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古詩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yīng)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古詩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于古詩教案1
一、背誦古詩,導(dǎo)入新課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絳”“妝”“裁”
3、根據(jù)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3、結(jié)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古詩。
關(guān)于古詩教案2
【設(shè)計理念】
本課古詩詞教學的基本思想是多讀感悟。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dǎo),帶領(lǐng)學生讀背吟誦,讀中想象,讀中追問,讀中感悟,以此來理解古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懷。
【教學目標】
。薄J“螺、諳”等2個生字,會寫“亭、庭”等5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理解詩意,能想象三首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前準備】
廬山、西嶺雪山等風景圖(或課件);“獨坐敬亭”、“洞庭勝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寫意畫(或課件)。
【課時安排】
。痴n時。
【教學流程與設(shè)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課件演播,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假期我們游覽了不少地方吧?
。、課件呈現(xiàn)廬山,西嶺雪山等風景圖。師問: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詩句來說一說這些景象嗎?(學生說《望廬山瀑布》,《絕句》等。)
。病⒃僖哉n件形式呈現(xiàn)“江南春色”“洞庭勝景”“獨坐敬亭”等三幅寫意畫。
師:這些地方漂亮嗎?知道這是哪些地方嗎?(如果不知道,教師點明這分別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風光。)
師:現(xiàn)在我們就去領(lǐng)略這些美麗的風光吧!翻書讀1課《古詩詞三首》。(師板書課題“1、古詩詞三首”)
〖設(shè)計意圖課件演播風景圖畫,看圖說詩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課呈現(xiàn)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風光等寫意畫,可以幫助學生讀詩詞時有一個總體印象,為學生理解詩詞起到定向發(fā)動的作用。
二、借助注釋,自讀明義
師:我們今天先學習第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簡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亭,讀tíng,我們學過的“!比サ簟柏椤奔词沁@個字。這個字常見于亭子的名稱上,如愛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教師范讀古詩,生試讀正音,再流利朗讀。
。、學生借助注釋,初步了解詩句意思。
。、交流:
、艑W了古詩,你明白了哪些內(nèi)容?
、颇氵有哪些內(nèi)容不明白?提出來討論。
〖設(shè)計意圖鼓勵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chǔ)上熟練自讀,再通過注釋,初步讀懂詩句的意思。
三、介紹背景,探究其義
。、教師介紹李白作詩背景:
。ㄟ@首詩是李白于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再讀古詩,自問互問:
師:通過介紹,大家再讀古詩,看有什么新的體會或疑問。
。、全班再讀,教師追問:
、 “獨”坐是“誰”獨坐?
、谱x詩,仔細體會,詩人獨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詩人聽到些什么?會想到些什么?
、潜緛,還有眾多鳥相伴;本來,還有一朵孤云為伍,但是現(xiàn)在它們都離我而去,作者想了些什么呢?這兩句話與題目的哪個字呼應(yīng)呢?
⑷ “相看”是相互看。明明只有詩人一個人在敬亭山,誰和他相互看呢,這里你讀懂了些什么?生試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你覺得應(yīng)該把哪些詞語重讀才能體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只有)
。ㄈ魧W生已經(jīng)問過上述某些問題,此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就可以刪減。若學生未能深入,教師需要再追問)
〖設(shè)計意圖教師介紹詩人作詩背景,讓學生能透過詩句的字里行間體會詩人內(nèi)心的感情;教師“追問”的目的,既是引導(dǎo)學生深入體會詩義詩境詩情,又是檢測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誦讀嘗試,背誦默寫
。、通過探究,我們明白了詩意詩境,你頭腦中有一幅什么樣的圖畫呢?
。ㄊ裁礃拥.人,什么樣的景,什么樣的情?)能不能試著讀一讀,用你的聲音的快慢、輕重來塑造這些畫面?
。、試讀后,用鉛筆在重讀的字詞下劃“Δ”,在長音后劃“/”,再讀給同桌聽。
。、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W生擦掉自己用鉛筆標注的錯誤記號,再用鋼筆把正確的重音、長音標示出來)。學生作標記后再誦讀。
。、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設(shè)計意圖]對古詩的朗讀節(jié)奏、重音的處理,不宜由教師直接下結(jié)論,先由學生自己嘗試后,教師再給予必要的點撥引導(dǎo),形成彼此認同的意見后誦讀效果會更好。
第二課時
一、簡介洞庭,引入課題
。、齊背《獨坐敬亭山》,這首詩寫景也寫情;看《望洞庭》,又寫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課題并板書《望洞庭》。
。、介紹洞庭湖。
〖設(shè)計意圖由上一首古詩引入,除有復(fù)習作用外,主要體現(xiàn)前后兩首古詩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初讀正音,多讀明義
。、學生初讀古詩!奥荨保R娪刑锫、海螺等;“庭”“潭”“螺”都是形聲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橫折折撇”和“平捺”的筆勢。
。、再讀古詩,借助注釋初步理解詩句。
“和”,和諧。水天一色,和諧漂亮。
青螺,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狀,因為“君山”上樹木蔥蘢,故稱“青螺”。
。、互讀古詩,相互交流。同桌互說對詩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問詢。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充分自讀,再通過注釋讀懂詩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詩句意思。
三、再讀古詩,啟發(fā)想象,釋疑解難,深化理解
師:讀古詩要會悟,而悟來源于多讀多問多想象。
。、讀古詩,想象畫面:你頭腦中有哪些美麗的圖畫?邊讀古詩,邊想象,再說說頭腦中的畫面。
。病⒔處熖岢鱿铝袉栴},分組討論交流。
、磐赐ツ芨臑椤翱炊赐ァ眴?
、 “和”是和諧的意思。你頭腦中,怎樣的“湖光秋月”畫面才“兩相和”呢?
、枪糯扮R”是由銅磨平而成的!扮R未磨”是一種什么景象?(“有微波”,湖不是絕對的平,有粼粼波紋的景象)。這與“潭面無風”有矛盾嗎?
、 “翠”是什么顏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⑸ “白銀盤”指什么?這里的湖水“白”,與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嗎?
、饰闹袔滋幱昧吮扔魇址?末句改為“君山好像一青螺”似乎更清楚,這樣改行嗎?
