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合集[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水》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水》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本文寓意。
2、積累文中的重點詞語和特殊句式。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涇流、涘、望洋向若、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2、了解“非……則……”和“見……于……”兩種固定句式及“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兩個成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
1、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理解河伯對海神若的那番感嘆。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首詩的前兩句描繪出一幅壯闊遼遠的山河圖,氣勢宏大,筆意高遠。后兩句則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窮盡目力遙望千里,還須再登上一層高樓。這首詩給我們的啟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現(xiàn)實生活也的確如此,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只會貽笑大方。這個道理,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已有所闡述,下面我們就學習選自《莊子》的《秋水》。
二、作者介紹: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大約與孟子同時而稍后,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不愿和統(tǒng)治者合作!妒酚洝飞险f,“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可莊周并未接受,“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被后世人合稱為“老莊”。
老子的思想是主張絕圣棄智,忘情寡欲,無為而治,莊子是在老子的基礎之上,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順應自然,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就是莊子最基本的哲學思想。
三、教師范讀(帶感情)、正音:
涇jìng 涘sì 渚zhǔ 殆 dài
四、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文章特別短小,只有5句話,文字比較淺顯,學生參照注釋,疏通文章的大意。
五、教師強調:找出古今異義詞,并解釋。
1、古今異義:
至于北海(古:到了;今: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義,課文注釋為北方的海,指東海的北部,其實應該是指渤海,當時的黃河是入渤海;今常義指我國一部分海域。)
百川灌河(古:特指黃河;今: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臉;今:臉的形狀,相貌。)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古:深明大義的人,或專通某種學問的人;今:不吝嗇,或者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2、詞類活用:
秋水時至(名詞做狀語,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詞做狀語,向東。)
東面而視(名詞作動詞,面對。)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意動用法,以……為少,以……為輕。)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聞道百(定語后置:聞百道)
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以為莫若己)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謂我也)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被動句(見………于……:被………所…… 固定句式)
4、找出文中的成語,并理解。
望洋興嘆:望洋,抬頭向上看的樣子。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見笑大方(貽笑大方):讓內(nèi)行見笑。
5、理解這則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恥近于勇;謙受益,滿招損;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無知;有比較才有鑒別。
六、本文的寫作特色:
1、巧設比喻:本文要說明的是人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來比喻,非常生動,化抽象為形象。
2、對比手法:通篇都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黃河的壯闊和大海的廣闊進行對比,前者是“百川灌河”“不辯牛馬”,后者是“不見水端”“難窮也”;還有把河伯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進行對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來是“望洋向若而嘆”。
《秋水》這篇課文雖然僅僅節(jié)選了《莊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們同樣領略到了莊子散文的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設喻巧妙,機趣橫生的特點。不僅如此,還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只有開拓視野,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提高,順應時代的潮流。
七、學生朗讀課文,并置疑。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寫一篇讀后感。
《秋水》教案2
一、教材分析
《秋水》是莊子的名篇。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莊子的思想與智慧非常人所能及,高中一年級學生在理解上會有困難,正因如此,課本將原有的《逍遙游》換成現(xiàn)在的《秋水》。課文僅僅節(jié)選了《秋水》前面的一小段,篇幅很短,文字也淺顯,所表達的思想單獨來看并不深奧。故此,教學過程中當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
二、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的思想及文風。
2、懂得形象化說理的方法。
3、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三、教學重點
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得出啟示。
四、教學步驟設計
1、導入
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莊子中出現(xiàn)的成語導入。
。ìF(xiàn)代社會信息異常豐富,學生往往對文言文閱讀缺乏興趣和能力,但我們得實行“拿來主義”,從古文中汲取營養(yǎng)。莊子的文章一方面給我們以思想的啟迪,另一方面也給我們以語言的.滋養(yǎng)。)
2、朗讀
以Flash課件營造朗讀氛圍。
教師范讀。
學生集體或個別朗讀,教師指導朗讀。
3、分析課文
承接導入語中的成語話題來切入本文。
引導學生找出能幫助理解課文的關鍵成語:“望洋興嘆”,然后圍繞該成語提出問題,一步步引導出翻譯、層次、寫作手法、思想等方面的學習。
1)“嘆”的內(nèi)容是什么?
