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4-07-23 08:27:57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周長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1

  講圓的周長時,我想放手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真正理解圓的周長的公式。主要基于兩點考慮:

  1.前段時間遠程培訓時專家對探究教學的引領。

  2.以往的教學中,周長和面積這部分知識教的很辛苦,但學生掌握情況不理想,他們不理解公式背后的算理,導致我和學生都特別累。因為總有一種擔心,擔心課堂上時間不夠用,所以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探索知識,匆匆的推導出公式,然后是充分的練習。但是,幾天之后,總會發(fā)現依然有同學不會用公式。每到這時,我都覺得很無語,也總在生氣的責怪學生這么簡單還沒學會。所以,今年在講這節(jié)課之前,我認真反思了以前自己在講課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想讓課堂真正的交給學生。

  探索過程如下:

  1.怎樣得到圓的周長?你有哪些好方法?

  (1)用線圍圓一周,放在尺子上量一下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2)用卷尺圍一圈,也能得到圓的周長。

 。3)在圓上做個記號,從記號開始在尺子上滾動一周。郭家樂同學這個方法很好,全班只有他一位同學這樣說。這個同學很棒啊,當時我這樣想,當然,沒忘記及時的表揚他一下。

  學生說出來以上幾種方法。

  2.請你用以上第一種和第三種方法量出你手中圓的周長。

  3.老師演示:直徑和周長的關系。

  記錄:直徑10厘米,周長31厘米。

  4.同桌合作:

  測量你們圓的直徑和周長。

  5.告訴學生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3倍多一些。這個地方我沒讓學生去計算,太占用時間了。這個地方學生容易弄不清楚,所以我把它板式出來:圓的.周長*直徑=3倍多一些,提醒學生注意這里比的前項和后項。

  然后我講解圓周率的有關知識。整個課堂注重讓學生探索、實踐,經歷測量得出圓的周長的方法,學生探索的過程還比較積極認真。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沒有讓學生計算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是這節(jié)課的遺憾。當時考慮時間問題,現在想應該讓學生計算一下自己的就行了,然后匯報結果,最后對接近正確結果的進行表揚,鼓勵他們操縱過程認真細致,所以誤差小。那么這樣,這些受表揚的同學的小臉一定會燦爛如花,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這節(jié)課的課堂設計和自己以前相比有很大進步,學生的探究活動過程還算完整,但不“完美”。我想,好的課堂應該是高效的,那就是在課堂上盡可能的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體驗探究的樂趣和價值,好的探究活動來自于老師的智慧,這種智慧就要靠我們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2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學習內容中“面積”與“周長”一直以來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學生在學習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時候,往往容易把它與周長的計算混淆了。對此,特意安排了“面積與周長的比較”一節(jié)練習課,旨在對已學知識加以區(qū)分和歸納,同時又為今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與周長掃清障礙,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雖然學生了解面積與周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張冠李戴的現象,求面積的問題理解為求周長,求周長的問題理解為求面積。本課中,以求黑板四周的長度(周長)和賀卡的大。娣e)作為契基引入,關注引導學生從概念、計算方法、計量單位上進行方法的比較,讓學生更牢固掌握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別,意在深化概念本質,從而達成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安排一節(jié)練習課,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區(qū)分和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的概念,能熟練地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的計算方法,以及正確使用它們的計量單位。并能靈活地運用面積與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首先,我以激趣導入,營造一個“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情緒和親切感,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本課中,以“六一”兒童節(jié)的話題引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自主探索。始終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本節(jié)課以始終“比較”為主線的思維方法,通過直觀性引導學生采用比較的方法和積極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知識進行縱向、橫向的比較、分析,能使學生更切實地掌握各個知識要點的'聯系和區(qū)別整理成表,使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接著,聯系實際,體現生活數學,營選一個“真實”的數學課堂。本節(jié)課以“六一”兒童節(jié)為話題引入,接著求“六一”兒童節(jié)黑板報的面積與周長,練習又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學校花壇、操場等等,都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既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又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身邊有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練習設計難易適中,在遞進的層次中進行,營造一個“扎實”的數學課堂為了讓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循序漸進地安排學生進行適量練習,而且創(chuàng)設的練習難易適中,層層深入,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學過的綜合知識,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這樣安排使學生由單一到綜合,由簡單應用到靈活應用的練習過程中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基本知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基本的數學思考能力。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3

  這節(jié)課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合理設計活動,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交流的學習氛圍,精心搭建求知的舞臺, 以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環(huán)境中完成知識的形成過程!

