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認識秋天樹的顏色形狀特征,學習運用不同的方式裝扮各種樹。
2、培養(yǎng)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有楓樹,銀杏樹,松樹的掛圖一張。
2、蠟筆,水粉顏料,棉簽,紙屑,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討論對秋天的認識
1、師:上星期,老師請爸爸媽媽帶小朋友觀察了秋天的樹,請你告訴大家,你都認識了那些樹?,它們由哪幾部分組成?樹干和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幼兒討論,回答)
2、教師總結并出示掛圖:大樹由樹干樹枝和樹葉三部分組成,樹干是咖啡色的,楓樹的葉子是紅色的,銀杏樹的葉子是黃色的,松樹的.葉子是綠色的……
二、引導幼兒感知樹的繪畫步驟
1、下面我要把看到的樹在紙上畫出來,(師在投影儀上操作)粗粗的身體做樹桿,細細的手臂做樹枝,肥肥的帽子做樹冠。
2、畫完后請幼兒一起跟著講一遍繪畫步驟。
3、師:可是怎樣才能讓大家知道我畫的是楓樹喃?(引導幼兒說出給它涂色)
4、樹桿是咖啡色的(老師在投影儀上涂色,囑咐幼兒要涂均勻了)
三、師幼討論樹冠的制作方法
1、教師介紹樹冠的三種不同方法,引導幼兒討論它們的制作方法。
師:樹冠的顏色我為小朋友準備了蠟筆,水粉顏料,有色紙屑,如果樹冠是紅的,只要選用紅色蠟筆圖色,那么紙屑和固體膠怎么用?(幼兒討論)教師簡要小結。
水粉和棉簽怎么用?(幼兒討論)教師簡要小結。
2、幼兒制作,教師指導——下面就請大家把看到的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制作出來。(教師各別指導)
四、裝扮教室
師請小朋友將樹帖在前面,一起欣賞。鼓勵做完的幼兒嘗試采用其它方法,然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美術教案 篇2
第1課:人民的藝術家——齊白石
課時:2課時
課業(yè)類型: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學習,了解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生涯、藝術特色等,能運用藝術語言(如寫意、工筆、陰刻、陽刻、虛實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隱性目標:體會“勤奮”與“毅力”帶給人的影響;明白要認真觀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發(fā)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特色和藝術表現(xiàn)。
難點:運用藝術語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并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收集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作業(yè)本和彩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組織教學:
檢查工具的擺放,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
二、學生交流資料:
請2~3位同學向大家介紹齊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語言簡單的介紹)
三、引導欣賞:
1。小故事——從木匠到人民藝術家
2。《群蝦》(課件出示)〈對比真的河蝦與對蝦〉
最初,齊白石畫的蝦,長臂和軀干變化不多,長須也大多畫成平擺的6條長線。他自己很不滿意。于是,他在家中案頭擺了一只大海碗,碗里養(yǎng)著幾只活蹦亂跳的小蝦。齊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細觀察小蝦的活動。從此,他畫的蝦就更加神態(tài)多變,活靈活現(xiàn)了。河蝦與對蝦的結合,創(chuàng)造了藝術中的“蝦”。
3。齊白石筆下的花鳥魚蟲
他為什么會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奮刻苦)
一天,齊白石跟師傅出去做活,在顧主家見到了一本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與顧主好說歹說借了回去;丶液,他跟母親商量好,從每月工錢里拿出一點錢來買紙和顏料,一筆一畫地臨摹起來。白天干活晚上畫畫,常常畫得兩眼酸痛,連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園畫譜》全部被他臨摹了下來。從此,這本畫冊成了他的美術教科書。
在齊白石八十九歲高齡時,還堅持每日作畫數(shù)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以后畫工筆畫會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輕時畫了很多張工筆的小蟲,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內容。年紀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畫中添加寫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規(guī)定的繪畫量。
欣賞幾幅齊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師引導分析)
中國畫:《蛙聲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魯班門下
書法:發(fā)揚民族文化
4。齊白石不僅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書法家、篆刻家和詩人。
他所畫花鳥蟲魚蝦蟹,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煉質樸,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xiàn)的草蟲巧妙結合,神態(tài)活現(xiàn)。論畫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弊滩季制嫣赜辛。
5。分組研究(欣賞、學生模仿分析)
書中其他作品的特點(意境、表現(xiàn)方法、畫面效果等)
選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談談它給你的感受。
四、小結: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擺放感知物體的遠近關系,并能嘗試用水粉表現(xiàn)陽光下的樹林。
2、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通過觀察、初步積累寫生經(jīng)驗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重點】
表現(xiàn)陽光下的樹林。
【活動難點】
理解近的物體清晰,遠的.物體模糊,能初步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各種樹模板(清晰和模糊兩種)
2.深綠、淺綠、黃色、橘黃、咖啡、黑色皺紙碎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知各種樹,初步感知物體遠近關系。
師:你們看見了哪些樹?它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二、擺放:理解遠近關系。
1、實物擺放
。1)師:這里有許多樹,請你們來擺擺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為什么?
