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說課稿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學情分析
孩子們天生都愿意親近水,喜歡水,對水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在玩水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自由和快樂,情緒變得放松而愉快。通過主題《有趣的水》的學習,孩子們對水的認識不再是一些感性的經(jīng)驗,而是更多的關注水的性質、水的用途等多方面。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對水的探索,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水的特性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與深入的分析后,又把對水的關注轉移到水和周圍的事物的關系上。許多幼兒除了玩水之外,還借助石頭、水管、水桶等輔助物與工具,進一步探索水的特性。此外,幼兒還開始運用小實驗的這種方式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究,以獲取經(jīng)驗。
二、教材分析
《烏鴉喝水》的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實驗過,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即使加入石子,烏鴉也是喝不到水的。一次無意的科學小實驗,孩子們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我們給幼兒講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后,請孩子回家做這個實驗。第二天,有個孩子告訴我,他做了實驗,結果水沒有到瓶口,烏鴉還是喝不到水。為了驗證他的發(fā)現(xiàn)是否正確,我親自進行了實驗,發(fā)現(xiàn)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關系,另外我還發(fā)現(xiàn)烏鴉是否能喝到水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為此,我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設計了本次具有很強操作性、探索性和嘗試性的學習活動--烏鴉喝水。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兩個:
1、理解《烏鴉喝水》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過實驗,了解水位升高與實物的大小、水的多少之間的關系。
本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烏鴉喝水》故事,引出話題,讓幼兒了解將石子放入水中,水面上升,烏鴉就能喝到水。并讓幼兒通過實驗驗證烏鴉的辦法確實能行。第二環(huán)節(jié),先出示兩張圖片,第一張圖片中,石頭一樣,但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第二張圖片中,水一樣多,石頭數(shù)量一樣,但大小不一樣。讓幼兒觀察圖片,找出圖片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并猜想如果烏鴉把石頭放入上面的四個杯子中,這四個杯子里的水烏鴉都能喝到嗎?然后讓幼兒分組動手做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并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實驗后,每組派一名幼兒根據(jù)實驗記錄講述他們的實驗結果。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游戲。通過游戲讓幼兒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實物放入水中都能使水面上升。
整個活動體現(xiàn)了分層第進、分步落實的'教學特點。本著兒童是學習的主人,力圖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索環(huán)境,嘗試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兒童主動積極的參與次實驗,體驗與同伴合作做實驗,交流實驗結果的樂趣。
三、活動目標
1、理解《烏鴉喝水》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過實驗,了解水位升高與實物的大小、水的多少之間的關系。
四、活動準備
1、事先聽過故事《烏鴉喝水》。
2、每組一張記錄表和兩個托盤。一個托盤中放有兩堆相同的石頭,兩杯水(其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另一個托盤中放有兩杯一樣多的水,兩堆大小不同數(shù)量相同的石頭。
3、水桶,磚塊,石頭,硬幣,剪刀,塑料玩具,木塊,泡沫球,橡皮球等。
五、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談話引出
提問:還記得《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烏鴉最后是怎么喝到水的呢?
為什么把石頭放入瓶子中烏鴉就能喝到水呢?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操作:提供一個有水的杯子,請一名幼兒將石頭放入杯中,觀察是否真的能否喝到水。
小結:原來在把石頭放入杯子中,石頭占據(jù)了水的地方,使水面上升到瓶口,烏鴉就順利喝到水了。
提問:那是不是有水的杯子里放入石頭烏鴉都能喝到水呢?
(二)分組實驗,驗證猜想
1、ppt出示圖片,請幼兒猜猜圖片中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到嗎?(兩張圖片,第一張圖片中,石頭一樣,但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第二張圖片中,水一樣多,石頭數(shù)量一樣,但大小不一樣)
。1)出示圖片1
提問:請小朋友們找一找這張圖片上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圖片上兩邊的石頭是一樣的,但是杯子里的水不一樣多,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2)出示圖片2
提問:小朋友們再找一找這張圖片上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圖片上兩杯水是一樣多,但是石頭不一樣,一邊石頭大,一邊石頭小。
提問:如果烏鴉把石頭放入上面的四個杯子中,這四個杯子里的水烏鴉都能喝到嗎?