  回顧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通過學校新操場的一周的邊線等活動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同時有效利用了學生的認知經驗。三年級的學生要建立周長的概念,就要創(chuàng)設有效而有趣的活動使其有所體驗。教學中讓學生經歷一個探索圖形周長測量策略的過程,體驗知識形成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悅。在讓學生自主體驗周長意義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測量活動,其中有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名片的周長等;有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樹葉、硬幣周長等的測量活動。整個活動中,我完全放手,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大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對周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數學只有回到生活中,才會顯示其價值和魅力,學生回到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現其數學水平,這樣,努力把學生的現實生活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本節(jié)課我感覺最遺憾還是小組合作,讓學生運用手中的工具求出三種圖形的周長,雖然我讓學生進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優(yōu)等生控制著整個局面,中差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樣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作用,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4

  周長和面積的對比這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以及面積公式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開可伊始,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第一個小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自己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這兩個圖形的特點。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說說什么是圖形的周長,并上臺來指一指長方形和正方形兩個圖形的周長。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說說面積的定義,并和周長的定義作對比,不同的地方在哪。在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并和周長公式作比較?偨Y周長和面積的不同點是在為以后能更清楚的明白實際問題中,解決的問題是在求的什么。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結束時,問:在解決問題時,什么時候是在求周長?什么時候是在求面積?這需要根據實際問題來解決。

  第二個大環(huán)節(jié)就是根據實際問題探索什么時候是在求圖形的周長,什么時候是在求圖形的面積。第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出示的是一道最基本的求周長和面積的練習題。讀題,看問題,分析題,要求問題需要知道什么條件,最后解決問題。第二個小環(huán)節(jié)出示的是一道在一個長方形菜地上種菜,能種多少棵?要想求能種多少棵,首先得求出什么,再求什么。孩子在讀題分析題時就能知道要想求能種多少棵,就得先求出長方形菜地的面積。讓學生在每一道練習題增加的.難度上理解讀題的重要性,分析題意的重要性。第三個小環(huán)節(jié)是一道稍微更難的一道題。

  一個正方形花壇,一面靠墻,花壇四周用24米的籬笆圍了起來,這個正方形花壇的面積是多少?2平方米種一棵樹,花壇里能種多少棵樹?

  我讓孩子先讀題,再讀題,一道題連讀3遍,讓孩子自己分析題中的相關信息以及問題。思考問題是什么?要想求正方形花壇的面積首先得知道什么?這個問題讓孩子自己獨立思考。學生會回答出24米這個量就是正方形花壇的周長。學生自己解決求正方形邊長的算式:243=8(米)244=6(米)問:為什么會出現兩種結果?

  生1:243=8(米)因為這個正方形花壇一面靠墻,籬笆只是圍了3條邊,所以是243=8(米)

  這個難點攻克了,這個題就能解決了。致此,這節(jié)課就結束了,孩子也在自己動腦,分析題意,獨立解決問題中學會了什么是在求周長,什么是在求面積。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5

  教材分析

  圓柱的體積是學生在學習了圓的相關知識之后的再認識,在實際生活應用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解決問題,并為進一步學習圓錐的相關知識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圓柱的體積是幾何知識的綜合運用,是在學生已了解了圓柱體的特征、掌握了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后面學習圓錐體積的基礎。整個課堂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組織學生有針對性的學,把”轉化“的數學思想滲透到數學問題中,引導學生”以新轉舊“、”以舊推新“,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轉化的'方法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在推導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實驗操作的技能。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踐操作——解決問題“這一數學活動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滲透知識間可以相互轉化的數學思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數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yǎng)成善于猜測的習慣,增強肯與動腦又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難點: 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6

