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識字3》教學反思

《識字3》教學反思

時間:2024-10-01 22:42:3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識字3》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識字3》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識字3》教學反思(15篇)

《識字3》教學反思1

  《識字3》是一篇識字課文,類似三字經(jīng),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篇課文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國的山川大地,黃河洶涌澎湃,長江一瀉千里,珠峰高聳入云,臺灣隔海相望,祖國渴望統(tǒng)一,小朋友應該努力學習,興我中華。需要很多的課外知識,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個是新認識的字。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我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最好編兒歌來記。小朋友編出了“兩個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聳)、大鳥住在小山上(島)”等記生字的方法。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敖獭斌w現(xiàn)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為提出學習的目標、要求,指導學習的方法等。這種主導作用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實現(xiàn)。生字詞的學習通過學生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我以為農(nóng)村的孩子思路不開闊,可能編不出兒歌。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他們編。結果,他們積極的開動腦筋,編出了字謎,而且有幾個同學編得相當好。

  對學習者的研究應該真正進入教師確定目標的視野,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式,學習需求等要素則是目標確定的首要來源和依據(jù)。研究學習者的“起點”,其實質是確定學生的需要起點和需要層次。二年級的學生對祖國地理山川方面的認識是比較貧乏的,而本文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又比較多。我先讓學生尋找一些祖國各處風光名勝的照片或圖片,與小組同學互相交流。然后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聳是什么意思?可入畫是什么意思等問題。我先請小朋友來回答,小朋友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在給小朋友解釋。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讓知道答案的同學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當了一回小老師。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因為不明白所以認真聽。本文是一篇韻文,通過朗讀感受其中的韻律美和祖國山川美。本文只有短短的幾句話,“我神州,稱華夏,山川美,可入畫!鄙酱,山有哪些山呢,川是河流的意思,河又哪些河呢?讓學生說說你知道祖國有哪些山,哪些河?圖文結合,把學生帶來的圖片和山川美結合起來學。通過不斷地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識字3》教學反思2

  “識字3”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的景物有關。教學這篇課文既要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識字,引發(fā)學生喜歡對對子的興趣,同時也要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一、圖片引入,直觀認識,培養(yǎng)審美情操

  這篇對對子中有眾多的景物很美,而且學生對有些景物只懂詞面,具體事物的形象不一定很了然。于是,課伊始我就借助課件中的圖片讓學生觀賞。晨霧彌漫的山村,樹葉上層層粒粒的秋霜,火紅的朝霞,五彩的晚霞,噴薄而出的朝陽,留戀花間的彩蝶,辛勤采蜜的蜜蜂,這一幅幅生動美妙的圖片深深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從學生一聲聲的驚嘆聲中,我感受到學生不僅通過圖片認識了這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激發(fā)了學生審美的情感,同時也為對對子內容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識字為主,激發(fā)識字興趣

  這一課中的字詞主要是自然景物,而且“霞、霜、霧”都是雨字頭!暗、蜂”都是蟲子旁,“楊、李”都是木字旁。在識字教學中可主要運用歸類識字的`方式,借助圖片、課文引導學生反復認讀,幫助他們逐步發(fā)現(xiàn)這幾組漢字的規(guī)律:它們都是蟲子旁、雨字頭或木字旁的字,都與動物、雨水、植物有關。所以本節(jié)課圍繞這一識字主題展開探索,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對于學生來說不僅能體會到漢字的神奇,更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初步了解到一定的識字方法。

  三、教給朗讀方法,讓學生沉浸在經(jīng)典文化之中

  對對子的課文是學生第一次碰到,他的朗讀方法和其他課文全然不同,不必輕重緩急,其朗讀的音步和節(jié)奏是相對固定的,注重節(jié)奏,大聲讀,讀地朗朗上口就可。教學時我先范讀,在我有節(jié)奏的范讀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用手和腳為我打起了節(jié)奏。我順勢引導學生用手邊打節(jié)奏邊讀,一遍下來學生有了初步的節(jié)奏感。我繼續(xù)要求:要是能再大聲一點讀,肯定會讀得很開心很痛快的。學生在我的鼓勵下第二遍合著節(jié)奏大聲地讀起來。這一遍讀得一氣呵成,孩子們已經(jīng)有了朗讀的方法和興趣。接下來又通過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等方式,使學生沉浸在中華經(jīng)典文化之中。