2、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并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提出要求:先小組討論,選出一個小朋友做實驗,一個小朋友觀察,另外一個小朋友做記錄。一個托盤里的瓶子是一組實驗,做完一組實驗并記錄好之后再做另一組實驗。另外做第二組實驗時還需要記錄下投放石頭的數(shù)量。
操作:給每組幼兒提供一張記錄紙和兩組實驗的水和石頭,幼兒操作時教師在一旁給以指導和提醒。
3、請每組派一名幼兒根據(jù)自己小組的記錄講述實驗的結果。
提問:你們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什么了?請你把你們的實驗結果告訴大家吧。
小結:通過第一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瓶子里的水太少,石子放的再多也沒有用。通過第二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瓶子里放大石子,小烏鴉喝到水了。因為大石頭把水的地方占據(jù)了,水就滿上來了。而小石頭小,占的地方少,水沒有辦法滿上來。
(三)游戲:哪些材料能幫助水溢出來?
材料:裝有水的水桶,大小石頭,硬幣,泡沫球,木塊,塑料玩具等
內容:運用烏鴉喝水的原理,通過投放各種材料,使水桶中的水溢出來。讓水先溢出來的小組為勝。
提問:有哪些材料投放進去能幫助水溢出來?
放哪些材料能讓水更快的溢出來?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教材在學生學習了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和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一是計算發(fā)展的需要,二是學生學生解決問題時需要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而運用知識遷移學生很容易學好這部分知識。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獨立探索、互動交流理解和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2、 讓學生體會對比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養(yǎng)成認真審題、細心計算、規(guī)范書寫的好習慣。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本節(jié)課的教學采用嘗試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程序:
一.情景引入
孩子們,五個重慶建設目標中的五個重慶指什么?誰能告訴大家你眼中的森林重慶的模樣?
森林重慶的建設,讓城市與自然融為一體,使我們身處鬧市區(qū)也能觀賞到自然的美麗,呼吸到清新的空氣。今天我也帶你們走進一個城市森林公園。
從學生感受到的五個重慶建設切入,巧妙的將森林重慶建設與例題結合起來,可大大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又自然地滲透進對學生熱愛家鄉(xiāng),關心家鄉(xiāng)建設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 教學例1
出示例1,學生看題。從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知道什么是喬木?什么是灌木嗎?
喬木林和灌木林都是森林,那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園面積的幾分之幾?”(板書)
讓學生了解題目中提到的喬木和灌木,擴展了學生學習的范圍,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怎樣列式:1/2+3/10-1/5
還可以怎樣列式?1/2-1/5+3/10,3/10-1/5+1/2
會計算嗎?選擇第一個算式計算。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
第一題:
1/2+3/10-1/5
=5/10+3/10-2/10
=6/10
=3/5
第二題:
1/2+3/10-1/5
=5/10+3/10-1/5
=4/5-1/5
=3/5
回報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對比,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用你喜歡的方法從另兩個算式中選一個計算。
小結、過度。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后計算,這要根據(jù)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孩子們,知道嗎,樹木和花草可以清潔環(huán)境的`空氣,還可以保持水土。請看例2。(出示例2)
例1讓學生先嘗試再交流掌握沒有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符合這節(jié)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也遵循了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
2.教學例2
學生看題后質疑。
引思:題中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7/20是什么意思?
學生解答“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幾分之幾?”
匯報交流
1-(11/20+2/5)
=1-(11/20+8/20)
1-11/20-2/5
=20/20-11/20-8/20
方法一: 方法二:
=1-19/20
=1/20
對比兩種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帶小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應先算什么?
孩子們,回頭看一看這些數(shù)據(jù),你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什么知識?(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這部分知識在書上第117~118頁上,請看書并結合剛才的學習思考: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計算的方法、書寫格式是什么?
