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4-09-11 00:20:4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集錦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集錦15篇)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毫米的認識》,內容包括教科書第2—3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3題。

  例1用小組活動的畫面提示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方式,以數(shù)學課本為素材,讓學生通過估、量,體會毫米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發(fā)現(xiàn)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做一做”讓學生憑借測量物體的直觀圖確定三個物品的長度,熟悉用毫米作單位的測量方法。練習一第1、2題考查學生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的能力;第3題是估計、測量的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而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特別是在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方面更需要多多培養(yǎng)。雖然學生在二年級已經(jīng)學過了厘米和米,已經(jīng)了解了一些有關測量方面的知識和方法,但是學生掌握情況也不容樂觀。所以在《測量》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幫扶、引導為主,教會學生如何有效估計物體的長度,如何有效參與四人小組活動中去,如何較科學規(guī)范的測量物體的長度,讓學生在具體、現(xiàn)實的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從而加深對毫米的理解。

在后面的《分米的認識》教學中,我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放手,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自主探索。 本節(jié)課屬于計量單位的教學,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小精靈來獲得學生的'喜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用手比劃的過程中,喚醒舊知,以利于后面教學的開展。這樣設計目的有兩個,一是讓比劃得較準確的同學對自己有信心,獲得學習上的滿足和喜悅;二是讓比劃得不準確的學生知道:數(shù)學需要思考,哪怕是比劃,也得先思量思量,再出手。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2

  這課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這是在上個學期,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厘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主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實實在在地感受出 1 分米、 1 毫米有多長,并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觀察、操作、小組實踐活動等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興趣,參與的積極性高漲。在活動中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推理和想象,使他們體會到 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引導學生總結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所以課始我創(chuàng)設了課間學生討論“什么兵器最厲害?”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提高了,在快樂的氛圍中,既復習了“米”和“厘米”,又通過設疑引入新課,可謂一舉三得。

  在認識分米和毫米時,主要通過在真實情境中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做一做,讓學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決生活中長度問題的一些策略,發(fā)展空間感。讓學生多“動”、多“說”、多“想”、多“感受”。如比劃“1分米”,讓學生用直尺當小助手,一手比劃,一手輕輕移開直尺,讓學生感受到他們的一拃大約是“1分米”。在比劃“1毫米”時,我讓學生用一分硬幣當小助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夾住,再輕輕地、輕輕地抽出來,現(xiàn)在兩手指之間的距離就是1毫米?粗,你有什么感覺?”。跟上面的分米進行對比,小心翼翼地抽出,也突出了毫米的小,毫米的細,毫米的窄,毫米的短。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3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的已經(jīng)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來學習認識毫米和分米。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shù)學,讓學生真切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實踐,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痹诒竟(jié)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做到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同時在課堂教學上,為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推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估測的能力,建立起正確的長度觀念,以達到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目標。

  1.關注學生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

  《義務教育階段數(shù)學課程標準》把“關注學生的經(jīng)驗”作為一個基本理念提了出來,明確指出:數(shù)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我們由此可以看出,《標準》用“出發(fā)”和“基礎”來表述“經(jīng)驗”的作用,強調學生的“經(jīng)驗”是其數(shù)學學習的起點。因此,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需“關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引導學生展示其已有的經(jīng)驗認知水平,然后把“經(jīng)驗”作為其認知發(fā)展的起點,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認知再發(fā)展。在教學1毫米的認識時,因學生已有對厘米和米的認識基礎,于是我設計了猜一猜的環(huán)節(jié):“那1毫米有多長呢?你來猜一猜”。

  學生就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認識基礎,用手比劃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這么長,有的認為那么長,學生的想法不同,自己認為的1毫米的長度也不同。然后結合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再進行1毫米長度的認識,學生就便于接受。在后面的練習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里面有這樣一個題目:兔子尾巴長約7(),這時學生出現(xiàn)的答案不同,有的說厘米,有的說毫米。到底哪個單位合適呢?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用手比劃出長度,在比劃中感受哪個單位最合適。

  2.關注學生的親身體驗。

  最有效的學習是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這種體驗能給予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情感體驗的空間,可以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是數(shù)學活動的主體,體驗性學習為每個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因為學生的發(fā)展是有差異的,所以當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時,他們會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客觀世界,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便是一個展示豐富個性的過程,同時也是我們認識學生的.過程。