。、全班匯報交流:
〖設(shè)計意圖提出幾個疑問,抓住幾處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體會詩的意境。
四、誦讀古詩,畫出意境
。、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誦讀古詩,想象畫面,畫出意境。
各組合作畫一幅簡筆畫,一幅圖配一句詩,看哪組畫得更符合詩意。
〖設(shè)計意圖畫圖是進一步體會詩意詩境的一種手段,因此畫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體現(xiàn)詩意。畫配詩,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實現(xiàn)了默寫古詩的目標。
第三課時
一、簡介詞牌知識,引入本首詞的學習
師:前兩首都是詩,今天要學習的一首詞!皯浗稀笔窃~牌名。什么是詞牌?詞牌也稱為詞格,是填詞用的曲調(diào)名。
師:現(xiàn)在我們打開書讀一讀這首詞(板書課題“憶江南”)。
〖設(shè)計意圖第一、二學段涉及的古代詩文以詩為主,因此,要給學生點明“憶江南”不是詩名,而是詞牌名!稇浗稀凡皇窃,而是詞。
二、自讀正音,初知大意,反復(fù)練讀,背誦古詞
。、自讀正音:注意“曾”是多音字,這里讀céng,是“曾經(jīng)”的意思。諳,ān,熟悉!澳懿粦浗稀笔欠磫柧,要注意讀出反問語氣。
。、反復(fù)練讀,背誦古詞。
自主練讀,試背古詞,然后同桌互考。
。、說說詞的大意。
〖設(shè)計意圖白居易的詞《憶江南》通俗易懂,對詞句的理解并不難。這首詞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歷來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廣泛傳誦,因此,背誦是很重要的任務(wù)。
三、借助前兩首詩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誦讀古詞,探究其義
。、借助注釋,理解詞句。
2、互相提問,釋疑解困。
。、教師提問,討論解答。
、沤虾,好在哪里呢?朗讀相關(guān)詞句來回答。
、 “風景舊曾諳”,既然作者對江南再熟悉不過了,為啥只說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dǎo)學生體會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來表現(xiàn)江南春色的寫法。)
、 “紅勝火”,你想到了什么?
“綠如藍”又寫出了什么景致?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dǎo)學生想象“紅”“綠”色彩鮮明,對比強烈,體會詩人對江南風景由衷喜愛之情。)
。ń處熖嵋梢詫W定教,如學生已經(jīng)提出并解決了某些問題,這些問題就不必再提出)
〖設(shè)計意圖教師提問,主要是檢驗學生思考體會的程度,同時也引導(dǎo)學生深入理解。
四、以問引讀,深化情感
師引問:你現(xiàn)在知道“能不憶江南”的原因嗎?
師引:能不憶江南?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用詞來回答)
師引(語氣變化,情感加深):能不憶江南?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仍用詞來回答,語氣要有變化。)
師再引(語氣變化,情感進一步加深):能不憶江南?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還用詞來回答,學生情感要有進一步的變化)
〖設(shè)計意圖教師引讀語氣的一次次加強,目的是要喚起學生對“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一次比一次強烈的情感體會。
五、綜合比較(異同),總結(jié)全課
。、師:學完了這三首古詩詞,你能將三首詩詞連著背一遍嗎?
2、比較異同。(老師板書)
同: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詩人寫的)
景物地點同(都屬于江南)
詩詞內(nèi)容同(都寫景,都是寫景抒情的)
異:體裁形式不同(前兩首是詩,后一首是詞)
詩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調(diào)寫景言意,后兩首熱情頌景抒情。)
表現(xiàn)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運用了擬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對比非常強烈。)
。、再讀古詩詞三首。師總結(jié)全課。
【板書設(shè)計】
綜合比較異同,便于學生綜合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容及表現(xiàn)手法,可以加深對詩詞的進一步理解。
古詩詞三首:
同:作者朝代同
景物地點同
詩詞內(nèi)容同
異:體裁形式不同
詩人情感不同
表現(xiàn)手法不同
〖設(shè)計意圖板書三首古詩詞的異同,既檢驗了學生對三首古詩詞的理解程度,又是對三首詩詞內(nèi)容情感以及表現(xiàn)手法的總結(jié)梳理,是對詩詞理解的提升。
【特別建議】
古詩詞教學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不要講得太多,甚至包辦代替,不要在學生還沒有理解的情況下,大量地抒發(fā)自己的理解與感悟。這樣做,可能填塞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我們教學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鼓勵學生通過注釋來理解,借助插圖來理解,通過交流來理解,引導(dǎo)學生通過多讀多背,熟練背誦來感悟理解。
教師不要失去引導(dǎo)之責。雖然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棄引導(dǎo)的責任。四年級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異,很多小朋友認為知道了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就是懂了古詩詞了。對此,我們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引導(dǎo)。如三首古詩詞教學均有“教師提問”的環(huán)節(jié),這就是一種引導(dǎo)。這個“教師提問”,除了檢驗學生的學習程度外,主要是引向?qū)W生對古詩詞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默認學生僅僅停留在孤立字詞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
關(guān)于古詩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古代書籍的閱讀方式,對古詩誦讀活動有興趣。
2、會有表情地朗誦七言絕句,初步有順序地擺放詩句。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山行》音樂磁帶,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兒大拇指上畫紅娃娃(綠娃娃),大號字四份。
活動過程:
1、小朋友,這兒有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
你覺得什么地方有趣呢?
教師小結(jié):古時候的書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書時從后面一頁頁往前翻。
2、告訴你們,這本書里還藏了一首古詩呢!我們再來看一遍。教師翻書并念古詩《山行》。
這首古詩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一個大詩人寫的?描寫了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3、你們想來學這首古詩嗎?
出示大號字《山行》。小朋友,跟我念。
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第一遍)
用好聽的聲音來念。(第二遍)
我們連起來念,會念的小朋友聲音響亮一點。(第三遍)
我們再來一遍。
4、這張紙上還有幾幅圖畫。你們猜猜看,這些圖畫里藏的是哪個字寶寶?(認識“山、石、白云、車、花”)
5、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看顏色標記念。
我是黃娃娃,黃顏色畫的`字寶寶我來念。那紅顏色的字寶寶誰來念?綠顏色畫的字寶寶呢?(四張紙)
6、紅娃娃、綠娃娃真能干!