交流小結: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的運算;計算時通分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書寫格式遞等式。
例2的教學同樣嘗試教學的方法,同時又突出了兩方面的交流,一是審題時讓學生質疑和引導思考,目的是這道題特點及這類題訓練的需要;二是當學生算完后,讓學生回頭看表上兩組對比的數(shù)據(jù),去發(fā)現(xiàn)森林與裸露地面保持水分的區(qū)別,去發(fā)表自己的感想。這樣提升了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練習鞏固
1.118頁,做一做,分組完成。(先完成自己任務的可以做其他組的題)
2.120頁,第3題。
練習完成的方式做這樣的處理,一是考慮時間的問題和學生的實際,都做有一部分學生時間不夠;二是這節(jié)課的目的是掌握方法會算。這樣的處理也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四.總結反思。
讓學生反思學習的方法和過程,交流學習的感想和體會,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fā)展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美麗的晉祠》是鄂教版義務教材語文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閱讀課文。本單元以“美麗的家園”為話題。《美麗的晉祠》節(jié)選自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文化散文《晉祠》,本文采用了說明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以簡練傳神的語言,按總—分的順序,有條理地、詳略恰當?shù)亟榻B了晉祠自然風景“三美”的特征以及園中小品的獨具匠心,名人題詠的詞工句麗,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本單元教學課前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結合自身生活感受,奠定感悟的基礎;課上利用語言規(guī)律,在學生充分讀書,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緊扣重點詞語,體會事物特點,結合課后思考題,揣摩表達方法,領悟語言文字精妙之處,適度擴展教學資源,加深學生閱讀感悟的深度;課后推薦相關作品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從讀一篇到讀多篇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望。
全文共5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練地概括出晉祠美的具體特點。以“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一句總起,采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既加強了語氣,讀起來朗朗上口,又體現(xiàn)出一定的觀察順序,說明作者對晉祠的觀察是按由高到低的順序展開的,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2—5段):作者采用并列構段的方式,具體說明、描寫了晉祠的山、樹、水及園中小品、名人題詠的美。
第2自然段的說明對象是晉祠的山,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如“伸開的雙臂”,將山的特點具體形象化。一個“擁”字既準確地表達出與晉祠之間的地理關系---晉祠在群山懷抱之中,又巧妙的使用了擬人的手法,讓人感受到了山對晉祠的“呵護”。山中景色四季宜人,作者從中擷取了春、秋色彩不同的畫面!按喝拯S花滿山,徑幽香遠”---山花爛漫,群芳爭艷的絢麗風光;“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草木瘦勁秀挺,天空云淡風輕的秋景圖,最后用“心曠神怡”來表達登山的感受。
第3自然段的說明對象是晉祠的樹,樹的特點是“古老蒼勁”、“造型奇特”。作者按先分后總的順序對樹的特點進行了說明,最后一句總寫了晉祠在古墓的蔭蔽下給人的感受。以“周柏”和“唐槐”為例來說明樹“古老蒼勁”的特點;以“左扭柏”為例來說明樹“造型奇特”的特點。在舉例時,又以說明為骨架,糅合細致、準確的描寫,將樹的特點展現(xiàn)于文中。在進行描寫時,作者用詞精準,如:“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在石階旁!币粋“挑”字極富表現(xiàn)力地說明樹的“古老蒼勁”,又準確地表現(xiàn)了“周柏”的疏朗之美;又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云霄,它的樹皮上的紋理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的,紋絲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币粋“擰”字,突出了“左扭柏”的紋理左扭,比用“轉”字更有力度,一個“旋”字表示粗大,并向一個方向旋轉,突出其高大而左扭的特點,又和“擰”、“繩”呼應。
第4自然段的說明對象是晉祠的水。這里的水的特點是“多、清、靜、柔”。全段圍繞起句“這里的水,多、清、靜、柔”逐層來寫。在寫水“多”的特點時,既寫出類別多,還連用幾個比喻,對仗工整地寫出水的姿態(tài)各異,美不勝收;在寫水“靜”的特點時,運用“鳥鳴山更幽”的反襯方法,通過寫“叮咚叮咚”的聲響突出晉祠水的靜;而在寫水“柔”的特點時,作者巧妙的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并運用精當準確的動詞“拉成”、“鋪”、“掛”、“合”、“織成”、“穿”、“繞”傳神地表現(xiàn)了水草在靜柔的水中的姿態(tài),極具畫面感。
第5自然段的說明對象是晉祠的園中小品和名人題詠。本段主要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舉石雕小和尚和石雕大虎的例子,說明園中小品極具匠心的特點。對名人題詠詞工句麗,書法精湛的特點描寫則顯得簡介概括,體現(xiàn)了詳略得當?shù)男形奶攸c。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從整體上把握的結構,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3、能通過句中關鍵詞語想象、感受、品讀體味晉祠自然風景的“兩美”(山和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學習說明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品味優(yōu)美生動、精準的語言,體會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通過句中關鍵詞語想象、感受、品讀體味晉祠自然風景的“兩美”(山和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說明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品味優(yōu)美生動、精準的語言,體會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二、說教法
課前指導學生充分預習,讀熟課文,因為本課生詞新詞較多,作者描寫優(yōu)美細致、用詞準確精當,聯(lián)想豐富,修辭手法運用多樣,熟讀課文可以掃清閱讀上的障礙。
教學時,首先從整體上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從課題“美麗的晉祠”入手,抓住“美麗”這一關鍵詞,找出的中心句即總起句“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研讀此句,生發(fā)出下列三個問題:山、樹、水又美在哪里呢?
