覺得教學效果不好,雖然學生一直在動手實踐,但是他們只是照著課本上的操作步驟一步步完成練習,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激起,創(chuàng)新精神根本無從體現,頂多也就是一次計算機操作技能訓練而已。
課后我對教學進行了反思。為什么不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探索呢?這樣不是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了嗎?于是我重新規(guī)劃了此節(jié)課,設計了“制作賀卡”這一主題。把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由一維(知識)轉變成立體三維:知識、能力、情感。
具體如下:
。ㄒ唬┲R目標: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貼畫的基礎上學會插入外部圖片文件;
。ǘ┠芰δ繕耍褐鸩教岣邔徝滥芰;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ㄈ┣楦心繕耍号囵B(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的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
在教法設計上不再是“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
首先,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主動探究、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這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的基礎。有了良好的氛圍,原本單調的學習過程變成了一個充滿樂趣、充滿想象、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一個科學的、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其次,設計的任務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學生們敢于獨立思考,敢于大膽想象,并通過實踐探索實現了自己的想法,這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臺。
簡要教學過程如下:1、全班學生自愿組成學習小組,每組4-5人。教師引入話題——制作“學生在已經掌握如何插入文字和剪貼畫的基礎上,自主探究如何插入外部圖片文件,圍繞“賀卡”這一主題,制作演示文稿作品。在自主探究后,教師可借機進行“插入圖片文件”技能的小結。完成作品后,進行成果展示,可解說作品的構圖、意境等,甚至演繹。其它小組學生可進行評價。2、碰到問題,鼓勵學生自行解決,或小組內、小組間共同協作解決。3、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與眾不同的作品來表現這一主題。
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原本拘謹的學習環(huán)境變得寬松了,民主了,師生間有著融洽的溝通、啟發(fā)、交流、互動,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以上教學策略我運用的是“學生主體性教學”。其指導思想是:一切從學生主體出發(fā),讓學生成為知識技能的“探究者”、難點問題的“突破者”,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實踐證明,以此做為原則的課堂是生動的,學生所樂于接受的。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會把它做為永遠不變的中心法則,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舞臺。
但是,這堂課還存在不足的地方——沒有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這也是信息技術學科普遍需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學生完成任務的時間長短不一,他們的這種差異是由主客觀原因造成的,光靠教師一人的力量,難以面面俱到。在課堂中,對于很快完成任務的孩子,教師應該及時給他們安排一些新任務,如對作品進行完善,也可以讓他們依著自己的興趣或疑惑,繼續(xù)進行與任務相關的深入的探究,當然還可以請他們作為教師的助手,去幫助學有困難的同學。這樣,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幫助。在今后的備課環(huán)節(jié),我將多多注意分層次教學有關的研究探索。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7
本節(jié)課是VB程序設計的第一課,學生對程序設計語言是第一次接觸,沒有什么知識儲備,所以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整堂課都是學生在思考,動手操作實踐,完成一個個小任務,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在任務的設計上,遵循了由簡到難的'原則,學生通過課本以及學案內容,自主探索,操作實踐,從而掌握所學的知識。實踐證明,學生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同學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務。在任務有難度時,我讓各小組共同探討完成,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小組成員能互相幫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也有效地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在本課的設計中,還要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了不同層次的任務,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節(jié)課內容較簡單,有些地方可以再加此拓展,修改代碼的地方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已的喜好來修改大熊貓的愿望,不一定非要和課本一致,要注重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fā),營造一個有利于探究的教學環(huán)境。VB語言對學生來講有一定難度,如何指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設計出更好的程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8
信息技術是一門融科學性、技術性、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剪貼圖形是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上冊中的內容,主要知識點是讓學生掌握選中圖形,復制、剪貼圖形,并能進行簡單的翻轉。在這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中,我大膽的對教材進行了重新整理和設計,并分為四大塊:不拼不知道、剪貼拼更妙、會拼才會贏、智慧大比拼,從而把知識點有機的'串連在一起,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學生對這樣的設計很感受興趣,從而讓他們始終在被課堂所吸引著。
整個教學,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重點,讓學生上臺示范,讓學生邊操作邊說,然后再讓每一位學生自己去實踐。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整個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全過程。在操作中,我一直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學習助手,適時點撥,加以引導、啟發(f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同時,我還充分調動基礎好的同學,讓他們去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協作的情感。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形成了學習共同體,分享彼此的成果,交流彼此的情感。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9
當今世界,是一個知識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世界。面對科技的不斷進步,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變革,因而教育改革也末窮期,似乎上一次改革還沒有完成,新一輪改革又在興起。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浪潮的推動下,教師也不斷的轉變教育觀念。從一個不知道自己的教育實踐何去何從的情況下,找到一個展新的舞臺和天地,從對課改認識的抽象,粗淺逐漸到具體、深入。一年多的課改工作實踐,證明教師參與課改的積極性和充沛的情感并沒有減退,而是更加熱忱。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不再作為固定知識的"傳聲器",不在是唯一的"講壇上的圣人",漸漸的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向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轉變,由"教"的'職能轉為"導"的職能,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積極鼓勵學生突破教師,突破教科書,突破課堂,突出讓學生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評價,參與搜集相關資料等學習過程,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制作、測量、觀察、操作、思考、研究、猜測、交流、分析、歸納和整理等方法,使學生自己發(fā)現、提出、解決問題,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學習能力等素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著眼于人的全面發(fā)展,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需要。
為了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我認為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的培訓,利用節(jié)假日多看一些有關的教育書報,電視等,利用研討活動,積極主動參與大家的學習、交流、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另一方面,教師要常常參與到學生中去,了解各種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對話,建立一個平等民主的關系。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讀懂學生的表情,要時刻洞察他們的內心世界,要與他們平等交往和諧互動,當課堂上出現的種種問題,你在關注,隨機應變,要有相應的對策,才能更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勝任21世紀知識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有用人才。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10
。ㄒ唬┬〗M合作
實際教學中學生使用計算機的水平差異很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時,可采用合作學習策略,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習者通過討論、互助等方式來互促學習,提高學習成效。學習過程中必要的交流互動,協商合作,可讓學生有機會對某一個問題提出不同的觀點,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
例如在講授“文件的特性”時,讓學生小組討論,并上機操作驗證。
文件的特性
1、唯一性(上機試一試)[教師演示建立2個同名的文件是否成功?]