(2)幼兒分組擺放。
。3)師總結:近的樹葉子清晰放在前面,遠的樹模糊放在后面。
2、皺紙表現(xiàn)樹
。1)師:樹有哪些顏色?(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皺紙。)這么多顏色呀,那么我們先用皺紙來試試看,做一幅陽光下的樹林。
。2)師生共同撒皺紙
邊撒邊小結:近的樹顏色對比強烈、筆觸小,遠的樹顏色相近、筆觸大。
三、自由創(chuàng)作
師:你想畫哪些樹?哪些在前,哪些在后?還有些什么?
這些樹可以用什么筆觸來畫?
四、欣賞交流
師:誰的樹林最美?
【教學反思】
讓學生親自到陽光下體驗光和影子的變化,并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很快就掌握了光和影子有密切關系。陽光下物體都有影子,影子的長短、方向會隨太陽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早晨和傍晚影子長,中午影子短,早晨太陽在東影子在西,傍晚太陽在西影子在東。光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慶源遠流長,絢麗多資,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三月三、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廟會、婚禮等等。目前,我們祖先數(shù)千年創(chuàng)造的包括傳統(tǒng)節(jié)慶日在內的彌足珍貴的民間文化,正在與我們漸行式微的同時,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萬圣節(jié)等“洋節(jié)”卻大行其道。
正是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本課教材非常注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與傳承。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初步了解掌握了剪紙的一些基本技法,對于剪紙課他們是比較喜歡的,本課是在二年級《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連續(xù)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的重點是剪一個簡單的不帶裝飾的雙喜字,讓學生感受中國的一些傳統(tǒng)喜慶節(jié)日、活動的氛圍,了解這些雙喜的含義,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點,并進行簡單的變化。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感受中國喜慶節(jié)日的氣氛,了解傳統(tǒng)婚禮慶典中的民間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喜慶文化的熱愛之情。
2、了解雙喜的含義,用圖及造型色彩的特點
3、掌握剪雙喜字,并進行簡單的變化
2)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剪簡單的雙喜字。
難點:拓展簡單的雙喜,剪出變化豐富的雙喜字。
3)教學過程:
A、導入
。1)感受喜慶的氛圍,及喜慶的日子里色彩的特點
播放錄像(宴會場的布置——舞獅——拋繡球——新人入場)1分鐘
“看了剛才的婚禮你從那些地方感受到了喜慶的氣氛?”
