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4-08-18 18:11:1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14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14篇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

  “長方體的認識”是在學生過去初步認識長方體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長方體的特征。

  在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從墨水瓶盒、牙膏盒、皮球、六棱柱盒等物體中找出長方體,揭示長方體有其自身特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探究新知時,首先初步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三個要素;然后進行小組自主學習,總結出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最后再認識長、寬、高。整節(jié)課學生在看、摸、數(shù)、量的實際操作活動中探索,探究意識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發(fā)展。但在認識面、棱、頂點的特征之后,才又以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學長、寬、高,使教學過程有些重復,如將這一環(huán)節(jié)放在認識棱可以分成三組的特點之后,則可以過渡自然,可能效果更好。

  在教學中,還有幾位學生的'質(zhì)疑為課堂帶來了活力,如在以一個頂點為例說明長、寬、高后,生1:那么上面那個頂點引出的三條棱怎么確定長、寬、高?生2:底面是正方形,怎么確定?于是,我讓學生自己討論,互動解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想,鼓勵質(zhì)疑是我今后教學中應當給予更加重視的。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2

  看到許國璋《英語》教材里有關一位美國中學教師教學一首詩的文章。她把這首詩寫在黑板上,然后大聲朗誦,每次讀完,學生就陸續(xù)給她提問題,她回答了學生的問題,力求使他們把每行詩都讀懂。她讓學生討論這首詩是否有什么信息傳達給讀者,討論十分活躍,大家各抒己見,一節(jié)課就這樣結束了

  我覺得這位教師的成功之處在于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模式,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改變了過去那種學生讓老師在既定的框架內(nèi)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變“教師問學生答”為“學生問教師答”,使教學信息從學生出發(fā),在教師的知道和點撥下,最后又反饋給學生,形成“學生――教師――學生”的信息流程,信息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都是學生,更好地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回想自己的教學課堂,多數(shù)都是創(chuàng)設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一一解決,可在課堂上依然存在著教師問學生答的現(xiàn)象,學生還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境地。看到這我怦然心動,躍躍欲試之心油然而生,我也來學做這位美國教師。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課是以概念性的知識為主,雖然只是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但要真正弄懂也非易事。課上我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邊讀書邊找出自己急需解決的問題,然后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并借助學具的操作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最后每個小組選取2――4個有意義的問題向老師提問,即“學生問老師答”。學生一聽十分高興,針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不停地交換各自提出的問題,都想挑出最精彩的問題來,學習氛圍空前高漲。15分鐘后,學生向我提問了:“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長方體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一定不相等嗎?”、“長方體只能兩個相對的面相等、兩個相鄰的.面一定不相等嗎?”、“用一根鐵絲做一個長方體框架,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5厘米、4厘米、2厘米,你能知道至少需要多少鐵絲嗎?”。面對學生的提問我大吃一驚,真沒想到他們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挖掘得如此之深!我借著答問的機會用圖示和精確的語言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在學生們渴求中含著挑戰(zhàn)的目光里展露無遺。雖然此時我的“教”只是變成了“答”的形式,但學生們那聚精會神的樣子和深入事物內(nèi)涵的學習態(tài)度不正是我們做教師的追求嗎?

  沒想到只是交換了一下位置,不僅教者輕松,學者亦輕松,我真切地感受到:換位體驗,真好。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3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fā)現(xiàn)它的特征,還是不怎么容易的。俗話說“手是腦的老師”,“眼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在教學中我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了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間觀念,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多思考、抽象概括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我除了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畫一畫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外,還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硬紙板做一長方體,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加深了對新課的理解,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了學生的看圖能力和想象力,同時又教給了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從而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整個教學來看,基本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時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jīng)了解了哪些知識。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