這兒還有字卡,你們會把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詩嗎?那請你來排一排,念一念?梢匀ツ罱o后面的老師聽。擺對了,念得好,老師還會獎你一個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將字卡收起來,坐在椅子上,跟著錄音機一起唱《山行》這首詩。(放音樂磁帶)
附: 古詩《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關(guān)于古詩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fā)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活動動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一幅古詩的畫面,古詩字卡。
活動過程: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么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
。1)你看見了什么?這幅畫上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會怎么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么?帶著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出示古詩的大紙)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jié)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jié)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jié)奏?垂(jié)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5、幼兒操作:桌子上的小籃子里也有這首古詩的字寶寶,請小朋友每人拿一份按古詩的順序排一排,排好了去給后面的老師檢查,你排的對不對,然后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關(guān)于古詩教案5
課 型:新授課。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chǔ)上讀懂詩句。
。、體會詩人在江上行船的所見、所感。
。场⒂懈星榈乩首x、背誦并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讀懂詩句的大概意思,并能體會詩句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請同學們背誦幾首古詩,朗讀幾句詩人李白寫的詩句,說說自己學習古詩有什么感受。
。、導(dǎo)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愛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一次,他來到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的天門山,面對眼前的景物,產(chǎn)生了奇特的感受。他把這種感受寫下來,這就是本課的第一首古詩。
3、出示詩題
4、讀題,試講詩題,并說明自己是怎樣知道詩題意思的。
二、自讀自悟詩句的大概意思。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要求把字音讀準,練習有節(jié)奏的朗讀。
2、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默讀思考,整體感知詩句的大概意思。
。1)重點理解“斷、開、回、出” 這幾個動詞的意思。
。2)默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寫的情景,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3)小組交流。
3、出示詩句,再請幾個小組代表讀一讀,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教師隨機指點。
三、感情朗讀。
1、指導(dǎo)朗讀。
2、讀過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再想一想,你的這種感受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3、把想象到的畫面畫下來, 畫好后, 再交流一下,重點說說畫了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
四、練習朗讀并熟讀成誦。
1、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
2、指名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1、熟練的背誦《望天門山》。
2、把詩句默寫在課文插圖上。
3、課下自學李白的詩。
板書設(shè)計:
望天門山
天門 開
碧水 回
青山 出
孤帆 來
教后記:教學這首詩,通過讓學生看圖片,學生真正理解了詩句,感受到了李白詩的豪放。
《題西林壁》
教學目標:
。薄⒘私狻额}西林壁》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弄懂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歌內(nèi)容。
。场⑴囵B(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題西林壁》的內(nèi)容,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總結(jié)。
教具準備:投影器。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檢查
1、背誦第一首古詩:《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首詩,板書:題西林壁
1、用自己的話說題目的意思。介紹作者:蘇軾
2、出示投影片, 讀初《題西林壁》。
指名朗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指導(dǎo)學生借助注釋逐句理解。
。1)同桌互相解釋詞句的意思。
。2)在學生講解的基礎(chǔ)上,著重指導(dǎo)以下詞語:
嶺,指連綿起伏的山嶺。
峰,巍然聳立的險峰。
遠近高低,講詩人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
2、指名學生講解全詩大意。(廬山從正面看,是一道連綿起伏的山
嶺;從側(cè)面看,是一道巍然聳立的 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象。不認識廬山的真實面貌,那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為什么不識廬山真面目?原因是什么呢?
結(jié)合投影思考回答
結(jié)合這句話體會它蘊含著一個什么道理呢?(討論發(fā)言)
。ìF(xiàn)實生活也是復(fù)雜的,如果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那也舊象身在廬山之中一樣,看不清事物的本質(zhì),不可能全面的 認識事物。
3、指導(dǎo)朗讀。
4、學習生字。
(1)說說寫“緣”字要注意什么。
。2)書寫生字。
三、作業(yè)
1、背誦《題西林壁》。
2、預(yù)習《三峽之秋》。
板書設(shè)計: 橫
高
關(guān)于古詩教案6
一、導(dǎo)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一起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ǚ冻纱螅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nóng)民的痛苦,官吏的殘酷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身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測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
2.教師范讀全詩,同學小聲自讀并考慮: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dǎo)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nèi)容:第一首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身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身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贂儯喊讜。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與。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dǎo)同學試著解釋全詩:
白晝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示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烘托出農(nóng)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dǎo)同學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nèi)容。(抓住兒童神態(tài)、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nóng)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關(guān)于古詩教案7
一、引入
俺們的祖國山河壯麗,風景如畫。說說你都游覽過哪些風景名勝?(生自主發(fā)言)景色秀美、山巒起伏的廬山,你游覽過嗎?(放映廬山錄像)看了以后,你覺得廬山怎樣?今天,俺們就隨著北宋詩人蘇軾一同到廬山一游。(板書詩題)
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詩意
1、指名讀古詩,糾正字音(古詩的教學,離不開吟讀,因而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相機進行朗讀指導(dǎo),讀出情,讀出神。)
2、用自身喜歡的方式練讀。(同學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yīng)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同學。)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書上的注釋和自學任務(wù),自讀自悟(小黑板出示學習任務(wù))。
。ㄉ詫W,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播放廬山風景。假如遇到難題,可以向老師、同學求助)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糾正(培養(yǎng)同學互助學習的能力)
3、集體匯報交流,感悟詩意和哲理
。1)詩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廬山?(橫、側(cè)、遠、近、高、底)
(2)看到的`廬山分別是什么樣子?(橫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時;側(cè)看:奇峰陡峭;遠看:隱天蔽日;近看:危崖險巖;高處俯看:身溝幽壑;山下仰望:重巒疊嶂。)
師小節(jié):詩人眼中的廬山,形狀、姿態(tài)各不相同。
。3)廬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為什么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呢?