種類(舞獅、拋繡球、新人的著裝)
色彩(在中國紅色是吉祥吉利的象征、給人以很熱鬧的感覺)、
布置(紅雙喜、紅稠布置的宴會場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
揭題:喜氣洋洋
。2)喜的含義及造型特點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剪兩個喜字并在一起形成雙喜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嗎?(成雙成對、雙喜臨門、喜上加喜……)
介紹雙喜的演變及造型特點。
。3)雙喜的用途
雙喜在婚禮上的用處可多了,同學們看這是老師結婚時用的很多東西上都帶有“雙喜”。(展示幾個實物盤子,枕套,卡片,包裝袋)
你還看過雙喜出現(xiàn)在哪呢?(汽車、家電、過年,紅包上,開業(yè)大吉,祝壽……)是啊因為在我們的國家雙喜字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吉祥符,所以在喜慶的日子就一定能看到它。
B、學習剪一個簡單的雙喜
剛剛老師說過我剪雙喜可是很拿手哦我剪三片就能變出一個喜字,F(xiàn)在老師就來露一手!(老師示范一邊講解一邊快速的剪個雙喜)4開大
同學們你們想學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剪雙喜。
。1)出示剪雙喜的步驟圖。
有沒有同學能看懂它并學會它呢?,教師從旁講解虛線,箭頭,以及影陰部分表示的意思,
強調最后剪的部分。
。2)學生自己學(初步嘗試)限時
1、發(fā)現(xiàn)問題。時間到,將學生剪好的雙喜貼到白板上,從中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有問題的作品,(如出現(xiàn)剪反的.現(xiàn)象,筆畫粗細不均勻等)
2、小組討論:
1)開口的朝向與成敗有什么關系?(必須找對開口邊,開口邊剪2片,封口邊剪1片,方向不能搞錯)
2)評評哪個更美觀?為什么?(筆畫粗細不均勻)強調折過的部分不能留的太粗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折過的部分翻開就變成了兩倍的大小。找一找圖上折過的部分。
3、啟發(fā)要領解決問題,(同學們在有問題的作品上找一找原因,教師在有問題的作品上講解)
4、二次嘗試
C、剪出變化豐富的雙喜字
現(xiàn)在同學們都會剪喜了,但老師覺得每個喜字都一樣缺少了個性,我們能不能讓它變一變,把它變的更有趣更漂亮。
。1)老師在原來的雙喜口上快速變一個造型(貼上)
“老師在哪個位置進行變化的?變的是什么圖形?”(半個心,半張嘴)
“老師剛在雙喜口的位置剪了半個心和半張嘴,那在口的位置還能變什么圖形?”五角星、菱形、三角形……還可以給個賦予點內容:心心相應,笑口常開、張燈節(jié)彩、年年有魚( 課件演示)
。2)剛剛老師在雙口的內部進行了變化,我們還可以在什么部位變呢?(筆畫……)。學生說上來畫畫那些地方變。
同學們看這兩張圖就是在筆畫上進行了變化,看看它是怎么變。強調連接點的部分可以變但不能斷(演示如果斷了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3)、欣賞學生的作品(強調筆畫內也能變但不能剪的太大會宣兵奪主)學生創(chuàng)作,作業(yè)要求:剪一個美觀并與眾不同的雙喜。
D、展示評價
將作品貼在燈籠上,亮燈升起燈籠,欣賞小組評選出好的作品,,請3位小朋友評評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進行了變化,好在哪里?互評,選出你最喜歡的作品?它好在哪里?