  2、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在解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我讓學生把一個長方體放在課桌上,然后坐著觀察,站著觀察,再換個角讀觀察,學生在觀察后得到結論:最多能同時看到3個面。在探究長方體特征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棱、頂點,然后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運用長方體事物,在小組內(nèi)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fā)現(xiàn)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學生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很快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的很多特征,我想這樣發(fā)現(xiàn)的特征學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研究問題,有條理地總結結論。在研究長方體特征時,我讓學生分別從面、棱、頂點三方面去研究,學生對于研究有了方向。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結束后我組織學生有條理地總結,并有條理地板書。

  4、新增了有兩個面是正方體的特殊長方體。同樣讓學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發(fā)現(xiàn)這樣的長方體除正方體外的.四個長方體完全相同,為后面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做鋪墊。

  5、在練習中注重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些題目,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求棱長總和;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求棱長。

  本節(jié)課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自主性、積極性,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知識建構過程。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4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關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聯(lián)系生活實際。

  讓學生根據(jù)自主學習導學單自學探究,雖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但有的學生由于沒有認真閱讀書本的習慣,所以對面、棱、點的概念十分模糊,以至于填表格不會填。所以建議老師先把概念告訴學生,再讓學生動手去指一指,數(shù)一數(shù),這樣加深印象。

  在教學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個數(shù)時,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面可以一對一對的'數(shù),棱可以一組一組的數(shù),頂點可以4個4個或2個2個地數(shù)。

  探索長方體面和棱的特征時,先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做出一些猜想,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進行驗證。結合練習中的習題拓展了一下,使學生認識到“長方體的6個面中,有時也可能有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5

  1、以同學發(fā)展為本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煥德加·富爾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緊扣教學中有利于發(fā)展同學思維的因素,在培養(yǎng)同學的學習能力上下功夫。教學時,我先出示平面圖形,讓同學說出各圖形的名稱,然后出示一些立體圖形的實物,讓同學說出各個圖形不在一個平面上,是立體的。讓同學在對比的情況下,認識立體圖形。然后重點讓同學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自身所帶來長方體逐步籠統(tǒng)出長方體的特征。

  2、生活即數(shù)學

  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引導同學找生活中的長方體、體會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必定聯(lián)系。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使同學覺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逐步培養(yǎng)同學愛數(shù)學的情感、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數(shù)學知識離不開生活。長方體和正方體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尤其是在農(nóng)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地發(fā)明條件,精心設計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來協(xié)助同學學習,密切聯(lián)系同學的生活實際,充沛發(fā)揮同學的潛能,善于挖掘教材內(nèi)容資源,不時總結經(jīng)驗,和時調(diào)整教學戰(zhàn)略,鼓勵同學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養(yǎng)成運用數(shù)學的態(tài)度,仔細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并學會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讓同學學習有用的數(shù)學。

  3、培養(yǎng)同學的空間觀念

  本課時是同學在學過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從幾何圖形的學習轉向立體幾何圖形的學習,在空間觀念的發(fā)展培養(yǎng)上是一個重要的進展。長方體和正方體對小同學來說是比較籠統(tǒng)的概念,所以這節(jié)課從同學原有知識動身,通過看立體圖形、實際丈量、制作長方體,進一步鞏固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認識,形成空間觀念,使同學的空間觀念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培養(yǎng)了同學的學習能力。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6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時,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正面”、“上面”“側面”以后,我讓小組自由討論“站在不同位置看老師的講桌,最多能看到幾個面?”為了便于觀察,我允許孩子們可以自由走動,尋找答案?粗麄冊谥v臺邊快樂地轉來轉去,我沾沾自喜:“站在不同位置看講臺,最多能看到3個面”的正確答案馬上就可以水到渠成了。誰知在反饋時有的學生告訴我“站在不同位置看講臺,最多能看到3個面”,而有的學生告訴我“站在不同位置看講臺,最多能看到5個面”,更有甚者,報的數(shù)更多,全班學生就這樣分成了幾派,相持不下。