。c撥:詩人站在廬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個面呢?所以無論詩人從什么角度看廬山,都只能看到廬山的一個——局部)
同時引導(dǎo)聯(lián)系《畫楊桃》,協(xié)助同學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的結(jié)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師問:你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舉個例子說一說。
四、品讀欣賞,積累詩句
播放廬山的風景,配樂朗讀。(師引發(fā)情感:在俺們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霧遮擋著連綿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廬山,廬山時隱時現(xiàn),看到如此美麗的風景,你們高興嗎?讓俺們一起朗誦這首廣為流傳的《《題西林壁》》)
關(guān)于古詩教案8
〖教學目標
。薄W習《漁歌子》理解詞意,想象畫面,體會詞人的情感。
。、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詞。
〖教具準備
。、同學準備張志和的生平資料。
。病蕚鋬(yōu)美輕柔的曲帶。]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上節(jié)課,俺們領(lǐng)略了兩位宋代詩人為俺們展現(xiàn)的田園風光,使俺們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質(zhì)樸,誰能想象畫面,再來背誦一下這兩首詩。
二、回顧詞的特點
。薄⒄l還記的俺們第一節(jié)課學的一首詞,你們還能背誦嗎?《憶江南》
。、詞有什么特點:
詞有詞牌名,是詞的調(diào)子的名稱,詞調(diào)是寫詞時依據(jù)的樂譜。有的詞牌原來就是詞的題目,如《憶江南》《漁歌子》但后人寫的《漁歌子》《憶江南》就與詞牌無關(guān)了。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故又稱長短句。
三、學習第三首詞《漁歌子》
作者簡介。張志和,唐代詩人,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被貶官后,不再復(fù)仕,放浪江湖間,自稱煙波釣徒,著有《玄真子》。
1、自讀課文:
⑴ 輕聲讀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對照注釋,結(jié)合畫面,了解詩意。
、 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詩情。
。病R報交流:
、 指名讀詞《漁歌子》糾正字音。
、 說詩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句意,西塞山和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xiāng)風光)。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句意: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悠閑自得,溢于其中)
3、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談?wù)勀愕母惺埽?/p>
、 配樂朗讀。
⑵ 談?wù)勀愕母惺埽?/p>
作者將山前高飛的白鷺、岸邊盛開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鱖魚及斜風細雨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翁,融為一體,構(gòu)成了一幅清新、優(yōu)美、充溢情趣的漁翁垂釣圖。展現(xiàn)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也表達了他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4、練習背誦。
四、總結(jié)拓展
1、學習了三首古詩詞后,你對鄉(xiāng)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背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shè)計
。玻 古詩詞三首
鄉(xiāng)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
翁卷(宋) 范大成(宋)朝張志和(唐)
綠白
鳥雨 生機 耘績 山鷺
閑人少 繁忙 各當家 勞動場景 花水魚 悠然自然
才了……又 未解 斜風細雨 情趣盎然
學種瓜 漁翁不歸
〖課堂作業(yè)設(shè)計
1、把下面詩句補充完整:
西塞山前( ),( )鱖魚肥。
。 )箬笠,( )蓑衣,( )不須歸。
。、用自身的話把《漁歌子》第一句的畫面描繪出來
。、快來讀讀下面的古詩,想想描繪怎樣的畫面。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俺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關(guān)于古詩教案9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包括兩首古詩《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和一首詞《漁歌子》、《鄉(xiāng)村四月》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nóng)村初夏時節(jié)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寫人,四月到了,農(nóng)活多了,鄉(xiāng)里的農(nóng)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蠶桑又是插秧,突出了“鄉(xiāng)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給人一種“一年之際在于春”的啟示,整首詩就像一幅鈀彩明亮的圖畫,不只表示了詩人對鄉(xiāng)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示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寫了鄉(xiāng)村農(nóng)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xiàn)了農(nóng)家夏忙時熱烈的勞動局面,塑造了農(nóng)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尤其是后兩句寫的意趣橫生,意味深遠,那些小朋友們,他們不會耕地也不會織布,但卻在茂盛成陰的桑樹下學種瓜。這些小朋友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這是農(nóng)村中常見的現(xiàn)象,十分有趣,也頗有特色,表示了農(nóng)村兒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詩人對熱愛勞動的農(nóng)村兒童年的贊揚。全詩語言平白、樸實、自然,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漁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張志和,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矗醮旱倪h山剛蒙上幾分綠色,從水田里飛來的白色鷺鷥在山前低徊,粉紅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黃色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漁翁頭載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麗,畫面多么清新?捎行牡淖髡哂譃樗旧弦粚有憋L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jié)合,意境優(yōu)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示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學要求】
了解詩詞內(nèi)容,感受古詩詞中描繪的鄉(xiāng)村風光,體會詩人在詩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薄⒄J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有感情的朗讀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詩。
。、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習慣。
【重點難點】
理解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前兩首古詩,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兩首詩。
〖教具準備
同學準備有關(guān)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資料,老師準備相應(yīng)的音樂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dǎo)入
老師:同學們,本單元俺們隨作者領(lǐng)略了中外的田園風光,體會到了自然、質(zhì)樸、和諧、靜謐的鄉(xiāng)情,今天,俺們再來走進古代詩人為俺們描繪的田園美景,學習《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你也一定會陶醉其中的。
二、交待任務(wù)
這節(jié)課俺們先來學習前兩首古詩!多l(xiāng)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
三、學習第一首詩《鄉(xiāng)村四月》
。、作者簡介,翁卷字續(xù)古,一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一生沒有做官,他的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
2、閱讀詩文:
、 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結(jié)合注解,理解詩意。
、 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匯報交流:
⑴ 指名讀詩文,糾正字音。
、 理解詩詞的意思: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滿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子規(guī):杜鵑鳥。
句意: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滿是綠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農(nóng)活多了,鄉(xiāng)里的農(nóng)民們都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采桑養(yǎng)蠶,又是插秧種田。
4、讀詩文,想畫面,說感受:
。úシ乓魳穾В懈星榈睦首x)。詩文展示四月的鄉(xiāng)間充溢生機,一派繁榮的景象,同時勾畫了農(nóng)民在四月里緊張、繁忙的勞動場景,表達出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四、學習第二首詩《四時田園雜興》
。、作者簡介:
范大成:蘇州吳縣人(今江蘇)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他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合稱“南寧四大家”。他的詩憂國憂民,多有佳作,晚年隱居,寫了《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他一生田園詩的代表作,反映農(nóng)民的勞動生活和民生疾苦。這里選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自主學習,了解詩意。
。、匯報交流,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耘田:除去田里的雜草。績麻:把麻搓成線。
句意:夏季農(nóng)民非常繁忙,白晝?nèi)ヌ镩g鋤地,晚上要在燈下搓麻成線,農(nóng)家男女各自忙著自身的事情,各自有自身拿手的本領(lǐng)。
、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未解:不懂。供:從事。傍:靠近。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小朋友,雖然他們不懂的耕種與織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說說你的感受:
。ㄅ錁防首x)
詩文描繪了鄉(xiāng)村大人耕織,小朋友也學耕種的情景,展現(xiàn)了農(nóng)村兒童的天真,勤勞,是一副具有濃濃生活氣息的農(nóng)家耕織的圖畫。
五、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課堂作業(yè)設(shè)計
。、把詩句補完整:
、 綠遍山原( ),⑵ 童孫未解( )
子規(guī)聲里( )也傍桑陰( )
。、請你說說“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景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俺會背其他描寫田園的古詩詞。
關(guān)于古詩教案10
教學目標
1.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生字。
2.反復(fù)朗讀,結(jié)合注解,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喜歡大自然的感情。
3.背誦課文,增加積累。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感受詩中描寫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搜集李白、王維的有關(guān)資料,搜集描寫瀑布的詩詞、文章。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引入課題
1.師即興背一首古詩,引發(fā)學生興趣。問:在你記住的古詩里,最喜歡的是哪一首?請勇敢地背給大家聽一聽。
2.師生一起回憶李白、王維的詩,學生齊背。
3.交流搜集的資料,了解詩人李白和王維。
4.揭題并板書,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自學字詞,感知大意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
2.結(jié)合注解,試著自己了解詩的意思。
3.自學檢查:
(1)讀準生字讀音,特別是“瀑”和“疑”。
(2)說一說,通過自學,學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學懂的.?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組合作,描畫詩歌
1.朗讀全詩,說說通過自學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組合作畫詩歌:瀑布在太陽照耀下像有紫色的煙霧在繚繞,遠看瀑布猶如一條白練,高高地掛在山川之間,從峭壁上一泄千尺,好像銀河從天而降。詩人把這氣勢磅礴的景象囊括在四句詩里。各小組先把詩歌內(nèi)容講一講,再合作畫出一幅畫來。
四、精讀品味,感悟意境
1.展示各組圖畫,再讀詩歌。按順序讓小組代表講解圖畫內(nèi)容。
2.全班爭議:紫煙用在這里恰當嗎?“三千、九天”是什么意思?你從詩中感受到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情?