今天大家的表現(xiàn)都很棒,陳老師希望今后大家碰到喜慶的日子也能用今天學會的手藝去裝點我們的生活。
E、課后延伸
剪雙喜在我們國家已有了上千年的傳統(tǒng),在民間就有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剪法,老師就收集了一些你看(欣賞),這是老師剪的四喜同心(展示老師的作品),
今天老師把這個同心喜送給我們班希望大家團結同心節(jié)節(jié)報喜。
三、試教體會
這是一節(jié)“設計·應用”領域的剪紙美術課。在知識技能方面,要求學生能學習剪出一個“雙喜字”,并能對“雙喜字”里面上下的兩個“口”,稍作變化進行簡單的裝飾,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際的操作動手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并能學以致用。
1.趣味盎然又緊扣目標的導入
以觀看婚禮和自己結婚照片導入讓學生體驗喜氣洋洋的氛圍,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喜”字。導入目的是達到既富有人情味,又直接切入本課內容,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2.“知識與技能”的落實
我在知識技能的教學中設計了一個“喜”字是如何演變?yōu)橐粋具有藝本效果的“雙喜字”的過程,提升了學生對藝術字的認識。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雙喜字”的剪法,并且能作簡單的變化。
3.注重動手演示
在課堂中兩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師快速地折剪,展開變成了一個雙喜字;第二次教師快速地將雙喜字上下的兩個口字進行了變化,簡簡單單的“笑臉”和“心形”,即啟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又起到了直觀、形象的示范性作用。
4、關注了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關注了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行為以及美術作業(yè)的評價。
(1) 學生看步驟圖自己嘗試剪出一個雙喜字后老師根據(jù)學生作品中出現(xiàn)的問題師生共同進行評析改正。點評時教師采用了將剪好的雙喜字按原樣還原的方法來檢查問題所在的原因,師生進行研究性的學習。
(2)別具一格的作業(yè)展示形式,讓學生將自己制作完成的剪紙作品“雙喜字”貼在紅色的大燈籠上,學生圍著燈籠進行作品點評效果好又營造了節(jié)日的氣氛。
5.教學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6.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婚禮的特色,在掌握了剪雙喜字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反思
本課學生的所要完成的作業(yè)要求可以因人而異、應材施教、分層要求,教學時可以作適當?shù)奶幚。如:對剪紙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只要完成剪一個不帶裝飾的雙喜字就行了,而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行帶有簡單裝飾的雙喜字的創(chuàng)作。
美術教案 篇5
課時:
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示
教材簡析:
本課要引導同學會議“三八婦女節(jié)”或媽媽的生日的情景,用繪畫或其他形式、資料進行創(chuàng)作。
教學目標:
1、讓同學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感受母愛的高尚與偉大。
2、引導同學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描繪、制作,在媽媽的節(jié)日中為媽媽送上自身的一份心意。
教學重、難點:
引導同學通過繪畫表示出自身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畫中使用多種表示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錄音機、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同齡人的作品供同學欣賞。
同學:在課前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jié)日,并收集媽媽工作時的照片等。水彩筆、蠟筆、彩色紙、圖畫本、和時貼、彩色塑料紙、手工紙、剪刀、膠水,橡皮泥。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聽《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歌曲進教室。
分小組交流課前了解到的有關“媽媽的辛苦與喜好、媽媽工作時的照片”的資料,感受母愛的高尚與偉大。
活動二:
集體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jié)日?”
分小組討論:在媽媽的節(jié)日里,自身可以為媽媽送上一份怎樣的心意?
活動三:
欣賞同齡人的作品,鼓勵同學用繪畫方式把自身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表示出來。引導同學注意構圖、色彩搭配、資料與形式等。
活動四:
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將自身組要表示的情景扮演出來,同學們討論這樣構圖是否合適,再添加哪些道具會更好。
活動五:
小組為單位畫一幅表示“媽媽的節(jié)日”的畫,可以用拼貼加畫的方法。
可先讓同學將“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給媽媽過節(jié)的禮物”放在顯著的位置上,再添加當時的環(huán)境(以家為主,教師為同學提供一些家具、家用電器等的圖片資料)提示同學注意主體與背景間的色彩搭配。
活動六:
在充沛肯定同學大膽、自由表示的基礎上,進行互相欣賞和交流。