  見局面一時不好控制,我嚴肅地重復著第二種回答:“請同學們再認真觀察,真的'最多能看到5個面嗎?”這一反問,那些認為能看到5個面的學生頓時一愣,繼而默然地垂下了頭,雖然有個別同學暗地里仍然不服氣地自言自語“沒錯嘛,就是5個面”,然而更多的則是沉默,不作聲,課堂上因為老師嚴肅的一問全然沒有了剛才相持,爭論的氣氛,我頓覺師威的負面力量,于是我及時調(diào)整了心態(tài),微笑著繞著講臺轉了一圈,自言自語地說:“看來5個面也蠻有可能的嘛,誰愿意當小老師上來說說到底最多能看到幾個面?”于是氣氛又活躍了起來,幾派學生爭著上來講解示范,就在他們講解示范的爭論中,突然有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嚷起來:“老師,我知道他們?yōu)槭裁词俏鍌面了,他們算的是兩次觀察的和”,學生們頓時恍然大悟:“噢,原來他們算的是一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而我們算的是合起來最多能看到幾個面,難怪會不一樣啦!痹捯魟偮溆钟幸粋學生激動地喊起來“老師,老師,我也發(fā)現(xiàn)了,書本上這個問題提得不好,它沒有講清楚是算一次還是算合起來的!北娚胶,我被這一連串的知道、發(fā)現(xiàn)愣住了,再仔細地讀了讀課本上的那句話“站在不同位置看講臺,最多能看到幾個面?”的確,問題中沒強調(diào)一次,那就既可以理解為一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也可以理解為合起來最多能看到幾個面。當時我一激動,也不管學生的觀點是對是錯,至少這些學生認真思考,敢于批判書本權威的精神是值得贊賞的,于是我及時表揚了這些學生。。這時一個學生若有所悟地大聲自言自語“原來,書本也會有錯啊,以后我可一定要認真思考!

  教育教人求真,學習要先學做真人。21世紀的教育,呼喚思考型的人才,因而教師的職責已轉變?yōu)樵絹碓缴俚貍鬟f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成為孩子們學習的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鼓勵挑戰(zhàn)權威而不是拿出現(xiàn)有真理的人。至少,我慶幸自己當時沒有以師威壓人,把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硬生生的塞到學生腦中,而是鼓勵學生進行獨立觀察,發(fā)表獨特見解,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科學批判權威的勇氣,并從中認識到思考的重要性。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7

  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注重以下幾點:

  1. 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關于長方體和 正 方 體了解了哪些知識。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

  2.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摸一摸,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在探究長方體特征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棱,頂點,然后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應用長方體實物在小組里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fā)現(xiàn)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

  3.新增了有兩個面是正方體的特殊長方體。

  4.應用網(wǎng)頁制作做了課件,讓學生目睹了圖文并茂在課堂中的作用。

  5.在練習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時間關系,本節(jié)課學生在操作上的.時間比較緊張,沒有讓學生自己再數(shù)一數(shù),摸一摸,雖然每個面都設計到了,但是教學還不夠扎實,有些學生還不能全部理解,這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須改進。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8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節(jié)課是學生在低年級就初步感知這兩種立體圖形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的,是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開端,對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其它立體幾何知識及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學中主要是從這幾方面去做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先找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新課內(nèi)容,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彼栽诮虒W中,我設計了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摸一摸,說說感受。通過觀察、觸摸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使學生建立面、棱、頂點的概念,為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作好鋪墊。然后在此基礎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拼出正方體和長方體,再和小組同學一起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樣就給學生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給他們留出足夠的思維活動空間,讓他們在動手嘗試中發(fā)現(xiàn),在討論中明理,在合作中體驗成功,在質(zhì)疑中發(fā)展,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逐步發(fā)現(xiàn)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也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實踐應用,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鞏固知識、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必要手段。《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要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币虼嗽谡J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之后,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練習,并精心制作了課件來對所學概念進行鞏固,學生積極性很高,對所學的知識掌握也還不錯。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9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是一節(jié)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結合本節(jié)課的特點,聯(lián)系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做了如下嘗試: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上課初,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他們熟悉的建筑物,因為客觀世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實物,其中不少形體是長方體的。本課的第一個活動就是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形體是長方體的實物,通過活動感受認識長方體。