  毫米是學生現(xiàn)在所能認識到的最小的一個長度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他們每人的直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對于毫米的認識并不是一張白紙,可以說有了一些基本的感性認識。我就在學生猜測1毫米有多長后,直接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直尺進行測量學習。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尺子上從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觀察1厘米里面有什么發(fā)現(xiàn),借助多媒體把直尺放大,使學生能清晰地觀察到: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這時雖然學生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長,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學生在腦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觀察,還需要用手畫一畫、比一比,通過學生動手,加深學生對毫米的印象。經(jīng)過上面的觀察與操作,學生腦中1毫米的表象是否已經(jīng)正確建立了呢?我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是1毫米。借助課前準備地一些物品,如一分硬幣,電話卡等,讓學生進行實際觀察,并用尺子量一量,進行確認。我讓學生用會員卡當小助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夾住,再輕輕地、輕輕地抽出來,現(xiàn)在兩手指之間的距離就是1毫米。看著它,你有什么感覺?”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充分地感知1毫米的長度。在認識1分米有多長時,我借助學具中的金箍棒,讓學生猜一猜、量一量、比一比。通過動手進行實際的測量和觸摸,體驗和感受1分米的長度。接下來設計的找物體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根據(jù)所體驗、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運用,把課本知識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從生活中更直接的體驗1分米有多長。在鞏固練習的部分,學生對分米和毫米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大部分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如:填寫單位名稱、簡單的長度單位換算、物體的估計和測量等。

  概念教學的課堂,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白觥本褪亲寣W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shù)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4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更加堅信了教師“想明白”,學生才能“學清晰”。在“眾籌”研討中,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同時根據(jù)自己本班孩子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了再次的教學預案設計,整節(jié)課下來,比較符合孩子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于毫米的感知比較的充分。個人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以學定教,關注學習起點

  學生在三年級前已經(jīng)學習了“厘米”和“米”,對為什么要有長度單位及計量單位是一種標準比較物有了一定的感知,同時測量物體長度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昂撩椎恼J識”是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時。從生活經(jīng)驗上說,學生在運用學生尺以及生活中都有接觸到毫米。因此,以復習舊知識為導入,“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習過測量,你還能想到測量的單位嗎?1厘米、10厘米有多長?身高1米多等!蓖ㄟ^這一復習環(huán)節(jié),喚醒學生的舊知,又為下面如何估計數(shù)學書的長、寬、高打下了基礎!澳氵知道什么長度單位呢?”課堂中學生說“毫米”。教師繼續(xù)追問,“那你知道毫米是怎樣的一個長度單位呢?”有的學生說它是一個比厘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但對為什么會產(chǎn)生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截然不知。因此,接下測量數(shù)學書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為毫米的產(chǎn)生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在測量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們感知毫米產(chǎn)生的意義,通過測量,再次問孩子們“為什么要有毫米”時,他們的回答就變得清晰了。

  二、留足時空,關注整體參與

  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本節(jié)課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參與學習、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基礎上積極參與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交流中,學生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參與意識,也了解別人的想法,調整自己的認識,這樣有利于學生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在本課的實踐活動中,充分給予學生時間與空間,關注學生的整體參與。在估測數(shù)學書封面的長、寬、厚時,一個孩子估測了數(shù)學書的長大約是15厘米,寬大約是18厘米時,沒有馬上進行否認,而是讓孩子們進行辨別,這樣的估計覺得正確嗎?孩子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書的長應該比寬長,而估計的結果是長比寬短,所以肯定是錯誤的。還有孩子們用手勢一拃去測量,也發(fā)現(xiàn)這樣的估測不合適,于是進行了估測調整,使學生學會估測。再者,在感知1毫米時,讓學生先通過估測1分與1元硬幣哪個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進行測量,從而全體學生感受到了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在用手指捏住校牌的厚度再抽出校牌感知1毫米的厚度,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有的的學生說“手太酸了,一抽走校牌,兩個手指就粘住了!弊穯枴斑@是問什么呢?”孩子們說是因為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課堂效果非常好。