收拾整理。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向同學展示一幅表示媽媽的畫,向同學展現(xiàn)這幅畫是怎樣“變”成一幅賀卡的。啟發(fā)同學回憶自身還見過哪種賀卡形式。
活動二:
欣賞馬蒂斯、夏加爾等藝術家的粘貼作品,體會其畫面的構成。
活動三:
小組為單位討論、研究如何為媽媽制作一幅賀卡?用何種形式、哪些資料、表示什么主題和賀卡的打開方式等。
集體交流: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活動四:
分組合作送給媽媽的賀卡。鼓勵同學大膽運用各種資料包括廢舊物品,并盡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諧。
活動五:
欣賞交流,鼓勵同學把自身的作品作為禮物送給媽媽。還可以獨立的再做一份。
收拾與整理。
教學評價:
1、是否通過繪畫表示了自身的愿望。
。、是否認同自身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張畫上使用多種表示方法。
札記:
在第二課時中,我教了同學一種心形的鏤空賀卡的做法,沒想到同學們自身由此進行發(fā)散思維,制作出了各種半鏤空、半立體、各種圖形的賀卡。小朋友們長大了,真不能小瞧他們了?磥碓诮窈蟮慕虒W中,要適當?shù)奶岣呓虒W要求了。
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感受舞曲歡快的情緒及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
2、引導幼兒學跳單圈集體舞,能根據(jù)情節(jié)提示創(chuàng)編動作。
3、大膽運用夸張的動作、激昂的叫聲,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重點:感受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并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難點:在舞蹈中正確表現(xiàn)方位動作
二:活動準備
1、引導幼兒了解彝族火把節(jié)的傳統(tǒng)和風俗。
2、每位幼兒腰間系絲巾(蝴蝶結朝右)、左手戴花環(huán)
3、篝火
4、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點排成圓圈
三: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今天是彝族的火把節(jié),我們一起去參加火把節(jié)的篝火舞會吧!
。ǘ、學習基本動作,感受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
1、教師示范碎步擺手動作
2、引導幼兒觀察的基礎上學跳。
師:在出發(fā)前,我們先學一個彝族的舞步,你們仔細看我手、腳的動作是怎么樣的。
。ㄈW跳單圈集體舞,引導幼兒根據(jù)情節(jié)提示創(chuàng)編動作。
師:我們就跳著這個好看的動作上路吧,趕路時注意安全,不走到馬路中間去,也不要碰到旁邊的小朋友。
1、學習A段,創(chuàng)編“看、尋找、擦汗”等動作
師:我們看一看、找一找到了嗎?身體和手的動作可以怎么樣?怎樣才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
師:我看到你們都走的滿頭大汗了,快擦擦汗吧。
師:我們用動作來告訴朋友還沒到呢。你們看(教師示范)這樣就更象彝族的動作了。
師:(出示篝火)你們看篝火!到了,你們高興嗎?高興時你們會怎樣?我們用動作來告訴對面的朋友吧。
2、學習B段圍篝火跳舞的動作,引導幼兒動作整齊,弓箭步到位。
師:好朋友,準備好。讓我們圍著篝火跳舞吧。走一走,拍拍手。(教師邊念口令邊帶領幼兒跟做)
。ㄋ模、完整舞蹈,教師用語言提示幼兒動作。引導幼兒用夸張的動作、激昂的叫聲,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師:彝族小朋友跳舞時還喜歡發(fā)出好聽的聲音。(教師示范)你們學一學。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直接觀察比較以和回憶往日的生活經(jīng)驗,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xiàn)出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從而理解透視的規(guī)律。
2、鼓勵同學運用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示物體的前后或上下的關系的作品。
3、在理解近大遠小的這一透視規(guī)律的基礎上能夠欣賞并評價美術作品。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一些有明顯的透視的效果的圖片或影像資料。繪畫工具或手工資料等。
教學重點:理解近大遠小的透視規(guī)律,并結合生活實踐舉例,理解性地說出生活中的這一現(xiàn)象。
教學難點:畫現(xiàn)能否表示出前后或上下的關系。描壕遠近物體時能否運用以前學過的一些色彩知識,(近處色彩鮮艷,筆觸強烈些,遠處色彩灰暗,筆觸柔和、概括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室內活動。
1、欣賞教師帶來的`圖片和影像資料。
欣賞有明顯的透視效果的圖片,讓同學感受畫面透視的效果,打開同學思維,能初步聯(lián)想,挖掘出生活的經(jīng)驗。
2、欣賞影像資料,進一步激發(fā)同學思維,使生活經(jīng)驗和感知逐步清晰起來。
二、教學新課。
1、發(fā)現(xiàn)。室外活動。
來到室外的陽臺上,欣賞周邊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和周圍環(huán)境等。)
教師引導:看了剛才老師帶來的圖片和錄像資料,現(xiàn)在同學們再看看我們眼前的近處的景物和遠處的景物,對比觀察一下,然后告訴大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考慮。
同學們通過觀察、考慮,得出結論。
一樣大的物體,近處看起來大,遠處就看起來小了。
一樣寬的物體,近處看起來寬,遠處看起來就窄了。
一樣大小的風箏,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飛到半空中就變得很小了,而且飛得越高,就變得越小了。
3、再次欣賞。
讓同學帶著任務再次欣賞圖片和影像資料。
問題:
近處的東西可以看到哪些細節(jié)?遠處的東西又能看到些什么?