2)為什么會“嘆”?
3)怎樣寫“嘆”?
4)從“嘆”中得到什么啟示?
5)總結讀書方法:對以上學習過程進行小結,總結出一種讀書方法:“中心開花”分析法。
4、練習
堂上練習,及時檢測學習效果。
練習涉及文學常識、字詞理解、句式分析、課文理解等方面。
5、拓展
學習文言文并不是為學而學,應是“古為今用”,可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莊子的文章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在對課文進行討論后,可另從《莊子》中選擇一則或兩則較為熟悉的寓言小故事,引導啟發(fā)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談一談。
——以上設計的內(nèi)容及步驟,并不意味著教師在堂上按部就班地全部都講,亦不意味著學生要按部就班地全部都學,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和個體特性來調節(jié)教學內(nèi)容和順序。
《秋水》教案3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及《莊子》一書。
2、積累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
3、對比手法的運用。
4、領會主旨,明確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開始了一篇新的文言文的學習,課題是---《秋水》。上一節(jié)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疏通文意,老師先看看大家學習和復習的效果。
1、秋水時至:
2、百川灌河:
3、不辯牛馬:
4、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5、東面而視:
6、不見水端:
7、始旋其面目:
8、始旋其面目:
9、望洋:
10、以為莫己若:
11、少仲尼之聞:
12、輕伯夷之義:
13、則殆矣:
14、 大方之家:
對于文言詞語的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希望大家多加留意。
二、今天我們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先將課文齊讀一次。
三、概括內(nèi)容:剛才大家朗讀的這段文字是《莊子》中《秋水》原文節(jié)選部分,但仍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用自己的話請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則寓言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你認為概括內(nèi)容,應該抓住哪些要素呢?(誰干什么,什么東西怎么樣)
四、理清思路:
對于一篇要熟讀成誦的文言文而言,理清寫作思路,尤其重要。如果讓你給短文分層,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你會怎樣劃分?
第一層:河伯見黃河
(“秋水時至”---“為盡在己”)
第二層:河伯見北海
(“順流而東行”---“大方之家”)
五、深入文本:
河伯從見黃河到見到北海,處處都在發(fā)生變化。文章寫了哪些“變”?你是怎樣理解這些變化的?
1、“水”在變:黃河寬闊,“不辯牛馬”;北海壯闊,“不見水端”。
2、河伯的認識在變:河伯見黃河,“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他躊躇滿志,驕傲自滿;河伯見北海,“望洋向若而嘆曰”,虛心認錯,甘拜下風。
3、河伯的.神態(tài)在變:河伯見黃河,“欣然自喜”一“喜”寫出了河伯得意洋洋的神態(tài);“向若而嘆”一“嘆”寫出了河伯羞愧佩服的神態(tài)。
點明:對比手法的運用
六、明確寓意:
這篇文章是《莊子》這部集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這是一篇寓言。寓言的特點是---篇幅短小,寄寓道理。你是怎樣理解這篇寓言的?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1、這是一篇
2、這篇文章好在
3、我從這篇文章中明白了
教師示范:這是一篇寫河神與海神對話的寓言。
這篇文章好在通篇比喻,將深奧的哲理寄托在簡單生動的故事中。
我從這篇文章中明白了個人的知識有限,知識的大小是相對的。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秋水》教案】相關文章:
《秋水》教案02-23
秋水的教案03-29
關于秋水教案02-27
《秋水》教案(15篇)03-02
《秋水》教案15篇03-01
《秋水》教案[精選15篇]08-15
《秋水》說課稿01-16
秋水教學反思04-14
《秋水》說課稿5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