  “認識周長”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缎抡n程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彼,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整節(jié)課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充分感受理解周長的含義。依據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合理的補充了新的信息資源,并改進了信息資源的呈現形式。本課通過測量腰圍、蠶寶寶圍繞桑葉作運動,初步感知蠶寶寶的運動路線就是樹葉的周長;然后對樹葉一周的邊線進行觀察,明確這條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這里沒有給出周長的定義,而是通過生活中這兩個具體事例,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在獲得直接感知的基礎上認識周長的含義。接著以已有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讓學生根據給定的圖形去量一量、算一算,進一步理解周長,知道可以怎樣測量并計算出周長,并會用自己的話說出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此外,還組織相應的討論和交流,進一步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這樣安排,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周長的概念來自于生活實際,另一方面為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作了準備。反觀教學過程,旨在突出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周長

  “數學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數學新課程理念之一。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小動物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由此激發(fā)學生認識周長的欲望。

  2、感知周長,理解概念

  可以設置幾個學習活動,通過描一描、畫一畫、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感受物體的周長,學生在這些具體的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建立周長的概念。

  3、引導探究,計算周長

  曲線圖形的周長是難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探究,找出測量樹葉的周長的一般方法:可以用線圍一周,這條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討論三角形的周長如何計算(三條邊的長度之和),長方形或四邊形呢?(四條邊的長度之和),然后口算它們的周長,匯報計算過程和結果。為以后的學習正方形、長方形等周長的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4、 深化認識,拓展延伸。

  數學課堂離不開練習,而有梯度的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而且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通過練習的設計,使學生鞏固周長的概念,逐步引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學會用轉化、平移的方法來解決較難的問題。

  總之,惟有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周長”,經歷一種生活體驗,才能讓學生對原來所認識的“周長”達到真正的“數學抽象”,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長”的含義,我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周長的含義。而這也正是《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出的過程性目標中學生“體驗”的價值所在。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7

  《圓的周長》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十單元第四課時的內容!皥A的周長”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為認知基礎的,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是后面學習“圓的面積”等知識的基礎,因此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圓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公式。我在教學時首先通過小動物的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借助觀察、比較進行猜想,再具體描述圓的周長的含義,并讓學生通過進一步的思考,認識到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引導學生猜測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學生根據對測量圓周長活動過程的理解,通過小組合作、測量、計算等操作活動,進一步驗證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從而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然后讓學生應用剛剛掌握的公式計算圓的周長,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鞏固對公式的理解。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測量、觀察和討論中經歷探索圓的周長公式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節(jié)課體現了以下幾點:

  1、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傳授知識

  正方形周長的知識是進行圓的周長概念教學的認知基礎,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類比思維,由正方形周長的概念類比推出圓周長的概念,較好地促進了知識的遷移。教學過程中,圓的周長的測量用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共同之處是化曲為直,有意識地滲透了化歸思想,

  2、注重學生合作探究,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猜想—驗證”又是學生探索中常用的方法。

  在通過例5兩次比較,正方形和圓周長的大小,以及圓和正六邊形周長的大小,讓學生猜測圓的周長到底是直徑的多少倍,有的學生猜3.4,3.5.有3倍多一些,有的學生根據上面的推理得出圓的周長比圓直徑圓的直徑3倍多些,比圓直徑的4倍少一些,使學生明確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需要驗證,怎么驗證?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明確要測量出圓的周長和直徑,再計算,看結果是多少?如果測量圓的周長,學生想到了繞繩發(fā),滾動法,接著,我就讓學生進行分組測量三個圓的直徑和周長活動,為了防止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避免學生在活動時沒有目的性,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在小組合作前,我明確的提出了提出活動要求:小組合作,測量三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的周長和直徑,把數據填在圓的周長記錄單上,讓組長分工。學生通過實驗、計算、比較,歸納出圓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進而推導出圓的周長C=πd或C=2πr。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只是起到引導、點撥的作用,放手讓學生去探究,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教師始終把猜想與驗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斷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使學生在獲得新知的同時提高了觀察、比較、推理的能力。

  3、滲透數學文化,注重學生情感教育。

  介紹圓周率的時候,通過結合數學家祖沖之研究圓周率取得的成就,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鋼琴曲把數學與藝術完美結合,寓意深遠,充分體現了數學的價值和數學之美。