研讀文本時,抓住上述主要問題,從文中勾畫出相關語句,重點研讀下列三句話:“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閃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薄澳侵馨,樹干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在石階旁。”“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云霄,它的樹皮上的紋理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紋絲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進行感受、理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進行品評;通過句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想,從而感受山的魅力和樹的風姿,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準,更深刻地理解在說明事物時使用修辭手法的作用。
在研讀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2、3自然段在文本結構上的相同之處,即都是先說明事物的特點,最后一句話寫自己的感受;在說明事物特點時,采用分述的結構,運用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讓說明對象更加形象生動。老師在此基礎上小結:在說明事物特點時,采用引用、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讓說明對象更加生動、形象,這樣的說明文,我們叫它“文藝性說明文”。最后引導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并進行適當?shù)难a充,推薦相關書籍給學生課下閱讀。
三、說學法指導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教師要成為“善教者”,就必須進行學法指導,因“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根據(jù)本課特點,著重指導學生運用下面兩種方法學習課文:
1、聽聽—想想—劃劃—讀讀—說說—議議—品品,在扎實的語言訓練中理解課文,陶冶情操。
2、因為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2、3自然段結構上都是先分述事物特點,最后寫自己的感受。老師進行歸納,并引導學生在寫作上尤其是寫說明文時,可以運用到這樣的方法。
四、預設教學程序
。ㄒ唬⿲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看老師板書課題。指名讀(2名),一讀提示“美麗”一詞,齊讀課題。
2、課前布置大家搜集有關晉祠的資料,下面咱們一起來交流一下(指名2人,內容不同)
3、師補充(酌情而定)
山西境內有晉水,周武王的`兒子叔虞被封到這里作諸侯,他用聰明才智帶領人民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使人民過上了安定富足的日子。他死了之后,人們在晉水的上游,修建了一座祠廟供奉,以此紀念他,這座祠廟因為在晉水上游,所以叫做“晉祠”。
4、過渡:山西晉祠我們沒有去過,它美在何處呢?請跟隨梁衡一起去觀賞。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大聲讀文,要求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遇到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這篇課文辭藻優(yōu)美,下面我們一齊來讀讀看。
周柏 偃臥 徑幽香遠 古老蒼勁 一弘深潭
唐槐 旋起 草木蕭疏 虬枝盤曲 細流脈脈
勁直 蔭護 天高水清 老嫗負水 穿亭繞榭
皺裂 草蔓 拾級登山 壯士托天 冉冉不絕
題詠 精湛 心曠神怡 不一而足 歷歷可見
小結: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由題目可知,作者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晉祠)晉祠怎么樣呢?一個詞語(美麗)
3、快速瀏覽全文,邊讀邊想:哪句話概括了的主要內容?勾畫下來。
4、交流
。1)指名讀句(出示: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引導學生說說為什么找這一句。(2—5自然段分別寫了晉祠的山、樹、水、園中小品,這句話恰好概括了2—5自然段的內容)
。2)自讀這句話,你發(fā)現(xiàn)這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排比)言下之意是說晉祠的山美、樹美、水也美)感情齊讀。
5、質疑:晉祠的山、樹、水究竟如何美呢?走進課文,在字里行間感受美麗,首先一齊來看山。
。ㄈ┢纷x“山”
1、指名讀,邊聽邊想:晉祠的山美在哪里?勾畫相關語句。
2、將自己勾畫的語句讀一讀,找出關鍵詞語,寫寫自己的感受。
3、交流
預設:A、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雙臂,將晉祠擁在懷中。
。1)這里的山怎樣美?用句中的關鍵詞語(巍巍的,長長的)
(2)釋詞 巍。盒稳莞叽
長長:很長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外界的東西
(3)自讀,哪個字用得最好?(擁)組詞,指名示范動作。
平常生活中,誰會經(jīng)常擁抱我們?這擁抱中充滿了對我們的?(關愛、呵護)
這里說“山將晉祠擁入懷中!,仿佛這山對晉祠也充滿了---關愛、呵護之情。
(4)指名2人讀,齊讀。
一個“擁”字把山寫活了,仿佛那山已然是溫情的母親了。
B 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
(1)山美在哪里?(春秋的山景)
。2)釋詞 黃花滿山:滿山黃色的菊花
徑幽香遠:小路僻靜,花香遠飄
草木蕭疏:草木稀疏
天高水清:天空極高,水極清。
。3)春天的山中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絢麗多彩、五彩繽紛、生機勃勃)
秋日的山中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草木勁瘦、秋高氣爽)
。4)指名讀、分組讀(女春,男秋)
。5)小練習:仿照書中的形式,填空:
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夏日, , ;
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冬至, , 。
4、正因如此,無論什么時候拾級登山-----(引讀)都會心曠神怡。這是作者的真實感受。
5、過渡:晉祠的樹又美在哪里呢?