3.再讀課文,重點指導(dǎo)學生體會“生、掛”的妙處,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思。
4.學生獨自讀全詩,體會詩歌在措辭和修辭方面的特點。抽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家點評。最后教師小結(jié)。
5.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6.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畫面指導(dǎo)學生背誦。
五、拓展延伸
以朗讀比賽的形式,交流搜集到的描寫瀑布的詩詞、文章。
六、總結(jié)學法,半扶半放學《鹿柴》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一起總結(jié)學法。
3.自學詩歌,感知大意。
。1)自學提綱:借鑒前一首古詩的學法學習本詩;讀準字音,把詩歌讀流利;對照注釋,思考詩句的意思,把讀懂的內(nèi)容講給同桌聽;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在小組內(nèi)請教交流。
(2)依照提綱,學生自學。
4.合作討論,解決疑難。
。1)小組朗讀詩歌,組長匯集讀不明白的地方,組內(nèi)討論。
。2)小組學習匯報:先報告討論的問題,再匯報弄懂了什么,是怎樣弄明白的?
5.指導(dǎo)精讀,想象意境。
。1)學生讀全詩,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2)分組讀,說說哪兩句寫事,哪兩句寫景。
。3)讀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說給大家聽一聽。重點指導(dǎo):“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反襯的寂靜,“但、聞、返、復(fù)”的意思。
。4)讓學生講講“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思,想象詩的意境。
6.背誦全詩。
六、延伸作業(yè)
把你搜集到的詩讀熟,下節(jié)課準備開詩歌朗誦會。
附:板書設(shè)計
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生動傳神)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氣勢磅礴)
鹿柴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反襯出靜寂)
返景入深林,
復(fù)照青苔上。(映襯出幽暗)
關(guān)于古詩教案11
教學目的:
1、了解古代勞動人民向往追之美好愛情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重章疊句的形式。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誦讀的要領(lǐng),掌握誦讀的技巧。
2、《詩經(jīng)》的內(nèi)容理解。
教學方法:
鑒賞、背誦、討論、比較。
媒體設(shè)計:
圖片、音樂、錄音。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1、導(dǎo)語設(shè)計: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廊中,《詩經(jīng)》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讀著《詩經(jīng)》,體會著風雅頌、賦比興,你就仿佛被帶進了浪漫的殿堂。今天我們學習的兩首詩歌均出自于《詩經(jīng)》。那就讓我們漫步于《詩經(jīng)》這條文字之河,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養(yǎng)吧。
2、解題:
《詩經(jīng)》本稱“詩”,后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才稱《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郎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編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
《論語》說:“不學詩,無以言!薄对娊(jīng)》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學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jīng)》,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
3、出示學習目標。
說明:伴隨著動聽的音樂,展示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增加對《詩經(jīng)》的了解,擴充學生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盡快進入課題情境中,為后面的學習蓄勢。出示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二、整體閱讀,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
1、教師伴樂朗讀課文。
。1)、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節(jié)奏,可以讓學生輕聲跟讀。
(2)、全班學生齊讀課文。
(3)、正音。
要求讀準以下字詞的讀音:
雎鳩(jūjiū)窈窕(yǎotiǎo)逑(qiú)荇(xìng)菜
寤寐(wùmèi)蒹葭(jiānji。┻瘢▁ī)坻(chí)
2、學生結(jié)合注釋疏通詩歌的基本意思。
注意:詩歌重在體會,對于字詞意義不必落實到每一個字詞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點字詞、關(guān)鍵字詞要落實好。注意一些常用字,詞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3、概括每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
學生分四人一組討論后,明確:
《關(guān)雎》寫的是詩人對河邊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愛戀。
《蒹葭》是一篇美麗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飽含無限情意。
4、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兕}目取自于句首。
、诨揪涫绞撬难。
③采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fù)的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転榱双@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jīng)》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說明:教師范讀感染學生,,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調(diào)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通過跟讀、齊讀并且結(jié)合課下注釋整體把握詩歌內(nèi)容,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督促學生課前預(yù)習,力求扎扎實實的掌握基礎(chǔ)知識,做到字對音正,從而達到積累字詞的目的。
三、指導(dǎo)學生誦讀課文
1、請學生試著伴樂朗讀課文。
要求其他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節(jié)奏,大家指正。
2、教師總結(jié)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拍。
如: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再如: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3、可再指名同學朗讀,大家指正。
4、教師概括:
。1)《關(guān)雎》朗讀指導(dǎo):
首章是全詩的序,為下文描寫君子追求淑女作鋪墊,朗讀時相對平靜;第二章寫出君子時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語句中流露出一種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寫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讀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狀;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運用了反復(fù)的手法,刻畫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樂與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種興奮和輕快的語調(diào)。
。2)《蒹葭》朗讀指導(dǎo):
每章前四句都是描寫了一種凄清而蒼涼的景色,這種景色襯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虛。惆悵之情;而后四句寫出詩人對“伊人”的上下尋求,卻又尋而不見,這當中既有詩人的悵惘之情,又有詩人對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讀時要注意其中的感情變化,讀出其中之味。
5、請同學們集體朗讀一遍課文,進一步要求讀出詩歌的語氣、語調(diào)。
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男子想象與淑女在一起的歡快、愉悅,升調(diào)。)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優(yōu)哉/游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寫出了男子焦急的心情,降調(diào)。)
說明:放開聲音,有感情地反復(fù)誦讀,不僅有利于理解詩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利于增強記憶,還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通過誦讀,腦子里積累的材料多了,寫作或講話時才能信手拈來、出口成章,對人的氣質(zhì)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也很重要。就像朱熹所說的,“誦得熟,方能通曉;若誦不熟,亦無可思索!