  二、以模型為依托,研究長方體的特征,發(fā)展邏輯思維,運用類比的方法得出正方體的特征。教學時,學生隨著老師的指點,仔細觀察模型,先感受一下面、棱和頂點。接著放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進行探究,用手數(shù)面、棱、頂點,觀察什么是相對的面,什么是相對的棱,每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等等。這些分析如果沒有模型作依托,是很難完成的。在觀察和計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時,必須根據(jù)一定的順序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在觀察和討論前、后的面、左、右的面,上、下的'面,面積分別相等;還有四條水平的棱,四條豎直的棱,四條側面方向的棱也分別相等,即相對的棱相等。最后用同樣的方法研究出正方體的特征以及比較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異同,從而找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三、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框架

  通過制作,一方面是把經(jīng)過分析的諸元素綜合為整體,使想象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凸現(xiàn)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模型,從而引申出長方體的長、寬、高,以及正方體的棱長。另一面又訓練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時間緊,前面用時太長,后面太緊促,到知識闖關的時候學生都分心了,主要快下課了,我也沒有維持課堂聽講秩序,在練習的時候效果不太好,沒能檢驗出誰是真的會,誰還不太會,有好幾道題都是讓學生一起回答的。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0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小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jīng)有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與面積知識為儲備。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因此,課堂上如何引導學生主動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難點。

  課堂上,我遵循了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而設計教案,按照“認識長方體、正方體概念—發(fā)現(xiàn)長方體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合作研究長方體特征——組內(nèi)強化正方體特征—共同研究正方體特征—結總二者關系——運用”的層次來安排的,使學生的理解一步步加深。

  本節(jié)課的課前準備較好,學具、教具非常豐富,提供多種學具給所有的`學生充分操作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都能通過親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來認識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特征。如果讓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去認識長方體,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的新知印象更加深刻。

  不足之處是建立長方體的概念的時候,進度有點緩慢,教師還應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適時、智慧的引導。沒能做相關練習方面,下節(jié)課還需多準備一些有層次的、有針對性的的習題。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幾何形體的認識,牢牢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發(fā)展空間觀念,也為后面學習表面積的計算打下基礎。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1

  “長方體的認識”是我組內(nèi)教研上的一堂課,自己執(zhí)教過也聽過好多遍,大都是從教學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特征,再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來設計的,這次組內(nèi)教研,書記要來聽,時間比較緊,為了穩(wěn)妥,也還是按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來教學的,而后來聽了衛(wèi)老師也上了這一課,她的教學設計思路是這樣的:先給學生摸,初步成知——用不同的材料動手做長方體——總結長方體的特征

  自從聽了衛(wèi)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后,我一直在想:這兩種風格迥異的教學設計其差別何在,其實問題是不用回答的。

  衛(wèi)老師的這種設計是真正理解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先生的責任不在怎樣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敝挥羞_到這樣的境界,才可能從學生最初的手足無措的“做”中找到學的法子,也才有了教的法子,這樣做,除了使學生掌握做長方體這項技能外,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為他們提供必須通過自己的眼、手和腦去認識、分析和處理所面臨的問題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長方體是載體,技能教學的載體。

  如此難以執(zhí)行的操作技能型的教學可以如此鮮活,除了使學生真正參與其中、自主實踐、動手操作、親身經(jīng)歷數(shù)學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在操作中不斷思考、探究、猜想和創(chuàng)造可能更重要,她那充滿智慧的教學設計、靈動的教學課堂,充滿靈性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我更加深記得地體會到了課堂教學變與“不變的異樣”,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2

  《長方體的認識》是北師大版第十冊的內(nèi)容,也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的一個重點,這一部分掌握得好與壞關系到將來學習立方體幾何圖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在此之前,學生還沒接觸過立方體圖形,研究過立方體圖形。我們五(2)班有很大一部分同學頭腦反應遲緩,掌握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決定讓學生結合實物探究長方體的特點。