  三、豐富素材,凸顯知識本質

  著名的教育學家皮亞杰認為:學生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中要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經(jīng)驗中凸顯數(shù)學本質,掌握數(shù)學知識。毫米的認識是一節(jié)概念課,學生只有利用豐富的學習素材才能建立毫米的表象。因此,本節(jié)課為學生提供的`素材有30厘米長的學生尺、教師的米尺、校牌、1分、1元硬幣,現(xiàn)實生活中用毫米做單位的圖片等。在學生認識學生尺上的1毫米時,追問“老師米尺上的1毫米與你們尺子上的1毫米一樣長嗎?”大部分學生說“不一樣長!庇谑前衙壮叩1毫米與學生尺的1毫米進行重疊測量,孩子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它們是一樣長的。通過這一素材,體驗到了長度單位的標準性。1分與1元硬幣厚度的對比中,進一步建立1毫米長度的表象。在生活中用毫米作單位的例子中,ppt課件呈現(xiàn)了慶?谷諔(zhàn)爭勝利xx周年閱兵式訓練時的隊伍訓練圖、包裝箱的規(guī)格、精密零件等,使學生對毫米的認識不停留在只認識到毫米是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單位,而且還感受到用毫米做單位是比較精確的,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廣。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5

  《毫米、分米的認識》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

  知識目標:建立毫米、分米的長度觀念。

  技能目標:能測量周圍的事物,提高估計物體長度的能力。

  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合適地運用長度單位。

  情感目標:體會到身邊的數(shù)學知識,會用毫米,分米刻畫日常生活重的事物,從而更加喜歡數(shù)學。

  教學重點:建立毫米、分米的長度觀念。學會單位之間的轉化。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大家都測量過自己的身高,今天森林里的動物也測量身高。可是粗心的狐貍大姐沒寫長度單位,你能幫他填上嗎?

  動物身高或身長

  長頸鹿5

  鴿子20

  斑馬150

  熊貓85

  狼6

  螞蟻5

  蜜蜂10

  生填長度單位。

  師:誰愿意說說你的答案?

  生1:長頸鹿5米,鴿子20厘米,斑馬150厘米,熊貓85厘米,狼6米,螞蟻5厘米,蜜蜂10厘米。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狼不可能是6米,比長頸鹿還長,但也不是6厘米,太短了。

  師:大家說有道理嗎?

  生:是的。

  師: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都不合適了,應該用新的單位去表示它。

  生:用分米。

  師:分米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書本上看的。

  師:看來這題是有爭議的,那么螞蟻和蜜蜂的單位你們同意嗎?

  生:5厘米的螞蟻太大了,不可能的。

  師:那么這三題都是有疑問的。(在表格上打上問號)

  師:我們看前面已經(jīng)確定的答案,5米,20厘米,150厘米,85厘米,分別是多高呢?用手勢比劃一下。

  師:米和厘米是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長度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米比較大,厘米比較小。

  板書:1米=100厘米

  揭題:對于一些動物的身高,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都不能表示,需要學習新的長度單位。

  板書:認識毫米與分米

  二、毫米教學

  師:那么1毫米究竟有多長?

  師出示電話磁卡,指出磁卡的厚度就是1毫米。

  請同學們拿出磁卡,左手兩個手指輕輕捏住,右手抽去磁卡,手指的縫隙就是1毫米長。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你能找到嗎?得出尺子上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生:尺子上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ɑ顒樱汉椭車耐瑢W把卡疊在一起,可以2張,5張,8張等,量一量是幾毫米。這個環(huán)節(jié)在上課的時候遺漏了。)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1毫米的長度,請大家想一想身邊或者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或者厚度大約是1毫米?

  生:米。

  師:他說米粒大約長1毫米,其他同學有什么想法?

  生:不止的。(師拿尺子給學生比了比1毫米的米粒)

  生:一張紙的厚度。

  師:其他同學聽到了嗎?你們怎么看?

  生:我覺得一張紙的厚度沒有1毫米,可能3張。

  師:拿我們的數(shù)學課本來驗證一下,疊起來幾頁才是一毫米。

  生疊好了以后匯報:4張,8張,12張,7張.

  師:看來1毫米不只一張紙或3張紙的厚度,在7張左右。

  師:1毫米比較難找啊,大家能找找5毫米的嗎?

  生1:手指頭的寬度。(師拿5毫米比)

  生2:鉛筆的寬度。

  師:剛才我們舉了5毫米的`例子,現(xiàn)在你能把5毫米畫下來嗎?