《識字3》教學反思3

  一上課,老師將手搭在眼睛上方,讓孩子猜猜是什么字?孩子們特別興奮,輕松地猜出了是“看”!然后,我出示了不同的圖和對應的字,讓孩子說說圖與字的練習,或出現(xiàn)圖讓孩子來猜字,孩子們樂壞了,小腦袋瓜充分地工作起來。課堂氣氛好極了。

  之所以這樣,我想是我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讓他們自己開動腦筋來記字,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情境,又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記憶,也符合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提高了孩子自學生字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聰明才智、獨特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始終圍繞著學生中不斷出現(xiàn)的層層遞進的各種疑問展開。

  通過討論,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在實踐中既動眼用心,又動手操作,掌握如何寫好字的本領,并在“讀帖”“描紅”“仿影”以及“臨帖”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識字3》教學反思4

  識字3是一篇趣味識字,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當然,也是識字教學的需要。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結合圖片,加強漢字與事物及其動態(tài)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觀察和思考中理解其意,了解字形,鞏固識字,領悟會意字的特點,感受祖國文字的魅力。這首兒歌很簡單,孩子們都能明白意思,在理解“粗心”的基礎上,我創(chuàng)設情境:寧寧聽到大家叫他粗心的小畫家,他決定要把這些畫改正過來,你能幫他嗎?我讓孩子們合作學習創(chuàng)編兒歌,孩子們興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習得生字,懂得了運用。

《識字3》教學反思5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對學生說:大家應該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對于老師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執(zhí)教了《識字3》一課,我有以下感受:

  (一)環(huán)節(jié)設計要合理

  本節(jié)課我設計在學生初讀課文后就進行識字,因為學生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識字經(jīng)驗和能力,但是學生學的不是很有興趣,沒有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學生學起來、記起來也是比較枯燥的,通過開火車方式檢測孩子的識字情況,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掌握的不是很扎實,識字環(huán)節(jié)教學沒有夯實。如果能夠在學生熟讀課文之后在進行識字指導的話,我想就會降低學生的識字難度。

  (二)想象力要豐富。

  學生年齡雖小,想象力極其豐富,甚至有時異想天開,自己卻“收不住了”,這就要求老師能夠恰如其分的給予引導和小結。例如,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給出幾個都是上下結構的字“霧、霜、秀、李、霞”我說他們都是好朋友,有幾個特別要好就象親兄弟一樣,你們能找到他們嗎?小朋友們很容易的就知道是“霧、霞、霜”是親兄弟,可是第一個舉手的'小朋友偏偏說“李”和“秀”是親兄弟,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木與禾”比較像,我沒注意到他們說了“李和秀”是親兄弟,他們在寫字的時候會把“李”寫成“禾”字頭,有的把“禾”寫成“木”字頭,這可能是我沒強調寫的時候要注意。

《識字3》教學反思6

  《識字3》是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它是以對子的形式呈現(xiàn)的,內容大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在這節(jié)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這節(jié)課的導入,我讓學生隨著音樂觀看了很多大自然美麗的風景,然后引出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這是一個設計和實施都很成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它的成功和精彩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巧妙地導入了新課。學生觀看了美麗的風景后,都被大自然的美麗吸引住了,這樣一來就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所以,激發(fā)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

  二、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產(chǎn)生興趣。當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的想象有聯(lián)系時,我利用課件插入有關的圖片,如:霧、霜、朝霞、夕陽、碧野等,這些現(xiàn)象,學生平時是很少接觸到的,跟他們介紹,倒不如讓他們觀看這些現(xiàn)象的圖片,這樣學生就更直觀地了解這些自然現(xiàn)象了。

  三、《識字3》這篇課文情景優(yōu)美,語言精煉,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教學讀這篇課文時,我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朗讀,如:拍手讀、男女賽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等,這樣一來,學生對讀課文又產(chǎn)生了興趣。

  四、這篇課文是一篇識字課,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以識字為主,我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如:猜謎語、加一加、換一換、歸類等方法識字,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生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教這篇課文時,我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識字這一環(huán)節(jié)花得時間不夠,顯得還不夠扎實,,讀課文讀得雖然多,但感覺沒有層次性,今后我要多像有經(jīng)驗的老師請教。

《識字3》教學反思7

  本課是識字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在識字編排上,采用詞串的形式,讓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為了幫助學生識字和鞏固識字,我在教學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如果為了識字而識字,會使識字學習變成非常枯燥的一件事,學生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所以在教學本課時,設計區(qū)公園玩兒的情境,引出今天學習的`內容,拉近學生與學習內容的距離,并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和熱情。