  一節(jié)課有收獲,也有要改進的地方,由于上課前準備時間倉促,導入圓周長的概念時學具圓沒有準備好,課結束時的小結部分,還可以多叫幾名學生說說收獲,上課的語言不夠精煉。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8

  認識周長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語,所以只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在課堂上,首先我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呈現一只螞蟻爬樹葉邊線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長”這兩個詞語;再讓學生用彩筆描出自己喜歡的樹葉及課本上習題上的圖形,進一步直觀地感知周長,從而使學生得到圖形的周長就是一周的長度;接著讓學生找身邊的例子來說一說什么是它的周長,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長,拓展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初步認識周長的意義;最后讓學生通過量一量、算一算,讓學生運用周長的知識,計算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及知識的拓展延伸。

  通過以上“看、摸、描、量”活動的操作,引導學生從“實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從“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學生把“周長”這一抽象概念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加深了對“周長”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現在你能說說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嗎?

  學生在操作實踐的基礎上,積極發(fā)言,描述對周長的認識,然后教師總結并在黑板上板書: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接著課件出示:找圖形的周長﹑比眼力活動加深對周長的認識。

  總之,在這節(jié)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從“看”到“指”從“ 指” 到“ 描”又從“描”到“量”。不斷更新的活動對學生來說充滿了挑戰(zhàn),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效果好。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如我想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導入新課,但由于課件出現一點小麻煩,心里著急,也就沒能很好、充分地利用好課件進行導入,對教材沒把握好,學生對新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好,導致學生后來對“周長”這一抽象概念還是有所模糊。同時,由于自己經驗不足,所以對課堂出現的一些突發(fā)狀況并不能很好地處理。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9

  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逐步從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自己得出周長的概念和周長的計算公式。

  一、靈活處理教材,有效激發(fā)興趣。

  通過一些物品和平面圖形來引發(fā)學生探究周長的概念,讓學生說說什么是周長,用手指一指,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圖形的周長,在學生對周長的含義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我要求學生想辦法求出這幾種圖形的周長。教學中,我以學生探究為主體,盡可能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自主評價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充分讓學生經歷學習探究過程,為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為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做好了鋪墊。

  二、注重算法的多樣化。

  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計算周長的一個特例,他是經過人們的不斷總結而獲得的,它的特點是計算簡便、迅速。但本堂課我沒有直接讓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而是要求學生去求一組不同的圖形的周長,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究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探索出求這些圖形周長的方法,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并且想出了多種求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真正體現了算法多樣化和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

  三、盡心設計練習,突出數學思考。

  數學活動不是一個一般的.活動,而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教師應該注重提高數學思考的含量,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的意識和策略。在練習設計中我要求學生用四個正方形來拼出我們學過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或者其它圖形,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即能使全體學生參與,獲得成功,同時通過不同的想象的展示,交流甚至碰撞,讓學生初步建立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以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始終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等活動為主,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努力實踐了發(fā)展為本,主動參與,重在思維、合作成功、探索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10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中的內容。它在前一課經歷許多測量實踐活動并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的基礎上進行的!稊祵W課程標準》前言部分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設計以這一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為主線”,重視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努力使學生在探索交流中獲得新知,同時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本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和正方形周長的多種計算方法,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與他人合作學習、共同發(fā)展的精神,增強小組學習的意識和作用。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是當今教育的熱點問題。數學來自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如何把數學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化抽象的數學為有趣、生動、易于理解的事物,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其實是源于生活且無處不在的,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體現生活。站在新的教育教學觀角度上看,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活動過程,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教學過程,才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情導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學生理解周長的基礎上,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 學生們都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的情景導入新課,這樣的導入,既生動有趣,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又蘊含著新知識,引發(fā)學生的進一步思考。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fā)現的主體,實踐的主體。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guī)律和聯系。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于、善于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經常進行合作學習訓練,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觀點激烈交鋒,在磨擦碰撞中閃耀出智慧的火花,實現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給學生探索、發(fā)現知識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又能讓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的發(fā)揮,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盡可能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自主評價,自我感悟,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共同參與者。