。ㄋ模┢纷x“樹”
1、師范讀,學生聽,勾畫樹美的語句。
2、自己勾畫的句子,找出關鍵詞語,寫寫自己的感受(學做批注)
3、交流
預設 A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在石階旁。
。1)這句話寫的是?(周柏)既然叫它“周柏”,那它是從周朝就有了的,距今已有 年歷史了,這樣的一棵古木,作者是怎樣描繪它的呢?
。2)釋詞 勁直:堅強有力,挺直,筆直
皺裂:破裂出凹凸的紋路,從中看出這棵周柏年歲大,很古老
挑著:冒出
偃臥:倒著躺下(擬人化)
(3)指名2人讀。據(jù)說周柏已有 年的歷史,它歷經(jīng) 風風雨雨,依然如此蒼勁,那周柏---(引讀)生:樹干勁直,樹皮皺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在石階旁。
看到這樣的周柏,你像說些什么呢?
B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盤曲,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
。1)這句話寫的是?(唐槐)顧名思義,唐代就有的槐樹,距今歷史悠久。唐槐沒在哪里呢?
。2)釋詞 老干粗大:樹干又粗又大
虬枝盤曲:樹枝彎曲、相互環(huán)繞,從中看出樹枝長的及其茂盛
綠葉如蓋:綠葉仿佛蓋子一樣,從中那個看出樹葉繁茂
(3)無論是周柏,還是唐槐,它們在晉祠歷經(jīng)千余載,依然古老蒼勁,那周柏---(引讀)------;那唐槐(引讀)-----,還有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引讀)---
C 以造型奇特見長的,有的儼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托天,不一而足。
(1)這句話中的樹沒在哪里?(造型奇特)
。2)那些奇特的造型?(老嫗負水,釋詞,演示,想象)
。▔咽客刑,釋詞,演示,想象)樹的造型奇特
。3)不僅造型奇特,還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不一一列舉,還有很多。最奇特的是-----
D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上)云霄,它的樹皮上的紋理一齊向左邊擰(轉)去,一圈一圈的,紋絲不亂,像地下旋(冒)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掉)下了一根繩。
。1) 這句話描寫的是?(左扭柏)它美在哪里呢?(向左扭,造型奇特)
。2)你是從哪里體會到它造型奇特的?(它的樹皮上的紋理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的,紋絲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
A “一齊”“擰”(試做動作)
煙、繩,紋理朝同一方向
B 指名2人讀,師誤讀
C 生對比品味,辨別
沖速度快,力度大擰 力度大旋粗大 垂 直上 轉冒 細小 掉
。3)體會讀,指名2人讀
這不僅僅是一棵樹,更像是地下 ;
這不僅僅是一棵樹,似乎是天上 。
(4)這樹、這煙、這繩,更是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仿佛這樹的背后藏著一些美麗的傳說、故事,讓我們不僅問道:這一齊像左扭的柏樹是怎么來的?(學生想象)
。5)怪不得作者說:“圣母殿前左扭柏,------(引讀)-------
。6)小結,在同學們豐富的想象中,滿目蒼翠,難怪作者會說:“晉祠在古木的蔭護下----(引讀)------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ㄎ澹┬〗Y學習內容,總結語言特色
1、對照板書,小結學習內容
今天,我們學習了《美麗的晉祠》,你知道了些什么?
。ǚ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起: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2---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晉祠的山、樹、水、園中小品及名人題。今天重點學習了晉祠的山和樹。晉祠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晉祠的樹古老蒼勁,作者列舉了周柏、唐槐,此外晉祠的樹造型奇特,作者以左扭柏為例,通過“擰”、“旋”突出左扭特點,進一步說明造型奇特。
2、同學們,仔細回想作者是怎樣介紹晉祠的山、樹的特點的?運用了哪些方法?