近處的物體色彩怎樣?遠處的物體看上去色彩又怎樣?
4、再次發(fā)現(xiàn),讓同學回答問題。
5、表示近大遠小的在繪畫中。
怎么在繪畫中表示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呢?
近處的景物畫細致些,遠處的物體表示得模糊些,概括些。近處的色彩明亮些,遠處的色彩灰暗,柔和些。
三、同學繪畫,教師指導。
四、展示作品。
讓同學自評、互評。在同學自評時,鼓勵同學運用透視一詞描述同學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準備
欣賞各種漂亮帽子的圖片。
適合時裝表演的背景音樂。
每組2個盛好膠水的塑料小盤,擦手毛巾或海綿等。
做好的帽子范例一個(參照幼兒用書第2冊第16-17頁《會變的小碗》)。
寶寶人手一個紙桶帽(大碗方便面紙筒做帽筒,圓形紙殼做帽沿,將大碗面桶插入扣好的圓形紙殼中)彩色紙片或小彩色皺紋紙團。
活動目標
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和成就感。
能用彩色紙片或紙團裝飾帽子。
愿意將自己的作品拿給其他小朋友看。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欣賞漂亮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圖片中帽子的各種樣式、顏色及圖案,選擇自己喜歡的帽子圖片。
2、展示漂亮的帽子,激發(fā)寶寶的`制作興趣。
教師戴一頂提前制作好的漂亮帽子展示給寶寶!拔业拿弊雍每磫?也給寶寶戴戴看。”“帽子太少了,不夠分的,我們也來做一頂漂亮的帽子吧!”
3、教師示范,指導寶寶制作漂亮的帽子。
教師示范,選擇彩色紙片或小紙團蘸膠水粘在帽筒或帽檐上進行裝飾。寶寶選擇材料制作,教師進行指導。
“小紙團粘粘牢,壓一會兒”“小紙團不要粘在一起,有點距離才好看。”
戴上帽子和寶寶一起展示,表演。
寶寶戴自己制作的帽子,隨音樂自由表演。
美術教案 篇9
一、生成活動在我園的民族教育活動中,我班的民族工藝展示臺上,展示著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其中有各類編織的物品。
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著一個竹編的小動物好奇地問:"咦?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話馬上吸引來幾名幼兒。他們又拿起其它的幾件編織的物品,看著、摸著、說著。幾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來了竹編、草編、布編、繩編等各種編織物。見孩子們的興趣越來越濃,我準備就編織開展幾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通過觀察編織物品,激發(fā)幼兒參與學習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多種能力。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活動目標:
、庞^察編織物的特點,激發(fā)幼兒參與的欲望;⑵了解幼兒對圖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種編織物品若干,紙編作品若干,彩條若干,說明書一份。
過程:
、懦鍪菊故九_,讓幼兒欣賞,并介紹自己所帶的物品,找異同點,引導幼兒小結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編織而成的;⑵教師出示紙編作品組成的畫面,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⑶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關的紙編說明書,提出探索問題上面符號代表什么,和以前看過的折紙圖示有什么不同;⑷幼兒熟悉材料,嘗試看圖學習直編。
分析:幼兒對參與活動,尤其是說明書的投放很感興趣,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但是說明書的第五步對幼兒較難,需成人指導,所以在說明書的旁邊應投放相應的供幼兒拆編的紙編作品,提高對圖示的理解。
(二)操作活動
(一)小組活動
、迥繕耍阂龑в變耗茏约嚎凑f明書,進行直線編。
材料:說明書,彩條及相關成品,教師邊觀察邊幫助小組。
過程:
⑴幼兒分組自選編織成品,學習看說明書直線編,發(fā)現(xiàn)說明書中圖示的規(guī)律;⑵幼兒自由編織,教師輔導個別幼兒;⑶引導幼兒在仿編后進行變化;⑷請幼兒介紹自己作品。