  2、活動中學習鞏固識字。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制力低,好動是其天性,活動室他們最喜歡的方式,所以教學時,我設計了“玩一玩”的環(huán)節(jié),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的詞語,讓學習氣氛活躍起來。

  3、在語言中識字。

  在本課中,我利用本課的插圖,請學生看圖說話,在識字教學中森頭看圖說話的訓練,這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今后的句子、段落打下基礎。同時我又結合學生的說話內容,隨機指導識字。

  在本此講課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足:

  1、在教授學生書寫“木”字時,順序略顯凌亂,在今后的識字教學中,要多注意此類細節(jié)問題。也注意在今后多聽老教師的課,向老教師請教,多學習經(jīng)驗。

  2、時間把握不準確。

  3、在課堂中,多讓學生參與其中,成為師生共同交流的平臺,而不是,教師教,學生學。今后要多想辦法,多種方式讓孩子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識字3》教學反思8

  《識字3》中的古今文字對比,學生延續(xù)上學期的識字課,能找出相似處,《識字3》教學反思。能按以往的學習步驟:由圖畫看古文字(象形文字),用今文字與古文字對比看相似處。老師在講解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知道象形文字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我用兒歌“象形字,真奇妙”來引導學生識記。

  在教學生字中,我運用拆分部件的'方法讓學生記,教學反思《《識字3》教學反思》。如教學“泉”字,上下結構,白水為泉。學生掌握了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有的上扁,在這個字中要把“白”字寫得扁一點,在田字格中,上下部件正好分居橫中線的上下。學生在書寫時,教師提點后都能做到書寫規(guī)范,正確。

  文中的兒歌部分與課文的插圖結合,適當?shù)匮a充一些圖片:比如,桂林山水圖,長城圖,九寨溝圖,草原圖……學生遍欣賞,老師邊簡單解說。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下,便情不自禁地感嘆祖國真美呀!補充《早發(fā)白帝城》的古詩,學生身臨其境,青山綠水。借用美術用品(蠟筆,油畫棒……)讓學生在紙上畫一幅簡單的山水畫。在學生在作畫,遍誦讀韻文,學生對于課文記憶深刻。課文中的“什么”一詞,可以說上許多話,但學生對于“問”的語氣掌握不好,問號的使用還需要加強指導。有的學生能說,卻不能正確地寫一句問句。

《識字3》教學反思9

  《識字三》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識字課文。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文章語言優(yōu)美。這堂識字課主要任務是識字教學和幾個詞語的理解,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這篇課文既要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識字,引發(fā)學生喜歡對對子的興趣,同時也要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一、巧妙地滲透對對子的方法。

  課前游戲“對對子”:我說天,我對地。我說天上飛,我對地上跑。我說天上飛機飛,我對地上汽車跑……讓孩子感受到對對子無非就是字數(shù)相同,內容差不多的對起來。最后,我還滲透了反義對,近義對及古詩對來鞏固,就這樣孩子們覺得對對子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從而激發(fā)了孩子對對子的興趣。達到了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引起了教學共振的效應,達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通過圖畫感受自然美

  在我們看來,像“朝霞、夕陽、和風、細雨、秋霜、碧野”等,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景觀。可是對一年級小朋友看來,他們生活閱歷淺,如果我們老師光靠語言描述,是不能使孩子們建構起認知。因此,恰當?shù)卣故緢D片,利用課件,既感性的幫助孩子了解自然現(xiàn)象,同時激起孩子學文本的興趣和愛大自然的情感,他們會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如我在教“晨霧”一詞時,先讓他們想想說說“晨霧”平時看到過嗎?是什么樣子的.?你有什么感受?接著播放一組“霧”圖片,告訴他們這就是霧,利用多媒體,架起生活和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幫助孩子們構建起認知,他們學得輕松,也學得快樂。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對詞語的掌握。進而針對前段時間的“霧霾天氣”,加以區(qū)分,從而激發(fā)孩子們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晨霧彌漫的山村,樹葉上層層粒粒的秋霜,火紅的朝霞,五彩的晚霞,噴薄而出的朝陽,留戀花間的彩蝶,辛勤采蜜的蜜蜂,這一幅幅生動美妙的圖片深深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從學生一聲聲的驚嘆聲中,我感受到學生不僅通過圖片認識了這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激發(fā)了學生審美的情感,同時也為對對子內容的學習做了鋪墊。