  三、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準則,強調算法的多樣化。

  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是計算圖形周長中的一種特例,它是經過人們的不斷總結而獲得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公式─例題─習題”的教學結構模式,而是采用新課程努力倡導的“問題情景─猜想─建立模型─驗證與解釋─應用與拓展”新型教學模式進行的。另外,在探討長方形周長公式時,學生通過討論與交流,想出了“長方形周長=長+長+寬+寬”,“長方形周長=長×2+寬× 2”,“長方形周長=(長+寬)×2”三種策略。對于這些方法,我沒有簡單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通過小組交流,學生從實踐的角度對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較與取舍。這不僅驗證了剛才的策略是否合理,同時又從中領悟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策略。正如數學教育專家鄭毓信所說:“(學生)所選用的策略,在教師眼中或許有優(yōu)劣之分,但在孩子眼里并沒有好壞之別,只要解題過程及答案具合理性,就值得肯定! 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既要強調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但又不應該追求任何強制的統(tǒng)一。真正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和“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

  在這次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多,對學生的激勵不夠。二是讓學生發(fā)言的時間不夠充足,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充分的釋放,比如學生列出計算長方形的周長的算式后,由三個算式引出相應的公式時,學生發(fā)言的人數不多,部分學生的思維沒有由特殊轉換到一般去,導致練習時學生只計算一個長和寬的和。三是鞏固練習的設計不夠嚴密,考慮不夠周全,對學生有誤導之嫌。兩個同樣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新圖形,我設計的長方形的長恰好是寬的兩倍,當兩條長重合時拼出的是一個正方形。在今后類似的題型訓練中學生可能會受其影響。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11

  教材分析

  《周長》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41的。它是一節(jié)數學概念課。它是在學生掌握認識各種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以學生最大程度參與為基本原則,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fā)現知識和學會學習的過程,真正的使學習變得快樂起來。因為周長是一個數學概念,而且在我們整個小學階段,大部分概念沒有下嚴格定義,而是從學生所了解的實際事例或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幫助他們感悟概念的本質屬性。所以本節(jié)教學內容結合了大量實物和圖形,通過學生的感知、動手操作來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目標

 、僦R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谀芰δ繕耍号囵B(yǎng)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矍楦心繕耍和ㄟ^探究合作的學習運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小朋友們,國慶節(jié)快到了,你們開心嗎?有哪些事情值得開心?哇,想起來感覺真不錯。那這節(jié)課我們來做幾張卡片,表達表達高興的心情,愿意嗎?

 、俑兄荛L:出示做好的賀卡,這是我做的祝你們國慶快樂的賀卡。你們喜歡什么圖形來做賀卡?

  出示各種圖形:美術老師給了我一個建議,在賀卡周圍圍一圈彩帶會很漂亮,那我需要多長的彩帶得先知道什么?

 、陟柟讨荛L概念:你愿意舉著自己喜歡的圖形,大聲告訴別人它的周長在哪里嗎?(生演示,指出周長)

  ③抽象周長概念:誰能說說周長到底是什么?

  2、出示一圖形,請學生指出它的周長在哪里?

  二、探究求周長的策略

  1、請你獨立想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的周長怎么算?告訴我你的辦法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歡的圖形太簡單,也可以選一個難的。

  2、告訴你的同桌你的想法。

  3、反饋,匯報

 。1)生:只要量出各邊的長,再全部加起來就可以了。

  師:同意嗎? 生:同意。(這兩個圖形方法同上)

 。2)探究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生:只要量出一條邊就可以了,然后加4次。

  生:只要乘以4就可以了,比較簡單。

  師:有沒有意見?

(3)生1:用尺子量每條邊,再加起來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個角的兩邊長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生3:用尺子量一條邊,再乘10就好了。

(4)師:長方形的周長呢?

  生1:量出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好了。

  生2:只要量兩次就可以了,量一個長再乘2,量一個寬再乘2就行。

  生3:行。

  師:什么理由?

  生:有兩個(長+寬)。

  師:這幾種求長方形周長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個方法?

  生1:第一種。

  生2:第二種。

(5)生1:用尺量

  師:(給一根米尺)你量給大家看。

  生1:不行,不行。

  生2:拿根繩子先圍一圍,再量繩子的長度。

  師:(給一根繩子)你圍給大家看。

  生2:(簡要操作)

  師:這個辦法行嗎?