四、研讀共探究
要求學生思考:
1、《關(guān)雎》是怎樣抒發(fā)男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的?
這首詩中有大量的興句,想想這些興句對表達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后明確:
。1)首章四句,寫男子愛慕和追求一個溫柔漂亮的女子,想和她結(jié)成配偶。次章八句,寫男子對女子相思到“寤寐求之”的程度。末章八句,寫男子因相思出現(xiàn)幻覺,仿佛同那個采荇菜的女子結(jié)成了美滿姻緣,表現(xiàn)出求而得之的歡樂。
。2)首章以雎鳥的成雙和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應(yīng)配君子的聯(lián)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無方,隨水而流,興起淑女之難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起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正是運用了興的手法,詩歌將人物內(nèi)心的感情較好地揭示出來了。
2、《蒹葭》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詩人執(zhí)著的愛情追求的?
學生討論后明確:
、、從內(nèi)容來看,每章前兩句寫景,點明節(jié)令,烘托氣氛;后六句寫尋求“伊人”的情況。全詩回旋三疊,反復(fù)歌詠。詩人熱烈地追求其所愛慕的“伊人”,雖然在大河上下反復(fù)尋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執(zhí)著專一。
、谱⒁饩芭c情的結(jié)合。全詩情調(diào)凄婉動人,已經(jīng)朦朧深邃。蒼蒼的蘆花,露結(jié)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見之無蹤的伊人……這一切都與詩人的彷徨失望和執(zhí)著追求融為一體。
3、比較閱讀:請指出《關(guān)雎》和《蒹葭》兩首情歌的不同點。
說明:繼續(xù)提高學生分析、感受、判斷能力,加深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重點關(guān)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lǐng)域的過程。
五、美文共品讀
《關(guān)雎》和《蒹葭》兩首詩中,你認為哪些句子寫的最美?為什么?談?wù)勀愕目捶ā?/p>
說明:學會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lǐng)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感情世界,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yǎng)。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養(yǎng)成高尚的審美理想和高雅的藝術(shù)趣味。同時,通過語言表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六、誦讀作結(jié)
說明:本課要求學生背誦。在前面反復(fù)朗讀品賞的基礎(chǔ)上,學生其實對全詩已基本上口,再通過小結(jié)、回顧、歸納等將詩歌的內(nèi)容大意、思想感情、藝術(shù)特點貫穿起來,以便學生更好的領(lǐng)會掌握。
七、布置作業(yè)
1、選取《關(guān)雎》和《蒹葭》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50字。
2、閱讀《詩經(jīng)》中的其他詩歌,作好筆記,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shè)計:
《詩經(jīng)》兩首
關(guān)于古詩教案12
課題:《古詩兩首》
教材簡析:
蘇教版的第5冊《古詩兩首》中收集了《山行》、《楓橋夜泊》,在研究了教材之后發(fā)現(xiàn),這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著名詩人的作品,作者分別是杜牧和張繼,這兩首都是描寫秋天景色的,于是我想到了不按常規(guī)教學,而是選取同一題材進行對比教學。
《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溢生氣的秋景詩。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時節(jié)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稐鳂蛞共础肥窃娙藦埨^進京趕考落榜后,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楓橋邊的所見、所聞、所感。
明月已經(jīng)落下,幾聲烏鴉的啼叫,滿天的寒霜,江邊的楓樹,點點的漁火,這清冷的水鄉(xiāng)秋夜,陪伴著舟中的游子,讓他感到是多么凄涼。詩人通過所見、所聞、所感,描繪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羈旅圖。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這兩首都是千古流傳的佳作,而不同詩人對于秋天的不同感受可以讓學生好好感受。
目標預(yù)設(shè):
1、通過想象,感受詩中美的意境,體會作者寫詩的情感。
2、學會4個生字,理解四個新詞語的意思。
3、理解兩首詩的意思,能用自身的話說出古詩描寫的主要內(nèi)容。
4、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兩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 通過了解詩人寫詩的背景體會古詩的情感。
教學準備: 有關(guān)的課件 課前收集有關(guān)描寫四季景色的詩句。、
設(shè)計理念: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而我們要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議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構(gòu)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搭建師生間民主平等交流的平臺,以實現(xiàn)學生、老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達到三者情感的交融。而古詩教學的關(guān)鍵與難點都在如何引領(lǐng)學生在吟誦淺顯的詩句中,披文入情、披文入境,從而觸摸詩句背后所蘊藏的積淀千年文化內(nèi)蘊。
因此,本課公開課教案努力引領(lǐng)學生在自讀自悟,教師適時點撥中入“詩言”,品“詩意”,悟“詩韻”。還要重誦讀品悟,重內(nèi)化積淀。詩歌的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融合。因此,教學中努力通過反復(fù)吟誦、想象補白、情境對話、切己體悟,探詢詩歌傳達出的情趣,在學生腦海植下一個個生動而充溢文化內(nèi)涵的意象。
設(shè)計思路 :
1、談話:讓同學們拿出課前收集的詩句來贊一贊他們喜歡的季節(jié),由此出示老師給帶來的一首詩《山行》 。引導(dǎo)生讀通、讀好、讀精,在讀中體會。感知詩意,體會詩境。2、過渡導(dǎo)入學習《楓橋夜泊》,讓生自讀自悟,體會詩人的感情;貧w整體,體會借景抒情。對比朗讀,感受詩人不同的心情帶來的不同感受。
教學過程:
1、談話導(dǎo)入
大自然是神奇的,更是美麗的。隨著季節(jié)的更迭,它不時的變換著美麗的容顏。在這絢麗多姿的季節(jié)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請你用課前收集的詩句贊一贊它。
瞧同學們說的這么起勁,老師也忍不住要加入你們的行列,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詩。(板書:山行)(課件出示詩)同學們想讀嗎?趕緊讀吧。
(課外鼓勵學生大量搜集資料,閱讀資料,使學生對離我們生活較遠的古詩和詩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培養(yǎng)了學生有效利用語文資源的意識。)
2、初讀課文。
。1)、自由讀詩。
(2)、誰愿意讀給全班同學聽一聽,誰還想讀。
老師聽的還不過癮,同桌一起來讀讀。
四人小組來試試。
都說人多力量大,一組同學來,如何。
還想讀的同學一起來。
。ü旁娪衅洫毺氐捻嵚擅溃x起來朗朗上口,應(yīng)該讓學生多讀、想讀、喜歡讀。教師富有激勵的語言更能提高朗讀的效果。)
3、感知詩意,體會詩境。
導(dǎo)入:聽同學們讀的這么有感覺,老師也忍不住要表示一下,行嗎?(師范讀)
跟著老師一路游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ɑ趯W生已經(jīng)掌握一些學懂詩句的方法,引導(dǎo)學生自主選擇自身感興趣的,有能力學習的內(nèi)容,充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相互合作中學生取長補短,在合作中享受快樂,獲得提高)
(隨學生所說隨機教學)
、拧⑸嚎吹缴、石徑、白云、人家。
教學: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A:寒山:你理解這個詞嗎?(能向同學們介紹介紹你是怎樣學懂的嗎?)