。氈碌拿鑼,比喻、擬人、對偶、聯(lián)想)有什么作用?(是說明對象更加形象生動,讓人感覺不是在觀看一個物體,而更像是人與人的交流,縮短了說明對象和讀者的距離)
師小結:以說明為骨架(總分)糅合細致、準確的描寫,對說明事物進行藝術的渲染,從而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是文藝性說明文。
(六)布置作業(yè)
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加以細致的描寫(可適當運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偶、引用)來介紹我們的校園。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結構的簡縮,能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式樣新穎不俗套。我的板書力求顯示這些。
17 美麗的晉祠
巍巍的 屏障
山
長長的 兩臂 “擁”
周柏 “挑”
古老蒼勁 唐槐
美 樹
造型奇特 左扭柏 “擰” “旋”
水
園中小品 名人題詠
說課稿 篇4
(一)說課內容
說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課本第十一冊"圓的面積"。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通過直觀、演示,把圓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由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圓的面積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圓柱體,圓錐體等知識的基矗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三)教學目標
。保ㄟ^學生操作、觀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玻ㄟ^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數(shù)學思想。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操作總結圓面積公式。難點是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關健是弄清圓與轉化后的近似長方形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具準備:
本課教學,采用直觀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等方法,充分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由圓轉化為近似的長方形,總結出圓的面積公式,并能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六)本節(jié)課分五個環(huán)節(jié)來設計教學。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課件演示:(牛吃草)看到這個畫面,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那牛吃到草的面積是多少你知道嗎?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就一起來探討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新授
教學中,運用轉化的方法,將未知轉化為已知,不僅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鑒于此,新授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
。ㄒ唬┕降耐茖
1.準備題請同學們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轉化成哪一種圖形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本課就用這種轉化的方法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玻茖A面積公式
第一層次教授轉化的方法。讓學生看屏幕上的圓,老師把它平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開,再交叉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的近似圖形?為什么說是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呢?讓學生繼續(xù)觀察,我們將其中左邊的一個等份再平均分成2份,將一小份移到右邊拼起來,現(xiàn)在拼成的圖形近似什么圖形?由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什么沒有變?
第二層次運用轉化方法讓學生進行操作,再通過演示滲透極限思想。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16等份的圓,利用剛才的方法把它剪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觀察一下,拼成的近似的長方形與屏幕上8等份的比較一下,哪個更接近于長方形,為什么?如果我們把一個圓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長方形會怎樣呢?(屏幕上演示)這時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剛才是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繼續(xù)分下去,分的份數(shù)更多,拼成的圖形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由此可得:把圓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盡管形狀發(fā)生了變化,但面積是不變的,也就是說,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的面積。
第三層次推導公式讓學生再注意觀察屏幕上顯示的由圓轉化為長方形的過程,思考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相當圓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嗎?歸納得到圓的面積。(公式略)回顧學習過程:將圓平均分成8份,進行拼圖,目的`是教給學生由圓轉化為近似長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圓的形狀變了,但面積并沒有變。再讓學生親自動手將圓平均分成16份拼圖,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拼成的圖形更接近于長方形。
此時,經(jīng)過學生的空間想象,他們在大腦中已經(jīng)形成了由圓轉化成長方形的圖像,這時在計算機上再顯示將圓等分32份后拼成的近似于長方形的圖像,會使學生在視覺上得到證實,他們的思維結果是正確的:將圓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但面積始終是不變的。運用計算機顯示由圓到近似長方形的圖像的變換過程,揭示出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的科學美,并充分體現(xiàn)構圖美和動態(tài)美的特點,它能刺激學生,強化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探求知識奧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學生視聽疲勞,提高學習效率。計算機的輔助教學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達到了預想的教學目的。
。常〗Y
讓學生回憶一下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要求圓的面積,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這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矗A段性練習
a.看標有半徑的圓,求面積。
。猓阎霃角竺娣e。(練習時交待運算順序。)
。ǘ⿲W習例1要求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注意書寫格式和運算順序。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