  生:行。

  生3:我用米尺也能量。

  師:你量量看。

  生3:我在圓上做一記號,再把圓在尺子上滾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師:(示范)是不是這個意思?行嗎?

  生:行。

(6)生1:在尺子上滾一滾。

  師:(示范)行嗎?

  生:不行。

  師: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滾,那怎么辦?

  生2:用繩子先圍,再量量吧!

  師:(略作示范)行嗎?

  生:行。

(7)生1:用繩子圍,再量的方法。(生略作示范)

  生2:彎的地方用繩子圍,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來就可以了。

(8)生1:這個圖形很簡單嘛,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就行了。

  生2:我發(fā)現一個問題,只要量兩條邊的長度就可以了。

  師:說說看

  生3生4:我們也發(fā)現了。

  把有的線段移動一下就可以變成一個長方形,像這樣......

  師:我發(fā)現大家都很了不起,已經學會把一個比較復雜的圖形轉化成簡單圖形進行計算,這樣的圖形以后我們還會碰到很多,大家要繼續(xù)加油!

  三、鞏固練習:算出以下圖形的周長

  四、小結:用一句話說說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

  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體現: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謂主動學習,就是要強調學習數學是一個學生自己的經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我認為運用活動教學形態(tài),采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要努力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把思考的空間和時間給予學生。比如在教學"周長"這個概念的理解時,我沒有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信任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進行探索性、思考性的活動。讓他們充分表現自己的才干,到講臺上大聲地告訴所有人,"我喜歡的這個圖形的周長在這里",然后非常自信地舉著圖形指給大家看。在學生充分理解了"周長"這個概念的含義后,他們對自己求周長的策略非常地有信心,每個學生都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感到動腦筋的快樂,使得他們對后面知識的探討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特別在討論求圓、月牙形、特別是階梯形的圖形時,學生們更是爭先恐后地想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經過這樣的探究學習,我覺得課本下節(jié)課教學內容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基本上可以讓學生獨立解決了。 歡迎多多指教!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12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探索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學遠的周長習數學并非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數學學習過程的實質上學生主體富有思考性的探索過程。所以,數學知識的探索軌跡,作為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的標志,展現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本節(jié)課探究的課題“圓的周長”,借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圓周長意義”的理解,立足于學生的親身體驗和自由表達;“圓周長公式”的建構,則是借助于學生主體的測量、計算、自學、推導、論證等充分的實踐活動而展開的。可以說,每個知識點的發(fā)現,都是學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結論。探索,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達到了最大化。

  課堂上,生動有趣的探索內容,可以給予學生愉悅的人文體驗;開放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處的鼓舞激勵,可以給予學生強烈的人文尊嚴;各抒己見的`思想交鋒,可以培養(yǎng)學生民主的人文作風;標準嚴密的知識表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人文精神;課堂生活的親生經歷,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圓的知識呢?”“究竟什么是圓的周長呢?誰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請你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呢?”“究竟圓周長與直徑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圓周長,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請舉例證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過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實體現。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知識的探索是一條明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貫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條暗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滲透”;筆者認為,只有兩者有機整合,讓課堂成為“自主探究”與“人文交融”的平臺,才能真正體現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現實,著眼學生未來”的宗旨。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13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玩《周長是多少》。教材上安排了圍一圍、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這樣5個活動,是建立在孩子們對周長的概念、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知識上進行教學的;顒雍茇S富,我叮囑自己在課堂上一定要將各活動連接得緊湊些,否則一定來不及。要求孩子們帶的材料有:一根細線,4根3厘米、4根5厘米的小棒,12個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課前檢查了材料是否帶齊的情況,令人滿意,看來,孩子們對于操作,有著百般的好奇與熱情!

  圍一圍我以為孩子們會圍出許多精彩的作品,可是,我有點期望過高了,走過第一排,映入我眼簾的不是長方形就是正方形,想必這兩天接觸得太多;然后有點創(chuàng)意的便是圓、三角形、橢圓;再有就是心形,看來孩子們腦海中的圖形比較貧乏。我對他們說:在美術課上,你們得多積累些美麗的圖形。提醒孩子們圍的圖形必須首尾相連后,我問孩子們:范老師現在想知道你們圍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怎么量最方便?大家都迅速地拉直細線,告訴我:量!呵呵,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顯然已經根深蒂固了!