B:石徑:這是怎樣的石徑,課文用哪個詞修飾它?你是怎樣理解的,石徑斜就是…
我們再讀讀這句話,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它的意思嗎?
C:白云生處有人家又是怎樣的畫面,誰能將它美美的描述出來。請你讀一讀。我們也跟著作者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你看到了嗎?那把它讀出來吧。
讓我們再來欣賞欣賞,引讀: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啤ⅲㄟ@么美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驅(qū)車前往一探究竟呢,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怎樣一幅美景。)
生:霜葉
、、霜葉就是… 是呀,霜葉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一道奇麗的風景線,經(jīng)霜打之后就有了這火紅的楓葉。請再讀詩句,你還感受到了什么?(引導(dǎo)學生體會霜葉紅于二月花。)
②、二月花是什么季節(jié)的花,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嗎?
是呀,春花是五顏六色的,是多姿多彩的,可是,這么美的春花在杜牧眼里卻遠比不上那似火的霜葉。這是為什么呢?請再讀詩句,或許會有所發(fā)現(xiàn)哦。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愛
愛到何種程度,你體會到了嗎?請把它讀出來。還有更喜愛的嗎?(請一兩個學生讀)
在黃昏夕陽的映襯下,那楓樹林越發(fā)顯得火紅,不由的使作者駐足欣賞,久久不愿離去,不只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這千古絕句。讓我們也來欣賞欣賞。(播放課件)
、、你被吸引了嗎?是呀,這么美的霜葉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也有詩句:林間暖酒燒紅葉;紅樹青山好放船?蛇@多比不上杜牧筆下紅似火,艷的連二月春花也無法比擬的霜葉。
面對這一派迷人的景色,請再次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請生讀詩句。個別讀,合作讀(這么美的風景,假如邀你的好朋友一起欣賞,感覺是否會更好呢?)男女生賽讀。(看誰感受到的更美。)
、恰⒃诟S作者美美的游覽一番后,讓我們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試著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更深的感受作者眼里的秋天。請生說感受再讀詩。
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秋天,請把它讀出來。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對詩的理解感悟,不同讀者,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都存在著差別,不同的學生,課堂上允許學生存在這種差別,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體驗,不求統(tǒng)一,鼓勵學生做學習的探究者)
4、學習《楓橋夜泊》
關(guān)于古詩教案13
文本細讀:
《登鸛雀樓》是一首自古而今廣為傳誦的名篇,描寫了登高望遠所見,歌頌了祖國河山的壯麗,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還蘊涵一定的積極人生哲理。第一句寫一輪落日正金光奪目,在連綿起伏蒼蒼莽莽的群山西面緩緩落下,在世界的盡頭漸漸隱沒,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第二句寫俯瞰黃河遠去天邊的意中景象。詩人面對流經(jīng)樓前的滾滾黃河的滔滔大浪,視線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由西向東,跟隨黃河水向遠方伸展。雖不能目擊黃河入海的情景,卻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好像看見黃河一路洶涌,氣勢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曠神怡,這是陸地景,也是東望景。三四句寫詩人欲登高望遠。從前兩句的眼前所見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層樓的行動。若想看到無窮無盡的美麗景色,就應(yīng)該不斷的向上攀登,邁上更高的一層樓。以“樓”收尾,很好的照應(yīng)了題目。詩句看似平鋪直敘,卻既富含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高瞻遠矚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全的.哲理。含義深遠,耐人尋味。
《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jié),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yīng)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jié)論。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fā)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正確書寫“壁、橫、嶺、側(cè)、峰、廬、緣”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古詩。
3、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領(lǐng)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4、理解蘇軾富有哲理的話“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辈⒙(lián)系生活從中獲得啟示。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dǎo)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
3、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
4、想象詩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文學修養(yǎng)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彼此尊重,平等相處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歷史,熱愛中國悠久文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從中體會要想取得進步,就要不斷的攀登。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想象畫面,理解詩句。想象讀、合作讀。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guān)兩位詩人的的資料,預(yù)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導(dǎo)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學習了很多的古詩,你能給大家背誦幾首嗎?(學生背誦古詩)教師對于背誦好的要給與表揚。
2、師:今天我們就再來一起欣賞兩首古詩。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教師指名讀古詩。 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dǎo)學生再讀古詩,邊讀邊想,你弄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2、引導(dǎo)學生交流讀后的收獲,并隨機提出問題。
3、引導(dǎo)學生重點理解兩首古詩后兩句的意思,并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含義。引導(dǎo)學生先理解詩句的表面意思。
《登鸛雀樓》的后兩句寫要看到更廣闊更遠的自然風景,就要再往高處攀登。重點引導(dǎo)學生理解“欲、窮” 的意思!坝保跋胍钡囊馑!案F”,“窮盡”的意思。《題西林壁》的后兩句寫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重點理解“緣、此山”的意思!熬墶,“因為”的意思!按松健,指廬山。
。、朗讀古詩,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讓學生在反復(fù)誦讀的基礎(chǔ)上,抓住重點詩句談體會,談看法。教師不要一味地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要多聽聽學生的見解,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感受、去領(lǐng)悟,教師只須相機引導(dǎo)。(教師引導(dǎo)學生《題西林壁》與《望廬山瀑布》對比)
。、讀一讀,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引用古詩中的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四、誦讀古詩,品悟詩情。
1、想象讀——邊讀邊想象詩中景色;
2、合作讀——和伙伴合作對讀、輪讀;
。场ⅰ皳u頭晃腦讀”“拍手擊節(jié)讀”。
。、指名讀,齊讀。
五、記憶字形,指導(dǎo)書寫
。薄⑿〗M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指導(dǎo)重點字的書寫。
“緣”字:要認真觀察結(jié)構(gòu)、筆畫,注意把字寫緊湊!皫X”和“峰”這兩個 字在比較中學習。
。、學生獨立書寫。
六、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回家搜集誦讀古詩,并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關(guān)于古詩教案1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2、體會詩詞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3、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學習重點】
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激趣
我們曾經(jīng)學過不少關(guān)于描寫兒童的詩,你還記得嗎?試著背一背。
二、初讀詩文,展現(xiàn)畫面
1、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兩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請同學們朗讀兩首古詩。在學生朗讀中,注意正音!八颉弊x suō,“遮”讀 zhē,不要讀成平舌音。
2、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三、精讀詩文,走近畫卷
1、你最喜歡哪首古詩?選一首自己研讀理解。
2、自由組合小組,合作探究,選擇一首詩進行研讀,了解詩意,理解字詞,逐句解決。
3、老師參與學生的研究。
四、品讀詩文,走進畫卷
1、學習第一首詩:
、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蹦愀惺艿搅耸裁?