對于鞏固練習,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意在讓學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正確地掌握公式,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第一層次的練習是以文字題的形式給出直徑求圓的面積。第二層次的練習給出半徑和直徑求圓的周長和面積。第三層次的練習是在兩個圓(一個標有圓心,一個沒標圓心)中量出所需條件求圓的面積。然后,對全課進行總結,質疑問難。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總結反思,課外延伸
好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到這里,你覺得自己今天表現(xiàn)怎么樣?你覺得同學們的表現(xiàn)怎么樣?你覺得老師表現(xiàn)怎么樣?課堂上你高興嗎?這么高興的一堂課你都有什么收獲啊?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本節(jié)課可采用由計算機設計的三維動畫,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直觀的認識,富于啟發(fā)地清晰揭示了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再加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和老師的點撥解說、提問,使教學過程有機組合,充分顯示了電化教學的優(yōu)勢,較之其它教學手段和方法更易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叫xxx,來自xxx,我說課的題目是《挫折面前也從容》。我準備從七個方面來說。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七年思想品德下冊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初中階段是學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堅強意志品質,是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框主要是讓學生正確認識挫折并學會正確運用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是第五課的落腳點,并為第六課做好了鋪墊。
二、根據(jù)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認為本框應完成如下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懂得挫折能夠磨練意志,增長才干。
2、知道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
。ǘ┠芰δ繕
1、通過設計活動,學生參與的過程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辯證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2、運用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調適和應對挫折的能力。
。ㄈ┣楦心繕
1、激發(fā)學生在挫折中學習和探索智慧的熱情。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進人物戰(zhàn)勝挫折的事跡激勵自己。
三、為了實現(xiàn)以上教學目標,依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確定如下重點和難點。
由于學生生活閱歷淺、不能全面地看待生活中出現(xiàn)的困難和挫折,他們可能片面地認為挫折只會給人帶來痛苦和磨難,沒有看到挫折對人格發(fā)展和智力的開發(fā)起激發(fā)和促進作用。因此,我將“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一內容確定為難點,學生正確認識挫折后,渴望戰(zhàn)勝挫折,但不知道正確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方法,將有助于應對挫折,因此將“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確定為重點。
四、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就需要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依據(jù)教學要從學生經(jīng)驗和知識的.水平出發(fā)的教學規(guī)律,我主要采用直觀演示法、活動探究法、師生對話法、注重差別教育。
五、教學中要重視教學方法,更應重視學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我主要引導學生對比思考、自主探究、分析歸納、總結反思,努力營造一種和諧、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主導作用。
六、教學過程設計五個環(huán)節(jié):
1.導入新課:(2—3分鐘)
2.講授新課:( 35分鐘 )
3.課堂小結:(2—3分鐘)
4.課堂練習:( 5分鐘 )
5.課后實踐:學生填寫“應對挫折的計劃”表
具體如下:
1、導入新課:根據(jù)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的特點,我選擇了用聽故事猜故事結果導入。聽聰明的驢,猜
2、講授新課:在講授新課之前,提出兩個問題,遭遇挫折是利是弊?怎樣戰(zhàn)勝挫折?并板書,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來學習。
首先是第一目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一難點的學習,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設計了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對比思考”通過介紹向日葵的作者梵高的生平與觀看《千手觀音》的視頻后,讓學生對比思考,同樣遇到挫折結果是否一樣,這說明?讓學生在對比思考中自主形成知識,認識到挫折的雙重性,學會全面認識挫折。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項活動“閱讀思考”,閱讀P65“小丹的故事” 、P66 “林肯的人生”思考這兩個事例說明了什么道理?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挫折的積極作用,認識到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第三項活動“探尋成功者的足跡”,讓學生尋找列舉身邊或古今中外戰(zhàn)勝挫折最后獲得成功的名人。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并激發(fā)學生戰(zhàn)勝挫折的渴望。
提出第二問題,那么要怎么戰(zhàn)勝挫折呢?要戰(zhàn)勝挫折就必須掌握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從而導入第二目的學習。為了突出這一重點,從學生以有經(jīng)驗出發(fā),設計兩個活動。第一個“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分組討論“戰(zhàn)勝挫折,我有方法”,一人負責紀錄,小組代表發(fā)言,看哪一組方法最多、最有效。第二項活動“幫幫他們---我的煩惱困惑 ” 煩惱困惑來自課前無記名調查,設計這一活動是對前一個活動的補充,主要考慮到一小部分同學比較內向,羞于發(fā)言,或有些困難羞于開口。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兩個活動基礎上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歸納出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此時不忘肯定學生提出的不同于書上的一些有效方法。
3、課堂小結:先讓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既可以鍛煉學生的總結反思的能力,又可以反饋教學成果。在此基礎上再師生一起進行課堂小結。
4、課堂練習:鞏固新知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5、課后實踐:制定一份應對挫折的計劃,目的是將課堂內的知識引申到課外,落實到行動中去。
最后,師生一起欣賞或合唱《陽光總在風雨后》,在音樂中感受陽光總在風雨后,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激勵學生不要害怕挫折,勇敢接受挫折的洗禮。
七、教學預測:
第一目“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玉汝于成”這一成語較少用,學生可能較陌生,為準確理解挫折的雙重性,課前先布置學生查找其含義。
“我的煩惱困惑”這一活動中有部分內向的同學可能不敢發(fā)言,或有些困難羞于開口,因此在課前做無記名調查,課上提出一起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請大家批評指教,謝謝!