分析:幼兒基本學會了看說明書,在第五步時,不少幼兒借助旁邊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條的寬度要有變化,以利于幼兒選擇組畫。幼兒的作品種類少,主要是因為幼兒間的'相互模仿和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少所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應從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入手。
操作活動
(二)目標:引導幼兒自己看曲線編的說明書。
材料:說明書,彩條等。
過程:
⑴幼兒小組自學曲線編的方法;
、坪陀變汗餐偨Y曲線編織的特點,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墙M織幼兒賞析幼兒作品。
分析:幼兒能根據(jù)說明書自學曲線編,個別幼兒不再需要教師的輔導,但有十名幼兒需旁邊的輔助說明才可以編。
操作活動
(三)目標:
鼓勵幼兒利用兩種編織方法編織出自己需要的形象,
鼓勵幼兒大膽地創(chuàng)新,并能與同伴協(xié)商合作。
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材料:彩條,膠棒,各色彩紙,水彩筆,大白紙等。
過程:
、耪堄變鹤杂山M合,協(xié)商所要組合的畫;⑵引導幼兒按自己的主題分工;⑶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組畫過程中的分歧意見;⑷作品展示,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分析:幼兒經(jīng)過相互協(xié)商,把各自喜愛并想表現(xiàn)出來的作品歸納為三類,并自覺分組,組合出的三幅畫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動物、公園一角。幼兒情緒高,興趣濃厚,當不知道的形象出現(xiàn)時,幼兒會去相關的區(qū)域尋找答案。幼兒學會了協(xié)商解決問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另外,幼兒沖出了紙條的局限,能使用多種材料進行組畫。
活動反思:
中班美術活動《多彩的紙巾》教學內容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年齡特點,活動目標的定位也遵循幼兒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選材貼近幼兒生活,色彩鮮艷的顏料,幼兒較感興趣,也愿意動起來。
活動過程中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一張正方形的白色紙巾直接導入,比較自然,教師引導語簡潔明了明確,導入較成功。
活動過程中,出示紙巾直接導入—了解多彩的紙巾,教師示范紙巾弄顏料的過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教師小結—介紹操作材料,講明操作要求—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看課件,了解浸染的技術—裝飾半成品衣服—模特走秀,作品展示結束,活動過程設計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
但是在實際操作活動過程中,教師示范操作后展示在黑板上,紙巾暈染的效果不明顯,可是教師未發(fā)現(xiàn),可見教師臨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教學機智有待加強!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分組操作之前,教師應當向幼兒介紹桌面上的材料分別有何用,減少幼兒消極等待的時間。
此外,活動材料紙巾的準備上,教師未能充分考慮到紙巾浸染顏料效果,還有顏色調色過于飽和,導致活動效果不夠明顯,教師可以適當?shù)膶⒓埥砀鼡Q為宣紙或者是布,顏色可以適當?shù)脑僭黾铀{和,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12-25
美術教案12-25
美術教案12-25
美術教案12-23
美術教案12-23
美術教案12-23
美術教案12-22
美術教案12-22
美術教案12-22
美術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