  生畫5毫米的線段。

  師:再畫10毫米的線段。想一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0毫米就是厘米。(板書:1厘米=10毫米)-

  師:再請你畫出20毫米,看誰畫得快,你是怎么畫的?

  生:20毫米就是2厘米。

  師:認識了毫米以后,我們來認識分米。

  三、分米教學

  師:大家猜想一下1分米有多長?

  生1:是1毫米的一半。

  生2:1分米是10厘米。

  師:敢于大膽地猜想是很好的。

  師:(拿出1分米長的吸管),象毫米一樣拿在手上感受一下1分米。

  學生感受1分米的長度,并在尺子上比一比,得出1分米=10毫米。

  師:找一找身邊或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寬度、厚度是1分米?

  生:鉛筆頭,信封的寬,

  師:用分米可以測量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

  生1:手臂的長度。

  生2:鉛筆盒的寬度。

  生3:桌子的寬度,長度。

  測量活動。

  學生匯報:手臂長5分米左右,桌子寬3分米,長9分米。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里面的“四兄弟”,你能把他們按照一定的秩序排隊嗎?

  師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

  他們還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呢!師介紹簡寫方式。M dm cm mm

  師:我們還知道了他們的關系,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那么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為10個10是100。

  師:你的意思是10個10厘米是100厘米,所以10個1分米是1米。

  用米尺驗證。得出1米=10分米。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確定最后三個單位應該填什么,狼高6分米,比劃一下大約多高。螞蟻和蜜蜂的身長呢?

  四、練習

  1、小狐貍為了感謝我們,請我們去他家做客,路上還會碰到很多問題。

  課件出示:汽車門寬8(),汽車玻璃厚5(),大樹高3()

  進入屋子:電冰箱高160(),床寬2(),電視機長6(),字典厚25(),書柜高1(),橡皮寬20()

  2、小狐貍看我們學的那么好,還給我們介紹了小知識:

 。1)三星SGH-E568手機,擁有86×43×26.3毫米的三圍,重量僅有85克,這樣的尺寸和重量更能顯示出女性用戶的審美感。

 。2)20xx年8月29日,洛玻集團公司成功生產(chǎn)出0.7mm超薄玻璃,填補了我國玻璃工業(yè)的一項空白。

 。3)“卡努”是今年以來對嵊州市影響最大的一次臺風。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9月11日全市平均降雨量為119.86毫米,最大雨量點崇仁鎮(zhèn)民勝水庫達196毫米。

  師結合示意圖介紹降雨量的測量方法。

  2、學生做課本上的練習。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6

  孔子告訴我們:吾日三省吾身。由此可見,經(jīng)常反思我們自己對自己是非常有好處的,堅持反思自己的教學,對今后的教學很有幫助。《認識分米和毫米》這節(jié)課是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也是這個單元的第一個課時!墩J識分米和毫米》這節(jié)內容的學習之前同學們已經(jīng)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因此,本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我設計了復習米和厘米這些長度單位。如門的高度大約是2米,也可以說是200厘米,讓學生用手比劃1米的實際長度,并引導學生說出1米=100厘米,除了米和厘米這些長度單位之外,今天我們將學習一些新的長度單位,教學分米這個長度單位時,引導學生量一量自己手中的文具盒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厘米,同學們通過測量,量出自己的文具盒的長和寬,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量的結果,和同學們進行交流。老師的文具盒通過測量,文具盒的.寬大約是10厘米,長大約是20厘米,然后通過談話告訴學生10厘米可以用一分米來表示,從而得出1分米=10厘米,引導學生通過用手比劃以及在草稿紙上畫一畫充分感知1分米的實際長度,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動手操作的能力。教學毫米這個長度單位時,主要引導學生通過測量自己數(shù)學書的厚度不足1厘米,從而引入用毫米作單位的學習。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7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毫米的認識》,內容包括教科書第2—3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3題。

  例1用小組活動的畫面提示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方式,以數(shù)學課本為素材,讓學生通過估、量,體會毫米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發(fā)現(xiàn)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做一做”讓學生憑借測量物體的直觀圖確定三個物品的長度,熟悉用毫米作單位的測量方法。練習一第1、2題考查學生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的能力;第3題是估計、測量的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而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特別是在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方面更需要多多培養(yǎng)。雖然學生在二年級已經(jīng)學過了厘米和米,已經(jīng)了解了一些有關測量方面的知識和方法,但是學生掌握情況也不容樂觀。所以在《測量》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幫扶、引導為主,教會學生如何有效估計物體的長度,如何有效參與四人小組活動中去,如何較科學規(guī)范的測量物體的長度,讓學生在具體、現(xiàn)實的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從而加深對毫米的理解。