  三、識字為主,激發(fā)識字興趣

  這一課中的字詞主要是自然景物,我采用多種識字法來設計識字教學。如:利用圖片幫助理解“萬紫千紅”、“碧野”等詞。又如:運用歸類識字的方式,借助圖片、課文引導學生反復認讀,幫助他們逐步發(fā)現(xiàn)這幾組漢字的規(guī)律:“霞、霜、霧”都是雨字頭。“蝶、蜂”都是蟲子旁,“楊、李”都是木字旁。在識字教學中可主要:它們都是蟲子旁、雨字頭或木字旁的字,都與動物、雨水、植物有關。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識字時,引導孩子觀察生字中有一組“三胞胎”,你能找到它們嗎?孩子們很快在要認識的字中找到了“霧、霜、霞”三個字,教學時結合圖片讓孩子們理解了它們的意思,簡單了解這些天晴現(xiàn)象的特點,幫助孩子們記憶。接著看第2、3小節(jié),找一找還有沒有這樣的孿生兄弟,孩子們不僅找到了“蝶、蜂”,還找到了“秀、香”、“桃、柳、楊”和李,這樣是的這些形近字更有利于區(qū)分,加強記憶。教給識字方法,鼓勵個性化識字,關注課堂生成,及時梳理,小結獨特的識字方法。學生是有差異的個性,他們的識字方法具有明顯的個性特性,我們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獨特方法識記生字,使識字教學閃現(xiàn)出智慧的火花。教“李和楊”時,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它不僅指樹木,還是姓氏。

《識字3》教學反思10

  《識字3》用圖表的形式按實物圖、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木”、“禾”、“竹”、“艸”兩組偏旁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帶有這四個偏旁的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這四個偏旁學生早已熟悉,教學內容比較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把課堂還給學生,根據(jù)我的學程單在和同桌組成學習小組展開學習。我的學程單如下:1.看圖,比較“木”和“禾”的實物圖、古文字、偏旁有什么不同?再讀讀詞語,想想帶有相同偏旁的字代表的事物有什么共同點?你能再舉例帶有這個偏旁的字嗎?2.學習時間4分鐘。

  組織學生交流時,我對書中的詞語進行解釋:“松柏”包含松樹和柏樹,也有人把“松樹”稱為松柏。“楊柳”指的是柳樹。在我們這里有“楊樹”和“柳樹”兩種樹木!扒f稼”是“秧苗”、“稻谷”等農(nóng)作物的統(tǒng)稱。

  用同樣的方法我和學生們學習了草字頭和竹字頭。

  在整堂課上我講得很少,主要是學生在學和交流,從課堂氣氛來看,學生學得很主動,效果不錯。

  本課教學內容安排了兩課時,時間比較充裕。最后我還安排讓孩子們用部首查字法再找找?guī)в斜菊n所學的四個偏旁的字,并且找出這字與偏旁之間的關系。孩子們興奮地查閱著,我很欣慰,因為他們對識字很感興趣。

《識字3》教學反思11

  識字3用圖表的形式按實物圖、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展示了“木”、“禾”、“竹”、“艸”兩組偏旁發(fā)展演變的過程。本課的重點是通過觀察圖表,借圖畫理解詞語意思,明確偏旁對生字的意義。

  教學中,我主要是組織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自主探究,“通過大家的朗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詞語中的`規(guī)律,了解為什么這些詞語中都有這個偏旁,在討論研究的基礎上,理清思路,掌握識字方法,不僅有效區(qū)分了字形,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我又采用了一些小游戲。比如我請學生說說“扌”的字,一邊說生字,一邊做動作。學生在做動作的同時,進一步明白了這個動作是和“手”有關的,所以才是“扌”。還有區(qū)別形近字,我是讓小組中的學生扮演兄弟姐妹,向大家介紹怎樣分清他們。我是大哥“籃子”的“籃”,我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我的上面是“q”,表示竹子;我是小妹“藍色”的“藍”,我的顏色是從花草中提取的,我和花草有關,所以我的上面是“艸”……

  本堂課是屬于孩子們的,所有學到的知識都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他們是學習的主人,這樣的課堂除了快樂還是快樂。