  上課時我先從復習的平面圖形入手,再出示長方體物體,由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接觸過許多長方體,所以很快就引出了“長方體”為一名詞,順利進入了新課。

  第二步,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再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長方體有幾個面?”“長方體相鄰的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三條棱相交的地方又是什么?”。學生根據(jù)以上的問題分小組進行討論,互相補充。利用教具、學具,通過教的參與指導,讓學生擺弄觸摸實物,從整體上觀察長方體,直接感知長方體有面棱和頂點三個要素。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讓學生按照學習小組進行深入研究其特點,每個學習小組發(fā)一張表格,通過看、數(shù)、量、議、想等過程,使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完成表格的填寫。這樣做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小組自主互動學習的方法,能夠互補知識的結構,有利于“后進生”的促進。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基礎,從頂點的特點引出了長、寬、高的概念,讓學生再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物體的長、寬、高的長度是多少,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取知識,建立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這節(jié)課總的來說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要在學生頭腦中真正形成空間觀念,在以后的長方體面表面積計算中靈活想象每一個面的位置的正確計算時,還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

  《長方形周長》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方程意義》教學反思

  《長城》教學反思

  《北方》教學反思

  語文長相思教學反思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3

  首先從一張長方形的紙和一摞長方形的紙入手,引導學生找出它們的區(qū)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后讓學生從袋子里隨意摸平面圖形,再摸長方體,使學生充分感知長方體的形狀,設計很新穎。

  老師親自切白蘿卜,切出一個面,并允許部分學生摸一摸,接著再切一個面,兩個面相交的地方就是棱,三條棱相交的地方就是頂點,實物教具演示,學生都在認真地說出自己的感覺,而且非常感興趣,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感知、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然后老師利用課件以表格的形式出示研究導航,表格設計詳細,一目了然,清晰到位,先探究面,再探究棱,最后探究頂點,在探究之前,老師指導比較及時,采用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猜一猜的方法,給學生指出了一條很好的探究之路,而且是采用小組合作,充分發(fā)揮小組的合作探究意識,學生參與積極,上臺展示,倍感自豪,同時給其他同學一個很好的帶動作用。

  當小組匯報成果時,都匯報的比較全面。當然,從總體上來講,這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一堂課,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比如,非常注重小組間的交流與合作,課件制作新穎,能很好的動態(tài)演示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給學生造成了視覺上的沖擊力,非常注重動手操作等等。但是,我感覺可以按順序面、棱、頂點在同一個表格上進行探究,給學生一個整體的認知結構,從而達到學生全面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4

  長方體的認識這節(jié)課的設計是從原有知識的復習入手的,學生在3年級的教材中對長方體有過初步的認識,所以我預先布置了預習作業(yè),安排學生制作長方體并要求他們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入手,自己來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特征。例1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實物結合學生的預習時的發(fā)現(xiàn),對長方體的特征經(jīng)行補充和完善,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本節(jié)課和本單元內(nèi)容的學習。

  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看、摸、量直觀的'感受長方體的面是長方形,利用學具中的小棒搭,是學生發(fā)現(xiàn)在特殊情況下有兩個面會是正方形,利用小組合作拼相對面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相對的面是完全相同的,利用量讓學生感知12條棱可以根據(jù)長度分成3組每組中的4條都是相對的,并且長度都相等。學生在動手操作和相互討論的過程中深刻的了解了長方體的特征,體驗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在直觀觀察和操作后,教師再教學直觀圖的畫法,從直觀實物引入對長方體的表象,是學生知道因為視角原因,長方體一般只能看到3個面,從而理解透視圖為什么要這樣畫,通過練習加強學生畫直觀圖的熟練性。在后面的“課堂小練習”和“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采用學生做題,教師點評的形式,是學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利用課后時間查漏補缺,更好的學習。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3-10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5-21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7-04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8-03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3-11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3-10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2-25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7-19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