  在后面的《分米的認識》教學中,我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放手,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自主探索。本節(jié)課屬于計量單位的教學,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小精靈來獲得學生的.喜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用手比劃的過程中,喚醒舊知,以利于后面教學的開展。這樣設計目的有兩個,一是讓比劃得較準確的同學對自己有信心,獲得學習上的滿足和喜悅;二是讓比劃得不準確的學生知道:數(shù)學需要思考,哪怕是比劃,也得先思量思量,再出手。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8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課堂的呈現(xiàn)及學習活動的安排都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趣味性。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jīng)歷測量常見物體長度的過程,引出長度單位毫米,讓學生感受到掌握毫米是日常測量的需要,感受到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價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測,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能力,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際生活又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觀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創(chuàng)設矛盾的情境,讓同學們用直尺測量實物具體有多長、多厚,從解決身邊的問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探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的強烈愿望。教學中,我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第一位。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數(shù)、畫,學生對1毫米的實際長度有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并且通過手勢幫助學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著通過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使學生的直觀的認識到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1厘米=10毫米,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學習的輕松和快樂,然后在生活中找厚度大約是1毫米的物體。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通過練習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測量能力。在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后,進行小組分工,學生興趣盎然,他們用不同的形式測量自己喜歡的物品,或者是身體的某一部分,精心地做記錄,在測量中體會了不同的長度。對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從模糊到清晰,實現(xiàn)了人

  人學習有價值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在大量的實踐中獲取了新知,體會了測量不同的物體要用不同的單位。通過學生用手比劃、數(shù)、畫、量物體的長度,加深對毫米的認識。測量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測量能力。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9

  “毫米的認識”是20xx年教育部審定的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是繼二年級米和厘米的學習后引入的另一長度單位,它是以后學生學習更多長度單位的過渡,因此,學好本節(jié)課對今后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上周我上了“毫米的認識”這一節(jié)的公開教學,現(xiàn)作如下的反思。

  一、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與估測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與估測能力是新課標中明確提出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而估測是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估計的一種,它是對物體或圖形的某種屬性(長短、大小、輕重等)——量的估計。在實際生活中,對一個量的估計常常比精確計算它的大小更重要,同時,估測教學有助于兒童理解測量的特征和過程,并獲得對度量單位大小的認識。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對小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什么是估測?按我個人理解,估測就是個體根據(jù)知識經(jīng)驗,采取一定的策略,獲得物體或圖形某方面的屬性——量的近似值的過程。在教學《毫米的認識》這一課時,我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操作,建立測量單位的表象——奠定估測基礎。

  測量單位和實際測量是測量的兩個基本要素,其中測量單位作為大家認可的公度是測量的基礎,當然也應該是估測的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以幫助他們建立測量單位的概念,形成測量單位的表象,從而正確理解和感受測量單位的實際意義,為估測奠定扎實的基礎。比如,在要求學生估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前,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回憶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學生很快地說出有米和厘米?墒钱斪寣W生比劃一下,1米與1厘米分別有多長時,大部分學生都是亂比劃。此時我引導學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找出1厘米的長度來,然后用自己的食指指甲放到1厘米處比一比,發(fā)現(xiàn)自己的食指指甲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接著讓學生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夾住左手食指指甲,再慢慢地把左手食指抽出來,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間有一條縫,它的長度大約就是1厘米。同樣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自己的身高比1米高了,這時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兩手張開的長度正好是我們的身高,因此,比劃1米有多長時應該把手腕折回來一些。當學生在直尺上認識了1毫米有多長后,也讓學生先量出兩張紙牌的厚度約是1毫米,再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夾住兩張紙牌的厚度,再用左手慢慢地把兩張紙牌的厚度抽出來,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間有一條小縫,它的長度大約就是1毫米。這樣讓全班學生都動起來,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探索、體驗,建立測量單位的表象——奠定估測基礎。