  擺一擺考慮擺法比較多,我讓孩子們小小組合作擺,由小小組長負責記錄。這樣一會交流起來會節(jié)省不少時間,我把課前就設計好的表格掛在黑板上供孩子們參考。小組力量的確比較強大,沒過多久,孩子們已經收集了多種擺法。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逐漸將不同的'擺法填入表格,然后再讓孩子們根據表格觀察得出規(guī)律。不得不記錄下這樣一種聲音,黃佳豪如獲至寶地告訴大家:擺得時候,要先確定寬,這樣擺起來特別方便。

  數學真的需要動手,因為隨時能獲得別樣的智慧。

  拼一拼利用12個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不同形狀的的圖形。這個活動顯然又上升了一個層次,是一個更能發(fā)展孩子數學思維的活動了。

  我還是借用了小小組的力量,組織形式與擺一擺類似,同樣為孩子們設計了這樣一張表格。我還建議孩子們在紙上畫一畫,旨在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畫圖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太直觀的東西還是得漸漸抽象起來,或許畫圖就是一個很好的過渡橋梁。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有序地填完表格,期望著我的有序能潛移默化地提示到孩子,讓他們也意識到拼的時候要注意有序。接著就問孩子們:都是用12個小正方體拼出來的長方形,周長怎么會不一樣呢?在這3種長方形里,它們的周長哪個最長,哪個最短?顧拓說:我是通過口算比較的。陸希學說:從表格中,我能發(fā)現寬越短,周長越長,寬越長,周長越短。丁江濤說:我從拼的圖形中一眼就看出了,擺成1排的,邊長全部在外面,周長肯定最長,擺成2排的,有幾條邊藏里面了,周長開始變短,擺成3排的,藏在里面的邊最多,周長肯定最短。一大段的話沒聽起來像是在繞口令,語言也并不規(guī)范,卻是多么的有思考價值,他已經觸摸到了數學的本質不是嗎?我喜歡孩子們這么有創(chuàng)意地去思考。我覺得,在課堂上根本就不需要強調大家步伐一致地向前行走,跑著跳著才更彰顯活力。

  量一量或許移一移的方法,我在上星期多次提及,所以在今天完成書上任務時,很多孩子已經能應用自如了,因此講解起來并不費時。我也不反對一部分孩子運用一段一段地進行測量再相加的方法,腳踏實地本來就是一種不可丟棄的風格。在孩子們經歷測量周長的全過程中,我只是反復地提醒孩子們測量要細心,一定不可忽視直尺上的數寶寶們,一步錯將全盤皆輸!

  估一估數學終將會與生活接軌,估一估,在我們的生活中大有作用,我希望孩子們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能更為深刻地感受到。我準備了一些物品供孩子們估計,孩子們興趣高漲,紛紛都想試一試,盡管有些孩子估計得不夠準確,但參與就是一種學習熱情,有了這樣的動力,相信估計能力也會逐步提高。我覺得這種活動就是為孩子們提供了應用數學知識的機會,可以讓孩子對周長有更深的理解,也能讓孩子真實地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并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所以,這樣的活動是有意義的!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14

  傳統(tǒng)數學教材,周長的概念描述為“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它的周長”。但我從數學新課程“空間與圖形”的整體目標出發(fā),從學生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出發(fā),加強了“周長”與日常生活聯系,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對“周長”的理解,并一一進行充分肯定,這樣教學,充分反映了我對新課程理念的正確認識。

  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是計算圖形周長中的一種特例。它是經過人們的.不斷總結而獲得的。它的特點是計算簡便、迅速。但對初次接觸的小學生來說,是把重點放在周長公式的結果上,還是注重引導學生在測量具體圖形中探索周長的過程,則是兩種不同教育觀的反映。在教學過程中,我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公式—例題—習題”的教學結構模式,而是采用新課程努力倡導的“問題情景—猜想—建立模型—驗證與解釋—應用與拓展”新型教學模式進行的。