2、可攜帶性(學生舉例)
3、可修改性(上機試一試)[修改一個文件,看大小等有沒改變?]
4、可容性(具體文件類型舉例)
5、確定性
我的`教學設計意圖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傮w來說,完成情況還是理想的。但有些學生濫竽充數,坐在電腦前不知干什么好,沒有全部完成上機要求;有的又不敢大膽討論。這種現象也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ǘ┬畔⒓夹g教學中的分層教學問題:
在信息技術課的實際教學當中,我覺得分層教學實施起來差強人意。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的流程包括很多方面:換鞋要幾分鐘,開關機又要幾分鐘,剩下的時間除了授課,還要留意設備和學生的情況,40分鐘很快就過去。往往只能顧及整個班的教學,很難分身顧及個別好的學生或者差的學生。部分已經接觸過WindowsXP的學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太重視有關基礎知識的學習,甚至對老師的示范操作不屑一顧。同時,還有部分同學在小學沒有接觸過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對文件和文件夾的管理不太理解。盡管我也知道可充分發(fā)揮前者的積極性,讓他們充當“小老師”,適當輔導后者。但實際上操作起來,沒有想象的那么如意。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分析學生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任務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難度適中,分出層次,哪些是必須要做的,哪些是選做的,避免有的學生吃不飽,而有的學生吃不了。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11
本學期我擔任小學四年級的信息技術課教學,四年級講授的幻燈片制作內容。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學習特點,我現將本學期以來的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教學策略:合作探究學習,體驗學習樂趣。
四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本學期的幻燈片制作課程教學中,我主要采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題制作項目。每個小組選取一個主題制作項目,自己搜集制作所需的圖片、聲音、動畫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創(chuàng)意設計,然后制作完成各自的主題項目。在此過程中,我主要是講解關鍵的制作技術,同時輔助各小組,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根據各小組的完成情況,學生基本上能制作圖文并茂的作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掌握各種幻燈片制作技術,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協作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精神。當然,項目完成的質量還不算太高,諸如創(chuàng)意設計還有待提高,我相信經過進一步努力學習,學生會有長足的.進步。
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如何進一步組織好學生、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我長期值得研究的課題,我將一如既往的扎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標準的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 篇12
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課堂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自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通過聯系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進行了以下的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系實踐的基本過程。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環(huán)節(jié)的策劃、安排并不等于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要善于引導、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不但要引導學生把每節(jié)課的知識體系、脈絡把握好,還要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操作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驗證。所以要求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注意以下方面:
一、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
學生學習的方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式,科學設計,合理組織學習小組,在小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學習風氣,真正發(fā)揮小組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作用。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基礎、學習能力、性別等進行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教師要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做主張,在小組學習中形成齊心協力對付困難的合作風氣,對于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fā)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chuàng)新空間,在促進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同時,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二、多鼓勵學生,學會欣賞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學會去贊賞學生。在上機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耐心加以指導,如果總是大聲斥責學生,甚至羞辱嘲笑學生,學生往往產生恐懼心理,厭學心理。所以上信息技術課時,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下,這樣不但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精心處理教材,分層次教學
初中生易受外界的影響,有時顯得比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總要求他們安安靜靜、規(guī)規(guī)矩矩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做是很困難的。那么,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值得我們思考。我認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選內容,對容易的知識點的講解可粗略一些,讓學生自學也未嘗不可;對難度較大的內容要想辦法化難為易,教師加強隨堂指導,使學生聽明白,做正確。其次,要讓學生多動手。學生對動手操作非常感興趣。如果整一堂課只講理論不讓他們動手,他們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多動手,這樣才能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在上機內容的選擇上,也要注意難易結合,有時候采用同樣的練習,基礎好的學生由于認為太簡單在操作的時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礎差的學生有時又認為太難做不出來,這樣“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這時候布置不同的任務,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務,另外布置較高層次的額外任務,讓基礎好的學生去完成,這樣既節(jié)省老師的教學時間,也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和知識技能。
四、教學方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如果總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可能效果不錯,但長期下來,學生便會慢慢地失去興趣。信息技術課一般采用“任務驅動”模式教學,開始先由教師確定學習任務,然后教師講解、演示或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鼓勵優(yōu)生輔導差生。在此基礎上,再由教師點撥關鍵點、演示重點內容。有時,讓學生上臺操作,邊操作邊做解釋,教師適當補充,這樣的效果很好。另外,將書本中的例題和練習相結合,提出典型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然后由小組派代表上臺來講解和演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經驗。
以上點滴的反思,是通過教學活動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堅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識來不斷的充實、完善自己,不斷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反思10-28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02-18
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反思03-30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05-16
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反思02-07
對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08-07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實用]07-06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02-17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范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