  2、聯(lián)系生活,充實測量單位的表象——豐富估測參照。

  對一個量的估測,不能依靠隨意的猜測與臆斷,而應根據(jù)相關的參照物進行合理的估計與推測。參照物越豐富,參照系越完善,估測的手段越多,估測的能力也就越強。教學時,教師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關注學生生活經(jīng)驗,豐富學生的測量體驗,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同時能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比如: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時,我便有意地讓學生先來估測一下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大約是多少厘米時?有些學生說用自己1厘米寬的食指去估,有學生提出用自己的食指去估太浪費時間了,數(shù)學書這么長,可以用自己的“一拃”長去估。這時我問,你怎么想的,我知道這樣的一拃長大約是10厘米,數(shù)學書的長比我的兩拃長長一些,因此我把數(shù)學書的長估成約25厘米。還有學生說可以用自己20厘米長的直尺去比一比,數(shù)學書的長比20厘米的直尺長一些,所以我把數(shù)學書的長估成約23厘米!笆持钢讣椎膶挕、“一拃長”、“20厘米長的直尺”……這些長度成為學生估測的參照物,學生借助這些身邊實物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估測,能有效避免學生估測的盲目性和主觀性,提高估測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當然,在安排學生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時要堅持先估后測的.原則,讓學生在估計中提高估測能力,在測量中修正估計精度,在估測中積累經(jīng)驗。

  二、備課中應注重備學生。

  備課是教師取得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所謂備課,實際上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準備工作,即教師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做教學法上的加工和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規(guī)劃教學活動。備好一節(jié)課,不僅需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幾個環(huán)節(jié),更要以人為本,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表現(xiàn)在備課中就是必須更多地研究學生。在備課的具體工作中,備學生是核心環(huán)節(jié),備學生的工作效果對于備課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是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在備課活動中,備學生主要圍繞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知識現(xiàn)狀、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內容展開的。在具體的一節(jié)課的備課時,教師首先要了解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的情況。分析出哪些是學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學生初步掌握了的,哪些是學生通過自學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師非講不可的。這樣做有利于教師在授課中做到該講則講,不用講則少講,力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復習完舊知后,我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別估計數(shù)學書的長、寬和厚大約是多少厘米。備課時我還以為學生幾分鐘就可以估出來,結果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估?還有的學生因為有預習的習慣,知道了毫米的概念,結果直接用厘米與毫米作單位測量出了數(shù)學書的寬與厚。后來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得出可以用“食指指甲的寬”、“一拃長”、“20厘米長的直尺”……這些參照物去估測,結果還是花了較多的時間估測出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大約是多少厘米。還有,估測完后,我便問:同學們估得準確嗎?用尺子量量看!備課時我本以為也花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成此環(huán)節(jié),結果還有許多學生不知道怎樣用尺子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特別是測量數(shù)學書的厚時,也不知道怎樣把直尺放上去測量。另外還有一部份學生不能用0刻度對準書的一端,而是用直尺的頂端對準了書的一端,這樣測量出的長度很不準確,誤差大。所以我又馬上在展示臺上教學生一步步來測量書的長、寬、厚。一節(jié)課上下來,我感覺自己包辦得較多,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不夠。其實我覺得當個別學生提出可以用“食指指甲的寬”、“一拃長”、“20厘米長的直尺”……這些長度作為估測的參照物時,應讓學生親自體驗估一估,可我卻沒有好好地利用。另外,由于課前口算及估測與測量耗時較多,到后面就沒時間認識“幾毫米”了,學生容易把5毫米這一刻度線當成厘米刻度線,還有個別學生對1毫米的小格數(shù)的不夠準確,加上學生的尺子五花八門,出自不同的廠家,質量也不同,學生測量的方法不一樣,也導致部分測量的數(shù)據(jù)略有誤差。這些都是我課前沒有預料到的。因此,教師的備課不只是備教材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備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方面問題。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志趣的基礎上備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設計教案,才能備好課,確保課堂教學的高質量。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0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基礎上,學習了千米、分米和毫米,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對于今后學習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具有重要意義。

  認識分米、毫米時,我創(chuàng)設編數(shù)學小故事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動手量一量,看一看,畫一畫,加深對該單位的認識,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的過程,形成長度觀念,體驗學習的樂趣。

  認識千米時,這一概念比較抽象,我首先讓學生親自體驗1千米的長度有多遠,然后再在課堂交流自己的體會,以便于加深對1千米的認識。

  通過以上教學,我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該能夠非常熟練的運用這些長度概念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孩子們還是問題百出:

  問題一:不能準確的填出一些物體的.單位,比如:一個人的身高是65(),有些孩子填“分米”,她還是沒有65分米有多長這個概念。

  問題二:不能正確運用長度單位解決問題,如:小軍跳了16分米,小麗跳了140厘米,小明跳了2米,

 。1)把他們的成績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一排,學生不知道化成統(tǒng)一單位再比較。

 。2)小麗比小軍少跳多少分米?他們不看問題里問的什么?想當然的化成自己想化的單位。

  措施:

  1、針對以上問題,我又放慢速度的出了一些練習題,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分析,再聯(lián)系實際去想象,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2、 結合實際活用教材,讓他們回家觀察家里的一些物體,該用什么單位量出他們長度,積累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

  經(jīng)過這樣的練習,他們的運用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1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毫米的認識》。在此之前,關于長度單位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米、厘米的認識。

  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感到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測量的需要,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數(shù)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進而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米和厘米學生在生活中見過,而“毫米”的知識,在學生以前的生活和學習中基本上沒有接觸過。因此在教學中可從從感性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通過看、摸、比、找、量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對長度單位毫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1毫米的.正確表象,將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并通過對直尺的觀察,放手發(fā)動學生獨立探索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關系,知道1厘米=10毫米。在認識毫米后,將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比如讓學生測量粉筆長度,鉛筆盒,動手畫一畫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生將已有知識進行鞏固。

  雖然覺得這節(jié)課學生學得好可以,但是在練習中卻出了一定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在課堂上建立的表象不具體。學生都知道一元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但是卻沒有讓學生親自去摸一摸。練習的反饋情況使我明白要想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得還課堂與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切實圍繞學生的轉。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2

  《毫米、分米的認識》,在本課的教學上,做到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參與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推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估測的能力。

  1、關注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表象,我選擇學生熟悉的身邊的事物――硬幣、硬卡和手機。讓學生在用手夾或捏的動手操作中,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從而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表象。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

  本課中,我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動中,借助視覺、觸覺等各種感官的大量活動,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表象。教師只是起到組織者、點撥者的作用,從而真正做到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感受。讓學生測量自己喜歡的物體長度,學生非常愿意去做,學習積極性很高,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感到數(shù)學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其實數(shù)學就在身邊。

  3、“動中學,樂中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這堂課在教學過程設計上以活動為主線把“學數(shù)學”變成了“做數(shù)學”。從學生量身高產(chǎn)生的不同單位的'實際應用引出新知,到學生用厘米單位量課桌的長以及用分米單位量各種學習用具等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主動獲取知識,知道了1分米=10厘米的實際含義。老師在課堂中只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在這堂課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成為了課堂的真正主人。

  4、重視學生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

  估測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在本課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讓估測活動貫穿于整個測量過程之中。在測量每一個物體的長度時,都是先估計,然后測量。學生在估測、實際測量比較、驗證的過程中強化表象,從而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3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觀念,并且體會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這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并為學習千米做準備。被借殼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就是:靈活地去處理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并合理地安排教學層次,設計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前通過簡單回顧學過的長度單位,為學習心得長度單位做好鋪墊,在用這些長度單位過程中是學生感受到認知上的沖突,用厘米作單位不能量出數(shù)學書的厚度,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更小的長度單位的需要和必要性。這樣引入新知識的`教學,不是為給學生知識而教,而是把知識建立在他們需要的基礎上,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也是和課件觀念

  最有效的學習是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它能給與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情感體驗的時空,解惑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新知的學習直接導入新的長度單位分米。然后通過測量、在學生尺上只1分米、畫1分米長的線段、用手勢比劃、閉眼想1分米長的、折1分米長的紙條、進而找生活中大約是1分米的物體,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里牢固的長度觀念,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認識1分米以后,構建新舊知識,使學生明確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然后回應刀客是提出的問題,估計課桌的高讓學生在此找到答案。再如,體驗1毫米的長,伸出你的手,比劃1毫米,說說你的感受,學生說太小了,只有一張電話卡那么厚這些感覺就說明了學生在頭腦中已經(jīng)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同事,也體驗到毫米的作用,在測量很短小的物體的長度、還當不是整厘米時也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另外,被借殼我還為孩子們提供大量動手操作,組織探索的機會。學生動手亮數(shù)學課本方面的長和寬,還有厚度,亮所帶紙條和毛線的長度,以及動手畫1分米、幾毫米的線段,目的都是讓孩子們經(jīng)歷了認識分米和毫米的過程。