  新課程強調“算法的多樣化”,就必然要引導學生。但放手讓學生進行討論時,又可能出現吵吵鬧鬧、課堂氣氛嘈雜甚至失控的現象。因此,面對新課程的教學,如何讓學生充分討論,又保證學習進程的順利進行呢?對于這些情況,我認為首先能夠有一顆“平常心”,同時有一些“容忍”,即在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有一些吵鬧是難免的,但有兩點原則必須把握好:一是吵鬧的東西必須是討論話題相關的,二是吵鬧要不影響別人和教學進程。違反了這兩個原則,教師就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這節(jié)課不能僅限于書上或教師給出圖形和實物,完全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摸、畫、量、算身邊熟悉的物體或圖形,通過大量例子感知各種物體的周長。

  在推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中,不要急于歸納公式,而要注重過程。在教學中,既要強調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但又不應該追求任何強制的統(tǒng)一。在類似的“計算周長”教學中,學生會有各種不同的算法,對他們的不同算法,教師不要急于歸納到公式中去,可以讓他們說說算的道理。在多次的測量和計算的過程中,學生自己逐步會掌握用周長公式計算的方法。而是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究與計算的過程,自己會去體會他喜歡或者能夠理解的算法,真正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和“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15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基礎上,在學習了圓的初步認識,知道圓心、半徑、直徑及圓的特性的基礎上,進而學習圓的周長的。

  本課的重點是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難點是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推導過程,主要是圓周率的理解及其推導。

  本節(jié)課學生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促進他們的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其主要為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分工,學會分享。

  本節(jié)課我盡量采取情境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樂學、易學、好學的課堂氛圍;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鼓勵他們積極的參與其中,自主學習,作為課堂上真正的學習主人;盡量授之于學習方法,讓他們在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不斷的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變的會寫、會做、會思考;正確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表現,調動學生于一個較高的學習狀態(tài)中;采用小結、應用等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掌握圓的周長的相關知識,以達到預期的課堂目標;進行中國古代數學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及學習熱情。

  本節(jié)課靈活性較強,希望看到學生的不同閃光點,看到他們的創(chuàng)新火花,看到他們快樂學習的笑臉。

  本著這樣的教學設計與意圖來完成小學高年級《圓的周長》這節(jié)課的教學工作,課后,感覺——一個字“差”,三個字“真的差”。

  一差:不能很好的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第一次帶著話筒上課,我與它的配合太不默契了。低頭聲大,抬頭聲小,占據了我的一些大腦空間;我的教學設計與多媒體聯系密切,因為鍵盤鼠標放置在一個角落,每次使用得提前占用一些時間,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流暢;學生與聽課教師的層面不能一眼看到,使我不能及時觀察到教師的表情,不能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二差:不能很好的與學生進行配合。陌生的學生,盡管短暫的了解,但是還是知之甚少。就拿這個來說吧:看大屏幕,自讀小故事。學生卻大聲齊讀開來,一個可以由學生自己感悟的知識,自讀就可以了,聽到學生的聲音,我又不好意思打斷他們,只能任由他們讀下去。

  三差:不能很好的設計最細化的問題。問題較為粗略,學生答題有理解上的困難;卮鸷苁遣环e極。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失敗的關鍵所在。

  四差:學生的活動交流自主合作學習沒有很好的體現。盡管我用了大部分時間,讓學生去合作交流,最終得到本課的重點知識,但經過學生的活動,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代替他們把活動的結果利用計算機這一媒體展示出來,我想,這是錯的。不過,孩子們真的,沒有發(fā)現,我的設計只能落空。最后不得不自已代替學生得出新學的知識。

  五差:自己多年的山村教學,已經把自己的語言,神態(tài)包裹的嚴嚴實實。沒有更多的流暢的教學語言,沒有激勵的話語。自己的言行,會犯下些許的小錯誤。

  不想再多說什么,只想默默的思考。為什么自己的精心設計卻沒有在學生身上閃現?還是因為自己的設計根本不夠精心?

【周長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周長教學反思02-26

《圓的周長》數學教學反思04-10

數學圓的周長教學反思03-08

小學《圖形的周長》數學教學反思01-11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02-22

《周長》教學反思03-23

周長教學反思02-02

最新圓的周長教學反思 精品 圓的周長教學反思09-21

數學長方形周長教學反思04-22