《識字3》教學反思12

  1、“專題識字”是低年級識字課的一個學習內容,因此,設計要充分發(fā)揮按“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嘗試自讀課文,自主識字,并能通過同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自主學習中,自我獲取知識,教師充當引導的角色,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在閱讀中,在感悟中識字。在識字1的教學中,我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保持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能力,提高識字的效率和質量。

  2、識字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綜合訓練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能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凸現(xiàn)識字教學的特點,采取多種學習形式,如:認字與閱讀相結合;認字與讀寫相結合;認字與詞語理解相結合;認字與字的音、形、義融為一體等方法。在識字3的教學中,由于該識字是通過三字歌的語言形式來呈現(xiàn)的,讀起來節(jié)奏感較強,而且瑯瑯上口,學生讀起來特別有興致,抓住這一特點,我充分利用多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導讀)的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認字,讀中識字,課堂的識字效果顯著。在本識字的學習中,除了識字,學生還增長了有關民族方面的知識,同時也增強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在這兩個識字的學習中,二年級的學生對祖國地理山川方面的認識是比較貧乏的,而本文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又比較多。我先讓學生尋找一些祖國各處風光名勝的照片或圖片,與小組同學互相交流。然后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聳是什么意思?可入畫是什么意思等問題。我先請小朋友來回答,小朋友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在給小朋友解釋。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讓知道答案的同學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當了一回小老師。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因為不明白所以認真聽。本文是一篇韻文,通過朗讀感受其中的韻律美和祖國山川美。本文只有短短的幾句話,“我神州,稱華夏,山川美,可入畫!鄙酱溃接心男┥侥,川是河流的意思,河又哪些河呢?讓學生說說你知道祖國有哪些山,哪些河?圖文結合,把學生帶來的圖片和山川美結合起來學。通過不斷地朗讀,感悟、理解課文。我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最好編兒歌來記。小朋友編出了“兩個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聳)、大鳥住在小山上(島)”等記生字的方法。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教”體現(xiàn)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為提出學習的目標、要求,指導學習的方法等。這種主導作用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實現(xiàn)。生字詞的學習通過學生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我以為農(nóng)村的孩子思路不開闊,可能編不出兒歌。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他們編。結果,他們積極的開動腦筋,編出了字謎,而且有幾個同學編得相當好。

  4、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必須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增加課外閱讀,擴大識字量。學生對識字的興趣相對興趣比較濃厚,課堂上采用的識字形式多樣,學生學起來相對容易一些,但是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慢,還需要教師逐個進行指導誦讀,多給接受能力慢的學生機會,讓他們能大膽識字,從而達到課堂的時效性。

《識字3》教學反思13

  《識字4》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這是一首寫小動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兒歌。這里寫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因此,本課要求認識的字大都有蟲字旁。本課要求識記14生字,會寫2個字,識字量比較大。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導學生識字。

  學生在課前背誦有關春天的詩,我就從季節(jié)導入,啟發(fā)學生想象夏天的情景。此時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帶領學生走入情境,走入“動物王國”,說說夏天里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喜歡得到別人的贊賞,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是每一位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鼓勵學生多識字,使學生有識字的沖動,能體會到識字的快樂。一年級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識字,而圖片是個好幫手。因此由圖片進入詞語的認讀,學生積極性很高,但這一次對詞語的認讀,是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出來的,這是最淺顯、最直觀的;接下來去掉圖片,讓學生翻開書來拼讀書中的詞語,這是學生借助拼音來認字的過程,加上“小老師”的領讀,是學生不斷跟詞語見面的過程;帶著拼音直呼詞語,使學生能夠熟讀詞語,逐漸丟掉拼音這根拐棍;最終去掉拼音打亂順序讀,就是對學生是否掌握詞語認讀的檢測。識字時,我將所有蟲字旁的字放在一起,舉例說明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在掌握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后,學生自主識記其他蟲字旁的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與運用,說出其他蟲字旁的字,真正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本文的另外三個生字“展、運、網(wǎng)”利用隨文識字的方法,使學生通過做動作理解字義,其中“網(wǎng)”字運用自理識字,觀察古體字,以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寫字教學是本課的重點。通過對比觀察“螞、蟻”兩個字,使學生發(fā)現(xiàn)雖然都是蟲字旁的字,但在占格上有不同。范寫時強調蟲字旁的“提”不能寫成“橫”,“蟻”字右半部分的筆順是點、撇、捺,以達到學生練寫時正確、規(guī)范,再通過展示與評價,使學生的書寫達到美觀。同時,強調寫字姿勢必不可少。一年級學生學習寫字,寫字姿勢十分重要,因此我通過兒歌提醒大家“寫字姿勢三個一:一尺、一寸、一拳。”學生通過背誦,自覺地坐直。在提筆寫字前,我先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筆畫、占格,范寫時再次強調,以達到學生練寫時正確、規(guī)范。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問題的書寫,通過投影儀展現(xiàn)出來,大家共同評價,從而使學生的書寫向“美觀”這一目標邁進。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一年級學生很難靜下心來認真寫字,因此我播放了樂曲,使學生在音樂中靜下心來練寫,效果不錯。