  三、幫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運=應用意識

  在練習設計中、我注重新舊知識的練習和發(fā)展,設計了將所學長度單位在樓梯上排隊的練習,在南郊、整理中強化對長度單位的認識,也增強了長度單位之間的練習。在掌握新知的基礎上,設計了小明的日記,讓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選擇正確的長度單位,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感恩情懷。

  回想本節(jié)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效果也還不錯。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由于是星期一,孩子們的紀律意識比較弱,雖然有客人老師在聽課,又是需要大量動手的課,孩子們活躍的個個想一試身手,收也收不住。由此可見我的課堂組織和調控方法上還需不斷努力學習。另外,這是一節(jié)概念課,內容比較抽象,如果能把多媒體課件用上,直觀形象的演示會讓這節(jié)課更別樣了!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4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這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米和厘米,這一內容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 1毫米 的表象,并能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來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品的長度。

  在這堂課中,教學分米這個概念時,我讓學生測量自己的文具盒的長,(大約 20厘米 )然后就直接讓學生來觀察自己的直尺上的刻度,告訴學生:由于人們經(jīng)常要以10厘米作標準去估計、度量一些物體的長度,所以把10厘米換成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從而來引入其中 10厘米 就是1分米,讓學生體會到了分米產(chǎn)生的過程和必要性,再來讓學生說說剛才測量的文具盒的長和寬各是幾分米,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手來比劃一下1分米是多長,建立1分米的表象。

  在教學毫米時,我收集了電話卡、一分硬幣、鑰匙等等。通過估一估、量一量,讓學生建立起毫米的表象。接著我就介紹了毫米,然后讓學生用毫米來測量兩枝鉛筆分別有多長,再來比一比到底是誰長誰短。讓學生感到毫米這一長度單位的引入顯得十分需要,同時激起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內在動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地需求。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基本都能比劃出1分米、 1毫米 大約有多長,并能很快地說出1分米= 10厘米 、 1米 =10分米、 1厘米 = 10毫米。學生在頭腦中對四個長度單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長度表象,但多數(shù)學生僅僅停留在表面,遇到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物體的長度中就缺乏了解決的策略。在完成書上的第5題時,題目中數(shù)字比較小,而且都是2,填上一個合適的單位名稱,問題還不大。但是在補充習題還有其它的練習中,由于數(shù)據(jù)變大,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各有不同,所以練習中問題就比較多了,發(fā)現(xiàn)有一小部分學生在填寫單位名稱時錯誤百出。例如:鐵釘長 2毫米 ,課桌高65分米,文具盒長 23毫米 等。學生頭腦中已有了長度單位的表象,可有時和實物卻對不上號,鬧出了一些笑話。

  看來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主動思考,正確地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知識。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5

  4月11日,我在二(1)班進行了公開課鉛筆有多長《認識分米、毫米》。講后感覺有點收獲,也有遺憾;有反思,也有進步。

  我緊緊圍繞三維目標和“四環(huán)三查”教學模式設計導學案。本節(jié)課有四個目標:1.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感受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jīng)驗,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通過尋找生活中的1分米、1毫米的事物,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2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3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4.能根據(jù)具體情景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fā)展估測意識,并激發(fā)對測量學習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的`主動性。

  根據(jù)目標進行達標測試和拓展,設計的練習雖然沒有做完,但學生已經(jīng)是基本掌握。過程和方法方面,通過有趣的師生合作、同伴合作,在輕松愉快中學會知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能運用新媒體動畫來調動學習積極性,化簡知識難度;用身上的測量工具形象感知重點知識,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初步運用白板進行教學,不很熟練,還需多用來鞏固。但是沒有敢嘗試展臺的切換,唯恐操作失誤,有點畏手畏腳。注重了小組合作,但仍然沒有多關注后進生。小組展示時間也不夠充分,沒有暴露出掌握知識的缺漏之處,其實是真實存在著的。

  總之,精心巧妙的設計,加上耐心合理地實踐,才會真正使學生學會、會學,才能上成常態(tài)而高效的課。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毫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05-05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2-25

《毫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推薦)02-20

[優(yōu)秀]《毫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3-19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08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3-11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27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集錦15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