說課稿 篇6
珠海北大附屬實驗學校 彭卓贇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回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熱愛科學”。本文是一篇充滿童趣又生動形象的科學童話。文章以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解釋了回聲這一物理現(xiàn)象。本課的主人公小青蛙,由自己的叫聲引來了另一只“小青蛙”,還調皮地學他說話。在青蛙媽媽投石擊水,用水波和聲波相比的巧妙指點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聲的原理。本文是激發(fā)孩子們從小熱愛科學,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極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朗讀訓練的重要憑借。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本次說課第二課時目標為第2、3點。
3、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語氣。
難點: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二、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闭Z文教育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jù)新課程理念和二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本次教學通過動畫實驗展示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做促讀,以讀促思,讀悟結合,來組織教學,多方位組織、點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觀察、想象、小組學習等活動,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交流、合作,提高閱讀能力。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ㄒ唬土曌衷~,談話導入:
1、拍手讀兒歌,里邊藏著所有要求會認的字。(小青蛙“呱呱”叫,聽到回聲好奇怪。媽媽帶它跳上岸,扔下石子做實驗。波紋圈圈去擴散,碰到岸邊又返回。小青蛙,開心哩,蛙聲回聲連成片。)
2、提出問題,回聲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引起學生好奇心。
。ǘ、指導朗讀,突破重難點:
1、情境感悟,激發(fā)興趣
出示課文插圖“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讓學生體會情境之美,體會比喻句的美,發(fā)揮想象力,練習用“好像”說話。
2、抓住標點,體會心情
小青蛙跟著媽媽游到橋洞底下了,他看到這美麗的景色可高興了,小青蛙說了什么?它又聽到到了什么樣的回聲?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啊!
“你是誰?你在哪兒?”
指一名學生讀小青蛙的話,再指一名學生讀回聲。比比誰讀得好,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啟發(fā)學生讀出小青蛙歡快和奇怪的語氣。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一部分學習材料十分適合朗讀,因此我采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多層次多形式地朗讀。如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男女生比賽表演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感悟。讀出小青蛙的興奮與好奇。在讀時我積極引導學生自評他評,每一句評價語不同,相同的是鼓勵、表揚。評價成了朗讀提高的推動力。這樣教師很好的發(fā)揮了引領作用。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盡情的朗讀,親近文本,揣摩小青蛙的心情,激發(fā)了學生對小青蛙心理的多元理解。
。ㄈ﹦(chuàng)設情境, 抓住動詞,突破難點
1、動畫實驗演示“青蛙媽媽投石擊水”;芈曒^為抽象,學生能聽得見,但看不到,摸不著。要理解它產生的原因是本課的重難點。學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呢?此時我用電腦的動畫,讓靜變動,化難為易。
2、小組內自讀課文,并完成動詞填空練習,表演朗讀,合作理解相關動詞。 青蛙媽媽()著小青蛙()到河崖上。她()起一顆石子,()進河里,河水被()起一圈圈波紋。波紋()到河崖,又一圈圈地()回來。
這樣既讓學生鞏固理解了文中的動詞,通過動畫演示又讓學生也理解波紋是如何產生的,又是怎樣返回的。
。ㄋ模┳プ∫蚬P系,突破難點
1、指導學生聽青蛙媽媽的講解。明白聲波和水波的相同點。
2、課件演示回聲的形成。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青蛙為什么能聽見回聲?
根據(jù)青蛙媽媽的講述,找出了聲波與水波的共同點,很好的理解了什么是聲波。課件展示在橋洞里小青蛙的聲波碰到石壁也返回,認識回聲輕而易舉。在此課件的出示直觀形象,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融化了知識的難點,引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學生輕松掌握了知識。
學生明白回聲后齊讀最后一段,體會小青蛙高興的心情。通過精讀感悟課文,使學生在能力情感態(tài)度上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達到預設的目標。
四、課外拓展
播放科普資料視頻《回聲的形成》了解回聲這一科學現(xiàn)象。讓學生不僅從文本中了解回聲,同時從科學的角度了解到回聲現(xiàn)象。
五、作業(yè)
你們在哪里也聽過回聲呢?引導學生自編故事《山洞回響》。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先說后寫,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巧妙自然將讀和寫結合起來,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能力。 板書設計:這樣板書設計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又在板書中鞏固了識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1 回聲
碰
水波 ))))((((河岸
蕩
聲波))))((((石壁
返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哈姆雷特說課稿01-19
《金子》說課稿01-20
《琥珀》說課稿01-20
《鯨》說課稿01-20
浪花說課稿11-11
團圓說課稿11-11
傣族說課稿11-11
抱抱說課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