  本節(jié)課中還有一些不足:在運用課文插圖上應更細致些,一方面練習學生的語言表達,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比如觀察蜻蜓的翅膀,就很容易理解“展”的意思。在講解形聲字時,本課大多是蟲字旁的字,可對比較難的生字提出來講解,簡單的可以快速帶過以節(jié)省時間。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形聲字的特點,以及本文句式的特點要啟發(fā)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

《識字3》教學反思14

  《識字3》是看圖會意識字,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識字經(jīng)驗的。第一課時,我的教學重點放在認讀、會寫6個會意字。這六個字由于借助了圖片都能正確認讀,我用了近20分鐘的時間在寫正確及寫漂亮上!霸睢弊,讓孩子們先說說“火字旁”在左邊應該怎么寫,因為這個偏旁在識字1中出現(xiàn)過,然后說說“灶”旁邊的“土”起筆在那個位置,它與“火”的位置關系。通過這樣一比較,孩子們基本擺正了整個字的位置,字總體上寫得比較美觀。“尖”“歪”提醒的是寫得上小下大,“尾”提醒孩子們注意“尸”字頭及下面的“毛”要甩出來。

  第二課時,孩子們的背誦沒有問題,我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改寫上。讓孩子們把兒歌改成寧寧是個細心的小畫家。

  在這個仿寫的過程中,在教學上做了一些鋪墊,先說說幾個詞語的'反義詞,如歪斜、粗心等等。仿寫分兩步,第一步,只是限于把文中涉及到的內容改成反義的;第二步,讓孩子們挑出文中列舉的事物,自己創(chuàng)編。兒歌內容接近孩子們的生活,他們還是優(yōu)化可寫的。當他們讀者自己改變的兒歌時,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識字3》教學反思15

  《識字4》是一首寫小動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兒歌。兒歌中寫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因此本課要求認識的字大都是有蟲字旁的形聲字。這節(jié)課的教學能充分結合文本的特點來展開。

  1、凸顯文本特點。

  本篇課文要求認讀14個生字,其中11個字來自動物的.名稱,因而第一課時的重點就放在認識事物、了解事物的同時認讀、識記這些動物名稱,而這些物字多數(shù)是用于這個固定的名稱中,很少有單獨使用的機會,因此第一課時的識字教學就定位于以詞語、名稱為單位來認讀識記。

  2、體現(xiàn)新課程的識字特點。

  不是將生字從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取出來,單獨認讀,而是注重在語境中認讀,在具體的詞句、課文中識記,如:圖片與詞語同時出現(xiàn),圖文認讀、句子中認讀、課文中認讀、做動作認讀等。同時在讀中初步了解、體會文本的語言特色“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利用多種形式、多種場合,讓學生多次見面,達到熟識。

  3、引導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形聲字的規(guī)律和識字方法。

  漢字本身具有構字規(guī)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了解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掌握相應的識字方法,就能加快識字速度,提高識字效率。根據(jù)本課生字的特點,教學中著重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先讓學生觀察小動物的名字,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出蟲字旁的形旁表義特征,再引導學生讀讀名字,說說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聲旁幫助記住讀音,初步感知形聲字的構字方法,最后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形聲字。

  不足:

  如果在完成識字、讀書基本任務的基礎上,通過說話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說句子,讓學生感到“我也能編兒歌”,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相信教學效果會更好。

【《識字3》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識字3教學反思08-16

識字3教學反思15篇07-30

《識字3》教學反思15篇02-21

識字教學反思05-15

《識字》的教學反思[經(jīng)典]05-21

《識字》的教學反思05-20

識字教學反思02-19

識字的教學反思07-20

《識字3》教學反思[集合15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