六七里方圓的原野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三四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梢愿惺艿胶⒆邮悄敲吹挠崎e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
、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說說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讀。
牧童牧;貋硪训近S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脫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⑶ 詩句中描寫了牧童歸來后的場景,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個“弄”,一個“臥”。
(可愛、調(diào)皮、疲倦。)
⑷ 說說詩中描繪的畫面,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兩句詩意連起來說一說。
2、學習第二首詩:
⑴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讀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一只小船上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十分奇怪為什么沒有雨,他們也把傘張在那兒,原來他們是在遮雨,而是別出心裁,用傘試風。
“張、使風”描繪出兩個淘氣、可愛、天真的孩子。
、 朗讀詩句:
讀出孩子的調(diào)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五、再讀詩文,感受意境
1、比較兩首詩的人物,你更喜歡哪位詩人筆下的“頑童”?為什么?
2、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伸,想象畫卷
1、選擇其中一幅畫面,進行想象,改寫成一篇有趣短文。
2、默寫《牧童》。
第二課時
一、揭題,初知“美”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2、釋題:
、 介紹作者辛棄疾。
、 簡介宋詞以及詞牌名:清平樂。
、 村居,詞的題目!熬印笔裁匆馑?
(居住。)
“村居”呢?
(居住在鄉(xiāng)村。)
二、初讀,走近“美”
1、聽朗讀錄音,看圖畫。
2、請同學自由地來讀這首詞:
把它讀正確,流利。做到字字讀準,句句通順。
3、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4、學生再讀:
讀讀、看看、想想。讀懂的記下來,不懂的做記號。
5、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yīng)該怎么辦呢?
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可以,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可以看圖、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三、品讀,感受“美”
1、通過剛才的學習,說說自己的收獲:
(先說前面的,再說后面的,依次說。注意說話要有條理,先說字意、詞意、再說句意。)
⑴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圖知道。你感到了什么?
(簡樸的鄉(xiāng)間生活,但很美。特別是青青草讓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
學生朗讀。
⑵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學生自由的輕聲讀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夫婦滿臉通紅,大概剛喝了酒,他們親熱相待,用鄉(xiāng)音聊天說話。)
僅僅是酒讓他們醉了嗎?如此溫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 一對白發(fā)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密地聊天,他們?yōu)槭裁锤械竭@樣幸福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下面的內(nèi)容。
⑷ 追問:
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呢?
(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
⑸ 讀讀看,從讀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⑹ 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huán)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xiāng)村生活啊,那對白發(fā)夫妻陶醉了。
2、用生動的語句將你欣賞到的這副畫面描繪給大家聽聽。
3、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xiàn)出來嗎?
(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
四、再讀全詞,回味“美”
1、想一想:
這對白發(fā)翁媼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又有勤勞可愛的兒子,心情怎么樣?
(要求找出詞中的“醉”字進行品味。)
2、作者偶爾看到了白發(fā)翁媼的生活環(huán)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繼續(xù)品味“醉”字。)
3、那對白發(fā)夫妻陶醉了。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你呢?
4、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延伸“美”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
關(guān)于古詩教案15
一 、 自主預(yù)習:
1、搜集描寫春天和田園風光的古詩或名句。(整理在讀書筆記上)
2、搜集有關(guān)葉紹翁和楊萬里的資料以和以前學過的這兩位詩人的詩。
二、自主讀悟,合作探究(8分鐘自學,5分鐘合作交流)
同學們,自學古詩時可以借助資料、也可以問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身通過反復(fù)的誦讀來品味詩句的意思。
1、自身試讀古詩,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頓,讀出節(jié)奏感和使得韻味。
2、用自身喜歡的.方式 理解詩意。
方法指導(dǎo):
(1)解題: 不值: “游園不值”的意思是:
。弧八扌率行旃辍钡囊馑际
。2)抓詞語,明詩意。
讀古詩,從重點詞語入手,試著理解每一句詩的意思。(重點詞語可記在書上)
應(yīng): 憐: 屐齒: 蒼苔: 小扣: 柴扉: 籬落:
疏疏: 一徑: 深: 急走:
。3)看畫面,想詩境
結(jié)合課文的插圖,想象“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一幅怎樣的情景,用自身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3、悟詩情,巧誦讀
《游園不值》一詩表示了作者
《宿新市徐公店》表示了作者對 的贊美和
對的喜愛之情。
在小組內(nèi)有感情地誦讀,比比誰背得既快又有韻味。
三、交流展示(7分鐘)
1、默寫古詩。
《游園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2、解釋帶點的字,說說詩句的意思。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應(yīng): 憐: 小扣: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走:
【古詩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古詩》教案03-07
《古詩》的教案05-31
古詩的教案03-15
古詩《草》教案01-20
古詩春曉教案01-20
古詩畫教案01-20
古詩《詠柳》教案07-30
蜂古詩教案12-16
大班古詩教案02-23
古詩《元日》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